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物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2024-2025学年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高一(上)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36分。1. 如图所示,工人施工时发现锤头松动,便用力将锤柄在地上撞几下,锤头就紧紧套在锤柄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运动过程中锤头的惯性变大B. 停止运动后锤头的惯性消失C. 锤头能紧紧套在锤柄上是利用了锤头惯性D. 锤头能紧紧套在锤柄上是利用了锤柄的惯性【答案】C【解析】AB.惯性与运动状态无关只与质量有关,则锤头运动过程和停止运动后惯性不变,故AB错误;CD.锤头和锤柄向下运动,锤柄撞击地面停止运动,锤头由于惯性继续向下运动,锤头就紧紧套在锤柄上,故C正确,D错误。故选C。2. 2024年8月3日,郑钦文为中国赢得首枚奥运会网球女单金牌。关于网球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研究网球旋转速度时,可将网球看作质点B. 辨别郑钦文的发球是不是上旋球时,可将网球看作质点C. 网球从击球点到落地点的运动轨迹长度等于位移大小D. 将网球从同一位置发出,若落点相同则位移相同【答案】D【解析】A.研究网球旋转速度时,不可将网球看作质点,A错误;B.辨别郑钦文的发球是不是上旋球时,不可将网球看作质点,B错误;C.网球从击球点到落地点运动轨迹长度等于路程大小,C错误;D.将网球从同一位置发出,若落点相同则位移相同,初末位置相同,位移相同,D正确。故选D。3. 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千克由普朗克常量 h及米和秒定义,即,则普朗克常量h的单位可表示为( )A. B. C. D. 【答案】D【解析】根据题中所给表达式可解得即h的单位为;由于所以普朗克常量h的单位等效于。故选D。4. 在2024年11月珠海航展上,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隐身战斗机歼首次公开亮相。如图所示,歼表演时先水平向左飞行,再沿曲线 abc飞行。若飞行轨迹在同一竖直面内且飞行速率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歼表演中做匀速运动B. 歼在ab段做变速运动C. 歼在ab段所受合力为零D. 歼在bc段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答案】B【解析】A.歼做曲线运动,速度方向时刻改变,不是匀速运动,A错误;B.歼在ab段做曲线运动,速度方向改变,是变速运动,B正确;C.歼做曲线运动,所受合力不为零,C错误;D.歼在bc段做曲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D错误。故选B。5. 学校运动会期间,小明利用无人飞机拍摄运动健儿的比赛画面。某次试飞过程中,无人机从地面由静止启动在竖直方向做直线运动,图像如图所示,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无人机在前2s内的加速度大小为B. 无人机第4s末运动方向发生改变C. 无人机上升的最大高度为64mD. 无人机在内的平均速度为【答案】D【解析】A.图像的斜率等于加速度,由图可知无人机在前2s内的加速度故A错误;B.内速度为正,运动方向不变,所以无人机在第4s末运动方向不变,故B错误;C.图像的图线与t轴围成的面积等于位移,由图像可知:速度为正,无人机一直上升,上升的最大高度为故C错误;D.位移则平均速度故D正确。故选D。6. 如图甲所示,物块A和木板B叠放在实验台上,物块A用水平细绳与固定在实验台上的力传感器相连。时,木板B开始受到水平外力F的作用,细绳对物块A的拉力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2s后木板B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物块A的质量为,木板B的质量为,物块A与木板B之间、木板B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重力加速度g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时物块A对木板B的摩擦力向右B. 物块A与木板B之间动摩擦因数为C. 当木板B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水平外力F的大小为14ND. 当物块A与木板B相对运动后,仅增大水平外力F,力传感器的示数也增大【答案】C【解析】A.时木板B对物块A相对运动方向向右,物块A对木板B的摩擦力向左,故A错误;B.由图可知物块A与木板B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4N,动摩擦因数为故B错误;C.当木板B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水平外力水平外力F的大小为14N,故C正确;D.当物块A与木板B相对运动后,仅增大水平外力F,二者间的摩擦力大小不变,力传感器的示数不变,故D错误。故选C。7. “高空抛物”现象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已于2021年正式立法入刑。在某次高空抛物案例中,警察通过调取居民小区监控拍摄的一段视频,发现重物经过如图所示的一楼用时为,并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若重物由静止开始掉落,不计空气阻力,则可推断重物掉落前所在的楼层大致为( )A. 十楼 B. 十五楼 C. 二十楼 D. 二十五楼【答案】B【解析】居民小区住房层高大约为,设下落的总时间为t,则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有解得则下落的总高度为该小区住房层高大约为3m,由于实际中还存在阻力作用,所以抛物楼层最有可能是十五楼。故选B。【点睛】根据自由落体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解答,求出下落的总时间,进而确定高度。考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理解,根据关系式解答即可。8. 如图所示为一种车载磁吸手机支架,手机放上去会被牢牢吸住处于静止状态,磁吸力 F方向垂直于手机支架斜面。若手机质量为m,支架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倾角为时,支架对手机的作用力大小等于mgB. 倾角为时,手机受到的支持力大小等于C. 仅将磁吸力F增大,手机受到的摩擦力也增大D. 仅将从缓慢增大到,手机受到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答案】A【解析】A.倾角为时,支架对手机的作用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等于mg,故A正确;B.倾角为时,手机受到的支持力等于磁铁的吸引力与重力垂直吸盘向下分力的和,即大于,故B错误;C.仅将磁吸力F增大,手机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沿斜面向下分力,即大小不变,故C错误;D.仅将从缓慢增大到,手机受到的摩擦力一直增大,故D错误。9. 如图所示,物块A、B和轻弹簧组成的系统静止在倾角为的斜面上,其中物块A紧靠着挡板,物块 B恰好不滑动。已知物块A、B的质量分别为1kg和2kg,物块A、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B. 物块B所受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C. 弹簧弹力大小等于4N D. 挡板对物块A的支持力大小可能等于10N【答案】AD【解析】AB.因若B恰不上滑,则静摩擦力向下,此时弹簧弹力向上,大小为20N;若B恰不下滑,则静摩擦力向上,此时弹簧弹力向上,大小为4N;所以弹簧一定处于压缩状态,物块B所受摩擦力方向不一定沿斜面向上,A正确,B错误;C.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弹力方向沿斜面向上,最小弹力最大弹力弹簧的弹力在之间均可以,C错误;D.挡板对物块A支持力大小,对物块A受力分析,则有物块A受到最大静摩擦力由于弹力的变化范围为;解得挡板对物块A的支持力大小可能等于10N ,D正确。故选AD。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10. 如图甲所示,一名中学生做双手引体向上,用压力传感器记录了一段过程中右手对单杠压力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结果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传感器的示数可知该同学的体重约为25kgB. 内,该同学先体验了失重状态,后体验了超重状态C. 内,该同学完成了先拉起身体后放下身体的动作D. 该同学拉起身体向上加速过程中单杠对他的支持力大于他所受的重力【答案】BD【解析】A.从传感器的示数可知,该同学的重力约为500N,体重约为 50kg ,A错误;BC.内,结合图像可以看出,1s时人放下身体,2s时过程结束。人在进行放下身体的动作过程中,先向下加速运动,此时加速度的方向向下,故人处于失重状态,最后人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后半段人向下做减速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向上,此过程人处于超重状态,B正确、C错误;D.该同学拉起身体向上加速过程中加速度向上,单杠对他的支持力大于他所受的重力,选项D正确。故选BD。11. 2024年6月,大疆运载无人机完成全球首次无人机珠峰运输测试。在一无风路段,无人机用细绳吊着质量为15kg的物品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3s速度增加了,重力加速度g取,不计空气阻力,则此过程中( )A. 绳上拉力恒为 B. 绳上拉力恒为C. 绳偏离竖直方向夹角的正切值为 D. 绳偏离竖直方向夹角的正切值为1【答案】AC【解析】物品在水平方向上的加速度为以物品为对象,竖直方向有水平方向有则绳上拉力大小为绳偏离竖直方向夹角的正切值为故选AC。12. 如图所示为两同学打排球的情景,甲同学在距离地面高处将排球以的速度水平击出,乙同学在离地高处将排球垫起。重力加速度g取,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排球被垫起前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B. 排球从击出到被垫起前运动的水平距离为C. 排球被垫起前瞬间的速度大小为D. 排球被垫起前瞬间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答案】BC【解析】AB.设排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为t,则解得则排球在空中飞行的水平距离故B正确、A错误;CD.竖直方向有可得则排球被垫起前瞬间的速度大小代入数据可得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正切代入数据可得即瞬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不为,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分。13. 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完成“测量做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的实验。(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_。A. 把小车停放在靠近滑轮的位置B. 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C. 打出一条纸带后,立即关闭电源D. 增减所挂的钩码,更换纸带,再做两次实验(2)经正确操作后打出一条纸带,截取其中一段进行测量,如图乙所示。选取连续打出的点0、1、2、3、4为计数点,则计数点1的读数为___________cm。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打计数点2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答案】(1)CD (2)2.75 1.46【解析】【小问1解析】A.为了充分利用纸带,则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静止释放,故A错误;B.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故B错误;C.打出一条纸带后,立即关闭电源,以免损坏打点计时器,换好纸带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故C正确;D.增减所挂的钩码,更换纸带,再做两次实验,故D正确。故选CD。【小问2解析】刻度尺分度值为0.1cm,则计数点1的读数为2.75cm;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两点时间为s打计数点2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14. 某兴趣小组用图甲装置探究平抛运动特点。(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A. 斜槽末端必须水平B. 小球从不同高度静止释放C. 实验前应调节木板处于竖直状态D. 把印迹用折线连接起来就得到小球运动轨迹(2)两位同学获得小球在白纸上留下的印迹分别如图乙、丙所示,两幅图中的O点均为准确的抛出点,有一位同学获取A、B两点印迹时存在错误,则图___________(选填“乙”或“丙”)是错误的。(3)若小方格纸的边长为5cm,g取,则用准确的图可求出相邻两位置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_s,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___________。【答案】(1)AC (2)丙 (3) 0.1 1【解析】【小问1解析】A.为保证平抛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斜槽末端必须水平,A正确;B.小球从不同高度静止释放,平抛初速度不一样,不是同一个平抛运动,B错误;C.平抛轨迹在竖直平面,。实验前应调节木板处于竖直状态,C正确;D.印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得到小球运动轨迹,D错误。故选AC【小问2解析】O点均为准确的抛出点,OA和AB两段运动过程时间相等,竖直分位移之比为1:3,图丙是错误的;【小问3解析】由竖直分运动为自由落体运动,则有求出相邻两位置时间间隔水平方向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小球平抛的初速度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15. 2024年12月2日是第十三个“全国交通安全日”,驾驶员逐渐养成“礼让斑马线”的意识。一辆汽车以的速度在平直路面匀速行驶,驾驶员发现正前方15m处的斑马线上有行人,紧急刹车让汽车恰好停在斑马线前,假设驾驶员反应时间为。(1)求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2)请按照作图规范绘出从紧急刹车到汽车停下过程中汽车的图像。【答案】(1) (2)见解析【解析】【小问1解析】刹车过程中汽先做匀速直线运动汽车再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联立解得即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小问2解析】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解得汽车的图像如图所示16. 小朋友在玩积木时,将两个相同的方形积木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再将圆柱形积木放在两方形积木之间,接触点分别为 A、B,截面图如图所示。已知方形积木质量为 m,圆柱形积木的质量为2m,圆柱形积木的半径为R,不计积木之间的摩擦,两方形积木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 g取。求:(1)当A、B之间的距离为R时,左侧方形积木对圆柱形积木的支持力大小和地面对左侧方形积木的摩擦力大小;(2)要使两方形积木不发生侧滑,两方形积木之间的最远距离。【答案】(1), (2)【解析】【小问1解析】由题意,设任一方形积木对球形积木的支持力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两方形积木之间的距离为x,由几何关系可得当A、B之间的距离为R时对球形积木进行受力分析,可得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球形积木对左侧方形积木的压力对左侧方形积木受力分析可得故地面对左侧方形积木的摩擦力【小问2解析】对任一方形积木受力分析,可得要使两方形积木不发生侧滑,则联立可得则两方形积木之间的最远距离17. 在某学校科技节上,物理学社设计了一个考验两同学间默契度的挑战活动。如图所示,一质量的木板靠在光滑竖直墙上,一同学用水平恒力将质量的小滑块紧压在木板中央,另一同学用恒力竖直向上拉动木板,若木板和小滑块一起向上运动但不发生相对滑动,则挑战成功。小滑块可看做质点,小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1)若,求木板和小滑块的加速度大小;(2)在(1)条件下经过1s木板恰抽离滑块,求木板的长度;(3)若,要想游戏挑战成功,求的取值范围。【答案】(1), (2) (3)【解析】【小问1解析】对木板由牛顿第二定律有解得,竖直向上对滑块由牛顿第二定律有解得【小问2解析】设经过时间1s木板抽离滑块代入数据得【小问3解析】为使滑块与木板一起向上运动,对整体有为使滑块与木板不发生相对滑动,滑块与木板间静摩擦力应为最大静摩擦力,对滑块由牛顿第二定律有解得对木板由牛顿第二定律有代入数据得综上所述,必须满足条件为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