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24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学情评估卷二试卷(附答案人教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682743/0-173876237459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北省2024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学情评估卷二试卷(附答案人教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682743/0-173876237462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北省2024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学情评估卷二试卷(附答案人教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682743/0-173876237464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期中、期末测试卷多份
河北省2024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学情评估卷二试卷(附答案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北省2024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学情评估卷二试卷(附答案人教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简答题,实验与探究题,计算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K-39 Mn-55 Fe-56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中华文字博大精深,下列成语的本意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立竿见影 B.滴水成冰
C.叶落知秋 D.火上浇油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3.校园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的组装和使用,可以提高同学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硫是引起空气污染的物质之一
B.PM2.5的含量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C.积极植树造林有助于提升空气质量
D.加强空气质量检测有利于调控工业布局、减少空气污染
4.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5.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视频展示了在无容器材料实验柜中进行的“锆金属熔化与凝固”实验。如图是锆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锆原子的质子数为40
B.氯化锆的化学式可能为ZrCl2
C.锆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1.22 g
D.锆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2个电子
6. “雨过天晴云破处”是对汝窑瓷器的一种赞美。陶瓷在烧制过程中会发生4FeS+7O2eq \(=====,\s\up7(高温))2Fe2O3+4X等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SO2
B.该反应中有三种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C.该反应不是分解反应
D.该化学方程式中FeS与X的质量之比为47
7.下图是一种新型火箭推进剂在火箭发射过程中的微观反应示意图。根据图示得到的下列信息正确的是( )
A.反应中各原子数目明显不同,说明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B.反应中有两种氧化物
C.甲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O4+N2H4eq \(=====,\s\up7(点燃))N2+H2O
8.某同学用如图装置探究磷燃烧的条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室可通过加热KMnO4制取O2
B.通入O2后,白磷燃烧,说明物质燃烧的条件是只需要O2
C.通入O2后,红磷不燃烧,白磷燃烧,说明白磷着火点比红磷低
D.实验室中少量白磷可以保存在冷水中
9.碳及含碳物质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质Y可以是稀盐酸
B.物质X可以是酒精
C.反应①一定是化合反应
D.反应②是放热反应
10.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图甲:电解水
B.图乙:氧化铜粉末和木炭粉末混合加热
C.图丙: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D.图丁: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2分)
11.(4分)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硫元素:________。
(2)钠离子:________。
(3)2个氮原子:________。
(4)标出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12.(5分)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
(1)煤、石油、天然气是三大化石能源,属于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沼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它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氢能作为最有潜力的绿色能源,有来源广泛、热值高和________________的优点。
(4)下列做法有利于减少河水污染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将垃圾妥善处理,不要扔进河中
B.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河中
13.(4分)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A实验中,打开a、b管的活塞,用______________分别接近a、b管玻璃尖嘴处,检验产生的气体。
(2)B是铁丝燃烧的改进实验。①将加热至红热的铁丝插入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集气瓶中,铁丝不燃烧。②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该反应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_作用;将铁丝再次加热至红热插入集气瓶中,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__________、放出大量热、有黑色固体生成。对比①②,说明影响铁丝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
14.(5分)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有关问题。
氨气(NH3)燃烧时生成水和空气中含有的一种气体,作为一种零碳能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氨气易液化,将氨气常温下加压到1 MPa,或者常压下温度降到-33 ℃,均可将其液化。氨气是极易溶于水、无色、碱性的有刺激性的气体,对黏膜有刺激作用。
传统的工业合成氨气是将氮气和氢气在20~50 MPa的高压和500 ℃的高温条件下,用铁作催化剂合成。德国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固体表面化学的研究中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揭示了氮气与氢气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气的反应过程。下图是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氮原子,“”表示氢原子,“”表示催化剂)。
(1)氨气在纯氧中燃烧能生成一种空气中含有的气体,该气体是________,该气体的另外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
(2)从微观角度看,氨气液化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________。
(3)传统工业合成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4分)A~H是初中化学已学过的常见物质。E的澄清溶液可用来检验CO2的存在,F和H都是气体。
(1)E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
(4)反应④在自然界中称为______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16.(6分)如图1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几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
(2)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一般不选E装置收集CO2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2为增氧酒精灯,是在普通酒精灯的灯芯座中间加一根导气管(即增氧孔),使用时将氧气通入增氧孔。
①利用过氧化氢溶液给增氧酒精灯提供氧气,装置A、B、C中最适合作发生装置的是________(填字母),由增氧酒精灯构造可知,增氧酒精灯火焰的________(填“外层”或“内层”)温度更高。
②将细铁丝放到增氧酒精灯的火焰处,铁丝立刻剧烈燃烧,点燃前需将如图3所示陶土网套在灯芯座上,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6分)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践行碳中和理念,某实验中学开展了“我为低碳作贡献”的社会实践活动。
任务一:了解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1)从碳循环视角看,会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的过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
(2)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探究吸收二氧化碳的途径
【作出猜想】有同学认为可用水吸收二氧化碳。
图1
【进行实验】(3)向充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迅速拧紧瓶盖振荡,塑料瓶变瘪(如图1),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三:寻找捕集、利用二氧化碳的新途径
【搜集资料】①目前,CO2捕集技术的关键是将CO2从排放物中分离出来。物理吸收法中的一种方法是用甲醇作溶剂吸收;另一种是用活性炭、沸石等对CO2进行吸附性吸收。②将二氧化碳转换为化工原料乙烯,是我国科学研究的又一重大突破,其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
图2
【交流讨论】(4)活性炭、沸石等可作吸附剂吸收CO2,则它们可能具备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
(5)将二氧化碳转换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四:制定低碳行动方案
(6)“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请写出日常生活中符合该理念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四、计算应用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8.(6分)实验室有一瓶含杂质的高锰酸钾,某兴趣小组同学用该试剂制取氧气。取10 g该试剂放入大试管中加热(杂质不参加反应),并在不同时刻测定试管内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请计算:
(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g。
(2)该试剂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
答案
10. C 点拨:电解水生成的H2和O2的体积比为2∶1,A错误;氧化铜和木炭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使固体质量逐渐减小,至完全反应,质量不再变化,B错误;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分解,最终得到的O2的质量相等,与有无催化剂无关,D错误。
11.(1)S (2)Na+ (3)2N (4)eq \(S,\s\up6(+6))O3
12.(1)不可再生 (2)甲烷(或CH4);CH4+2O2eq \(=====,\s\up7(点燃))CO2+2H2O (3)环保(或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 (4)A
13.(1)燃着的木条 (2)催化;火星四射;氧气的浓度
14.(1)氮气(或N2);作保护气(合理即可)
(2)分子间的间隔
(3)N2+3H2eq \(=====,\s\up7(催化剂),\s\d5(高温、高压))2NH3;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氮分子分解成氮原子,氢原子和氮原子重新结合成氨分子(合理即可)
15.(1)Ca(OH)2
(2)CaCO3+2HCl===CaCl2+H2O+CO2↑
(3)化合反应 (4)光合作用
点拨:E的澄清溶液可用来检验CO2的存在,则E为氢氧化钙,进而确定出A和B分别为氧化钙和水中的一种;F和H都是气体,结合反应④的产物之一是淀粉,因此可知H为氧气,F为二氧化碳,B为水,则A为氧化钙;由E+F―→B+C,可确定C为碳酸钙,进而推出D为稀盐酸,G为氯化钙。
16.(1)铁架台
(2)2KMnO4eq \(=====,\s\up7(△))K2MnO4+MnO2+O2↑
(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
(4)①C;内层 ②防止铁燃烧形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在酒精灯上,使酒精灯破裂
17.(1)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合理即可)
(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3)二氧化碳溶于水导致瓶内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大气压使塑料瓶变瘪
(4)疏松多孔
(5)2CO2+6H2eq \(=====,\s\up7(一定条件))C2H4+4H2O
(6)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乘私家车出行(合理即可)
18.(1)0.96
(2)解:设该试剂中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
2KMnO4eq \(=====,\s\up7(△))K2MnO4+MnO2+O2↑
316 32
x 0.96 g
eq \f(316,32)=eq \f(x,0.96 g)
x=9.48 g
该试剂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eq \f(9.48 g,10 g)×100%=94.8%。
答:该试剂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为94.8%。
选项
事实
解释
A
花香四溢
分子在不断运动着
B
H2O2能杀菌消毒而H2O不能
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
C
同等条件下冰的体积比水大
分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D
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少
分子之间有间隔
加热时间/s
t0
t1
t2
t3
t4
t5
剩余固体质量/g
10
10
9.12
9.08
9.04
9.04
答案
速查
1
2
3
4
5
6
7
8
9
10
D
A
B
C
C
D
B
B
C
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2024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学情评估试卷(附答案人教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省2024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学情评估卷一试卷(附答案人教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简答题,实验与探究题,计算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省2024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学情评估卷试卷(附答案人教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简答题,实验与探究题,计算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