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2024年4月30日,印度尼西亚鲁昂火山发生了剧烈喷发,蔓延的火山灰导致周围7个机场临时关闭,50架次航班受到影响,迫使多达1.2万名居民疏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
A.地壳
B.软流层
C.岩石圈
D.外核
2.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圈是地表最活跃的圈层
B.横波不能通过下地幔
C.大陆地壳比海洋地壳更厚
D.岩石圈在莫霍面之上
3.居民聚居在火山附近的原因主要是( )
A.火山景观奇特
B.火山海拔高气候凉爽
C.火山灰使当地土壤肥沃
D.火山具有防御作用
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会产生重要影响。北京时间2024年8月14日14时04分,日面中心附近爆发了一个X1.1级耀斑,于15:07结束,达到橙色警报级别。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与耀斑发生在同一太阳大气层的太阳活动是( )
A.黑子
B.日珥
C.太阳风
D.磁暴
5.本次太阳活动对我国的主要影响最可能是( )
A.卫星导航误差增大
B.当日气温显著升高
C.我国降水概率增加
D.有线网络通信中断
湖北清江隔河岩水库是位于鄂西南山区的一个峡谷型水库,水库有5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既可以削减清江下游洪峰,也可错开与长江洪峰的遭遇,减少荆江分洪工程的使用机会和推迟分洪时间。下图是该库区某种自然灾害易发性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该自然灾害最可能是( )
A.地震
B.滑坡
C.寒潮
D.台风
7.绘制该图的现代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该系统还可以用于( )
A.计算受灾面积
B.获得瞬时火情
C.精确灾情定位
D.汽车旅行导航
火星因其环境与地球相似,并拥有冰冻的水和矿物质,因此科学家一直在寻找一种物质,当将其大量注入火星大气时,会驱动火星变暖。但也有其他研究人员指出,火星升温并不是使火星宜居的“神奇开关”,因为它不能解决火星气压低、大气层稀薄等问题。下表为火星和地球基本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8.向火星大气注入物质的目的是让火星存在( )
A.液态水
B.适宜的太阳光照
C.大气层
D.安全的宇宙环境
9.“其他研究人员”认为火星升温并不是使火星宜居的“神奇开关”的主要原因是( )
A.质量体积较小
B.距日距离较远
C.公转周期较长
D.卫星数量较多
风蚀气候因子指数,其大小代表风蚀气候侵蚀力的大小。图示意新疆地区1969—2019年风蚀气候因子指数月际变化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0.风蚀最强的月份是( )
A.1月
B.5月
C.8月
D.10月
11.造成1月风蚀气候因子指数全年最低的主要原因是( )
①气温较低
②积雪较厚
③光照较弱
④风速较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抛物线状沙丘是一种固定、半固定沙丘,一般认为是由新月形沙丘演变而来,由于新月形沙丘两翼所在区域植被覆盖条件较好,使得不同部位发育速度产生差异而形成,其形态特征和新月形沙丘相反。下图示意新月形沙丘逐渐演变为抛物线状沙丘的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新月形沙丘演变为抛物线状沙丘的过程先后排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④③②①
D.①③②④
13.关于抛物线沙丘说法错误的是( )
A.抛物线沙丘一般是流动沙丘
B.抛物线沙丘迎风坡一侧坡度陡
C.两侧出现植被是由于水分条件较中部好
D.抛物线沙丘形成时两翼的风速较中部大
2024年4月30日,载有三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约400千米高度与中国空间站分离,在距地面约10千米高度自动打开降落伞,成功降落在内蒙古东风着陆场。下图示意神舟十七号返回的主要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神舟十七号返回时依次经过的大气层是( )
A.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
B.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C.高层大气、对流层、平流层
D.平流层、对流层、高层大气
15.下列关于神舟十七号从③点位到④点位时大气密度、大气压强、气温、天气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密度减小
B.大气压强减小
C.气温先升后降再升高
D.天气先晴后雨
16.返回舱打开降落伞的位置在( )
A.平流层上部
B.平流层下部
C.对流层上部
D.对流层下部
17.返回舱选择在东风着陆场着陆,主要考虑该地区( )
①人烟稀少,安全性高
②风力微弱,便于着陆
③植被茂密,环境优越
④地形平坦,视野开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下图为某年某月长江入海口的表层盐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图中长江入海口附近等盐度线向东弯曲凸起明显,其直接影响因素是( )
A.海岸线曲折
B.海域形状封闭
C.河流淡水汇入
D.冬季风影响
19.正常年份,甲点(28‰等值线上的最东点)在一年中距离海岸较远,最可能是该年的( )
A.1月
B.4月
C.6月
D.11月
因为有银杏的存在,长沙十一月的颜色是金黄的,微风飘拂,银杏叶像黄蝶一般在枝头轻振,也像地毯铺开一地的金黄,这样的美景令人沉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银杏林属于( )
A.热带雨林
B.常绿阔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针叶林
21.长沙的银杏树叶片变黄时间略晚于北京,造成这种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水源
B.降水
C.地形
D.热量
新疆坎儿井与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下图为坎儿井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坎儿井最可能分布在( )
A.平坦的盆地内部
B.山麓冲积扇附近
C.河流三角洲地区
D.山地的林带附近
23.坎儿井修建地下暗渠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水分下渗
B.减少水分蒸发
C.增加水汽输送
D.促进水分更新
具有肥力是土壤的本质属性,因而有“万物土中生”的说法。下图为“土壤的形成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正确表示成熟土壤演化顺序的是( )
A.②①④③
B.③④②①
C.③②④①
D.③②①④
25.关于土壤形成与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
A.陡峭的山坡土层较为深厚
B.生物残体主要为土壤提供无机物
C.湿热地区水热充足土壤更肥沃
D.土壤矿物质主要来自成土母质
二、材料分析题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库赛湖位于藏北高原,最主要的入湖径流是库赛河,湖滨杂草湿地广布。湖区多风沙活动,冬季湖冰较厚,冰上多布有砂砾。某科考队对湖床沉积物进行局部采样研究,发现湖床沉积物中发育有粗细颗粒相间分布的连续、规则纹层,细颗粒层具有流水搬运沉积特征,而粗颗粒层不具此特征。
材料二:库赛湖的地理位置及该湖泊中M点的湖底沉积物剖面图(下图)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推测图中M点的湖底粗颗粒沉积物形成的主要作用是(流水作用、风力作用)及沉积物沉入湖底季节是。
(2)推测图中N点附近的地貌类型名称并说明其形成过程。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4年3月我国北方地区发生了一次大规模沙尘暴天气。下图示意此次沙尘暴在我国过境时某时刻的天气形势,此时甲地天气晴朗,乙地为阴雨天气。
(1)根据丙地风向,指出沙尘暴的物质来源的方向。
(2)从甲地到乙地风力的变化趋势为,判读理由为。
(3)比较甲乙两地气温日较差的大小,甲乙(填“>”或“
原因探究如下:
①在图示天气系统控制下,甲的天气为;
②白天,甲地大气对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升温较快;夜晚,辐射弱,保温作用弱,散热较快。
28.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海水温差发电是指利用表层海水与深层海水的温差进行发电的方式,海水温差越大,发电效率越高。下图示意不同纬度海域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和温差发电原理。
(1)海水温度垂直变化趋势:;原因是。
(2)图中甲、乙、丙、丁四海域,按照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序为,四海域表层海水密度由低到高的排序是。
(3)仅考虑发电效率,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最适合建设海水温差发电站是,并说明判断理由。
(4)请列举一例,开发海洋温差能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29.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长沙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校园开展实践活动。
活动一探究土壤的组成
同学们在学校随机挖取小块土壤,通过实验来验证土壤的组成成分。
(1)模仿下表中的例子,补充实验设计表。
活动二探究生物对土壤形成的作用
同学们发现学校种植了苜蓿草的土壤与周围裸露的土壤明显不同。
(2)通过对比,同学们总结了生物对土壤的作用有。(列举两例)
活动三认识校园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同学们观察记录了校园内的植物并进行了分类,包括常绿乔木、针叶乔木、灌木、草本等,植物种类多为长沙地区乡土植物或是经过长期栽培的引进植物。
(3)说明校园植物种类多选择为本土植物的原因。
参考答案
1.答案: B
解析:
2.答案: C
解析:
3.答案: C
解析:
4.答案: 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耀斑发生在色球层,日珥也发生在色球层,B正确;黑子发生在光球层,A错误;太阳风发生在日冕层,C错误;磁暴是太阳活动带来的影响,不是太阳活动,D错误,故选B。
5.答案: A
解析: 耀斑爆发会扰动大气层中的电离层,从而影响卫星导航信号,使卫星导航误差增大,A正确;太阳活动会影响气候,但不是最主要影响,BC错误;会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D错误,故选A。
6.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主要的自然灾害的相关知识。读图可知,隔河岩水库地处鄂西南山区的一个峡谷区内,且该灾害高易发区主要位于河流沿岸,因此该灾害主要位于地势陡峻的峡谷区内,由此可以推测出主要灾害为滑坡。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7.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是对地理信息进行处理的计算机系统,因此可以根据搜集的地理空间信息计算受灾面积,它不能获取地理信息和定位导航。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8.答案: A
解析: 向火星注入“这种物质”的主要目的是增加火星大气厚度,从而提高火星表面的温度,使得火星表面的水能够以液态形式存在。这一步骤对于火星的改造至关重要,因为液态水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之一。故A正确。
9.答案: A
解析: 火星的质量和体积都比地球小得多,这意味着火星的引力较弱,无法像地球一样保持一个稳定且厚重的大气层。即使火星表面温度升高,也无法解决火星气压低、大气层稀薄的问题,因此火星升温并不能完全解决火星宜居的问题。故A正确。
10.答案: B
解析: 风蚀气候因子指数的大小代表风蚀气候侵蚀力的大小,读图可知5月时指数最高,1月、8月、10月指数均低于5月,所以风蚀最强的月份是5月。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1.答案: A
解析: 新疆地区纬度较高,冬季1月时气候寒冷,地表有较厚的积雪覆盖,积雪减少了外界大气与土壤的接触,导致风蚀作用相对较弱,①②正确;光照对风力的影响相对较小,排除③;风速较大会导致风蚀作用强烈,与题意不符,排除④。故选A。
12.答案: 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可知,③为新月形沙丘,风从左侧吹来,左侧为迎风坡,右侧为背风坡,后由于新月形沙丘两翼所在区域出现植被,即②图,有植被处不易被侵蚀搬运,进而演变成②图,抛物线状沙丘形成,随着风力作用继续,出现了④图,抛物线状沙丘两翼被植被固定,迎风坡凹进而坡陡,背风坡凸出且坡缓。综上所述,新月形沙丘演变为抛物线状沙丘的过程先后排序是③②①④,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3.答案: D
解析: 读图可知,抛物线状沙丘位置会发生移动,一般是流动沙丘,A正确;抛物线沙丘形态特征和新月形沙丘相反,迎风坡凹进而坡陡,B正确;沙漠地区影响植被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水分,两侧出现植被是由于水分条件较中部好,C正确;抛物线沙丘形成时两翼有植被削减风力,风速较中部小,D错误。本题要求选择说法错误的选项,故选D。
14.答案: A
解析: 神舟十七号自距地400千米高空返回地面,先后经历了高层大气(50km以上)、平流层(对流层顶到50km高空)、对流层(近地面到12km高空处)三个大气层,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5.答案: C
解析: ③点位于高层大气下部,④点位于对流层,从③点位到④点位,随着海拔降低,大气密度增加、大气压强增强,AB错误;平流层气温随海拔降低而降低,对流层气温随海拔降低而升高,由③进入到平流层这段距离气温先上升,所以该段路程气温先升后降再升,C正确;天气变化无法确定,D错误;故选C。
16.答案: C
解析: 在距地面约10千米高度自动打开降落伞,而对流层平均高度为12km,10千米高度在对流层上部,还没有到对流层下部,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7.答案: B
解析: 内蒙古东风着陆场属于内蒙古高原,该地人烟稀少,航天器着陆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小,安全性好,①正确;该地区地表坦荡,植被覆盖率低,摩擦力小,风力强劲,不利返回舱着陆,②错误;该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植被稀疏,③错误;境内地势平坦开阔,视野开阔,适宜成为着陆场,④正确。故选B。
18.答案: C
解析: 据图可知,长江入海口附近等盐度线向东弯曲凸起,凸向盐度高值区,说明该处海水盐度较低,是因为长江入海口,河流淡水的汇入会稀释海水盐度,使盐度降低,故C正确;海岸线的曲直和海水盐度关系不大,A错误;根据图中可以看出该海域形态为喇叭形,开口朝向海洋,海域不封闭,B错误;海水盐度与冬季风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
19.答案: C
解析: 甲点距离海岸最远时,说明长江口附近海区盐度为一年中最小,也说明此时长江注入海洋的水量大,应该为长江的洪水期,长江流域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少,6月正值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季节,降水多,长江进入洪水期,大量淡水汇入对长江口附近的海水的稀释作用大,盐度低,因此6月符合题意,C正确,ABD错,故选C。
20.答案: C
解析: 材料信息表明,微风飘拂,银杏叶像黄蝶一般在枝头轻振,也像地毯铺开一地的金黄,这表明银杏叶片较大,每年秋天出现落叶,由此判断银杏树属于落叶阔叶林,不属于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1.答案: D
解析: 材料信息表明,长沙银杏树叶变黄出现在一年中气温下降的秋天,气温下降应该是导致银杏树叶变黄的主要原因,与北京相比,长沙纬度低,热量条件较好,气温下降到银杏树叶变黄的温度的时间相对较迟,因此长沙的银杏树叶片变黄时间略晚于北京,D符合题意;两地的水源、降水和地形差异不是影响两地银杏树叶变黄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排除ABC。故选D。
22.答案: B
解析: 根据图示坎儿井示意图,竖井分布区地形坡度较大,位于山麓地带,坎儿井的位置最可能是山麓冲积扇平原,B对。平坦的盆地内部坡度小,以沙漠为主,A错。河流三角洲分布在入海口地区,C错,山地的林带附近海拔较高,坡度大,水平方向面积小,D错。故选B。
23.答案: B
解析: 坎儿井主要分布在干旱地区,修建地下暗渠的主要目的是减少阳光直接照晒,减少蒸发,B对。对下渗影响小,A错。不影响输送水汽,C错。不能促进水体更新,D错。故选B。
24.答案: 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土壤的形成过程:基岩经风化作用逐渐形成破碎的岩石,随着时间的推移,风化的岩石逐渐形成成土母质,成土母质在风化的过程中其表面逐渐形成腐殖质层,接着在腐殖质层之下形成了淋溶层和淀积层,最终土壤结构形态逐渐成熟。由以上分析可知,土壤形成的先后顺
序是②①④③,故选A。
25.答案: 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陡峭的山坡水土流失严重,土层较为浅薄,A错误;生物残体主要为土壤提供有机物,B错误;湿热地区水热充足,微生物活跃,分解作用强,且植被生长茂盛,消耗的养分多,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土壤更贫瘠,C错误;土壤矿物质主要来自成土母质,D正确。故选D。
26.答案: (1)风力作用春季
(2)三角洲。库赛河上游水流快带来大量泥沙;入湖时因地势平坦,加上湖水顶托作用,水流变慢,泥沙沉积形成湖口三角洲。
解析: (1)材料显示发现湖床沉积物中发育有相细颗粒相间分布的连续、规则纹层,细颗粒层具有流水搬运沉积特征,而粗颖粒层不具此特征“得知细颗粒由流水堆积而成,粗颗粒不是,库赛湖位于青藏高原,各季温度低、风力强劲,风力搬运作用使大量的陆地砂砾在冰面沉积,春季气温回升,湖泊解冻,冰面上的粗颗粒物质沉积到湖底形成相颗粒沉积层。
(2)根据图中N位于河流入湖口位置,流水堆积地貌为三角洲;三角洲是典型的流水沉积地悦,分析其形成要分别说明物质来源、搬运条件、沉积条件,首先其泥沙来源是河流上游,由库赛河上游水流快带来大量泥沙;在入湖口处地形平坦,水流缓慢,湖水的顶托作用下,泥沙沉积形成湖口三角洲。
27.答案: (1)西北或者偏北
(2)风力先减小后变大从甲地到乙地等压线先稀疏后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先减小后增大。
(3)>晴朗或晴天太阳大气逆
解析: (1)根据图中丙地附近的等压线延伸方向和气压递变方向判断,丙地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垂直、由气压高处指向气压低处)大致由西指向东,在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等共同作用下向右偏转(北半球),形成西北风或偏北风,因此判断沙尘暴的物质来源的方向为西北或偏北。
(2)风力大小主要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在等压线分布图中,等压线疏密决定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读图可知,从甲地到乙地,等压线先变疏后变密,因此沿该方向上水平气压梯度力先减小后增大,因此风力沿该方向上先减小后变大。
(3)影响甲乙两地气温日较差大小的主要因素是天气状况。读图可知,甲地处于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为晴朗天气,因云量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白天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多,气温高,夜晚云量少,大气的逆辐射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因此日较差大;图中显示,乙地处于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因云量大,云层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白天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少,气温不高,夜晚云量大,大气的逆辐射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气温不低,因此日较差小。
28.答案: (1)变化趋势: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降低。成因:表层海水获得太阳辐射量大,温度较高;随深度的增加,海水获得的太阳辐射量逐渐降低,温度变小。
(2)甲、乙、丙、丁丁、丙、乙、甲
(3)丁海域丁海域表层海水与深层海水的温差较大,温差越大,发电效率越高。
(4)进水口卷吸;噪声干扰;管道内化学试剂泄露污染
解析: (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海水温度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特点为随着深度的增加,水温在逐渐降低。海水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表层海水获得太阳辐射量大,温度较高;随深度的增加,海水获得的太阳辐射量逐渐降低,温度变小。
(2)海水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纬度越低的海域所接受的太阳辐射越丰富,表层水温越高。从图中可知,四海域表层水温由低到高为甲、乙、丙、丁,则纬度从高到低为甲、乙、丙、丁。海水密度与海水温度呈负相关,则四海域表层海水密度由低到高的排序是丁、丙、乙、甲。
(3)根据材料可知,海水温差越大,发电效率越高。从图中观察可知,甲、乙、丙、丁四海域中丁海域表层海水与深层海水的温差较大,所以丁海域最适合建设温差发电站。
(4)利用海洋温差能发电设施的进水口有可能卷吸海洋生物;根据海洋温差能发电流程图可推知,涡轮发电机工作时会产生大量噪声,这样会干扰海洋生物生长和繁殖;图中显示,流程中的管道内使用了大量化学剂,这些化学剂有可能泄露,从而污染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
29.答案: (1)产生气泡土壤中含有有机质
(2)促进腐殖质的形成;促进岩石风化和成土的过程;减缓有机质的淋溶;促进土壤矿物质颗粒团聚;增加土壤粘度;保持土壤湿度
(3)乡土植物能适应本地自然环境,易栽培和成活;人工干预少,养护成本低。
解析: (1)读表可知,实验设计需要补充部分的实验步骤是“烧杯中装入干净的水,将适量土壤轻轻放入”,实验结论是土壤中含有空气,表明实验是为了证明土壤中含有空气。土壤中的空气存在于土壤空隙中,土壤放入水中,水会进入土壤空隙,空隙中的空气会被水排挤出,因此实验中应产生气泡。
(2)材料信息表明,种植了苜蓿草的土壤与周围裸露的土壤明显不同,两者明显的差别在于土壤形成过程中生物的参与程度。与裸露的土壤相比,种植苜蓿的土壤生物活动活跃,生物通过新陈代谢可以补充大量有机质,还可以通过保持水土功能而减缓有机质的淋溶、保持土壤湿度,促进土壤中腐殖质的积累,因此颜色较深;生物活动可以对岩石及碎屑进行生物风化、矿物质颗粒重组,从而增加土壤粘度,促进土壤矿物质颗粒的团聚,促进成土过程,因此种植了苜蓿草的土壤与周围裸露的土壤明显不同。
(3)本土植物,一般指长期生长于当地,已适应并融入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植物,因此乡土植被对本地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强,易栽培和成活;本土植物适应当地环境特征,无需过多人工干预养护,因此人工干扰少,养护成本低,因此校园植物种类多选择为本土植物。
名称
距日距离(地球=1)
公转周期(年)
自转周期(日)
体积(地球=1)
质量(地球=1)
表面温度(℃)
天然卫星数量
地球
1
1
1
1
1
15
1
火星
1.52
1.88
1.03
0.15
0.11
-63
2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例:烧杯中装入干净的水,将土壤放入,充分搅拌后,静置一会
烧杯底出现类似石头一样的沉淀
土壤中含有矿物质
烧杯中装入干净的水,将适量土壤轻轻放入
①
土壤中含有空气
烧杯中装入干净的水,将土壤放入,充分搅拌后,静置一会
水面漂浮一些草根、树叶残渣等
②
裸地土壤
种植苜蓿土壤
土壤颜色
浅棕色
深棕色
土壤颗粒
大颗粒为主
小颗粒为主
土壤黏度
不易搓成条
较易搓成条
土壤湿度
较小
较大
生物情况
少有植物根系
多植物根系、生物残渣、小虫子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答案),文件包含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地理试题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