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2024)历史七下课件 第12课 宋元时期经济的繁荣

    人教(2024)历史七下课件 第12课 宋元时期经济的繁荣第1页
    人教(2024)历史七下课件 第12课 宋元时期经济的繁荣第2页
    人教(2024)历史七下课件 第12课 宋元时期经济的繁荣第3页
    人教(2024)历史七下课件 第12课 宋元时期经济的繁荣第4页
    人教(2024)历史七下课件 第12课 宋元时期经济的繁荣第5页
    人教(2024)历史七下课件 第12课 宋元时期经济的繁荣第6页
    人教(2024)历史七下课件 第12课 宋元时期经济的繁荣第7页
    人教(2024)历史七下课件 第12课 宋元时期经济的繁荣第8页
    还剩2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12课 宋元时期经济的繁荣教案配套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12课 宋元时期经济的繁荣教案配套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1粮食作物,稻麦两熟制,双季稻,相关史事,课堂小结,随堂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五代辽宋夏金时期南方逐渐取代北方成为中国的经济重心。这个时期统治者对商业采取了比前代较为宽松的政策,使商业获得巨大发展。 那么,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究竟如何?农业、手工业有哪些成就?商业、海外贸易有哪些新发展?其原因是什么呢?
    1.通过表格梳理本课基础知识,能够用文字表述出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发展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领域的表现,进而准确说出三方面互为基础,相互促进,在经济中实为一体。(唯物史观、历史解释)2.通过阅读教材,概括宋代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通过阅读史料,以合作学习的方式,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及其原因。(史料实证)3.阅读材料并结合本课所学内容,简述宋代经济发展和经济重心南移之间的关系,感知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与现实价值,体会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根本途径。(家国情怀)
    1.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
    材料一 :五代之后,北方历经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北方战乱不休。南宋时期,南方基本上保持了和平安定的环境。材料二:
    ①政治因素:自唐末以来,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社会相对安定。(补充)
    ②经济因素: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中原的生产技术(根本原因)
    南方农业的发展逐渐超过北方
    ⑤元朝时大运河航道的变化
    壹·稻花香里说丰年——农业的发展
    ①南方的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加
    材料1:北宋时由越南传入的外来水稻品种,成熟早,抗旱能力强,一度推广到东南地区。
    材料2:宋朝时,南方农民凭借智慧,依靠优越的自然环境,培育出高产量的优良品种。
    ②引进越南传入的占城稻
    ③南方农民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
    2.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
    ④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 ⑤辽夏金的统治者对农业也相当重视,东北和西北地区的农业开发,效果显著。
    “苏湖熟,天下足”这句俗语出现于宋朝,在民间非常流行。意思是,只要苏州、湖州粮食丰收,全国都不愁吃穿。
    在宋代,复种技术也得到推广,江南种稻普遍分“早禾”和“晚禾”两种,种植和收获的时间不同。南宋时冬麦和晚稻两熟制也得到大面积推广。复种是农业史上的重大变革,使耕地的利用率提高,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
    链接课本P65——相关史事
    (3)经济作物:宋元时期,经济作物在南方有很大的发展
    ①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产茶的州县比以往有所增加。
    ②北宋至南宋初,植棉地区尚限于广东、福建和海南;到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已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③元朝时期,南方植棉逐渐普及。
    (1)元通运河:元朝建立初期,为了便利南粮北运,忽必烈令人开凿会通河和通惠河,与原有运河连通,使粮船可以从杭州直通大都。(2)粮食海运: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航线,粮食运输一度以海运为主。
    3.元朝运河与粮食运输
    元朝的运河和海运航线图
    想一想:与隋朝大运河相比,元朝运河有哪些变化?
    【答案】经济中心随着王朝都城的迁移而向北移动,隋朝运河通过都城洛阳,呈大弯曲状;元朝都城在大都,运河不再通过洛阳而是截弯取直,抵达大都.缩短了航程.使得江南到北方的漕运开始发达起来.
    如果你非常擅长做手工活,穿越到了宋代的南方做什么好呢?
    贰·钧瓷名扬四海间——手工业的发展
    ①北宋时,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朝廷用的丝绸很多来自江浙。②南宋后期,棉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③黄道婆推广海南黎族地区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到松江。
    ④元朝时,江南棉纺织业发达,棉布逐渐代替了麻布,成为人们主要的衣被原料。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 。⑤毛纺织业是西夏手工业的重要部门。
    (1)宋代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河北定窑、河南汝窑等地烧制的瓷器各具特色。
    (2)南宋时,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中心。
    (3)辽金的制瓷技术也相当进步。(辽的鸡冠壶、金的耀州瓷)元朝时烧制的青花瓷,代表了制瓷技术的高超水平。
    (4)元朝时烧制的青花瓷,代表了制瓷技术的高超水平。
    钧窑的海棠红艳如晚霞,出现了类似行云的窑变色釉;汝窑瓷器莹润如堆脂;景德镇青白瓷色质如玉;哥窑的冰裂开片,那有意制作的缺陷美、瑕疵美,让人充满无限還想;还有定窑工整严谨的印花,都是唐朝、五代人所不及见和不可想象的新的仪态和风范。
    宋代瓷器以五大名窑所产瓷器质量最优。其中,定窑在河北曲阳,以烧制白瓷为 主,产品装饰有印花、刻花等;汝窑在河南宝丰,主要烧制宫廷用瓷,瓷胎薄而坚细, 釉多呈天青色,而且青中带蓝;哥窑主要烧制青瓷,釉面上分布着大小纹片;官窑北宋时在河南开封,南宋时在浙江杭州,专为宫廷烧制瓷器,釉色以粉青为上,淡白次之; 钧窑在河南禹州,产品釉色青中带红称“钧红”,有的釉色呈紫色“钧紫”。
    (1)煤得到大量开采,还广泛用于冶铁炼钢。(2)金的煤产量和使用相当可观。(3)辽的铁制农具制作水平较高。(4)西夏兵器制作精良。
    (1)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2)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3)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不仅规模宏大,设计科学,还配备了指南针。
    福建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
    相关史事:宋代所造海船,载重量一般有数百石至五千石,最大载重量可达万石。宋代海船设置了水密隔舱,增加了抗沉性和横向强度。船上使用指南针,能准确地辨别航向。这些技术。在当时世界造船、航海领域中,都居于领先地位。
    4.造船业:宋朝时,在当时世界上居领先地位
    沉睡在南海海底840多年的南宋沉船——南海一号被发现
    “南海一号”是南宋初期一艘在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时失事沉没的木质古沉船, 从泉州港驶出 , 沉没于广东省海域。 “南海一号”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船上载有文物18万件,且有不少是价值连城的国宝级文物,对研究我国乃至整个东亚、东南亚的古代造船史、陶瓷史、航运史、贸易史等有着重要意义,甚至可以获得文字考古和陆上考古无法提供的信息。
    1.商业和城市发展的表现
    根据材料,说一说宋朝大都市商业繁荣的景象
    材料一:《东京梦华录》卷二记载北宋首都开封店铺林立,“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材料一反映出北宋都城东京店铺林立,商家实力雄厚,交易量大。
    【主要表现】(1)宋元时期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南方的商业尤为发达。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2)最大的是北宋东京、南宋临安和元大都,人口多达百万。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商业日益繁盛,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
    叁·涨海声中万国商——商业的发展
    根据材料说说宋代的商业贸易出现了哪些变化。
    材料三: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杂赋》
    (1)已突破坊和市的界限,早市和夜市进一步发展。
    (2)都市的商贸活动辐射到乡镇,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交通要道发展成为重要的商贸区。
    3.民族政权下都市的商业:辽夏金的商业和城市也有一定的发展。辽的上京、西夏的兴庆府和金的燕京,商业都很繁盛。
    商贸繁荣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但是长期以来市场上流通的是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
    从开封到四川购买蜀锦遇到了难题,请帮帮我!
    宋太宗淳化二年,赵安从开封去蜀地购买蜀锦,见“蜀锦一匹,为钱二万”,这二万文铁钱大约重120斤。
    “四川山路峻险,铁钱繁重,难于携带”
    交子是中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比美国(1692年)、法国(1716年)等西方国家发行纸币要早六七百年。
    ①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南宋会子(使用范围扩大)
    ②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③元朝时纸币在全国范围内作为主币发行。
    影响: 纸币的出现,有利于商品的流通;促进商业贸易的发展。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北宋、南宋赋税收入之比较
    观察地图:该时期的经济发展南方兴盛还北方兴盛呢?
    “经济重心南移”的含义:全国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
    粮食作物增产:占城稻、“苏湖熟,天下足”
    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北方战乱、南方安定、政府重视、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经济作物推广:经济作物茶树、棉花在南方地区得到广泛推广
    纺织业的进步: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元朝时,棉布成为人们主要的衣被原料
    制瓷业的辉煌:南宋时,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中心
    造船业的领先:推动海外贸易繁盛
    城市发展:商业活动突破坊市的界限;早市和夜市进一步发展
    货币发展:北宋交子;元朝纸币
    交经济重心南移:南宋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矿冶业:南煤得到大量开采,还广泛用于冶铁炼钢
    1.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的是( )A.景德镇 B.邢窑 C.哥窑 D.越窑2.“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 )A.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 B.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C.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江南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
    3.两宋时期,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下列关于宋代经济现象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①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纸币“交子”②南宋时,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中心③南宋时期“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粮仓④在城市周围和农村交通要道附近有大量的集市,逐渐成为大大小小的城镇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相关课件

    历史七年级下册(2024)第12课 宋元时期经济的繁荣评优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下册(2024)第12课 宋元时期经济的繁荣评优课课件ppt,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兴盛,商业的繁荣,南方地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12课 宋元时期经济的繁荣课文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12课 宋元时期经济的繁荣课文配套课件ppt,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农业的发展,宋代《耕获图》,手工业的兴盛,定窑孩儿枕,商业的繁荣,宋代蹴鞠铜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课文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课文配套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大相国寺,市民阶层,娱乐兼营商业,“元曲四大家”,最著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