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版2025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14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第1页
    部编版2025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14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第2页
    部编版2025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14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4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第四单元14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优秀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第四单元14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优秀教案,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研习范例,探究摘要要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类是宇宙的产物,现在暂时居住在叫作‘地球’的星球上。” ——卡尔·萨根《宇宙的边疆》
    1.介绍作者
    关增建,1956年生,科学史博士,1984年入中国科技大学读研究生,师从李志超、钱临照教授。毕业后入郑州大学工作,1995年任郑州大学文博学院院长,同年破格晋升教授。2000年调入上海交大,现为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有五部著作问世:《中国古代物理思想探索》《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纲·理化卷》《世界著名科学家传》《中华文明史话丛书·计量史话》《世界著名发明家传》
    其自述有云:在已有的成果中,对中国古代物理思想和计量史的研究,偶得风气之先;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阐释,树碑与毁庙并存,唯以取得合理解释为追求。治学取向向往兼容并包,对科学史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亦颇感兴趣。希望在科学史研究的道路上,能够有所收获。
    2.作品背景
    现代文明的高速发展,使得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距离越来越遥远,这当然并非好事,只是人类为获得现代文明而被迫付出的代价罢了。有识之士很早就在为此担忧。在20世纪初,当时的哈佛大学校长康奈特建议用“科学与学术”的提法来兼顾两者,就已经受到热烈欢迎。
    那时,萨顿正在大声疾呼,要在人文学者和自然科学家之间建立一座桥梁,他选定的这座桥梁不是别的正式科学史。他认为,“建造这座桥梁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要文化需要”。本文选自《科学史十五讲》《科学史十五讲》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应运而生的。
    3.新知讲解:
    科学史是科学和科学知识,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历史发展的研究。我们称之为“历史”的东西,总是那些被人“讲”出来的东西。每一种“历史叙述”的背后,都隐含着叙述者的一套历史“观念”。
    这套“观念”支配着历史叙述者和历史学家去选择讲什么、不讲什么,支配着他们如何讲、如何编排形形色色的历史“事实”。就科学史而言,这套观念首先和主要的是“科学”的观念,其次还有“历史观”,不同的“科学观”和“历史观”决定了科学史叙述的不同范围、不同内容和不同方式,就将写出不同类型的科学史来。
    活动一 借助表格,整理观点
    抓取关键概念,借助表格梳理各学说的基本观点。
    绘制表格,确定表头是关键,表头一般指表格的第一行,指明表格每一列的内容和意义。
    整理“主要天文学说”,列一个表格,表头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以下是主要天文学说基本信息表。请阅读文本提取重要信息,完成下表。
    筛选整合信息的方法:抓取关键概念,筛出相关信息;借助标志词,选出关键信息;整合信息
    活动二 简笔绘画,呈现学说
    以简笔画形式形象地呈现各学说的宇宙结构形式
    梳理“浑盖之争”
    活动三 思维导图,梳理思路
    以思维导图梳理文章论证思路。
    活动四 梳理争议点和结果,归纳争论特点和意义
    借助表格 梳理争议点和结果
    在梳理过程,你发现浑盖之争有什么特点和意义呢?
    1. 特点:(1)延续时间长;(2)参与人员多、涉及面广;(3)成果丰富,影响深远;(4)讨论内容丰富,重视实际校验;(5)政治、宗教等非学术因素没有介入。
    2. 意义:(1)促成了与之相关的众多重要科学问题的解决,促成了中国古代天文学诸多重要成就的获得;(2)表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问题的关注程度,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待科学问题的严谨态度。
    活动四 梳理征引材料,体会科学思维与态度
    是故百川发源,皆自山出,由高趣下,归注于海。日为阳精,光曜炎炽,一夜入水,所经焦竭。百川归注,足以相补,故旱不为减,浸不为益。(《隋书·天文志》)
    作用3:展示出中国古人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
    有能说盖天者,欲工作一盖天仪,不知可否。或云似伞样,如此,则四旁须有漏风处,故不若浑天之可为仪也。(《朱子语类》卷第二)
    作用4:体现出古人研究的科学原则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小结:中国古人是以观察、实验所得的客观事实为基础,通过大胆假设、严密推理、事实验证解决实际问题的。体会作者对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的自豪。
    活动五 研习范例,探究摘要要素
    基因组测序揭示达尔文雀及其喙的进化历程
    摘要:栖息在加拉帕瓦斯群岛和科科斯岛的达尔文雀,构成了物种形成和适应性进化研究的标志性模型。本文给出了覆盖达尔文雀族所有种的120个个体的全基因组重测序和两个近缘物种的系统发育分析,其结果与使用基于表情的分类方法,得到的结论大相径庭。我们发现了大量的证据证明在净化辐射中的确存在种间基因流动。种间杂交产生了混合血统的物种。编码显示颅面形成的转入因子ALXE基因位于一段长249kb的单体型序列中,这段序列与达尔文雀种间喙部形态多样性紧密相关。同时,该序列也与中等地雀种间的喙部多形态相关,由于环境的变化,这种鸟类的喙部形态曾经历巨大的演变。含有ALXE基因的单体型序列,促进了达尔文雀喙形的多样化,从而扩大了对食物资源的利用。(出处:2015年学术期刊《自然》)
    达尔文与进化论:不废江河万古流
    摘要:进化论是生命科学的核心,而查尔斯·达尔文作为进化论的开创者,在进化学史上具有卓然的地位。至今仍有人通过声称达尔文的理论彻头彻尾是错的来哗众取宠,而这也恰恰证明了达尔文对进化学的影响之深远。本文列举了声称“达尔文是错的”的声音中的不同派系的支持者的观点和动机:一些人指望用达尔文的观点为他们背后的政治意识形态做辩护,或谴责他们反对的政治意识形态;另一些人关注的是进化论所描述的肉眼凡胎的宇宙形态会摧毁人们脆弱的道德操守和宗教信仰,又或者认为达尔文主义是对宗教的直接攻击;哲学家们质疑整个理论的连贯性;而某些生物学家则渴望以比达尔文更伟大的身份载入史册。然而只要头脑清醒,就可以看出,这个多样化的群体之所以团结在一起,只是因为他们对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理解不足。 (出处:2018年《科学前沿》)
    摘要内容: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
    摘要一般结构:
    1.简介研究领域
    2.提供背景信息
    3.简述研究问题
    4.概括研究结果
    5.展示研究方法
    6.揭示研究价值
    7.阐述学术背景
    活动六 学以致用,写作摘要
    根据所学内容,对照摘要内容的基本构成,为《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写一段提要,200字左右。写完后,请与小组的几位同学一起交流探讨彼此的摘要,根据检验和讨论的结果对自己写作的摘要进行修改。
    示例
    “盖天说”和“浑天说”这两种宇宙结构说的争论持续了千年,促成了与之相关的众多科学问题的解决。文章基本按照时间顺序来说明“'天圆地方’说”“宣夜说”“盖天说”“浑天说”四种天文学说,解说“盖天说”和“浑天说”之间的论争,最后对这场论争进行评析,分析了这场论争的影响、特点、秉持的原则等,体现了中国古代对宇宙结构的认识过程。这个过程不仅表现了中国古代在科学发现中重视实际校验的优秀传统,更体现了中国古代对待科学的态度,回应了“中国古代天文学只是一种礼学”“中国古代没有科学”等观点,树立了民族的自信。
    作业
    1.在你感兴趣或者擅长的学科领域中确定一本较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选读它所刊发的论文摘要,选取一两则抄录下来与同学分享。
    2.完成教材单元研习任务二的第一项:选择本单元的另一篇文章,为其写一段摘要,200字左右。
    【作业2】《自然选择的证明》摘要示例
    自然界的生物存在自然选择法则——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所有的博物学家都承认自然变种的存在。基于此,文章从自然选择的基本法则与相关事实之间的关系入手,以自然选择为中心,列举了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变异变种事实,说明生物变异的原因在于自然选择,以此批驳物种是独立创造出来的观点,阐明自然选择说是可信的。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也保证了自然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课题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修下册第四单元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3课时
    教材分析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是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教材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学习自然科学论著,与选择性必修中册的社会科学经典理论著作研习,共同构成“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天文学上的扩世之争》梳理了我国古代关于宇宙结构模式的论争,并对之进行科学的审视和哲学的思考,肯定中国古代天文学研究的学术贡献和科学意义。文章主要以各学说出现的时间为线索,爬梳相关史料,力图勾画历史的准确面貌并作出评论。但是作者并未将几千年的史料一道来进行考据,而是择要述评,详略结合,既清晰勾勒这场争论的脉络,又突出了论争的要点,再作评价和理论总结。这篇文章以天文学专业知识为依托,对相关史料进行梳理、分析,充分体现了科学史研究的“跨学科”特点。
    教学目标
    1.通过列表格,了解不同学说的基本观点、代表人物,了解中国古代宇宙结构学说的发展过程及论争,用简笔画形式呈现各学说的宇宙结构形式。
    2.学习运用思维导图有效梳理论文思路,掌握阅读学术论文的一般方法。
    3.梳理浑盖之争的基本信息,体会科学论著以“问题”为基本线索的特点。
    4.分析文章的征引材料,体会中国古人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
    5.研习范例,学习论文摘要的写作。
    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古代宇宙结构学说的发展过程及论争,梳理浑盖之争的基本信息
    教学难点
    学习论文摘要的写作

    相关教案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4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4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及反思,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知能对标,课文内容分析,学情整体分析,教学活动准备,教学活动设计,多媒体展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4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4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选文意图,选文特点,设计思路,教学目标,导入课题,课堂安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