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江西省南昌市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江西省南昌市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第1页
    江西省南昌市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第2页
    江西省南昌市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西省南昌市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江西省南昌市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土,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以村与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人们的往来也必然疏少,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
    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换一句话说,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
    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效力。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本色》)
    材料二: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在“江村经济”和“禄村农田”的“微观社会学”研究基础上提炼出的一个理想型概念。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费孝通构建的乡土中国理论,实际就是为了回答“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是什么”这一问题,而对此问题的回答是:“从基层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因此,乡土中国即指中国基层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是乡土性的,确切地说,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是乡土性的。
    从历史变迁的经验事实看,从20世纪40年代到今天,中国乡村社会已经经历了四次重大的历史变迁,即革命、改造、改革和市场转型。如今,乡村社会的“乡土本色”逐渐淡去,后乡土性色彩越来越明显。
    “后乡土中国”是对“乡土中国”理论的发展,是对当下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的理论概括和解释。用后乡土性来概括和解释当下的中国乡村社会,是要说明在现代化的大趋势下,中国乡村社会具有着自己的一些特质。正是这些特质,使得乡村变迁与社会现代化并行相随,而非被现代化所取代。
    变迁之后的乡土性特征,突出地表现在村落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之上,那就是在改革开放后,乡村人口大量向外流动,如今的村落已演变为“流动的村庄”和“空巢社会”。由此看来,如今的乡村社会,虽然村落共同体依然存在和延续,但共同体内的主体构成以及主体的社会行动都已发生了实质性的变迁。
    后乡土社会的另一个重要变迁就是农户生计模式的转型,尽管在乡村发展进程中,农业经济与粮食生产也在不断增长和发展,但是对于多数农户而言,农业却已经不再是主要的生计模式。多数农户的生计模式属于农业+副业的兼业模式,而且越来越多农户的主要经济收入与生活来源是依靠外出打工或工商经营,从农业收入在农户总收入中所占比例来看,较多农户的主业其实已从农业转型为非农业。
    乡土文化在与现代性文化的交汇融合中走向分化和多元化。文化是人们在生活中形成的知识、规范和价值系统,随着现代性文化不断向乡土社会的渗透,村民生活方式从单一的村落生活迈向乡——城两栖生活,社会经济的转型驱动着乡土文化的变迁。
    (摘编自陆益龙《后乡土中国的基本问题及其出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村落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人口流动率小,人们的往来也疏少,他们的生活富于地方性,三家村就是典型的相对孤立和隔膜的村落代表。
    B.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这两个概念也可以称作“有机的团结”的社会和“机械的团结”的社会。
    C.“乡土中国”是指过去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它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对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具体而生动的描述。
    D.“后乡土中国”是于乡土中国理论和中国乡村转型与发展经验而提炼出的一个概念,是对当下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的理论概括和解释。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当终老是乡成为乡土社会中的生活常态,生活在这样的村庄里的人们,彼此“熟悉”成为一种人际关系特色。
    B.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具体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形成没有陌生人的“熟悉”社会。
    C.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D.在现代化的大趋势下,当下中国乡村社会变迁逐渐被现代化所取代,乡村社会的自有特质越来越不明显。
    3.下列选项中不具有“乡土社会”特征的一项是( )
    A.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C.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D.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4.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中国乡村从“乡土社会”到“后乡土社会”的特征变化。
    5.如何理解中国社会的乡下人“土气”?请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医
    马伯庸
    张竹君伸出右手,从布鞘里取出一把薄如柳叶的手术刀。
    五根修长的手指轻轻一握,便和刀柄上的波浪纹完全贴合。这个动作她已做过不知多少次了,几乎已成为一种本能。
    这把刀是她从夏葛女医学堂毕业时,院长富玛利亲自所赠,用来表彰其优异的成绩与勇气。
    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这把手术刀伴随着她从广东到上海,又从上海来了武昌,早已成为她身体的一部分。每次握紧它,富玛利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叮嘱,总会浮现在张竹君的脑海里:“Dedicatinisurspecialty。”——奉献乃吾侪之任也。
    张竹君握紧了刀,看向眼前的伤员。
    这是个民军的伤兵,左肩中了一枪,子弹卡在了肩胛骨与锁骨之间,很简单的小手术。
    唯一的问题是,她太累了。
    此时已经是十一月的最后一天,汉阳失守的第三天。大量败兵拥入武昌城中,伤员数量激增,这让红十字会与赤十字会的医护人员疲于奔命。张竹君今天已经做了九台手术,这是第十台。她握着刀,明显感觉到有些眼花。
    张竹君从口袋里掏出一小瓶嗅盐,放在鼻下深吸一口。一股强烈的氨气味道像长矛一样刺入鼻腔,刺激得整个人一激灵。趁着这股劲,张竹君迅速拿起手术刀忙活起来。
    从手术一开始,病人便不住地颤抖,没办法,止痛药物在数天之前便已用罄,医师们只能靠一点点烧酒来做麻醉。为了让手术顺利进行,张竹君不得不找来方三响,让他用一双大手死死按住对方,以确保不会干扰手术。
    手术刀巧妙地避开肩胛背动脉,游走于肌肉与神经之间,不一时便剥出了弹头位置。
    张竹君暗自松了一口气,正准备放下刀换镊子将弹头夹出来,却不防一声惊雷般的爆炸从外面响起。
    这是来自清军的炮击,他们自从占领汉阳之后,拉了数门大炮到龟山上,每天居高临下朝武昌城里不断轰击。那个伤员正疼得死去活来,骤闻爆炸声,吓得迸出一股绝力,竟挣脱了方三响的压制,身体向前顶去。偏偏张竹君因为过于疲惫,注意力有些涣散,一下子被伤员撞歪了身体,手术刀“当啷”一声落在了地上。
    方三响急忙松开病人,要过去搀扶张校长,却发现她的右手血流如注,从虎口到手腕内侧被刀割出一条血口子。
    方三响见状大惊,这刀身上的血污尚没清洗,极容易造成感染。张竹君却先抬起左手,强忍剧痛道:“我的手不成了,先叫孙希来给病人做完手术。”
    自从武昌变成前线之后,红十字会和赤十字会不得不联起手来,在蛇山脚下的一处英商别墅内设立了临时医院。此时孙希、峨利生和其他几位红会医师就在不远处忙碌着,与这边只隔一道布帘。
    听到方三响的召唤,孙希急忙赶过来,也被眼前的情景吓了一跳。他连忙接过手术,继续帮伤员拔弹头。
    方三响则把张竹君搀到旁边的藤椅上,抓起旁边的烧酒壶直接淋上去。红会储备的酒精一早便用尽了,只能靠当地酒坊捐的十几坛樊口春烧酒支撑。对酒徒来说,这是不可多得的佳酿,至于消毒效果只能说是聊胜于无。
    这个刀口狭长而深,边缘平直,可见刀刃之锋锐。不幸中的万幸是,总算没伤到神经与肌腱,但短时间内绝不可能再执刀了。
    张竹君全程神色淡然,任凭方三响拿开水烫过的棉布条做包扎,半点仪态不失。直到姚英子也闻讯跑过来,从地上捡起手术刀,她才有些心疼地问道:“刀口有没有损伤?”姚英子举起刀刃端详片刻,摇摇头。张竹君这才松了一口气,抬起手掌,自嘲道:“我小时候听阿妈讲古,干将、莫邪铸剑十年不成,他们的女儿舍身跳下炉子才铸出神器,可见名剑须用血祭。这刀跟随我这么多年,到今天我才想起血祭,真是屈就它啦。”
    姚英子心疼道:“您快别讲话了——方三响,你包扎之前,敷抗毒粉了没有?”方三响两手一摊:“没有,硼酸早用光了,只有烧酒。”姚英子大急,伤口不敷硼酸,极容易导致化脓,怎么可以不敷?
    张竹君抬手劝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别责怪三响,要骂也是骂沈敦和。讲那么多大话,怎么物资却送不上来?”
    对于这种日常嘲讽,姚英子和方三响装作没听见,好说歹说把她哄去后屋休息。从后屋出来以后,姚英子小声抱怨道:“唉,张校长真是的,这个事情怎么好怪到沈会董头上,还不是因为军政府那些人乱来?”
    从汉阳撤退之后,战时总司令官黄兴主动请辞,宣布返回上海,再图北伐云云。结果没过两天,大都督黎元洪也离开武昌,跑到下游九十里外的葛店,如今城里只剩一个蒋翊武主持大局。这一系列变动,导致武昌城内人心惶惶。
    方三响归队之后一直郁郁寡欢,此时听到抱怨,眉宇间的郁结更深了。姚英子懊悔地拍了一下脑袋,正想着怎么转移话题,方三响却主动开口道:“今天军政府的公告说,江浙沪联军已占领了南京,整个江南尽归义军所有。英子,你不必气恼,各省援军正纷纷赶来,武昌只要自己多撑一撑,便不会垮掉。”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直接引用了富玛利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叮嘱,英文原句真实呈现了人物忠于所学,翻译句又进行了强调。
    B.敷毒粉、硼酸等医药用品的描写,武昌、汉阳、黎元洪、黄兴等真实名字的呈现,为小说营造了真实的历史背景。
    C.本文情节从张竹君医生做手术到她误伤自己,接着孙希前来救急,最后以张医生伤无大碍结束,不以起伏的情节取胜,娓娓道来中彰显家国情怀。
    D.开篇对张竹君的手术刀描写详细,让读者意识到手术刀对医生的重要性,这与后文担心手术刀受损的情节相吻合。
    7.文章末尾,作者通过人物对话简述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战时总司令黄兴返回上海,大都督黎元洪离开武昌,证明军政府工作较为混乱。
    B.方三响分析了义军的作战形势,开导英子不必气恼,这仿佛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C.姚英子认为物资匮乏另有原因,表明医疗人员对时局的认知不尽相同。
    D.张医生责怪沈敦和只知说大话,未及时输送物资,表明战时后勤人员低效。
    8.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大医”之“大”体现在何处。
    9.干将、莫邪铸剑十年不成,他们的女儿舍身跳下炉子才铸出神器,这是一段广为流传的故事。本文将名剑需用血来祭与张医生手术中不小心划伤自己的情节联系在一起,这有着怎样的用意?谈谈你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王珪,太原祁县人也。武德中,为隐太子中允,甚为建成所礼。后以连其阴谋事,流于嶲州。建成诛后,太宗即位,召拜谏议大夫。每推诚尽节,多所献纳。珪尝上封事切谏,太宗谓曰:“卿所论皆中朕之失,自古人君莫不欲社稷永安,然而不得者,只为不闻己过,或闻而不能改故也。今朕有所失,卿能直言,朕复闻过能改,何虑社稷之不安乎?”太宗又尝谓珪曰:“卿若常居谏官,朕必永无过失。”顾待益厚。贞观元年,迁黄门侍郎,参预政事,兼太子右庶子。二年,进拜侍中。时房玄龄、魏征、李靖、温彦博、戴胄与珪同知国政,尝侍宴,太宗谓珪曰:“卿识鉴精通,尤善谈论自玄龄等咸宜品藻又可自量孰与诸子贤。”对曰:“孜孜奉国,知无不为,臣不如玄龄。每以谏诤为心,耻君不及尧、舜,臣不如魏征。才兼文武,出将入相,臣不如李靖。敷奏详明,出纳惟允,臣不如温彦博。处繁理剧,众务必举,臣不如戴胄。至于激浊扬清,嫉恶好善,臣于数子,亦有一日之长。”太宗深然其言,群公亦各以为尽己所怀,谓之确论。
    (节选自《贞观政要·论任贤》)
    【乙】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
    “孟公绰①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②而未遇无知者乎?
    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节选自曹操《求贤令》)
    【注释】①孟公绰:鲁国人,性寡欲,廉洁有德。②盗嫂受金:指陈平。汉高祖的谋臣陈平曾经和嫂子私通,又曾接受贿赂。魏无知了解他是个治国之才,就推荐给了刘邦,后陈平辅佐刘邦建功立业。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尤善谈论A自玄龄B等C咸宜D品藻E又可自F量G孰与H诸子贤。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分言之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B.知国政,管理国政,知,主管,管理。与文中“知无不为”中的“知”意思不同。
    C.孜孜,文中指勤勉努力,毫不懈怠。与成语“孜孜不倦”中的“孜孜”意思不同。
    D.被,同“披”,指穿着。与《陈涉世家》中“身被坚执锐”中的“被”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太宗认为君王不能够让国家安定,是因为有的君王不知道自己的过失,有的知道自己的过失但没有改正。
    B.唐太宗厚待并重用王珪的原因是他为人尽职尽责,有过人的知人识人的才能,并且能忠言直谏,激浊扬清。
    C.王珪认为自己在有条理地处理纷繁复杂的事务,且向君王举例说明的能力上比不上戴胄,但也有一己之长。
    D.曹操举“孟公绰能胜任赵、魏氏的家臣,但不能胜任滕、薛两国的大夫”的例子是想阐明任用贤才的标准。
    13.把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宗深然其言,群公亦各以为尽己所怀,谓之确论。
    (2)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
    14.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曹操关于求贤用贤的观点。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老学庵壁
    陆游
    此生生计愈萧然,架竹苫茆只数椽。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太平民乐无愁叹,衰老形枯少睡眠。
    唤得南村跛童子,煎茶扫地亦随缘。
    〖注〗此诗为陆游晚年蛰居故乡山阴时所作,此时金兵已占领北方领土,宋朝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老学庵,陆游书斋名。
    15.单选题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一生酷爱读书,哪怕晚年生计艰难,也要盖上一间书斋,以此来打发无聊难捱的时光。
    B.颔联中“古今”与“昏晓”相对,“永日”与“流年”相对,精炼准确地概括了作者终生与书为伴,以书开导人生的读书生涯。
    C.诗人对生活要求不高,书斋没有书童,请一个南村的跛脚童子也无所谓,同时也说明了诗人生计艰难,照应了开头的“萧然”。
    D.老学庵是陆游晚年生活的精神家园,哪怕它十分简陋,他依然写诗作记,并题写在墙壁上。
    16.简答题
    有人说“太平民乐无愁叹”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有相仿之意,请谈一谈你的看法。
    四、名篇名句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人在创作中常常怀古抒情,苏轼在赤壁自抒怀抱,感慨“人生如梦,”;辛弃疾借好大喜功的刘义隆草草出兵,只落得“”的结果,批判了南宋朝廷草率北伐的行为。
    (2)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用“,”两句描写邻船无声,冷月寂静,侧面烘托出琵琶女演奏技艺的高超。
    (3)《荀子·劝学》中“,”两句,以劣马的执着为喻,强调为学必须持之以恒。
    五、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2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时至白露,由于温差较大,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而凝结成水珠。为什么形容露水是“白”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秋属金,金色白,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古代中国人按照五行思考世界,五行又和五色相对应,秋露按照秋天所属的白色,而被称为“白露”。
    有俗语说:“喝了白露水,蚊子闭了嘴。”白露之后,气温降低,不再适合蚊子繁殖,其数量骤减,蚊子几乎 ① 。蚊虫“嘤嘤嗡嗡”的叫声从人们耳边逐渐消失, ② 的是蟋蟀“唧唧唧唧”的声音。夜幕的草叶下秋虫浅吟低唱,清风、朗月、虫鸣,别具风味。
    人们认为白露时节的露水有特别的功效,可明目,降燥,美容。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民间在白露时节有“收清露”“喝白露茶”的习俗。白露茶, ③ ,即为白露节气前后采摘制作的茶叶。在白露时节,昼夜温差剧烈变化,这成就了白露茶香、润、甘的特别口感,因而有“要喝茶,秋白露”之说。如果能用晨起收集的清露泡一杯白露茶,真是让人 ④ 。
    白露还是一年中最有诗意的节气,有诗经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缠绵;有杜甫笔下“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深深思念;有白居易“晚丛白露夕,衰叶凉风朝。红艳久已歇,碧芳今亦销”的萧瑟。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文中多处使用了引号,下列四处引号中用法和其他三处不同的一项是()
    A.《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秋属金,金色白,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B.有俗语说:“喝了白露水,蚊子闭了嘴。”
    C.民间在白露节有“收清露”“喝白露茶”的习俗。
    D.有杜甫笔下“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深深思念。
    20.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和文中“红艳”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B.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C.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D.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随着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有了更直接、更强烈的诉求。贵州“村超”火出圈,本质上就是反映了当地老百姓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望。“村超”作为体育赛事,倡导的是一种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① ,还具有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村超 ”带动了当地的土特产、非遗产品的销售,促进了旅游产业发展。“村超 ”犹如一根社会联结的纽带,不仅增加了村民对村庄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促进了村民之间的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村民不分你我,互相加油,只为精彩喝彩。可以说,激情四射、活力无限的“村超”, ② 。乡村振兴不仅是物质层面的“钱袋子 ”更鼓,也包括精神层面的更有尊严、更有活力、更有希望。从“村晚 ”到“村 BA”再到“村超 ”,更多乡村的故事被倾听,更多村民被看见。“村超 ”的火爆犹如一面镜子, ③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文化火种,只有真正点燃和激发体育之美和精神之美,一项体育活动才会充满魅力和生命力,才可能成为有影响力的文体品牌。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苏轼在《王君宝绘堂记》一文中说:“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大意是:君子可以将情志寄托于外物,而不可以将情志沉溺于外物。将情志寄托于外物即使是很小的事物也足以为乐,即使是珍贵的东西也不足以为害;将情志沉溺于外物,即使是很小的事物也足以为害,即使是珍贵的东西也不足以为乐。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请以“物与乐”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注意开头段与中间主体段的写作;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答案】1.C 2.A 3.A 4.①乡村人口大量向外流动,如今的村落已演变为“流动的村庄”和“空巢社会”。②农业已经不再是农民主要的生计模式。 5.①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靠种地谋生,离不了泥土。②乡土社区间人口流动率小,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③乡下人的生活方式、乡土社会的习俗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节奏。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是对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具体而生动的描述”说法错误。从材料二第一段“在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可知,“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具体目标,分工协作”说法错误。从第四段“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可知,“为了谋生这一具体目标,分工协作”应该是法理社会的特征。
    C.“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说法错误,依据材料一“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可知,这里只是指出二者的不同,并没有比较二者的优劣。乡土社会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是乡土社会信用的基础,但是法理社会中的信用就需要契约来维护,两者适用环境不同,不能说“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D.“当下中国乡村社会变迁逐渐被现代化所取代”说法错误,依据材料二第四段“中国乡村社会具有着自己的一些特质。正是这些特质,使得乡村变迁与社会现代化并行相随,而非被现代化所取代”可知,乡村变迁与社会现代化并行相随,而非被现代化所取代。
    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据的能力。
    “乡土社会”特征包括: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孤立和隔膜,但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人口流动率小,生活富于地方性,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A.“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是与外界完全的隔绝状态,而根据材料一第二段“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可知,乡土社会的隔绝不是绝对的。故A不具有“乡土社会”特征。
    B.“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体现了“乡土社会”的“乡下人离不了泥土”的特征。
    C.“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体现出“乡土社会”的“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的特征。
    D.“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体现出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孤立和隔膜。
    故选A。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从材料二第五段“变迁之后的乡土性特征,突出地表现在村落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之上,那就是在改革开放后,乡村人口大量向外流动,如今的村落已演变为‘流动的村庄’和‘空巢社会’……”可以总结出,首先,与传统的“乡土社会”相比,“后乡土社会”中乡村人口大量向外流动,如今的村落已演变为“流动的村庄”和“空巢社会”。
    从材料二第六段“后乡土社会的另一个重要变迁就是农户生计模式的转型,尽管在乡村发展进程中,农业经济与粮食生产也在不断增长和发展,但是对于多数农户而言,农业却已经不再是主要的生计模式。多数农户的生计模式属于农业+副业的兼业模式,而且越来越多农户的主要经济收入与生活来源是依靠外出打工或工商经营”可知,在“后乡土社会”,农业已经不再是农民主要的生计模式,而变成了农业+副业的兼业模式,而且越来越多农户的主要经济收入与生活来源是依靠外出打工或工商经营。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对于“土气”的理解,从材料一第一段“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可以总结出:“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靠种地谋生,离不了泥土。
    从材料一第一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土,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第二段“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人们的往来也必然疏少,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可以总结出:乡土社区间人口流动率小,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从材料一最后一段“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可以总结出:乡下人的生活方式、乡土社会的习俗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节奏。
    【答案】6.C 7.D 8.①“大医”有精湛的医术。张医生做手术时,手术刀巧妙地避开伤员的肩胛背动脉,游走在肌肉与神经之间,很快剥出弹头的位置,足见她的医术精湛。
    ②“大医”有崇高的医德。张医生一天做十台手术,疲惫时她用鼻子深吸嗅盐来刺激自己,继续投入工作,彰显了敬业奉献的精神。
    ③“大医”有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小说中的医生跟士兵同赴战场,共克时艰,体现了为革命事业奋不顾身的家国情怀。 9.①张医生以此传说缓和了紧张气氛,表现了她的乐观与宽厚。
    ②引用此传说,照应了上文“奉献乃吾侪之任也”的铮铮誓言。
    ③作者以此传说,表明革命成功必须付出代价,革命者必须奉献、担当。
    ④此传说充实了小说的内容,增添了文学色彩和悲壮气息。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内容及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
    C.“不以起伏的情节取胜”错误。本文的情节波澜起伏,术中突发状况,张竹君的手受伤,没有消毒用品等,情节有起伏。
    故选C。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D.“表明战时后勤人员低效”错误。张医生责怪沈敦和只知说大话,是出于缺少物资的急切心理;且物资缺乏主要是因为“军政府那些人乱来”。
    故选D。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标题含义及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的能力。
    ①文本中描述张医生做手术的场景,“手术刀巧妙地避开肩胛背动脉,游走于肌肉与神经之间,不一时便剥出了弹头位置”,通过对手术过程的细致描写,展现出张医生在处理复杂手术时的精准操作和专业能力。她能够准确地判断血管和神经的位置,以熟练的技术迅速找到弹头,这需要深厚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这种精湛的医术不仅体现了她个人的专业素养,也为伤员的救治提供了可靠保障,是“大医”的重要体现之一。
    ②张医生一天做了九台手术之后,面对第十台手术,尽管她非常疲惫,但仍然坚持工作。“她握着刀,明显感觉到有些眼花”,在这种情况下,她没有选择休息,而是通过吸嗅盐来刺激自己,继续投入手术。这一细节充分展现了她的敬业精神和对患者的高度责任感。当意外发生,自己受伤后,张医生首先想到的是让其他医生继续为病人做手术,“我的手不成了,先叫孙希来给病人做完手术”,这种把病人的安危放在首位,不顾自己伤痛的行为,体现了她崇高的医德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③“红十字会和赤十字会不得不联起手来,在蛇山脚下的一处英商别墅内设立临时医院”“红会储备的酒精一早便用尽了,只能靠当地酒坊捐的十几坛樊口春烧酒支撑”,医生们在艰难的条件下,克服物资匮乏等困难,坚守岗位,为战争中的人们提供医疗保障。这种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为了民族大义和人民的福祉而奋不顾身的行为,体现了他们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是“大医”之“大”的重要表现。
    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小说重要情节作用的能力。
    ①从人物形象上,在张医生手术中不小心划伤自己后,她没有表现出惊慌或沮丧,而是以干将、莫邪铸剑需用血祭的传说来自嘲,“我小时候听阿妈讲故事,干将、莫邪铸剑十年不成,他们的女儿舍身跳下炉子才铸出神器,可见名剑须用血祭。这刀跟随我这么多年,到今天我才想起血祭,真是屈就它啦”,这种轻松的话语缓和了现场紧张的气氛。同时,也展现出张医生在面对意外时的乐观心态和宽厚胸怀,她没有因为自己受伤而抱怨或难过,而是以一种豁达的态度看待这件事。
    ②从情节上,张医生毕业时,院长富玛利送给她手术刀并叮嘱“奉献乃吾侪之任也”。在手术中受伤后,她以名剑需用血祭的传说来调侃自己,实际上是在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践行奉献精神。传说中,干将、莫邪的女儿为了铸出神器而舍身跳下炉子,这与张医生为了救治伤员不顾个人安危、无私奉献的行为相呼应。引用这个传说,进一步强化了张医生以及其他医护人员的奉献精神,照应了上文的誓言。
    ③从主旨上,小说的背景是革命时期,张医生等医护人员在战争前线为伤员救治,他们的行为也是革命事业的一部分。干将、莫邪铸剑需用血祭的传说,暗示了革命成功并非轻而易举,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张医生的受伤可以看作是这种代价的一种体现,她的奉献和担当与传说中干将、莫邪女儿的牺牲精神相呼应,表明在革命过程中,革命者必须具备奉献和担当精神,为了实现革命目标不惜付出代价。
    ④从效果上,干将、莫邪铸剑的传说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将其引入小说中,丰富了小说的内容。传说本身带有一种悲壮的氛围,女儿舍身铸剑的情节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这种悲壮气息与小说中战争的残酷、医护人员的艰难处境以及他们的奉献精神相融合,使小说更具感染力和深度。同时,传说的引入也为小说增添了一份神秘和传奇色彩,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答案】10.ACE 11.C 12.C 13.(1)唐太宗认为他的评论非常正确,各位大臣也认为王珪的言论说尽了他们的想法,可以说是非常准确的言论。
    (2)现在天下还没有安定,这是特别需要寻求贤才的紧急时刻。 14.①君王治国需要贤才的辅佐。②君王应积极主动地求取贤才。③唯才是用。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你特别擅长探讨理论,从房玄龄开始,都恰当地评论一下。也可以估量自己与各位大臣相比谁更贤能。
    “谈论”的主语是前文的“卿”,且“自”为句首词,故A处断句。
    从后文得出,唐太宗要求王珪对李玄龄等人进行评价,“自玄龄等”作后文状语,故C处断句。
    “宜”为“应该”,后有动词“品藻”;“又可自量孰与诸子贤”为一句,“自量”是一个词,“孰与……”为固定结构,作“自量”的宾语,“又可自量孰与诸子贤”不可分裂,故E处断句。
    故在ACE三处断句。
    11.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化常识及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A.正确。
    B.正确。主持,管理/知道,了解。句意:当时时房玄龄、魏征、李靖、温彦博、戴胄与珪共同管理国政。/知道是应该做的,就一定去做,形容尽心竭力。
    C.错误。孜孜,都是“勤勉努力,毫不懈怠”,含义相同。句意:为国勤勉不懈。/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D.正确。被,同“披”,指穿着。句意:现在天下有没有穿着粗布衣服而具有真才的人在渭水岸边垂钓呢?/亲身穿着战甲,拿着锐利的武器。
    故选C。
    1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向君王举例说明的能力”错误,“众务必举”的“举”为全部办理之意,而非“举例说明”。
    故选C。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然”,认为……正确;“以为”,认为;“确论”,准确的言论。
    (2)“尚”,还、尚且;“特”,特别;“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判断句。
    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依据“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可概括为:君王治国需要贤才的辅佐。
    依据“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可概括为:君王应积极主动地求取贤才。
    依据“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可概括为:唯才是用。
    参考译文:
    【甲】
    王珪,太原祁县人。武德年间,担任隐太子中允,深受太子李建成礼待。后来因为李建成暗中谋划的事情被牵连,被流放到嶲州。李建成被杀后,太宗登上王位,被召回并授官为谏议大夫。王珪常常竭尽忠心,尽职尽责,他所进献的言论多被采纳。王珪曾经向太宗密言极谏,太宗对他说:“你所谈论的事情都切中了我的过失,自古以来没有君王不想要自己的国家永享安定太平,但是不能够实现的君王,只是因为他们没有听闻自己的过失,有的人听闻自己的过失但是不能够改正的原因啊。现在我有过失之处,你能够直言极谏,我又能知晓我的过错,哪里需要担忧国家不安定呢?”太宗曾经对王珪说:“你如果一直位居谏官之位,我必定一直没有过失。”更加关心厚待他。贞观元年,王珪升迁为黄门侍郎,参预政事,兼职太子右庶子。二年,又被提升为侍中。当时房玄龄、魏征、李靖、温彦博、戴胄与王珪一起管理国家政事,曾经一同侍奉宴席,太宗对王珪说:“你识别审查能力都透彻通晓,特别擅长探讨理论,从房玄龄开始,都恰当地评论一下。也可以估量自己与各位大臣相比谁更贤能。”王珪回答说:“为国勤勉不懈,尽心竭力,我比不上房玄龄。时常凭借直言进谏的忠心,把君王比不上尧、舜当作耻辱,我比不上魏征。文武兼备,能带兵亦能治国,我比不上李靖。陈奏详细清晰,上传下达,忠诚公正,我比不上温彦博。有条有理地处理各种纷繁复杂的事务,各种事务必定全部处理,我比不上戴胄。可是在抨击过错,弘扬正气,嫉恶扬善方面,我与各位大臣比较,也是有独到之处的。”唐太宗认为他的评论非常正确,各位大臣也认为王珪的言论说尽了他们的想法,可以说是非常准确的言论。
    【乙】
    自古以来即位和使国家复兴的君王,哪一位不是得到贤才与之一同治理天下的呢?至于君王得到贤才,而(那些贤才)竟然并未走出民间,难道(他们)是意外相遇吗?是上面的人寻求发现他们的呀!现在天下还没有安定,这是特别需要寻求贤才的紧急时刻。
    “孟公绰作为赵氏、魏氏的家臣是能够胜任的,但是他却不可以成为滕、薛两国的大夫。”如果必须是廉洁的人才可以任用,那么齐桓凭借什么来称霸天下呢?现在天下有没有穿着粗布衣服而具有真才的人在渭水岸边垂钓呢?有没有(像陈平那样)被指斥为盗嫂受金而未遇到魏无知推荐的呢?
    诸位还是辅佐我发掘那些被埋没在不为人所注重的社会下层的人才,只要是贤才就举荐,我希望得到并任用他们!
    【答案】
    15.A
    16.①《永遇乐》中,这两句是说如今的中原沦陷区的百姓已经安于异族的统治,竟至于对异族君主顶礼膜拜。②本诗“太平民乐无愁叹”是说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百姓安于现状,只有高兴,没有愁叹。③这两首诗都表达了收复失土,刻不容缓的意思,如果继续拖延,民心日去,中原就收不回了。
    【详解】
    15.本题综合考查赏析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
    A.“无聊难捱”错误,诗人把书斋看成精神家园,“古今”“昏晓”“永日”“流年” 都写出了诗人读书之废寝忘食。
    故选A。
    16.本题考查鉴赏评价诗歌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用当地佛狸祠下人们争相祭祀,香火不绝乌鸦啄食祭祀食物这一景象,讽刺随着时光的推移人们忘记了当时金兵南下的痛,在佛狸祠参拜祭祀让人心痛。
    本诗中“太平民乐无愁叹”是说自己日夜读书的缘由之一是“太平时期”老百姓只有高兴而无愁叹,陆游对偏安江南的所谓“太平”是忧心忡忡的。
    金兵已经占领宋国的北方领土,宋国统治者偏安江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佛狸是北魏的皇帝,距南宋已有七八百年之久,北方的百姓把他当作神来供奉。当年沦陷区的人民与异族统治者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烽烟四起,但如今的中原早已风平浪静,沦陷区的人民已经安于异族的统治,竟至于对异族君主顶礼膜拜,这是痛心的事。本诗中绍兴一带自然是“太平”无战事的,陆游看到老百姓安于现状,只有高兴而没有愁叹,诗人为此感到忧虑、愤懑。两位爱国词人都想以此正告南宋统治者,收复失土,刻不容缓,如果继续拖延,民心日去,中原就收不回了。
    17.【答案】 一尊还酹江月(赢得)仓皇北顾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酹、仓皇、舫、唯、驽、驾。
    【答案】18.第一空:销声匿迹(或:杳无踪迹、无影无踪、消声灭迹、悄无声息、偃旗息鼓、荡然无存、无迹可寻)
    第二空:取而代之(接踵而至、纷至沓来)
    第三空:顾名思义(换而言之,显而易见)
    第四空:神清气爽(或:心旷神怡、怡然自得、喜不自胜、唇齿留香、回味无穷、心满意足、欲罢不能、飘飘欲仙)19.C 20.D
    【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①处,结合上下文蚊子数量骤减和蚊虫的叫声逐渐消失可知,此处指蚊虫消失了,不再露面,可填“销声匿迹(或:杳无踪迹、无影无踪、消声灭迹、悄无声息、偃旗息鼓、荡然无存、无迹可寻)”。销声匿迹: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面。杳无踪迹:一点踪迹都没有,谓不知去向。无影无踪:没有一点踪影。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消声灭迹:不公开讲话,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不再出现。悄无声息:形容没有声音或声音很轻;也形容没有名声,默默无闻。偃旗息鼓:放倒军旗,停止擂鼓,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后比喻休战或无声无息地停止活动。荡然无存:原有的物体像被洗涮掉一样完全不复存在。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毁坏或失去。无迹可寻:是指没有踪迹可以寻求。
    第②处,语境说蚊虫的声音消失了,又出现了蟋蟀的叫声,可填“取而代之”(接踵而至、纷至沓来)。取而代之: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接踵而至: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人接连而来或事情持续发生。纷至沓来: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第③处,后文“即为白露节气前后采摘制作的茶叶”是对“白露茶”的解释,可填“顾名思义(换而言之,显而易见)”。顾名思义:从名称想到所包含的意义。换而言之:换一句话说。显而易见:事情或道理很明显,极容易看清。
    第④处,语境说用晨起收集的清露泡白露茶给人的感受,可填“神清气爽(或:心旷神怡、怡然自得、喜不自胜、唇齿留香、回味无穷、心满意足、欲罢不能、飘飘欲仙)”。神清气爽:形容人神志清爽,心情舒畅;也形容人长得神态清明,气质爽朗。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怡然自得:指非常高兴、满足。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喜不自胜:指高兴得自己不能控制,形容喜悦到了极点。唇齿留香:吃完东西后,香味仍在口中保留。回味无穷:比喻事后越想越觉得意味深长。心满意足:指心愿满足,多用来形容人的满足和如愿以偿的心情。欲罢不能:主观上想停止却又收不住。后泛指迫于形势,无法中止。飘飘欲仙:飘飞上升,像要超脱尘世而成仙。形容人的精神轻松爽快。
    1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A.引号表示引用;
    B.引号表示引用;
    C.引号表示强调;
    D.引号表示引用。
    故选C。
    20.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文中“红艳久已歇”中的“红艳”,用颜色代指花,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A.“樯橹”,代指战船,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B.“红巾翠袖”,用衣着服饰等代指歌女,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C.“丝竹”,用乐器代指音乐,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D.把远山比喻为“玉簪螺髻”,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故选D。
    【答案】21.①“村超”不仅具有文化意义
    ②是乡村振兴的一个文化缩影(或者“是助力乡村振兴的表现”)
    ③提醒和启发人们(或者“折射出了深刻的道理”) 22.
    不仅促进了村民之间的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也增强了村民对村庄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解析】2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根据“反映了当地老百姓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望”可知“村超”有文化意义;由“‘村超’作为体育赛事”以及“还具有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可以推出为:“村超”不仅具有文化意义。
    ②由语境前的陈述对象“村超”和“乡村振兴”的关系以及下文“乡村振兴不仅是……”可推知,所填内容应为“村超”和“乡村振兴”的关系,因此可以填“是乡村振兴的一个编影”,或者“是助力乡村振兴的表现”。
    ③根据语境前面“犹如一面镜子”和冒号后面的内容,可以推出应填“提醒和启发人们”,或者“折射出了深刻的道理”,或者其他靠近这两种答法的都可以。
    2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有两处语病:
    一是搭配不当,“增加了村民对村庄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搭配不当,可把“增加”改为“增强”;
    二是语序不当,“不仅……也”为递进关系,应把“促进了村民之间的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与“增强了村民对村庄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位置互换。
    23.【答案】例文:
    于物之变境,守乐之恒常
    苏轼于《王君宝绘堂记》中所言之“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深刻地揭示了“物与乐”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为我们在这物欲纷扰的尘世中,探寻内心真正的喜乐与安宁提供了智慧的指引。
    “寓意于物”者,能以超脱之姿,从万物中汲取无尽的精神滋养。古往今来,诸多贤达名士皆深谙此道。王羲之醉心于书法,将自己的才情与志趣寄托于笔墨之间,一池墨香,便能让他畅游于艺术的天地,领略到创作的快意与心灵的满足。那横竖撇捺间的灵动与神韵,于他而言,是生命激情的挥洒,是灵魂深处的欢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将情志融入田园生活的一草一木。简陋的茅屋、稀疏的篱墙、南山下的豆苗与菊花,这些看似平凡无奇之物,却成为他精神的避风港。在田园生活的质朴与宁静中,他远离了官场的纷争与喧嚣,感受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纯粹喜悦,体悟到了生命的本真与自由。
    对于他们而言,物并非目的,而是通往精神愉悦的桥梁。无论是微小如一片花瓣、一滴晨露,还是珍贵如稀世珍宝、千古名画,皆能成为引发内心愉悦与感悟的触媒,却不会因其而迷失自我、陷入执着的泥沼。
    反之,“留意于物” 则是一条通往痛苦与迷茫的歧途。唐玄宗李隆基,早年开创 “开元盛世”,彼时他能将治国理政之责置于首位,物欲虽存却未被其主宰。然而后期,他沉溺于杨贵妃的美色以及宫廷的奢华享乐之中,“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最终导致 “安史之乱”,大唐盛世急转直下,自己也在悔恨与痛苦中度过余生,这便是过度留意于物的惨痛教训。
    揆诸当下,在当今这个物质极大丰富、消费文化盛行的时代,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物质诱惑。各种新奇的商品、便捷的科技产品如潮水般涌来,不断冲击着我们的感官与欲望。一些人过度追求金钱与物质的积累,为了获取更多的财富,不惜牺牲健康、友情与家庭。他们在物欲的驱使下疲于奔命,虽拥有了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却发现内心愈发空虚与迷茫,真正的快乐早已离他们远去。
    因此,如若不能秉持 “寓意于物” 的智慧,便极易陷入 “留意于物” 的陷阱。正如苏轼所言,君子当能于物之变境中,守乐之恒常。我们应学会以一颗淡然之心看待外物,将其视为丰富人生体验、提升精神境界的工具,而非生命的终极追求。在寓意于物的洒脱中,寻得内心深处那永不干涸的喜乐源泉,奏响生命的华彩乐章。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话题作文题。
    材料以苏轼在《王君宝绘堂记》中的言论引出“物与乐”的话题。材料清晰地阐述了君子对待外物的两种态度:“寓意于物”和“留意于物”,并分别说明了这两种态度所产生的不同结果。这里的“物”可以是世间万物,大到珍奇异宝,小到日常琐碎之物;“乐” 则代表着人的精神状态与情感体验,是一种愉悦、满足或幸福的感受。话题的核心在于探讨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如何影响人的内心体验与精神境界,引导考生思考在物质世界日益丰富的当下,应如何正确地对待外物,以获取真正的快乐与内心的宁静。
    “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对“寓意于物”是持肯定态度,对“留意于物”持批评态度,说明对于物,只能寄托,而不是沉溺。当今时代,科技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诸多便利。人可以“寓意于物”的“物”与日俱增,与此同时,“留意于物”的人也日益增多。“物”本来就是用来使用的,人可以寄托情感于其上,但不能沉溺其中。如果“留意于物”,“物”反而成了负担、累赘,人也就成了“物”的“奴”。心为物役,是一件可悲的事。材料由此启示我们,既要很好地善于利用物,陶冶情操,寄托情感,享受“物”带来的便利、乐趣,又要做到不“留意于物”,避免过度沉溺于外物,追求心灵的自由,才能不为“物役”,超然“物外”。
    写作时,可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结合材料提出中心论点,如我们要善于利用外物而又不受外物的影响和干扰。再具体阐述“寓意于物”与“留意于物”的具体内涵,并立足现实论述“寓意于物”的现实意义以及“留意于物”的危害。论述借助外物来磨砺自己的品性、修养身心,而不被物欲所左右。比如古代君子以玉比德,他们佩玉、赏玉,从玉的温润、高洁等品质中汲取精神力量,时刻提醒自己要具备相应的品德修养。分析过度沉溺于外物会导致人被物欲所控制,失去内心的自由与真正的快乐。例如,一些人过度追求金钱、权力、地位等物质利益,成为物欲的奴隶。接着,重点阐述“如何做”,强调正确处理人与物的关系,在“寓意于物”和避免“留意于物”之间找到平衡。在现代消费社会,人们不可避免地要与各种物质产品打交道,一方面可以享受物质带来的便利和美感,将其作为提升生活品质和丰富精神生活的手段;另一方面要时刻警惕物欲的过度膨胀,不被物质所奴役。最后,总结观点,我们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积极利用时代产物,享受美好生活;我们也应警惕“玩物丧志”现象,保持独立理性的心态,不被外物羁绊。
    立意:
    一是把握物我关系,寻求平衡之道。
    二是以物怡情,超脱物外。
    三是借物修身,提升自我。
    四是借物怡情却不可“玩物丧志”。
    五是由物及心,以乐正行。

    相关试卷

    2024~2025学年江西省南昌市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江西省南昌市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1页。

    江西省南昌市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10月语文素养测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南昌市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10月语文素养测试卷,共8页。

    江西省南昌市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南昌市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