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 下册【实践活动专题】为了更好的呈现:从剧本到“台本” 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646825/0-173728505496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 下册【实践活动专题】为了更好的呈现:从剧本到“台本” 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646825/0-173728505499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 下册【实践活动专题】为了更好的呈现:从剧本到“台本” 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646825/0-173728505500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 下册【实践活动专题】为了更好的呈现:从剧本到“台本” 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646825/0-1737285055018/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 下册【实践活动专题】为了更好的呈现:从剧本到“台本” 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646825/0-1737285055028/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 下册【实践活动专题】为了更好的呈现:从剧本到“台本” 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646825/0-1737285055037/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 下册【实践活动专题】为了更好的呈现:从剧本到“台本” 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646825/0-1737285055048/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 下册【实践活动专题】为了更好的呈现:从剧本到“台本” 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646825/0-1737285055069/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 下册【实践活动专题】为了更好的呈现:从剧本到“台本”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 下册【实践活动专题】为了更好的呈现:从剧本到“台本” 课件,共18页。
为了更好的呈现:从剧本到“台本”实践活动专题学习目标本单元所选的是三篇戏剧作品,在阅读鉴赏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编排演出有关片段,加深学生对剧本冲突设计、情节安排、人物形象以及艺术手法等方面的理解,体会戏剧语言的动作性与个性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单元阅读教学结束,学生对剧本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有条件的班级可以引导学生阅读《雷雨》或者《哈姆莱特》全剧。布置演出任务,教师准备《雷雨》或《哈姆莱特》的表演视频。预习任务目录任务一 知识学习——从“剧本”到“台本”01任务二 实践展示——从“台本”到“表演”02任务一 知识学习——从“剧本”到“台本”1.出示“台本”概念,分条梳理“剧本”和“台本”的差异。台本,就是演出本,专指经过导演处理而作为舞台演出底本的剧本。在舞台演出的过程中,必须使用台本而不是剧本。台本为了演出需要,可以补充一些意蕴丰富、能充分表现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的关键台词或关键动作;悉心体会戏剧情境和人物性格,揣摩最合适的语气、语调,设计最适宜的表演方式等。台本还规定并明晰了诸如演员上下场顺序、时间,以及灯光变化、音效、道具迁换等等。台本是导演写的,体现了导演对剧本的理解,可以说是对剧本的“二次创作”。2.出示《雷雨》片段,明确“剧本”到“台本”的一般步骤(1)以下面《雷雨》剧本选段为例,思考从表演角度改写“台本”。外面争吵声。鲁大海的声音:“放开我,我要进去。”三四个男仆声:“不成,不成,老爷睡觉呢。”周朴园 (走至中门)来人!(仆人由中门进)谁在吵?......周朴园 (打量大海)你叫什么名字?(2)台本写作分步走第一步:分割剧本场景,梳理舞台人物明确:剧本是按幕和场来分段的,在正式表演中可以分成更为细小的若干场景。上面这一片段就是一个过渡性场景。从人物角度来说,鲁大海的上场,使矛盾发生了转化,我们由此可以分为两个小场景:第一个小场景是周朴园和鲁侍萍互认的结束,第二个小场景则是鲁大海与周朴园矛盾的开始。第一个小场景舞台上的人物是周朴园和鲁侍萍,第二个小场景舞台上的人物是周朴园、鲁侍萍、鲁大海、仆人(后来还出现了周萍和周冲)。第二步:揣摩人物内心,让每一个重要人物“被看见”明确:台本是用以演出的,但舞台上展示内心的方式是有限的,基本上一靠台词二靠动作,所以要通过补充关键台词、关键动作或细化舞台说明等方式来展示人物内心。其中补充恰如其分的关键台词对于高中生表演来说比较难,我们重点可以学习补充关键动作和细化舞台说明。比如周朴园知道来人是鲁大海后,说了一句话:①哦。②(沉吟)那你就叫他进来吧。③等一等,叫人到楼上请大少爷下楼,我有话问他。此时周朴园已经知道鲁大海就是他和侍萍的儿子,那么这个“哦”的语气、语调、音高、速度等就应该基于这样的情形来揣摩。舞台说明中提到①②两句之间周朴园有一个“沉吟”的动作,说明此时周朴园是沉思低声,那么这个“哦”,声音就不会太高,速度不会太快,与后一句在整体上保持情态致。第③句的“等一等”,说明②③两句之间有一个空白但空白时间多长,这在实际表演的过程中也是要补出的。第三步:补充人物动作,让每一个舞台人物有“存在感”。明确:剧本为了突出冲突,往往只有冲突双方的对话;但实际在舞台上表演时,那些没有台词的舞台人物也需要有表演的动作。第四步:其他包括人物上场顺序、灯光、道具、音效等等和舞台表演有关的内容,也都是台本写作的内容。明确:仍以上面片段为例,“中门”如何设计,“争吵声”这处话外的声音如何表现,灯光如何“追”......这些问题都需要台本给出建议。3.播放样例,概括“台本”写作的核心要素第一,忠实于剧本。除了“新编”之类的表演,一般来说,台本对剧本的补充是为了让剧本有更好的演出效果,因而必须忠实于剧本的人物形象与矛盾冲突。第二,能够表演。中国古代戏曲中就有“案头戏”的说法,指只能够放在案头阅读,而无法在舞台上演出的剧本。严格说来,直到舞台演出之后才是最终艺术的呈现,所以台本的使命就在于能够表演。在台本创作中,要遵循两个原则任务二 实践展示——从“台本”到“表演”台本是为表演而生的,因此用表演的方式呈现台本,是本次实践活动的核心。活动建议1.剧本选择:《雷雨》和《哈姆莱特》都是经典舞台剧,假如学生有另外选择亦可尊重。从表演的仪式感来说,选择经典的、人物相对较少的、道具服饰相对容易借到的作品会更有利于演出成功。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台本创作以及有上台表演的机会,建议分组进行,每一组最好能设一位导演。演出内容可以选择几部作品的经典场面,也可以选择一部经典作品的几个名场面,无论哪一种,都建议能够设计“串台词”使整场演出具备完整性。2.台本创作:小组剧本确定后,就可以开始创作台本。建议每个小组可以使用批注的方法,用“任务一”学到的知识,牢记台本写作两要素——忠实于剧本、能够表演,将剧本改写为台本。3.演出排练:教师需要与各组保持沟通,在学生自己排练的基础上,积极有度地参与表演指导;经典作品往往有成熟的表演可以借鉴,要提醒学生“模仿”固然可以,“创新”更为可贵,同时即使“模仿”,也要用心揣摩其如此表演的用心用力之处。另外,要提醒各小组学生通力合作“谢幕”场景。4.表演呈现:建议能够在舞台布置、灯光使用、服饰道具人物化妆、音响音效等方面有力所能及的追求,因为表演的最终效果与之息息相关。同时建议能够制作一些有关表演的海报、邀请函等。5.文字点评:建议活动结束后,能让学生写一写台本改编、舞台演出和观看演出的心得,也可以让学生尝试写作戏剧人物评论。感谢聆听,敬请指正!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