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蓝天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694688/0-173907972828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西省上饶市蓝天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694688/0-173907972835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西省上饶市蓝天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694688/0-173907972838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西省上饶市蓝天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西省上饶市蓝天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共14题,每题3分)
1. 下列细胞结构中不含有核酸的是( )
A. 线粒体B. 叶绿体C. 溶酶体D. 核糖体
【答案】C
【分析】双层膜:线粒体、叶绿体;单层膜:高尔基体、内质网、液泡、溶酶体;无膜:核糖体、中心体。
【详解】AB、线粒体和叶绿体属于半自主性细胞器,都含有DNA、RNA和核糖体,AB错误;
C、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是细胞的“消化车间”,溶酶体内不含有核酸,C正确;
D、核糖体是由RNA和蛋白质构成,含有核酸,D错误。
故选C。
2. 胰岛细胞中与合成胰岛素有关的一组细胞器是( )
A. 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
B. 内质网、核糖体、叶绿体、高尔基体
C. 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线粒体
D. 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
【答案】C
【分析】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中,核糖体是合成场所,内质网进行合成、加工和运输,高尔基体加工和分泌,线粒体供能。
【详解】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由游离核糖体先合成一小段肽链,然后进入内质网继续合成并加工和运输,再通过高尔基体的加工和分泌,形成成熟的蛋白质由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全过程中均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因此胰岛细胞中与合成胰岛素有关的一组细胞器是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线粒体,C符合题意。
故选C。
3. 在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中有许多描写植物的诗词,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和“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等等。上述诗句中的绿与红两种色素分别存在于植物细胞的( )
A. 叶绿体、液泡B. 液泡、叶绿体
C. 叶绿体、叶绿体D. 液泡、液泡
【答案】A
【分析】叶绿体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通常情况下,叶绿素含量是类胡萝卜素的三倍,因此叶片呈现绿色;植物细胞的液泡中含有花青素,使植物的花或果实呈现出颜色。
【详解】植物叶、花、果实的颜色均是由这些器官细胞中的色素显现出来的。这些色素的种类、颜色及分布各不相同。叶片的颜色主要是由叶肉细胞内叶绿体中的色素显现的。对于有些树种,液泡中含大量花青素,会使叶片呈红橙色或红色,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4. 构建模型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某同学使用乒乓球、铁丝和矿泉水瓶等材料制作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该模型属于( )
A. 物理模型B. 数学模型
C. 生物模型D. 概念模型
【答案】A
【分析】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
【详解】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用乒乓球、铁丝和矿泉水瓶等材料制作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属于物理模型,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5. 下列关于如图所示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是磷酸,在不同的核苷酸中种类相同
B. 乙是五碳糖,在DNA中是脱氧核糖,在RNA中是核糖
C. 丙是含氮碱基,在人体细胞中有4种
D. 丁是核苷酸,在一个病毒中有4种
【答案】C
【分析】核酸包括DNA和RNA,DNA 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四种碱基分别是A、T、C、G;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四种碱基分别是A、U、C、G。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其细胞中含有RNA不作为遗传物质,病毒体内只有一种核酸DNA或RNA。
【详解】A、根据图示,图中甲为磷酸,不同的核苷酸中磷酸基团均相同,A正确;
B、图中乙为五碳糖,根据核酸的种类不同,五碳糖有所区别:组成DNA的五碳糖为脱氧核糖,组成RNA的五碳糖为核糖,B正确;
C、丙是含氮碱基,在人体细胞的DNA、RNA中有5种:A、T、C、G、U, C错误;
D、丁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为核苷酸,由于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因此病毒的核苷酸有4种,D正确。
故选C。
6. 脑啡肽是一种具有镇痛作用的药物,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如图是脑啡肽的结构简式,形成这条肽链的氨基酸种类数以及脱水缩合过程中生成的水分子数分别是( )
A. 3和2B. 4和3C. 4和4D. 6和5
【答案】C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脑啡肽分子结构示意图,该分子是由5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的,称为五肽,也称为多肽。
【详解】分析题图可知:该脑啡肽是由5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的,组成脑啡肽的5个氨基酸的R基团依次是-CH2-C6H4OH、-H、-H、-CH2-C6H5、-CH2-CH(CH3),其中有两个-H,因此氨基酸共有4种。该肽链中的肽键数是4个,因此脱去的水分子是4个,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7. 核孔是真核细胞中位于细胞核膜上的分子复合物,是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传递的主要通道。下列物质中不能通过核孔的是( )
A. DNAB. RNAC. 蛋白质D. 小分子
【答案】A
【分析】核孔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
【详解】核孔对物质的运输具有选择性,蛋白质、RNA等生物大分子和某些小分子可以穿过核孔进出细胞核,但DNA不可以通过核孔,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 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
B. 生物大分子构成细胞生命大厦的基本框架
C. 淀粉、糖原、纤维素、脂肪都是生物大分子
D. 核酸是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的生物大分子
【答案】C
【分析】生物大分子如多糖、蛋白质和核酸都是由单体聚合形成的多聚体,而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等单体的核心元素是C元素,因此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详解】A、生物大分子包括多糖、蛋白质和核酸,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A正确;
B、生物大分子包括多糖、蛋白质和核酸,生物大分子构成细胞生命大厦的基本框架,B正确;
C、淀粉、糖原、纤维素都是生物大分子,但脂肪不属于生物大分子,C错误;
D、核酸是生物大分子,其中储存着遗传信息,核酸是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的生物大分子,D正确。
故选C。
9. 下列关于细胞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内质网可以合成、加工蛋白质
B. 高尔基体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筛选
C. 中心体参与细胞的有丝分裂
D. 溶酶体合成的水解酶可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答案】D
【详解】A、内质网是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的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A正确;
B、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B正确;
C、中心体分布在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中,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C正确;
D、溶酶体内部的水解酶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不是在溶酶体内合成的,D错误。
故选D。
10. RNA彻底水解后,得到的物质是( )
A. 氨基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
B. 核糖、含氮碱基、磷酸
C. 氨基酸、核苷酸、核糖
D. 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磷酸
【答案】B
【分析】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中的核酸根据所含五碳糖的不同分为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两种,构成DNA与RNA的基本单位分别是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每个脱氧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每个核糖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
【详解】RNA的中文名称是核糖核酸,其初步水解的产物是四种核糖核苷酸,其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是核糖、磷酸和四种含氮碱基(A、G、C、U),B正确。
故选B。
11. 血液透析是将病人的血液引流至体外,经过一种人工合成的膜材料,把代谢废物透析掉,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什么功能( )
A.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B.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 保护细胞不被病原体侵染
【答案】B
【分析】胞膜有三大功能:①将细胞与外界隔开;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详解】血液透析是将病人的血液引流至体外,经过一种人工合成的膜材料,让净化的血液回输到病人体内体现了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故选B。
12. 煮熟的鸡蛋更易消化,原因是高温破坏了蛋白质分子的( )
A. 肽键B. 氨基酸数目
C. 空间结构D. 氨基酸排列顺序
【答案】C
【分析】鸡蛋、肉类经煮熟后蛋白质变性就不能恢复原来状态。原因是高温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容易被蛋白酶水解,因此吃熟鸡蛋、熟肉容易消化。
【详解】煮熟的鸡蛋更易消化,原因是高温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容易被蛋白酶水解。
故选C。
13. 某同学利用黑藻细胞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显微镜下观察到叶绿体的位置及运动方向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观察前应将黑藻放在黑暗、温暖的环境中培养
B. 据图可判断该细胞真实的细胞质流动方向为顺时针
C. 在高倍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叶绿体的两层膜和类囊体
D. 选用黑藻幼嫩小叶作实验材料,比老叶更容易观察实验现象
【答案】D
【分析】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散布于细胞质中,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它的形态。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细胞质中的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
【详解】A、供观察用的黑藻,事先应放在光照、室温条件下培养,以提高细胞质的流动速度,便于观察,A错误;
B、在显微镜视野下看到的是倒立的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显微镜下看到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侧,细胞质逆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上叶绿体应位于液泡的左侧,细胞质流动方向仍为逆时针,B错误;
C、高倍显微镜不能观察到叶绿体有两层膜和类囊体结构,需要电子显微镜观察,C错误;
D、黑藻幼嫩的叶片薄,由一层细胞组成,且细胞代谢快,细胞质流动速度快,黑藻幼嫩的叶片中叶绿体大而流动,比老叶更容易观察到细胞质的流动,D正确。
故选D。
14. 下列关于图所示概念图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1表示脂质,2~4分别表示脂肪、磷脂、固醇
B. 1表示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2~4分别表示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C. 1表示核苷酸,2~4分别表示含氮碱基、核糖、磷酸
D. 1表示生物膜的组成成分,2~4分别表示磷脂、蛋白质、糖类
【答案】C
【详解】A、分析图形可知,若1表示脂质,2~4分别表示脂肪、磷脂、固醇,A不符合题意;
B、若1表示有双层膜细胞结构,2~4分别表示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B不符合题意;
C、若1表示核糖核苷酸,2~4分别表示含氮碱基、核糖、磷酸,C符合题意;
D、若1表示生物膜的组成成分,2~4分别表示磷脂、蛋白质、糖类,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多选题(共4题,每题4分,漏选得2分)
15. 下图表示某生物细胞中细胞核及其周围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B. 细胞核内存在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C. 核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D. 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通过核孔自由进出细胞核
【答案】ABC
【分析】细胞核包括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染色质(DNA和蛋白质)、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孔(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详解】A、细胞核是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A正确;
B、细胞核内存在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即染色质,B正确;
C、核膜属于生物膜,其主要成分是脂质(磷脂)和蛋白质,C正确;
D、核孔是mRNA、酶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但不是自由通过,其具有选择性,D错误。
故选ABC。
16. 如图是细胞膜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若该图表示动物细胞膜,则B面为细胞质基质
B. ①是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蛋白,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
C. ③是磷脂分子的头端,具有疏水性,④是磷脂的尾端,具有亲水性
D. ③可以侧向自由运动,②不可以运动
【答案】BCD
【分析】据图分析,①、②表示蛋白质,③表示磷脂分子的头部,④表示磷脂分子的尾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糖蛋白的功能为细胞识别,还有保护和润滑作用。
【详解】A、糖蛋白位于细胞膜外侧,可以判断A面是细胞膜的外侧,B面是细胞膜的内侧,则B面为细胞质基质,A正确;
B、①是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蛋白,但是糖蛋白并非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如高等植物细胞间可以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物质和信息的交流,不需要糖蛋白,B错误;
C、③是磷脂分子的头端,具有亲水性,④是磷脂的尾端,具有疏水性,C错误;
D、③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运动,②大多数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例如载体蛋白、离子通道蛋白,D错误。
故选BCD
17. 下列模式图表示几种细胞器,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蓝藻没有E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B. 植物细胞都含有C、E、F
C. 细胞器B、F的化学成分中不含磷脂
D. A、D 都是单层膜结构
【答案】ACD
【分析】A是高尔基体,D是内质网,细胞器B是中心体,F是核糖体,C是线粒体,E是叶绿体
【详解】A、E是叶绿体,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蓝藻光合膜上具有光合色素,也能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
B、C是线粒体,E是叶绿体,F是核糖体,不是所有植物细胞都具有叶绿体,如根细胞,B错误;
C、细胞器B是中心体,F是核糖体,B、F都没有膜结构,因此它们的化学成分中不含磷脂,C正确;
D、A是高尔基体,D是内质网,都是单层膜,D正确。
故选ACD。
18. 如图为物质X的合成与分泌过程示意图,甲、乙、丙、丁、戊表示细胞结构,其中甲、戊中含有RN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示过程可体现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互联系
B. 甲→乙过程的实现与甲上的脂质分子、蛋白质分子的运动有关
C. 丁和戊都具有双层膜
D. 物质X不可能是呼吸酶
【答案】BC
【分析】分析题图:题图是某物质的合成与分泌过程示意图,物质X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则物质X表示分泌蛋白,甲表示核糖体,乙表示内质网,丙表示高尔基体,丁表示细胞膜,戊表示线粒体。
【详解】A、图示过程是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在分泌蛋白质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可体现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互联系,A正确;
B、甲表示核糖体,乙表示内质网,丙表示高尔基体,丁表示细胞膜,戊表示线粒体。核糖体没有膜结构,不含脂质分子, B错误;
C、丁表示细胞膜,是单层膜,C错误;
D、物质X可能是分泌蛋白,而呼吸酶属于胞内蛋白,D正确。
故选BC。
三、非选择题(3个大题,共42分)
19. 下图甲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其中1~13为细胞器或细胞的某一结构。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动物细胞相比,此细胞特有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图甲中12表示______________,它可以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也可以附着在___________上,是合成___________的场所。
(3)若用35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来培养该细胞,测得细胞内三种细胞器上放射性强度发生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图乙中的Ⅰ、Ⅲ所示细胞器的名称依次是___________。
【答案】(1)1、 9、 11
(2)①. 核糖体 ②. 内质网 ③. 蛋白质 (3)核糖体、高尔基体
【分析】题图分析:图甲中1为细胞壁,2为高尔基体,3为核仁,4为核膜,5为染色质,6为核孔,7为细胞核,8为线粒体,9为叶绿体,10为内质网,11为液泡,12为核糖体,13为细胞膜;图乙是放射性出现的先后顺序,由于氨基酸是蛋白质合成的原料,此放射性依次出现在Ⅰ、Ⅱ、Ⅲ中,因此Ⅰ、Ⅱ、Ⅲ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小问1详解】
与动物细胞相比,该植物细胞中特有的结构是1细胞壁、9叶绿体、11液泡。
【小问2详解】
图甲中 12为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它可以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也可以附着在内质网上,即核糖体有的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
【小问3详解】
分泌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然后依次在内质网、高尔基体中加工,最后通过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据此结合三种细胞器上放射性强度变化图,可推Ⅰ、Ⅱ、Ⅲ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20. 如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在[ ]中填标号,在____上填相应的名称)。
(1)只有在_______细胞中,使用_______显微镜才能观察到该图所示的结构。
(2)[3]______主要由细胞质中翻译形成的物质以及_______共同组成,前者进入细胞核的通道是[__]_______。其在细胞内具有重要的功能。在细胞生长、代谢旺盛但分化程度较低的细胞中,其数目_______。
(3)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形成有关的结构是[__]_______。
(4)一同学将图乙伞藻的细胞核与伞部去掉,并将图甲伞藻的细胞核移入乙中,则长期存活下来的乙伞藻其外形是_______。
A. B.
C. D.
【答案】(1)①. 真核 ②. 电子
(2)①. 染色质 ②. DNA ③. 2 ④. 核孔 ⑤. 较多
(3)①. 4 ②. 核仁 (4)B
【分析】题图分析,图中1为内质网,2为核孔,3为染色质,4为核仁,5为核膜,包括内膜和外膜。细胞核是遗传的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小问1详解】
图示细胞核结构是真核细胞才具有的,而且是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亚显微结构。
【小问2详解】
图中1是内质网;2是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3是染色质,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在细胞生长、代谢旺盛但分化程度较低的细胞中,核孔数目较多,有利于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小问3详解】
4是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小问4详解】
据图分析,将甲伞藻的细胞核移入去掉细胞核与伞部的乙伞藻中,因伞藻的伞形主要由细胞核控制,故长期存活下来的乙伞藻其外形与B选项图形最相似。
21. 如图甲所示的分子结构式为某种脱氧核苷酸,图乙是某核苷酸链部分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甲中核苷酸的元素组成为______,它是构成的______的单体。
(2)图乙中的1是______;与图乙相比,另一种核酸特有的碱基是_______(填中文名称)。
(3)图乙所示物质彻底水解的产物是______。
(4)核酸是______的携带者,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合成中有重要作用。
(5)决定核酸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核苷酸的______千变万化。
【答案】(1)①. C、H、O、N、P ②. DNA##脱氧核糖核酸
(2)①. 胸腺嘧啶 ②. 尿嘧啶
(3)脱氧核糖、碱基、磷酸
(4)遗传信息 (5)排列顺序
【分析】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每个核酸分子是由几十个乃至上亿个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一个核苷酸是由一分子含氮的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的。根据五碳糖的不同,可以将核苷酸分为脱氧核糖核苷酸(简称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该核苷酸2号碳原子上连接的是H,所以该结构是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元素为C、H、O、N、P,脱氧核糖核苷酸是构成DNA的单体。
【小问2详解】
据图可知,图乙中的1是T,表示胸腺嘧啶;图乙表示的是DNA,与之相比,另一种核酸RNA特有的碱基是U,表示尿嘧啶。
【小问3详解】
图乙所示为DNA链,初步水解产物为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DNA彻底水解的产物为磷酸、脱氧核糖、4种含氮碱基(A、T、C、G)。
【小问4详解】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合成中有重要作用。
【小问5详解】
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单位,决定核酸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核苷酸的列顺序千变万化。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西省上饶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金桥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考试生物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私立蓝天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文件包含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私立蓝天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