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章空气与水资源第1节空气的组成知识点沪教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681313/0-173872561061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化学沪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第1节 空气的组成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第1节 空气的组成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空气的组成,纯净物与混合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水中的导管口,如有气泡冒出,松手后导管口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拓展:检验装置气密性主要利用的是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容器受热后,容器内的气体膨胀,容器内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强,所以在右端导管口处有气泡冒出。如果装置漏气,则在导管口处就无法观察到气泡。
二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原理:红磷燃烧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使瓶中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倒流入集气瓶,补充了减少的氧气的体积。
(2)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热。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倒流入集气瓶并约占集气瓶中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3)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及其对应符号:
红磷+氧气eq \(――→,\s\up7(点燃))五氧化二磷
P O2 P2O5
(4)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5)误差分析
偏小:①红磷量不足;②装置气密性不好;③未等装置冷却到室温就打开了止水夹等。
偏大:①点燃红磷后伸入集气瓶中的速度太慢,导致瓶中的空气受热膨胀逸出;②点燃红磷前未夹紧止水夹,使瓶内空气受热膨胀后沿导管逸出。
(6)多角度分析实验
侧面能得出有关氮气的一些性质:如氮气难溶于水,氮气不可燃也不助燃。
三 空气的组成
第一次明确提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是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易错提示:
(1)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是指体积分数,而不是质量分数。
(2)空气中各成分含量保持相对稳定,但不是一成不变的。
四 纯净物与混合物
根据组成物质的种类可以将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第2课时 氮气和稀有气体
一 氮气
空气成分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
78%
21%
0.94%
0.03%
0.03%
纯净物
混合物
概念
只由一种物质组成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
区别
物质种类
只有一种
至少有两种
组成特点
固定
不固定
性质
有固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无固定的物理性质,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
表达式
能用一个化学符号表示
不能用一个化学符号完整表示
举例
氧气、二氧化碳、水、铁等
空气、海水、土壤等
联系
简单混合
纯净物 一混合物
分离、提纯
氮气的性质
氮气的用途
空气中的氮气很稳定,在常温下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用作粮食、瓜果的保护气
用作灯泡的填充气
在一定条件下,氮气和氢气反应可制得氨气
用于制取氮肥
在一个大气压下,温度低于一196 ℃就会形成液氮,液氮汽化吸收热量
液氮可用于医疗手术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沪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第4节 水的组成和净化学案设计,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水的物理性质,水的组成,自来水的生产过程,硬水和软水,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2024)第3节 氧气的制备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过氧化氢制氧气,催化剂,分解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第2章 空气与水资源第1节 空气的组成学案设计,文件包含九年级初中化学上册同步讲义新沪教版21空气的组成教师版docx、九年级初中化学上册同步讲义新沪教版21空气的组成学生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