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学案第十八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70课时国际合作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695127/0-173908188886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学案第十八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70课时国际合作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695127/0-17390818889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学案第十八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70课时国际合作
展开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学案第十八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70课时国际合作,共5页。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及表现。
2.结合实例,说明“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表现。
3.分析图文资料,理解“一带一路”建设对国际合作的影响。分析图文资料,理解“一带一路”建设对国际合作的影响。
必备知识梳理
1.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合作
(1)经济全球化的概念:经济全球化可以理解为跨国界的经济活动驱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
(2)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①商品、服务、生产要素和信息跨国流动的________与形式的不断扩大与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和跨国投资,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效率不断________。
②在生产领域,生产组装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________,零部件可以全球采购,由此形成____________。
(3)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世界各国之间形成了新的劳动地域________。世界经济从相对简明的“______结构”转变为高度复杂的“______结构”。
①“二元结构”下的国际合作
②“三元结构”下的国际合作
[思维拓展] 中国在“三元结构”中的地位意味着什么
中国从之前的“二元结构”中的边缘地位,转化到目前“三元结构”中的中间层,成为经济全球化中重要的生产制造业大国,已经是经济全球化中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经济上,中国与世界已经深刻地融为一体,不能脱离。
2.“一带一路”与国际合作
(1)“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
(2)意义
①打造新型________模式。
②推动新型________建设。
③开拓国家间深化合作的新空间。
④提供国家间深化合作的____________。
⑤促进相关国家的________。
【知识体系构建】
关键能力提升
能力点“一带一路”合作
1.“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意义
2.“一带一路”建设对我国的影响
[典例] [2020·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伊朗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近年来,中伊两国合作领域日益广泛。
中伊两国签订了渔业协议,共同开发伊朗附近海域的渔业资源,实现了互惠共赢。
中伊开展渔业合作,说明两国各自有哪些优势条件。(6分)
[解题能力培养]
[答案]
[2021·福建卷]科隆自贸区和新太平洋自贸区(下图)对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改变经济落后状况,1948年,巴拿马建立科隆自贸区,发展转口贸易(从各国进口商品再批发到拉美地区)。20世纪70年代,拉美地区陆续建立新自贸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隆自贸区以运河航运为基础发展金融、保险、通讯等产业。2007年,以高端制造业为核心的新太平洋自贸区建立。据此完成1~3题。
1.20世纪70年代后期,科隆自贸区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是( )
A.劳动力的成本上升B.地理位置优势弱化
C.制造业的比例增加D.市场份额逐渐下降
2.巴拿马建立新太平洋自贸区可直接( )
A.缩小东西部经济差异
B.增加国内就业机会
C.缓解生态环境的压力
D.提升运河转运能力
3.与新太平洋自贸区相比,中国首选科隆自贸区作为中拉贸易投资平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产业结构B.经济腹地
C.基础设施D.地理位置
第70课时 国际合作
必备知识梳理
1.(2)①规模 提高 ②最优区位 全球生产网络 (3)分工 二元 三元 ①核心 制成 原材料 市场 ②金融 新兴 制造 边缘
2.(2)①国际合作 ②国际关系 ④文化驱动力 ⑤共同繁荣
关键能力提升
能力点
[真题感悟]
[典例] 答案:伊朗渔业资源丰富;中国市场广阔,资金充足(技术先进)。
[变式演练]
1~3.解析:第1题,由材料“1948年,巴拿马建立科隆自贸区,发展转口贸易。20世纪70年代,拉美地区陆续建立新自贸区”可知20世纪70年代,拉美地区陆续建立新自贸区与科隆自贸区形成竞争关系。由此推测20世纪70年代后期,科隆自贸区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是市场份额逐渐下降,D正确。由材料可知科隆前期自贸区主要发展转口贸易,转口贸易对于市场和资金的需求大,而对于劳动力的成本影响较小,A错误。科隆自贸区地理位置优势一直较优越,地理位置不是科隆陷入困境的原因,B错误。科隆自贸区前期主要发展转口贸易,不会导致制造业的比例增加,C错误。故选D。第2题,由材料可知巴拿马建立新太平洋自贸区,且产业结构中以高端制造业为核心。读图可知,新太平洋自贸区位于巴拿马中部,不会单一地带动巴拿马的东部或西部地区的发展,因此缩小东西部经济差异表述有误,A错误。新太平洋自贸区以高端制造业为核心,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B正确。新太平洋自贸区以高端制造业为核心,会加大生态环境的压力,C错误。运河转运能力由自身的河流水文水系特征和运河管理决定,周围的自贸区建设不会直接提升运河转运能力,D错误。故选B。第3题,新太平洋自贸区以高端制造业为核心,科隆自贸区以运河航运为基础发展金融、保险、通讯等产业,两者的产业结构不同。我国在积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积极发展金融、保险、通讯等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而高端制造业的吸引力就显得较弱,因此中国首选科隆自贸区作为中拉贸易投资平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产业结构,A正确。读图可知,新太平洋自贸区和科隆自贸区两地的经济腹地、基础设施、地理位置差别不大,因而不是首选科隆自贸区的影响因素,排除B、C、D。故选A。
答案:1.D 2.B 3.A
成员
合作中的地位
产业结构
贸易中的地位
发达国家
________
________品的生产
双重获利
发展中国家
边缘
供应________和食物,提供制成品的________
双重盘剥
成员
主要国家
国际合作
中的地位
产业结构
发达经济体
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
核心
______、高技术
______经济体
中国、印度等国家
中间层
生产________
欠发达经济体
其他亚非拉国家
________
原材料生产
要素
影响
资源
和沿线国家形成资源互补,以“一带一路”为节点进行资源的全球配置,保障我国的资源能源安全
交通
“一带”主要对接西部广阔的腹地,有利于交通设施建设和油气管道建设。“一路”可以以上海和泉州港为依托建设国际中转港,带动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工业
我国和中亚乃至更多国家进行工业合作,过剩的工业产能会得到有效利用,通过建立健全合作机制,为双方企业创造更多合作机会
农业
增加农、林、牧、渔产品的进出口及农业技术交流
商贸
与更多相关国家和地区发展自由贸易,逐步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
文化
扩大人文合作领域,促进民间交流合作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学案第十八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69课时产业转移,共6页。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学案第十八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68课时资源跨区域调配,共7页。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学案第十八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67课时流域内协调发展,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黄河的调沙减淤,黄河流域水资源的调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