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单元同步优秀习作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做了一个小实验》优秀习作9篇+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做了一个小实验》优秀习作9篇+学案,共5页。
清脆的上课铃声刚停,小牛顿班的王老师就抱着毛笔、电吹风、米汤、杯子和碘酒,快步走进教室。同学们都睁大眼睛看着王老师,不知道他这节课又要变什么魔术。只见他不动声色地把东西放在讲台上,微笑着对同学们说:“今天给你们做一个‘白纸显字’的实验,让你们见识一下老师神奇的魔法。”
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把目光投向王老师。他先把毛笔伸进一个盛满了米汤的杯子里,蘸了一点米汤,在纸上写了一个字。然后用电吹风把字吹干,白纸就恢复到了原来的模样。这时,王老师对我们说:“你们瞧,等一下我要让这张白纸上显现出刚才所写的字。”顿时,教室里像油锅里进了水似的炸开了,同学们纷纷表示怀疑。老师见我们不相信,便把毛笔洗干净之后往碘酒里蘸了蘸,再把蘸了碘酒的毛笔均匀地涂在纸上。霎时,纸上出现了一个蓝色的“奇”字。我们惊奇地叫道:“这是怎么回事呀?”老师叫一位同学按照刚才的步骤做了一遍,结果纸上又出现了字。看到同学们惊讶的表情,老师解释道:“米汤里含有淀粉,碘酒与淀粉相结合发生化学反应,就会变成蓝色,字也就显现出来了。”我们津津有味地听着。
这真是一个神奇的实验!
一个有趣的小实验
上个周末,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小实验,名叫《漂浮的鸡蛋》。我很好奇,鸡蛋那么重,怎么可能浮到水面上呢?我迫不及待地想验证一下,于是按照要求准备了材料:一个杯子、一枚鸡蛋、一双筷子和一些食盐,一切就绪,实验就开始了。
我学着电视里的操作,先用杯子接大半杯清水,然后把鸡蛋放进去,果然跟我想的一样,毫无悬念,鸡蛋像一个大胖子一样晃动几下直接沉入水中。接着,我按照电视上的实验步骤倒入一些食盐到杯子中,细小的盐粒像雪花一样纷纷“飘落”,最后沉落到杯底。为了加速溶解,我拿起筷子轻轻搅动,鸡蛋随着水流在杯子里不停地旋转沉浮,像是在优雅地跳着舞。可是,停止搅动,鸡蛋又慢慢地静下来了,它根本没有浮起来的想法。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是盐少了吗?我又向杯子中加了两大勺盐,搅动溶解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鸡蛋晃晃悠悠地浮上来,像一个熟练的潜水运动员从水面探出头来。鸡蛋真的能漂浮!我高兴得手舞足蹈!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不得其解,赶快去问爸爸。爸爸对我说:“因为鸡蛋的密度比普通的淡水要大,所以开始的时候鸡蛋会沉到水底。随着盐在水中溶解,当盐水的密度超过鸡蛋的时候,鸡蛋就会漂浮起来了。”我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爸爸还跟我说“死海不死”也是这个原因。科学世界真的是奇妙无比,以后我要学习更多的知识,去探索更多的科学奥妙。
鸡蛋浮起来啦
“生鸡蛋能在盐水中浮起来。”从书上看到这句话时,我半信半疑。于是,我决定做个小实验来验证一下。
按实验要求准备好一个透明的玻璃杯,一个生鸡蛋,一袋盐和一双筷子,我迫不及待地做起来。
首先,我在玻璃杯里装了大半杯清水,接着,把鸡蛋轻轻地放入水中,鸡蛋瞬间就沉到了杯底,像一个可爱的婴儿静静地躺在摇篮里。然后,我往杯中加入一些盐,并用筷子搅拌,让盐快速溶解。随着我的搅拌,杯子里的水打起了漩,鸡蛋在漩涡里晃晃悠悠,忽上忽下,好像跳起了回旋舞,我心里暗自得意。谁知,等我抽出筷子,水渐渐平静下来,鸡蛋又沉了下去,我不禁有些失望。如果你以为我就此放弃,那就错了。我重新振作精神,一边往杯中加盐,一边搅拌。盐加到足够多的时候,我停止了搅拌,目不转睛地盯着鸡蛋。哇!奇迹出现了,鸡蛋慢慢浮了起来。我用手指轻轻地点了点它,刚把它按下去,它又调皮地探出了头,再也不下沉了。“实验成功啦!”我高兴得手舞足蹈。
鸡蛋为什么会浮起来呢?我翻阅了很多资料才知道,鸡蛋一开始会沉到水底,是因为鸡蛋的密度比水大;水中加入适量的盐并溶解后,盐水的密度比鸡蛋大,鸡蛋自然就浮起来了。
这次实验,让我在快乐中学到了知识,也让我明白了,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善于观察,积极探索,就能发现其中的奥秘。
一个有趣的实验
今天,我和妹妹一起去打乒乓球。玩得正开心的时候,妹妹一不小心把乒乓球给踩扁了。“这该怎么办呢?”妹妹看着球不知所措地说道。
我们只好垂头丧气地跑回家找爷爷。“爷爷,你给我再买一个乒乓球吧!这个球被我踩扁了。”爷爷拿过妹妹手中的乒乓球看了看,神秘地说:“不用买,这个球又没破,我用魔法能修好它。”我迷惑地问:“什么魔法啊,怎么修啊?”爷爷胸有成竹地说:“别担心,看我的吧!”爷爷接来一盆热水,让我把乒乓球放进盆里。我半信半疑地按照爷爷说的把乒乓球放进热水里,不一会儿,神奇的事发生了,乒乓球被踩扁的地方慢慢地鼓起来,最后竟然真的恢复了原状。
真是太神奇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我带着疑问去网上查找答案,原来是因为乒乓球里面是一个密封的空间,里面的空气受热时会膨胀,可以把瘪下去的地方顶起来,乒乓球这才恢复原样的。这种现象叫热胀冷缩。
原来不经意间,我还完成了一个热胀冷缩的小实验呢!这个实验真有趣。
“火山”喷发
清晨,暖暖的阳光洒进我的窗户,湛蓝的天空仿佛一块巨大的幕布。我突发奇想,前两天妈妈给我买的《科学小实验》终于有用武之地了。
我把一些瓶瓶罐罐都摆放在桌上,便给小“助手”——弟弟下达命令:“去,倒点水去!”弟弟迈着自己的小短腿,用一块抹布把瓶子包裹着,一边小心翼翼地走来,一边大叫:“水来了!”
我赶紧接了过来,在水中放入几滴洗洁精。接着,取一勺小苏打放了进去,拿起瓶子左右晃动几下,直到小苏打粉完全溶解。这时,我把白醋拿了过来,咕咚咕咚往瓶子里灌了起来。一瞬间,泡沫像火山喷发一样涌了出来,吓得我直往后退。不知道哪来的魔力,泡沫慢慢地变大、变多,起初还只是一小团,仅仅几秒钟,泡沫就变成一大团了,很快溢出了瓶口,像流淌的岩浆似的洒满了桌子。
这是怎么回事呢?查阅资料才知道,原来小苏打是一种碱性的盐,遇到酸性的醋后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遇到洗洁精后,就会“吹”出很多泡泡。
原来如此呀!我把这些美丽的泡泡吹向天空,就像编织着一串美丽的梦,而这个梦是我亲手创造的,所以心中充满着快乐、骄傲与希望。
漏水小实验
早上到校,同桌告诉我说,昨天她妈妈骑电瓶车上班,包里的茶杯盖松了,茶水全部流到包里,把包搞得一塌糊涂,妈妈气得要命。还让她以后每天都要把水壶盖拧紧,不然水就漏光了。同桌的话是真的吗?我很好奇,想做个实验验证一下。
我从老师那里找来了一个空矿泉水瓶,一把小铁锤,一根长铁钉,一块旧木板,一个空纸杯。首先,我给矿泉水瓶装满自来水,将盖子拧紧后瓶口朝下,并没有一滴水漏下来。接着,我拧开瓶盖,平放在旧木板上,用小铁锤和长铁钉,在瓶盖的正中间,扎了一个肉眼可见的小洞。然后,我把打孔的瓶盖子盖上,拧紧。我问围观的同学们:“你们猜一猜会不会漏水?大概能漏多少水?”
同学们对我做的实验非常感兴趣。有的同学说会漏水,会把瓶水漏光;有的同学说会漏大部分水,但是漏不完;还有的同学说会漏半瓶的水。到底会是什么结果呢?我也猜不出,那就让实验来解开谜底吧。
我拿了空纸杯放好,把瓶盖扎有小洞的矿泉水瓶对着纸杯口垂直朝下放。只见水像一根银线流进纸杯,随后就变成一串晶莹的露珠滴下,速度越来越慢,一会就停了,时间不到一分钟。再看看纸杯,水少得可怜,大概也就一汤匙左右。再看矿泉水瓶,变化不大,水好像从来没有少过似的。
同学们都感到不可思议。实验结果证明,矿泉水瓶盖有洞或者松动了,只要垂直倒立不动,水是不会漏光的,甚至漏水很少。那么,同桌妈妈的茶水为什么会漏得一滴不剩呢?难道同桌的话是假的吗?我想在下次的“漏水小实验”中验证给同学们看。
摔不死的蚂蚁
早上,我津津有味地读着科学书,书上的一篇小文章引起了我的注意,题目叫《摔不死的蚂蚁》。书上说:蚂蚁从高空中摔下来不仅不会死,而且会完好无损。这让我大为不解,人从天上摔下来会死,蚂蚁这种小动物又怎么可能摔不死呢?
我带着好奇的心情走下了楼,准备到花园去捉几只蚂蚁来做实验。我把从花园里捉到的蚂蚁装在空瓶里,回家后,先倒出几只较大的蚂蚁,把它们放在一张干干净净的白纸上,接着拿起一只大蚂蚁,把它放在手中高高举起,我心里紧张极了,万一和书中说的不一样,蚂蚁被摔死了怎么办?我一边轻轻松开手中的蚂蚁,一边默默地祈祷着,紧张得闭上了眼睛。我睁开眼惊奇地发现,蚂蚁居然完好无损地轻轻落在桌面的纸上,继续爬来爬去。我吸了一大口气,把蚂蚁吹到地上,蚂蚁在地上晃了几下,又爬了起来,安然无恙。这让我惊讶极了!我赶紧请妈妈帮我从网上搜索,蚂蚁为什么从高空中落下会摔不死呢?
原来,所有的物体从高处落下都有加速度,体重越大,加速度越大,力量就越大。人从高处摔下来会因为加速度加大重力而摔死,蚂蚁因为体重轻,加速度太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摔不死。这次实验让我体验到了科学知识带来的快乐!
我成功了!
“成功了,我成功了!”我激动地又蹦又跳,无法控制自己的心情。
今天,突然想起科学课上老师教的一个实验,便打算自己也试一试。我先找出一根漂亮的塑料尺,整理好头发,拿起尺子在头发上使劲摩擦。不一会儿,头皮越来越烫,这头发不会被“烤”焦了吧?摸着怎么那么热?我立刻放下来,撕了点小纸屑,将塑料尺慢慢靠近,可是小纸屑纹丝不动,并没有被吸住的意思。咦,是不是我撕得太慢了?不行,我得再试一次,不然都对不起自己火燎燎的头皮。
这次,我早早把小纸屑撕好,正当我再次拿起塑料尺准备往头发上摩擦时,弟弟走了出来。我灵机一动,可以让他来当“替罪羊”呀,谁的头发不都一样吗?我坏笑了一下,高声喊道:“弟弟,你过来。”弟弟乖乖地来到面前,我一把按住他的头,拿起尺子使劲摩擦了起来。弟弟一阵尖叫:“姐姐,疼!头上都快着火啦!”“弟弟,再坚持坚持,你为了科学而付出,以后一定能成为‘爱因斯坦’。”别说,这一招还真灵,弟弟硬着头皮不吭声了。我又摩擦了几下,怀着期待的心再次把尺子靠近小纸屑。只见纸屑仿佛长了翅膀一样,乖乖地吸附在了尺子上,“成功了,我终于成功了!”我高兴地合不拢嘴,弟弟在一旁摸着头目瞪口呆。
这次的实验可真有趣呀,我的心中也插上了一双好奇的翅膀,飞翔在科学的蓝天。
有趣的小实验
今天,我做了一个小实验——纸托装满水的杯子。
首先要准备好实验材料:一个水杯、一张纸、一些水。我把水慢慢地倒进准备好的水杯里,再把准备好的卡纸紧紧地扣在杯口,一点缝隙都没有留。然后,我小心翼翼地把杯子倒扣了过来,生怕杯子里的水会漏了出来,如果那样的话,我的实验就会前功尽弃的。最后,我把按紧纸的手慢慢地挪开,右手把杯子慢慢地提起来。就在快要见证奇迹的时刻,“哗”地一声水流了出来,流得我一身都是。唉,实验失败了!
妈妈见状小声地告诉我:每一次失败都是成功的积累,所以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妈妈的话让我觉得很有道理,于是继续实验。
我寻找失败的原因,可能是手没把纸紧贴杯口处按好。于是,我再次实验,和第一次步骤一样,但这一次我把纸片先贴在杯口处,用掌心将杯口按紧,再倒过来缓缓地将手挪开。此时,我的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儿,生怕再有什么闪失。就在这紧张的时刻,纸竟然乖乖地贴在杯口上,“成功啦!”我开心地大喊着。
这是为什么呢?我赶紧查阅资料,原来,这是大气压的作用。因为杯子里水的压力小于杯子外大气压的压力,所以纸片能稳稳地托住杯子里的水,水自然不会流出来了。
这个小小的实验不仅激发了我对科学的兴趣,还让我在挫折中懂得坚持不懈、永不言败的道理。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推荐一个好地方》优秀习作11篇+学案,共12页。
这是一份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我有一个想法》优秀习作3篇+学案,共2页。
这是一份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他 了》优秀习作10篇+学案,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