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名校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名校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本卷命题范围, 浮尘天气所发生的大气层, 浮尘天气发生时, 由图示可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必修第一册第一章至第五章第一节。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于2023年1月9日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首次发现,发现时处在木星轨道附近,并朝着太阳飞去,在运动过程中,被太阳风吹拂形成长长的彗尾。2024年9月28日,该彗星到达水星轨道附近。下图示意太阳系八大行星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该彗星从被人类首次发现并运行至水星轨道附近的过程中,没有穿越的行星轨道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2. 太阳风所在太阳大气层位置及其强烈爆发对地球的影响分别是( )
A. 光球层 两极地区出现极光B. 色球层 地球磁场受到扰动
C. 日冕层 无线电通信受干扰D. 日冕层 出现绚烂的流星雨
3. 与地球相比,木星没有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有( )
①运行轨道不固定②表面温度过低③没有适宜的大气④卫星数量过多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答案】1. D 2. C 3. B
【解析】
【1题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该彗星被人类首次发现时位于木星轨道附近,并向太阳飞去,目前到达水星轨道附近。读图可知,①表示火星轨道,②表示地球轨道,③表示金星轨道,④表示天王星轨道,故该彗星依次穿越的行星轨道有①、②、③,没有穿越④所示的行星轨道,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阳风的产生是由于日冕层的剧烈活动,向外抛射大量高能带电粒子,会引起地球大气电离层中强烈的电磁扰动,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C正确;高能带电粒子冲击两极地区的大气,易产生极光,A错误;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与耀斑爆发有关,B错误;流星雨是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层时与大气层摩擦所产生,与太阳活动无关,D错误;故选C。
【3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内部条件包括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的存在,外部条件是具有稳定而安全的宇宙环境。木星属于太阳系行星,围绕太阳运转的轨道基本固定,①错误;与地球相比,木星距离太阳较远,表面温度过低,没有适宜的温度、液态水和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不适合生命体生存,②③正确;与卫星数量的多少无关,④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地球有生命的内部条件:适中的日地距离: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得地球表面的温度适宜,适合生命的存在。适中的体积和质量: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能够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层,并且能够保持液态水的存在。液态水的存在:地球上有液态水的存在,水是生命活动的重要介质,同时也是生物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大气层的存在:地球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层,保护生命不受紫外线和陨石的伤害。这些条件共同作用,使得地球成为目前已知的唯一一个存在生命的星球。
崆山白云洞位于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境内,号称“北方第一洞”,形成和发育始于第四纪更新世,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下图为崆山白云洞内部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据图可知,崆山白云洞属于( )
A. 海岸地貌B. 风沙地貌C. 河流地貌D. 喀斯特地貌
5. 相比于现代,崆山白云洞形成时期的气候条件更加( )
①温暖②寒冷③湿润④干燥
A. ①④B. ②③C. ①③D. ②④
6. 游客在白云洞中还可能看到的地貌景观有( )
①石幔②石柱③溶沟④洼地
A. ①④B. ②③C. ③④D. ①②
【答案】4. D 5. C 6. D
【解析】
【4题详解】
由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白云洞属于溶洞,且白云洞内多石笋、石钟乳等地貌景观,故崆山白云洞属于喀斯特地貌,D正确,ABC错误。故选D。
【5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温暖湿润气候条件有利于喀斯特地貌形成,而崆山白云洞位于我国北方的河北省,而目前我国北方气候相对寒冷干燥,不利于喀斯特地貌形成,故可推测白云洞形成时期气候比现代更加温暖湿润,因此①③正确,②④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6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白云洞属于溶洞,为地下喀斯特地貌,而石幔和石柱属于地下喀斯特地貌景观,可能在崆山白云洞中看到,而溶沟和洼地属于地表喀斯特地貌,无法在崆山白云洞中看到,因此①②正确,③④错误。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亦称之为岩溶地貌。我国的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地区。其中地表喀斯特地貌包括:石芽、溶沟、落水洞、溶蚀洼地、峰林、峰丛、孤峰等;地下喀斯特地貌包括:溶洞、地下河、石钟乳、石笋、石柱等。
近地面风力较小或无风条件下,大气中细沙、尘土飘浮在空中,易形成浮尘天气。2024年3月28日,我国天津、山东等地出现浮尘天气,其中部分地区有沙尘暴出现。下图示意浮尘天气下地球表面的辐射过程。完成下面小题。
7. 浮尘天气所发生的大气层( )
A. 吸收绝大部分太阳紫外线B. 平均高度为17~18千米
C. 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D. 适合航天飞机平稳飞行
8. 在浮尘天气的影响下,该日天津、山东等地( )
A.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加B. 大气逆辐射减弱C. 地面长波辐射增强D. 大气反射增强
9. 浮尘天气发生时( )
①干洁空气组成成分发生变化②交通出行视野变差③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增加④会导致强降雪天气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答案】7. C 8. D 9. B
【解析】
【7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浮尘出现在近地面,位于对流层,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C正确;对流层的高度因纬度而异,低纬度地区对流层高度为17~18千米,平均高度为12km,B错误;平流层中的臭氧层能吸收绝大部分的太阳紫外线,A错误;对流层对流运动强,不适合航天飞机平稳飞行,D错误。故选C。
8题详解】
当近地面出现浮尘时,对流层大气中杂质增多,大气反射和大气逆辐射增强,B错误,D正确;浮尘会增加对太阳辐射的遮挡作用,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吸收减少,地面辐射减弱,AC错误。故选D。
【9题详解】
浮尘天气发生时,大气中固体杂质增多,交通出行视野变差,可吸入颗粒物增多,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增加,②③正确。低层大气中除去水汽和杂质以外的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因此大气中杂质的增多对干洁空气组成成分没有影响,①错误;强降雪天气的发生与浮尘天气关系不大,④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大气在垂直分布上依据温度、密度以及运动状况的差异,分为了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对流层分布的高度在0~12km,在这层里空气对流比较强。平流层的高度在12~50km,空气沿水平方向流动,
相对比较平稳。高层大气是高度在50km以上的部分,这个地方有若干的电离层,对无线通信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图示意城市下游某水文观测站强降水期间记录的城市发展前、后两次径流过程曲线对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由图示可知( )
A. Q₁表示是城市发展前的径流过程B. 城市发展前的径流峰值较高
C. 城市发展后的径流洪峰出现时间晚D. 城市发展后的径流汇流较快
11. 图中△Q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 城市下渗量减少B. 城市内降水增多
C. 城市地表径流减少D. 城市植被蒸腾减少
【答案】10. D 11. A
【解析】
【10题详解】
城市发展过程中,地表透水路面多被水泥等不透水路面代替,使得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增快,水位上升,峰值出现的时间早、数值增大,可知Q1表示城市发展后的径流过程曲线,Q2表示城市发展前的径流过程曲线,A错误;城市发展后的径流峰值较高,B错误;城市发展前的径流洪峰出现时间晚,C错误;城市发展后的径流汇流较快,D正确。故选D。
【11题详解】
结合图示可知,△Q是城市发展后,因城市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多,导致地表径流汇流水位上升的部分,A正确,C错误;城市内降水变化不是很明显,B错误;与植被蒸腾减少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A。
【点睛】城市化的发展改变了城市区域的地表环境,绿地面积减少,致使城市雨水从地表渗透到地下减少,主要依靠城市排水系统进行排水。许多城市的排水系统在城市建设初期建造,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建设标准偏低,且过去的排水系统无法满足当前城市的需求,因此城市内涝现象多发。
海水性质明显不同的两类水体交汇处易形成海洋锋(指性质不同的水体之间的狭窄过渡地带)。下图
示意世界某海域洋流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图中最可能形成海洋锋的海域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13. 图示海域海洋锋带来的主要影响有( )
①易导致海水结冰,不利于渔业捕捞②增加海水扰动,渔业资源丰富③易形成大雾天气,影响船只航行④会使海水温度上升,气候变得干燥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答案】12 A 13. B
【解析】
【12题详解】
从材料中结合海洋锋概念可知,海水性质明显不同的水体交汇处易形成海洋锋,结合该海域洋流分布可知,甲类海水洋流自低纬流向高纬,应为暖流,乙类海水洋流自高纬流向低纬,应为寒流;①处海域寒、暖流交汇明显,最易形成海洋锋,A正确;②处和④处单一暖流流经较为明显,③处为单一寒流流经,不符合海洋锋的形成条件,排除BCD。故选A。
【13题详解】
从图中来看,该海域海洋锋主要形成于寒、暖流交汇处,交汇处海水易受扰动,不利于结冰,使得表层海水中营养盐类物质丰富,易形成大量渔业资源,①错误,②正确;冷、暖性质的海水交汇,易引发大雾天气,不利于船只航行,③正确;冷、暖性质海水交汇,并不会让海水温度上升,④错误。②③正确,故选
B。
【点睛】寒暖流交汇处具有以下特点。海雾形成:寒暖流交汇时,由于温度差异,会形成海雾,这会阻碍轮船的视线,影响航行安全。洋流携带冰山: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对航海构成威胁。加快海水净化速度:寒暖流交汇能够加快海水的净化速度,但也可能扩大海洋污染的范围。渔场形成:寒暖流交汇能够扰动海水,促进海洋下层的营养盐类上升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进而为鱼类提供充足的饵料,形成渔场。
黑龙江伊春是我国最主要的林木产区之一,山中的各种树木每到一定季节便会呈现出各种深浅不同的颜色,晕染在蓝天之下,分外艳丽,而这种美丽的景观,就被称作五花山。下图示意伊春五花山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形成五花山景观的林地是( )
A. 常绿阔叶林B. 落叶阔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
C. 常绿硬叶林D. 常绿针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
15. 黑龙江伊春五花山景观出现的季节是( )
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
16. 黑龙江伊春不同区域五花山景观出现往往会有先后顺序,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
A. 土壤B. 河流C. 气温D. 降水
【答案】14. D 15. C 16. C
【解析】
【14题详解】
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黑龙江伊春纬度较高,年气温较低,无常绿阔叶林和硬叶林分布,AC错误;其林地可以呈现出多种颜色,是因为其林地主要由四季常绿针叶林和秋冬季变色落叶的落叶阔叶林组
成,C错误,D正确。故选D。
【15题详解】
每年秋季,黑龙江伊春林区中不同种类的落叶阔叶林开始变色,可以形成如红色、黄色等颜色,与常绿的针叶林共同组成了五花山景观,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6题详解】
由上题可知,形成五花山景观主要是由落叶阔叶林变色所形成,黑龙江伊春不同地区(如山顶与山麓、阴坡与阳坡等)其气温条件变化不同,气温较低地区往往更先形成五花山景观,而气温较高地区则形成较晚,故C正确;土壤、河流和降水与五花山景观出现先后顺序无关,ABD错误。故选C。
【点睛】五花山本来特指黑龙江省伊春林区千里林海的一种秋景,即,每年九月中下旬,随着天气转凉,冷空气袭击,树叶开始变色,各种深浅不同的绿、白、黄、红、紫色开始呈现,五花山渐渐形成。其实黑龙江及附近各省气温接近,秋季天气渐凉,昼夜温差加大,有针叶阔叶混交林的地方也能观赏到五花山美景的。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天山北麓地区冰雪融水形成的河流较多,山麓地区常发育有山前冲积平原,常形成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下面左图示意天山北麓部分区域,右图示意AB沿线地形剖面及物质组成。
(1)形成山前冲积平原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说出其多发育在山麓地区的原因____。
(2)描述图中山前冲积平原处沉积物的颗粒大小和厚度分布特点。
(3)简述山前冲积平原上常形成农业生产基地的有利条件。
【答案】(1) ①. 流水沉积作用 ②. 在山区,地势陡峭,水流速度快,水中挟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当水流流出山口进入山麓地区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带沉积下来,形成山前冲积平原,因此山前冲积平原多发育在山麓地区。
(2)沉积物颗粒越来越小;沉积厚度逐渐变薄。
(3)地形较为平坦开阔,便于耕种;有较多河流经过,灌溉条件非常便利,水源充足;河流冲积平原,土
层较厚,土壤肥沃,有利于农耕作物的生长。
【解析】
【分析】本题以天山北麓地区发育的山前冲积平原为背景材料设置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河流地貌等相关知识的掌握,考查学生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可知,在山区,由于地势陡峭,河流水流速度快,河水的搬运能力较强,水中挟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而当河流流出山口进入山麓地区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侧向约束,河道变得开阔,河水水流速度降低,河水的搬运能力下降,所携带的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形成以山麓谷口为顶点,向开阔低地展布的河流堆积扇状地貌;几条河流的冲积扇不断扩大而彼此联合,就形成广阔的山前冲积平原,故而山前冲积平原是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多发育在山麓地区。
【小问2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和图可知,当河流流出山口之后,由于流速降低,河流的搬运能力减低,颗粒大的泥沙先沉积下来,沉积物较多,厚度较厚;随着流速的进一步降低,颗粒小的碎屑物质后沉积下来,沉积物较少,厚度较薄,进而形成由扇顶到扇缘沉积物厚度变薄,沉积物颗粒变小的山前冲积平原。
【小问3详解】
由图可知,山前冲积平原的地形较为平坦开阔,便于耕种;山前冲积平原有众多的河流流经,灌溉条件便利,灌溉水源充足;山前冲积平原由于河流泥沙淤积,使得其土层较厚,土壤肥沃,有利于农耕作物的生长。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湖陆热力性质不同,导致湖泊和陆地气温变化出现明显差异,在此基础上形成湖泊和陆地之间风向出现昼夜变化的地方性天气现象,即湖陆风。图1示意洞庭湖及周边区域,图2示意洞庭湖和A地气温变化曲线。
(1)图2中表示洞庭湖气温曲线的是________,并说明依据________。
(2)指出白天湖陆风对A地的影响。
(3)与夏季相比,推测冬季洞庭湖水位较低时,A地湖陆风强弱变化,并说明理由。
【答案】(1) ①. 乙 ②. 依据:乙曲线白天升温慢,气温低于甲曲线,夜晚降温慢,气温高于甲曲线,所以乙表示洞庭湖气温曲线。(合理即可)
(2)白天主要吹湖风,会降低A地近地面温度;增加空气湿度;可能带来降水等。
(3)强弱变化:变弱。理由:冬季洞庭湖水位较低,水体面积缩小,与周边陆地热力性质差异减小,湖陆风变弱。(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本题以我国洞庭湖流域局部区域图以及气温曲线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湖陆风、热力环流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落实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湖陆热力性质不同,白天陆地升温快,气温高,湖泊升温慢,气温低;夜晚陆地降温快,气温低,湖泊降温慢,气温高,则结合图2中甲乙两曲线的变化特征可知,乙曲线符合湖泊的气温变化特征,甲符合陆地气温变化曲线。
【小问2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白天湖泊温度低,气压高,陆地温度高,低压低,湖周白天盛行湖风,A地位于湖周,来自湖泊的气流温度低、湿度大,会降低A地近地面温度,增加空气湿度,受地形等影响可能带来降水等。
【小问3详解】
冬季洞庭湖水位较低,水体面积小,与湖泊周围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变小,则气温、气压差变小,湖陆风也会变小。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2年,长江流域进入汛期以来,降雨量严重偏少,江湖水位持续走低,发生了自1961.年有完整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气象水文干旱。下图示意长江入海口海域春、夏、秋、冬四季表层海水盐度分布。
(1)判断图中表示夏季表层海水盐度的曲线,并说出依据。
(2)分析此次气候异常干旱对长江入海口海域海水性质的影响。
(3)比较夏季与冬季入海口处海水温度垂直变化幅度大小,并说明理由。
【答案】(1)①曲线。依据:夏季长江径流量为一年中最大,对入海口海域海水稀释作用明显,海水盐度最低;且随着距离入海口越远,淡水稀释作用越小,海水盐度明显较入海口处高。
(2)入海径流减少,对海水稀释作用减弱,海水盐度升高;海水盐度与密度呈正相关,海水密度也相应升高;降水减少,太阳辐射增强,水温升高。
(3)夏季海水温度垂直变化幅度大于冬季。理由:夏季太阳辐射强,表层海水温度高于冬季;深层海水温度较稳定,夏季表层海水温度与深层海水温度差异大,因此垂直变化幅度大。
【解析】
【分析】本题以长江入海口海域春、夏、秋、冬四季表层海水盐度分布示意图及2022年长江流域气象水文为背景,设置了三个小题,涉及了长江入海口盐度季节变化、气候异常对长江入海口海水性质的影响、夏季与冬季入海口处海水温度垂直变化幅度大小及理由。体现了对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素养的考查。
【小问1详解】
长江入海口海域海水盐度受长江入海水量影响较大,夏季通常是长江入海径流量为一年中最大的季节,对入海口海域海水盐度的稀释作用最明显,海水盐度最低,图中四条曲线中,①曲线盐度最低;122°E附近海域位于长江入海口附近,随着距离入海口距离越远,淡水稀释作用越小,海水盐度明显较入海口处高,由122°E至128°E,图中四条曲线中,①曲线的变化梯度最大。综上所述,①曲线表示夏季表层海水盐度分布。
【小问2详解】
海水的性质包括温度、盐度、密度、水质等。依据材料信息,2022年长江流域“发生了自1961年有完整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气象水文干旱”,长江入海水量减少,对海水稀释作用减弱,“江湖水位持续走低”,入海口处海水入侵,都会导致入海口海域海水盐度增加;由于海水盐度与密度呈正相关,所以海水密度也相应升高;由于降水较常年减少,太阳辐射增强,海水吸收的热量增加,水温升高。
【小问3详解】
夏季海水温度垂直变化幅度大于冬季。长江入海口,属于大陆架海域,在垂直方向上海水的温度应当是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同一海区的表层水温,夏季由于太阳高度大、白昼时间长,太阳辐射强,表层海水温度高于冬季;深层海水温度受太阳辐射影响较小,水温冬夏相差不大,所以夏季表层海水温度与深层海水温度差异大,垂直变化幅度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名校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附答案),文件包含湖南名校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湖南名校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名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江苏省名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江苏省名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名校教育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大联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丑溪峡谷形成过程正确的是,5米/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