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河南省洛阳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河南省洛阳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试题卷上不要答题,请用0, 物质是由不同粒子构成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水笔直接把答案与任合题下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第一面的指定位置上,条形码粘贴在指定区域。
本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e:56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8分)
1. 嫦娥六号探测器在执行月背采样任务中的操作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点火起航B. 箭器分离
C. 月背着陆D. 采集月壤
【答案】A
【解析】
【分析】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详解】A、点火起航,燃烧会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A选项正确;
B、箭器分离,是火箭、探测器的空间位置发生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B选项错误;
C、月背着陆,是探测器的空间位置发生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C选项错误;
D、采集月壤,是月壤的空间位置发生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D选项错误。
故选:A。
2. 使用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检测学校空气质量时,下列气体不在检测范围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空气污染物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而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故选:D。
3. 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受此启发,潜心研究为人类健康作出巨大贡献的中国科学家是( )
A. 徐寿B. 闵恩泽C. 张青莲D. 屠呦呦
【答案】D
【解析】
【详解】A、徐寿翻译大量西方著作,为元素的中文命名作出重要贡献,A选项错误;
B、闵恩泽研制了多种催化剂,为石油化工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B选项错误;
C、张青莲测定了锑等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C选项错误;
D、屠呦呦受《肘后备急方》启发,潜心研究,发现青蒿素,为人类健康作出巨大贡献,D选项正确。
故选:D。
4.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
A. 木炭B. 硫粉C. 铁丝D. 镁条
【答案】C
【解析】
【详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符合题意;
D、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 物质是由不同粒子构成的。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 汞B. 氯化钠C. D. 干冰
【答案】B
【解析】
【详解】A、汞属于金属单质,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B、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C、C60是由C60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B。
6. 某小组开展“自制简易净水器”的跨学科实践活动,作品如图。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利用此净水器可以将硬水软化 B. 该装置可除去泥沙等难溶性杂质
C. 该装置净水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D. 该装置净化后水不适宜直接饮用
【答案】A
【解析】
【详解】A、小卵石、石英砂、蓬松棉起过滤作用,活性炭起吸附作用,因此该装置可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色素、气味分子,而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该装置无法除去这些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能将硬水软化,A选项错误;
B、该装置中的小卵石、石英砂、蓬松棉可除去泥沙等难溶性杂质,B选项正确;
C、该装置净水过程是将杂质与水分离,没有生成新物质,没有发生化学变化,C选项正确;
D、该装置净化后的水仍含有细菌病毒、多种离子,不适宜直接饮用,D选项正确。
故选:A。
7. 某同学在进行“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一课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取用氢氧化钠溶液B. 滴加硫酸铜溶液
C. 点燃酒精灯 D. 加热反应后生成的物质
【答案】C
【解析】
【详解】A、倾倒液体时,取下的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应将试管略微倾斜,试管口紧挨着试剂瓶瓶口,试剂瓶上的标签向着手心,A选项正确;
B、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应将胶头滴管置于试管口正上方悬空滴加,B选项正确;
C、点燃酒精灯需要使用火柴,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盏酒精灯,否则易导致酒精洒出并起火,C选项错误;
D、加热液体时,需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试管夹夹在距离试管口三分之一的位置,液体的体积不超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与桌面呈45°角倾斜,试管口不可对着人,D选项正确。
故选:C。
8. 制作唐三彩的原料之一“高岭土”中含有较多的,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B. C. D. 0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设硅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有x+(-2)×2=0,解得x=+4;
故选B。
9. 西北工业大学团队最近研发的柔性纸基镁金属电池像纸一样轻薄、柔软。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镁属于非金属元素B. 镁相对原子质量为
C. 镁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12 D. 纸电池使用过程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答案】C
【解析】
【详解】A、镁是“金字旁”的汉字,因此镁属于金属元素,A选项错误;
B、元素信息示意图正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根据图像,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31,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通常省略不写,而不是“g”,B选项错误;
C、元素信息示意图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根据图像,镁的原子序数为12。原子的核内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所以镁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12,C选项正确;
D、纸电池使用过程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选项错误。
故选:C。
10. 没食子酸()又称五倍子酸,可用于制药。下列关于没食子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属于氧化物
B. 没食子酸由7个碳元素、6个氢元素和5个氧元素组成
C. 没食子酸由7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
D.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答案】D
【解析】
【详解】A、没食子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说法错误;
B、没食子酸是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组成,故说法错误;
C、1个没食子酸分子由7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故说法错误;
D、碳元素质量分数为,故说法正确。
故选D。
11. 科学家运用了模型建构的方法探索原子的结构。下列对原子结构模型演变过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道尔顿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B. 汤姆孙等人在原子中发现了电子,推翻了道尔顿实心球模型
C. 卢瑟福等人通过粒子散射实验修正了汤姆孙葡萄干布丁模型
D. 卢瑟福核式模型是最完善原子结构模型,不会被替代
【答案】D
【解析】
【详解】A、道尔顿是探索原子的结构较早的科学家,受当时科学水平的局限性,道尔顿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A正确;
B、由于汤姆孙等人在原子中发现了电子,提出汤姆孙葡萄干布丁模型,所以推翻了道尔顿实心球模型。B正确;
C、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设计了α粒子散射实验,得出卢瑟福核式模型,修正了汤姆孙关于原子结构的汤姆孙葡萄干布丁模型。C正确;
D、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但卢瑟福核式模型也不是是最完善的原子结构模型,将会被替代。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永无止境。D不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D。
12. 工业上用电解食盐水的方法制取某种产品,该反应不可能生成的物质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某种产品,食盐中含有钠元素和氯元素,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则生成物中只能含有这四种元素,不可能含有碳元素,所以该反应不可能生成的物质是:Na2CO3。故选A。
13. 通过数字化仪器,可以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量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过程中,氧气和一氧化碳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合理结论是( )
A. 曲线①表示一氧化碳含量变化
B. 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
C. 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
D. 蜡烛熄灭后容器内只剩下二氧化碳气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A、蜡烛燃烧过程中,氧气含量会降低,因此曲线①表示氧气含量变化,曲线②表示一氧化碳含量变化,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由A选项分析可知,曲线②表示一氧化碳含量变化,一氧化碳含量逐渐增加,说明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由A选项分析可知,曲线①表示氧气含量变化,氧气含量降低到一定值后不再变化,说明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没有被耗尽,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蜡烛熄灭后容器内含有氧气、一氧化碳等气体,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 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反应物和催化剂进行某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图中有两处被墨迹遮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为
B. 参加反应的氢气质量为
C.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分解反应
D. 参加反应的氮气分子和生成的氨分子个数比为
【答案】B
【解析】
【分析】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且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则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仍为5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设反应前氢气的质量为x,有,解得x=15g。
【详解】A、根据分析,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为5g,A选项错误;
B、参加反应的氢气质量为,B选项正确;
C、该反应中,氮气、氢气的质量减小,氨气的质量增加,说明该反应由氮气、氢气反应生成氨气,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C选项错误;
D、参与反应的氮气的质量为,反应生成的氨气的质量为34g,则参加反应的氮气分子和生成的氨分子个数比为,D选项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15. 用化学用语表示:“茶者水之神,水者茶之体”,泡茶之水中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当冲泡红茶时,水的硬度高时会在茶水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茶膜,这是因为硬水中含有较多的_____(写出一种离子即可)。
【答案】①. H2O ②. ##
【解析】
【详解】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水由水分子构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书写化学式时,化学式中原子的个数在原子右下角标注,则水分子的符号是H2O;
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则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离子、镁离子。1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书写离子符号时,需在原子或原子团右上角标注电荷量,数值在前,正负号在后,数值为“1”时数值可以省略不写,故填:或。
16.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是我国独有的书画工具。制作宣纸过程中需用竹帘从纸浆中捞纸,该操作与化学实验中的_____有相似之处;元代水墨画《富春山居图》能保存至今而不变色的原因是_____;竹子不仅可以用于制作毛笔笔杆,还可以被加工成竹炭,用于去除冰箱、汽车等内部环境中的异味,这是利用了竹炭的_____性。
【答案】①. 过滤 ②.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③. 吸附
【解析】
【详解】过滤的过程是把固体和液体物质分开的一种分离方法;在宣纸制作过程中,有一道工序是用竹帘从纸浆中捞纸,该操作与化学实验中的过滤有相似之处;墨的主要成分为碳,《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的水墨画,此画能够保存至今而不变色的原因是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竹子不仅可以用于制作毛笔笔杆,还可以被加工成竹炭包,用于去除冰箱、衣柜汽车等内部环境中的异味,这是利用了竹炭的吸附性。
17. 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探究物质燃烧条件,其中形管中分别盛有白磷和红磷,热水中有白磷,观察到_____能燃烧;气球的作用是_____;通过该实验,推测白磷在实验室的保存方法为_____。
【答案】①. Y形管中的白磷 ②. 防止五氧化二磷造成空气污染 ③. 放在水中保存
【解析】
【详解】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图中白磷(着火点为40℃)和红磷(着火点为240℃)都是可燃物,热水提供热量使白磷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但不能使红磷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同时热水可以隔绝氧气,使水中的白磷不能与氧气充分接触。因此Y形管中的白磷与氧气充分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燃烧起来;Y形管中的红磷与氧气充分接触,温度没达到着火点,无法燃烧;水中的白磷不能与氧气充分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无法燃烧。因此观察到Y形管中的白磷能燃烧;
白磷燃烧生成有毒的五氧化二磷,气球的作用是防止五氧化二磷造成空气污染;
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通过该实验,推测白磷在实验室的保存方法为:放在水中保存。
18. 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在这种催化剂作用下,二氧化碳可以转化为汽油,主要转化过程如图所示。Ⅰ反应的生成物除了还有一种生活中常见的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Ⅱ中产物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这一方法的重要意义在于_____。
【答案】 ①. ②. 6:1 ③. 有助于早日实现碳中和目标,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合理即可)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反应Ⅰ是CO2与H2反应生成CO和一种生活中常见的氧化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氧化物为H2O,其化学方程式为;在(CH2)n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n):(1×2×n)=6:1;因为该研究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汽油,有助于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有助于早日实现碳中和目标,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19. 战国《周礼》中记载“煤饼烧蛎房(即牡蛎壳)成灰”,东汉蔡伦将此“灰”溶于水即得氢氧化钙。有关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物质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与组成元素相同。的化学式为_____;转化为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与的反应是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答案】①. CaCO3 ②. ③. 放热
【解析】
【分析】根据题目信息,“煤饼烧蛎房(即牡蛎壳)成灰”,东汉蔡伦将此“灰”溶于水即得氢氧化钙,说明是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物质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B能与D反应生成Ca(OH)2,A能转化为B,则A是碳酸钙,B是氧化钙,A(CaCO3)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符合题意。则D是水,与组成元素相同,C能转化为D,则C是过氧化氢。
【详解】根据分析,A是碳酸钙,其化学式为CaCO3;
C(过氧化氢)转化为D(水)可以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快速分解生成水、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B(氧化钙)与D(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是放热反应。
20. 实验室常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氧气性质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反应,等质量的碳、铁、一氧化碳分别与足量的氧气反应,消耗氧气的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_____。
【答案】①. ②. 碳>一氧化碳>铁
【解析】
【详解】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根据化学方程式,每12份质量的碳能消耗32份质量的氧气;
铁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根据化学方程式,每168份质量的铁能消耗64份质量的氧气,则每84份质量的铁能消耗32份质量的氧气;
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根据化学方程式,每56份质量的一氧化碳能消耗32份质量的氧气;
综上所述,可知等质量的碳、铁、一氧化碳分别与足量的氧气反应,消耗氧气的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碳>一氧化碳>铁。
三、简答题(共20分)
21. 蛇年新至福泽降,祥光满照瑞气扬。
(1)春节期间,常用氦气代替氢气填充气球渲染节日气氛,为什么要用氦气?
(2)“饺子”是春节餐桌上的“常客”,煮饺子时,水烧开锅盖会被顶起。请从微观角度解释其中蕴含的化学原理。
【答案】(1)氦气密度比空气小,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发生爆炸(合理即可)
(2)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合理即可)
【解析】(1)氦气密度比空气小,氦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发生爆炸,故常用氦气填充气球;
(2)水烧开时,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壶盖被顶开。
22. 某化学小组在“调查家用燃料的变迁与使用”时了解到:洛阳家用燃料经历了“煤改气”的过程,天然气和煤分别充分燃烧,产生的和的质量如图所示:
(1)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如图分析,天然气与煤相比作为燃料的优点(写出一点即可)。
【答案】(1)
(2)等质量的煤和天然气燃烧,天然气释放的热量更多,产生的污染更小(合理即可)
【解析】(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充分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
(2)由图可知,充分燃烧1kg煤或天然气,天然气释放热量更多,产生SO2的质量更少,对环境污染小,故与煤相比,天然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等质量的煤和天然气燃烧,天然气释放的热量更多,产生的污染更小。
23. 某实验小组使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通过加热铜粉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哪些?
(2)写出锥形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该实验不选用敞口容器进行该实验的原因?
【答案】(1)锥形瓶内固体由红色变为黑色,气球变瘪,电子天平读数保持不变
(2)
(3)铜粉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
【解析】(1)该实验中,铜粉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固体由红色变为黑色,消耗了氧气,则装置内气压减小,气球变瘪,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装置内物质总质量不变,则电子天平读数保持不变。
故填:锥形瓶内固体由红色变为黑色,气球变瘪,电子天平读数保持不变。
(2)铜粉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化学方程式为:。
(3)该实验中,铜粉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若选用敞口装置,空气会补充装置内消耗的氧气,则装置内物质总质量增大,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故填:铜粉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
24. 中国空间站环控生保系统包括电解制氧、二氧化碳去除、微量有害气体去除、尿处理、水处理和二氧化碳还原6个子系统。空间站通过冷凝干燥组件收集航天员的汗液、呼出的水汽和尿液净化为可供饮用的再生水,实现空间站水的循环。另外,通过电解水制得的氢气与舱内收集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再次得到水,达到了回收再利用的目的。
(1)空间站获取再生水的来源有哪些途径?
(2)请写出电解制氧子系统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正常条件下,一个成年人每分钟呼吸的空气量大约为8升,呼出的空气中含有15%的氧气,一个成年人每天约需要多少升氧气?(只列出计算过程)
【答案】(1)通过冷凝干燥组件收集航天员的汗液、呼出的水汽和尿液净化为可供饮用的再生水,可通过电解水制得的氢气与舱内收集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再次得到水
(2)
(3)
解:一个成年人每天约需要氧气的体积为8L/min×(21%-15%)×24h×60min/h。
【解析】(1)空间站通过冷凝干燥组件收集航天员的汗液、呼出的水汽和尿液净化为可供饮用的再生水,实现空间站水的循环;另外,通过电解水制得的氢气与舱内收集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再次得到水,达到了回收再利用的目的;
(2)电解制氧子系统中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见答案。
四、综合应用题(共20分)
25. 小洛同学观察到敞口水草缸(水草和鱼共存)中不断有气体通入,于是跟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探究Ⅰ:向水草缸中通入的气体是什么?
小洛同学收集一瓶通入的气体,排除该气体是的可能性,请简述其检验方法_____。
【作出猜想】可能是。
【设计实验】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交流讨论】通入有利于水草进行光合作用,水草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气体为_____。
(2)探究Ⅱ:利用生活中的物质自制简易发生器并应用于水草缸中。
【选择药品】小组讨论后选择了鸡蛋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白醋等。
【设计装置】利用塑料瓶、输液管等材料,设计并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套发生装置(甲中纱布包通过棉线固定在瓶盖内侧、乙中的夹持装置已省略)。
【分析讨论】
①装置甲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加入试剂后若要反应发生应该如何操作_____?
②装置乙中流速调节器的作用是:一可以得到持续稳定的气流,二可以_____。
【实践应用】将装置乙与丙连接后,为装置丁(水草缸)补给二氧化碳。
③装置丙可通过气量调节阀控制气体的流量,请将丙中导管补画完整_____。
④为了确保二氧化碳气体能够充分溶入水中,最好将丁中导管口放置于水草缸_____的位置(填“1”、“2”或“3”)。
⑤若水草缸每天需要补充,根据实验室制取的原理,计算理论上需要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_____?
【答案】(1)①.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不复燃,说明该气体不是氧气 ②. ③. 氧气##O2
(2)①. 挤压塑料瓶下端,使白醋流下,与鸡蛋壳接触,反应发生 ②. 从而控制反应速率 ③. ④. 3 ⑤. 解:设理论上需要碳酸钙的质量是x,
x=0.75g
答:理论上需要碳酸钙的质量是0.75g。
【解析】(1)小洛同学收集一瓶通入的气体,排除该气体是的可能性,由于氧气具有助燃性,其检验方法为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不复燃,说明该气体不是氧气;
[作出猜想]可能是。
[设计实验]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交流讨论]通入有利于水草进行光合作用,水草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气体为氧气。
(2)①装置甲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加入试剂后若要反应发生,应该挤压塑料瓶下端,使白醋与鸡蛋壳接触,反应发生;
②装置乙中流速调节器的作用是:一得到持续稳定的气流,二可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从而控制反应速率;
将装置乙与丙连接后,为装置丁(水草缸)补给二氧化碳;
③装置丙可通过气量调节阀控制气体的流量,可通过观察丙瓶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来控制气体的流量,应将二氧化碳从长管通入,将丙中导管补画完整为;
④为了水草更好的生长,确保二氧化碳能够充分溶入水中,最好将导管口放置于鱼缸3的位置,使二氧化碳与水充分接触;
⑤见答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河南省洛阳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共6页。
这是一份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A4,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洛阳市嵩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A4,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