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
1.在西周的金文记录中已经有“戎”“夷”之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无论“华夏”各国之间关系多么敌对,他们未称呼对方为“戎”。这一现象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
A.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B.民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
C.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D.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
2.战国时期,出现了许多讨论“大一统”后治理天下的方案,如《禹贡》依据山川地形将“天下”划分为九州;《职方氏》依据战国时七国疆域将“天下”划分为九州,提出以天子为最高统治者、以王畿为政治中心的设想。这种划分方式与设想( )
A.反映了恢复西周礼制的愿望B.巩固了分封宗法的等级秩序
C.助推了社会转型和文化认同D.提升了当时地理认知的水平
3.西汉晚期的小冰期一直延续到东汉,气候恶劣,自然灾害不断。在实行社会救助和保障措施过程中,负有监察职责的刺史职权逐渐扩大,渗透到地方行政权、司法权乃至军事权。这可以用来说明( )
A.东汉末地方割据局面出现的原因B.地方监察机构演化变异必然趋势
C.气候因素导致东汉王朝走向灭亡D.地方政府治理灾害能力不断增强
4.《史记》首创民族列传,即《匈奴列传·南越列传》等六篇专传,开创了正史为少数民族政权立传的例子。而且无论是华夏还是四夷,司马迁都把他们的祖先视为黄帝。这一叙史方式( )
A.说明西汉开始出现华夏认同观B.反映了当时华尊夷卑的思想
C.顺应了当时大一统的时代潮流D.强调了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5.孝文帝时,有大臣依据五德相生之序,称北魏乃承继前秦火德而来,故属土德;多数大臣认为应“以皇魏承晋为水德”,得到皇帝的认可。孝文帝此举意在( )
A.促进北方各民族交融B.消除鲜卑贵族的改革阻力
C.推行中原的文化学说D.树立北魏政权的正统地位
6.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7.史载,东晋时,太尉郗鉴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王导的家中“遍观子弟”。王氏子弟各自修饰,以图被选,只有王羲之“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被郗鉴认为是理想的女婿人选,“遂以女妻之”。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
A.女性地位低下B.婚姻讲究门第
C.择婿方式独特D.大臣拉帮结派
8.北朝民歌《木兰诗》在北宋时被收入《乐府诗集》。诗中描写木兰“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其中“策勋十二转”是唐代对军功的奖赏。由此能够确定《木兰诗》( )
A.记载了古代政治制度的变迁
B.属于宋代文人创作的诗歌
C.在流传中融入新的历史内容
D.没有研究历史的史料价值
9.《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派遣史官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
A.记载的真实性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C.修撰的政治性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10.西晋至唐初,皇子皇弟封王开府,坐镇地方,手握重权。唐玄宗在京城专门修建一座大宅邸,集中安置诸王,由宦官管理,称为“十王宅”,又仿此建“百孙院”。此后,唐朝沿用该制度。由此可知,唐后期对皇子皇孙的安置( )
A.削弱了藩镇势力B.强化了分封体制C.凸显了专制集权D.动摇了宗法制度
11.如表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它反映了唐代( )
A.翰林学士逐渐控制了决策权B.文官地位日益提高
C.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D.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
12.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物,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视及创动管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 )
A.与中央权利之争难以调和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行政长官不在由朝廷任命D.权利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13.如表为明代山东、辽东、浙江沿海海防卫所数量对比统计。统计数据反映出( )
A.江南地区倭患较比北方严重B.政府实施重陆防轻海防的战略
C.经济发展影响军事战略布局D.政府对西方殖民活动有所警觉
14.明代继承前代“以例辅律”的传统。律一经颁行,即成定制,因而难以应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故朝廷不得不大量增补各类“例”以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甚至将六部办定的“成案”提升为“现行则例”。此举( )
A.提升了社会治理的能力B.杜绝了司法腐败的可能
C.确保了审判结果的公正D.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
15.清代财政收入状况统计表
读表,据此可知清代( )
A.财政危机日益严重B.财政的货币化特征明显
C.人地矛盾非常突出D.赋税制度出现重大变革
16.下表是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此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3小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华夏之名在西周已经出现,它成为中原主体居民的总称,四邻的夷、蛮、戎、狄等民族被华夏族概称为“夷”。到春秋、战国之交,进入中原的戎狄诸部绝大部分已融入华夏族当中,曾以蛮自居的楚国也渐不再被视为蛮夷。春秋战国,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成为更加稳定和分布更广泛的族群,最终到秦以后形成了统一而有持久生命力的汉民族。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古代并无“中华民族”的名称,她的提出是在清末,其时西方列强入侵激发起中国人强烈的民族自觉意识,“中华民族”观念由此萌芽。
南京临时政府从国家层面认可民族平等。孙中山强调,凡属蒙、藏、青海、回疆同胞……今皆得为国家主体,皆得为共和国之主人翁,即皆能取得国家参政权。……这些举措大大促进了中国境内各民族形成“中华民族”为一体的共识。
——何一民等《从“恢复中华”到“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状况并说明其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民初“中华民族”观念出现的背景及其内涵。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朝开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地方行政体制是郡、县两级制……秦有四十多郡,中央直接管理问题不大,西汉时疆域逐渐开拓,郡国的设置日益增多。汉武帝时达到了一百多个,中央直接管理就有些麻烦。于是,武帝时全国设十三部(后亦称州),在部置部刺史,加上京城的司隶校尉,共十四个……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州刺史或州牧成了地方割据势力,从此,魏晋南北朝的地方行政机构变成了州、郡、县三级……机构重叠,人员膨胀,所谓“十羊九牧”,十分不便。
——摘编自宁可《中国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材料二 晚清以来,流民大量涌入东北,清政府也逐渐放宽封禁政策,招民开垦,以加强对东北地区的开发。日俄战争后,边疆局势急剧恶化。面对“外有强邻逼处,内有马贼横行”的危局,从封疆大吏到普通知识分子,纷纷呼吁清政府改革东北地区的军府制度。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清廷裁三省将军,设立东三省总督,总督之下设三巡抚,分管奉天、吉林、黑龙江行省,行省下分设道、府、厅、州、县等地方民治机构。其中,东三省所设之道,多数为分巡道兼兵备衔,道员兼辖招民招垦、旗民交涉以及蒙务、商务、税收等。道本身具有监察职能,部分道还受理中外交涉事务。道的设置有益于东三省由军府制向行省制过渡及开发边疆、缓解危机。
——摘编王景《清末东三省道设置与作用》
(1)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时期地方管理体制变动的主要原因,并说明汉代及之后地方行政机构层级增多带来的不利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政府改革东北地区行政制度的原因,并简析晚清政府在东三省设置“道”的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地方行政体制变革的认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严复曾说过:“若研究人心政俗之变,则赵宋一代历史,最宜究心。中国之所以成为今日现象者,为善为恶,姑不具论,而为宋人所造就,什八九可断言也。”玩味其言,宋朝虽已远去,却是造就今日的重要朝代;宋朝的遗产不胜枚举,但事关政俗人心而值得究心盘点的,显然应该聚焦于政治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层面。
——摘编自虞云国《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宋朝》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选角度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参考答案
1.【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间都称为“戎”,可知当时各国文化认同都已经出现,因此体现出了民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B项正确;A项错在“共识”,排除A项;华夏各国都是农耕文明,排除C项;从称呼上看不出血缘成为纽带,排除D项。故选B项。
2.【答案】C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关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由材料信息可知,战国时期出现了许多探讨“大一统”后治理天下的方案,体现了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势。《禹贡》《职方氏》关于将天下划分为“九州岛岛”的主张均蕴含“天下一家”的文化认同内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因此,材料所述现象助推了社会转型和文化认同,C项正确;恢复西周礼制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宗法制,且战国时期分封宗法的等级秩序遭到破坏,排除B项;D项所述与材料主旨不符,且“提升”地理认知水平的说法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排除D项。故选C项。
3.【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据本题材料“西汉晚期的小冰期一直延续到东汉……负有监察职责的刺史职权逐渐扩大,渗透到地方行政权、司法权乃至军事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汉代自然灾害不断的背景下,在实行社会救助和保障的过程中,刺史职权逐渐扩大,这就为东汉末地方割据局面出现埋下隐患,A项正确;材料只提到了刺史职权逐渐扩大,无法说明地方监察机构演化变异必然趋势,排除B项;气候因素不是东汉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关于政府治理灾害能力的相关论述,排除D项。故选A项。
4.【答案】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记》是一本纪传体当代史,专设民族列传,说明司马迁重视各少数民族历史,并将其列为黄帝后代,都为炎黄子孙,这一思想顺应了当时大一统的时代潮流,C项正确;“华夏认同”观念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A项;司马迁将华夏与四夷都作为黄帝后代,排除B项;司马迁强调各民族都是炎黄子孙,血脉相连,并非强调平等,排除D项。故选C项。
5.【答案】D
【详解】材料“多数大臣认为应‘以皇魏承晋为水德’,得到皇帝的认可”体现的是孝文帝通过宣扬阴阳五行学说来树立北魏政权的正统地位,D正确;ABC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
6.【答案】D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分析材料及正确理解中国古代法律特点的相关内容的能力。A项为无关项,材料涉及的应该是父亲的权利,不是儿子的权利。B项与史实不符合,宗法观念到现在都还很深。C项为无关项,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到有关内容。西汉以后儒家学说成为独尊的思想,材料中西晋法律的变化体现了三纲五常中的父为子之纲,故答案选择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晋朝法律特点
7.【答案】B
【详解】试题分析:依据材料,太尉选取女婿的对象为朝廷重臣王导家,可以看出当时的婚姻依然讲究门当户对,讲究门第,材料与女性地位高低无关,也不能说明方式独特,结成儿女亲家,并不等同于拉帮结派,所以A、C、D错误,所以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魏晋门阀制度(九品中正制)
8.【答案】C
【解析】北朝民歌《木兰诗》中有唐代奖赏军功的说法,体现出其在流传过程中融入了新的历史内容,C项正确;《木兰诗》记载的并非“政治制度的变迁”,A项错误;《木兰诗》由北朝民歌加工发展而成,不是宋代文人的创作,B项错误;《木兰诗》作为北朝民歌,经唐代传诵,宋代加工,有一定的史料价值,D项错误。
9.【答案】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题意可知,魏晋之后的史书修撰主要由朝廷主持,甚至皇帝都亲自参与,这必然导致史书的撰写受到皇帝和朝廷的影响,由此说明官修史书具有一定的政治性,C项正确;官修史书受到朝廷和皇帝的影响,因此可能存在虚假性,并不能体现记载的真实性,更不能体现评价历史的公正性,排除AB项;因为官修史书受到朝廷和皇帝的影响,所以在历史解释上可能存在不客观性,排除D项。故选C项。
10.【答案】C
【详解】根据“唐玄宗在京城专门修建一座大宅邸,集中安置诸王,由宦官管理,称为‘十王宅’,又仿此建‘百孙院’”可得出唐后期对皇子皇孙的安置削弱了皇子的权力与势力,是加强专制的体现。C项正确;材料并没有针对藩镇,排除A项;分封制在春秋时期逐步瓦解,排除B项;宗法制度瓦解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
11.【答案】D
【详解】根据表格内容可知,唐代翰林学士由备君主顾问到开始参与决策再到专掌诏令起草,正式参与决策,说明翰林学士逐渐获得了决策国家事务的权力,成为决策集团的一分子,即在朝廷内部决策权力进行了重新分配,故选D;翰林学士是逐渐参与决策权力,决策权始终还是归皇帝所有,排除A;仅根据翰林学士地位的变化无法证明文官地位得到提高,排除B;三省六部制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在唐前期就已经趋向成熟,排除C。故选D。
12.【答案】B
【详解】
“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说明江浙行省获得了急事处置权。地方绝对服从于中央、行省长官由皇帝任命。A、C、D表述错误。
13.【答案】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数据可知,明代时期,浙江沿海地区的所城数量远高于北方地区的沿海,这主要和江浙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关,说明的是经济发展影响军事战略布局,C项正确;仅从卫所数量是无法判断出倭患的情况,排除A项;材料所述地区都是沿海地区,非内陆,排除B项;明朝中后期主要面临的世倭患,与西方殖民活动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4.【答案】A
【详解】据题意可知,明代颁行了大量的“例”以弥补“律”的不足,由此说明此举是在调整社会的治理能力高,A项正确;“杜绝”的说法过于夸张绝对,排除B项;这一做法不一定能够确保审判结果的公正,排除C项;这一做法实际上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排除D项。故选A项。
15.【答案】B
【详解】依据材料表格,可以看出清代从顺治到鸦片战争前夕,财政收入以白银进行结算,粮价以白银定价,体现了财政的货币化,B项正确;材料表格可以看出财政收入在增长,不能得出财政危机,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财政收入,未涉及人地矛盾,排除C项;从材料表格信息中,不能得出赋税制度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
16.【答案】B
【详解】通过材料中北宋和南宋宰相祖辈任官情况可知,北宋时期宰相祖辈担任高级官员的人数和比重较大,而南宋时有所减少;两宋时宰相祖辈担任无官职记录的人数和比重较大,说明越来越多的没有强大政治背景的平民有机会担任宰相职务,体现了当时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强,B项正确;南宋时期任职宰相的人,其祖辈是高级、中级官员的情况大大减少,而祖辈无官职记录的情况明显增多,说明世家大族影响削弱,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宰相的权力的变化,排除C项;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强,这是科举制功能强化的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本题属于表格类试题,解题的关键在于依据表中不同出身宰相的比重变化,结合两宋时期科举制的相关内容分析即可。
17.【答案】(1)状况: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形成华夏认同观念;
通过民族交融,华夏族内涵进一步丰富,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
影响:民族交融有利于秦的统一;为汉民族的形成奠定基础。
(2)背景: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加深。
内涵:民族平等,共同参与国家治理;中华民族为一体。
【详解】(1)状况:根据材料“到春秋、战国之交,进入中原的戎狄诸部绝大部分已融入华夏族当中,曾以蛮自居的楚国也渐不再被视为蛮夷。”可分析出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形成华夏认同观念;根据材料“春秋战国,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成为更加稳定和分布更广泛的族群,最终到秦以后形成了统一而有持久生命力的汉民族。”可分析出通过民族交融,华夏族内涵进一步丰富,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影响: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交融有利于秦的统一;为汉民族的形成奠定基础。
(2)背景:根据材料“她的提出是在清末,其时西方列强入侵激发起中国人强烈的民族自觉意识,“中华民族”观念由此萌芽。”可分析出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加深。内涵:根据材料“南京临时政府从国家层面认可民族平等。”“皆得为共和国之主人翁,即皆能取得国家参政权。”可分析出民族平等,共同参与国家治理;根据材料“这些举措大大促进了中国境内各民族形成“中华民族”为一体的共识。”可分析出中华民族为一体。
18.【答案】(1)主要原因:高级政区过多,中央难以直接管理。
不利影响:中央控制力减弱,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地方行政机构重叠,人员膨胀,行政效率低。
(2)原因:流民大量涌入;清政府开发东北地区的需要;边疆(民族)危机的逐渐恶化;有识之士的推动;原有军府制度不适应社会形势的变化。(任意3点)
作用:有利于内肃治安,外固边防;有利于开发边疆,发展经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效率;遏制了吏治败坏,缓解了社会矛盾;发挥了一定的外交职能,有助于中外交流及维护国家权益;有益于推动地方行政管理的近代化。(任意4点)
(3)认识:地方行政体制变革应与实际情况相适应;地方行政体制变革应注重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统筹中央和地方利益);地方行政体制变革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任意2点)
【详解】(1)主要原因:根据“西汉时疆域逐渐开拓,郡国的设置日益增多。汉武帝时达到了一百多个,中央直接管理就有些麻烦。”得出高级政区过多,中央难以直接管理。不利影响:根据“机构重叠,人员膨胀,所谓‘十羊九牧”,十分不便。’得出中央控制力减弱,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地方行政机构重叠,人员膨胀,行政效率低。
(2)原因:根据“晚清以来,流民大量涌入东北”得出流民大量涌入;根据“清政府也逐渐放宽封禁政策,招民开垦,以加强对东北地区的开发。”得出清政府开发东北地区的需要;根据“日俄战争后,边疆局势急剧恶化”得出边疆(民族)危机的逐渐恶化;根据“从封疆大吏到普通知识分子,纷纷呼吁清政府改革东北地区的军府制度。”得出有识之士的推动;根据所学可得出原有军府制度不适应社会形势的变化。作用:根据“道的设置有益于东三省由军府制向行省制过渡及开发边疆、缓解危机。”可得出有利于内肃治安,外固边防;有利于开发边疆,发展经济;根据“清廷裁三省将军,设立东三省总督,总督之下设三巡抚,分管奉天、吉林、黑龙江行省,行省下分设道、府、厅、州、县等地方民治机构。”得出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效率;结合所学可得出遏制了吏治败坏,缓解了社会矛盾;根据“部分道还受理中外交涉事务”得出发挥了一定的外交职能,有助于中外交流及维护国家权益;根据所学可得出有益于推动地方行政管理的近代化。
(3)认识:结合材料和所学,可得出地方行政体制变革应与实际情况相适应;地方行政体制变革应注重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地方行政体制变革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
19.【答案】示例一论点:宋朝政治制度设计基本消除了造成封建割据和威胁皇权的种种因素,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阐述:宋朝立国后,在军事制度上创设了枢密院、三衙的新体制。三衙主帅只有统兵权,没有发兵权。设枢密院作为最高军事机构,长官一般由文臣担任,只有发兵权,而无统兵权。京师禁军数量和质量都比地方禁军雄厚精良。这些削夺兵权、改革兵制的措施,有效保证了军队的稳定,彻底终结了晚唐五代以来武人乱政的动荡局面。同时设枢密院、参知政事作为副相、三司分割宰相的权力。在地方政权上,派遣文官主政州县,直接对皇帝负责,另设通判掣肘州府长官。在州府之上,派驻代表中央的路级机构,主要有漕司、宪司、仓司和帅司。这种互相牵制的权力结构,使任何地方大员都不能专权独断,更不可能出现类似藩镇割据那样尾大不掉的祸患。
示例二论点:科举制的发展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使宋朝社会更具有包容开放性。
阐述:宋代科举制进一步发展,开启了科举公平竞争的闸门,包括工商业者在内的各阶层子弟都有可能登第入仕。整个官僚队伍主要出自科场的选拔,他们虽有等级高低,但“比肩事主”,法律身份上是平等的。门阀士族进一步被削弱,社会等级观念淡化。此外,宋朝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地权开始以经济手段频繁转移,地主、自耕农与佃户都可能因土地得失而地位浮沉。这些都促进了各阶层间的横向流动与上下流动。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种“包容开放”的特点。
【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综合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进行作答,言之有理即可。根据“若研究人心政俗之变,则赵宋一代历史,最宜究心。中国之所以成为今日现象者,为善为恶,姑不具论,而为宋人所造就,什八九可断言也”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宋朝政治制度设计基本消除了造成封建割据和威胁皇权的种种因素,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根据宋朝建立后实行的一系列政治制度和措施可知,宋朝立国后,在军事制度上创设了枢密院、三衙的新体制。三衙主帅只有统兵权,没有发兵权。设枢密院作为最高军事机构,长官一般由文臣担任,只有发兵权,而无统兵权。京师禁军数量和质量都比地方禁军雄厚精良。这些削夺兵权、改革兵制的措施,有效保证了军队的稳定,彻底终结了晚唐五代以来武人乱政的动荡局面。同时设枢密院、参知政事作为副相、三司分割宰相的权力。在地方政权上,派遣文官主政州县,直接对皇帝负责,另设通判掣肘州府长官。在州府之上,派驻代表中央的路级机构,主要有漕司、宪司、仓司和帅司。这种互相牵制的权力结构,使任何地方大员都不能专权独断,更不可能出现类似藩镇割据那样尾大不掉的祸患。所以宋朝政治制度设计基本消除了造成封建割据和威胁皇权的种种因素,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从其他角度总结论点展开阐述,言之有理亦可。
时期
概况
高祖、太宗时期
设立文学馆,弘文馆等学士,备君主顾问
高宗、武后时期
学士开始参与决策事务
玄宗时期
开开元初,设翰林待诏,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
辽东沿海地区
山东沿海地区
浙江沿海地区
卫域数量
3
10
13
所城数量
1
13
23
总数
4
23
36
年代
收入银数(万两)
收入粮数(万石)
粮价(两/石)
顺治九年(1652)
2438
562
115
康熙二十一年(1682)
3110
634
059
乾隆三十一年(1766)
4937
831
148
鸦片战争前夕
4850
800
216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华达综合高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华达综合高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