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名著阅读,文学作品阅读,非文学作品阅读,班级开展“山居”主题学习活动,根据以下材料进行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活动一:诗歌朗诵会
1.(9分)学校文学社举办“青春诗会”实践活动,邀请同学们参加。
【咬文嚼字】
(1)请根据拼音书写汉字,或者根据汉字写拼音。(4分)
①曲折 ②páng huáng ③聒zà
【声情并茂】
(2)请选择其中一首《旷野》,从重音、停连、语气、语调等角度(至少两个),对画线句进行朗读设计并说明理由。(2分)
我选 (A/B),我的朗读设计是
设计理由:
【情感共鸣】
(3)两首诗歌虽同为《旷野》,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请结合诗歌的意象和意境,分析其不同之处。(3分)
活动二:诗歌分享会
2.(9分)新年将至,同学们以诗寄情,以文赠友,待新春气象,迎万象更新。
ㅤㅤ愿君如李白那般豪迈,坚信(1)“ , ”(《行路难》),无论前路如何坎坷,皆能(2) ;亦盼君似苏轼,即便相隔千里,亦能借(3)“ , ”(《水调歌头》)的美好祈愿,于岁月长河中,与亲友共享温情;更望君能怀范仲淹(4)“ , ”(《岳阳楼记》)之心境,淡然自若,坚守本心,不为得失所动;而当遭遇困境或挫折,要相信(5)“ ,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明晓新旧交替、兴衰更迭之理,像(6)
(作者)一样,即便被贬多年,但仍以乐观豁达之姿,笑看云卷云舒。
活动三:诗歌创作会
3.(5分)顾城的诗歌《远和近》,以一组反义词“远”和“近”,表达对生活的思考。请你也选择一组反义词,试着创作一首短诗。
4.(5分)现代诗创作点燃了同学们的创作热情。同学在网络上发现,也有很多网友改写古诗文,引发热议。
ㅤㅤ“苏轼爱熬夜,怀民亦未寝”,“我寄愁心与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用古诗文玩梗,已成为互联网上盛行的现象,网友将不同诗文里的句子杂拼在一起,一个看起来完全不违和的“新诗句”就形成了。
我们该如何看待古诗文玩梗现象?请发表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100字左右)
5.(6分)名著阅读。
ㅤㅤ镜像人物是指在小说中,两个人物在性格、经历、命运等诸多方面呈现出一种相互映照的关系。在《水浒传》众多人物形象
中,林冲与杨志有诸多相似之处却又性格迥异。请结合小说内容,探究这一组“镜像人物”对表现作品主题有何意义。
二、阅读。(46分)
6.(15分)文学作品阅读。
戴车匠
汪曾祺
ㅤㅤ①戴车匠是东街一景。车匠是一种很古老的行业了。所谓车匠,就是在木制的车床上用放刀车旋小件圆形木器的那种人。
ㅤㅤ②车匠店离草巷口不远,左邻是侯家银匠店,右邻是杨家香店。戴家车匠店门面很小,只有一间,地势却颇高。店里正面的板壁上有一副一尺多长,四寸来宽的小小的朱红对子,写的是: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不知这是哪位读书人的手笔。但是看来戴车匠很喜欢这副对子。板壁前面,是作坊。作坊放着两张车床。车匠坐在坐板上,两手执定旋刀,车旋成器,这就是中国的古式的车床,其原理倒是和现代铁制车床是一样的。
ㅤㅤ③靠里的车床是一张大的,那还是戴车匠的父亲留下的。老一辈人打东西不怕费料,总是超过需要的粗壮。这张老车床用了两代人,坐板已经磨得很光润,所有的榫头都还是牢牢实实的。
ㅤㅤ④戴车匠起得很早。在别家店铺才卸下铺板的时候,戴车匠已经吃了早饭,选好了材料,看看图样,他这就和这张床子成了一体,一刻不停地做起活来了。人走到他的工作之中去,是可感动的。中国的工匠,都是很勤快的。好吃懒做的工匠,大概没有。
ㅤㅤ⑤戴车匠做的最细致的活是装围棋子的槟榔木的小圆罐,——罐盖须严丝合缝,木理花纹不错分毫。做得了的东西,都悬挂在西边墙上,真是琳琅满目,细巧玲珑。
ㅤㅤ⑥车匠的木料都是坚实细致的,檀木——白檀,紫檀,红木,黄杨,枣木,梨木,最次的也是榆木的。a戴车匠踩动踏板,执刀就料,旋刀轻轻地吟叫着,吐出细细的木花。b木花如书带草,如韭菜叶,如番瓜瓤,有白的、浅黄的、粉红的、淡紫的,落在地面上,落在戴车匠的脚上,很好看。c住在这条街上的孩子都爱上戴车匠家看戴车匠做活,一个一个,小傻子似的,聚精会神,一看看半天。
ㅤㅤ⑦孩子们愿意上戴车匠家来,还因为他养着一窝洋老鼠,装在一个一面有玻璃的长方木箱里。洋老鼠在里面踩车、推磨、上楼、下楼,整天不闲着。戴车匠这么大的人了,对洋老鼠并无多大兴趣,养来是给他的独儿子玩的。
ㅤㅤ⑧这里的小孩子一年四季有各种各样的玩物:秋天的陀螺,夏天的水枪,春天的竹蜻蜓,过年的兔儿灯。特别是清明,吃螺蛳之后还可用车匠做的螺蛳弓射螺蛳壳玩。孩子们用竹箭的尖端把螺蛳掏出来吃了,用螺蛳壳套在竹箭上,一拉弓弦,哒的一声,螺蛳壳便射了出去。射得相当高,相当远。家家孩子吃螺蛳,放螺蛳弓,因此每年夏天总要从瓦楞里打扫下好些螺蛳壳来。清明前半个月,戴车匠就把别的活都停下来,整天地做螺蛳弓。孩子们从戴车匠门前过,就都兴奋起来。到了接近清明,戴车匠家就都是孩子。孩子们眼睛发亮,挑选着,比较着,挨挨挤挤,叽叽喳喳,好不热闹。到清明那天,到处是拉弓放箭的声音。
ㅤㅤ⑨戴车匠眯缝着眼睛看着他八岁的儿子坐在门坎上吃螺蛳,把螺蛳壳用力地射到对面一家倒闭了的钱庄的屋顶上,若有所思:这孩子将来干什么?是让他也学车匠,还是另学一门手艺?世事变化很快,他隐隐约约觉得,车匠这一行恐怕不能永远延续下去。
ㅤㅤ⑩一九八一年,我回乡了一次(我去乡已四十余年)。东街已经完全变样,戴家车匠店已经没有痕迹了。——侯家银匠店,杨家香店,也都没有了。
ㅤㅤ⑪也许这是最后一个车匠了。
(节选自汪曾祺的《戴车匠》,有删改)
(1)小说开头写道:“戴车匠是东街一景”,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图的梳理。(3分)
(2)小说第⑥段画线句语言很有特色,请选两句作批注。(4分)
(3)小说第⑧段花较多笔墨写小孩子,是否可以删去?请说明理由。(4分)
(4)同样是写故乡的人和事,有读者将本文与鲁迅的《故乡》作比较,认为都在表达“呐喊”,你是否认同?请结合两篇文章,阐述你的观点。(4分)
7.(15分)非文学作品阅读。
【材料一】
ㅤㅤ11月12日下午,传统文化短视频创作者李子柒携《雕漆隐花,雕出紫气东来》视频回归,国内外社交媒体瞬间被点燃。
【材料二】
ㅤㅤ李子柒将奶奶的旧衣柜翻新为雕漆隐花的漆器作品“紫气东来”,展现割漆、打磨、上色等工序,尽显中国漆器工艺之美。
ㅤㅤ拍《蜀绣》,从丝线的精心挑选开始,记录绣娘们飞针走线,绣出灵动花鸟、细腻山水的过程,展现蜀绣针法精妙、图案秀美的独特魅力。
ㅤㅤ拍《兰州拉面》,从面粉的选择、揉面的劲道、拉面的娴熟,到熬汤的醇厚,再聚焦于热气腾腾的面碗上桌,展现兰州拉面背后的匠心传承与烟火温情。
ㅤㅤ因此,央视新闻表扬她:“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
【材料三】
ㅤㅤ用文化符号讲中国故事,一方面,要符合世界人民的文化心理和审美需求。如《只此青绿》,将传统绘画《千里江山图》以舞蹈诗剧创新呈现,舞台上的山水意境、古典服饰与身姿,传递出中国古老文化韵味,跨越文化差异,唤起全球观众的心灵共鸣与审美共情。
ㅤㅤ另一方面,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文化符号的种类,增加文化符号的时代内涵。如以“中国功夫”为符号的《卧虎藏龙》等电影展现的力量、情感与哲思,在跨文化语境下被外国观众广泛接受。如《黑神话:悟空》游戏,借超写实画面与精巧关卡设计,展现悟空的英勇无畏与反抗精神,作品于跨文化语境中引发全球玩家情感共鸣,备受期待与瞩目。
ㅤㅤ所以,讲好中国故事,向大众展现可信、可敬、可爱的中国形象,应在继承传统文化符号的基础上,融入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不断丰富中华文化符号的时代内涵。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从材料一李子柒携《雕漆隐花,雕出紫气东来》视频回归数据中,可以得出哪些结论?(4分)
(2)下列选项对材料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子柒拍摄《蜀绣》《兰州拉面》等视频,细致地展现了中国传统手艺从原材料准备到制作完成的全过程,讲好中国文化故事。
B.李子柒的视频因宣传中国文化而得到央视新闻的点赞,她的成功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范例。
C.《只此青绿》将传统绘画创新呈现,其成功在于它既展现了中国古老文化韵味,又符合世界人民的文化心理和审美需求,能唤起全球观众共鸣。
D.《黑神话:悟空》游戏借助超写实画面与精巧关卡设计,在跨文化语境下引发全球玩家情感共鸣,丰富了中国功夫这一文化符号的时代内涵。
(3)联系材料二和材料三,请说明李子柒是怎样讲好“中国故事”的。(4分)
(4)李子柒将以戴车匠故事为素材筹拍短视频,讲好中国工匠故事。请你协助她设计拍摄场景,并阐述理由。(4分)
8.(16分)班级开展“山居”主题学习活动。请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系列任务。
游九华山记(节选)
[清]高诚
ㅤㅤ四月十日,偕友人周子淇园,肩舆登程。明日晨兴,云雾弥漫,咫尺莫辨。稍霁,而四面峰峦犹未现出。乃住于立庵则见霪雨飘飖 ① 烟云直入窗户。予戏谓周子曰:吾子此次游山,饮食之际,不知吞却多少烟云耶?周子曰:君明日回舟,诗囊中,又不知卷去几多风雨耳。相与抚掌欢笑。至夜半睡觉,忽见月色满窗,光明如昼,惊起,开户视之,皓魄当空,浮云四散,喜不自胜。
ㅤㅤ诘朝②,乘兴登东岩以眺望。适值白云铺海,下齐山腰,弥亘千里,不见际涯。而群峰秀出,峙立晴空。加之旭日东升,光彩掩映,真绿翠如芙蓉也,青莲③之诗,为不诬矣。已而下东岩,复陟殿后平台,同周子遥望群峰。叠翠层峦,不可悉数,真天下之大观也。因忆少时游西秦,入函关,仰瞻华岳,睹三峰仙掌,欣羡无穷。今见此山,玲珑透秀,胜于太华,刘梦得④之言,不信然乎!
(有删改)
[注]①飘飖:随风飘动摇摆。②诘朝:清晨。③青莲:指李白。④刘梦得:指刘禹锡。
(1)根据提示,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2)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2处)(2分)
乃住于立庵则见霪雨飘飖烟云直入窗户
(3)作者与友人一问一答中分别运用“耶”和“耳”,意趣无穷。请根据语境品析。
予戏谓周子曰:吾子此次游山,饮食之际,不知吞却多少烟云耶?周子曰:君明日回舟,诗囊中,又不知卷去几多风雨耳。(4分)
夏日山居即事(其四)
[明]王廷陈
相过嫌俗驾,自赡爱贫家。陶令⑤门前柳,秦人洞口花。
试暄看野马,占曙听林鸦。耕稼谁云苦,吾生幸有涯。
[注]⑤陶令:陶渊明。
(4)“即事”常用于诗词的题目,表示以当前事物为题材的创作。本诗以“门前柳”“ ”“ ”等事或物为题材来创作。(2分)
(5)诗文都描绘“山居”生活,情感同中有异。请结合上述诗文内容进行品析。(4分)
三、作文。(40分)
9.(40分)根据以下材料进行写作。
ㅤㅤ近年来,国产游戏和动画佳作频出,其中的经典语句意味深长。
ㅤㅤ“踏上取经路,比抵达灵山更重要。”
——《黑神话:悟空》采访手记
ㅤㅤ“我命由我不由天。”
——《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台词
ㅤㅤ在主角们与命运搏斗的故事里,我们能收获面对生活的勇气。以上两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选择其中一句或两句,结合你的生活经历,自拟题目,撰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024-2025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1、(1)①qū ②彷徨 ③噪
(2)示例:
A
“不平”“荒芜”“褐色阴暗”三个短语要重读,语速缓慢,语调低沉。“不平”“荒芜”“褐色阴暗”写出了诗人在旷野上艰难行走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沉重与困厄,朗读时应缓慢低沉,以突出诗人心情的沉重。
(3)《旷野》中,诗人看到了百姓的苦难,也看到了执政者的无能和腐败,内心充满忧虑;《旷野(又一章)》中,诗人在金华乡下目睹了人民的痛苦,内心的忧虑和愤怒与日俱增,他希望用自己昂扬的斗志去鼓舞人们为民族的独立自由而斗争。所以两首诗的情感基调是不同的。
2、(1)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易错字:沧)
(2)勇往直前
(3)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易错字:婵)
(4)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易错字:悲)
(5)沉舟侧畔千帆过(易错字:畔)
(6)刘禹锡
3、冷与暖
冬日
风
一阵吹过脸颊一阵吹过手心
我感觉
风拂脸颊时很冷
风过手心时很暖
4、示例:这种古诗文玩梗现象有其两面性。一方面,它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让古诗文走进大众视野,利于文化传播;另一方面,若过度玩梗可能导致对古诗文的误解和不尊重,淡化其深厚内涵。我们应适度玩梗,同时引导人们深入了解古诗文的真正魅力。
5、示例:(1)杨志精明能干,有点急功近利;林冲家庭观念较重,出自京城禁军体系,忍辱负重、处事谨慎。
(2)杨志因失陷花石纲丢官,后又因护送生辰纲被劫取而走上梁山;林冲则因妻子被太尉高俅的养子高衙内看上,而多次遭到陷害,最终被逼上梁山落草。
(3)林冲和杨志这组“镜像人物”,通过他们的相似与不同之处,从多个角度丰富了《水浒传》“官逼民反”“乱自上作”的主题内涵。他们的经历、性格和对待事物的态度等方面,全方位地展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朽、人性的复杂以及普通民众在这种环境下的挣扎与反抗。
6、(1)①店面情况独特;②制作工艺精湛;③制作物件精细。
(2)示例:选 c 句。“小傻子似的”“聚精会神”“一看看半天”运用神态描写,刻画了孩子们看戴车匠做活时专注、入迷的样子,从侧面烘托出戴车匠技艺的高超,制作过程充满吸引力。
(3)不可以删去。第⑧段写小孩子,一方面展现了戴车匠制作的玩物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如“孩子们眼睛发亮,挑选着,比较着,挨挨挤挤,叽叽喳喳,好不热闹”,体现出戴车匠的手艺丰富了孩子们的生活,增添了生活的乐趣;另一方面,孩子们对戴车匠制作的玩物的喜爱,从侧面烘托出戴车匠技艺的精湛。同时,戴车匠看着孩子玩螺蛳弓,引发了对孩子未来的思考,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为后文车匠行业可能无法延续埋下伏笔。
(4)不认同。《故乡》通过闰土、杨二嫂等人的变化,展现了旧中国农村经济的衰败、农民生活的困苦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表达了作者对旧中国社会的批判,希望唤醒民众,是一种“呐喊”。而《戴车匠》主要描绘了戴车匠的生活、工作场景,展现了传统手工艺人的精湛技艺和勤劳品质,以及作者对传统手工艺和往昔生活的怀念之情。文中虽提到车匠行业可能无法延续,但更多是一种淡淡的感慨,没有强烈的批判与“呐喊”意味。所以两篇文章在情感表达上存在差异,不都在表达“呐喊”。
7、(1)从材料一数据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李子柒的视频在多个平台上广泛传播,受到了大量观众的关注和积极互动,同时成功吸引了大量新粉丝。
(2)D
(3)李子柒讲好“中国故事”的方式是:通过拍摄视频展现中国传统手艺的制作过程和文化内涵,同时注重画面的精美和情感的细腻表达,跨越文化差异,唤起全球观众的心灵共鸣。她还不断更新和进化视频内容,融入新的元素和创意,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的呈现更加多样化和现代化。
(4)建议拍摄场景:充满传统工匠气息的工坊,摆放各种木工工具、材料和成品。
理由:这样的场景能够营造出浓厚的传统工匠氛围,让观众更加直观地了解戴车匠的工作内容和工艺流程。同时,通过拍摄戴车匠在制作过程中的认真细致状态,可以生动地展现他的工匠精神和对工作的热爱与专注。
8、(1)A.能承受,能承担。
B.登上。
C.全部。
D.景象。
(2)“乃住于立庵/则见霪雨飘飖/烟云直入窗户”。
(3)“耶”和“耳”使对话充满意趣。“耶”字以一种调侃、玩笑的口吻,幽默地说友人在游山吃饭时吞下了很多烟云,增添了轻松诙谐的氛围;“耳”字以一种轻松的语气,表现出友人之间的默契和对此次游山的趣味感受,两人的对话充满了生活情趣和文人之间的雅趣。
(4)洞口花 看野马
(5)相同点:两篇诗文都表达了对山居生活的喜爱之情。在《游九华山记》中,作者表现出对九华山景色的赞美,以及在山居过程中欣赏美景的愉悦。在《夏日山居即事(其四)》中,表达了对山居生活的喜爱。
不同点:《游九华山记》还通过与华山的对比,突出九华山景色的独特,表达了作者对九华山的高度赞赏。而《夏日山居即事(其四)》中流露出作者对农耕生活的感悟,有一种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满足感。
旷野(节选)
艾青
一切都这样地
静止,寒冷,而显得寂寞……
灰黄而曲( )折的道路啊!
人们走着,走着,
在无止的劳困与饥寒的前面
等待着的是灾难,疾病与死亡——
páng( )huáng( )在旷野上的人们谁曾有过快活呢?
然而,冬天的旷野
在冷彻肌骨的寒霜上
(A)我走过那些不平的田塍,
荒芜的池沼的边岸,和褐色阴暗的山坡,
步伐是如此沉重,直至感到困厄
……
一九四零年一月三日晨
旷野(又一章)(节选)
艾青
静寂的天空下,千万种鸣虫的
低微而又繁杂的大合唱啊,奏出了自然的伟大的赞歌;知了的不息聒zà( )
和斑鸠的渴求的呼唤……
(B)我的胸中,微微发痛的胸中,
永远汹涌着
生命的不羁与狂热的欲望啊!
而每天,
我就仰卧在山坡上,
无言地,长久地,
把我的火一样的思想与情感
溶解在它的波动着的
岩石、阳光与雾的远方……
一九四零年七月八日
相似
不同
镜像人物:林冲和杨志
出身背景: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杨志是杨家将后人,武举出身,都有着较高的武艺和一定的社会地位。
(1)性格特征: (2分)
(2)命运遭遇: (2分)
人生追求:林冲原本只想过安稳的生活,做个教头,守护自己的家庭;杨志则一心想重振家族荣耀,获得功名,对仕途更为热衷。
(3)对作品主题的意义: (2分)
李子柒回归数据(部分)数据截止时间::00
平台
播放量
点赞
转发
国内网站
抖音
-
1827.1W
390.6W
快手
-
207W
18W
哔哩哔哩
1803.6W
283.8W
16.9W
小红书
-
165W
-
微博
2.1亿
280.5W
22.9W
头条
484.6W
27.4W
-
国外网站
YuTue
1752W
98.3W
-
Facebk
716W
47W
-
INS
251.9W
52.8W
21.9W
抖音涨粉榜前五名
排名
抖音号
分类
总粉丝数
涨粉率
粉丝变化数
1
李子柒
文化
5028W+
30.6%
1177W+
2
雷军
科技
2889W+
13.7%
348W+
3
卷土重来
生活
2737w+
13.1%
317w+
4
种地吧
综艺
360W+
20.2%
60W+
5
迪桑特官方旗舰店
体育
147W+
16.2%
20W+
字词
方法提示
词语解释
胜
成语推断法:不胜其烦
A喜不自胜
陟
追本溯源法:“陟”的甲骨文(如图)左边是“阜”,意为台阶或山丘;右边为两个“止”,是一前一后、一左一右两只脚。
B复陟殿后平台
悉
查字典法:①详尽。②全部。
C不可悉数 (填序号)
观
课内外联结法: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D真天下之大观也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实用阅读与交流,文学作品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19页。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按要求回答问题,根据材料二,补全下面思维导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