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版2024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4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第1页
    部编版2024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4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第2页
    部编版2024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4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4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3.1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优秀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3.1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优秀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2018江苏卷,2019全国卷3,2021·浙江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金圣叹说,《水浒传》“看不厌”。今天,我们将参观“水浒城”特色主题展馆。为增加游客的体验感,馆内围绕《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设置了林冲的三大展牌,分别是林冲档案展牌、性格发展图展牌、细节品读展牌。电子展牌的内容留给游客填写。作为今天的游客,我们将共同探讨该如何完成这三块展牌。
    作者简介
    施耐庵(1296年—1370年),祖籍苏州,元末明初杰出的小说家。据传施耐庵博古通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象等无不精通。他35岁曾中进士,后与当道不合,弃官归里,闭门著述。
    与门下弟子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水浒传》。
    作品简介:《水浒传》以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为主线,通过各个英雄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经历,描写出他们由个体觉醒到走上小规模联合反抗,再到发展为盛大的农民起义队伍的全过程,表现了“官逼民反”这一封建时代农民起义的必然规律,塑造了农民起义领袖的群体形象深刻反映出北宋末年的政治状况和社会矛盾。
    写作背景:故事发生在宋徽宗时代,即宣和年间(1119—1125)。当时宋皇室衰颓、腐败。宋徽宗贪图享受,滥用奸臣蔡京为宰相,穷奢极侈,对人民横征暴敛,弄得民不聊生,逼得许多人铤而走险,盗贼四起。《水浒传》所反映的就是当时的农民起义。被逼上梁山的起义军聚在梁山泊,打出“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的大旗,聚集了许多好汉,甚至一些小官吏和商人都加入了这个队伍。
    活动一:林冲档案展牌,展示重要经历
    《水浒传》人物的绰号往往体现人物的性格。林冲在故事里又叫“林教头”,绰号“豹子头”。这两个称呼是同一个人,他们有什么区别?
    “林教头”是一个表明身份的称呼。“豹子头”,像猎豹一样的凶猛、狠、勇敢,体现了林冲的性格。
    前情后事 四次逼迫
    梳理情节
    序幕(1段)林教头沧州遇旧知
    开端(2-5段)陆虞候密谋害林冲
    发展(6-9段)林教头接管草料场
    高潮和结局(10-12段)风雪夜山神庙复仇
    明线:林冲的行动 暗线:高俅一伙的谋害
    活动二:绘制性格发展图展牌
    序幕:沧州遇旧知
    本段中主要插叙回顾了林冲的哪两件事?在文中有何作用?表现林冲怎样的性格?
    开端:陆虞候密谋害林冲
    林冲从李小二那里得知情况之后,是什么态度?表现出林冲什么性格?
    发展:接管草料场
    陆虞候等人对林冲的迫害并没有停止,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本是这伙人的诡计,想置林冲于死地,林冲正面临危险步步逼近,他此刻是什么态度?表现他的什么思想?
    高潮、结局:山神庙杀敌
    林冲夜宿山神庙的情节描写中可以看出林冲怎样的性格特征?通过什么手法表现?
    什么原因让林冲性格实现从 “忍”到 “狠”转化?
    师引导学生从不幸者、反抗者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从而引出官逼民反的主题。
    活动三:细节品读展牌,读懂英雄
    细节品读展牌:酒
    小说以林冲喝尽冷酒的结局,追溯全文,酒以及喝酒的行为还出现在小说哪些情节中?
    回答要求:小说在第___段,出现了酒,相关文字是___________(读出来),这一段的主要情节是________(四字或五字概括)
    教师引导学生对文中酒的相关情节的品读:
    1、当时管待林冲酒食,至晚送回天王堂。次日,又来相请。自此林冲得李小二家来往,不时间送汤送水来营里与林冲吃。
    “小二招待林冲酒食”,从人物上看表现出他知恩图报的性格,也侧面衬托了林冲的豪爽侠义。
    2、再穿了白布衫,系了胳膊,把毡笠子戴上,将葫芦里冷酒都吃尽了,被与葫芦都丢了不要,提了枪,便出庙门投东去。
    “将冷酒都吃尽了”,从人物上看强烈地突出了林冲内心的决绝、愤怒与悲凉;而“丢掉葫芦与被子”这重要的生活物品,表明林冲彻底和以前的生活说再见,此路一走,再不回头,从主旨上看这暗示了小说“官逼民反”的主旨。
    还有以下片段:
    店家切一盘熟牛肉,烫一壶热酒,请林冲吃。又自买了些牛肉,又吃了数杯,就又买了一葫芦酒,包了那两块牛肉,留下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怀内揣了牛肉,叫声相扰,便出篱笆门。
    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往那庙里来。
    林冲把枪和酒葫芦放在纸堆上,将那条絮被放开。……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却把葫芦冷酒提来,慢慢地吃,就将怀中牛肉下酒。
    思考:小说情节反复出现“酒” 的描写,分别有哪些不同的作用?
    提示:从“对人物、对情节、对主旨”方面思考。
    “酒”的作用:
    “多次写林冲喝酒”,首先突出天气寒冷,林冲以此御寒;其次从人物上看,借酒消愁,烘托林冲此时孤独愁绪;再者从情节上看“酒壮人胆”,林冲多次喝酒,使后文他一气之下怒杀仇敌这一情节显得更加合理。“多次不忘酒葫芦”,从人物上看既突出了他细心认真的性格,也侧面反映出他对看管草料场的重视,他打算在这里暂时待下去,表现了他安分守己的性格;从情节上看为结尾写扔掉酒葫芦埋下伏笔。
    细节品读展牌:风雪
    本文怎样描写风雪的?
    (1)直接描写风雪。
    (2)用侧面描写衬托风雪。
    对风雪的直接描写和侧面衬托交替出现,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糅合在一起,使读者感到,林冲时时处于风雪交加的环境之中。

    直接描写风雪:3次
    1、林冲初到草料场时,写风雪初起
    “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解析:①为高潮的出现勾画了气象森寒的情景;②“卷”为下文写雪压倒房屋做了铺垫。
    2、林冲去市井沽酒时,写雪势正大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解析:善抓特征,形容雪花是“碎琼乱玉”,不仅写出了行色,似乎还写出了光影。不仅突出了风猛雪大的环境特点,而且暗示出林冲的处境越来越危险,形势越来越严峻。
    3、离开酒店回草料场时,进一步写雪势之大
    “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解析: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渲染了浓烈的气氛,一场冲突即将拉开帷幕。
    用侧面描写衬托风雪:
    ①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
    草屋:“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
    “那两间草屋已被雪压倒了”
    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 (林冲沽酒回来)
    ——风很猛,雪很大
    ②通过人的动作、感觉衬托风雪
    “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 (林冲在草屋内)
    “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的雪抖了”
    “上盖白布衫也早有五分湿了” (到山神庙里)
    “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吃酒时)
    ——描写人物的动作、感觉时,时时不忘风雪
    “风雪”是怎样推动小说情节一步步发展的?请简要分析说明。
    主题思想:整个故事情节以林冲思想性格变化为主要线索,林冲的性格表现为由安于现状、委曲求全到丢掉幻想、毅然杀死仇敌,走上反抗道路的变化过程。有力地表现了北宋王朝的黑暗腐败和受压迫者反抗的必然性。突出了官逼民反的深刻道理。
    板书设计
    对接高考,考点训练

    【2018江苏卷】《小哥俩》分析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对情节发展的作用。(4分)
    ①鸟语花香与温暖的阳光,营造了充满生机的氛围,为人物的兴趣转移和情绪变化作铺垫;
    ②“日光”“西边的白粉墙”等描写,为二乖在墙边发现小猫埋下伏笔。
    【2019全国卷3】《到梨花屯去》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功能。(6分)
    ①到梨花屯去的沿途风景,为故事开展提供自然背景;
    ②以景物描写的插入来配合氛围的变化以及谢赵二人的心理变化;
    ③使小说具有清新的田园风格,流露出生机勃勃的时代气息。
    3、【2021·浙江卷】《麦子》第二自然段描写环境有何用意?(6分)
    ①交代背景,写环境的恶劣,突出守护边疆荒漠土地的艰难。
    ②衬托人物,用环境的恶劣衬托主人公守土的顽强精神。
    ③暗示主题,通过写整天乱跑的风“挨打”,揭示坚守边疆土地的重要性。
    课题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课 型
    精品课
    课 时
    3课时
    教材分析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描述了林冲由一忍再忍到奋起抗争的思想性格转变过程,表现了北宋王朝的黑暗腐败和受压迫者反抗的必然性,突出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深刻道理。此外,小说中的酒、风雪等细节反复出现,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教学目标
    1、梳理小说的情节结构,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2、学习小说通过情节、环境及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手法。
    3、分析小说中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的作用。
    4、认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事实及其必然性。
    教学重点
    认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事实及其必然性。
    教学难点
    学习小说通过情节、环境及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手法。

    相关教案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二单元6* 哈姆莱特(节选)一等奖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二单元6* 哈姆莱特(节选)一等奖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整体感知,把握情节和冲突,细读文本,探究人物形象,深思熟悟,探寻悲剧意义,研读分析,品味戏剧语言,拓展延伸,积累名言警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5 雷雨(节选)优秀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5 雷雨(节选)优秀教案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走近戏剧,把握冲突,研读戏剧,思维碰撞,分析人物形象,深入探究,品味语言,从《雷雨》标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