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必修二兵车行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版必修二兵车行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杜甫,困居长安时期,陷贼和为官,西南飘泊时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这一时期曾先后游历吴、越(今江浙一带)和齐、赵(今山东北部、河北南部),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三、陷贼和为官(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 写作背景:天宝以后,唐王朝对西北、西南少数民族的战争越来越频繁。据《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载:“天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大败于泸南。时仲通将兵八万,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这段历史记载,可当作这首诗的说明来读。
“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时任宰相)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
———— 《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二》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返成都。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水槛遣心》、《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三绝句》、《岁晏行》等大量名作。
一方面,他自幼接受儒家正统文化的熏陶,把贵德行、重名节、循礼法视为基本的人生准则;而同时,他也受到时代风气的影响,有着颇为张狂、富于浪漫气质的一面。他的《壮游》诗回忆往事,自称“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在文学上,连屈原、贾谊、曹植、刘桢那样的人物都不放在眼里,可见他是多么骄傲。在与李白、高适等人交游时,他们纵酒放歌、慷慨怀古、驰逐射猎,也很有几分任侠之气。对人生信仰、政治理想的执着,也是杜甫个性的一大特征。后代有人说杜甫是“村夫子”,杜甫诗中也自称“乾坤一腐儒”(《江汉》),都是就这一种执着态度而言。所谓“致君尧舜”,所谓“忧民爱物”,这些儒家的政治观念,在很多人只是一种空谈、一种标榜,杜甫却是真心地相信和实行它。而且,儒者本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进退之路,杜甫却不愿如此,他是不管穷达,都要以天下为念。
《兵车行》的创作标志着杜甫诗歌的转变。由此形成并基本上贯穿了杜甫此后一生诗歌创作在思想内容方面的主要特征有四点:严肃的写实精神;在忠诚于唐王朝和君主的前提下,对统治集团中的腐朽现象给予严厉的批判;对民生疾苦的深厚同情;对国家与民族命运的深沉忧念。 4、送别的场面中诗人突出地描写了什么细节,有什么作用?表达什么感情?
突出了“走相送”“拦道哭”这些动作细节。“走”字表明他们闻讯赶来,扶老携幼,追奔呼号,心情万分急切。他们料定这是生离死别,所以见面就牵衣而哭,顿足而呼,拦在道上,不让亲人离开,他们呼天抢地、撕裂人心的哭声直冲云霄,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
诗人用这样一些细节真切地表达了人们彻心入骨的绝望悲怆和对无休止的开边战争的强烈怨愤,也表达了诗人对穷兵黩武的开边政策的愤怒批判。诗人用这些细节给这个场面渲染了极其凄惨的气氛,借此表达了人民对无休止的“开边”战争的怨愤,使这首诗具有明显的倾向性。
研读诗作
一、如果把前三行作为一层;后面再作为一层。两层分别写了什么?
明确:1、送行场面。
2、役夫诉说
二、反复读送行的诗句,1、说说送行场景在情感上的特点?
明确:生离死别。
2、辚辚萧萧的听觉形象给人什么感觉?
明确:一种人马杂沓之感,表明征夫之多。 3、“弓箭各在腰”的视觉形象表明有何作用?
表明他们即将奔赴战场,自然能催动送行之行的哭号。
官兵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三、分析研读役夫的诉说诗句:
1、“过者”“行人”是谁?叙述总纲是什么?
“我”与战士 “点行频” “诗眼” 承上启下
2、“点行频”包含哪些内容?表现什么?
“或从十五北防河……归来头白还戌边。 ”
叙述服役时间过长,占去人的大半生。
3、鉴赏“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这是对前两句“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所作的形象说明,使人心酸。古代孩子留长发,15岁开始用头巾束发。如今,一个刚到束发年龄(成年)还不怎么会束发的孩子就被征入伍,而且要到远离父母的北方去“防河”,这是何等可怜啊!所以,连里正也动了心,替他束发。人过40,头发渐白,又刚从前线回来,理当休息了,不料又被派到前线去。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无限制地超期服役,统治者的残酷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4、鉴赏本诗主旨句“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武皇”,是以汉喻唐,实指唐玄宗。千百万战士战死沙场,是因为皇帝用武力扩张领土的野心没有停止。杜甫如此大胆地把矛头直接指向了最高统治者,这是从心底迸发出来的激烈抗议,充 分表达了诗人怒不可遏的悲愤之情。(怨愤) 主旨句“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包含哪些意思?
有以下几层意思:(1)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2)认识到战争是苦难的根源(指控)。(3)把战争的责任加到最高统治者身上(诗人的勇气)。
5、理解诗句: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解析:A、“行人”问“长者”主要陈述什么内容?
战争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缺乏劳动力,使得生产凋敝。
B、战争给人民造成了哪些危害?
(1)超期服役情况严重。(2)死于边庭者极多。(3)农村缺乏劳动力,生产凋敝。
6、解析诗句: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A、写什么内容?
叙述“关西卒”之苦,“行人”为自己也为同伴们申诉委屈。
B、“敢申恨”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样说?
不是无恨,而是“申”亦无用,有奈何不得之意。
把征夫的苦衷和恐惧心理,表现得极为细腻逼真。
C、“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写什么?
人民无法维持生计,官府与朝廷依旧逼索租税。士兵家庭的困难(无奈)。官府的狠毒。
7、理解诗句: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A、人们的心理有何变化?为何会有这种变化?表达什么感情?
重男轻女——重女轻男
繁重的兵役负担和士兵大量死亡的事实,人们心灵受伤害之深。
以自我宽慰烘托哀叹,更显出哀叹之深。这样的心理变化也是对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的有力控诉。——悲痛欲绝、怨愤。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结尾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结尾写青海战场的景象,好像是用摄影机拍下的一个全景镜头:漫山遍野,白骨纵横,在阴沉的天色和橡檬细雨中,不时地闪出磷火,传来凄厉的鬼哭声。如此阴森的景象,真叫人不寒而栗!这样描绘古战场的悲惨的景象,其意仍在讽今——揭露“开边”政策的罪恶,发人深思。
这首诗中的警策应是哪两句?理由是什么?
古人云:“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这首诗首尾均为场面描写,警策不在此。处在诗篇中间的“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才是警策,前一句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后一句揭示了苦难的根源,这正好概括了本诗的主题;而且这句诗锋芒直指最高统治者武皇,给统治者以警戒,显示了诗人巨大的勇气,所以说这一句是本诗警策。
课文总结
这首诗通过以亲人送别出征战士的场面描写引入行人问答,由个人痛苦经历扩展到全社会,由点到面,由现象到本质地勾画出安史之乱前的一个历史时期里社会的真实状况,再现了时代的苦难,层层深入地揭示了苦难的根源,表达了人民强烈的反战愿望。
教后反思
出征场面 生离死别 人民怨愤
“行人”答问 频繁征兵 超期服役 战争危害 民生凋敝兵民愿望 战场惨象
——前后照应 层层递进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二旅夜书怀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组织教学,文本研读,四句写景,明星低垂,作业背诵并默写首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版必修二旅夜书怀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教学方法,课时安排,教学过程与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版必修二兵车行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展示图片造氛围,指导诵读解诗意,选择角度摹形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