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江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694737/0-173907991272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皖江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694737/0-173907991274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皖江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694737/0-173907991277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皖江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皖江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有关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蓝细菌是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的自养生物
B. 酵母菌的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RNA分子
C. 乳酸菌是具有拟核和染色体的异养生物
D. 支原体是具有细胞壁,而无核膜的原核生物
【答案】A
【分析】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只能进行二分裂生殖,属于无性生殖,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含有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是DNA。
【详解】A、蓝细菌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生物,A正确;
B、酵母菌的细胞质中遗传物质是DNA分子,B错误;
C、乳酸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C错误;
D、支原体没有细胞壁,D错误。
故选A。
2. 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一般由碳、氢与氧三种元素所组成,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下列有关糖类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植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有纤维素和淀粉
B. 葡萄糖以易化扩散方式被人体小肠上皮细胞吸收
C. 单糖、部分二糖如蔗糖属于还原糖,能将还原成
D. 乳糖和几丁质广泛分布在动物细胞内,是动物体的储能物质
【答案】A
【分析】糖类主要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蔗糖和麦芽糖,动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乳糖。植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纤维素和淀粉,动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构成多糖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
【详解】A、植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有纤维素和淀粉,其中淀粉可作为能源物质,A正确;
B、葡萄糖以主动运输方式被人体小肠上皮细胞吸收,B错误;
C、单糖、部分二糖如麦芽糖属于还原糖,能将Cu2+还原成 Cu+,因而可用斐林试剂检测,蔗糖不具有还原性,C错误;
D、乳糖是动物细胞内特有的二糖,几丁质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中,不是细胞中储能物质,D错误。
故选A。
3. 膜蛋白是一类能够结合或整合到生物膜上的蛋白质的总称。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核糖体蛋白、受体蛋白均属于膜蛋白
B. 某些膜蛋白(如载体蛋白)具有专一性
C. 膜蛋白的合成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
D. 质膜上的糖蛋白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密切相关
【答案】A
【分析】膜蛋白有许多功能:有些膜蛋白控制着某些分子和离子的出入;有些膜蛋白起着生物催化剂的作用;还有一些膜蛋白起着细胞标志物的作用,这些标志物中有的能识别来自细胞内外的化学物质(化学信号),有的能识别其他细胞,有的则与病原体作斗争有关。
【详解】A、核糖体没有膜结构,核糖体蛋白不属于膜蛋白,A错误;
B、 载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通过,具有专一性,B正确;
C、蛋白质的合成过程需要消耗能量,C正确;
D、质膜上的糖蛋白与细胞表面的识别、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等功能有密切关系,D正确。
故选A。
4. 生物学知识在生活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给家畜、家禽提供富含糖类的饲料,可以达到育肥的目的
B. 婴幼儿常晒太阳能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可以达到预防佝偻病的目的
C. 糖尿病病人要限制甜味食品的摄取,对于米饭、肉类等食品则无需限制
D. 葡萄糖既可以口服,也可以通过静脉注射进入人体,而蔗糖不能静脉注射
【答案】C
【分析】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的氢含量多,氧含量少,氧化分解时产生的能量多,因此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固醇中的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也参与脂质在血液中的运输。
【详解】A、给家畜、家禽提供富含糖类的饲料,可以达到育肥的目的,因为糖类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A正确;
B、婴幼儿常晒太阳能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因为维生素D能促进钙磷的吸收,因而可以达到预防佝偻病的目的,B正确;
C、米饭、馒头等不甜的主食中含有大量淀粉,消化后会产生大量葡萄糖,所以糖尿病病人要定量摄取米饭,C错误;
D、葡萄糖既可以口服,也可以通过静脉注射进入人体,而蔗糖不能静脉注射,因为蔗糖是二糖,人体不能直接吸收,D正确。
故选C。
5. 某科研小组以洋葱为实验材料,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的结构是( )
A. 叶绿体B. 染色体C. 中心体D. 细胞壁
【答案】C
【分析】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的结构有叶绿体、线粒体、液泡、染色体和细胞壁,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构属于显微结构;光学显微镜下不能够观察到核糖体、细胞膜、中心体、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内部结构等,需要借助于电子显微镜,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构属于亚显微结构。
【详解】A、用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叶绿体呈球形或椭球形,A不符合题意;
B、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染色体时,利用碱性染料着色,便能够进行观察,B不符合题意;
C、中心体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观察,C符合题意;
D、细胞壁位于细胞的最外面,具有保护、支持细胞的功能,在光学显微镜下很容易找到,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 细胞内不同的结构分别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结构和功能,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膜具有相同组成成分、结构和功能
B. 内质网与蛋白质、脂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合成有关
C. 细胞骨架是由磷脂分子组成的双层分子结构
D. 液泡与植物细胞形态的维持以及水分的吸收有关
【答案】D
【分析】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网架结构,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
【详解】A、不同的生物膜具有相似的组成成分,均具有流动镶嵌结构模型,但它们的功能有差异,因为不同生物膜上含有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差异,A错误;
B、脂质不属于生物大分子,B错误;
C、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C错误;
D、液泡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有关,因而与植物细胞形态的维持以及水分的吸收有关,D正确。
故选D。
7. 科学家发现一种海洋藻类细胞内的固氮细菌内共生体正在进化成一种固氮细胞器(硝质体)。硝质体的结构与线粒体、叶绿体相似,且含有从海洋藻类细胞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下列有关藻类、固氮细菌和硝质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硝质体可能含有双层膜结构
B. 硝质体内含有DNA、RNA
C. 藻类和固氮细菌内含有核糖体
D. 硝质体内的蛋白质全由核基因编码
【答案】D
【分析】细菌中的多数种类是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异养生物。细菌的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都没有以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也没有染色体,但有环状的DNA分子,位于细胞内特定的区域,这个区域叫作拟核。
【详解】A、硝质体的结构与线粒体、叶绿体相似,而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两层膜,所以硝质体可能有两层膜结构,A正确;
B、叶绿体和线粒体是半自主细胞器,含有DNA和RNA,硝质体结构与其类似,所以硝质体也含有DNA和RNA,B正确;
C、藻类和固氮细菌是细胞结构生物,细胞内都含有核糖体,C正确;
D、硝质体自身含有DNA,所以其中的蛋白质可能由藻类细胞的核基因和自身DNA共同编码,D错误。
故选D。
8. 科学家向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中注射标记的亮氨酸,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分泌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放射性物质首先出现在内质网上
B. 在该过程中内质网膜面积基本不变
C. 在该过程中高尔基体起着交通枢纽作用
D. 在该过程中分泌蛋白穿过了2层生物膜
【答案】C
【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初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详解】A、该细胞中最早出现放射性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因为分泌蛋白首先在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一段,A错误;
B、在该过程中高尔基体膜面积基本不变,内质网膜面积变小,B错误;
C、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中需要经过内质网的加工而后需要以囊泡的形式转移到高尔基体中进行再加工,经过高尔基体加工成熟的分泌蛋白以囊泡的形式转移到细胞膜,进而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出去,可见该过程中高尔基体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C正确;
D、在分泌蛋白分泌过程中分泌蛋白穿过了0层生物膜,D错误。
故选C。
9. 下列有关“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B. 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
C. 高倍显微镜下能观察到细胞膜紧贴着细胞壁
D. 细胞质顺时针流动时,显微镜下看到的是逆时针流动
【答案】B
【分析】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散布于细胞质中,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它的形态。细胞质流动的观察以叶绿体作为参照物。
【详解】A、亚显微结构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A错误;
B、叶绿体呈绿色,可以随着细胞质流动,所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 ,B正确;
C、高倍显微镜下不能看到细胞膜,也不能看到细胞膜紧贴着细胞壁,C错误;
D、显微镜下呈左右颠倒,上下颠倒的像,如果看到视野中叶绿体随细胞质顺时针流动,实际上叶绿体仍是顺时针流动,D错误。
故选B。
10.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不同生物体内染色体的数量、大小和形态存在差异
B. 染色体主要存在细胞核内,染色质主要存在细胞质中
C. DNA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RNA的主要载体是染色质
D. 染色质与染色体是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不同物质
【答案】A
【分析】染色体是指细胞核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它的结构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详解】A、在不同生物体内染色体的数量、大小和形态存在差异,如人有23对染色体,而果蝇有4对染色体,A正确;
B、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种物质不同时期的表现,均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B错误;
C、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种物质不同时期的表现,是DNA的主要载体,C错误;
D、染色质与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表现形式,D错误。
故选A。
11. 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其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设计了如下实验,X侧加入0.3g/mL的蔗糖溶液,Y侧加入0.3g/mL的葡萄糖溶液(注:图中半透膜允许溶剂和葡萄糖分子通过,不允许蔗糖分子通过),实验开始时,左右两侧的液面高度相等。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及分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X侧液面下降
B. Y侧液面先上升后下降
C. 最终X侧液面低于Y侧
D. 最终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相等
【答案】B
【分析】渗透作用是指水等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作用,渗透作用的发生需要条件,一个是半透膜,一个是半透膜两次存在浓度差。
【详解】A、蔗糖为二糖不能透过半透膜,若X侧为0.3g/mL蔗糖溶液,Y侧加入0.3g/mL的葡萄糖溶液,图中半透膜允许溶剂和葡萄糖分子通过,不允许蔗糖分子通过,则平衡后X侧液面高于Y侧液面,A错误;
B、蔗糖为二糖不能透过半透膜,若X侧为0.3g/mL蔗糖溶液,Y侧加入0.3g/mL的葡萄糖溶液,则最初Y侧渗透压大于X侧,而后由于蔗糖不能通过半透膜,而溶剂和葡萄糖可以透过半透膜,因而平衡过程中Y侧液面先上升后下降,最终X侧液面高于Y侧,B正确;
C、若X侧为0.3g/mL蔗糖溶液,Y侧为0.3g/mL葡萄糖溶液,由于葡萄糖分子量小于蔗糖的分子量,因而葡萄糖的分子数多于蔗糖分子数,渗透压较大,又因为图中半透膜允许溶剂和葡萄糖分子通过,不允许蔗糖分子通过,因此,平衡后X侧液面高于Y侧液面,C错误;
D、由于蔗糖不能通过半透膜,而溶剂和葡萄糖可以透过半透膜,因而平衡后最终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不相等,D错误。
故选B。
12. 下图是某同学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过程,其中乙细胞处于质、壁完全分离状态,实验操作符合要求。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甲细胞和丙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致相等
B. 乙细胞在质壁分离实验中属于实验组
C. 乙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相等
D. 在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增大
【答案】D
【分析】成熟的植物细胞构成渗透系统,可发生渗透作用。质壁分离的原因: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做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要选择有颜色的材料,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不一定都相同,用相同浓度的外界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详解】A、甲是正常细胞,丙是质壁分离后又发生复原的细胞,从图中看出,二者细胞大小基本相同,所以甲细胞和丙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致相等 ,A正确;
B、乙细胞在质壁分离实验中属于实验组,甲组是对照组,B正确;
C、乙细胞处于质、壁完全分离状态,此时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相等,水分进出细胞达到平衡,C正确;
D、在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液浓度降低,细胞吸水能力减弱,D错误。
故选D。
13. 下列4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中有利于维持细胞内外物质浓度差的是( )
A. AB. BC. CD. D
【答案】D
【详解】主动运输可以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该方式利于维持细胞内外物质的浓度差,图中A为自由扩散,B、C为协助扩散,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均为被动运输,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通过被动运输会使细胞内外浓度差减小,因而不利于浓度差的维持,而主动运输D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通过该过程会维持浓度差的存在,D符合题意,D正确。
故选D。
14. 在物质进出细胞的过程中,胞吞和胞吐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下列关于胞吞和胞吐共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 需要借囊泡进行转运
C. 需要转运蛋白的参与D. 主要转运大分子物质
【答案】C
【分析】大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胞吞或胞吐,不需要载体、但需要能量,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详解】A、胞吞和胞吐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即具有一定的流动性,A正确;
B、胞吞和胞吐过程都与囊泡有关,伴随膜成分的更新,B正确;
C、蛋白质通过胞吞或胞吐进出细胞需要膜上蛋白质参与识别与结合,不需要转运蛋白的参与,C错误;
D、胞吞胞吐主要用于转运大分子物质或颗粒物,D正确。
故选C。
15. 人类基因组编码十多种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其中Glut1是介导葡萄糖顺浓度梯度进入红细胞及通过血脑屏障(是一种由介于血浆和脑组织之间的、能够对物质通过有选择性的进行阻碍作用的屏障)的主要转运蛋白,Glut1通过开口朝向胞外和开口朝向胞内的有序的构象改变过程,完成葡萄糖的协助转运。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Glut1转运葡萄糖时其构象的改变是可逆的
B. Glut1转运葡萄糖时需要能量驱动构象的改变
C. Glut1介导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使细胞内外浓度趋向平衡
D. Glut1对于维持血糖浓度的稳定和大脑供能起着重要作用
【答案】C
【分析】物质运输方式:(1)被动运输:分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①自由扩散:顺相对含量梯度运输;不需要载体;不需要消耗能量。②协助扩散:顺相对含量梯度运输;需要转运蛋白(包括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参与;不需要消耗能量。(2)主动运输:能逆相对含量梯度运输;需要载体;需要消耗能量。(3)胞吞胞吐:物质以囊泡包裹的形式通过细胞膜,从细胞外进或出细胞内的过程。
【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Glut1通过开口朝向胞外和开口朝向胞内的有序的构象改变过程,完成葡萄糖的协助转运,GLUT1状态构象转化是可逆的,实现对葡萄糖的持续转运,A正确;
B、Glut1是介导葡萄糖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属于协助扩散,Glut1构象的改变不消耗细胞代谢提供的能量,但是利用的是葡萄糖的势能,B正确;
C、Glut1介导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因为细胞会不断消耗葡萄糖,所以不会使细胞内外浓度趋向平衡,C错误;
D、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Glut1是介导葡萄糖顺浓度梯度进入红细胞及通过血脑屏障,所以Glut1对于维持血糖浓度的稳定和大脑供能起着重要作用,D正确。
故选C。
二、非选择题:共5个小题,共55分。
16. 高中生物有很多实验涉及到有关颜色反应,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在还原糖检测实验中,利用甲液和乙液配制斐林试剂时,要求先__________均匀后再注入试管中;使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所需的环境条件是__________;溶液中若有还原糖,则溶液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_。
(2)在脂肪检测实验中,脂肪能被苏丹Ⅲ染成__________,该实验中使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
(3)变性的蛋白质遇__________试剂会呈现出紫色,是因为蛋白质变性过程中__________发生了改变,而连接氨基酸之间的__________仍然存在。
(4)染色质因易被__________染料(如甲紫溶液)染成深色而得名。在细胞分裂即将结束时,_________(填“染色质”或“染色体”)重新成为__________(填“染色质”或“染色体”),被包围在新形成的细胞核里。
【答案】(1)①. 等量混合 ②. 50-65℃条件下水浴 ③. 蓝色变为砖红色
(2)①. 橘黄色 ②. 洗去浮色
(3)①. 双缩脲 ②. 空间结构 ③. 肽键
(4)①. 碱性染料 ②. 染色体 ③. 染色质
【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
【小问1详解】
斐林试剂需要现配现用,所以在还原糖检测实验中,利用甲液和乙液配制斐林试剂时,要求先等量混合均匀后再注入试管中;使用斐林试剂需要再50-65℃条件下水浴,如果有还原糖,则溶液会出现砖红色沉淀,颜色由蓝色(斐林试剂的颜色)变为砖红色。
【小问2详解】
脂肪能被苏丹Ⅲ染成橘黄色,在鉴定脂肪的实验中,使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的目的是洗去浮色。
【小问3详解】
变性的蛋白质和双缩脲试剂反应生成紫色,蛋白质变性过程中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但连接氨基酸之间的肽键依然存在,可以和双缩脲试剂反应。
【小问4详解】
染色质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在细胞分裂即将结束时,染色体解开螺旋变为染色质,被包围在新形成的细胞核里。
17. 生物膜系统是由细胞膜、细胞核膜以及细胞器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的。请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膜及生物膜系统的相关问题:
(1)在化学成成分上,生物膜主要由__________组成,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由__________决定。
(2)在结构上,被大多数人接受的是__________模型,该模型认为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
(3)在相互联系上,内质网膜与__________之间存在直接联系;有一些生物膜之间通过囊泡实现间接联系,能够形成囊泡的结构有_________。
(4)在功能上,生物膜系统能够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其原因是广阔的膜面积为各种__________提供了附着位点;细胞内的生物膜将各种__________分隔开形成许多区室,这样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互相干扰。
【答案】(1)①. 磷脂和蛋白质 ②. 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2)①. 流动镶嵌 ②. 磷脂双分子层
(3)①. 核膜、细胞膜 ②. 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4)①. 酶 ②. 细胞器
【分析】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作用极为重要。第一,细胞膜不仅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同时在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化和信息 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第二, 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需要酶的参与,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酶提供了附着位点。第 三,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如同一个个小的区室,这样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互相干扰,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小问1详解】
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膜的功能越复杂。
【小问2详解】
目前生物膜的模型中,被多数人接受的是流动镶嵌模型,其中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
【小问3详解】
内质网与核膜、细胞膜直接相连。可以产生囊泡的结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小问4详解】
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作用极为重要。第一,细胞膜不仅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同时在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化和信息 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第二, 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需要酶的参与,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酶提供了附着位点。第 三,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如同一个个小的区室,这样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互相干扰,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18. 下图为人体细胞中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分泌过程的某一环节。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泌蛋白是一类细胞内合成,在细胞外发挥作用的蛋白质。人体细胞释放的分泌蛋白有__________(至少答出2点)。图中的蛋白A和蛋白B在结构上存在差异,其原因是__________。
(2)图中囊泡膜与细胞膜的融合需要消耗能量,其能量主要来自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该融合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___________特点;从细胞膜成分等角度分析,生物膜之间融合的意义是__________。
(3)图中的囊泡能够准确地将细胞内“成熟的蛋白质”运送到细胞膜的特定部位,并分泌到细胞外,据图推测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答案】(1)①. 抗体、胰岛素、消化酶等 ②. 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以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2)①. 线粒体 ②. (一定)流动性 ③. 有利于细胞膜成分的更新和细胞膜的生长
(3)囊泡膜上的蛋白A与细胞膜上的蛋白B特异性识别和结合
【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小问1详解】
分泌蛋白是指在细胞中合成,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一类蛋白质,人体细胞释放的分泌蛋白有抗体、胰岛素、消化酶等。图中的蛋白A和蛋白B在结构上存在差异,其原因是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以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小问2详解】
图中囊泡膜与细胞膜的融合是一个需要消耗能量的过程。这个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线粒体是细胞中的“动力工厂”。该融合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特点,生物膜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和可塑性。从细胞膜成分等角度分析,生物膜之间融合的意义是有利于细胞膜成分的更新和细胞膜的生长。
【小问3详解】
依图示,囊泡的精准释放与囊泡膜上的蛋白A和细胞膜上的蛋白B特异性识别、结合密切相关,因此图中的囊泡能够准确地将细胞内“成熟的蛋白质”运送到细胞膜的特定部位,并分泌到细胞外,据图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囊泡膜上的蛋白A与细胞膜上的蛋白B特异性识别和结合。
19. 下图是蔗糖分子从植物的韧皮部进入根细胞的过程。请回答相关问题:
(1)蔗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通过__________作用形成的二糖,植物细胞内常见的二糖还有__________(请列举1例)。
(2)图示中H⁺进入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_;蔗糖分子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
(3)图示中的质子泵既具有__________功能,又具有__________功能。
(4)蔗糖转运蛋白中疏水氨基酸含量很高(即具有高疏水性),这有利于__________。研究发现,蔗糖转运蛋白对pH高度敏感,当胞外液体的pH低时,其对蔗糖的转运效率提高。结合图示信息,其原因是________。
【答案】(1)①. 脱水缩合 ②. 麦芽糖
(2)①. 协助扩散 ②. 协助扩散 ③. 蔗糖是利用H⁺在细胞内外的浓度差产生的势能并通过H⁺—蔗糖转运蛋白发生协助扩散进入细胞的
(3)①. 运输 ②. 催化
(4)①. 蔗糖转运蛋白与磷脂双分子层的牢固结合 ②. 胞外液体的pH低时,胞外H⁺浓度高,胞内外H⁺浓度差值大,H⁺—蔗糖转运蛋白对H⁺与蔗糖的转运效率提高
【小问1详解】
蔗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通过脱水缩合作用形成的二糖,植物细胞内常见的二糖还有麦芽糖。
【小问2详解】
根据图示H⁺进入细胞是利用H⁺—蔗糖转运蛋白发生协助扩散,同时将蔗糖协同转运进入细胞内,因此蔗糖分子跨膜运输的方式也是协助扩散。
【小问3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质子泵是一种位于保卫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其可以将H⁺运出保卫细胞,且消耗能量,为主动运输;该载体蛋白还具有酶的催化作用,可以催化ATP水解释放能量,供给H⁺的跨膜运输等生命活动,故质子泵具有运输和催化作用。
【小问4详解】
磷脂双分子层的中间是磷脂的疏水尾部,蔗糖转运蛋白中疏水氨基酸含量很高,这样有利于蔗糖转运蛋白与磷脂双分子层的牢固结合。蔗糖转运蛋白对pH高度敏感,当胞外液体的pH低时,胞外H⁺浓度高,胞内外H⁺浓度差值大,H⁺—蔗糖转运蛋白对蔗糖的转运效率提高。
20. 用细胞液浓度相同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分别制成5个临时装片,同时滴加甲、乙、丙、丁、戊5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处理相同时间后,观察记录原生质体(植物细胞除去细胞壁后所剩的结构)的体积变化,绘制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原生质层相比,原生质体具有__________等结构。之所以常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其原因主要是该细胞具有__________等特点。
(2)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细胞液浓度接近__________(填“甲”、“乙”、“丙”、“丁”或“戊”),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
(3)实验后,在甲~戊5种蔗糖溶液中,外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最低的是___________;细胞吸水能力最大的是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
【答案】(1)①. 细胞核和细胞液(液泡)②. 大液泡和紫色色素,质壁分离现象明显且易观察
(2)①. 戊 ②. 在戊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原生质体体积基本不变,说明水分进出细胞达到平衡,细胞内外溶液浓度相等
(3)①. 丙 ②. 乙 ③. 乙溶液中的细胞失水最多,细胞液浓度最大,吸水能力最强
【分析】质壁分离产生的条件及原因:
条件:(1)具有大液泡;
(2)具有细胞壁质壁分离产生的内因:原生质层伸缩性大于细胞壁伸缩性;
质壁分离产生的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小问1详解】
原生质体是植物细胞除去细胞壁后所剩的结构,而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及二者之间的细胞质,所以与原生质层相比,原生质体具有细胞核和细胞液(液泡)等结构。常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其原因主要是该细胞具有大液泡和紫色色素,质壁分离现象明显且易观察。
【小问2详解】
外界溶液与细胞液的浓度差越大,则失水或吸水量越大,从图中看出,在戊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原生质体体积基本不变,说明水分进出细胞达到平衡,细胞内外溶液浓度相等,所以戊浓度与细胞液浓度最接近。
【小问3详解】
在丙溶液中,细胞原生质层体积增大,说明吸收了水分,细胞液浓度最低,甲乙丙原生质体体积减小,说明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增大。乙溶液中的细胞失水最多,细胞液浓度最大,吸水能力最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皖江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探究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生物丨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12月联考生物试卷及答案,共10页。
这是一份皖豫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 h ③. 7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