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多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6694806/0-173908019035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南阳市多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6694806/0-173908019039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南阳市多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6694806/0-17390801904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南阳市多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市多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题后括号内)
1. 紫荆山公园以苍松翠柏做基调,园内松柏葱郁,湖中波光潋滟,已成为广大游客游览、休闲的最佳场所。下列选项中,与生物的生殖有关的是( )
A. 松柏葱郁B. 波光潋滟
C. 蜻蜓点水D. 锦鳞游泳
【答案】C
【分析】与生物生殖有关的通常是指与动物繁殖、产卵、受精等相关的行为或活动。
【详解】ABD.松柏葱郁、波光潋滟中没有体现生物,而锦鳞游泳用来形容鱼儿在水中游动,与生殖没有关系,故ABD不符合题意。
C.蜻蜓点水是在产卵,与动物的生殖有关,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2. 花是被子植物的重要器官。油菜花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和④组成雄蕊
B. ②和③组成雌蕊
C. 油菜花的主要部分是花蕊
D. ⑤的数量决定了果实的多少
【答案】C
【分析】图中:①柱头,②花药,③花丝,④子房,⑤胚珠。
【详解】A.雌蕊由①柱头,花柱和④子房组成,故A错误。
B.②花药,③花丝组成雄蕊,故B错误。
C.油菜花的主要部分是花蕊,包括雌蕊和雄蕊,花蕊与果实与种子的形成有关,是花的主要部分,故C正确。
D.在果实与种子的形成过程中,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所以⑤胚珠的数量决定了种子的多少,故D错误。
故选C。
3. 镇海林蛙和红腹锦鸡都是我国的特有物种,下列属于它们生殖和发育的共同特点的是( )
A. 卵生B. 体内受精
C 体外受精D. 变态发育
【答案】A
【分析】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的限制。
【详解】A.镇海林蛙属于两栖动物,红腹锦鸡属于鸟类,二者的生殖方式都为卵生,故A正确。
BC.在繁殖季节,雄蛙的鸣叫是一种求偶行为,雌雄蛙经过抱对,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这种受精方式为体外受精,而鸟类的受精方式为体内受精,故BC错误。
D.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幼体和成体在外形上和内部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属于变态发育,但鸟类的发育没有变态发育,故D错误。
故选A。
4. 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是( )
A. 性状B. 生殖细胞C. 染色体D. DNA
【答案】B
【分析】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把控制性状的基因传递给了子代。
【详解】A.性状是指生物体所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故A错误。
B.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两性生殖细胞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故B正确。
CD.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其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故CD错误。
故选B。
5. 郑州市西流湖公园已建设成为集生态文明、休闲游憩、历史文化传承于一体的城市公园,春光里,园内各种蝴蝶翩翩起舞。蝴蝶处于昆虫发育过程中的哪个阶段( )
A. 幼虫B. 若虫C. 蛹D. 成虫
【答案】D
【分析】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
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例如:蜻蜓、蟑螂、蝼蛄、蟋蟀、蝗虫等。
【详解】A.幼虫是昆虫发育的第二个阶段,是受精卵下一阶段的形态,不是蝴蝶所处的阶段,A错误。
B.若虫阶段通常出现在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中,如蝗虫、蜻蜓等,B错误。
C.蛹是昆虫发育的第三个阶段,也是完全变态发育昆虫特有的阶段,蛹期昆虫不食不动,C错误。
D.成虫是昆虫发育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蝴蝶翩翩起舞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蝴蝶已经完成了所有的发育过程,具有了成虫的形态和生活习性。它们会飞行、觅食、繁殖等,D正确。
故选D。
6. 保护鸟要做到不随意打鸟、不掏鸟窝、不摸鸟蛋、不捉鸟。下列关于鸟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鸟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B. 卵黄是鸟卵的主要营养部分
C. 卵白里面含有细胞核
D. 其过程一般包括求偶、交配、产卵等阶段
【答案】C
【分析】鸟类在生殖发育过程中的一些行为: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六个阶段,筑巢、孵卵、育雏可以例外,求偶、交配、产卵不能例外。
【详解】A.鸟类有雌鸟和雄鸟之分,生殖季节,雌雄鸟交配,精卵结合在雌鸟体内结合成受精卵,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鸟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故A正确。
B.在鸟卵结构中,能够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的有卵白和卵黄,其中卵黄是胚胎发育的主要营养物质,故B正确。
C.胚盘的里面具有细胞核,受精的胚盘是将来孵化成雏鸟的重要结构;卵白能够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和水分,故C错误。
D.结合分析可知,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包括求偶、交配、产卵等阶段,故D正确。
故选C。
7.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为我们揭示了遗传的奥秘。豌豆花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豌豆花属于单性花
B. ①产生的花粉落到②上叫作异花传粉
C. 受精完成后,②③④继续发育
D. 豌豆种子中包含亲代双方的遗传信息
【答案】D
【分析】题图中:①是花药,②是柱头,③是子房壁,④胚珠。
【详解】A.豌豆花中具有雄蕊和雌蕊,因此属于两性花,故A错误。
B.同一朵花的①花药产生的花粉落到②柱头上的过程叫作自花传粉,故B错误。
C.当传粉和受精作用完成后,②柱头脱落,③子房壁、④胚珠继续发育,故C错误。
D.豌豆种子中具有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所以包含亲代双方的遗传信息,故D正确。
故选D
8. 植物结出香甜的果实需要经过开花→P→受精→结果等过程。P代表的过程是( )
A. 传粉B. 自花传粉
C. 异花传粉D. 人工辅助授粉
【答案】A
【分析】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开花、传粉和受精等生理过程。
【详解】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花粉成熟后散落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完成传粉过程;在柱头黏液的刺激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同时,花粉管中的两个精子随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花粉管顶端破裂,两个精子释放出来,一个精子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胚珠中的两个极核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受精作用完成后,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故植物结出香甜的果实需要经过开花→P→受精→结果等过程。P代表的过程是传粉,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9. 植物的部分生殖方式及运用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表示植物的组织培养
B. ②和④的原理是一样的
C. ③有利于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
D. ⑤可以表示培育植物新品种
【答案】A
【分析】有性生殖是指: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利用种子繁殖后代。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植物的扦插、嫁接、组织培养等。
【详解】A.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或是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使它逐渐育成完整的植物体。组织培养的植物繁殖的速度快、规模大,能培育脱毒幼苗,但不能培育新品种,①表示植物的组织培养,故A正确。
B.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的②无性生殖,而杂交育种属于④有性生殖,原理不一样,故B错误。
C.③属于有性生殖,有利于保持父母双方的性状,故C错误。
D.⑤是嫁接的运用,通过嫁接不能培育植物新品种,故D错误。
故选A。
10. 花红柳绿,虫鸣蛙叫,自然景物给人带来美的感受。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花的颜色是性状B. 昆虫只有完全变态发育
C. 插柳成荫属于无性生殖D. 蛙叫是在求偶
【答案】B
【分析】(1) 昆虫的发育有两种主要类型: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完全变态包括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不完全变态则只有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
(2)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如植物中的扦插,嫁接等繁殖方式。无性生殖的优点:后代保持亲本优良性状,繁殖速度快等。
(3)两栖动物的生殖过程:雄蛙鸣叫→雌雄蛙抱对→雌蛙排卵、雄蛙排精→体外受精。变态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详解】A.性状是指生物体表现出来的特征,如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等。花的颜色显然是花的一种形态结构特征,因此花的颜色是性状,A正确。
B.昆虫的发育类型包括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两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如蝴蝶、蜜蜂等。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则经历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若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相似,只是若虫的生殖器官未发育成熟,如蝗虫、蜻蜓等。因此,说昆虫只有完全变态发育是错误的,B错误。
C.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插柳成荫是通过扦插的方式繁殖柳树,扦插属于无性生殖的一种方式,C正确。
D.蛙叫是蛙类动物的一种行为,通常发生在繁殖季节。雄蛙通过鸣叫来吸引雌蛙,这是一种求偶行为,D正确。
故选B。
11. 开封西瓜是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果实整齐均匀,果面光亮清晰,瓜瓤香甜。发育成瓜瓤的结构是( )
A. 胚珠B. 子房C. 珠被D. 子房壁
【答案】D
【分析】西瓜是一种被子植物,其经过传粉受精后,花的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等。
【详解】A.我们吃的西瓜的瓜瓤属于果实的果皮。胚珠位于西瓜花雌蕊的子房中,受精后会发育成种子,A错误。
B.子房是花的雌蕊的主要部分,它的里面有胚珠。在受精后,子房会发育成果实(整个西瓜),B错误。
C.珠被是胚珠的外层结构,受精后会发育成种皮,C错误。
D.子房本身发育成果实,子房的外壁是子房壁,在果实发育过程中会形成果皮,D正确。
故选D。
12. 若大熊猫的性别决定与人类的相似,则大熊猫卵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 )
A. XB. YC. XXD. XY
【答案】A
【分析】人的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其中有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生物的体细胞的染色体成对,在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每对体细胞的染色体各有一条进入生殖细胞,因此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成单,是体细胞的一半。
【详解】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性染色体为XY时,是男性,性染色体为XX时,是女性。大熊猫的性别决定与人类相似,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为XY时,是雄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为XX时,是雌性。大熊猫的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XX,所以产生的卵细胞中的性染色体为X,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13. 一对双眼皮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男孩。这对夫妇想再生一个小孩,推测这个小孩为单眼皮的概率是( )
A. 0B. 25%C. 50%D. 100%
【答案】B
【分析】(1)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详解】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所以,根据该家庭的遗传规律(亲代:双眼皮×双眼皮→子代出现:单眼皮),可推知双眼皮是显性性状(基因组成可表示为AA或Aa),单眼皮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可表示为aa)。单眼皮男孩子的基因组成是aa,一个a基因来自父方,一个a基因来自母方,因此双眼皮亲代的基因组成为Aa和Aa,遗传图解如下:
所以,这对父母再生一个单眼皮孩子的概率为25%,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4. 如图可以用来表示昆虫的发育过程。若D为受精卵,则下列能表示蝗虫发育过程的是( )
A. D→A→B→CB. D→A→C
C. A→C→DD. A→B→C→D
【答案】B
【分析】(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若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详解】蝗虫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其一生经历了卵(受精卵)、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因此若D为受精卵,若用此图表示蝗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则发育过程会依次经过D受精卵→A若虫→C成虫三个时期,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 生物的生殖摆脱了水环境,使得生物能够适应更加多样化的环境。下列生物的生殖过程必须在水中进行的是( )
A. 鸵鸟B. 蜂鸟C. 青蛙D. 桃树
【答案】C
【分析】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在水中才能完成,而爬行动物、鸟类、哺乳类的生殖和发育已经摆脱了水的限制,是真正的陆生动物。
【详解】ABD.鸵鸟和蜂鸟属于鸟类,生殖和发育已经摆脱了水的限制,是真正的陆生动物;桃树属于被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生殖和发育也脱离了水环境,属于真正的陆生植物,故ABD不符合题意。
C.青蛙属于两栖类,生殖和发育都要在水环境中进行,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16. 植物的生殖方式多种多样。下列植物的生殖方式中,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的是( )
A. B.
C. D.
【答案】D
【分析】(1)生物的生殖方式有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是有性生殖,例如利用种子进行的繁殖等;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是无性生殖,例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
(2)观图可知,选项A是嫁接,B是组织培养,C是扦插,D是种子繁殖。
【详解】ABC.嫁接、组织培养、扦插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ABC不符合题意。
D.种子的主要结构是胚,胚是受精卵发育来的,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D符合题意。
故选D。
17. 小康想要模拟母鸡孵蛋,为了确保能够孵出小鸡,他应该选用( )
A. 已受精的鸡蛋B. 较大的鸡蛋
C. 较小的鸡蛋D. 刚下的鸡蛋
【答案】A
【分析】鸟类生殖发育特点是雌雄异体、体内受精,体外发育。
【详解】并不是每个鸟卵都能孵化出小鸟.要想孵化出小鸟,鸟卵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鸟卵是受精的卵;具备鸟卵孵化所需要的适宜的温度。受精的蛋是指公鸡和母鸡进行交配过,精子与卵细胞在母鸡体内结合成的受精卵,所以养鸡场母鸡下的蛋是受精蛋就可以孵出小鸡,与鸡蛋大小和下蛋的时间无关,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8. 登革热是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S蛋白可以抑制登革病毒的繁殖。科学家将S基因转入伊蚊的基因组后,伊蚊体内登革病毒的繁殖得到了有效抑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利用了杂交技术
B. 该实验说明基因是DNA片段
C. 抑制病毒繁殖的能力不能遗传给后代
D. 该实验说明基因可以控制生物的性状
【答案】D
【分析】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构成的。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分子是由两条长链状盘旋而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
【详解】A.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之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具有优良遗传形状的生物技术。科学家将S基因转入伊蚊的基因组后,伊蚊体内登革病毒的繁殖得到了有效抑制,这是转基因技术,A错误。
B.该实验利用了转基因技术,科学家直接将基因转入伊蚊的基因组,不能说明基因是DNA片段,B错误。
C.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变异能够遗传给下一代,这种变异叫做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由于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这种变异不能遗传给下一代,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抑制病毒繁殖的能力是改变基因的结果,是能遗传给后代的,C错误。
D.S基因使伊蚊体内登革病毒的繁殖得到了有效抑制,说明基因可以控制生物的性状,D正确。
故选D。
19. 禁止近亲结婚有益于家庭幸福、民族兴旺。下列不属于近亲的是( )
A. 直系血亲B. 二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C. 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D. 三代以外的旁系血亲
【答案】D
【分析】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详解】在法律和伦理学上,近亲通常指直系血亲,以及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如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等)。三代以外的旁系血亲由于血缘关系较远,不在近亲的范畴内,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20. 生物的变异使世界千姿百态、丰富多彩。下列生物变异中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的是( )
①一对有酒窝的夫妻生出了没有酒窝的孩子
②水稻因水肥不足而减产
③太空育种
④单眼皮经美容手术变成双眼皮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答案】C
【分析】(1)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2)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详解】①一对有酒窝的夫妻生出了没有酒窝的孩子、③太空育种都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都属于可遗传的变异;而②水稻因水肥不足而减产、④单眼皮经美容手术变成双眼皮都是由环境改变产生的不可遗传的变异,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21. 我国有20%~25%的人患有不同类型的遗传病,遗传病一般不能根治,但可以预防。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1是______,它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2]______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分析图乙所示的遗传图解,可判断出白化病为______(填“显性”或“隐性”)遗传病。禁止近亲结婚可以______(填“提高”或“降低”)遗传病的发生率。
(3)图乙中,第三代个体肤色正常的概率是______(显性基因用D表示,隐性基因用d表示),控制肤色正常的基因来自第一代中的______(填序号)。
【答案】(1)①. 染色体 ②. 基因
(2)① 隐性 ②. 降低
(3)①. 50% ②. 4
【分析】(1)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构成,DNA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因此,图甲中的1是染色体。在染色体上,有许多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这些片段被称为基因,能决定生物的性状,因此2是基因。
(2)分析图乙所示的遗传情况图解,可知第一代1和2皮肤颜色都正常,子代中出现了变异现象即白化病6,说明白化病为隐性性状,控制性状的基因在l和2体内没有表现,被隐藏了,因此皮肤正常是显性性状,白化病为隐性性状。因此,可根据1、2、6判断出,白化病为隐性遗传病。
禁止近亲结婚是预防遗传病发生的有效措施之一,因为近亲之间可能携带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增加后代患病的风险。所以,禁止近亲结婚可以降低遗传病的发生率。
(3)由于白化病为隐性性状,所以6号的基因组成为dd,7号肤色正常,其体内一定含有D基因,但其父亲3号为白化病,基因组成为dd,故可判断7号体内也含d基因,则7号基因组成为Dd。则亲代Dd×dd→子代:1Dd、1dd,子代基因型Dd的表现型是肤色正常,出现概率是50%。 遗传图解如下:
结合图乙,第三代个体控制肤色正常的基因来自第二代中的7号(正常个体),第二代中的7号控制肤色正常的基因来自第一代中的4号(正常个体)。可见第三代个体控制肤色正常的基因来自第一代中的4号。
22. 家蚕起源于中国的野桑蚕。家蚕对于整个人类文明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蚕丝编织着整个人类社会,不仅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物质需求,而且通过丝绸之路打开了中外交流的新篇章,让世界感受到了中国的魅力与文化。回答下列问题。
(1)“蚕欲老,箔头作茧丝皓皓。”家蚕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结构如上图所示,决定其吐丝结茧的遗传物质是[______](填序号)。想要多产丝,需要设法延长家蚕的______期。
(2)家蚕的虎斑和非虎斑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基因T、t控制。现用虎斑雌蚕与虎斑雄蚕杂交,子代既有虎斑,也有非虎斑。请推断,虎斑是_______性状,虎斑雌蚕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
(3)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的不同。若雌蚕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雄蚕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则雌蚕能产生_______种类型的卵细胞。
(4)自然界中,雌蚕和雄蚕的数量比例约为_______。
【答案】(1)①. ② ②. 幼虫
(2)①. 显性 ②. Tt
(3)两##2##二 (4)1:1
【分析】(1)通常,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其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家蚕的生殖和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完全变态发育。家蚕是在幼虫期吐丝,到了蛹期,蛹皮就硬起来了,无法吐丝了。结合题图可知,决定家蚕其吐丝结茧的遗传物质是②DNA,正在吐丝的蚕处于发育的幼虫时期,因此想要多产丝,需要设法延长家蚕的幼虫期。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亲代有二种性状,而子代只有一种性状,子代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在子代中没有出现的是隐性性状。现用虎斑雌蚕与虎斑雄蚕杂交,子代既有虎斑,也有非虎斑。可见,虎斑是显性性状,非虎斑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所以,虎斑雌蚕的基因组成中既有T,又有t,即Tt。
(3)若雌蚕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雄蚕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则雌蚕能产生含Z或者含W的两种类型的卵细胞。
(4)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的一半,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相同。在自然界中,雌蚕产生两种卵细胞,一种含Z染色体,一种含W染色体,两种卵细胞的数目相等,雄蚕只产生一种含Z染色体的精子;两种卵细胞与精子结合的机会相等,产生的雌蚕(ZW)和雄蚕(ZZ)的数量基本相等。所以,在自然界中,雌蚕和雄蚕的数量基本相等,比例约为1:1。
23.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蟾蜍,俗称癞蛤蟆,每年春末夏初是蟾蜍的产卵季节。雌、雄蟾蜍抱对后产卵,卵经过3~4天即可孵化出小蝌蚪。随着蝌蚪的不断生长,一般经过2个月后开始变态为幼蟾。
资料二:澳洲白鹮是吃蟾蜍卵的鸟类之一,在繁殖季节,澳洲白鹮会成对舞蹈、筑巢和抚育后代,它们的巢穴通常建造在树上或其他高处。
(1)蟾蜍的受精方式是______,雌、雄蟾蜍抱对的目的是______。
(2)蟾蜍的幼体与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等方面有很大差异,这种发育方式叫作______发育。
(3)澳洲白鹮卵的主要营养部分是______,其表面中有一盘状的小白点,称为______;______中也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可供胚胎发育的需要。
【答案】(1)①. 体外受精 ②. 提高受精率
(2)变态 (3)①. 卵黄 ②. 胚盘 ③. 卵白
【分析】蟾蜍属于两栖动物,蟾蜍经过抱对后,雌雄蛙分别卵细胞和精子排放到水中,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蟾蜍的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几个阶段,蟾蜍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成蛙和幼蛙在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及生活习性上差别大,属于变态发育。
(1)蟾蜍属于两栖动物,蟾蜍经过抱对后,雌雄蛙分别卵细胞和精子排放到水中,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蟾蜍的受精方式是体外受精,雌、雄蟾蜍抱对的目的是提高受精率。
(2)蟾蜍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成蛙和幼蛙在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及生活习性上差别大,属于变态发育。
(3)澳洲白鹮属于鸟类,生殖方式是卵生,卵的主要营养部分是卵黄,其表面中有一盘状的小白点,称为胚盘,胚盘中具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发育成胚胎的部位;卵白中也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可供胚胎发育的需要。
24. 月季原产于中国,具有花期长、花色丰富等优点,可通过嫁接、扦插等方法繁殖,是一种观赏效果较好的园林植物。请完成下题。
Ⅰ、园艺师在无刺蔷薇上,开出红色大花品种的月季花,培育出树状月季,将其与大叶女贞等搭配,可形成“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的景观效果。回答下列问题。
(1)嫁接时,要以无刺蔷薇为______,大花品种月季为______,并使它们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嫁接植物能够成活。
(2)嫁接后,收集红色大花品种月季的种子种植后,开出黄色花,这种现象叫作______。
(3)春末夏初是月季蚜虫的高发期,可通过投放瓢虫(一种昆虫)进行防治。瓢虫的发育要经过四个时期,发育过程属于______(填“完全”或“不完全”)变态发育;与蝗虫的发育过程相比,瓢虫多了______期。
(4)瓢虫在发育过程中会出现“蜕皮”现象,蜕下的“皮”实际上是瓢虫的______。
Ⅱ、某生物学兴趣小组采用扦插方式对月季进行繁殖,探究不同品种和不同处理方法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实验过程如下:
①选取三个品种生长良好的月季枝条各40根,将它们剪成保留5个节的茎段,按要求处理茎段叶片和茎段上方切口。将各个品种处理好的茎段均分为2组,分别标上标签Ⅰ、Ⅱ。将Ⅰ组茎段下方切成水平切口,将Ⅱ组茎段下方切成斜向切口。(图甲)
②将各组茎段按要求插入沙性土壤中,培育的环境条件均相同且适宜。
③每天定时观察并记录各组扦插枝条的生长情况,最终以扦插成活率为准。两种处理方式下不同品种月季的成活率如图乙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5)扦插属于______生殖,这种繁殖方式有利于迅速扩大优良植物新品种的繁殖数量和保持______特性的一致性。
(6)各组培育的环境条件均相同且适宜的目的是______。
(7)据图乙分析:三个品种中,品种______的成活率最高;两种处理方式中,______的成活率较高,其原因是该处理方式可以______(填“增加”或“减少”)茎段与土壤的接触面积。
【答案】(1)①. 砧木 ②. 接穗
(2)变异 (3)①. 完全 ②. 蛹
(4)外骨骼 (5)①. 无性##营养 ②. 母本的遗传
(6)控制单一变量 (7)①. C ②. Ⅱ ③. 增加
【分析】(1)在嫁接过程中,无刺蔷薇因其生长健壮、根系发达,常被选作砧木,以提供养分和支撑。而大花品种月季则因其优良的花色和形态被选作接穗,以保留其优良特性。嫁接时,要确保无刺蔷薇(砧木)和大花品种月季(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这是嫁接成功的关键,因为形成层是植物体内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层,它能不断分裂出新的细胞,使接穗和砧木愈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植物体。
(2)如果收集红色大花品种月季的种子进行种植,由于种子中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具有双亲的遗传物质,因此后代可能会出现不同颜色的花,如黄色花。这种亲代与子代出现差异的现象叫作变异。
(3)瓢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这种发育方式被称为完全变态发育。蝗虫则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其发育过程只经过卵、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因此与蝗虫相比,瓢虫的发育过程多了蛹期。
(4)瓢虫在发育过程中会出现“蜕皮”现象,这是因为其体表的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生长而生长,所以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出现脱掉原来的外骨骼的现象,这就是蜕皮。
(5)扦插是一种无性生殖方式,它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如茎、叶等)来繁殖新个体。这种繁殖方式有利于迅速扩大优良植物新品种的繁殖数量和保持亲本性状的一致性。因为无性生殖不涉及生殖细胞的结合,所以后代能完全保留母本的遗传特性。
(6)在进行扦插实验时,需要控制各种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各组培育的环境条件均相同且适宜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单一变量,即不同品种和不同处理方式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7)根据图乙的数据分析,三个品种中,品种C的成活率最高。在两种处理方式中,Ⅱ下切口斜向的成活率较高。这是因为斜向切口可以增加茎段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茎段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从而提高扦插的成活率。
生殖方式
原理
运用
①
②
繁殖速度快、培育脱毒幼苗
③
④
杂交育种
嫁接
无性生殖
⑤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名校联考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0页。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共6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