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1月)(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6690502/0-173900138631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1月)(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6690502/0-17390013863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1月)(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6690502/0-173900138639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1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1月)(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8分。
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伽利略通过实验证明了重的物体下落的快
B. 物体刚下落时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
C. 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位移之比是1:4:9
D. 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是1:3:5
2.如图所示,甲为位移一时间图像,乙为速度一时间图像,图中给出的四条图线1、2、3、4分别代表四辆汽车从同一地点出发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0−4 s时间内,汽车2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B. 甲图中,0−4 s时间内,汽车2的平均速度大于汽车1的平均速度
C. 乙图中,0−4 s时间内,汽车3的平均速度小于汽车4的平均速度
D. 乙图中,0−4 s时间内,汽车3的平均加速度小于汽车4的平均加速度
3.如图所示,空中a、b两点间的高度差为20 m,现从a、b两点同时由静止释放两物体,从a点释放的物体落地比从b点释放的物体落地迟1 s时间,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 10 m/s2,则释放点b距地面的高度为( )
A. 10 mB. 10.25 mC. 11.25 mD. 15 m
4.如图所示,一只猫在桌边猛地将桌布从鱼缸下拉出,鱼缸最终没有滑出桌面。则上述过程中( )
A. 猫越用力拉,桌布对鱼缸的摩擦力越大
B. 桌布对鱼缸的摩擦力水平向右
C. 桌布对桌子的摩擦力水平向左
D. 鱼缸从开始运动到最终静止过程中所受摩擦力方向一直未变
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P放在粗糙的斜面Q上保持静止,现用平行于斜面的力F拉物体P,在力F由零逐渐增加而物体P和斜面Q仍静止的过程中,关于物体和斜面受到的力及其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斜面对物体P的静摩擦力逐渐减小B. 斜面对物体P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
C. 斜面对物体P的支持力增大D. 地面对斜面Q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
6.如图所示,A、B两物块叠放在一起放在水平面上,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运动过程中两物体保持相对静止,A、B两物块接触面水平,则运动过程中,下列关于B物块受到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不变B. 方向水平向左,大小增大
C. 方向水平向右,大小不变D. 方向水平向右,大小增大
7.一辆货车运载着圆柱形光滑的空油桶。在车厢底。一层油桶平整排列,相互紧贴并被牢牢固定,上一层只有一只桶C,自由地摆放在A、B之间,没有用绳索固定,桶C受到桶A和B的支持力,和汽车一起保持静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力加速度为g)( )
A. 当汽车向左做加速运动时,A对C的支持力变大
B. 汽车向左匀速运动时,速度越大,B对C的支持力越大
C. 当汽车向左做加速运动时,加速度达到0.5g时,C将脱离A
D. 当汽车向左做加速运动时,加速度达到 33 g时,C将脱离A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8.如图所示,原长分别为L1和L2、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的轻质弹簧竖直地放置在地板上,两弹簧之间有一个质量为m2的物体,最上端放着质量为m1的另一个物体,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弹簧没有超出弹性限度,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 上面一根弹簧的压缩量为m1gk1
B. 下面一根弹簧的压缩量为m2gk2
C. 两根弹簧的总压缩量为(m1+m2)gk1+k2
D. 两根弹簧的总压缩量为m1gk1+m1+m2gk2
9.如图所示,在力F的作用下一个质量m=0.2kg的物块从斜面底端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a1,力F沿斜面向上,大小为3N。过一段时间,撤去外力F,因惯性,物体继续向上运动一段时间,此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a2。斜面倾角α=37 ∘,已知sin37 ∘=0.6,cs37 ∘=0.8,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 )
A. a1=10m/s2B. a1=5m/s2C. a2=2m/s2D. a2=10m/s2
10.如图所示,一辆小汽车以20m/s的速度刚好追上一辆以8m/s的速度匀速骑行的自行车时,发现前方有危险,立即刹车使小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为5m/s2。而自行车继续保持原来的速度行驶,若两车都可看作质点,对于两车的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在自行车追上小汽车之前,两车之间的最大距离为8m
B. 在自行车追上小汽车之前,两车之间的最大距离为14.4m
C. 经过4.8s的时间,自行车将追上小汽车并反超
D. 经过5.0s的时间,自行车将追上小汽车并反超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2分。
11.用如图甲所示装置研究平抛运动。将白纸和复写纸对齐重叠并固定在竖直硬板上。钢球沿斜槽轨道PQ滑下后从Q点飞出,落在水平挡板MN上,钢球侧面会在白纸上挤压出一个痕迹点。移动挡板。从同一位置重新释放钢球,如此重复,白纸上将留下一系列痕迹点,即可描出钢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进而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根据实验原理,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前,应将小球放在斜槽末端,根据小球的运动情况,调节支脚螺丝A、B,使斜槽末端________。
(2)研究平抛运动,下面做法可以减小实验误差的是 。
A.尽量减小钢球与斜槽间的摩擦 B.使用密度小、体积大的钢球
C.实验时,让小球每次都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D.尽可能记录多个痕迹点
(3)该实验中,在取下白纸前,应确定坐标原点O的位置,并建立直角坐标系,下列图像中坐标原点和坐标系的建立正确的是________,建立坐标轴时应该先确定________轴(填“x”或“y”)
A. B. C.
(4)若某同学只记录了小球运动途中的A、B、C三点的位置,如图,取A点为坐标原点,各点的位置坐标如图所示(g=10m/s2),小球平抛的初速度大小v0=__________m/s(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小球抛出点的位置坐标是___________(以cm为单位,答案不用写单位,注意正负号)
12.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其中两个主要步骤如下:
①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下O点的位置,读出并记录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②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了同一位置O点,读出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3个力的图示。
(1)在第①步骤中有重要遗漏,遗漏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某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该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为____N。
(3)若两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图示已作出,如图,方格每边的长度表示0.5N,O是橡皮条的一个端点。则作图求出合力F的大小为_________N。(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某次实验时,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使结点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夹角小于90°,现保持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拉力方向下变,转动另一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使两拉力的夹角减小,保持结点始终在O点位置,则转动的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会 。
A.变大 B.变小 C.可能先变大后变小D.可能先变小后变大
13.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
(1)关于实验的操作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图示电磁打点计时器需接220V的交流电源
B.实验中力传感器的示数小于重物的重力
C.实验前需要将长木板倾斜一定的角度补偿阻力
D.若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重物的重力越大,纸带上打出的点越密
(2)图乙为该同学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已知打点计时器所接电源频率为50Hz,A、B、C、D、E是纸带上的五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则E点位置对应刻度尺的读数为_____cm;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该同学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重物的质量,测出对应加速度,然后描绘出a−F图像(F为力传感器示数);之后在小车上加放钩码,再次改变重物的质量,测出对应加速度,继续在同一坐标系中描绘出另一条a−F图像,如图丙所示。则图丙中图线_____(填“Ⅰ”或“Ⅱ”)是小车上加放钩码后描绘的图线,根据图像计算出所加钩码的质量为_____g。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
14.某摄影爱好者在室内以窗户为背景练习摄影时,恰好把窗外从某一高度处落下的一粒石子拍摄在照片中,发现照片中石子运动轨迹的上端恰好与窗户上沿平齐,测得轨迹长度为0.9cm。已知实际长度为100cm的窗框在照片中的长度为5.0cm,本次摄影的曝光时间为0.1s,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曝光时间内石子的平均速度;
(2)石子从距离窗户上沿多高的地方下落。
15.在物资运转过程中常使用传送带。如图所示,传送带的倾角θ= 37°,从A到B长度为29 m,B点与水平地面平滑连接,传送带以10 m/s的速度逆时针转动。在传送带上A端无初速度地放一个质量m= 0.5 kg的黑色煤块,它与传送带和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 0.5。煤块在传送带上相对滑动会留下黑色划痕。已知:sin37° = 0.6,cs37° = 0.8,g= 10 m/s2,求:
(1)煤块从A到B的时间;
(2)煤块从A到B的过程中传送带上留下划痕的长度;
(3)若传送带逆时针转动的速度可以调节,煤块从A点到达B点的最短时间以及最终停在水平面上的C点到B点得距离s是多少(结果可以保留根号)。
参考答案
1.D
2.C
3.C
4.B
5.B
6.C
7.D
8.AD
9.BD
10.BD
11.(1)水平
(2)CD
(3) C y
(4) 1 (−10,−5)
12.(1)记录两细绳套的方向
(2)4.00
(3)3.5
(4)A
13.(1)BC;(2)6.50;0.43;(3)Ⅱ;200。
14.解:(1)设曝光时间内石子下落的距离为x,由比例关系可得:
x=1005×0.9×10−2m=0.18m
由平均速度公式 v−=xt
代入数据解得:v−=1.8m/s
(2)当石子速度为1.8m/s,所需时间t=v−g
解得:t=0.18s
石子从下落到窗户上沿的时间t′=0.18s−0.12s=0.13s
由自由落体位移公式关系ℎ=12gt′2解得:ℎ=0.08m
答:(1)曝光时间内石子的平均速度为1.8m/s;
(2)石子从距离窗户0.08m的地方下落。
15.(1)开始阶段,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θ+μmgcsθ=ma1
解得
a1=10m/s2
煤块加速至传送带速度相等时需要的时间为
t1=va1=1s
煤块发生的位移为
x1=12a1t 12=5m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1月)(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1月)(含答案),共10页。
这是一份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1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