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经开区度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物理试卷(解析版)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经开区度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物理试卷(解析版)第1页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经开区度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物理试卷(解析版)第2页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经开区度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物理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经开区度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物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经开区度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物理试卷(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与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范围:第一章至第五章 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20分)
    一、单选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 生活中经常对些物理量进行估测,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dmB. 公交车的在城区的速度为30m/s
    C. 做一次眼保健操的时间约为5 minD. 一只公鸡的质量为50kg
    【答案】C
    【解析】A.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m=16dm,故A不符合题意;
    B.公交车的在城区的速度为30km/h,故B不符合题意;
    C.做一遍完整的眼保健操需要5min左右,故C符合题意;
    D.一只公鸡的质量为5kg,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 “赏中化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这一电视节目深受观的青睐,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含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 “风吹草低见牛羊”——光的直线传播
    B.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D.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人们是通过音调辨别出钟声的
    【答案】A
    【解析】A.“风吹草低见牛羊”,草挡住了视线,当风吹草低时,牛羊才显现出来,这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光线无法绕过草,故A正确;
    B.“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听到犬吠知道有人回来,这表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而不是能量,故B错误;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高”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而不是音调高,故C错误;
    D.“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人们是通过音色辨别出钟声的,而不是音调,故D错误。
    故选A。
    3. 看到装满水的碗底有一枚硬币如图甲所示,下列光路图中能表示眼睛看见硬币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硬币反射出的光线被碗侧壁挡住,人看不见硬币了;倒入一些水后,硬币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方向,看到的是变高的硬币的虚像,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 如图所示,电视机正在播放航天员开设的精彩太空科普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彩色电视机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B. 能区别不同宇航员讲课时的声音是因为他们音调不同
    C. 航天员的声音在空间站内传播的速度为3×108m/s
    D. 正在播放节目的电视屏幕不是光源
    【答案】A
    【解析】A.红、绿、蓝三种色光是光的三原色,彩色电视机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故A正确;
    B.能区别不同宇航员讲课时的声音是因为他们音色不同,故B错误;
    C.航天员的声音在空间站内传播的速度为340m/s,故C错误;
    D.正在播放节目的电视屏幕能发出各种色光,是光源,故D错误。
    故选A。
    5. 2024年8月5日,巴黎奥运会举行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中,中国队以3分27秒46的成绩夺得金牌!如图为中国选手冲刺的图片。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比赛中,观众根据相同路程比时间来判断谁游泳快
    B. 比赛中,裁判员根据相同时间比路程来判断谁游泳快
    C. 中国接力队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最大
    D. 中国接力队获胜,说明他们游的路程最远
    【答案】C
    【解析】A.观众是根据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路程来判断谁游泳快,故A错误;
    B.裁判员是根据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时间得出的结论,故B错误;
    C.各个接力队通过路程相同,中国队用时最短,所以平均速度最大,故C错误;
    D.中国队用时最短,平均速度最大,只能说明游泳快,不能说明游的远,故D错误。
    故选C。
    6. “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某同学用已调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的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 )
    A. 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 把横梁左端螺母向右旋进一些
    C. 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 向右移动游码
    【答案】D
    【解析】称量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边一点,说明左边重,左边放的是物体,则应向右盘里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右盘中增加了一个更小的砝码,而此时不能调节平衡螺母。
    故选D。
    7. 我国唐朝的张志和在《玄真子》中记载了一个著名的光学实验:“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与此实验产生的光现象原理相同的是( )
    A. 小孔成像B. 猫在镜中的像
    C. 雨后彩虹D. 树下阴影
    【答案】C
    【解析】“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描写是“人工虹”,这是喷出水后,空中有大量的小水滴,太阳光照在这些小水滴上,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也就是光的色散。小孔成像和树下阴影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猫在镜中的像原理是光的反射,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
    8. 如图所示为凸透镜成像实验,烛焰在图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时的成像原理和投影仪的相同
    B. 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25cm
    C. 若遮挡凸透镜的一部分,光屏上将得不到完整的像
    D. 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近视眼镜片,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右移动
    【答案】D
    【解析】A.由图可知,此时物距大于像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故A错误;
    B.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为50.0cm,像距为33.0cm,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则有
    由①②可得
    故B错误;
    C.若遮挡凸透镜的一部分,蜡烛各个部分发出的光还可以透过透镜的另一部分,故光屏上能得到完整的像,只是像比较暗,故C错误;
    D.近视镜片是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故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近视眼镜片,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右移动,故D正确。
    故选D。
    9. 两只完全相同的瓶内装有不同液体,放在已调好天平的两盘上情景如图,则( )
    A. 甲瓶中液体质量较大B. 乙瓶中液体质量较大
    C. 甲瓶中液体密度较大D. 两瓶中液体密度相等
    【答案】C
    【解析】AB.原来天平的横梁已平衡,放上装有液体的两瓶子后,此时的游码归零,横梁仍然平衡,则左盘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物体的质量,即两个瓶及瓶中液体的总质量相同,因为两个瓶子完全相同(两瓶子的质量相同),所以甲瓶液体质量等于乙瓶液体质量,故AB不符合题意;
    CD.两个瓶子中液体的质量相同,由图可知,甲瓶中的液体体积小一些,由密度公式可知,甲瓶液体密度大于乙瓶液体密度,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 在探究某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测得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与液体体积V的关系如下表所示,烧杯的容积为100mL,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空烧杯质量为20g
    B. 液体的密度为
    C. 表中的数值应该为76
    D. 烧杯装满水的总质量为128g
    【答案】D
    【解析】AB.设空烧杯的质量为m杯,液体的密度为ρ,表知,当液体体积为V1=40cm3时,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
    m总1=m液1+m杯=60g
    则由m= ρV可得
    ρ×40cm3+m杯= 60g-------①
    当液体体积为V2=70cm3时,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
    m总2=m2+m杯=84g
    则由m=ρV可得
    ρ×70cm3+m杯=84g------②
    联立①②解得: ρ=0.8g/cm3,m杯=28g,故AB错误;
    C.根据密度公式得,液体的质量
    m3 = ρV3 = 0.8g/cm3×65cm3=52g
    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
    m1= m3+m杯=52g+28=80g
    表中m1的数值应该为80,故C错误;
    D.烧杯的容积为100mL=100cm3,烧杯装满水时水体积等于烧杯的容积,根据密度公式得,水的质量
    m4=ρ水V水= 1.0g/cm3×100cm3=100g
    烧杯装满水的总质量
    m' =m4+m杯= 100g+28g=128g
    故D正确。 故选D。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1. 2023年5月30日,我国发射的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入轨后,成功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对接成为一个组合体.对接后,以核心舱为参照物,飞船是__________的,以飞船为参照物,航天员是_________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
    【答案】静止 静止
    【解析】对接成功后,以核心舱为参照物,飞船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飞船是静止的。
    以飞船为参照物,航天员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航天员是静止的。
    12. 向保温瓶中注水时,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的。随着注水增多,听到声音的音调会_______(选填“变高”“变低”或“不变”);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闻”是利用_______获得信息的。
    【答案】变高 声音
    【解析】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当向保温瓶中注水时,瓶中水越多,瓶内的空气柱越短,空气柱的振动频率越高,所以,随着水位的不断升高,音调逐渐变高。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望、闻、问、切”中的“闻”即是指通过声音获得信息。
    13. 某市对人工湖两岸灯光工程重新升级亮灯,打造沉浸式的观赏体验。若人工湖水深4.5米,桥上一路灯距离水面10米,则该路灯的“倒影”距离水面______米;则该路灯与其对应的“倒影”相距______米。
    【答案】10 20
    【解析】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桥上路灯距水面10米,则该路灯的“倒影”距水面也为10m。
    路灯与水面间的距离为10m,则“倒影”距水面的距离也为10m,所以此时路灯与其对应“倒影”相距d=10m+10m=20m
    14. 体积为的冰熔化成水后,它的质量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水的体积为______。()
    【答案】不变 90
    【解析】冰化成水,状态改变,但物质多少不变,所以质量不变。
    已知冰的密度为ρ冰=0.9×103kg/m3=0.9g/cm3
    则冰的质量为m冰=ρ冰V冰=0.9g/cm3×100cm3=90g
    水的质量为m水=m冰=90g
    所以水的体积为
    15. 如图所示,现在许多公共场所都安装了摄像头, 其镜头是一个___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当有人靠近摄像头过程中,人通过镜头所成的实像越来越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答案】 凸 大
    【解析】摄像头的成像原理和照相机相似,其镜头是一个凸透镜。
    摄像头使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有人靠近摄像头的过程中,物距变小,像距将变大,人通过镜头所成的实像越来越大。
    16. 观看电影《志愿军》时,投影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做成的,主要是利用了粗糙银幕可以使光发生______反射,使反射光射向各个方向,使各个方向的观众都能看到画面,此时光反射______(选填“遵从”或“不遵从”)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漫 遵从
    【解析】幕布是凹凸不平的,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幕布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进入不同方向的人的眼睛,不同方向的人们都能看到,因此光在幕布上发生了漫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所以这种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三、作图与实验题(17题共4分,18题4分,19题4分,20题6分,共18分)
    17. (1)如图所示,请分别画出两条入射光线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防涨水六不准中“不要到不熟悉的河边、池塘等地方下水游泳”,清澈的水看似很浅,实则很深,不明水情擅自下水容易发生溺水事故。在学习了物理之后,我们可以从物理的角度认识其中的原理,请在图中画出人眼看到池底A的大致光路图(A'是人眼看到的池底A的像)。
    【答案】(1)见解析 (2)见解析
    【解析】【小问1】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图所示:
    【小问2】当折射光线射入人眼时,人凭光沿直线传播的感觉,认为池底A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的A'处,连接眼睛与A',连线与水面交于O点,则O点为入射点;连接AO,标上箭头为入射光线,O点与眼睛的连线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18.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
    (2)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
    (3)若在玻璃板后加不透明的纸板,在玻璃板前的小明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的像;
    (4)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1)确定像的位置 (2)到平面镜的距离 (3)能 (4)不变
    【解析】【小问1】玻璃板有反光性和透光性,既能看到前面蜡烛在后面成的像,又能看到后面的蜡烛,这样利用重合的办法,可以准确确定像的位置。
    【小问2】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是否相等。在实验中,通过用刻度尺测量像到玻璃板(相当于平面镜)的距离以及物(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多次测量后可以得出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从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这一特点。
    【小问3】像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射延长线形成的,只要有镜面反射就能成像,所以在玻璃板后加不透明的纸板,在玻璃板前的小明仍能看到蜡烛的像。
    【小问4】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蜡烛大小不变,根据物像大小相等,所以蜡烛像的大小不变。
    19. 某学习小组“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
    (1)通过探究,记录并绘制了物距u与像距v之间的关系图象,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2)当蜡烛放在如图乙所示位置时,调节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此原理工作的;
    (3)若将透镜的上半部分用不透明的纸板挡住,则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成完整的像;
    (4)在图乙中,小明借来物理老师的眼镜将其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原本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的像又变清晰,说明老师戴的是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答案】(1)10 (2)投影仪 (3)能 (4)近视
    【解析】【小问1】由图象可知
    u=v=2f=20cm所以f=10cm。
    【小问2】由图乙可知,像距大于二倍焦距,物距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
    【小问3】若将透镜的上半部分用不透明的纸板挡住,下半部分仍能会聚光线成完整的像,但由于会聚的光线比原来减少,所以像比原来变暗。
    【小问4】将老师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向右移动光屏又发现清晰的像,说明老师所戴眼镜的镜片,对光线起了发散作用,则为凹透镜,近视眼是远处物体的像不能呈现在视网膜上,而是呈现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需配戴凹透镜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所以老师戴的眼镜是近视眼镜。
    20. 小明想知道家里一枚印章的密度,于是在实验室进行了以下操作:
    (1)将天平放在______桌面上,把______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2)在调节过程中发现横梁上的指针停在图甲位置,这时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用调好的天平测印章的质量,右盘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印章的质量是______g;
    (3)向量筒中装适量水,读出体积为,将印章放入量筒的水中,液面静止后如图丙所示;通过计算,得出印章的密度是______;
    (4)测量印章体积的操作过程中如果有水溅出,将引起密度测量值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1)水平 游码 (2) 右 43.6 (3) 218×103 (4)偏大
    【解析】【小问1】使用天平前,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
    【小问2】由图甲可知,指针左偏,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由图乙可知,印章的质量为
    【小问3】由图丙可知,印章的体积是
    通过计算,得出印章的密度是
    【小问4】量筒中的水溅出,所测水和印章的总体积变小,可得印章的体积测量偏小,密度测量偏大。
    五、计算题
    21. 从上海到南京的D412次动车组运行时刻表如下表所示.
    (1)D412次动车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若该动车长200m,以这个平均速度完全穿过一条长2200m的隧道,需要多长时间?
    【答案】(1)D412次动车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是120km/h;
    (2)需要0.02h的时间.
    【解析】(1)D412次动车从上海到南京的时间t=11∶45﹣9∶15=2.5h
    平均速度
    (2)动车穿过隧道通过的路程s=2200m+200m=2400m=2.4km
    需要的时间
    22. 小明妈妈过生日的前一天,妈妈故意在脖子上用笔画一个吊坠让他爸爸看。爸爸顿悟,就在地摊上给妈妈买了一只金吊坠,测得这只金免吊坠的质量为13.51g,体积为1.5cm3。(ρ金=19.3×103kg/m3;ρ铜=8.9×103kg/m3)
    (1)该吊坠密度为多少?
    (2)判断该金吊坠是否为空心,空心体积为多少cm3?
    (3)若空心部分用铜填满,总质量为多少?
    【答案】(1)9×103kg/m3 (2)0.8cm3 (3)20.63g
    【解析】【小问1】测得这只金兔吊坠的质量为m=13.51g,体积为V=1.5cm3,则这只金兔吊坠的密度
    【小问2】金的实心体积为
    则该吊坠的空心部分体积为
    【小问3】已知铜的密度ρ铜=8.9×103kg/m3=8.9g/cm3,根据 ,空心部分用铜填满,铜的质量为
    空心部分用铜填满,总质量液体的体积
    40
    65
    70
    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
    60
    84
    项目
    上海
    苏州
    常州
    南京
    到站时间
    09:51
    10:32
    11:45
    发车时间
    09:15
    09:53
    10:34
    里程/km
    0
    84
    165
    300

    相关试卷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经开区上学期12月学业质量检测九年级物理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经开区上学期12月学业质量检测九年级物理试卷(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烟台市经开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烟台市经开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2025学年山东省威海市经开区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山东省威海市经开区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