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版2024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第1页
    部编版2024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第2页
    部编版2024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4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人教统编版桂枝香·金陵怀古精品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桂枝香·金陵怀古精品教案,共8页。
    余秋雨曾经说过,中国传统文学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我国悠长的历史给我们带来了无数的辉煌,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伤痛。而我们的前辈先哲们面对这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时,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了思索和咏叹,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咏怀古迹的不朽篇章。
    活动一:导读,知人论世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士。封为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
    王安石是历史上出色的政治家。二十二岁中进士,做过地方官,关心民众疾苦,上万言书,主张宋王朝改革法度。宋神宗时推行新法。由于旧党的阻挠,王安石屡次被罢相,屡被起用。
    王安石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北宋四大诗人之一。其词所作不多,但能一洗五代旧习,不受前人绮靡风气的影响,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写作背景:(播放视频,以便更加清晰的了解诗人及其背景)
    这首词是王安石晚年的作品,也就是王安石被二次罢相之后,退居金陵时所写。当时,宋王朝表面上太平盛世、歌舞升平。其实在繁华的背后却是隐藏着种种的危机。这首词正是在这种情形之下,作者登金陵有感而作的。
    解题:
    桂枝香:词牌名,又名“疏帘淡月”“桂枝香慢”。
    金陵:亦称建康,今江苏省会南京,为“三国的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六朝古都。
    怀古:怀念古代遗迹、感慨兴衰。
    怀古诗: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的诗。
    “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
    结构内容:临古地——思古人——忆古事——抒情志
    手法:对比 烘托 用典 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 虚实相生 借古讽今
    情感:感慨国运衰微 昔盛今衰 盛衰无常
    抒发个人感慨 壮志难酬 报国无门 爱国情怀
    揭露昏庸、腐朽、奢侈淫逸
    活动二:诵读,感受诗意
    播放视频朗诵,正音
    各用一句话概括上片和下片的内容
    上阕:登高望远,金陵晚秋,雄伟壮丽
    下阕:怀古抒情,借六朝旧事告诫世人

    活动三:赏读,我来推荐
    置身诗境,进行赏读
    本词为我们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请你进行赏读。
    晚秋登临图、千里澄江图、归帆残阳图、星河鹭起图
    1、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故国:点明地点
    晚秋:点明时令
    初肃:点明天气
    “晚秋”与“初肃”相对应,瑟瑟秋风,此时此景,登高远眺,则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这就为下阕的怀古作铺垫。
    2、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化用诗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赏读:脱去“静如”,化为“千里”,将“澄江”静怡安详之态变为奔腾不息之势,拉长了眼光所及,也拉长了思考维度。
    “似练”“如簇”,两个比喻,写出了水的清澈和山的峭拔,高低结合,将金陵山水立体化,金陵胜景,概见于此。一山一水,一纵一横,就确立了全图主干。
    3、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赏读:“残阳”“西风”,点出时下是黄昏时节,具有典型的秋日景物特点。“酒旗”“归帆”是暗写在秋日黄昏里来来往往的行旅,人事匆匆,由自然景物写到人的活动,画面顿时生动起来。
    4、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赏读:远在天际的船罩上一层薄雾,水上的白鹭纷纷从银河上惊起,不仅把整幅金陵秋景图展现得活灵活现,而且进一步开拓观察的视野——在广漠的空间上,随着船帆渐渐远去,水天已融为一体,分不清哪里是水哪里是天。
    水天融为一体,与王勃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比较,两者展现的雄壮气度与开阔视野不相上下。
    上阕赏析:运用比喻、动静结合、远近结合、色彩对比等手法,选取了长江、翠峰、船只、残阳、酒旗、彩舟、星河、白鹭等意象,描绘了金陵晚秋图。
    活动四:研读,体悟情怀
    如果全词作者情感的落脚点浓缩到词中的一个字上,你会用哪个字?为什么?
    “叹”(是诗人情感的体现)
    1、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念往昔”(虚写):起过渡作用,由上阕的写景转为下阕的抒情,由现实转为想象。“繁华竞逐”指词人想象六朝的达官贵人竞相效仿攀比,过着奢侈的生活。
    “门外楼头”(用典):“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指南朝陈国亡国惨剧。韩擒虎,隋朝名将。当他带兵攻至金陵朱雀门外时,陈后主尚与其宠妃张丽华于结绮阁寻欢作乐。见大势已去,陈后主带着张贵妃、孔贵嫔两人躲于宫中一口枯井中。后被捉住,押至韩擒虎帐前,阵亡于隋。
    作者忆六朝统治者“繁华竞逐”的典故是什么?结果又是什么?
    典故:“门外楼头”,陈后主与宠妃张丽华的例子
    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杜牧《台城曲》
    结果:“悲恨相续”,陈后主和宠妃张丽华的奢靡生活,导致国家灭亡。
    叹统治者的穷奢极欲使得竞逐繁华的国家相继灭亡。
    2、面对过去的历史,千古以来的文人骚客是如何做的?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批判千古以来文人骚客面对金陵山川只知感叹朝代的兴亡,未能跳出荣辱的小圈子,站不到应有的高度(变法),很难从六朝相继覆灭中引出历史教训。千古以来人们登高凭吊,不过都是空乏兴亡感慨。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 《阿房宫赋》
    3、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借景抒情)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叹?
    ①时光流逝之叹。繁盛的六朝及六朝的兴亡随着历史的长河已经消失了。
    ②物是人非之叹。只剩下寒烟惨淡、绿草衰黄,睹物思人,望物兴叹。
    4、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化用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
    “至今”和“时时”这两个时间副词是直指朝廷积弊的投枪匕首,借六朝事,讽当朝人。表现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透露出奋起变革的主张。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背后,是词人对社会现实的殷切观照,一种锐意改革、振兴北宋的愿望已在心中萌芽。这正是其“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兼济天下精神的体现。
    体悟一种济世的情怀
    千古以来,文人骚客面对金陵山川只能感慨朝代兴亡,但王安石却在本词中表现出一个政治家的远见卓识。他居安思危,非常希望宋朝的统治者能够励精图治,实现富国强兵。 王安石摆脱了个人荣辱的小圈子,虽然第二次被罢相,但仍然把眼光放在国家前途上,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周汝昌评说:“王介甫只此一词,已足千古,其笔力之清道,其境界之朗肃,两宋名家竟无二手,真不可及也!”
    写景开阔旷远——“我”之色彩
    用典贴切自然——“我”之化用
    立意高瞻远瞩——“我”之胸襟
    主旨:本词上阕写登高远望之景,虽为深秋,但“天气初肃”,色彩绚丽,风光秀美,画面开阔,气势恢宏;下阕追古思今,叙议结合,运用典故,写出了六朝的衰亡,借古讽今,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透露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对比阅读
    金陵怀古(其一)
    王安石
    霸主①孤身取二江②,子孙多以百城降。
    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东府③旧基留佛刹,后庭余唱落船窗。
    黍离麦秀④从来事,且置兴亡近酒缸。
    [注]①霸主:指在金陵开创基业、取得霸权的历朝开国君主。②二江:宋代江南东路和江南西路的简称,是建都金陵诸国的主要统辖区域。③东府:指东晋简文帝的丞相,会稽王司马道子的府第。④麦秀:即《麦秀歌》,为殷朝旧臣路过故都,因悯伤故国而作。
    思考:本诗与王安石的词《桂枝香·金陵怀古》虽内容相似,但作者对金陵的感怀略有不同。试分析本诗与《桂枝香·金陵怀古》下阕表达的观点有何异同。
    同:①诗词都剖析历朝衰亡的主要原因在于贪图安逸享乐。比如诗中感叹“逸乐安知与祸双”指出子孙的奢华逸乐导致断送政权。词中“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感叹统治阶级挥霍无度,沉溺酒色,江南各朝,覆亡相继。
    ②诗“后庭余唱落船窗”,词“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都指出现实依旧画舫不断,余唱未休。批判当权者依旧沉湎酒色,醉生梦死。
    不同:诗歌尾联认为千百年来,兴亡更替是常见现象。人们对此既无能为力,那还是置之不论,一切付之酒杯,以免徒然的伤感。
    词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批判千古以来文人骚客面对金陵山川只知慨叹朝代的兴亡,却未从六朝的相继覆灭中吸取历史的教训。表达了他对北宋社会现实的不满,透露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默写题
    (1)《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词人化用杜牧《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句,来借古讽今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表现词人登高望远,所看到深秋时节金陵最具典型特征的山水景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词人感叹六朝的历史像流水一样流逝掉,未曾给当朝的人留下什么教训和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词人把目光投射到江天一色的远景,描写景物动静结合,凸显“画图难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表现词人关注到江上的征帆和江边的酒家等人文景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古诗词诵读
    《桂枝香·金陵怀古》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2课时
    教材分析
    《桂枝香·金陵怀古》情景交融,境界雄浑阔大,风格沉郁悲壮,把壮丽的景色和历史内容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自成一格,堪称名篇。体现王安石作为一个政治家的高瞻远瞩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心。通过这首词的学习,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实现对学生人格精神的熏陶,帮助学生形成大视野、大境界。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疏通疑难字词,读懂诗句,体会词的诵读要领。
    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诗人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发掘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
    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诗歌语言美、意境美,欣赏诗文中呈现的壮丽画卷。
    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王安石作为一个政治家的高瞻远瞩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心。体会诗人蕴含于词中的深沉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
    理解王安石作为一个政治家的高瞻远瞩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心。体会诗人蕴含于词中的深沉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
    了解诗人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发掘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

    相关教案

    语文人教统编版桂枝香·金陵怀古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统编版桂枝香·金陵怀古教案设计,共4页。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知人论世,整体感知,深入研读,拓展延伸,课堂小结,作业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人教统编版桂枝香·金陵怀古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统编版桂枝香·金陵怀古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作者简介,解题,写作背景,具体分析,比较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