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备战2025年高考生物考试易错题讲练(新高考通用)
易错点02 组成细胞有机物的易错提醒(5大陷阱)-备战2025年高考生物考试易错题(新高考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易错点02 组成细胞有机物的易错提醒(5大陷阱)-备战2025年高考生物考试易错题(新高考通用),文件包含易错点02组成细胞有机物的易错提醒5大陷阱原卷版-备战2025年高考生物考试易错题新高考通用docx、易错点02组成细胞有机物的易错提醒5大陷阱解析版-备战2025年高考生物考试易错题新高考通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01 易错陷阱(5大陷阱)
02 举一反三
【易错点提醒一】细胞内并非所有糖类均能提供能量
【易错点提醒二】质量相同的脂肪和糖类被彻底氧化分解时,脂肪产生的能量多
【易错点提醒三】病毒(或细胞生物)的核酸彻底水解后可得到6(或8)种产物
【易错点提醒四】斐林试剂的使用方法
03 易错题通关
易错陷阱1:误认为所有的糖都是能源物质
【陷阱分析】核糖、脱氧核糖、纤维素不参与氧化分解功能,不提供能量,而是作为细胞的结构物质。
【链接知识】糖类的种类及其功能
易错陷阱2:不能区分糖类和脂肪氧化分解供能的区别
【陷阱分析】与糖类氧化相比,在生物细胞内脂肪的氧化速率比糖类慢,而且脂肪的H含量大于糖类需要消耗大量氧气,此外,糖类氧化既可以在有氧条件下也可以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所以,糖类是生物体生命活动利用的主要能源物质。
【链接知识】
易错陷阱3:混淆细胞中的能源物质及其供能顺序
【陷阱分析】供能顺序:糖类>脂肪>蛋白质
【链接知识】
易错陷阱4:分不清核酸、核苷酸、碱基的种类
【陷阱分析】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核酸分子中4种脱氧核苷酸(或核糖核苷酸), 不同核苷酸含有的碱基不同。
【链接知识】1.核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一类是核糖核酸,简称RNA。
2.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及所含核酸、核苷酸、碱基的种类
易错陷阱5:区分不清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成分
【陷阱分析】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成分一样,但是溶度和使用上有区别
【链接知识】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比较
【易错点提醒一】细胞内并非所有糖类均能提供能量
[例1]糖类是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一类重要有机化合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糖类分子中H和O数量之比都是2:1
B.人体细胞可以合成乳糖,但不能合成糖原
C.红糖、白糖的主要成分可以被进一步水解为更简单的化合物
D.糖类都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细胞内的糖类都是能源物质
规避陷阱:糖类是重要的能源物质,但并非所有糖类均能提供能量,如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重要成分,不是能源物质。
[变式1-1]贵州省沙坪镇因海拔较低和气温较高, 适合甘蔗的种植。甘蔗含有丰富的蔗糖, 当地糖厂将甘蔗加工成糖制品进行销售,缓解了当地农民的经济和就业问题。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多种有机物都可以为细胞的生活提供能量, 其中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B.蔗糖在人体消化道中被水解成单糖后可以被细胞吸收, 单糖中葡萄糖被形容为“生命的燃料”
C.糖尿病人的饮食受到严格限制, 受限制的不仅仅是甜味食品, 米饭和馒头等主食也需要定量摄取
D.甘蔗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 纤维素容易被人体消化, 被称为人类的“第七类营养素”
[变式1-2]糖类是生物体的重要构成物质和能源物质,可以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下列有关糖类叙述正确的是( )
A.糖类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如几丁质可用于废水处理、制作人工皮肤等
B.人体消化道能自主消化吸收食物中的纤维素,并从中获得能量
C.淀粉和纤维素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糖类,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糖类
D.蔗糖、麦芽糖和乳糖的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
[变式1-3]糖类和脂质都在细胞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所有糖类都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磷脂是所有细胞必不可少的脂质
C.所有细胞均含核糖和脱氧核糖
D.麦芽糖不可被细胞直接吸收
【易错点提醒二】质量相同的脂肪和糖类被彻底氧化分解时,脂肪产生的能量多
[例2]下表是糖类、脂肪主要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分析数据得出的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质量相同的脂肪和糖类被彻底氧化分解时,糖类耗氧少
B.质量相同的脂肪和糖类被彻底氧化分解时,脂肪产生的能量多
C.脂肪只有在糖类供能不足时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
D.脂肪、糖类在体内代谢的共同代谢终产物是CO2和H2O
规避陷阱:在相同质量的糖类和脂肪中,脂肪分子中氧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中的,而氢含量较糖类的多,所以彻底氧化分解时,脂肪释放的能量多。
[变式2-1]种子中储藏着大量淀粉、脂质和蛋白质,不同植物的种子中,这些有机物的含量差异很大。通常根据有机物的含量将种子分为淀粉种子、油料种子和豆类种子。下图是油料种子成熟和萌发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含量变化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组成脂肪与糖原的元素种类相同,脂肪比相同质量的糖原彻底氧化产能少
B.种子成熟过程中脂肪含量不断增加,可推测糖类能不断转化为脂肪
C.种子萌发过程中自由水所占比例不断减少,可推测细胞代谢越来越旺盛
D.种子萌发时可溶性糖不断消耗,可推测其主要去路是用于合成淀粉
[变式2-2]科学研究表明:花生种子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的含量逐渐减少,脂肪的含量逐渐增加;花生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的含量逐渐减少,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增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的总量减少,有机物的种类增多
B.同等质量的花生种子和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耗氧较多的是小麦种子
C.花生中的脂肪和磷脂均含有碳、氢、氧、磷4种元素
D.花生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转变为可溶性糖,该过程在人体内也可以大量转化
【易错点提醒三】病毒(或细胞生物)的核酸彻底水解后可得到6(或8)种产物
[例3]新型冠状病毒出现后,我国科学家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其核酸碱基序列(基因组) 的测序,并通过与其他病毒的基因组序列对比,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中的特异核苷酸序列。下列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其核酸彻底水解后可得到6种产物
B.其核酸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生物大分子
C.其核酸的特异性体现在核苷酸的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
D.与大肠杆菌细胞内含有的核酸相比,新冠病毒的核酸特有的含氮碱基为尿嘧啶
规避陷阱:病毒的核酸是RNA,其彻底水解后可得到6种产物,分别是核糖、磷酸和四种碱基A、U、G、C。
[变式3-1]我国两栖类物种有了属于自己的DNA条形码数据库,两栖类动物细胞内DNA的物质组成如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f代表DNA,是一种多聚体
B.e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共有8种类型
C.元素a为C、H、O、N、P
D.不同两栖类物种的e是相同的
[变式3-2]化合物b由1分子磷酸、1分子m和1分子a构成,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m为A,则b为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B.若b为脱氧核苷酸,则是RNA的基本单位
C.若m为胸腺嘧啶,则RNA 中肯定不含b这种化合物
D.HIV病毒含化合物m共8种
[变式3-3]以下关于DNA 与 RNA 比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含有的五碳糖不同
B.都由两条核苷酸链构成
C.组成的碱基种类完全相同
D.在细胞内存在的主要部位相同
【易错点提醒四】斐林试剂的使用方法
[例4]某生物学兴趣小组在野外发现一种白色的不知名野果,欲检测其是否含有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向该野果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该野果中含有葡萄糖
B.为了观察野果细胞中是否含有脂肪,兴趣小组制作野果匀浆后,滴加苏丹Ⅲ染液进行观察
C.进行蛋白质的检测,双缩脲试剂的A液和B液使用时要注意等量混合、现用现配、水浴加热
D.还原糖检测实验结束后,将剩余的斐林试剂装入棕色瓶,以备长期使用
规避陷阱: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斐林试剂需要等量混合、现配现用,并水浴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应该先加1mL双缩脲试剂A液,再加3-4滴双缩脲试剂B液。
[变式4-1]在1、3、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mL蒸馏水,2、4、6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mL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样液,然后在1~4号试管中适量滴加斐林试剂,5、6号试管中合理滴加双缩脲试剂,摇匀。预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A.甲组和乙组的实验结果相同
B.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6号试管内呈紫色
C.1、3、5号试管内都呈蓝色,2、4号试管内都呈砖红色,6号试管呈紫色
D.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应提前配置并保存在室温,有光照直射的地方
1.糖尿病患者应当控制脂肪的摄入,肥胖患者也应当减少糖类的摄入,原因是糖类和脂肪可以相互转化。下列关于细胞中糖类和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糖类转化为脂肪的过程中,元素的种类会发生变化
B.相同质量的糖原和脂肪完全氧化分解,脂肪所释放的能量更高
C.糖类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脂肪也可以大量转化为糖类
D.多吃蔬菜能够促进胃肠蠕动,增加对纤维素等糖类的吸收
2.2021年中国科学家实现了国际上首次在实验室由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淀粉作为粮食最主要的成分,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几乎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淀粉、纤维素是动物体内常见的多糖化合物
B.淀粉是人类获取能量的重要来源
C.淀粉是由C、H、O三种元素构成,是人体细胞重要的储能物质
D.淀粉在肠道中需要水解成葡萄糖、蔗糖等单糖才能吸收
3.无论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都含有多种糖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草食类动物有发达的消化器官可直接消化纤维素
B.甘蔗植株中只有蔗糖,蔗糖属于二糖
C.人体血糖浓度较低时,糖原均可分解成葡萄糖补充血糖
D.动植物细胞中共有的糖类有葡萄糖,其是“生命的燃料”
4.清代书画家钱沣记录了民间月饼的制作方法:“三材取具油糖面,磊落芳洁堆瓦缸。水溲成模入火炙,铁炉扬炭时铮从。和酥馅果更奇绝,列肆错杂鱼豆桩”。每一道工序都很考究,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美食。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等质量的糖类和脂肪,脂肪储存的能量更多,但二者可以大量相互转化
B.月饼中加的蔗糖可以被人体细胞直接吸收,而面中的“糖”不能
C.酥(油)主要成分是脂肪,其与脱氧核糖和维生素D的元素组成相同
D.“无糖”月饼属于无糖食品,不会影响血糖,糖尿病患者可以放心食用
5.下图表示某生物体内糖类的部分转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淀粉的单体能用斐林试剂检测,则其也能用斐林试剂检测
B.组成淀粉和糖原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
C.葡萄糖和麦芽糖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D.糖类和脂肪之间是可以相互大量转化的
6.烧仙草是我国的一种传统特色饮品,其做法为将草本植物仙草直接烧煮,一般还需要加入鲜奶、蜂蜜、蔗糖等食材,长期大量饮用烧仙草易导致肥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烧仙草中的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均可被人体细胞直接吸收
B.烧仙草中的糖类绝大多数以多糖的形式存在,不全是储能物质
C.若烧仙草与斐林试剂反应呈砖红色,表明该饮品中含还原糖
D.摄糖超标导致肥胖,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糖类转化成了脂肪
7.“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大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钙、钾、维生素等,是健康、营养、均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下呈液态
B.大豆煮熟后蛋白质变性,肽键断裂,有利于消化吸收
C.谷类细胞中含有丰富的多糖,如淀粉、糖原、纤维素
D.肠道吸收钙和磷的速率不受脂质的影响
8.某毒素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肽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1 mg该毒素可毒死20亿只小鼠。煮沸1 min或75℃下加热5~10 min,就能使其完全丧失活性。下图是该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该毒素的化学本质是多肽,该物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B.肽链能盘曲折叠,是因为肽链上不同氨基酸之间能够形成氢键等
C.上图所示片段中有氨基酸4种,游离的羧基有1个
D.煮沸加热可使该毒素失活的主要原因是破坏了其含有的肽键
9.俗话说:“秋风起,蟹脚肥;菊花开,闻蟹来”,蟹肉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磷脂、维生素等,营养丰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组成蟹细胞的C、H、O、N元素都属于大量元素
B.蟹壳含有几丁质,能与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效结合,用于废水处理
C.秋季母蟹因其含量较高的脂肪而黄多油满,因此脂肪是蟹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D.蟹肉中的蛋白质经高温蒸煮后变性,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容易被蛋白酶水解
10.如图表示糖类的化学组成和种类,则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它们均可继续水解
B.①、②均属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将产生砖红色沉淀
C.④、⑤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原,二者均储存能量,可作为储能物质
D.④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使用纤维素酶可将其破坏,④的合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11.细胞中的核酸包括DNA和RNA,下图甲为组成细胞中DNA的单体、乙为组成细胞中RNA的单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核酸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B.真核细胞中甲组成的长链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乙组成的长链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C.①表示的含氮碱基有A、T、C、G,4种,③表示-H,④表示-OH
D.多个乙组成的长链中,乙的种类和数量储存着遗传信息
12.不同生物含有的核酸种类不同,下列各种生物中关于碱基、核苷酸、五碳糖种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B.BC.CD.D
13.下列关于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易导致实验失败的操作是( )
①蛋白质鉴定时,将NaOH溶液与CuSO4溶液等量混合后再加入样液
②还原糖鉴定时,需要进行50~65℃水浴加热2min后观察现象
③脂肪鉴定过程中,对装片染色后先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然后再镜检
④甜菜的块根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可以用于进行还原糖的鉴定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4.乳糖(C12H22O11)能在小肠中水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当人体内乳糖不能完全消化和分解时,就会引起腹泻,称为乳糖不耐受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与半乳糖的分子式都是C6H12O6
B.葡萄糖是动物体内的主要贮能物质
C.乳糖和几丁质都是动物特有的多糖
D.乳糖和半乳糖都能水解为机体供能
15.下图1为组成细胞的有机物及元素,已知A、B、C、D和E为生物大分子,x、y代表不同元素。图2是图1中的A的部分结构,图3为图1中某种生物大分子的部分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x、y代表的元素分别是 、 。
(2)图1中的生物大分子B是 ,D是 ,E是 。
(3)图1中的小分子a的结构通式是 。
(4)A的结构具有多样性,从小分子a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
(5)图2所示的部分结构由 种氨基酸经过 (填化学反应过程)形成。
(6)若图3所示化合物为图1中E的部分结构,则其基本组成单位的中文名称是 ,可用图中序号 (填m或n)表示。
种类
分布
功能
单糖
五碳糖
核糖(C5H10O5)
动植物细胞中都有
组成RNA的重要成分
脱氧核糖(C5H10O4)
组成DNA的重要成分
六碳糖
葡萄糖(C6H12O6)
主要的能源物质,被称为“生命的燃料”
果糖(C6H12O6)
植物细胞
组成其他复杂化合物的重要成分
半乳糖(C6H12O6)
动物细胞
二糖
麦芽搪(由两个葡萄糖分子脱水缩合形成)
植物,发芽的谷粒中较多
可水解为单糖后为生命活动供能
蔗糖(由果糖和葡萄糖脱水缩合形成)
植物,甜菜、甘蔗中较多
乳糖(由半乳糖和葡萄糖脱水缩合形成)
人和动物的乳汁中含量丰富
多糖
淀粉
植物的储藏器官中
植物细胞中重要的储能物质
纤维素
棕搁、棉花、麻类等植物中
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重要成分
糖原
肝糖原
人和动物动物的肝脏中
储存能量,调节血糖
肌糖原
人和动物动物的肌肉组织中
储存和提供能量
几丁质(又称为壳多糖)
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中
几丁质能与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效结合,因此可用于废水处理;可以用于制作食品的包装纸和食品添加剂;可以用于制作人造皮肤;等等。
有机物种类
元素组成特点
氧化分解的需氧量
氧化分解产生的水
VCO2释放量VCO2吸收量呼吸熵
释放能量
糖类
O多H少
少
少
等于1
少
脂肪
O少H多
多
多
小于1
多
生物类别
核酸
核苷酸
碱基
遗传物质
举例
细胞生物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DNA和RNA
8
5
DNA
细菌、人等
非细胞生物
病毒
DNA
4
4
DNA
T2噬菌体,天花病毒
RNA
4
4
RNA
烟草花叶病毒,SARA病毒,禽流感病毒,HIV
比较项目
斐林试剂
双缩脲试剂
成分
甲液
乙液
A液
B液
0.1 g/mLNaOH溶液
0.05 g/mLCuSO4溶液
0.1 g/mLNaOH溶液
0.01 g/mLCuSO4溶液
反应原理
含醛基的可溶性还原糖将Cu(OH)2还原为Cu2O沉淀
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肽键的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与Cu2+反应生成络合物
添加顺序
甲、乙两液等量混匀后立即使用
先加入A液1 mL摇匀,再加3~4滴B液摇匀
反应条件
50~65℃水浴加热
不需加热
反应现象
样液浅蓝色→棕色→砖红色
样液变紫色
相同点
都含有NaOH、CuSO4两种成分,且所用NaOH溶液浓度都是0.1 g/mL
种类
质量分数(%)
C
H
O
脂肪
73~77
11~12.5
9.0~12
糖类
52~58
7.0~8.0
40~45
选项
A
B
C
D
生物
T4噬菌体
烟草叶肉细胞
烟草花叶病毒
豌豆根毛细胞
碱基
5种
5种
5种
8种
核苷酸
5种
8种
8种
8种
五碳糖
1种
2种
2种
2种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易错点08 遗传规律常见易错思维(6大陷阱)-备战2025年高考生物考试易错题(新高考通用),文件包含易错点08遗传规律常见易错思维6大陷阱原卷版-备战2025年高考生物考试易错题新高考通用docx、易错点08遗传规律常见易错思维6大陷阱解析版-备战2025年高考生物考试易错题新高考通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易错点07 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易错对比(过程、图表、图象)(6大陷阱)-备战2025年高考生物考试易错题(新高考通用),文件包含易错点07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易错对比过程图表图象6大陷阱原卷版-备战2025年高考生物考试易错题新高考通用docx、易错点07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易错对比过程图表图象6大陷阱解析版-备战2025年高考生物考试易错题新高考通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易错点06 光合与呼吸综合易错综合(5大陷阱)-备战2025年高考生物考试易错题(新高考通用),文件包含易错点06光合与呼吸综合易错综合5大陷阱原卷版-备战2025年高考生物考试易错题新高考通用docx、易错点06光合与呼吸综合易错综合5大陷阱解析版-备战2025年高考生物考试易错题新高考通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