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2025学年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部分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2024~2025学年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部分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第1页
    2024~2025学年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部分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第2页
    2024~2025学年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部分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2025学年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部分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部分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工程,科普阅读题,物质性质及应用题,定量分析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分)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资源短缺的现状,国际社会倡导可持续发展。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大力开发地下水B.碳封存到海底
    C.景区多开发商业D.开私家车出行
    【分析】A、根据大力开发地下水并不能节约用水进行分析;
    B、根据碳封存到海底,可以减少含碳物质的排放进行分析;
    C、根据多开发商业会污染环境进行分析;
    D、根据开私家车出行会产生污染物进行分析。
    【解答】解:A、大力开发地下水,属于寻找水源,并不能节约用水,故A做法不合理;
    B、碳封存到海底,可以减少含碳物质的排放,做到低碳生活,故B做法合理;
    C、多开发商业会污染环境,故C做法不合理;
    D、开私家车出行会产生大量汽车尾气,污染环境,故D做法不合理。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大力开发地下水并不能节约用水,碳封存到海底,可以减少含碳物质的排放,多开发商业会污染环境,开私家车出行会产生污染物。
    2.(2分)世上万物由元素组成。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CaB.CC.OD.N
    【分析】生物细胞中含有多种元素,不同元素在细胞中的含量有所不同。
    【解答】解:A.钙在生物细胞中的含量并不是最多的,故A错误;
    B.碳是生物细胞中的基本元素,但不是含量最多的元素,故B错误;
    C.氧在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故C正确;
    D.氮在生物细胞中的含量不是最多的,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简单,通过本题可以检验学生对生物体内元素分布和含量的基本认识,在教学中,应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记忆,同时鼓励学生多阅读、多实践,提高解题能力和综合素质。
    3.(2分)给试管中的液体试剂加热的操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试管中的液体体积B.加热的火焰部位
    C.试管夹夹持的位置D.试管管口的方向
    【分析】根据加热试管中液体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解答。
    【解答】解:A、加热试管中液体时,液体体积应控制在不超过试管容积的,否则液体会喷出伤人,故实验操作错误;
    B、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部分加热试管,因为外焰温度最高,故实验操作错误;
    C、用试管夹夹持在试管中上部(不是上部),故实验操作错误;
    D、试管管口斜向上,并与水平方向呈45°角,故实验操作正确。
    故选:D。
    【点评】本考点属于考查实验基本操作题,特别考查了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要仔细分析,认真处理。本考点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题中。
    4.(2分)生活、生产中,为保护生命财产安全,存放有毒物质时,应该张贴的标志是( )
    A.B.
    C.D.
    【分析】根据存放有毒物质时,应该张贴的标志是剧毒物解答。
    【解答】解:存放有毒物质时,应该张贴剧毒物的标志,
    A.图示为剧毒品标志,故A正确;
    B.图示为腐蚀品标志,故B错;
    C.图示为易燃物标志,故C错;
    D.图示为爆炸品标志,故D错。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危险品标志的识别,难度不大,了解乙醇的性质、各个标签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2分)我国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的相对原子质量,如图为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铟原子的质量是114.8
    B.铟原子的中子数是65.8
    C.“In”还可以表示铟原子
    D.铟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而不是铟原子的实际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49;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此铟原子的中子数为115﹣49=66,中子数为整数,故选项说法错误。
    C、元素符号具有宏观、微观的含有义,In宏观既能表示铟元素,微观也可表示铟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铟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6.(2分)极端天气频发会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因此减碳势在必行。下列不属于由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所引发的灾害是( )
    A.洪水B.地震C.极端高温D.极端降水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大对环境造成影响来分析。
    【解答】解: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全球气候变暖,会引发洪水、极端高温、极端降水,土壤荒漠化等,但不会引发地震。
    故选:B。
    【点评】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二氧化碳的对环境的两方面影响,尤其是二氧化碳所造成的温室效应,以及防止温室效应的措施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以及相关信息等,结合所学的有关知识和技能,联系起来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7.(2分)人面鱼纹彩陶盆是仰韶彩陶工艺的代表作之一。制作彩陶需要用到赤铁矿粉和氧化锰。赤铁矿粉的主要成分Fe2O3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
    A.7:3B.3:7C.3:2D.2:3
    【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Fe2O3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6×2):(16×3)=7:3。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8.(2分)在实验课上,同学们完成了在密闭容器中加热铜粉的质量测定。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加热过程中气球体积不变
    B.该装置不需要气密性良好
    C.反应前只称量铜粉的质量
    D.反应中氧原子的个数不变
    【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解答】解:A、加热过程中,锥形瓶中气体膨胀,导致气球膨胀,故选项不正确。
    B、该装置需要气密性良好,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参加反应,故选项不正确。
    C、反应前应该称量铜粉和整个装置的质量,故选项不正确。
    D、反应中氧原子的个数不变,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9.(2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装置完成了“探究燃烧的条件”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
    B.白磷可保存在冷水中
    C.白磷的着火点高于80℃
    D.气球最终处于膨胀状态
    【分析】根据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要达到着火点,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但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热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Y型管内的白磷与氧气接触,因此实验中Y型管内的白磷燃烧,热水中的白磷以及Y型管内的红磷不燃烧,故A说法错误;
    B、冷水可以隔绝氧气,且温度也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因此白磷可保存在冷水中,故B说法正确;
    C、Y型管内的白磷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低于80℃,故C说法错误;
    D、当白磷熄灭,装置冷却至室温后,由于Y型管内的压强减小,所以气球最后变瘪,故D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燃烧的条件,掌握燃烧的条件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2分)室温时,向装有镁条的试管中持续滴入稀盐酸,溶液温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溶液温度不断升高
    B.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反应速率持续加快
    C.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氢气质量不断增加
    D.滴加的稀盐酸的体积大于VmL时,镁条反应完全
    【分析】A、根据溶液的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体积的变化图,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由溶液的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体积的变化图,滴加的稀盐酸的体积在0~VmL时,温度逐渐升高,大于VmL时,温度逐渐下降,故选项说法错误。
    B、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反应物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基本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C、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氢气质量先不断增加,镁条反应完全后氢气质量保持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D、滴加的稀盐酸的体积大于VmL时,温度开始下降,说明镁条反应完全,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金属的化学性质,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从数形结合的角度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工程、技术应用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11.(10分)【化学与工程】
    石油是重要的化石能源。它不仅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还存在我们的三餐四季中。据统计,一个人的一生大概会消耗8.5t石油。其中“吃掉”551kg,“穿掉”290kg,“住”则要用掉3790kg,交通会“用掉”3838kg。请分析图文信息,解答相关问题。
    (1)衣:石油在衣服制造中扮演着关键角色。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领奖服的保暖内芯70%采用了利用石油合成的新型材料,即多维蓄热保暖絮片。普通的一团灰色絮状物,用手揉捏一会儿就会发热且持续发热,说明该新型材料具有优良的 导热 性。纸尿裤最核心的吸收芯层也是由石油产品——聚丙烯酸制成的。纸尿裤的吸附性属于 物理性质 (选填“化学性质”或“物理性质”)。
    (2)食:为促进农作物生长,常需要施用化肥。化肥的主要成分之一“氨”来源于石油。氨(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3 。退烧药物之一布洛芬的主要原料是丙酸(CH3CH2COOH)。丙酸具有的一种性质是 具有酸性(合理即可) 。丙酸和乙酸(CH3COOH)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分子结构不同 。
    (3)行:日行千里,石油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车辆行驶所需的汽油、柴油,飞机所需的航空煤油都来自石油,分离这些石油产品可根据它们的 沸点 不同,采用的分离方法是 分馏 。“中国速度”的背后也离不开石油。我国自主研发的高铁齿轮箱润滑油全面装备在“复兴号”动车上。如果没有润滑油,几乎所有的机械都不能正常运转。润滑油在机械中起的作用是 减小摩擦(合理即可) (写1点)。
    (4)石油在合成氨的过程中有一个化学反应是氮气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合成氨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H2+N22NH3 。
    【分析】(1)在衣服制造中,石油合成的新型材料——多维蓄热保暖絮片,通过揉捏能够发热并持续发热,这体现了该材料具有优良的蓄热或保温性能,而纸尿裤的吸收芯层由聚丙烯酸制成,其吸附性是指物质能够吸收并保持液体的能力,这是一种物理性质,因为吸附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可以计算出氮元素的化合价;退烧药物之一布洛芬的主要原料是丙酸,丙酸具有酸性,这是由其分子结构中的羧基(−COOH)决定的。
    (3)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等石油产品都是根据它们的沸点不同,通过分馏的方法从石油中分离出来的;我国自主研发的高铁齿轮箱润滑油全面装备在“复兴号”动车上,润滑油在机械中起到了减小摩擦、防止机械部件磨损和发热的重要作用,从而保证了机械的正常运转。
    (4)氮气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合成氨气,据此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答】解:(1)普通的一团灰色絮状物,用手揉捏一会儿就会发热且持续发热,这说明该新型材料能够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具有优良的导热性;纸尿裤的吸附性是指它能够吸附液体等物质,这个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性质;故答案为:导热;物理性质。
    (2)在氨(NH3)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x+(+1)×3=0,解得x=﹣3;丙酸(CH3CH2COOH)具有酸性等;丙酸和乙酸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结构不同;故答案为:﹣3;具有酸性(合理即可);分子结构不同。
    (3)分离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等石油产品可根据它们的沸点不同,采用的分离方法是分馏;润滑油在机械中起的作用是减小摩擦,还可以是润滑、减少磨损等;故答案为:沸点;分馏;减小摩擦(合理即可)。
    (4)氮气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合成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H2+N22NH3;故答案为:3H2+N22NH3。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通过石油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综合考察了化学知识在多个领域的应用,题目设计巧妙,既考察了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察了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题目也体现了化学知识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2.(6分)【化学与技术】
    我国是较早冶铁的国家。明代宋应星编写的《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古法炼铁的过程,如图是古法炼铁的工艺流程。请结合图文信息,分析思考解决问题。
    (1)水碓可利用水流带动捣锤上下运动,将块状铁矿石捣成粉末。这样做的目的是 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
    (2)高温炉中为了提高炉温,可进行的操作是 鼓入大量的空气 ,写出高温炉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Fe2O3+3C4Fe+3CO2↑ 。
    (3)在冷凝器中发生的变化中,从微观角度分析,发生改变的是 原子间的间隔 ,生铁属于 金属 材料。
    【分析】(1)根据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来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3)根据粒子的性质以及材料的分类来分析。
    【解答】解:(1)水碓可利用水流带动捣锤上下运动,将块状铁矿石捣成粉末。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故答案为: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2)高温炉中为了提高炉温,可进行的操作是鼓入大量的空气,在高温的条件下,氧化铁与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高温炉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2O3+3C4Fe+3CO2↑;故答案为:鼓入大量的空气;2Fe2O3+3C4Fe+3CO2↑;
    (3)在冷凝器中发生的变化中,从微观角度分析,发生改变的是原子间的间隔,生铁是一种铁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答案为:原子间的间隔;金属。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三、科普阅读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7分。)
    13.(7分)阅读分析,解决问题:
    揭秘月背土壤成分
    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返回器准确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工作正常,这标志着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使我国成为首个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采集月壤样品1935.3g并返回的国家。嫦娥六号探测器由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上升器四部分组成。采集回的月壤样品密度较低,表明其结构较为松散,孔隙率较高。
    矿物学分析显示,嫦娥六号月壤样品的主要组成为斜长石(32.6%)、辉石(33.3%)和玻璃(29.4%)。样品中铝的氧化物和钙的氧化物含量较高,而铁的氧化物含量相对较低,这与月海玄武岩和斜长岩混合物的特征一致。此外,样品中的钍(Th)、铀(U)和钾(K)等微量元素含量明显较低,与嫦娥五号任务的样品表现出了巨大差异。
    我们研究月球土壤成分是为了未来人类在月球上造房子时我们可以原位采样、原位制造、原位运用。如果我们把材料从地球上运送到月球,每增加1g重量,发射的火箭的质量就会增加500倍,成本大大增强,且火箭运送的能力也是有限的。
    (1)嫦娥六号探测器由 四 部分组成。
    (2)嫦娥六号月壤样品具有的特点是 密度较低 ,表明其结构 较为松散,孔隙率较高 。
    (3)氧化铝可用来电解制取铝,同时产生一种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Al2O34Al+3O2↑ 。
    (4)月壤样品中钙的氧化物含量较高。常见的钙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CaO 。
    (5)人类研究月壤的意义是 为了未来人类在月球上造房子时我们可以原位采样、原位制造、原位运用(合理即可) (写1点)。
    【分析】(1)根据题干信息来分析;
    (2)根据题干信息来分析;
    (3)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4)根据化学式的写法来分析;
    (5)根据题干信息来分析。
    【解答】解:(1)嫦娥六号探测器由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上升器四部分组成;故答案为:四;
    (2)嫦娥六号月壤样品具有的特点是密度较低,表明其结构较为松散,孔隙率较高;故答案为:密度较低;较为松散,孔隙率较高;
    (3)氧化铝可用来电解制取铝,同时产生一种气体——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O34Al+3O2↑;故答案为:2Al2O34Al+3O2↑;
    (4)在化合物中,钙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则常见的钙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CaO;故答案为:CaO;
    (5)人类研究月壤的意义是为了未来人类在月球上造房子时我们可以原位采样、原位制造、原位运用;故答案为:为了未来人类在月球上造房子时我们可以原位采样、原位制造、原位运用(合理即可)。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新信息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物质性质及应用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6分。)
    14.(6分)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与二氧化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探究小组的同学将碳循环和二氧化碳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和整合。联系实际,回答问题:
    (1)在自然界中,二氧化碳存在于 空气中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是 CaCO3+2HCl=CaCl2+H2O+CO2↑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干冰在生活中有很多妙用,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 升华吸热 ,使周围的水蒸气液化成小雨滴。
    (4)碳在生物圈内的循环是通过绿色植物等的 光合作用 及人和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完成的。
    (5)化石能源是由 古代生物的遗骸 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形成的。
    【分析】(1)根据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存在来分析;
    (2)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来分析;
    (3)根据干冰的性质来分析;
    (4)根据碳循环的途径来分析;
    (5)根据化石能源的形成来分析。
    【解答】解:(1)在自然界中,二氧化碳存在于空气中;故答案为:空气中;
    (2)实验室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和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
    (3)干冰在生活中有很多妙用,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的水蒸气液化成小雨滴;故答案为:升华吸热;
    (4)碳在生物圈内的循环是通过绿色植物等的光合作用及人和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完成的;故答案为:光合作用;
    (5)化石能源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形成的;故答案为:古代生物的遗骸。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以及化石燃料的形成是解题的关键。
    五、定量分析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1)2分,(2)4分,共6分。)
    15.(6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收集4瓶氧气(一个集气瓶500mL,假设都收集满,氧气的密度是1.429g•L﹣1),并回收再利用反应后的固体物质。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中,试管口塞棉花的作用是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随气流进入导管 ;回收再利用二氧化锰需进行的操作是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等 。
    (2)计算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分析】(1)根据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及物质的分离进行分析;
    (2)根据氧气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解答】解:(1)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其作用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随气流进入导管;反应结束后,若要从反应剩余物中分离得到二氧化锰,需进行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
    (2)收集4瓶氧气(一个集气瓶500mL=0.5L,假设都收集满,氧气的密度是1.429g•L﹣1),氧气的质量为0.5L×1.429g•L﹣1×4≈2.9g
    设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
    2KMnO4K2MnO4+MnO2+O2↑
    316 32
    x 2.9g
    x≈28.6g
    答: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为28.6g。
    故答案为:(1)防止高锰酸钾粉末随气流进入导管;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等;
    (2)28.6g。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六、科学探究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5分。)
    16.(5分)化学小组同学探究铁、铝、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1)实验方法:向盛有铁片和铝片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硫酸铜溶液和 硫酸亚铁溶液 (填试剂名称)。
    (2)实验原理:试管① Fe+CuSO4=FeSO4+Cu (写化学方程式)。
    (3)实验现象:试管①中 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试管②中有黑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浅绿色逐渐变为无色。
    (4)实验结论:金属活动性顺序为Al>Fe>Cu。
    【问题与思考】
    ①将试管①中的铁片换成铁粉,是否影响实验结果?
    ②若试管②中未看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没有除去铝片表面的氧化膜(合理即可) (写一种)。
    【分析】(1)根据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法来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3)根据实验现象来分析;
    (4)根据铝片表面可能有氧化膜来分析。
    【解答】解:(1)要探究铁、铝、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可向盛有铁片和铝片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硫酸铜溶液和硫酸亚铁溶液(因为试管②中有黑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浅绿色逐渐变为无色),故答案为:硫酸亚铁溶液;
    (2)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溶液,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故答案为:Fe+CuSO4=FeSO4+Cu;
    (3)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溶液,因此试管①中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故答案为: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4)若试管②中未看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可能的原因是没有除去铝片表面的氧化膜;故答案为:没有除去铝片表面的氧化膜(合理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运用,熟练掌握控制变量法的思想及化学方程式书写是解题的关键。
    17.(10分)燃料的变迁标志着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学习了燃烧知识后,小明对家用燃料的使用、家用燃料的变迁、未来燃料的展望展开了项目化学习。
    任务一:调查家用燃料
    【咨询家长】小明咨询妈妈,家里使用天然气时,若观察到天然气燃烧的火焰呈黄色,需采取的措施是 调大进风口 。
    任务二:了解燃料的变迁
    【模型建构】小明调查后得知,20世纪家用燃料经历了从柴草与煤炭、石油气与煤气和天然气三个阶段。
    (1)煤炭作燃料是极大的浪费,理由是 煤炭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合理即可) (答1点)。
    (2)天然气和煤气热值与成本比较
    根据以上表格分析:天然气与煤气相比较,其优点是 热值高、成本低(合理即可) 。
    任务三:探索理想的燃料
    【查阅资料】小明查阅了有关燃料的科研文章后得知,氢气是人类最理想的燃料。
    【提出问题】为什么氢气是21世纪最理想的能源?
    【进行实验】设计纯净的氢气与天然气燃烧的对比实验。
    【反思评价】(1)通过上述实验对比,得出氢气作为理想燃料的明显优点是 生成物只有水,可以缓解温室效应(合理即可) 。
    (2)写出步骤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 。
    任务四:畅想未来燃料
    【上网查询】未来的家用新能源除氢气外,还可能用到电能,为了降低成本,电能的最佳来源是 太阳能发电(合理即可) (写一种)。
    【分析】任务一:根据促进燃料充分燃烧的做法来分析;
    任务二:根据煤炭的用途以及表格中的数据信息来分析;
    任务三:根据物质燃烧的产物及其检验方法、氢能的优点、化学反应的原理以及获取电能的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任务一:家里使用天然气时,若观察到天然气燃烧的火焰呈黄色,这是因为氧气不足造成的,需采取的措施是调大进风口;故答案为:调大进风口;
    任务二:(1)煤炭作燃料是极大的浪费,理由是煤炭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故答案为:煤炭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合理即可);
    (2)根据以上表格分析:天然气与煤气相比较,其优点是热值高、成本低等;故答案为:热值高、成本低(合理即可);
    任务三:【进行实验】步骤一:分别在带尖嘴的导管口点燃氢气和天然气,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观察到烧杯内壁都有水雾,说明天然气和氢气燃烧均有水生成;故答案为:罩一个干冷的烧杯;
    步骤二:分别在火焰上方罩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观察到罩在天然气火焰上方烧杯内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氢气火焰上方的烧杯内无变化,说明天然气燃烧生成CO2,氢气燃烧不能生成CO2;
    【反思评价】(1)通过上述实验对比,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生成物只有水,可以缓解温室效应;故答案为:生成物只有水,可以缓解温室效应(合理即可);
    (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该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故答案为:CO2+Ca(OH)2=CaCO3↓+H2O;
    【上网查询】未来的家用新能源除氢气外,还可能用到电能,为了降低成本,电能的最佳来源是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故答案为:太阳能发电(合理即可)。
    项目
    天然气(CH4)
    煤气(CO)
    单位热值
    约37672千焦/立方米
    约10883千焦/位方米
    等热值用气量比较
    6立方米/月
    21立方米/月
    销售单价
    3.8元/位方米
    2元/位方米
    成本比较
    22.8元
    42元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分别在带尖嘴的导管口点燃氢气和天然气,在火焰上方 罩一个干冷的烧杯
    烧杯内壁都有水雾
    均有水生成
    步骤二:分别在火焰上方罩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
    罩在天然气火焰上方烧杯内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氢气火焰上方的烧杯内无变化
    天然气燃烧生成CO2,氢气燃烧不能生成CO2

    相关试卷

    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共6页。

    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评估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评估化学试卷,共6页。

    2024~2025学年山西省吕梁市部分学校九年级(上)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山西省吕梁市部分学校九年级(上)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共24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