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课件(18份)
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模块一第1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__先秦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模块一第1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__先秦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中原核心,禅让制,王位世袭制,内外服制,分封制和宗法制,家国同构,南稻北粟,井田制,青铜铸造,青铜文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一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先秦、秦汉
第1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主题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治理
考向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治理特色 角度1 能力与素养——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2024·高考湖北卷,T1)湖北襄阳凤凰咀遗址出土的“蛋壳陶杯”(如下图)制作精美,陶胎轻薄,杯壁厚度不超过0.5毫米。一般认为,蛋壳陶杯是显示尊贵身份的礼器。该类器物此前主要发现于龙山文化遗存,在其他地区极为罕见。据此可推断( )A.早期国家认同已广泛形成B.南北地区间贸易往来较为频繁C.史前文明存在远距离交流D.凤凰咀遗存与大汶口文化同期
解析:与湖北襄阳凤凰咀遗址出土的“蛋壳陶杯”同类的器物主要发现于北方龙山文化遗存,这说明史前文明存在远距离交流,故选C项。新石器时代早期国家尚未出现,“广泛形成”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距离较远的地区不可能存在频繁的贸易往来,排除B项;从材料无法得知凤凰咀遗存的具体存在时间,排除D项。
角度2 知识与能力——中华文明起源的表现(2023·高考山东卷,T1)私有财产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下列与陶器相关的考古发现中,可以用来作为私有财产已出现证据的是( )A.遗址出土有陶器和较多陶器碎片B.多人合葬墓随葬品有陶钵、陶罐、骨器等C.单人墓随葬品有陶器、石磬、玉钺等百余件D.陶器上绘有丰富多彩的几何图案和动植物纹样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社会生产力发展,使人类在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之外,有了剩余产品,促进了私有财产的出现,C项中单人墓中出土的百余件随葬品应属于个人或某个家庭所有,这是私有财产出现最有力的证据,故C项正确。新石器时代早期就已经大量使用陶器,且由A项不能看出该遗址出土的陶器是否属于个人财产,A项错误;由B项看不出该墓中人物之间的关系,无法说明这些随葬品属于私有财产,B项错误;陶器上绘制的几何图案和动植物纹样是当时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反映,与私有财产出现没有必然的联系,D项错误。
角度3 知识与能力——西周政治制度与国家治理(2023·高考广东卷,T1)有学者认为西周时期周王能干预诸侯国的内政,下列史料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礼记》记载诸侯国君必须定期朝觐周王B.《诗经》记载周王派遣官员协助诸侯国君营建都城C.西周士山盘铭文记载周王命士山向诸侯国征收贡纳D.西周豆闭簋铭文记载周王命豆闭掌管某诸侯国军事
解析:西周时,分封制规定,诸侯王在封国内享有军政大权,豆闭簋铭文记载周王命人掌管诸侯国的军事,反映了周王对诸侯国内政的干预,D项正确。定期朝觐周王、向周王缴纳贡赋属于诸侯的义务,周王要求诸侯尽义务不属于对诸侯权力的侵夺及诸侯国内政的干预,排除A、C两项;周王派遣官员协助诸侯国君营建都城,承认诸侯国君有营建都城的权力,给予帮助算不上侵犯诸侯王的权力和干预诸侯国内政,排除B项。
角度4 能力与素养——西周政治治理的特点(2024·高考湖南卷,T1)西周时期,国人可以对军国大事发表意见,甚至能够影响国君废立,但不能改变宗主世袭制,更换国君不过是更换宗主。这说明西周( )A.军国大事取决于国人B.血缘政治色彩浓厚C.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D.宗法制度遭到破坏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西周国人的意见能够影响国君废立,但不能改变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世袭制,这体现了西周政治在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同时保留原始民主传统,故选B项。国人可以对军国大事发表意见不等于决定军国大事,排除A项;“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与材料主旨不一致,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宗法制度遭到破坏,排除D项。
1.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的特征
2.分封制对西周国家社会治理的影响(1)天下共主:分封制对土地和政治权力的层层分割,逐步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等级秩序,加强了地方管理,有利于开疆拓土,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2)民族交融:分封制下,周的文化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联系,通过文化交流、通婚等方式,促进了民族交融。(3)文化认同:分封制促进了各民族文化交流,周朝的思想文化在分封制的影响下被传播到各地,偏远诸侯国逐步接受中原文化,形成了早期华夏民族“文化认同”和“国家统一”的观念。
(4)经济发展:一些诸侯国不断兼并周围少数民族土地,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加速了全国经济的发展。(5)割据隐患: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随着诸侯国实力日益壮大,西周后期王权衰落,周天子的控制力日渐削弱。
考向二 远古居民和早期国家的经济文化生活 角度1 知识与能力——远古人类的生产与生活(2024·高考黑吉辽卷,T1)1921年,有学者在奉天(今辽宁)沙锅屯发掘了一处穴居遗址,认为“此一奉天穴居之留遗,与彼一河南遗址,不特时代上大致同期,且正属于同一的民族与文化的部类,即吾所谓仰韶文化者也”。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该遗址出土了( )A.骨制凿刀 B.燧石石器C.碳化稻粒 D.彩陶残片
解析:根据材料中学者认为所发掘的红山文化代表辽宁沙锅屯遗址与仰韶文化大致同期,结合所学距今约7 000至5 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其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结合备选项可知沙锅屯遗址出土了彩陶残片,是学者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故选D项。仰韶文化和红山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文化,而使用骨制凿刀和燧石石器是在旧石器时代,排除A、B两项;仰韶文化和红山文化同属于北方地区中华文明,前者分布在黄河中游,后者分布在辽河上游,主要培育和种植粟,长江流域的文明主要培育和种植稻,排除C项。
角度2 知识与能力——原始商业发展的表现(2024·高考山东卷,T1)商业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下列四处考古遗址所出土器物能表明商业已有较高程度发展的是( )A.陶釜、蚌器、骨角器等B.指环、牙器、臂玉环等C.石斧、石磨棒、石磨盘等D.骨贝、青铜贝、包金贝等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骨贝、青铜贝、包金贝等都是早期的货币形式,货币的出现和发展是商业发展的重要标志。有了专门用于交换的媒介(货币),说明商品交换更加频繁和复杂,商业活动更加活跃和成熟,故选D项。陶釜、蚌器、骨角器等主要是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不能直接体现商业的较高程度发展,排除A项;指环、牙器、臂玉环等更多是装饰品,与商业的高度发展关联不大,排除B项;石斧、石磨棒、石磨盘等主要是用于农业生产的工具,不能表明商业已有较高程度发展,排除C项。
角度3 素养与能力——原始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2023·高考湖北卷,T1)象形文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创字时的生态环境、经济生活和思想观念等。下表是“农”字的演变历程,其创意是在树木众多的地方以蜃(蚌壳)制工具从事劳作。“农”字的创制可反映当时( )A.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B.渔猎采集的劳动方式C.形神兼备的书画艺术D.原始农耕的生产状况
解析:材料“其创意是在树木众多的地方以蜃(蚌壳)制工具从事劳作”,说明在原始的自然条件下,农业生产环境较差,生产工具较落后,由此可知“农”字的创制可反映原始农耕的生产状况,故选D项。材料没有涉及天人关系,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原始农耕的生产状况,不是渔猎采集的劳动方式,排除B项;象形文字属于表意文字,利用图形来作文字使用,不具有形神兼备的书画艺术特点,排除C项。
商周时期青铜器制造业反映的时代特征(1)青铜器制造的历史地位:商周时期,青铜的冶炼业作为生产力的标志而达到高峰,是中国古代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反映了商周手工业的发达。(2)体现出政治经济特色:商、周时代的青铜器具,不仅是盛物用的容器,同时也是宗庙中的礼器。青铜器的数量可以表示出身份地位的高低,青铜器形制的大小可以显示出权力的等级。中国青铜器的大宗是青铜礼器,强调青铜器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中所起的重要作用。(3)青铜器制造与经济文化传播:青铜器中的铭文传承着文明,推动了中原地区文化向南方地区的传播,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民族交融、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
演练1 考古研究——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据考古发现,旧石器时代的中国南北方石器有明显差别,至新石器时代,南北方文化已存在明显的互动关系但地域特征依然存在,各区域内的文化差异也很明显。由此可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质( )A.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基础B.体现出中华文化圈的扩大C.发源于自成一体且多元复杂的地理环境D.加强了华夏民族的认同感
解析:材料信息说明早期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逐渐形成的趋势,同时也说明在一体格局形成的过程中,由于不同地理环境的影响,南北文化的地域特征仍然十分明显,故选C项。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是在秦朝确立的,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中华文化圈内南北方地域文化之间的差异,并非中华文化圈的扩大,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民族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中原周边的少数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题干时间为石器时代,此时华夏认同观念尚未出现,排除D项。
演练2 知识拓展——商朝的统治(2024·汕头二模)商代的畿外(王畿四周)是众多方国、部族分布的地区,大小方国要向王室定期朝贡,提供力役,奉命征讨,遵守一切礼仪制度,成为王室统治下的臣属之邦。每一方国,都仿照王室建立地方性的政权机构,组织军队,设置监狱,征收贡赋,直接统治它所属的人民。材料说明当时( )A.中央集权体制由此产生B.分封制维护了社会稳定C.地方的治理缺乏灵活性D.国家治理能力得到提高
解析:材料“每一方国,都仿照王室建立地方性的政权机构,组织军队,设置监狱,征收贡赋,直接统治它所属的人民”体现的是商朝通过内外服制度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说明国家治理能力得到提高,D项正确。中央集权体制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A项;分封制是西周推行的地方制度,排除B项;“地方的治理缺乏灵活性”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演练3 历史概念——分封制西周将所征服地区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室的子弟、亲戚及功臣,组成一种新的由多个不同族氏居民混居在一起的共同体。这一举措在客观上( )A.使周王能直接管理地方事务B.强化了血缘在政治中的作用C.为华夏民族形成提供了条件D.促进了氏族部落的快速壮大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西周通过分封将新征服地区纳入自己的政治范围内,这有利于形成共同体意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产生华夏认同观念,形成华夏族,材料中西周的“不同氏族居民混居在一起的共同体”为华夏族的形成提供条件,故选C项。
演练4 知识拓展——西周农业的发展(2024·茂名三模)下表所示是《诗经·国风》中的一些诗句。这可以用来说明,西周时期( ) A.农民的负担沉重 B.赋税的征收状况C.政府的基层治理 D.户籍的严密规范
解析:据材料可知,《七月》“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萚”描写了农家的劳作、艰辛;《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描写了劳动的场景;《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把统治者比喻成大老鼠。这些诗句都反映了农民的负担沉重,故选A项。材料没有涉及赋税的征收,排除B项;诗句描写的是农民的劳作和对统治者的批判,没有涉及政府的基层治理,排除C项;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始于战国时期,排除D项。
主题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考向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转型 角度1 知识与素养——春秋战国时期政治趋势(2024·高考山东卷,T2)西周时期,诸侯国在奉行周礼的同时,多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变革礼制,移风易俗,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诸侯国转变做法主要是为了( )A.重构统治秩序 B.限制贵族特权C.以德行教化民众 D.打破宗法血缘关系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社会秩序相对稳定,诸侯国在遵循周礼的同时,也尊重当地风俗。到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的地位日渐衰微,诸侯国逐渐坐大,社会动荡。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各诸侯国需要重构统治秩序以增强自身实力,“变革礼制,移风易俗”就是其中的重要手段,通过这种方式来适应新的形势和需求,建立起更有利于自己统治的秩序,故选A项。
角度2 能力与素养——先秦时期民族交融的特点(2024·高考重庆卷,T1)新石器时代到两周时期中国各地区传统墓葬头向可概括为:“东夷及其先民尚东,楚蛮及其先民尚南,西戎及其先民尚西,华夏及其先民尚北。”关中地区凤翔西村、沣西客省庄等地西周墓多为北头向,春秋时期的墓葬多为西向头。这表明( )A.西周时期华夏认同初步形成B.春秋时期深受西戎风俗影响C.各族同源观念得到发展D.各地区的文化传统趋于稳固
解析:根据材料“西戎及其先民尚西”以及“春秋时期的墓葬多为西向头”两条关键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关中地区已经有西戎文化的渗透,以至于墓葬头向发生变化,故选B项。春秋时期才产生华夏认同观念,排除A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墓葬头向所体现的不同地区的风俗差异,非各族同源观念的发展,排除C项;材料仅涉及了不同时期墓葬头向的情况,不能得出“各地区的文化传统趋于稳固”的结论,排除D项。
角度3 知识与能力——先秦经济发展的特点(2022·高考广东卷,T1)考古材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B项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山西晋国都邑遗址出土春秋早期的铁器残片,说明春秋早期已经使用铁器,B项正确。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出土商朝的青铜器可能是通过贸易等其他方式传入当地的,不能推出内蒙古地区属于商朝的统治范围,排除A项;湖北大冶铜矿冶遗址出土东周时代的陶片,说明大冶铜矿的开采时间不晚于东周,排除C项;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铁镞(箭头)不代表秦朝军队主要使用铁制兵器,排除D项。
1.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局势演变的特点(1)分封制逐渐崩溃,王权体制面临挑战。主要表现为由西周时期的“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国家分裂,诸侯争霸。(2)宗法制逐渐瓦解。主要表现为一是小宗上升发展,大宗沉沦下降;二是人才的流动方式发生变化,各国盛行养士之风,任人唯才,打破了宗法血缘限制;三是各国变法改革盛行,中央集权政治体制流行,客观上起到了瓦解宗法制的作用。
(3)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商周时期,贵族政治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以血缘宗法制度为基础的贵族分封制度。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权威的下降,分封制和宗法制的逐渐崩溃,促使了贵族政治的衰落,而各国的变法改革及礼贤下士的“养士之风”又进一步促进了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演变。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转型(1)土地和赋役制度: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逐步瓦解,鲁国“初税亩”、商鞅变法等逐步确立起封建土地私有制,封建赋税制度诞生。(2)生产工具:从木制、石器、骨器等工具向铁制农具转变。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在农业生产中逐步推广。(3)劳作方式:逐渐从集体劳作方式向一家一户的个体劳作方式转变。春秋战国时期,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渐成为主要的经济模式,成为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
(4)工商业政策:从西周的“工商食官”到“重农抑商”政策的转变。西周时期采取“工商食官”制度,国家垄断性经营手工业和商业;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从此,“农本商末”观念成为古代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主流。
考向二 春秋战国时期中华传统文化的奠基 角度1 知识与能力——诸子百家治国理念的差异(2024·高考新课标卷,T25)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纷进行政治变革,争相延揽人才,诸子百家大都呼吁“选贤与能”。不认同这一理念的学派是(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诸子百家在春秋战国时期上层建筑变革的背景下,大都呼吁“选贤与能”,但道家与此主张相悖,老子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庄子崇尚逍遥自由,如《道德经》中有“不尚贤,使民不争”的表述,故选C项。儒家经典《礼记》中有“选贤与能”的主张,墨家代表墨子则倡导尚贤,法家代表人物韩非主张“任贤”并由贤良智者“集思广益”,他们都试图影响现实政治,并不同程度地得到了一些诸侯国统治者的呼应,排除A、B、D三项。
角度2 能力与素养——孔子教育思想折射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征(2023·高考重庆卷,T1)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弟子中不乏出身社会下层者。墨子则进一步主张以“匹夫徒步之士”为教育对象,以先行劳苦服役为入学条件。故《墨子》载:“翟以为虽不耕织乎,而功贤于耕织也。”这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A.儒家倡导人人平等 B.劳动教育开始普及C.墨家重视生产技艺 D.平民阶层得到发展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孔子的弟子中有出身社会下层者,墨子主张以“匹夫徒步之士”为教育对象,两者的教育主张都使得社会下层群体有机会接受教育,这反映出当时平民阶层得到发展,D项正确。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但并不能体现“人人平等”的思想,排除A项;孔子和墨子都接纳社会下层者为教育对象,并不意味着推行劳动教育,排除B项;墨子以“匹夫徒步之士”为教育对象,以先行劳苦服役为入学条件,这是墨家教学的基本条件,并不能体现墨家重视生产技艺,排除C项。
角度3 知识与能力——先秦治国思想的特点(2022·高考辽宁卷,T1)春秋末期,中行氏在晋国内部纷争中失败,中行寅因此怪罪太祝祭祀用的牺牲不肥美且斋戒不敬,太祝则认为中行寅不修德义而招致民怨,“一人祝之,一国诅之,一祝不胜万诅,国亡不亦宜乎!”太祝的观点( )A.反映了民本思想倾向 B.质疑了祭祀功用C.强调了宗法伦理关系 D.否定了君权神授
解析:据题干材料可知,太祝指出中行寅失败的原因是“不修德义而招致民怨”,认为“一祝不胜万诅”,这都体现了民众的重要性,故选A项。太祝重在比较祭祀和修德义哪一个更重要,重心不在于质疑祭祀功用,排除B项;材料对宗法伦理关系和君权神授问题基本没有提及,排除C、D两项。
1.先秦儒学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
2.认识先秦时期“德治”与“法治”之争
演练1 素养情境——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趋势春秋中叶,南方的楚国灭其北部小国,改置为县,设县尹、县公进行统治。县尹、县公虽由贵族担任,但并不是世袭之职,国君可随时对其任免调遣。后来西方的秦国也推行县制,北方晋国的卿大夫甚至在各自领地内设县,委任有军功者为其长官。这说明当时( )A.传统政治秩序遭到破坏 B.法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C.民族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D.中央集权制度基本确立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贵族世袭的分封体制出现了变化,诸侯对争霸中新征服的土地不再进行分封,而是设县进行管理,由国君任免有任期的官吏作为县的地方长官,这一变化说明传统政治秩序遭到破坏,故选A项。法家思想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体现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B项;“民族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确立是在秦朝,排除D项。
演练2 知识拓展——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2024·广州模拟)周代礼制对食肉有严格的限制,规定:天子食用牛;诸侯平时食用羊,每月初一才能食用牛;大夫平时食用猪、狗,朔月才能食用羊。战国时期,鸡、猪、狗、羊、鱼类成为各阶层主要的肉食来源。据此可推知,战国时期( )A.耕作方式发生变革B.社会等级结构瓦解C.贵族阶层已经消失D.商品经济趋于繁荣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逐渐得到应用,牛成为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畜力,所以战国时期各阶层的主要肉食来源中没有了牛,由此可以推知,战国时期的耕作方式发生了变革,A项正确。
演练3 历史概念——百家争鸣下表展示的为春秋战国时期法、道、墨治国主张的相关论述。这些主张( )
A.具有大一统的政治理想B.重视自然,无为而治C.体现社会变革时代特征D.重视法律,以法治世
解析:根据表格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治国主张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大变革的时代特征,面对社会变革,不同阶级、阶层的人从本阶级、阶层的立场出发,阐述自己的主张,出现了百家相互争鸣的盛况,故选C项。
演练4 素养情境——先秦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奠基周朝建立后,统治者反复强调“用保义民”“用康保民”“唯民其康义”“惠康小民”,文献中还有“裕民”“民宁”“恤民”等相关记载。这些言论和记载( )A.旨在强调对小农经济重视 B.体现出浓厚的民本观念C.说明周朝放弃了鬼神思想 D.确保了周朝的长治久安解析:从材料看到,统治者反复强调民众的重要性,体现出浓厚的民本观念,故选B项。
自拟论题类 自拟论题类非选择题的最大特点是需要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提炼出论题,形成自己的观点,观点要立场鲜明、言简意赅、开门见山。此类题型能很大程度上考查学生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等学科素养。自拟论题类题目要求学生根据已有信息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并寻找适合的角度作答。在灵活掌握主干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历史事物间的纵横联系,关注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结合。从“学者观点”到“自成一说”,角度更多,开放度更大。该题型强调的是一种探究能力,同时又重视探究过程和方法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未曾中断的原生文明,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延续力和融合力,表现出多元一体、连绵不绝、兼容并蓄的文化特质。有人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视作一条大河,将文明的起源、传承、发展连为一体,比拟于河水的源、流、汇。中华文明始自涓微,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先后发祥,如满天星斗,又如重瓣花朵,是谓“源”;而后逐次凝聚,成涧成溪,沿民族交融、交流互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不断演进,是谓“流”;荟萃精华,兼济天下,创造基于人民福祉的思想、制度体系和科学文化艺术成果,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进程,是谓“汇”。——摘编自故宫博物院《何以中国》
围绕中华文明的传承,自拟一个论题,并运用中国史具体史实,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解题指导]第一步:审设问,定方向。知识限定“中华文明的传承”。第二步:读材料,定观点。据材料“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未曾中断的原生文明,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延续力和融合力,表现出多元一体、 连绵不绝、兼容并蓄的文化特质”“创造基于人民福祉的思想、制度体系和科学文化艺术成果,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进程”,可拟定论题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当代中华文化复兴的坚实基础。
第三步:联所学,详论证。结合中华文明的特点与内涵相关知识展开阐述。第四步:进行总结。总之,对中国传统文化要批判吸收,采取扬弃的态度。
[答案] 示例论题: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当代中华文化复兴的坚实基础。阐述: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呈现出自身道路的特点与风格;先秦时期是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两汉以来,国人以高昂的精神和博大的胸怀,创造、熔铸了灿烂的文化;中国古代中外文化交流频繁,文化上兼容并包,注意吸收各族和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近代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批判有积极意义,但也存在偏向;继承和发扬优秀中华文化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源泉。总之,对中国传统文化要批判吸收,采取扬弃的态度。(说明:“示例”只作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若有其他看法,且言之有理亦可)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阶段1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时期 课件 --2024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总复习,共1页。
这是一份第一讲 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时期 课件--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时空构建,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真题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阶段一 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课件---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史料实证,史论史识,本课结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