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二轮与三轮作文复习升格序列课件(全国通用)
03 思辨类作文的高效审题立意法-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二轮与三轮作文复习升格序列课件(全国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03 思辨类作文的高效审题立意法-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二轮与三轮作文复习升格序列课件(全国通用),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审题立意的重要性,审题立意的内涵,审题等级,立意要求,考生问题,什么是关键词句,真题典例,审题思维,“抓关键词句法”,“构建关系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部分审题立意的重要性、内涵、要求
1、审题是驭文之首术。2、立意是谋篇之大端。 立意是一篇文章的根本,它直接关系到文章的选材、布局,乃至文章思想的深度。
1、审题即拆解题目的过程,包括明确写作对象,抓住材料关键词、句,理清材料层次,概括层次内容,明确写作题目要求等。包括: (1)审材料;(2)审导语;(3)审写作要求。
2、立意即确定写作方向的过程,包括根据材料中的主要内容,关键词、句,概括出核心写作对象,然后确立论点,把握写作方向等。
1、一等为“切合题意”,指审题准确、深刻、独到;2、二等为“符合题意”,指审题准确,在命题要求范围内,但个性色彩不鲜明;3、三等为“基本符合题意”,指审题大体准确,中心基本明确,但论述或叙述时有游离中心的现象;4、四等为“偏离题意”,指完全脱离题意、指向、范围和要求。
1、正确。 所谓“正确”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思想内容正确,其次是文章的立意要符合题意的要求,即切题。2、新颖。 就是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和发现。
3、深刻。 “深刻”就是能“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写出"“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俱无”的意思来。4、集中。 一篇文章立意必须单一明确,多中心就等于没有中心了,思想可以丰富,主题必须集中,即只能有一个主题。
1.断章取义,因小失大。 不能深入理解材料所包含的中心意思和命题者的意图,随便以某个自己感兴趣的词语或句子为立足点就开始作文,造成偏题跑题。
2.只见现象,不见实质。 对那些寓含着深刻哲理的材料,简单地从表面引发,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3.忽视要求,抛弃材料。 不重视对材料之后的作文提示或要求的审读,忽视题目限定的条件,甚至完全抛弃材料,任意发挥,作文主旨与材料毫无关联甚至相悖。
第二部分 审题立意方法
1、抓关键词句法。 即抓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进行分析,深挖内涵。
关键词句往往是材料的“文眼”,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如果材料中有关键词句,就可以考虑将其作为审题、立意的抓手和突破口。
①评议重点对象的词句。 ②文中反复出现的词句。 ③文末概括总结的词句。
(2022新高考I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感悟与思考。
本道作文题借围棋学习中的三个概念术语“本手、妙手、俗手”,通过巧妙类比,引导学生遵循获取知识和养成能力素养的基本规律,筑牢根本,守正而后创新,鲜明地突出实用性、情境性和任务性。 具体按照下面步骤:
参考立意:1.筑本手之基,臻妙手之善。2.本手过硬,方可妙手绘春。3.学好本手,不以俗手造败局。4.用好本手,避开俗手,致妙手境界。5.循本手之径,登妙手之峰,远俗手之渊。
2、构建关系法。 即结合材料内容,对二元或三元关系主体的内涵有正确的了解;了解思辨话题各方概念的内涵,这是思辨的准入点;了解各方的内涵,才能判断彼此间存在一种什么样的逻辑关系。
(1)对立统一关系:(无此无彼) 各要素单一来看是对立矛盾的,但实际上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相辅相成。 示例: 2022年高考上海卷“喜欢发问”与“看重结论” 2024年贵州省10月作文“向里走”与“向外求”
(2)选择取舍关系:(有此无彼) 诸要素之间为一是一非、一对一错的关系,对它们只能有所取舍选择。扬是避非,正确认识、对待、处理。示例: 山东省菏泽市2024年10月月考“独乐乐”与“与人乐乐”(3)并列共存关系:(有此有彼) 诸要素之间存在着一种平等并列的关系,几个要素可以同时共存。示例: 广东省部分学校2024年9月月考“勇者、智者、强者”
(4)条件转化关系:(此由彼生、此为了彼) 诸要素间有一种条件关系,或者互为条件。示例: 2021年全国甲卷“可为”与“有为”(5)递进关系:(由此及彼) 要素间呈现由轻到重或者由浅入深的关系,主要在三元关系中考虑。示例: 2022年新高考I卷“本手、妙手、俗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一种人格像“牛油果”,当你不断往下挖时,会发现一颗坚硬的内核。牛油果型人格的人坚守自我,不管外界如何风雨飘摇,也影响不了他们坚定的内心。 而老子却说:“上善若水。事善能。”即理想人格如一泓清水,它能冲开堤坝,随物赋形,融江入海,让生命得以进一步提升。 在继往开来的新时代,对于想拥有高质量青春的高中生来说,该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自我?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第一则材料:有一种人格像“牛油果”,当你不断往下挖时,会发现一颗坚硬的内核。牛油果型人格的人坚守自我,不管外界如何风雨飘摇,也影响不了他们坚定的内心。
关键词:坚硬的内核;坚守自我;坚定的内心。
材料一强调的是“坚守”“不变”。
第二则材料:而老子却说:“上善若水。事善能。”即理想人格如一泓清水,它能冲开堤坝,随物赋形,融江入海,让生命得以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上善若水;事善能;随物赋形。
上善若水:指具有崇高道德的人,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滋润万物而不争名利。老子《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事善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老子《道德经》:“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随物赋形:意思是指针对客观事物本身的不同形态给予生动形象的描绘。出自宋·苏轼《画水记》:“画奔腾巨浪,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尽水之变,号称神逸。” 材料二的这种理想人格的特点是能够随着外界的变化而变化。随遇而安,灵活应变,与时迁移,与外界交融,“能方能圆,曲直随形”。 第二则材料突出的是“改变”。
综合材料: “牛油果”人格无论何时都能“坚守内心”固然可贵,但如果一味地“坚守内心”容易陷入顽固不化、冥顽不灵的弊端; 而“流水型”人格“善于改变”也有可取之处,但如果一味“随世迁移”则是内心缺乏坚定信仰、随波逐流的表现。
“坚守内心”与“随世迁移”属于辩证统一(对立统一)关系。
参考立意:1.秉坚守之心,悟善变之道。2.行若水,心益坚。3.行若蒲苇,心若磐石。4.坚定内心,审时度势。5.坚守自我本心,灵活变通处事。6.固守精神的净士,活出自我的风采。7.守住原则,改变方式。
第三部分 真题实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之所以推崇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水包含了“利他”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贤人的境界是“自利利他,胸怀天下”。但现在不少人认为,利他与利己是对立的,利他就是牺牲自我,利他思维违背人的本性,因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究竟应该“利己”还是“利他”?这些问题引起了同学们激烈的争论。 请你联系社会现实,写一篇文章,表达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1、审读材料,寻找关键。关键句:老子之所以推崇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水包含了“利他”精神。利他与利己是对立的,利他就是牺牲自我,利他思维违背人的本性,因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关键词:“利他” “利己” 利他与利己的对立
2、围绕关键,深挖内涵。①“利他”:老子推崇“利他”精神,贤人主张“自利利他”精神,二者都遵循“利他”精神。真正高人的成就不是争来的,而是利他精神的结果。一个成熟的人,一定懂得利他、合作,懂得分给别人。懂得获利,这是一般人的思维,懂得分利给别人,这才是大格局、大智慧。②“利己”:“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利己”主义者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把个人利益看作高于一切从极端自私的个人目的出发,不择手段地追逐名利、地位和享受。追逐个人名利,历来是一切利己主义者的人生目的。
③利他与利己的对立:“利他与利己”有对立性,也有统一性,不能片面化。维护个人的正当权益。个人对自身利益的正当追求,是人的生命得以延续的基本保证,也是人们从事一切活动的基本动力。反对损人利己。如果自己的利益是通过侵占、牺牲他人的利益来实现的,不仅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而且会使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失去信心,最终损人又害己。关爱他人、服务社会。个人要想在社会生活中获得自己的正当权益,首先需要关爱他人、尊重他人。
【立意参考】1.绽放利他繁花,自有利己硕果。2.自利利他,胸怀天下。3.修身亦齐家,治国平天下。4.利他利己,比翼齐飞。
利他利己,比翼齐飞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利他”成为最高精神品格。而如今不少人却认为“利他”有违人性,应当反对。而我认为,“利己”与“利他”不是不是对立的,而应比翼齐飞。慎思之,“利己”绝非牺牲他人,而是以自我完善为他人造福。诚然,“利己”是人的本性,无可厚非。但我提倡的“利己”不是为了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违背社会公德,甚至违反法律规范,而是竭尽全力争取发展机会,完善自身,以汇入时代的潮流,造福人类。“利己”是花,“利他”是果,用“利己”
之花完善自身,才能收获“利他”之硕果。“利己”与“利他”不是对立的两面,“利己”为“利他”提供了更多的途径和可能,为“利他”创造了基础,指明了方向。 明辨之,“利他”不是牺牲自己,而是立足社会更好地推动自身发展。 鲁迅曾言:“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生取义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在革命战争年代,他们是开国英雄——十大元帅;他们是为国立功的张富清、李延年;他们是拼搏进取的红军战士……在现代社会,他们是青蒿素的发明者屠呦呦,他们是水稻之父袁隆平,他们是核潜艇专家黄旭华……他们牺牲掉部分自我利益,投身祖国的建设,造福千万
中国人民及至世界人民,他们铸就了中华民族的脊梁,彰显了奋斗的民族精神,他们在“利他”的过程中实现了自我价值,何尝不是一种“利己”? 笃行之,唯有“利他”与“利己”并重,才能汇聚社会进步的磅礴力量。 “莫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失去“利他”目标的“利己”,就如无头之蝇,难成大器;失去“利己”指引的“利他”,就如年迈老人,缺乏活力和动力,陷入疲倦。只有将“利己”与“利他”有机结合起来,让二者同呼吸,共命运,才能迸发出社会进步的绚烂火花。“青年,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我们作为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的新人,更应以开阔的
更应以开阔的眼界纵观世界,在社会规范下追求“利己”,以完善自身,提高素养,积累才学;再以“利他”为最终目标,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化为水滴,汇入时代江河,成就自身,也早就中国的磅礴气势。 总而言之,“利己”与“利他”不是硬币的两面,有你无我,而是时代蓝图的两块,缺一不可。利他利己,比翼齐飞;民族复兴,指日可待!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04 如何提炼出更醒目的中心论点-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二轮与三轮作文复习升格序列课件(全国通用),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遵循五项基本原则,开门见山,归纳引申,实战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02 如何写就高分论据-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二轮与三轮作文复习升格序列课件(全国通用),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分论据的特点,写好论据的意义,七排比式,八动宾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届语文高考作文复习:“思辨类”作文审题立意 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