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7.3 重力-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知识点梳理+练习(人教版2024)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7.3 重力-知识点梳理+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
    • 练习
      7.3 重力-知识点梳理+练习.docx
    7.3  重力-知识点梳理+练习(含答案解析)第1页
    7.3  重力-知识点梳理+练习(含答案解析)第2页
    7.3  重力-知识点梳理+练习(含答案解析)第3页
    7.3  重力-知识点梳理+练习第1页
    7.3  重力-知识点梳理+练习第2页
    7.3  重力-知识点梳理+练习第3页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2024)第3节 重力优秀课堂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2024)第3节 重力优秀课堂检测,文件包含73重力-知识点梳理+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73重力-知识点梳理+练习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点一、重力的概念
    1.重力: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符号是G。
    特别提醒
    (1)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无论固体、液体、气体都受地球的吸引。
    (2)重力特指地球对物体的吸引。
    (3)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物体。
    关于物体的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因为g=9.8 N/kg,所以1 kg=9.8 N
    B.因为物体本身就有重力,所以重力没有施力物体
    C.物体的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所以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D.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所含物质的多少成正比
    【答案】D
    【详解】A. g=9.8 N/kg,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1kg表示的是质量,9.8N表示的是力,两者是不同的物理量,不相等,故A错误;
    B.地面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施力物体是地球,故B错误;
    C.物体的每个部分都受到重力作用,物体的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故C错误;
    D. 物体受到的重力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所以,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所含物质的多少成正比,故D正确。
    故选D。
    知识点二、重力的三要素
    1.重力的大小:通常把重力的大小叫重量。
    (1)重量的计算公式:G=mg,其中g=9.8N/kg,粗略计算的时候g=10N/kg。g的含义是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g是常数,在地球上与地球纬度高低有关,不同星球上g也不同,在地球上g=9.8N/kg)。
    (2)对物理量的估测,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好物理的基本功之一;根据物体的质量估测它的重力大小。例如: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两个鸡蛋的质量约100g,受到的重力约1N。
    (3)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和天平。
    结论: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g的大小与纬度有关,越靠近赤道g越小,越靠近两极g越大。
    特别提醒
    重力与质量的区别与联系
    (1)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重力是指物体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
    (2)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物体所处的状态、物体的形状、位置、温度无关;重力随地理位置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3)质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4)质量通常用“m”表示,重力通常用“G”表示。
    (5)质量的单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千克”(kg),重力的单位属于倒出单位,“牛顿”简称“牛”(N)。
    (6)质量的测量工具是天平,重力是一种力,力的测量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指向地心)。
    特别提醒
    1、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竖直向下是指和物体所在处水平面垂直向下的方向,应注意“竖直向下”与“垂直向下”是有区别的,“垂直向下”是指垂直于某个平面向下;重力的方向不受其他作用力的影响,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2、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应用举例
    (1)工人师傅在砌墙时,常常利用重锤线来检验墙身是否竖直。
    (2)骑自行车时,遇到下坡路,即使不蹬自行车,车辆还能继续滑行。
    (3)利用天平称量物体的重量。
    (4)水平仪检测墙体是否水平。
    3.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特别提醒
    (1)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2)重心的位置不一定总在物体上,如圆环的重心在圆心,空心球的重心在球心。
    (3)提高稳度的方法:一是增大支持面,二是降低重心。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那么水向低处流是因为水受到 ,它的方向是 。如图所示为一种气泡水平仪,当仪器中气泡居中表示墙面水平,若气泡在A端,则表示A端的墙面偏 (选填“高”或“低”)。
    【答案】 重力 竖直向下 高
    【详解】[1][2]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水向低处流就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
    [3]在检查所砌的墙面是否水平时,由于水向低处流,则空气泡会向高处移动,若空气泡在A端,则说明A端的墙面高。
    问题一:重力的概念
    【角度1】重力的概念
    【典例1】如果地球表面的物体不再受重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体质量将消失B.各种球类活动将无法进行
    C.熟透了的苹果不一定会落地D.铅垂线无法使用
    【答案】A
    【详解】A.物体的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与重力无关,故A错误,符合题意;
    B.球类比赛时,球类最后都要到达某一目标,如果地球上的物体没有重力作用,球类可能离开地球,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如果没有重力,苹果将不再落回地面,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铅垂线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没有重力,铅垂线便不能使用,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2)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
    (3)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4)在两极时重力等于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在其它位置时不相等。
    【变式1-1】下面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B.直升机能停在空中不动,是因为它不受重力
    C.投出的篮球上升过程中不受重力,下落过程中才受重力作用
    D.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所以1kg就等于9.8N
    【答案】A
    【详解】A.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力,所以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故A正确;
    B.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重力作用,直升机停在空中不动也不例外,故B错误;
    C.投出的篮球在上升过程中与下落过程中都受重力的作用,故C错误;
    D.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千克是质量的单位,牛是力的单位,两个不同的物理量不能相互比较,所以不能说1千克等于9.8牛,故D错误。
    故选A。
    【变式1-2】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的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将一个苹果从地球上带到月球上,苹果受到的重力将 (填“变大”“不变”“变小”)。
    【答案】 地球 变小
    【详解】[1]地球表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即重力,所以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苹果位置发生了改变,但它内部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改变,即其质量将不变;而月球引力是地球引力的六分之一,则月球上的苹果重力将变小,变为原来的六分之一。
    【角度2】声音的产生条件
    问题二:重力的三要素
    【角度1】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典例1】小明用天平、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研究物体所受重力跟物体质量的关系,测量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1)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图中画出重力随质量变化的图象。
    (2)根据实验数据和画出的图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答案】(1)见详解
    (2)物体所受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
    【详解】(1)在重力和质量图象上描出(0.1,1)(0.2,2)(0.3,3)(0.4,4)(0.5,5)各点,用光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
    (2)由表格数据知
    比值是不变的,可以判断物体受到的重力跟物体质量成正比。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变式1-1】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实验中:
    (1)本实验中用的测量器材有: 和 ;
    (2)利用弹簧测量计测量钩码重力时,使测力计弹簧伸长的力是_________。
    A.钩码的重力
    B.弹簧对钩码的拉力
    C.钩码对弹簧的拉力
    【答案】(1) 弹簧测力计 天平
    (2)C
    【详解】(1)[1][2]本实验是探究物体的重力和质量的关系,重力的测量工具是弹簧测力计,质量的测量工具是天平,所以本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弹簧测力计和天平。
    (2)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重力时,弹簧向下伸长,钩码对弹簧有向下的力,故使弹簧伸长的力是钩码对弹簧的拉力。故A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变式1-2】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目前,已成功实现“绕、落、回”三期工程,嫦娥五号携带月球样品安全返回地球。现已知月球上无大气、弱重力,假设你登上月球并进行探究“月球上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和 ;
    (2)上表中比值的平均值为 N/kg;
    (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是: 。
    【答案】(1) 天平 弹簧测力计 (2)1.64
    (3)月球上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详解】(1)[1][2]本实验需要测量质量和重力,所以需要的测量工具有托盘天平和弹簧测力计。
    (2)的平均值为
    (3)由表中数据可知,在月球上,不同质量的物体,重力也不同,但其比值一定,可知月球上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角度2】重力的计算与估算
    【典例2】黎侯虎是长治的一种非遗文化。如图所示是一位参观者正在观赏各种黎侯虎的场景,他手中的黎侯虎与六个鸡蛋的质量相当。下列对参观者手中黎侯虎的重力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
    A.0.7NB.3NC.9ND.15N
    【答案】B
    【详解】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黎侯虎与六个鸡蛋的质量相当,黎侯虎的质量
    m=6×50g=300g=0.3kg
    黎侯虎的重力
    G=mg=0.3kg×10N/kg=3N
    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常见的重力估测:一个黑板擦约重为1N学生的重力约为500N、一个鸡蛋约重0.5N、物理教科书约重2N、铅笔约重0.05N、大象的约重50000N、一个篮球约重5N、一个苹果约重2N。
    【变式2-1】下列物体重力最接近1N的是( )
    A.一包方便面B.一本八年级物理教材C.一只老母鸡D.一头奶牛
    【答案】A
    【详解】A.一包方便面的质量约100g=0.1kg,其受到的重力约为
    故A符合题意;
    B.一本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200g=0.2kg,其受到的重力约为
    故B不符合题意;
    C.一只老母鸡的质量约为2kg,其受到的重力约为
    故C不符合题意;
    D.一头奶牛大约300kg,其受到的重力约为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变式2-2】实验室常用弹簧测力计来测力的大小,使用前要检查指针、弹簧与外壳之间是否有 ,指针是否指在 处;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所测物体的重力为 N。
    【答案】 摩擦 零刻度线 2.0
    【详解】[1][2][3]弹簧测力计使用前要检查指针、弹簧与外壳之间是否有摩擦以及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处;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此时弹簧测力计读数为2.0N,所以物体的重力为2.0N。
    【角度3】重心
    【典例3】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
    B.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一定在几何中心上
    C.从效果上看,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D.任何物体的重心必在物体上,不可能在物体外
    【答案】C
    【详解】A.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故A错误;
    B.任何有规则形状,且要质量分布均匀的物 体,它的重心才在几何中心上,故B错误;
    C.从效果上看,重心即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故C正确;
    D.物体的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 外,例如质量分布均匀圆环的重心在圆环的圆心处,故D错误。
    故选C。
    (1)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物体重心的位置和物体的形状、材料以及是否均匀有关。均匀、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物体的重心可能不在物体上,如一个密度均匀的金属环的重心在环所形成圆的圆心上。
    (2)重心的位置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质量的分布变化而变化。如将一块质地均匀的圆铁饼偏离圆心的地方去掉一小块,则铁饼的重心就要发生变化。
    【变式2-1】关于重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B.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C.地球附近的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D.跳水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越落越快,主要是因为受到重力作用
    【答案】B
    【详解】A.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如质量均匀的圆环,故B错误,B符合题意;
    C.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关系式为G=mg,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所以跳水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越落越快,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变式2-2】你一定观赏过不倒翁,它之所以不易倾倒,是因为它的重心位置较 (选填“高”或“低”)。建筑工人在砌砖时常常利用悬挂重物的细线来检查所砌的壁是否 ,因为重力的方向是 。
    【答案】 低 竖直 竖直向下
    【详解】[1]物体的重心越低,越稳定。不倒翁之所以不易倾倒,是因为它的重心位置较低。
    [2][3]建筑工人在砌墙时常常利用悬挂重物的细线来确定竖直方向,以此来检查所砌的墙壁是否竖直,这是利用了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角度4】重力的示意图
    【典例4】如图中,有一个重为4N的小球在空中飞行,请画出该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答案】
    【详解】该球所受重力大小为4N,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球的重心,作图如下:
    无论是画重力的图示还是示意图,最重要的是要找准重心和增大其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我们不要被题意中的其他因素所误导。
    【变式2-1】试作出漂浮在水面上的足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答案】
    【详解】由于足球是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在其几何中心(球心)上;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过球心做竖直向下的力,即重力,如图:
    【变式2-2】请画出悬挂的灯笼受到的重力G和拉力F示意图。
    【答案】
    【详解】灯笼受到重力G和拉力F的共同作用,处于平衡状态,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上,如图所示:
    【基础强化】
    1.如图所示,伴随着“牛顿在苹果树下”的故事,我们学习了重力的知识。以下关于“苹果”的各种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苹果所受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B.苹果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C.苹果的重心在苹果上,但有些物体的重心可能不在物体上
    D.苹果在下落过程中受到重力作用,落到地面后就不受重力作用了
    【答案】D
    【详解】A.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所以苹果所受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G=mg可知,苹果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苹果的重心在苹果上,但有些物体的重心可能不在物体上,比如:圆环的重心没有在圆环上,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苹果在下落过程中受到重力作用,落到地面后仍受重力作用,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关于物体所受重力的三要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重力的方向垂直水平面向下; ②外形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处;
    ③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④质量相同的物体,其所受重力大小也一定相同。
    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③
    【答案】D
    【详解】①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竖直向下就是垂直于水平面向下,故①正确;
    ②外形规则且质地均匀的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处,故②错误;
    ③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如光盘,故③正确;
    ④由可知,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和重力常数有关,地理位置不同,重力常数不同,故④错误。
    故选D。
    3.在竖直墙壁上贴长方形年画时,可以利用铅垂线检查年画是否贴正.图所示年画的长边与铅垂线不平行,为了把年画贴正,下列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 )
    A.左右移动铅垂线的位置
    B.上下移动年画的位置
    C.调整年画,使年画的长边与铅垂线平行
    D.调整铅垂线,使铅垂线与年画的长边平行
    【答案】C
    【详解】根据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如果画框的长边和铅垂线是平行的,画框是竖直的,否则画框不竖直。所以为了把年画贴正,应调整年画,使年画的长边与铅垂线平行,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4.“掬手为升”是我国古代的计量方法之一,“掬”即为双手捧。如图所示,人双手捧起米所用的力约为( )
    A.0.3NB.3NC.30ND.300N
    【答案】B
    【详解】人双手捧起的米的质量约为
    m=300g=0.3kg
    人双手捧起的米重约为
    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飞船将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三名航天员送至空间站天和核心舱,航天员将在核心舱内开始三个月的工作和生活,以下现象可见或可行的是( )
    A.利用跳绳锻炼身体B.站在体重秤上测量体重
    C.松手的笔会落向核心舱的地面上D.抛出的物体会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D
    【详解】A.跳绳是利用克服重力实现锻炼身体,在核心舱内处于失重状态,不能利用跳绳锻炼身体,故A不符合题意;
    B.使用体重秤测量体重是利用物体受到重力作用从而对体重秤盘产生向下的压力,核心舱中的物体处于失重状态,不能在核心舱中正常开展,故B不符合题意;
    C.在核心舱内处于失重状态,松手的笔不会落向核心舱的地面上,而是悬停在空中,故C不符合题意;
    D.在核心舱内处于失重状态,抛出的物体由于没有力改变运动状态,所以会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一个桥头立着如图所示的限重标志牌,过桥汽车对该桥面的压力不应超过( )
    A.15NB.C.D.
    【答案】B
    【详解】由图示可知该桥限载标准为
    15t=1.5×104kg
    则限重标志牌的作用是提醒司机所驾驶车辆的总质量不允许超过1.5×104kg;故车从桥上通过时允许对桥的最大压力为
    F=G=mg=1.5×104kg×10N/kg=1.5×105N
    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关于物体的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B.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反比
    C.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
    D.物体放在斜面上时,重力的方向是斜向下的
    【答案】A
    【详解】A.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这个力是物体的重力,故A正确;
    B.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故B错误;
    C.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当物体的质量分布均匀时,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当物体的质量不均匀分布时,此时物体的重心不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故C错误;
    D.无论物体怎么放置,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故D错误。
    故选A。
    8.下面是对于日常生活中一些物理量的估计,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
    A.一支普通2B 铅笔的质量约为 500gB.一个中学生的体积约为 5000cm3
    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D.物理课本的重力约 20N
    【答案】C
    【详解】A.一支普通铅笔的质量通常是非常轻的,一般为5g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要估计一个中学生的体积,我们可以先估计他的质量(比如50kg)和密度(与水的密度相近,约为1.0×103kg/m3)。所以,一个中学生的体积约为
    故B不符合题意;
    C.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人们的体重以“斤”为单位,而1kg大约等于2斤。所以,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即100斤,这是一个非常合理的估计。故C符合题意;
    D.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00g,即0.2kg,重力约为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总是从高处流向低处是因为水受到 力的作用。
    【答案】重
    【详解】水总是从高处流向低处,是因为水受到了重力作用,并且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因此重力改变了水的流动方向。
    10.同一物体在地球表面所受重力大小大约是在月球表面的六倍,的物体在月球所受重力为 N。若在地球或月球表面测量甲、乙、丙三个物体的质量和重力,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则在地球表面测量的物体是 (g取)。
    【答案】 2 甲、乙
    【详解】[1]1.2kg的物体在地球表面受到的重力
    G=mg=1.2kg×10N/kg=12N
    月球表面的重力
    [2]根据G=mg知,图像的倾斜程度是g的大小,地球表面的物体g值大,斜率大,且在同一直线上,故甲、乙是在地球表面测量的重力与质量关系。
    11.给下列物理量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6 ;
    (2)2个鸭蛋的重力约为1.2 ;
    (3)高度白酒的密度约为900 ;
    (4)一盒牛奶的体积约为250 。
    【答案】(1)g
    (2)N
    (3)kg/m3
    (4)cm3
    【详解】(1)一块橡皮的质量约10g,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略小于此数值,约为6g。
    (2)一个鸭蛋的重力约0.6N,两个鸭蛋的重力约1.2N。
    (3)水的密度是1000kg/m3,高度白酒的密度略小于水的密度,约为900kg/m3。
    (4)牛奶的密度与水差不多,一盒牛奶的质量在250g左右,其体积约为
    【能力培优】
    12.小明在学习重力时,经历了以下过程。
    (1)探究重力G与质量m的关系,获得的实验数据如图甲所示。分析图像,得出的结论是 ;
    (2)用如图乙所示装置判断重力的方向。操作如下:缓慢增大木板的倾角,会观察到悬线OA与虚线夹角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分析实验现象可知:重力的方向总是 。
    【答案】(1)见解析
    (2) 不变 竖直向下
    【详解】(1)由图甲可知,质量增加几倍,对应的重力也增大几倍,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2)[1][2]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所以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a,会观察到悬线OA由于受重力的作用方向保持竖直方向不变,说明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3.图甲将装有水的杯子放在斜面上,不断改变斜面倾角,观察细线OA的方向 (填“变化”或“不变”) ,这个实验可以说明重力的方向 ;水平仪放在桌面上时,铅垂线指向如乙图所示,则被测桌面 (选填“左”或“右”)边高;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
    【答案】 不变 总是竖直向下 右 地球
    【详解】[1][2]将装有水的杯子放在斜面上,并观察细线OA的方向。由于重力总是竖直向下的,即垂直于水平面向下,因此无论斜面倾角如何变化,细线OA的方向始终保持竖直。这个实验可以直观地说明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
    [3]水平仪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的。当水平仪放在桌面上时,铅垂线指向如乙图所示(指向右侧),那么说明桌面右侧较低,左侧高,因为重力线(即铅垂线)总是指向地心。
    [4]重力是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因此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14.如图所示,“O”为塔的重心,请在图中画出塔的重力的示意图。
    【答案】
    【详解】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从塔的重心画一条带箭头的竖直向下的有向线段,用G表示,如图所示:
    15.如图所示,货物静止在传送带上,试画出货物受重力和弹力的示意图。
    【答案】
    【详解】货物受到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货物受到的弹力为斜面对它的支持力,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力的作用点都画在货物的重心,故作图如下:
    16.在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小洛以质量已知的钩码作为被测物体,逐渐增加钩码的个数,测出相应钩码的重力,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1)在实验过程中,小洛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2)如表为小洛记录数据的表格,不足之处是 ;
    (3)请你依据如表数据判断,如图 为小洛作出的物体重力与其质量关系的图象,据此可得出结论: 。
    A.B.
    C.D.
    【答案】 弹簧测力计 表格中质量和重力都没有单位 A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详解】(1)[1]实验是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需要分别测出物体的质量和重力,但题中钩码的质量已知,故只需要测量物体的重力,因此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2)[2]分析表格数据可得知表格中的不足之处是表格中质量和重力都没有单位。
    (3)[3][4]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物体质量增大为原来的几倍,物体对应的重力就增大为原来的几倍,说明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图象过坐标原点。
    故选A。
    17.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关系”的实验中,按照如图所示,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1)实验中所用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 ,图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 N,示数为 N;
    (2)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1)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就越长 0~5 3
    (2)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详解】(1)[1][2][3]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长的就越长的原理制成的;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5N,分度值为0.2N,示数为3N。
    (2)分析数据可知,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其对应质量的比值不变,说明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18.2019年1月3日,我国玉兔二号月球车在月球背面着陆(如图)。月球对它表面附近的物体也有引力,这个力大约是地球对地面附近同一物体引力的。玉兔二号月球车的质量为135kg,地球表面g取10N/kg。求:
    (1)玉兔二号月球车在地球地面附近受到的重力;
    (2)月球对玉兔二号月球车的引力。
    【答案】(1)1350N
    (2)225N
    【详解】(1)玉兔二号月球车在地球地面附近受到的重力
    (2)月球对玉兔二号月球车的引力
    19.电动汽车是正在大力推广的新型交通工具,它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若一辆电动汽车的总质量为1.6t,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总重力的0.2倍,求:
    (1)电动汽车的总重力;
    (2)汽车匀速行驶时,发动机对汽车的牵引力。
    【答案】(1)1.6×104N;(2)3200N
    【详解】解:(1)汽车所受的重力为
    G=mg=1.6×103kg×10N/kg=1.6×104N
    (2)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则受到牵引力与阻力为一对平衡力,故汽车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为
    F牵=f=0.2G=0.2×1.6×104N=3200N
    答:(1)电动汽车的总重力为1.8×104N;
    (2)汽车匀速行驶时,发动机对汽车的牵引力为3200N。
    2025年课程标准
    物理素养
    1、了解重力的概念。
    2、了解重力的三要素。
    3、理解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即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并能用公式G=mg进行计算‌。
    物理观念:理解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科学思维:通过实验探究重力的存在、大小和方向,培养实验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科学探究: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科学态度与责任:树立以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探讨物理问题的思想,体会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
    质量m/kg
    0.1
    0.2
    0.3
    0.4
    0.5
    重力G/N
    1
    2
    3
    4
    5
    物体序号
    物体质量m/kg
    重力G/N
    比值
    比值的平均值
    1
    1
    1.64
    1.64
    2
    2
    3.26
    1.63
    3
    3
    4.95
    1.65
    实验次数
    1
    2
    3
    4
    质量m
    0.1
    0.2
    0.3
    0.4
    重力G
    1.0
    2.0
    3.0
    4.0
    实测物体
    物体质量m(kg)
    重力G(N)
    比值
    1
    0.1
    0.98
    9.8
    2
    0.2
    1.96
    9.8
    3
    0.3
    2.94
    9.8

    相关试卷

    2024年初中物理同步练习《7.3+重力+》:

    这是一份2024年初中物理同步练习《7.3+重力+》,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关于重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下列数据与事实相接近的是,关于物体的重心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3 重力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3 重力一课一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力7.3 重力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力7.3 重力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