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中考新动向】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系列 课件+讲义+提升练(原卷+解析)
03 九年级古诗词鉴赏提升练(原卷+解析)【中考新动向】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系列
展开
这是一份03 九年级古诗词鉴赏提升练(原卷+解析)【中考新动向】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系列,文件包含03九年级古诗词鉴赏提升练原卷版doc、03九年级古诗词鉴赏提升练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03 九年级古诗词鉴赏(提升练)
九年级上册
(一)行路难(其一)(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选出下列对《行路难(其一)》赏析有误的一项( )
A.诗的一、二句用夸张笔法营造欢乐宴饮气氛,与三、四句诗人的悲苦情绪形成反差。
B.诗的五、六句用“冰塞川”“雪满山”这样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仕途的艰难。
C.诗的七、八句用姜尚、伊尹的典故,表达诗人一展宏才的愿望和有为于当世的政治理想。
D.整首诗始终笼罩在苦闷、惆怅的情绪中,最后两句表明诗人对前途仍有所期待。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下列对本诗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这两句意思是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表明作者谪居生活的艰苦和遭遇贬谪的痛苦,给全诗定下了感情的基调。
B.“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谪居时间的长久,又表明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作者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既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
D.“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这两句表现出坚韧不拔的意志,与常人所用的“借酒消愁”形成鲜明的对比。
2.简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为什么会成为千古名句。
(三)水调歌头(北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下列对《水调歌头》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阕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两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赏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四)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从 的角度写边塞凄凉景象,渲染气氛。我们学过杜甫的“ ”两句诗,与“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有异曲同工之妙。
2.“月是故乡明”历来为人们称道,请从抒情手法的角度加以赏析。
(五)长沙过贾谊宅(唐)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1.下列对作品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贾谊被贬长沙三年,有志不伸,心境悲凉,奠定了全诗抑郁沉重的感情基调。
B.颔联写诗人步人贾谊故宅所见之景,渲染了寂寥的氛围,为下文抒发感慨作了铺垫。
C.颈联写贾谊当年在湘水凭吊屈原,如今,诗人又来到长沙凭吊贾谊,此乃万古同悲。
D.尾联感叹唐王朝风雨飘摇时却贬谪无罪的“我”,以直抒胸臆手法发出了愤怒的质问。
2.本诗颔联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试作简析。
(六)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唐)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1.对这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朝奏”和“夕贬”两相对照,突出时间之短,说明获罪之速,隐含作者忧愤之情。
B.“横”写广度,云横而不见家,也不见长安;“拥”写高度,风雪载途,英雄失路。
C.颈联虽隐去了诗人的自我形象,但苍凉的画面仍具有撼动人心的力量。
D.表现手法上,本诗采用叙述手法人诗,体现了韩愈诗“以文为诗”的特点。
2.这首诗在叙事上借助时间与空间的跨度,使人深切地感受到诗人的一腔悲愤。请结合诗句具体赏析。
(七)商山早行(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枳花明驿墙”一句中的“明”用得很妙,请说出妙在何处。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八)咸阳城东楼(唐)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兼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1.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句中“一上”表明触发诗人情感时间之短瞬,“万里”则极言愁思空间之广大。
B.该诗景别致凄美,情愁苦悲怆,意蕴藉苍凉,境雄阔高远,堪称晚唐登临之作的翘楚。
C.诗中以遍地绿芜、黄叶高林来渲染秦苑、汉宫的荒废,这些景致为诗人傍晚远眺实景。
D.该诗中“山雨欲来风满楼”是千古名句,常用于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
2.《诗境浅说》评“山雨欲来风满楼”可谓“绝妙好词”,试从内容角度赏析。
(九)无题(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无题》命篇,是李商隐的首创。这类诗作并非成于一时一地,多数描写爱情,其内容或因不便明言,或无法用一个恰当的题目表示,所以命为《无题》。
B.“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至死方休。
C.晓妆揽镜,但愁青春之消逝;凉夜吟诗,当感月光之清寒。颈联道尽相思的悲苦与无奈。
D.“无多路”意为没有多远,因此诗到结尾表达了诗人乐观豁达的心境。
2.简析“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中“无力”和“残”的妙处。
(十)行香子(北宋)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先从村庄整体着笔,接着用移步换景法描绘小园风光。
B.“小园几许”的“几许”是多少的意思,表示这个园子不大。
C.上片写花,下片写莺、燕、蝶,一静一动,结构匀称,相互呼应。
D.这首词运用了白描的手法,通篇用语流转自然,给人明快之感。
2.这首词介绍了词人的哪些活动?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十一)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南宋)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写词人少时无愁“强说愁”,描绘出他年少涉世未深,纯真无知却故作深沉的情态。
B.下片写出词人历经沧桑,满腹忧愁却无处倾诉的抑郁,显示了词人深沉的愁苦。
C.全词以“愁”字贯串,上片的“愁”与下片的“愁”在内涵、程度、意境上是相同的。
D.全词通过“少年”与“而今”、无愁与有愁的对比,突出强调了“而今”的愁深、愁大。
2.分析下片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效果。
九年级下册
(十二)渔家傲·秋思(北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对这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主要描写了塞下秋景之“异”;词的下片集中抒情,主要抒发了征人思乡爱国之情。
B.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
C.词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满地”,以如霜的月光为背景,烘托了征人凄婉的愁思。
D.这首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是宋词中的精品。
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情景?有何作用?
(十三)江城子·密州出猎(北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词从题材、情感、艺术形象、语言风格来看都是粗犷、豪放的,体现了苏轼豪放派的诗词风格。
B.词的上阕展现出人数众多、装备齐全的壮观的狩猎场面,突出表现了作者的“狂气”。
C.“何日遣冯唐”一句运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作者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赦免自己、重用自己,表达了对朝廷的痛恨和愤懑之意。
D.最后一句表明了作者希望驰骋沙场为国御敌的壮志,抒发了关怀国家命运、报效国家的爱国情怀。
2.这首词的结尾三句勾勒出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十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南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对上面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从题材上看是写雄健勇猛的军营生活场景,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是豪放壮美的,故称其为“壮词”十分妥帖。
B.上片描写的都是作者曾经经历过而今已失去的军旅生活情景,是作者热爱的生活和抹不掉的记忆。这表明,被迫退隐的作者仍渴望再有机会从军杀敌、建立功业。
C.由下片描写的内容来看,作者的最高理想便是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过些显得非常功利庸俗,对此我们应持批判的态度。
D.“可怜白发生”,表明自己年纪已大,恐怕没机会实现抗敌救国的理想了,体现出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之情。“可怜二字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
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所展现的画面。
(十五)满江红(清)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下列句子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句是( )
A.《满江红》作于1903年,作者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著名活动家、妇女解放运动先驱秋瑾。
B.“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C.《满江红》是词牌名,作者是浙江绍兴人,别号“易安居士”。
D.“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怨幽之情。
2.请对“四面歌残终破楚”一句作简要赏析。
(十六)定风波(北宋)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开篇突兀而起,“莫听穿林打叶声”,作者从正面写雨,一个“打”字,证明雨下得很大,首句就给读者营构了一个突然而至的不利环境。
B.“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
C.“一蓑烟雨任平生”,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D.“也无风雨也无晴”中的“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置词人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2.本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作者在这首词中表现了什么人生态度?
(十七)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宋)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是宋代词人陈与义晚年追忆洛中朋友和旧游而作的。此词直抒胸臆,真切感人。
B.这首词的上片写词人在往昔岁月中沉湎于午桥宴饮,流连于洛城繁华,昼夜游乐,豪情不再。
C.下片中“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两句表现了词人对世事沧桑的感喟:经历国破家亡的流离之苦,看破尔虞我诈的宦海沉浮……
D.“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两句将古今悲慨、国恨家愁,都融入“渔唱”之中,将
沉挚的悲感化为旷达的襟怀。
2.“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内容简要分析。
(十八)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南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1.下列对这首词作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开篇破题,写中秋圆月皎洁似金波,升高后逐渐变得像重新磨过的铜镜般明亮。
B.词人举杯赏月,由月亮联想到月中仙女,作者向嫦娥劝酒提问,浪漫而有意趣。
C.下片中作者想乘风直上长空,俯瞰壮丽山河,内心充满了激昂乐观的豪情壮志。
D.结句展现了作者奇特的想象:要飞奔到月宫,砍去婆娑的桂树,让清光洒满人间。
E.作为豪放派词人,作者在本词中运用象征等手法托物言志,浪漫主义风格明显。
2.“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十九)浣溪沙(清)纳兰性德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全,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1.在纳兰性德《浣溪沙》词中,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及范仲淹的"千
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有着相同寥廓境的句子是: 。
2.这首词哪些词语写出了塞外的荒凉?
(二十)十五从军征《乐府诗集》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揭露封建社会不合理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诗歌,全诗运用白描手法徐景写人,体现了汉乐府即景抒情的艺术特点。
B.“兔从狗窦入"到"井上生旅葵”四句,从侧面写出主人公的家荒凉破败的景象,控诉了战争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
C.诗的最后两句通过对老兵出门张望、老泪纵横这一细节的描写,进一步抒发了老兵心中的悲凉之感。
D.全诗以老兵回家的情感变化为线索:满怀希望——希望落空——彻底失望——悲哀流泪。全诗有波澜有起伏,且引人深思。
2.简要赏析“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二十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从“风”写起,一个“卷”字,一个“折”字,就写出了风之大、风之猛,表现出塞北之风的狂暴肆虐。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将梨花比作雪花,设喻新颖,造语奇警,不落窠臼,充满了浪漫的想象,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C.“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写送行者目送行人远去,直到无法望见,却还在凝望留在雪地上的马蹄印迹,言有尽而意无穷。
D.这首诗气势宏大,笔力矫健,流畅洒脱,意气飞扬,离愁别绪中富有豪迈气概,是边塞诗中的佳作。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二十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南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登楼远望,所见之景引发了词人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B.“悠悠”一词指时间漫长久远,同时暗含词人的思绪无穷无尽。
C.“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用象征手法写出硝烟弥漫的战斗场景。
D.词的构思巧妙,以设问的方式层层推进,感情深沉,意境高远。
2.简要赏析“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3.“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词人什么情感?
(二十三)过零丁洋(南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回顾自己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突出了生平的艰辛、命运的曲折。
B.颔联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局势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C.颈联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D.尾联直抒胸臆,以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为诗歌增添了一种悲壮激昂的力量和底气。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名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信念?
(二十四)山坡羊·潼关怀古(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下列对这首元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元曲借凭吊潼关古迹,抒发了作者的感慨。
B.“聚”“怒”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
C.“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
D.“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意思是:只有改朝换代,百姓才能摆脱痛苦的生活。
2.请对曲中的“望”字作简要赏析。
(二十五)南安军(南宋)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 归乡如此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1.诗歌颈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2.诗歌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十六)别云间(明)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叙事,“三年”与“又”连用,暗示诗人离乡之久、永别之憾。
B.尾联以神话传说作结,盟恢复之志,表现诗人至死不渝的抗清精神。
C.此诗表现了诗人誓死不屈的报国决心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念。
D.全诗悲壮动人,塑造了一位充满热血、忠肝义胆、英勇抗争的英雄形象。
2.“无限山河泪”包含了诗人流下的哪些“泪”?请简述。
3.这首诗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写作背景相同,都是诗人在被押解途中所作,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二十七)山坡羊·骊山怀古(元)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
当时奢侈今何处?
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
列国周齐秦汉楚。
赢,都变做了土;
输,都变做了土。
1.下列对这首散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三句回顾骊山的历史,作者用“当时奢侈今何处”一个问句,强调了对从古至今历史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的感慨。
B.第四、五、六句虚写骊山所见之景——萧索的草、萦纡的水、烟雾缭绕的树,为作者怀古伤今定下了情感基调。
C.结尾几句基调凄楚悲凉,意为国家争霸,无论是输是赢,终究会在历史的长河里被渐渐湮没、遗忘。
D.全曲揭示了封建统治者无论成败最终都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表现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叹。
2.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的结尾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与本首散曲的结尾有什么不同?
(二十八)朝天子·咏喇叭(明)王磐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
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1.这首散曲表面写的是喇叭和唢呐,实际上处处写宦官。“曲儿小”比喻宦官的 ,“腔儿大”比喻宦官 ,“水尽鹅飞罢”则比喻 。
2.这首散曲通过白描的手法,揭示了怎样的主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01 七年级古诗词鉴赏提升练(原卷+解析)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系列,文件包含01七年级古诗词鉴赏提升练原卷版doc、01七年级古诗词鉴赏提升练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六 修辞、标点提升练(原卷+解析)-【中考新动向】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系列,文件包含专题六修辞标点提升练原卷版doc、专题六修辞标点提升练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五 句子的衔接与排序提升练(原卷+解析)-【中考新动向】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系列,文件包含专题五句子的衔接与排序提升练原卷版doc、专题五句子的衔接与排序提升练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