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山东省烟台莱州市(五四制)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6683412/0-173877244467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山东省烟台莱州市(五四制)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6683412/0-173877244469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山东省烟台莱州市(五四制)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6683412/0-17387724447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山东省烟台莱州市(五四制)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山东省烟台莱州市(五四制)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共8页;考试时间60分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本试卷共8页;考试时间6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2.答题前,务必用0.5毫米黑色的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4.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5.写在试卷上或答题卡指定区域外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后都有A、B、C、D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50分)
1.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
A. 欧洲古猿B. 亚洲古猿
C. 森林古猿D. 非洲古猿
【答案】C
【分析】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详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 人的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场所是( )
A. 子宫内膜B. 卵巢C. 输卵管D. 子宫
【答案】C
【分析】生殖是指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人类新个体的产生要经历雌雄生殖细胞的结合,通过胚胎发育成新个体,这一过程是由生殖系统完成的。
【详解】A.在输卵管形成的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附着在子宫内膜上,这是怀孕的开始。因此,子宫内膜是胚泡着床的部位,A不符合题意。
B.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能产生卵细胞(属于生殖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B不符合题意。
C.在人的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子结合的过程称为受精。这个过程通常发生在输卵管中,因为卵子从卵巢排出后会进入输卵管,在这里与精子相遇并结合形成受精卵。因此,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场所是输卵管,C符合题意。
D.子宫是女性产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是人体胚胎发育的场所,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 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进入青春期的男女生身体和心理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下列关于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身体突增 ②神经系统开始发育 ③第二性征发育显著 ④性器官开始形成 ⑤女孩出现月经,男孩出现遗精
A. ①③⑤B. ②③④C. ①②⑤D. ③④⑤
【答案】A
【分析】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内脏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性激素的分泌使得青春期的男性、女性出现第二性征。
【详解】①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①正确;
②青春期,神经系统的功能显著增强,不是开始发育,②错误;
③⑤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发育显著,如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等,③⑤正确;
④性器官在一出生就已经形成,④错误。
故选A。
4. 长期偏食挑食,不利于身体健康。下列营养物质与其缺乏症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缺维生素D——佝偻病
B. 缺钙——脚气病
C. 缺维生素C——夜盲病
D. 缺碘——贫血症
【答案】A
【分析】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多,仅占体重的4%左右。无机盐对人体也非常重要,它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
【详解】A.饮食中缺少维生素D或钙,易患佝偻病,故A正确。
B.饮食中缺少维生素B1,易患脚气病,故B错误。
C.饮食中缺少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饮食中缺少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故C错误。
D.饮食中缺铁,易患贫血症,故D错误。
故选A。
5. 端午佳节,粽叶飘香。以下粽子的食材中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
A. 糯米B. 食盐C. 红豆D. 腊肉
【答案】B
【分析】食物中营养物质分为能源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和非能源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
【详解】A.糯米的主要营养物质是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A不符合题意。
B.食盐属于无机盐,不能提供能量,B符合题意。
C.红豆含有的主要营养物质是蛋白质,是能源物质,能提供能量,C不符合题意。
D.腊肉的主要营养物质是脂肪,也能提供能量,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 研究人员给小鼠喂食4周高果糖饮食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小肠绒毛形态,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肠液中的酶有助于糖类的消化
B. 高果糖饮食可使小肠绒毛变得更长更密
C. 设置“正常饮食+清水”组是为了进行对照
D. 小肠绒毛壁由一层细胞组成,利于吸收营养
【答案】A
【分析】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适于吸收营养物质的结构特点是:小肠长,全长5~6米,小肠内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吸收营养物质;而小肠内有许多种由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如胰液、肠液等是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应的。
【详解】A.小肠内有肠腺,可分泌肠液,但是该实验缺乏对照组,该实验无法证明肠液中的酶有助于糖类的消化,故A错误。
B.对照图示可知,“正常饮食+高果糖”组的小肠绒毛更长,更密,因此,说明高果糖饮食可使小肠绒毛变得更长更密,故B正确。
C.一组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分析实验可知,变量是高果糖,因此设置“正常饮食+高果糖”组是实验组,设置“正常饮食+清水”是对照组,目的是形成对照,故C正确。
D.小肠绒毛壁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故D正确。
故选A。
7. 如图为“人体消化模式图”,M代表物质,L代表结构,N代表M在L结构中被分解所形成的物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M→L→N
A. 若M代表脂肪,L代表小肠,则N代表甘油和脂肪酸
B. 若M代表淀粉,L代表口腔,则N代表麦芽糖
C. 若M代表麦芽糖,L代表胃,则N代表葡萄糖
D. 若M代表蛋白质,L代表小肠,则N代表氨基酸
【答案】C
【分析】淀粉的消化开始于口腔,淀粉在口腔被唾液分解成麦芽糖,进入小肠后被肠液和胰液彻底分解成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开始于胃,胃内的胃液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进入小肠后被肠液和胰液彻底分解成氨基酸;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脂肪先被胆汁乳化成脂肪微粒,最后被肠液和胰液彻底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详解】A.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脂肪先被胆汁乳化成脂肪微粒,最后被肠液和胰液彻底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若M代表脂肪,L代表小肠,则N代表甘油和脂肪酸,A正确。
B.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因此,若M代表淀粉,L代表口腔,则N代表麦芽糖,B正确。
C.淀粉的消化开始于口腔,淀粉在口腔被唾液分解成麦芽糖,进入小肠后被肠液和胰液彻底分解成葡萄糖;若M代表麦芽糖,L代表小肠,则N代表葡萄糖,C错误。
D.蛋白质的消化开始于胃,胃内的胃液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进入小肠后被肠液和胰液彻底分解成氨基酸。若M代表蛋白质,L代表小肠,则N代表氨基酸,D正确。
故选C。
8. 从食品安全角度考虑,正确的做法是( )
A. 常吃发芽的马铃薯
B. 随便采食野生蘑菇
C. 不购买过期的食品
D. 常吃校门口的辣条
【答案】C
【分析】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详解】A.马铃薯中含有龙葵素,它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生物碱,平时马铃薯中含量极微,一旦马铃薯发芽,芽眼、芽根变绿,溃烂的地方龙葵素的含量急剧增高,可高出平时含量的40∼70倍,人吃了这种发芽的马铃薯,轻者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重者可出现脱水、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昏迷、抽搐等现象,严重者还可因心肺麻痹而死亡,因此吃发芽的马铃薯会中毒,故A错误。
B.随便采食野生蘑菇非常危险,误食可能导致中毒甚至死亡,故B错误。
C.不购买过期的食品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本做法,食用后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故C正确。
D.常吃校门口的辣条对健康不利,辣条含有防腐剂和油脂,故D错误。
故选C。
9. 烟台苹果营养物质含量丰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苹果中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
B. 苹果中的蔗糖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利用
C. 苹果中含有丰富维生素和无机盐
D. 苹果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答案】B
【分析】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其中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脂肪是人体内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
【详解】A.膳食纤维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海藻和粮食等植物性食物中,纤维素等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故A正确。
B.食物中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蔗糖是大分子,不能直接被人体吸收利用,故B错误。
C.苹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果,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有机化合物,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无机盐则是构成人体组织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元素,故C正确。
D.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进行运输。苹果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故D正确。
故选B。
10. 下列与鼻腔的清洁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 )
A. 鼻黏膜有大量嗅觉细胞
B. 鼻毛能阻挡灰尘
C. 鼻黏膜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丰富
D. 鼻腔黏液中含较多水分
【答案】B
【分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不仅是气体的通道,还对吸入的气体有温暖、湿润、清洁的作用;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详解】A.鼻黏膜有大量嗅觉细胞,这一结构特点主要与鼻腔的嗅觉功能相适应,故A错误。
B.鼻毛是鼻腔入口处的一道屏障,能够阻挡和粘住吸入的灰尘和细菌,起到清洁空气的作用,故B正确。
C.鼻黏膜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一结构特点主要与鼻腔的温暖空气功能相适应。当冷空气进入鼻腔时,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对其进行加热,使其达到体温水平。所以,这一选项并不与鼻腔的清洁功能直接相关,故C错误。
D.鼻腔黏液中含较多水分,空气经过时能带走部分水分,具有湿润空气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B。
11. 画概念图可以帮助你了解知识的结构及其构建的过程,小明画了如图所示的概念关系图。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该图表示食物中的营养物质,I表示无机物,则a可以表示膳食纤维
B. 若该图表示人体呼吸系统组成,Ⅰ表示肺,则a可以表示气管
C. 若该图表示男性第一和第二性征,I表示第一性征,则a可以表示胡须
D. 若该图中Ⅰ表示消化道,Ⅱ表示消化腺,则a可以表示小肠
【答案】D
【分析】(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2)第二性征是指男女出现的除了性器官之外的性别差异,如男孩出现阴毛、腋毛、胡须以及喉结突出等,雄性激素能维持男性的第二性征。(3)图中:Ⅰ和Ⅱ是并列关系,a和Ⅱ是从属关系。
【详解】A.膳食纤维属于有机物,若该图表示食物中的营养物质,Ⅰ表示无机物,Ⅱ表示有机物,则a可以表示膳食纤维,故A正确。
B.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所以若该图表示人体呼吸系统组成,Ⅰ表示肺,Ⅱ表示呼吸道,则a可以表示气管,故B正确。
C.第一性征指生殖器官方面的区别,第二性征是在性激素的作用下表现出的性别特征,所以若该图表示男性第一和第二性征,Ⅰ表示第一性征,Ⅱ表示第二性征,则a可以表示胡须,故C正确。
D.若该图中I表示消化道,Ⅱ表示消化腺,则a可以表示肠腺,小肠属于消化道,故D错误。
故选D。
12. 下列各器官中既属于消化系统,又属于呼吸系统的器官是( )
A. 咽B. 鼻腔C. 气管D. 喉
【答案】A
【分析】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详解】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肝门,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可见,咽是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共有器官。因此,既属于消化系统,又属于呼吸系统的器官是咽。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 与吸入的气体相比人体呼出气体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增多的二氧化碳主要产生于( )
A. 组织细胞B. 血液C. 心脏D. 肺泡
【答案】A
【分析】呼吸作用是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其实质就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
【详解】组织细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在组织细胞把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与吸入的气体相比人体呼出气体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增多的二氧化碳主要产生于组织细胞,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14. 同学们在游泳课上,尽量憋住气30秒,然后抬起头采用爆发式呼气,感受生命的美好。如图是人体在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当人在水中站立时感觉呼吸不畅,是因为c→d过程受到了影响
B. 同学们抬头呼气过程是图中a→b
C. 图b→c时,肺内气压>外界气压
D. 图c→d时,胸廓扩大
【答案】B
【分析】肺富有弹性,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使得胸腔容积扩大时,肺便扩张,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降低,于是外界气体就被吸入。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舒张使得胸腔容积缩小时,肺便收缩,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增大,于是气体就被呼出。
题图中:a→b段(呼气)肺容量下降,b→c段(吸气)肺容量上升,c→d段(呼气)肺容量下降。
【详解】AC.当人在水中站立时感觉呼吸不畅,是因为水超过胸部,胸廓会由于水的挤压而向内收缩,导致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造成吸气困难。结合题图可知,这是因为b→c过程(吸气)受到了影响;图b→c(吸气)时,肺内气压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处烟台市莱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文件包含莱州市2024-2025上学期期中初二生物pdf、莱州市2024-2025上学期期中初二生物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文件包含莱州市2024-2025上学期期中初三生物pdf、莱州市2024-2025上学期期中初三生物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解析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共8页;考试时间60分钟,答题前,务必用0,非选择题必须用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