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天津市河西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

    天津市河西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第1页
    天津市河西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第2页
    天津市河西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天津市河西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天津市河西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综合题,共3题,共55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卷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太湖石是我国观赏名石之一,形状各异,多有孔洞,其孔洞形成机制与喀斯特溶洞相似。部分太湖石经历波浪长期侵蚀而形成品质更优的“水石”。太湖中心的西山岛自唐代以来就是太湖石的主产地。读“西山岛地质简图”及“太湖石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 西山岛盛产太湖石的自然条件有( )
    A. 人为干扰较小B. 地形起伏较大
    C. 夏季高温多雨D. 地质条件复杂
    2. 图中最可能形成“水石”的地点是( )
    A. ①B. ②
    C. ③D. ④
    【答案】1. C 2. B
    【解析】
    【1题详解】
    由材料“其孔洞形成机制与喀斯特溶洞相似”,可知太湖石由流水溶蚀作用形成。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水热丰富,水的溶蚀作用较强,C正确;人为干扰较小不属于自然条件,A错误;山峰海拔336.1米,地形以丘陵为主,地势起伏较小,B错误;太湖石的形成与喀斯特溶洞相似,地质条件复杂对太湖石的形成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由材料“其孔洞形成机制与喀斯特溶洞相似”,可以推测水石属于可溶性岩石,受到水的溶蚀作用形成孔洞。读图可知,砂岩不属于水溶性岩石,水石不可能是砂岩,①④错误;②③处属于石灰岩,是可溶性岩石,再根据材料“部分太湖石经历波浪长期侵蚀而形成品质更优的“水石”,”可知“水石”形成在湖边,③处地岛屿内部,②处在湖边,②处具备“水石”形成条件,③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排除ACD。故选B。
    云台山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地形复杂,以雄、险、秀、幽、奇为特色,其山体主体为浅海相红色砂岩。读“云台山红石峡景区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3. 与云台山主体岩石类型相同的是( )
    A. 花岗岩B. 玄武岩
    C. 片麻岩D. 石灰岩
    4. 图示红石峡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
    A. 沉积作用—地壳抬升—剥蚀出露—流水侵蚀
    B. 沉积作用—剥蚀出露—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C. 沉积作用—岩浆侵入—流水侵蚀—地壳抬升
    D. 地壳抬升—沉积作用—剥蚀出露—流水侵蚀
    【答案】3. D 4. A
    【解析】
    【3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云台山山体主体为浅海相红色砂岩,属于沉积岩。根据所学可知,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玄武岩属于喷出型岩浆岩、片麻岩属于变质岩、石灰岩属于沉积岩,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题详解】
    据材料“山体主体为浅海相红色砂岩”可知,该地区首先在浅海环境中沉积形成红色砂岩,之后地壳抬升形成陆地;受外力剥蚀,红色砂岩出露地表;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峡谷深切、两岸陡峭的红石峡谷。综上,图示红石峡地貌的形成过程是沉积作用—地壳抬升—剥蚀出露—流水侵蚀,A正确,BCD错误。故选A。
    5. 高黎贡山位于云南省西南部。读“高黎贡山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高黎贡山灌木草甸的分布,体现了自然带的( )
    A. 纬度地带性B. 陆地干湿度地带性
    C. 垂直地带性D. 地方性
    【答案】C
    【解析】据图可知,灌木草甸分布在高黎贡山的山顶部位,这是因为山顶海拔高,水热条件差,这体现了自然带的垂直地带分异规律,不是地方性分异现象,C正确、D错误;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和陆地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都属于水平地带分异规律,与题意不符,AB错误。故选C。
    海雾是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特定条件下出现在海上或沿海地区上空低层大气的一种水汽凝结现象。宁波舟山港位于浙江省东北海岸,海雾多发。读“2013-2018年宁波舟山港海雾发生时各月平均海雾发生时长和海气温差状况示意图”及“宁波舟山港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6. 宁波舟山港海雾发生时( )
    ①海温低于气温②海—气交换加强③气温低于海温④海—气交换减弱
    A. ①②B. ①④
    C. ②③D. ③④
    7. 宁波舟山港春夏季节海雾发生时数较多,主要是因为( )
    A. 台风发生频率高B. 冷空气活动频繁
    C. 洋流流经降温增湿D. 受东南季风影响大
    【答案】6. B 7. D
    【解析】
    【6题详解】
    读图可知,海雾发生时海气温差以负值为主,说明海温低于气温,①对、③错;由于海温低于气温、海水蒸发弱,海—气交换减弱,②错、④对。综上所述,B正确,排除ACD。故选B。
    【7题详解】
    联系已学可知,台风夏秋季节发生频率高,A错误;舟山港夏季盛行东南风,受暖流影响、增温增湿,C错误;春夏季节,北半球气温升高,冷空气活动减弱,B错误;春夏季节盛行东南季风,带来暖湿气流,为雾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在北上过程中掠过海表温度较低的洋面时,气温下降,水汽凝结,从而形成海雾,D正确。故选D。
    帕图斯潟湖位于南美洲东南海岸边,与大西洋仅隔一座北宽南窄的沙坝,最大深度为5m,湖泊内渔业资源丰富,类型多样。读“帕图斯潟湖及周边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 与帕图斯潟湖的形成关系最密切的是( )
    A. 巴西暖流B. 墨西哥湾暖流
    C. 秘鲁寒流D. 加利福尼亚寒流
    9. 帕图斯潟湖渔业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有( )
    ①受上升流影响大②湖水浅,光照充足③人口少,污染小④入湖河流携带大量营养盐类
    A. ①②B. ②④
    C. ②③D. ③④
    【答案】8. A 9. B
    【解析】
    【8题详解】
    沙坝形成是帕图斯澙湖形成的关键,河流携带泥沙注入大西洋,受到大致南北流向的洋流影响,形成大致沿南北方向延伸的沙坝,因此沿岸洋流与帕图斯澙湖的形成关系密切。读图可知,该沿海海域位于南半球大西洋中低纬度西侧,有自北向南流动的巴西暖流流经,A正确;墨西哥湾暖流位于北半球大西洋西侧,秘鲁寒流位于南半球太平洋东侧,加利福尼亚寒流位于北半球太平洋东侧,这些洋流与帕图斯澙湖不在同一区域,排除BCD。故选A。
    【9题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湖水最大深度仅5米,水深较浅,光照充足,有利于藻类进行光合作用,鱼类饵料充足,渔业资源丰富,②符合题意;读图可知,有河流注入帕图斯潟湖,河流带来大量营养盐类,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长,鱼类的饵料丰富,因此渔业资源丰富,④符合题意;附近海域没有明显的上升流分布,且湖泊与海域有沙坝相隔,①不符合题意;“人口少、污染小”不属于自然原因,且该湖泊沿岸多城市,不具有“人口少、污染小”的特征,③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锋面是冷暖气团的交界面,一般出现在槽线部位。读“某季节华北平原近地面气压分布状况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图中a、b、c、d四地中最可能即将迎来降水的是( )
    A. aB. b
    C. cD. d
    11. 如果图中气压分布状况维持不变,从乙地到丙地,天气变化可能( )
    A. 气温:冷—暖B. 气压:低—高
    C. 降水:晴朗—阴雨D. 风向:东南风—西北风
    【答案】10. B 11. C
    【解析】
    【10题详解】
    读图,连接图中气压相同的点作出等压线图,可以看出,中心为低压中心,丙、丁两地等压线向高值方向凸,为低压槽。丙、丁两地处于槽线处,易形成锋面,由于北半球低压按逆时针方向辐合,丁处锋面由西北向东南移动,为冷锋,b处于冷锋来临之前,即将迎来冷锋过境,最可能迎来降水,B正确;c位于冷锋锋后,正在经历降水过程,C错误;丙处锋面由东南向西北移动,为暖锋,a位于暖锋锋前,正在经历降水过程,A错误;d处位于暖锋后,受单一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D错误。故选B。
    【11题详解】
    由上一题分析可知,乙处受单一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丙地位于暖锋锋前,为阴雨天气,故从乙地到丙地天气经历了晴朗-阴雨的变化,C正确;乙地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丙位于暖锋锋前,受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故气温由暖-冷,A错误;读图中气压值可知,乙处气压约为1004hpa,丙处气压约为1000hpa,气压变化为高-低,B错误;根据风向作图判断可知,乙地吹偏南风,丙地吹东北风,D错误。故选C。
    科隆群岛上生活着多达十余种达尔文地雀,它们的喙大小各异。受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影响,该群岛气候多变,大喙和小喙地雀数量的变化是适应气候的结果。研究发现,1977-1980年该群岛的达尔文地雀大量死亡,而大喙地雀存活较多。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科隆群岛上的达尔文地雀种类丰富,反映了( )
    A. 各岛屿间环境差异大B. 众岛屿距离大陆较远
    C. 地雀空间分布不均衡D. 地雀对气候变化敏感
    13. 推测1977-1980年科隆群岛气候趋于( )
    A. 暖湿B. 暖干
    C. 冷湿D. 冷干
    【答案】12. A 13. D
    【解析】
    【12题详解】
    科隆群岛由多个较大的岛屿与数百个小岛岩礁组成,各岛的环境条件不同,地雀的生存空间差异大,自然选择的结果不同,从而导致达尔文地雀种类丰富,A正确;岛屿距离大陆远会导致物种与大陆交流少,形成独特的物种而不是多样的物种,B错误;地雀空间分布不均衡与种类丰富没有关系,C错误;对气候变化敏感体现的是物种的生存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性,而不是多样性,D错误。故选A。
    【13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1977-1980年该群岛的达尔文地雀大量死亡,而大喙地雀存活较多,小喙可啄食种子和昆虫适应树丛环境,大喙能咬碎坚硬的果壳适应旱荒环境,因此推测气候是受拉尼娜现象影响变冷干,D正确,ABC错误。故选D。
    小明在晴好天气游览埃及开罗的金字塔群,游览中获悉胡夫金字塔(29°59'N,31°8'E)四个斜面分别正对东、南、西、北方向,倾角均为51°52'。读“金字塔群景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开罗时间11时,小明想与在天津的好友视频分享即时美景。此时好友可能正在( )
    A. 公园晨练B. 午间小憩
    C. 欣赏日落D. 仰望星空
    15. 小明发现当日胡夫金字塔北面全天不被阳光照射,推测小明游览的日期可能是( )
    A. 1月2日B. 3月15日
    C. 6月22日D. 10月15日
    【答案】14. C 15. A
    【解析】
    【14题详解】
    开罗时间指东2区区时,天津使用北京时间东8区区时,根据“东加西减”的方法可知,北京时间比开罗时间早6小时。当开罗时间11时整,北京时间为11+6=17时,此时天津(位于120°E附近,地方时接近北京时间)接近傍晚,天津的好友可能正在欣赏日落,C正确;公园晨练在早上,午间小憩在中午,仰望星空在夜晚,时间不符合,ABD错误。故选C。
    【15题详解】
    结合所学地球运动知识可知,胡夫金字塔(29°59′N,31°8′E)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因此当该地日出东南,日落西南,且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小于胡夫金字塔北面倾角51°52′时,即纬差大于胡夫金字塔北面倾角的余角38°08′时,胡夫金字塔北面全天不被阳光照射。根据公式“正午太阳高度H=90°-纬度差(该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同半球减,异半球加)”计算可知,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应在38°08′-29°59′=8°9′S以南。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秋分日9月22日太阳直射赤道,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3月15日,6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BC错误;10月15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接近赤道,可能性小,而1月2日太阳直射点更接近南回归线,可能性最大,A正确,D错误。故选A。
    第Ⅱ卷
    二、综合题,共3题,共55分。
    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巴基斯坦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以农业为主。该国气温普遍较高,降水比较稀少,南部沿海一带有沙漠分布,全境地形较为复杂,印度河流经巴基斯坦。下左图为“巴基斯坦等高线地形图”,下右图为“卡拉奇与伊斯兰堡多年平均气温与降水量图”。
    (1)简述巴基斯坦的地形特征。
    (2)与卡拉奇相比,简述伊斯兰堡的气候特征。
    巴基斯坦有东方的“水果篮”美称,水果种类多、品质好,从热带的香蕉、芒果到温带的桃子、柿子等均有生产。
    (3)分别说明巴基斯坦水果种类多、品质好的主要自然原因。
    【答案】(1)西部、北部以山地、高原为主;东南部以平原为主;地势西部、北部高,东南低。
    (2)伊斯兰堡冬季气温较低,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大,降水量季节变化大。
    (3)种类多:纬度较低且跨度较大;地形起伏大,垂直差异显著。品质好:光照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利于光合作用。
    【解析】
    【小问1详解】
    巴基斯坦的地形特点应从地形类型、地表形态、地势和地形分布等方面进行描述。图中等高线信息表明,巴基斯坦西部、北部海拔较高,起伏较大,海拔高于1000米,以山地、高原为主,东南部海拔低于200米,以平原为主,印度河平原分布其东南部;该国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小问2详解】
    气候特征的差异可从气温差异和降水差异两个角度分析作答。对比卡拉奇与伊斯兰堡的气候资料图可知,伊斯兰堡7、8月降水较多,且降水的季节变化较大,冬季气温相对较低,气温年较差较大,而卡拉奇全年高温,气温年较差小,且年降水量少。
    【小问3详解】
    巴基斯坦水果种类多的自然原因应从生长环境的复杂性进行分析。巴基斯坦纬度较低,热量条件好,利于多种水果生长;该国南北跨10°以上,热量差异大;图中显示,该国地形起伏大,水热的垂直差异显著,适合多种水果生长种植,因此巴基斯坦水果种类多。巴基斯坦水果品质好的自然原因应气候、水源和土壤等方面进行分析。巴基斯坦纬度低,大多数地区降水较少,晴天多,光热资源丰富,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生成的营养物质多,因此水果品质好;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水果含糖量高,因此水果品质好。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的的喀喀湖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高原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可终年通航的湖泊。湖泊周围多火山,地热资源丰富,附近许多山峰常年积雪。的的喀喀湖湖区生物资源丰富,湖区生存有大量水草和飞禽。
    由于全球变暖,的的喀喀湖流域周边环境发生了许多变化,直接威胁到了流域生态系统的稳定。2023年8月,的的喀喀湖水位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许多研究人员认为的的喀喀湖可能在不久的将来面积逐渐萎缩,甚至干涸消失。下图为“的的喀喀湖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1)分析的的喀喀湖“居于内陆而不咸”的原因。
    (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说明全球变暖对的的喀喀湖周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
    (3)试分析可能造成的的喀喀湖萎缩甚至消失的原因。
    【答案】(1)的的喀喀湖四周高山环绕,有冰雪融水形成地表径流补给湖泊,稀释盐分;湖水可向南流出至高程更低的波波湖,带走部分盐分;湖区海拔高,气温低,蒸发较弱;湖水不断与外界交换、更新,因此不咸。
    (2)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地理环境表现出整体特征和整体变化规律;全球变暖导致冰川退化、湖水蒸发加剧,导致湖泊萎缩,盐度增加;湖泊面积减少又使周边地区气候更加干旱;引发土地荒漠化和土壤盐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3)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过度消耗;气候变暖,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增大,使得河流流量减小甚至断流,入湖水量减少,导致湖泊萎缩;地质活动也可能使得该地区地表形态发生变化,可能使湖水外泄,湖泊面积萎缩。
    【解析】
    【小问1详解】
    结合材料分析,的喀喀湖四周高山环绕,有丰富的冰雪融水形成地表径流补给湖泊,这些淡水稀释了湖泊中的盐分,使得湖泊盐度保持在较低水平;读图,的喀喀湖海拔3821米,波波湖海拔3698米,湖水可以通过地表径流向南流出至高程更低的波波湖,带走部分盐分,进一步降低湖泊的盐度;由于的喀喀湖海拔高,气温低,蒸发较弱,盐分不易结晶。这些原因使得湖水与外界的交换、更新过程得以持续进行,湖水的盐分得以维持在较低水平。
    【小问2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会使地理环境表现出整体特征和整体变化规律。全球变暖对的喀喀湖及周边自然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全球变暖导致冰川退化,使得湖泊的补给水源减少,湖泊水位下降,进而影响到湖泊周边地区的气候,使得气候变得更加干旱;随着气温升高,湖泊蒸发加剧,导致湖泊萎缩,面积减小,盐度上升,这不仅影响到湖泊生态环境,还会影响到湖泊周边地区的生态系统;湖泊萎缩后,周边地区裸露的土地容易受到风化作用的影响,导致土地荒漠化。同时,由于湖泊盐分含量增加,周边地区的土壤也容易发生盐碱化;全球变暖导致的湖泊萎缩和生态环境恶化,使得湖泊及周边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减少,影响到许多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小问3详解】
    造成的的喀喀湖萎缩的原因可以从自然和人为方面分析。自然原因:温室气体排放引起气候变暖,导致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增大,使得流入湖泊的河流流量减小甚至断流,入湖水量减少,导致湖泊萎缩;当地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质活动活跃,地质活动也可能使得该地区地表形态发生变化,使湖水外泄,湖泊面积萎缩。人为原因:人口增加,经济发展,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耗水量增加。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钻探发现,在洱海湖区边缘的A地附近普遍存在距今6000年前形成的螺壳层(海滩、河滩、湖滩等处常见的沉积物),在B地附近发现距今3500年前的湖砂等湖底沉积物。苍山山顶附近全年有一半时间存在积雪。苍山东坡发育了多条河流,在河流入湖口处形成集中连片的洪积扇带。
    材料二:位于苍山脚下的云南白族的传统民居,正房大多坐西向东,耳房位于南北,正房对面是照壁。这种民居的设计,可以很好的抵挡晚上较冷的山风。下图为“洱海周边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与“白族民居结构示意图”。
    (1)分析洱海西岸集中连片的洪积扇带的形成原因。
    (2)推测距今6000年以来洱海A、B附近的湖岸线变化情况,并说明判断依据。
    (3)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白族传统民居正房大多坐西向东的原因。
    【答案】(1)苍山地势陡峭,洪水期河流水量大,流速快,携带了大量的泥沙;当河流流经出山口,入湖口处地势平缓,流速减缓,河流搬运的泥沙大量堆积形成洪积扇;河流众多,多个洪积扇连接形成集中连片的洪积扇带。
    (2)变化情况:先向陆地方向(东北方向)推进,后向湖心方向(西南方向)退却。 判断依据:A地距今6000年前的螺壳层,属于岸滩堆积,指示当时湖岸线位置处于现今湖泊内部;B地附近距今3500年前的湖砂等湖底沉积物,属于湖相沉积,指示当时湖岸线位置处于现今湖泊外部。
    (3)夜晚,苍山山顶及山坡降温速度快,气温较低,气流下沉,气压较高;洱海降温速度慢,气温较高,气流上升,气压较低;近地面风由西侧山坡吹向东侧洱海,形成较冷的山风,坐西向东的正房可避山风。
    【解析】
    【小问1详解】
    洪积扇是流水堆积地貌,可从泥沙来源、动力条件、沉积环境等角度展开分析。结合材料信息可知,苍山东坡发育了多条河流,最终注入洱海,河流出山口处连接入湖处;苍山地区地势较为陡峭,洪水期时,河流流量较大,流速较快,侵蚀能力较强,因此携带大量泥沙;河流流出山口,注入洱海,由于地势平缓,流速减慢,河流携带的大量泥沙不断堆积,形成洪积扇,多个洪积扇连接形成集中连片的洪积扇带。
    【小问2详解】
    结合材料分析,A地螺壳层属于岸滩堆积,所以指示距今6000年湖岸线处于现在洱海的内部;B地附近湖砂沉积属于湖相沉积,所以指示距今3500年湖岸线处于现在的洱海的外部,所以推测距今6000年以来洱海湖岸线水平方向上的变化特点为:先向陆地方向(东北方向)推进,湖泊面积增大,后向湖心方向(西南方向)退却,湖泊面积减小。
    【小问3详解】
    由材料“可以很好地抵挡晚上较冷的山风”结合所学知识,夜晚时,苍山山顶以及山坡处降温速度较快,气温较低,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洱海比热容较大,降温速度较慢,气温较高,气流上升,气压较低;近地面风由高压流向低压,即由西侧山坡吹向东侧的洱海,带来较为寒冷的山风,而传统民居正房坐西向东,可以使得正房避免山风的影响。

    相关试卷

    天津市南开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解析版):

    这是一份天津市南开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分,共50分, 图示甲、乙盛行风中, 在甲风盛行的季节, 图示区域, 据图推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天津市河西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天津市河西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日缙云塔的日影方位变化为, 与该地相比,银川市, 图示地区,图中区域,图例①②③依次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天津市河西区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天津市河西区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8°N,111, 透闪石属于右图中的, 形成透闪石的主要地质过程有, 关于该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G市6日气压值最低的原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