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2025学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2024-2025学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第1页
    2024-2025学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第2页
    2024-2025学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2025学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为改善番茄果皮细胞显微观察效果,下列提出的改进建议不合理的是( )
    A. 视野内有污点——应擦拭反光镜
    B. 有气泡——盖盖玻片时应规范
    C. 取材过厚——应重新取材
    D. 细胞有重叠——材料应完全展平
    【答案】A
    【分析】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当移动装片和转动目镜,污点均不动,说明污点不在装片和目镜,则污点可能在物镜。因此,擦拭反光镜不能消除视野中的污点。
    【详解】A.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因此,擦拭反光镜不能消除视野中的污点,A错误。
    B.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的一边,使它的另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这样可以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可见,视野中有气泡,改进建议应该是:盖盖玻片时应规范,B正确。
    C.显微镜成像是利用光学原理,使可见光穿过被观察的物体,因此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时候,被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如果被观察的材料太厚,光线不能透过材料,视野会一片漆黑,看不清物像。 可见,取材过厚,应重新取材,C正确。
    D.将撕下的番茄果皮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并用镊子展平,样做的目的都是避免细胞重叠,影响观察。可见,如果果皮有重叠,说明材料应完全展平,D正确。
    故选A。
    2. 继克隆猴“中中”“华华”后,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团队利用基因编辑方法,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获得5只相同缺陷的克隆猴,解决了疾病模型猴构建的难题,实现了药物研发过程中替代小鼠模型。克隆猴培养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雌猴A为胚胎发育提供场所
    B. 克隆猴特征与雌猴B基本相同
    C. 克隆猴体细胞中染色体数量是雌猴B的一半
    D. 猕猴与人类亲缘关系比小鼠与人类亲缘关系近
    【答案】D
    【分析】克隆技术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而获得新个体的方法,属于无性生殖。克隆新个体的基因与原来个体的基因基本完全相同。利用的是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
    【详解】A.由图可知,雌猴A提供了去核卵细胞,提供营养物质,雌猴B为胚胎发育提供场所,故A错误。
    B.在克隆的过程中,谁提供了细胞核,克隆出来的生物就像谁,雌猴B没有提供细胞核,雌猴B为胚胎发育提供了场所,因此克隆猴的特征与雌猴B不相同,故B错误。
    C.克隆技术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而获得新个体的方法,属于无性生殖。克隆新个体的基因与原来个体的基因基本完全相同,克隆猴体细胞中染色体数量雌猴B相同,故C错误。
    D.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现代人类、猿类和猴类都是灵长类动物进化而来的,猕猴与人类亲缘关系比小鼠与人类亲缘关系近,故D正确。
    故选D。
    3. 年轮是树木由于周期性季节生长速度不同而形成的肉眼可辨的层层同心轮状结构,是茎的形成层细胞不断分裂分化的结果。因此,请你推测茎的形成层属于( )
    A. 营养组织B. 分生组织
    C. 保护组织D. 机械组织
    【答案】B
    【分析】植物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机械组织等,它们各有一定的生理功能。
    木质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表皮起保护作用。韧皮部包括筛管(运输有机物)和韧皮纤维(有韧性)。木质部包括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和木纤维(坚硬)。
    【详解】A.营养组织,细胞壁薄、液泡较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有叶绿体的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形成层不属于该组织,A不符合题意。
    B.茎的形成层位于韧皮部,形成层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的细胞,因此属于分生组织。B符合题意。
    C.植物体表面的表皮,具有保护功能,属于保护组织,形成层不属于该组织,C不符合题意。
    D.机械组织是植物体内起支持和巩固等作用的组织,形成层不属于该组织,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 如图是高粱籽粒结构示意图,其中果皮和种皮紧贴在一起,据图可知( )
    A. ①是胚芽,④是胚根B. 胚有结构②③④构成
    C. 高粱籽粒就是种子D. 高粱属于单子叶植物
    【答案】D
    【分析】种子的主要结构:图中①子叶、②胚芽、③胚轴、④胚根,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详解】A.图中①子叶、②胚芽、③胚轴、④胚根,故A错误。
    B.种子的胚包括①子叶、②胚芽、③胚轴、④胚根,故B错误。
    C.高粱的种皮和果皮紧密结合,所以高粱籽粒就是果实,故C错误。
    D.高粱的种子只有一片子叶,有胚乳,叶脉都为平行脉,属于单子叶植物,故D正确。
    故选D。
    5.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该病毒主要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结构模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遗传物质是②,可用抗生素杀死
    B. 物体表面的新冠病毒有致病性,说明新冠病毒能独立生活
    C. 在疫情频繁发生的季节和地区,戴口罩可以降低被感染的风险
    D. 研制新冠疫苗过程中,可用牛肉汁培养基来培养减毒新冠病毒
    【答案】C
    【分析】图中①蛋白质外壳,②内部遗传物质。
    【详解】A.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遗传物质是②RNA,不能用抗生素杀死。抗生素对细菌有效,但对病毒无效,故A错误。
    B.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故B错误。
    C.戴口罩可以有效阻挡飞沫传播,降低感染风险,故C正确。
    D.病毒只能在活细胞中增殖,不能用牛肉汁培养基(适合细菌培养)培养病毒,故D错误。
    故C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20分)
    6. 科学分类有助于认识和研究生物。生物学家对生物进行分类时,一般以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繁殖方式等作为依据。
    根据下面的生物分类检索表,图中a~e十字花科植物的名称分别是______。
    【答案】a: 独行菜 b: 白菜 c: 荠菜 d: 萝卜 e: 芥菜
    【分析】根据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把种子植物分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如萝卜、白菜;裸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不能形成果实,如松树。
    【详解】a植物具有短角果扇形,花冠白色,故为独行菜;
    b植物具有长角果,花冠黄色,茎生叶无柄,基部抱茎,故为白菜;
    c植物具有短角果,倒三角形,花冠白色,故为荠菜;
    d植物具有长角果,花冠呈紫色,故为萝卜;
    e植物具有长角果,花冠黄色,茎生叶有柄,基部不抱茎,故为芥菜。
    7. 探究实践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标志。
    Ⅰ.科学探究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式。
    (1)衣藻是一类生活在水中的绿色单细胞生物,结构如图1所示,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制作衣藻临时装片时,如果用滴管吸取的培养液中衣藻数量较多,就有利于在显微镜下观察。那么,怎样操作才能使吸取到的培养液中含有数量较多的衣藻?并说出理由。_______________
    (2)为探究草履虫的趋性,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草履虫进行了下列4组实验。______组实验中,可能有更多草履出运动到载玻片左侧的液滴中。
    (3)通过实验,我们知道草履虫能够对环境变化产生反应。想一想,衣藻也能够对环境变化产生反应吗?请做出假设,并尝试设计实验,探究衣藻的趋性。
    材料器具:衣藻培养液、培养皿,光源(如LED灯)、遮光板
    做出假设:_____________;设计实验:_____________;
    预测实验结果与结论:_________________。
    Ⅱ.跨学科实践是扩展视野、增强本领的重要途径。
    市场上老面馒头颇受欢迎,它与酵母发酵馒头有何不同呢?某生物兴趣小组针对该问题展开了探究实践。
    【实践目的】
    利用微生物进行食品发酵,比较用老面和酵母两种方式发酵对馒头品质的影响。
    【原理分析】
    (4)制作老面馒头和酵母发酵的馒头基本原理是一样的,都是利用酵母菌将面粉发酵后进行蒸制。酵母菌属于______(选填“细菌”或“真菌”)。酵母菌在水分、温度和有机物等条件适宜时进行如图2所示的______繁殖新个体,迅速增加数量;大量的酵母菌会把面粉中的糖类分解,产生______(填一种气体),这种气体受热膨胀,可以使馒头变得暄软多孔。
    【制作过程】
    老面馒头:①制作老面:取适量面粉,用温水和成面团,在温暖处放置1~2天;②发面:用温水化开老面后,与面粉混合,揉成面团,放在温暖处至面团膨大为原来的2倍;③蒸制馒头。
    酵母馒头:①发面:用温水化开干酵母粉后,与面粉混合,揉成面团,放在温暖处至面团膨大为原来的2倍;②蒸制馒头。
    (5)无论是制作老面还是发面过程中,都只能用温水,而不能用开水,原因是__________。
    实践结果】
    请老师和同学对两种馒头从外观、口感、风味三个方面打分,结果如图3所示:
    (6)由实践结果可知,______馒头的品质更优。
    【拓展探究】
    兴趣小组的同学突发奇想,能不能采集天然酵母菌蒸制果味馒头呢?于是他们进行了尝试。在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将番茄和葡萄表面的酵母菌分别与等量葡萄糖溶液混合,检测它们的发酵能力,结果如图4所示。
    (7)实验证明______表面的酵母菌发酵能力较强,依据是_________。于是同学们选择其用于发面,并成功制作出了果味馒头。
    【知识延展】
    (8)除用酵母菌制作馒头、面包外,请你再举出一种利用细菌或真菌制作的发酵食品:____________。
    【答案】(1)由于衣藻眼点具有感光作用,鞭毛具有运动功能,因此衣藻能游动到光照充足的水面生活。因此,用滴管在培养液的表层吸取,能吸取到较多的衣藻
    (2)D (3)①. 衣藻也能够对环境变化产生反应,具有趋光性 ②. 将含衣藻培养液的培养皿置于光下,用遮光板遮挡住培养皿的一半,几小时后,观察培养液中绿色分布 ③. 若可见培养皿中光线与水面的交界处出现一条绿线,说明衣藻具有趋光性,能对环境变化产生反应
    (4)①. 真菌 ②. 出芽 ③. 二氧化碳
    (5)高温会杀死酵母菌
    (6)老面
    (7)①. 葡萄 ②. 发酵6天后(或随着发酵时间延长),葡萄组剩余葡萄糖量明显少于番茄组
    (8)利用乳酸菌做酸奶、泡菜
    【分析】(1)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影响时,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2)蒸馒头、做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属于真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
    【详解】(1)由于衣藻的眼点具有感光作用,鞭毛具有运动功能,因此衣藻能游动到光照充足的水面生活。因此,用滴管在培养液的表层吸取,能吸取到较多的衣藻。
    (2)草履虫能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分析实验可知,食盐对草履虫来说是有害刺激,因此D组实验中,可能有更多草履出运动到载玻片左侧的液滴中。
    故选D。
    (3)假设是对问题作出的,因此作出的假设是衣藻也能够对环境变化产生反应,具有趋光性。
    可如下设计实验:将含衣藻培养液的培养皿置于光下,用遮光板遮挡住培养皿的一半,几小时后,观察培养液中绿色分布。
    若结果可见培养皿中光线与水面的交界处出现一条绿线,说明衣藻具有趋光性,能对环境变化产生反应。
    (4)酵母菌属于一种单细胞真菌。酵母菌在水分、温度和有机物等条件适宜时进行出芽生殖新个体,迅速增加数量;大量酵母菌会把面粉中的糖类分解,产生二氧化碳,这种气体受热膨胀,可以使馒头变得暄软多孔。
    (5)发面需要酵母菌,酵母菌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25℃左右),开水会杀死酵母菌,所以发面的时候用温水融化酵母。
    (6)由题干中柱状图可知:老面馒头的外观、口感、风味得分均高于酵母馒头,这说明老面馒头的品质优于酵母馒头。
    (7)酵母菌有氧发酵可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故由曲线图可知,葡萄表面的酵母菌发酵能力较强,判断依据是:发酵6天后,葡萄组剩余葡萄糖量明显少于番茄组。
    (8)除馒头、面包外,生活中利用细菌或真菌制作的发酵食品例子还有:用乳酸菌制作酸奶、泡菜,用毛霉菌制作豆腐乳,用曲霉菌制作酱油等。
    8.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羽毛是鸟类的体表衍生物,它形态多样、色彩鲜艳、结构精巧,强度与重量恰到好处。那么,羽毛是在鸟类演化过程中逐渐产生的吗?它对鸟类具有什么意义呢?想要揭开这些秘密,需要到古老的地层中去寻找答案。
    根据已经发现的羽毛化石,可将羽毛的演化分为不同阶段。最早期的羽毛是不分支、笔直的管状羽毛;然后逐渐出现羽干不明显但有许多细小分支的羽毛;再后来出现的羽毛结构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像现在鸟类的羽毛。化石研究还表明,始祖鸟已经具有现代鸟类的所有羽毛类型随着越来越多恐龙化石被挖掘出来,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不会飞行的恐龙也具有各种羽毛,它们有的头顶上带有高高的冠羽,有的拖着长而美丽的尾羽,有的全身遍布绒羽。据此推测,羽毛的出现,使鸟类的飞行成为可能。
    从具有羽毛到能够飞行,鸟类还经历怎样的漫漫长路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研究人员将始祖鸟和燕鸟骨骼化石,与鸽子的骨骼进行了对比(如上图),推测始祖鸟很可能不具备飞行能力。结合相关证据,有研究人员推测鸟类的飞行演化历程大致如下:对于长有羽毛的古爬行动物,通过扇动“两翼”,提高奔跑速度;鸟类祖先借助拍打翅膀爬上垂直的树干,使躲避天敌的能力增强,它们还逐渐学会在下树的过程中展开翅膀滑翔;经过长期的演化,最终成为掌握飞行技巧的鸟类。
    关于飞行的起源,还有多种假说,随着证据的发现,这一秘密最终将会被揭示。
    (1)下列选项能表示最早期羽毛形态的是______。
    (2)始祖鸟等古生物长有羽毛但不会飞行,推测鸟类能够飞行的时间比所有羽毛类型形成的时间______。
    (3)对比始祖鸟、燕鸟和鸽子的骨骼结构图,写出与鸽子飞行能力强相适应的骨骼结构特征:______。
    【答案】(1)b (2)晚
    (3)鸽子胸骨(或“龙骨突”)更大
    【分析】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的进化历程和进化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
    【详解】(1)由资料可知,最早期的羽毛是不分支、笔直的管状羽毛,各选项中b最符合题意,故选b。
    (2)化石研究还表明,始祖鸟已经具有现代鸟类的所有羽毛类型。随着越来越多恐龙化石被挖掘出来,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不会飞行的恐龙也具有各种羽毛,它们有的头顶上带有高高的冠羽,有的拖着长而美丽的尾羽,有的全身遍布绒羽。据此推测,羽毛的出现,使鸟类的飞行成为可能。所以鸟类能够飞行的时间比所有羽毛类型形成的时间晚。
    (3)对比始祖鸟、燕鸟和鸽子的骨骼结构图可知,鸽子飞行能力强相适应的骨骼结构特征是胸骨生有高耸的龙骨突,在其两侧生有非常发达的胸肌,能牵动两翼完成飞翔动作:骨有的很薄,有的愈合在一起,比较长的骨大都是中空的,充满空气,这样的骨既可以减轻体重。
    1具短角果
    2角果圆扇形……………………独行菜
    2角果倒三角形……………………荠菜
    1具长角果
    3花冠紫色…………………………萝卜
    3花冠黄色
    4茎生叶无柄,基部抱茎………白菜
    4茎生叶有柄,基部不抱茎……芥菜

    相关试卷

    2021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中考生物一模试题:

    这是一份2021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中考生物一模试题,共4页。

    内蒙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内蒙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生物试题,共3页。

    生物: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生物: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试题(解析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