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课时1-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下册教学课件(部编版必修下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669524/0-173797849140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课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课时1-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下册教学课件(部编版必修下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669524/0-173797849143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课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课时1-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下册教学课件(部编版必修下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669524/0-173797849146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课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课时1-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下册教学课件(部编版必修下册)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669524/0-173797849148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课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课时1-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下册教学课件(部编版必修下册)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669524/0-1737978491493/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课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课时1-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下册教学课件(部编版必修下册)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669524/0-1737978491517/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课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课时1-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下册教学课件(部编版必修下册)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669524/0-1737978491535/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课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课时1-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下册教学课件(部编版必修下册)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669524/0-1737978491554/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下册教学课件(部编版必修下册)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铺垫,5文化知识卡片,第1课,课时1,活动一,在尊长近旁陪坐,急遽而不加考虑的样子,指军队,泛指饥荒,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背景知识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争霸,百家争鸣;学者们周游列国,为诸侯出谋划策,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孔子面对这一严重的时代问题,以重建秩序为己任。他周游列国13年,先后到过卫、曹、宋、郑、陈、楚等国,希望有机会推行他的仁政主张。可是,大家对他敬而远之,尊敬他却不重用他。他四处碰钉子,最后又回到鲁国。从此,孔子专心在家编书和教授学生,直到73岁去世。
2.对孔子的评价孔子的弟子颜渊: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孔子的弟子子贡: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论语·子张》)南宋理学家朱熹: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朱子语类》卷九十三)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蔡元培:孔子学问、文章政治事业,朗如日月,灿如星辰,果足为万世师表。(《在信教自由会上的演说》)日本学者井上靖:孔子不仅是中国文化的先哲,而且是全人类的老师。(《孔子》)
法国学者伏尔泰:孔子的书中全部是最纯洁的道德,在这个地球上最幸福的、最值得尊敬的时代,就是人们遵从孔子法规的时代;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
3.文体知识——语录体语录体是中国古代散文的一种体式。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有时也用于佛门的传教记录。因其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短小简约,不重文采,不讲求篇章结构,也不讲求段落、内容间的联系,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故称之为语录体。
4.知识链接(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散论(朱宏达)《论语》全书共20篇,498章(按朱熹说),约12 700字。每章大都篇制短小,甚至只有片言只语。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结构首尾完整,形象较为鲜明,通过对话表达各自不同的意趣、性格和志向,读后耐人寻味。平淡自然,含意深隽,丝毫没有斧凿痕迹,却在眼前平易事中信手勾勒出一幅先贤论志的图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论语》中文学性最强的一章,尤其是其所记载的富有个性的人物语言和对于人物的不同神态的刻画,不仅体现了《论语》蕴藉含蓄、简淡不厌的语言特色,而且可以说是魏晋时代那种速写式的轶事体小说的滥觞。
(2)儒、道、墨之争即儒、墨、道三家之争。儒、墨两家的分歧,主要在于仁爱与兼爱。但仁爱也好,兼爱也罢,总之是要做点什么。实际上,虽然墨子与孔子拧着来,但他们的出发点都是关心天下兴亡,也都愿意为此殚精竭虑,奔走呼号。道家却无意于此。他们虽有主张,却并不游说诸侯,也不设计方案。即便发表意见,也多半是自说自话。因为道家的主张是“无为”,也就是不做什么。不但自己不做,也反对别人做。他们的主张,是统治者也好,老百姓也好,都不要做。这才有了儒、道之争的焦点:有为,还是无为?这是道家与儒家的分歧,也是与墨家的分歧。也就是说,儒家和墨家都主张“有为”,分歧仅仅在于“做什么”和“怎么做”;道家的主张却是“不要做”。
(3)孔子教育思想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教学特点: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启发诱导,循序渐进;不耻下问,温故知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4)文中的孔门弟子子路:姓仲,名由,孔子的得意门生之一,“孔门十哲”之一,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鲁莽,好勇力,事亲至孝,子路除学诗、礼外,还为孔子赶车,做侍卫,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深得孔子器重。周敬王四十年,卫国发生内乱,父子争位,子路为救其主孔悝,被叛臣杀死。
曾皙:名点,“宗圣”曾子的父亲,字子皙,孔子早期的弟子,笃信孔子学说。他豪放不羁的性格与举止被传为美谈,他有“鲁之狂士”之称。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以政事见称。冉有多才多艺,尤擅长理财,曾担任季氏宰臣。公元前484年,他率左师抵抗入侵的齐军,又趁机说服季康子迎孔子归鲁。他还帮助季氏进行田赋改革,聚敛财富,被孔子严厉批评。后随孔子周游列国。公西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孔门弟子。在孔子的弟子中,公西华以长于祭祀之礼、宾客之礼著称,且善于交际。他曾为孔子出使齐国。
5.读准字音(1)论语( ) (2)曾皙( )(3)千乘之国( ) (4)饥馑( )(5)哂之( )
(6)以俟君子( )(7)铿尔( ) (8)冠者( )(9)舞雩( ) (10)喟然( )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文从字顺,走进夫子课堂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词,疏通文意。
他没有什么万卷巨著,万余字的语录是他一生思想的浓缩;他没有什么惊天事迹,极平凡的言行却给后人树立了万世楷模。九州四海因他而一统,寰球世界也必将因他而和谐;华夏文明因他而灿烂,未来明天也必将因他而美好。“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1.细读课文并尝试口头翻译,重点解释下面加颜色的词语。(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①。子曰:“以②吾一日长乎尔,毋③吾以④也。居⑤则⑥曰:‘不吾知⑦也!’如或⑧知尔,则何以⑨哉?”
疏通文意,把握重点字词
①侍坐:_______________②以:______③毋:______ ④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居:____________ ⑥则:_________⑦知:_____ ⑧或:_____⑨以:___
同“已”,止;一说是“用”的意思
子路率尔⑩而对曰:“千乘之国,摄⑪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⑫,因⑬之以饥馑⑭;由也为⑮之,比及⑯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⑰也。”夫子哂⑱之。
⑩率尔:____________________ ⑪摄:_____ ⑫师旅:_______ ⑬因:_____ ⑭饥馑:_________ ⑮为:____ ⑯比及:_____ ⑰方:___________________ ⑱哂:_______
(2)“求!尔何如?”对曰:“方①六七十,如②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③。如④其礼乐,以俟⑤君子。”“赤!尔何如?”
①方:____________ ②如:______③足民:____________ ④如:_______⑤俟:_______
对曰:“非曰能⑥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⑦,端章甫⑧,愿为小相⑨焉。”
⑥能:______________⑦会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端章甫:____________________⑨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通称
诸侯祭祀、会盟或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礼的司仪官
(3)“点!尔何如?”鼓瑟希①,铿尔,舍瑟而作②,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③。”子曰:“何伤④乎?亦各言其志也。”
①希:________________ ②作:______________③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何伤:______
才能。这里指为政的才能。一说,讲述、解说
曰:“莫⑤春者,春服既⑥成⑦,冠者⑧五六人,童子⑨六七人,浴乎沂,风⑩乎舞雩,咏⑪而归。”夫子喟然⑫叹曰:“吾与⑬点也!”
⑤莫:________ ⑥既:_____⑦成:______ ⑧冠者:________⑨童子:___________________ ⑩风:______⑪咏:______ ⑫喟然:____________⑬与:______
(4)三子者出,曾皙后①。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②礼,其言不让③,是故哂之。”
①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以:______________③让:____________
“唯④求则非邦也与⑤?”“安见⑥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⑦,孰能为之大?”
④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也与: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安见:________ ⑦为之小:__________________
语气助词,用于句首,无实义
2.请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填出下面结构导图中的空缺部分。
3.古文是没有标点的,我们现在看到的标点都是后来添加的。关于本文最后五段的标点,有不同的理解。第一种:根据皇侃《论语义疏》的说法,认为都是孔子的言答,即最后孔子回答道:“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第二种:朱熹《论语集注》则认为“唯求则非邦也与”与“唯赤则非邦也与”都是曾皙问的,下面的话则是孔子的回答。你认为这段话是一个人的自言自语还是两个人的一问一答?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 (示例一)我认为是一个人的言语,都是孔子的言答。理由:①曾皙如果一听到孔子赞许自己便得意起来,看到哂笑子路便认为孔子鄙薄事功,对由、求、赤三人“为邦”之志都不赞成,而且一问再问,还不明白孔子的意思,那不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过于愚了吗?如果处理成二人的对话,一唱一和,戏剧性太强,不够真实。②孔子强调的是“为国”是否“以礼”、是否谦虚,他用一连串的反问句,强调赤和求同样也是为政但是却表现得谦虚,反衬子路不够谦虚。孔子细致地回答了曾皙的提问,循循善诱,诲人不倦。③此外,如果是二人对话,那按照《论语》的习惯,应该用“曰”或“某某曰”引出谈话内容。
(示例二)我认为是两个人的一问一答,曾皙三次发问,孔子三次回答。因为曾皙与孔子的关注点不同,孔子关注的是“为国以礼”,应该谦虚,故对子路的话不以为然;曾皙的志向与其他三人不同,他不想从政(有出世倾向),他的关注点是从政与不从政的差别。他认为孔子既然对子路的从政“哂之”,就应该也对求和赤“哂之”,所以才会有连续的发问,而孔子耐心作答,表现了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4.细细诵读、品味下列句子,说一说其中加颜色的虚词在用法、意义上的区别。①如或知尔,则何以哉?②非曰能之,愿学焉。③何伤乎?④亦各言其志也已矣。⑤唯求则非邦也与?
答案 ①“哉”表疑问或反问语气,相当于“呢”。②“焉”用于句尾,表示感叹,相当于“啊”。③“乎”是句末语气助词,表示疑问或反诘,相当于“呢”。④“矣”是句末语气助词,表陈述语气,相当于“了”。⑤“与”同“欤”,是句末语气助词,多用于轻微的疑问句,相当于“吗”。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下册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复习ppt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情境默写,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哂之,吾与点也,为国以礼,其言不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文配套ppt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第一课时,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写作背景,重点字词,陪长者闲坐,第二课时,语言描写,侧重强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齐桓晋文之事 庖丁解牛)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备课课件ppt,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公西华,在尊长近旁陪坐,孔子问志,以以如或,评价孔子的谈话艺术,率尔而对,直接坦率不甚谦虚,为何哂由,子路印象,曾皙的“志”是什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