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部编高教版(2023)桂枝香·金陵怀古集体备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中职部编高教版(2023)桂枝香·金陵怀古集体备课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录》,新课导入,新知探究,近观动景,远眺动景,课堂练习,拓展延伸,念往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西)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文学家。诗,是北宋四大诗人之一。(欧阳修、苏轼、黄庭坚)词,所作不多,但能“一洗五代旧习”。文,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柳宗元、王安石、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①桂枝香:词牌名,又名“疏帘淡月”,首见于王安石此作。②金陵:今江苏南京。为六朝古都所在。③怀古:追念古代的事情(多用为歌咏古迹的诗题)。
此词抒发金陵怀古人之情,这首词写于王安石熙宁变法失败以后,被罢相做江宁知府时。二十多年的仕宦生涯,使作者对宋朝君臣不思自强、上下偷安的政治局面和社会弊端有了深刻的了解,对国家的前途感到一种深深的忧虑。因此,当他登上金陵高处,面对江山胜迹,不禁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澄chéng 江 棹(zhà) 鹭(lù) 簇(cù) 矗(chù) 谩嗟(màn jiē)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上阕:登临所见的金陵景象。下阕:由所见引发的感慨。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上阙中作者抓住了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金陵图景?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澄江、翠峰、帆棹、残阳、西风酒旗、彩舟、淡云、星河、起鹭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正”、“初”、“肃”三个字逐步将其主旨点醒。把全词置于一个凭栏远眺的角度,一片秋色肃杀的气氛之中。
我登高临水,极目远望,金陵古都正值晚秋时节,气候开始萧条冷落起来了。
一切景语皆情语,肃杀的气氛为全诗打下了凄凉的基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千里长江明净得如同一匹素白的绸缎, 两岸苍翠的群峰好似箭头一样突出、峭拔。
比喻。把长江比作“白练”,生动地体现出长江蜿蜒澄澈的特点;把翠峰比作“箭头”,突出翠峰起伏绵延的特点。
承上启下。“千里”二字,上承首句“登临送目”,登高远望即可纵目千里;下启“澄江似练,翠峰如簇”的大全景扫描,景象开阔高远。
运用典故。“澄江似练”化用谢眺诗句“澄江静如练”,体现了长江江水清澈、环境静谧的特点。
点面结合。构图上以曲线绵延与散点铺展相映成趣。既有平面的铺展,又有立体的呈现,一幅金陵锦绣江山图展现眼前。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在斜阳的余晖中,江面上千船万帆来来往往,酒楼上悬挂着的卖酒的招牌在西风中飘扬着。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画船、兰舟。船的美称。
本指银河,这里指长江。
远望那浩浩长江像一条天河,彩舟在天际的烟雾中隐隐约约、时隐时现,就像在淡云薄雾中行驶,江中水洲的白鹭鸟也纷纷起飞。
疏密相间浓淡相宜有远有近构图精巧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门外楼头:用典:杜牧的《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诗人借古讽今希望当权者引以为戒。
在建康建都的各个王朝都相继灭亡了,体现了词人对国家的担忧。
繁华竞逐:把六朝统治者因穷奢极欲而亡国这一根本原因揭示了出来。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批判千古以来文人骚客面对金陵山川只知慨叹朝代的兴亡,未能跳出荣辱的小圈子,站不到应有的高度,也就很难从六朝的相继覆灭中引出历史的教训。千古以来人们登高凭吊,不过都是空发兴亡感慨。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 《阿房宫赋》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六朝相继覆灭的历史已随着长江水一起逝去,只有那秋风寒烟中的衰草还一直在苍暗的绿着。
如何理解“寒烟衰草凝绿”这一景色描写?
借景抒情,以自然难变反衬人事匆促,抒发悲叹之情。抒发悲叹之情。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指《玉树后庭花》,被看作是亡国之音,是荒淫误国的代名词。
表面写歌女至今时时唱《玉树后庭花》,而实际上是说面对内忧外患,当权者仍过着荒淫的生活。 “王翁之怒不在女,在乎荒淫之朝廷。”历史教训: 统治者们如果繁华竞逐,就必然导致“悲恨相续”。
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上片写金陵之景,下片抒怀古之情。“登临送目”四字,笼罩全篇。1、怀古伤今,寄情遥远,立意高远。2、风格豪放。3、用典自然贴切,笔力刚劲。
2.内容上多将当时的国事身世写入。
3.结构上一般是先写景,后议论抒情。
4.手法上多用典或化用诗句,借历史人物事件讽喻现实。
5.风格多为雄浑、豪放、悲壮。
主旨:借六朝事,讽当朝人
本词上阕写登高远望之景,虽为深秋,但“天气初肃”,色彩绚丽,风光秀美,画面开阔,气势恢宏; 下阕追古思今,叙议结合,运用典故,写出了六朝的衰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透露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桂枝香·金陵怀古优秀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写作背景,上片写景,怀古词特点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完整版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怀古之情兴亡之叹,王安石,情景导入,学习目标,知作者,明背景,怀古诗,倾听朗诵,诵读诗歌,桂枝香·金陵怀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桂枝香·金陵怀古精品授课课件ppt,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导入,作者简介,写作背景,课文解读,桂枝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