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最新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课件) 声现象

    最新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课件) 声现象第1页
    最新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课件) 声现象第2页
    最新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课件) 声现象第3页
    最新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课件) 声现象第4页
    最新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课件) 声现象第5页
    最新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课件) 声现象第6页
    最新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课件) 声现象第7页
    最新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课件) 声现象第8页
    还剩3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最新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课件) 声现象

    展开

    这是一份最新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课件) 声现象,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梳理,000Hz,无规则,正常休息,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考点突破,第1题图,变式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________。 (2)传播:声音靠________传播,声音不能在________中传播。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传播速度因介质的不同而不同,声音在________中传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________中传播最慢。15 ℃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________m/s。 
    (3)声速与声音的振动频率无关,取决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4)听到声音的四个条件:①发声体振动;②有传声介质;③响度足够大;④频率合适。
    2.声音的特性(1)音调:声音的________。声音的高低跟声源振动的________有关,频率是指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Hz)。声源振动越快,频率________,音调________。声音的尖细是指音调高,粗沉是指音调低。 多数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约从__________到__________。人们把低于______________的声叫做次声波,把高于______________的声叫做超声波。次声波容易绕过障碍物,可以传得很远。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强、穿透力强等特点。 
    (2)响度:声音的________。响度的大小跟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有关,________越大,响度越大。此外,响度还跟人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3)音色:发声体的音色因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的不同而不同。不同的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3.声的利用(1)声可以传递__________。例如:医生可以通过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状况;雾中航行的船上,水手通过汽笛的回声判断船与悬崖之间的距离等。 (2)声能够传递__________。例如:用超声波可以清洗浸在溶剂中的精密机械或工具;医生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使之可以顺畅地排出体外。 (3)回声:声在传播途中遇到障碍物被________的现象。若回声比原声到达人耳晚________以上,人耳就能把它们区分开,否则回声会与原声混在一起,会加强原声。 
    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乐音:悦耳动听、使人愉快的声音。从物理学的角度定义噪声:发声体做__________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定义噪声:凡是妨碍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用________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其符号是________。 
    (3)控制噪声的途径: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考点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例1】如图所示,用细线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多次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产生的原因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解析 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音叉发声是由振动产生的),此实验采用了转换法,将音叉的振动转换为乒乓球的弹动,因此选项B正确。答案 B
    1.如图所示,某中学运动会男子400 m比赛时,发令员在起跑线后方某处,运动员在各自赛道的起点处等待发令。发令枪响同时有闪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枪声不是振动产生的B.运动员中在第8赛道听到的枪声最晚C.枪声和闪光都能在真空中传播D.发令员戴耳塞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考点2.声音的特性【例2】古筝是一种弦乐器,演奏者一只手不断地变换按弦的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弦发声时的(  )。A.振幅B.响度C.音调D.音色解析 本题考查对声音三要素的理解。声音的三要素为音调、响度、音色。音调取决于声源振动的快慢(频率),不断地变换按弦的位置可以改变发声的弦的长度,从而改变弦振动的快慢;而响度取决于声源振动的幅度大小;不同的发声体由音色区别。故选C。答案 C
    2.甲音叉发声时每秒振动256次,乙音叉发声时振动频率为512 Hz,相比于乙音叉,甲音叉(  )。A.发声时振幅一定更小B.发声时振动频率一定更高C.发出声音的音调一定更低D.发出声音的响度一定更大
    考点3.声的利用【例3】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超声波直达牙刷刷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耳听不到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解析 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超声波的音调很高,频率超过 20 000 Hz;超声波能引起牙齿污物的振动,从而达到清洗的效果,说明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故选项D正确。答案 D
    3.下列实例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A.利用B超检查身体 B.利用声呐探测海洋深度C.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D.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疾病
    考点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例4】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A.关闭房间的门窗B.会场内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C.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
    解析 控制噪声有三条途径: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关闭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手机调到静音状态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使用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选项B正确。答案 B
    4.下列做法属于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是(  )。A.汽车进入市区后禁止鸣喇叭B.图书馆里不能喧哗C.工厂安装噪声监测装置D.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
    一、选择题。1.音乐会上小提琴演奏乐曲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演奏前,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改变声音的响度B.演奏时,用力拉小提琴的同一根琴弦可提高声音的音调C.小提琴演奏的乐曲通过空气传入听众的耳朵D.小提琴的音色与二胡的音色相同
    2.甲鼓发声时鼓皮每秒振动的次数比乙鼓的少,甲鼓、乙鼓相比,甲鼓的鼓皮(  )。A.发声的响度一定较大B.发声的音调一定较低C.振动的振幅一定较小D.振动的频率一定较高
    3. 晚上,爸爸对小明说:“请把电视声音调小一点,不要影响邻居休息。”这里“调小”的是声音的(  )。 A.音色B.音调C.响度D.速度
    4.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猛将张飞横枪立马在长坂坡当阳桥头,一声大喝,吓退曹操十万大军。这个典故形容张飞的声音(  )。A.音调高B.频率高  C.响度大D.音色差
    5.如图所示,手机与音叉的位置保持不变,利用手机软件测出音叉发出的声音从30 dB变为50 dB,则说明音叉振动的(  )。A.振幅变大B. 振幅变小C.频率变大D. 频率变小
    6.下列有关声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别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三个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的瓶子,产生的声音音调相同B.医生用听诊器判断患者的情况,利用了声音传递能量C.将正在响铃的手机放进广口瓶内,逐渐抽出瓶内的空气,听见铃声越来越小,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D.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7.小华在某次朗读比赛中为大家朗读了 《祖国,您好》。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朗读者是靠声带振动发声的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 m/sC.观众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D.朗读者的声音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高
    8.赛龙舟不仅是一项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了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传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选手根据鼓声齐心协力划桨,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选手听到鼓声大作,震耳欲聋,说明此时鼓声的响度大C.选手能从现场各种声音中听出鼓声,主要是通过鼓声的音色来辨别的D.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也越快
    9.一种身高测量仪如图所示,其顶部的感应器竖直向下发射超声波信号,经下方物体反射后返回,被感应器接收。某同学站上测高台,感应器记录信号从发射到接收所经历的时间为5×10-3 s。已知感应器距测高台的高度为2.5 m,空气中的声速取340 m/s,则该同学的身高为(  )。 m   m m   m
    10.我国某海巡轮配备有强声设备,可遥控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150 dB的警示音、语音等声波,主要用于对付海盗等人员。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声波能传递能量B.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C.护航官兵戴防噪声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
    11.下列做法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A.摩托车装有消声器B.在公路两侧种树C.观演时手机调为静音D.考场附近禁止鸣笛
    12.如图所示,相同的水下录音装置甲、乙录下大海里一只鲸发出的同一段声音。甲录到的有高、低音,乙录到的只有低音,由此可以推测:在海洋中能传播较远距离的声音是(  )。A. 频率较低的B. 音调较高的C. 能量较小的D. 响度较小的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的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来定位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C.用次声波预测海啸利用声音传递能量D.声纹锁依据音调来辨别主人的声音
    二、填空题。14.用示波器显示的几种声音的振动波形图如图所示,根据波的特征分析可知:________可能是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的同一个位置发出的两个声音;________可能是两种不同的发声体发出的音调和响度均相同的两个声音。 
    15.如图所示,化学老师检验氢气纯度时,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会发出尖锐的爆鸣声或很小的声音。根据声音的不同来判断氢气纯度,说明声可以传递______(填“信息”或“能量”)。其中“很小”是指声音的________(填声音的特性)小。因为氢气密度比空气密度________,所以检验时试管口要朝下,防止氢气逸出。 
    16.俗语“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人声音的________来识别说话的人;“喧哗”指的是声音的________很大。(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7.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 s内振动 3 500次,那么它振动的频率是__________Hz,人类________(填“能” 或“不能”)听到这种声音。 18.小杰正在收听广播,歌唱家的歌声是通过__________传到收音机的,歌声对正在专心看书的小良来说是________(填“乐音”或“噪声”)。小美的眼镜脏了,拿到眼镜店用超声波进行清洗,说明超声波能__________。蝙蝠靠___________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 
    19.15 ℃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__________m/s。人耳能把回声与原声区分开的时间间隔是大于 0.1 s,要想能够听见回声,人离障碍物的距离应大于__________m。 20.温度一定时,声波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被蒙住双眼的小峰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同时他还可以根据声音的________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后两空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21.小东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小芳在另一端敲击铁管,小东先后听到两个响声,先听到的响声是由________传播来的,这说明声音在________中传播的速度比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中快。 
    三、综合能力题。22.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豪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后敲击,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下表。
    (1)用刻度尺测量1号管的长度如图所示,长度是__________cm。 
    (2)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________号管。 (3)根据表中数据,_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而减小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____。 (4)小豪发现悬挂的金属管发出声音时在做有规律的摆动,他认为金属管发出声音是由金属管摆动产生的。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检验小豪的想法,简要写出实验方案和判断方法。
    实验方案:将金属管悬挂后轻推使其摆动。 判断方法:若能听到其发声,则说明发声是由金属管摆动产生的,反之则不是由摆动产生的。
    1.(2023·广州)如图所示,音叉M、N完全相同,M发出440 Hz的声音,原来静止的N随之振动,N也发出440 Hz的声音,则(  )。A.M发声时每分钟振动440次B.M和N发出的声音的频率相同C.M和N发声时的振幅一定相同D.M发出的声音无需介质就能传播
    2.(2023·深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学校内禁止鸣笛,这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响铃声音大是因为音调高C.校内广播属于声音传播信息D.同学们“唰唰”写字的声音是次声波
    3.(2022·广东)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临街住宅安装双层玻璃可以减弱噪声B.长期佩戴耳机开大音量听音乐可能损伤听力C.北京天坛的回音壁利用了声音反射的原理D.声呐通过次声波的回声定位探索海洋的秘密
    4.(2022·广州)编钟是我国的瑰宝。如图所示,敲M处发出的声音音调比敲N处的高,比敲P处的低,则(  )。A.编钟发出的声音频率只与其质量有关B.敲P处发出的声音频率高于敲N处的C.敲P处时,钟的振幅一定比敲M处时大D.敲N处时,发出的声音响度一定比敲M处时大
    5.(2022·深圳)为避免声音污染,公民应该控制噪声。下列情况不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做法是(  )。A.不高声喧哗B.调低跳舞音响设备的音量C.在公路上不鸣笛D.在学校周围植树
    6.(2021·广东)有8个相同的玻璃瓶,装有高度不同的水,如图所示。用筷子分别敲击瓶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主要由瓶内空气振动产生B.声音主要由玻璃瓶振动产生C.a瓶的音调最低D.d瓶的音调最低

    相关课件

    最新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课件) 压强:

    这是一份最新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课件) 压强,共5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物体表面,指向被压物体,受力面积,知识梳理,帕斯卡,压强计,液面高度差,大小相等,液体的密度,p=ρgh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最新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课件) 探究类实验:

    这是一份最新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课件) 探究类实验,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重点突破,第1题图,变式练习,保持不变,当地气压,第2题图,匀速直线,二力平衡,B两个面对调,第3题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最新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课件) 内能:

    这是一份最新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课件) 内能,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梳理,分子势能,温度越高,传递能量,能量的转移,机械能,升高的温度,焦每千克摄氏度,Jkg·℃,Q=cmΔt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