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5讲 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第25讲 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目标,必备知识,专项突破,缺少尾气处理装置,观察气泡的速,真题演练,A或B,dcfei,红棕色气体颜色,慢慢变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能从物质类别、氮的化合价变化理解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2.能从含氮物质的性质和转化的视角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1.氮元素的“价—类”二维图氮元素有多种可变化合价,物质的种类较多,在复习时要从物质类别和价态变化理解这些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2.含氮元素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典型物质间转化方程式再落实。(1)工业合成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室用NH4Cl固体制NH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NH3的催化氧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O2溶于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Cu溶于稀HN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Cu溶于浓HN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炽热的炭在浓硝酸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浓硝酸见光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O2+H2O===2HNO3+NO
1.自然界中氮的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一、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A.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B.雷电作用下N2与O2发生了化学反应C.在氮的循环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含氮无机物与含氮有机化合物可相互转化
工业合成氨是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条件下生成氨气,属于人工固氮,故A正确;雷电作用下N2与O2发生反应生成NO,故B正确;在氮的循环中,工业合成氨、雷电作用过程
中N元素化合价改变,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含氮无机物与含氮有机化合物可相互转化,如氨气可合成尿素,故D正确。
2.(2022·石家庄高三模拟)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A.①和②均属于氮的固定B.氢、氧元素也参与了自然界中的氮循环C.④中每生成1 ml ,消耗2 ml O2D.③和⑤过程中氮元素分别被还原和氧化
反应①将N2转化为NO,属于氮的固定,反应②属于植物固氮,A正确;由图示知,氮循环过程中涉及氢、氧元素,B正确;
二、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与物质推断
3.下列关系图中,A是一种正盐,B是气态氢化物,C是单质,F是强酸。当X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他产物及反应所需条件均已略去),当X是强碱时,过量的B跟Cl2反应除生成C外,另一产物是盐酸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X是强酸时,A、B、C、D、E、F中均含同一种元素,F可能是H2SO4B.当X是强碱时,A、B、C、D、E、F中均含同一种元素,F是HNO3C.当X是强酸时,C在常温下是气态单质D.B和Cl2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当X是强碱时,和强碱反应产生的气态氢化物B可判断为NH3,则A为铵盐,过量的B跟Cl2反应生成的盐酸盐是NH4Cl,则C为N2,由此判断D为NO、E为NO2、F为HNO3;A和强酸反应生成的B能被Cl2氧化,且生成的C能被O2连续氧化,在常见的物质中可考虑A为硫化物,所以,当X是强酸时,A、B、C、D、E、F可分别为(NH4)2S、H2S、S、SO2、SO3、H2SO4,故A、B正确,C错误;B是氨气或硫化氢,氨气与Cl2反应生成氯化铵和氮气,硫化氢和氯气反应生成硫单质和氯化氢,因此B与氯气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
4.(2022·河北三河市第一中学模拟)如图是氮元素形成物质的“价—类”二维图及氮循环的部分信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可通过雷电作用将b转化为c,这是一种固氮方式②可通过加氧化剂将e转化为f③a→c→d→f这几个反应中,均发生了N元素被氧化的反应④g只具有氧化性,还可能与碱发生反应⑤将f转化为d必须选用合适的还原剂才能实现⑥h可与f反应生成iA.①③⑤⑥ B.②③④ C.①③⑥ D.①④⑤
根据物质类别及与N元素化合价的关系可知:a是NH3,b是N2,c是NO,d是NO2,e是N2O5,f是HNO3,g是HNO2,h是NH3·H2O,i是NH4NO3。①在雷电作用下N2与O2反应产生NO,这是一种固氮方式,正确;②N2O5与水反应产生HNO3,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不变,因此反应不需要加入氧化剂就可以实现,错误;③在a→c→d→f这几个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因此均发生了N元素被氧化的反应,正确;
④g是HNO2,属于酸,N元素化合价是+3价,处于中间价态,因此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同时也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错误;⑤f是HNO3,光照条件下自身分解即可生成NO2(d),可以不用其他还原剂,错误;⑥HNO3与NH3·H2O发生中和反应生成NH4NO3和水,正确。
三、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与物质制备
5.(2022·江苏镇江市模拟)空气中的氮气可通过人工固氮获得氨气,氨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通过氨氧化法可制得硝酸,反应过程如图:
硝酸是一种强氧化性酸,制硝酸工业产生的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应处理后才能排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浓硝酸可盛放在铝制或铁制容器中B.BaSO3固体能溶于稀硝酸,生成Ba(NO3)2,放出SO2气体C.工业上,当转化①的反应达到平衡时,需不断地从混合气体中分离出NH3,将未 反应的原料气送回合成塔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D.转化④中,当V(NO2)∶V(O2)=4∶1时,理论上NO2全部转化为HNO3
硝酸是强氧化性酸,BaSO3固体能溶于稀硝酸,被氧化生成硫酸钡,硝酸被还原生成NO,B错误。
6.(2022·江苏如皋中学开学考)水合肼(N2H4·H2O)是重要的氢能源稳定剂,其制备的反应原理为NaClO+2NH3===N2H4·H2O+NaCl。下列装置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装置甲用于制备NH3,试剂X是氯化钙B.用装置乙作为反应过程的安全瓶C.制备水合肼时从装置丙的a口通入NH3D.用装置丁吸收反应中过量的NH3
浓氨水需受热或加入碱性物质才能分解产生NH3,CaCl2不能使浓氨水分解,A项错误;化学实验装置中的安全瓶的进气管和出气管均较短,B项正确;氨气密度比空气小,为了利于氨气与NaClO溶液反应,应从装置丙的a口通入氨气,C项正确;氨气会污染环境,用装置丁可吸收过量的NH3,并能防倒吸,D项正确。
7.(2022·山东淄博市模拟)氨基甲酸铵(NH2COONH4)易分解,易水解,难溶于CCl4。某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制备氨基甲酸铵。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A装置的优点是能够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B.装置B、C、E中试剂可分别为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浓硫酸、P2O5固体C.装置D使用冰水浴D.装置F中所用试剂可为NH4Cl与熟石灰
A装置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制备CO2的简易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是能够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A正确;氨基甲酸铵易水解,进入装置D的气体必须是干燥纯净气体,左侧装置B、C试剂可分别为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浓硫酸,制备纯净干燥的CO2,装置F可用NH4Cl与熟石灰制备氨气,E中试剂需干燥氨气,可以选用碱石灰,但不能选用P2O5固体,B错误、D正确;制备氨基甲酸铵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制得的物质易分解,所以装置D需降温,使用冰水浴,C正确。
四、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与典型物质性质探究
8.某化学自主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探究NH3、NO2的性质。探究Ⅰ: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NO2能否被NH3还原(K1、K2为止水夹,夹持及固定装置略去)。
(1)A装置中制取NH3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H3·H2O+CaO===NH3↑+Ca(OH)2
(2)甲、乙分别是________(填字母)。a.浓硫酸、碱石灰b.碱石灰、碱石灰c.碱石灰、无水氯化钙d.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
(3)若NO2能够被NH3还原,预期C装置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此实验装置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
C装置中混合气体颜色变浅
探究Ⅱ:探究NO2、O2混合气体的喷泉实验。
(5)请在G装置中的虚线上描出导管实线图。
答案 (进气管短,出气管长)
(6)G装置中浓硫酸有三种作用:混合NO2、O2气体;干燥NO2、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将G装置上面的圆底烧瓶收集满气体(标准状况下)进行喷泉实验,若混合气体全部被吸收,则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 ml·L-1(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率,控制混合气体的比例
1.(2018·全国卷Ⅱ,8)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
雾和霾的分散剂都是空气,A项正确;NH3参与反应生成铵盐,是反应物,不是催化剂,C项错误;过度施用氮肥会增加大气中氨的含量,D项正确。
2.(2021·广东1月适应性测试,10)部分含氮物质的分类与相应氮元素的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可经催化氧化生成bB.b为红棕色,可转化为c
D.d的溶液与Cu反应可生成b或c
由题中信息知,a为NH3,b为NO,NH3可经催化氧化生成NO,A说法正确;b为NO,为无色气体,与氧气反应可转化为c,即NO2,B说法错误;d为硝酸,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与浓硝酸反应生成NO2,D说法正确。
3.(2016·全国卷Ⅰ,26)氮的氧化物(NOx)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NH3将NOx还原生成N2。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NH3与NO2反应进行了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氨气的制备
①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上图中的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H4Cl+Ca(OH)2
②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__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氨气是碱性气体,可用碱石灰干燥,其密度小于空气,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极易溶于水,尾气处理时应防止倒吸,则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仪器的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dcfei。
(2)氨气与二氧化氮的反应将上述收集到的NH3充入注射器X中,硬质玻璃管Y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NO2(两端用夹子K1、K2夹好)。在一定温度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
Z中NaOH溶液产生倒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第23讲 氮及其氧化物 硝酸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标导航,氮及其氧化物,考点一,必备知识,易错辨析,专项突破,归纳提升,1关系式法,考点二,氧化为Fe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22讲 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目标,必备知识,硫的循环转化,专项突破,真题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17讲 氯及其化合物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标导航,氯气氯水,考点一,必备知识,易错辨析,专项突破,次氯酸次氯酸盐,考点二,热点强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