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2024年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_隋朝统一与灭亡【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675864/0-173850412751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2024年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_隋朝统一与灭亡【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675864/0-173850412757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2024年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_隋朝统一与灭亡【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675864/0-173850412760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2024年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_隋朝统一与灭亡【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675864/0-1738504127632/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2024年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_隋朝统一与灭亡【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675864/0-1738504127658/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2024年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_隋朝统一与灭亡【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675864/0-1738504127686/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2024年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_隋朝统一与灭亡【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675864/0-1738504127711/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2024年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_隋朝统一与灭亡【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675864/0-1738504127731/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1课 隋唐统一与灭亡图文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1课 隋唐统一与灭亡图文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隋的统一,民族融合,人民渴望统一,杨坚自身因素,陈的衰弱,垦田扩大,人口增长,粮食充足,开通大运河,A陆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隋朝的兴亡,知道隋朝速亡的原因;了解科举制度创建、大运河开通等史事,认识隋王朝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1.通过识读《隋朝大运河示意图》,了解大运河的走向与概貌,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理解大运河开通的条件和影响。(时空观念、史料实证)2.通过比较历代的选官制度,理解科举制创立的进步意义。 (历史解释)3.辩证分析隋炀帝的功过,形成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唯物史观、史料实证)4.能够通过隋朝的兴亡,认识到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的共同要求,明白“得民心者得天下”。(家国情怀)
隋朝建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建立隋朝,定都大兴。隋朝统一: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
隋朝疆域东起辽河、北抵大漠、西至敦煌、南据交趾
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顺应了民族交融的大趋势,促进了南北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回顾:中国封建社会中结束分裂,实现大一统的王朝有哪些?
启示: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必须维护国家统一。
【任务一】结合材料,归纳隋朝统一南北的原因。
材料1: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内迁,促进了民族融合,后来出现南北对峙,政权更迭频繁,人民渴望统一。从社会矛盾看,北方民族大融合,使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步缓和并趋于消失;从南北方经济状况看,……南方经济得到开发。
材料2:隋文帝即位后,“勤劳思政”,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特别是加强军队建设,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
材料3:南陈皇帝陈叔宝身居高阁,整日里花天酒地……有军国政事,皆置不同。
2.隋朝巩固统治的措施
【任务二】根据材料分析,隋文帝采取的措施达到了怎样的效果?
3.隋朝巩固措施的影响
“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重曰炀;逆天虐民曰炀。”——《缢法解》
隋文帝次子,他杀死文帝及兄长杨勇后继位。
水运的优势:中国古代陆路运输粮食利用车、马,靠人力、畜力进行,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而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
【拓展问题】隋代粮仓保证全国的粮食供应。那么隋朝如何解决运输粮食的问题?
【任务三】结合材料,说说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江南之为国盛矣……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南朝梁·沈约《宋书》
(隋炀帝)“将兴辽东之役,自洛口开渠,达于涿郡,以通运漕。”——《隋书·阎毗传》
加强南北经济沟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一条动脉:二千多米:三个点位:四段工程:五大水系:
中心洛阳、北到涿郡、南到余杭郡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合作探究】结合视频和材料,评价大运河开通的影响?
利:①带动了沿河城市的繁荣与发展。②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③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交融。
弊:劳民伤财,徭役繁重,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激化阶级矛盾,引发农民起义的爆发。
现实价值:从历史上“南粮北运”、“盐运”通道到现在“北煤南运”干线以及防洪灌溉干流,这条古老的运河至今仍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巨大作用。大运河是中国两千多年历史的现实见证,是保存中国古代灿烂文化最丰富的文化长廊、博物馆和百科全书,大运河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2014年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隋文帝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依才能取士
隋炀帝时,设置进士科,标志着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创立
科:考试科目 举:选拔人才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金榜题名 名落孙山 十年寒窗 连中三元 一举成名
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
选拔标准:由家世门第、财产等级 等演变为学识、才能。
选拔原则:逐渐走向制度化,体现相对的公平、公开。
选拔方式:由血缘、推荐、地方品评演变为中央考试选拔。
选官权利:选官权从地方收归中央,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变革……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延续了约1300 年。
材料3:这一制度,中国推行了近两千年之久;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这一制度达到充分发展时,是由一系列考试组成的。 ——斯塔夫利阿诺斯《全球通史》
加强了朝廷在选官上的权力,使通过考试选拔的官员的用人制度逐渐确立
提高了整个官僚队伍的文化素养
扩大了统治基础,对社会阶层流动也起到积极作用
材料2: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1:……但是科举选官的范围较之九品中正制要广泛得多,一般地主子弟均有资格参加科举,这对排除当时门阀士族的残余势力,提高官员素质和改善吏治,都有着一定的进步意义。 ——斯塔夫利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4:科举考试偏重文学、历史和学术问题,使得统治阶层产生一种讲求考证、沉溺文学或一味好古的倾向,这对培养求是致用的思想是很不利的。这种制度虽然使中国保持了上千年的稳定,但是它同样也阻碍了中华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摘编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5:愚以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 ——(明)顾炎武:《日知录》
①选拔标准单一,压抑个性;②考试以儒学为主,忽视实用性,不利于科技的发展;③八股取士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不能与时俱进。
直接原因:隋末农民大起义
根本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任务四】根据下则材料,总结隋朝灭亡的表现和原因。
功:隋炀帝修建了大运河,便利了南北交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统治;创立进士科,促成了科举制形成,加强了中央集权,推动了教育、文化的发展。 过: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贪图享乐,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拓展问题】如何评价隋炀帝?
蒙曼:“隋炀帝是大暴君,只是,暴君不是昏君,隋炀帝虽然无德,但是有功。”
修建大工程首创制度灭亡原因
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统治者要勤政爱民,以民为本
发展经济,加强中央集权(“开皇之治”)
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确立
得民心者得天下要爱惜民力勤俭治国
1.(2024·四川成都)唐代地理书《元和郡县图制》曾描述某水利工程,“公家运漕,私行商旅……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焉”。该工程的修建有利于( )A.珠江水患的治理 B.巴蜀地区的开发C.郡县制度的推广 D.国家统一的巩固
2.(2024·四川广元)初中历史课程强调“以中外历史进程及其规律为基本线索,突出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隋唐时期最显著的阶段性特征是(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1课 隋唐统一与灭亡图文课件ppt,文件包含第1课隋朝统一与灭亡pptx、含嘉仓MP4、大运河mp4、开通大运河MP4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1课 隋唐统一与灭亡背景图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星题基础巩固,星题能力提升,星题素养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1课 隋唐统一与灭亡课文内容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隋文帝杨坚,隋朝速亡的根本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隋文帝,隋炀帝,科举制改变个人命运,暴政而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