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七年级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630700/0-173685073993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七年级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630700/0-173685073995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七年级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630700/0-173685073996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七年级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七年级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共13页。
一撇一捺书诗韵
1.该栏目将展出有关读书的名家书法,让同学们在体会书法审美价值的过程中,明白读书的意义。但甲、乙两幅作品的评价语被弄混了,请你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评价。
A.此作品笔画平正,告诉我们不断地阅读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
B.此作品蚕头燕尾,告诉我们阅读对于成功和成就并不重要。
C.此作品疏密得体,警示我们要趁少壮年华勤奋学习,有所作为。
D.此作品一气呵成,警示我们不要在浪费时光后才后悔莫及。
甲( ) 乙( )
【答案】①A ②C
【解析】本题考查书体辨识与鉴别。五种主要书体特点:楷书特点:形体方正,笔画平直;篆书特点:均匀齐整,圆转流畅;行书特点:行云流水,舒展有型;隶书特点:略微宽扁,蚕头雁尾;草书特点: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甲,“讀”是“读”的繁写体,“書”是“书”的繁写体,“萬”是“万”的繁写体,“筆”是“笔”的繁写体,因此简体字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意思是:读书只有读透书,博览群书,这样落实到笔下,运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有如神助往往。根据书体“形体方正,笔画平直”的特点判断是楷书,故选A。
乙,“發”是“发”的繁写体,“讀”是“读”的繁写体,,“書”是“书”的繁写体,“遲”是“迟”的繁写体,因此简体字是“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意思是:在年少的时候不知道好好学习,只顾贪图享乐,等到年老时才知道学习已经来不及了,并后悔自己在年少时只顾贪玩。根据书体“行云流水,舒展有型”的特点判断是行书。
一字一句展诗情
2.该栏目设计了两组诗文趣味竞答题,答案将在下一期公众号中公布,请你帮助作答。
第一组:图表线索题——请认真读取下列两幅图表的信息,按要求写出相应的诗文原句。
表1 图1
①请用你积累的两句诗将表1中空缺的部分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根据图2中的画作写出《秋词》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组:语境运用题——请结合下列语境,填写相应的诗文原句。
肖宇:读懂了诗歌,就读懂了人生。
晓雯:是啊。人在少年,豪情万丈,都拥有像“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大海样的博大胸怀。
晓华:工作后,常年在外的游子,看日落鸟归巢,难免生出“____________”的孤寂愁苦吧?
箫夏:年迈时壮志犹在,不正是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的信念坚守吗?
嘉文:万物皆有规律,我们要充分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新旧交替的变化规律,对生活充满希望,积极向上。
【答案】①竖:随君直到夜郎西/思君不见下渝州 ②横:君问归期未有期 ③晴空一鹤排云上 ④便引诗情到碧霄 ⑤星汉灿烂 ⑥若出其里 ⑦断肠人在天涯 ⑧尚思为国戍轮台 ⑨海日生残夜 ⑩江春入旧年
一点一滴汲智慧
该栏目中将收录与春节相关的文学常识、社会热点和温暖瞬间,下面呈现的是其中一部分需要完善的内容,请你根据要求完成。(8分)
【春联,拉开春节的序幕】
3.春联是根据中国古代骈体文衍生出来的一种新文体,是借鉴了中国诗歌传统的文学形式。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两联彼此相“对”,内容互相照应,紧密联系。对联的上下联词组要相同,词性要相同且相对。如“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每联都是三个词组,即: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这副春联里的“新”、“佳”都是________。“春”、“岁”、“富贵”、“平安”都是________。“年年”、“步步”都是副词,“好”和“高”都是形容词。这种要求,主要是为了用对称的艺术语言,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
请在“________”中将内容补充完整(填词语的词性)。
【答案】形容词 名词
【解析】本题考查词性。
新:没有用过的(跟“旧”相对)。“新”修饰“春”,是形容词。
佳:美;好。修饰“岁”,是形容词。
春:春天,季节,名词。
岁:年,名词。
富贵:既有钱又有地位,名词。
平安:平稳安全,没有事故和危险,名词。
故第一个空填“形容词”,第二个空填“名词”。
【春节,连接世界的纽带】
4.
看了网友们对热点话题的评论,你也写下了自己的评论。
我的评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答案示例: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与日俱增,更多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我们去弘扬。
【解析】本题考查写评论。要围绕热点话题进行评论。
示例: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与日俱增,不仅是对中国文化的肯定,更是对中国的文化自信的一种体现。
【亲情,充满年味的温暖】
5.这一部分将收录春节前后体现亲情温暖的照片,你也选择了一张投稿,请你回忆一下,将照片背后的温馨场景写下来。(60字左右,4分)
【答案】答案示例:大年三十的晚上,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一边欣赏着春节晚会,一边品尝着美食。时不时的,时而因相声小品捧腹大笑,时为精彩歌舞鼓掌喝彩,其乐融融,温馨四溢。
【解析】本题考查写作能力。注意要围绕亲情温暖的主题书写。
示例:一个寒冷的冬日,雪花覆盖了整个世界。我因考试失利,走出家门,当我回到家时,母亲轻轻地拥抱了我,父亲也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温暖遍布了我的全身。
板块二 文学润心田(33分)
重温课堂,名著启迪人生
6.为让同学们在阅读公众号的过程中及时巩固课上所学,这一栏目刊登了两节名著交流的课堂实录,下面是实录内容的片段,请你任选其一完成空缺内容。(不少于80字)
【答案】①.示例:我选语段一。我会给《阿长与》送一朵粉色的花。阿长本是一个保姆,没有给鲁迅买《山海经》的义务,可是他却买了一本被鲁迅视为至宝的《山海经》,所以我会给《阿长与》送一朵粉色的花,因为它表达了长妈妈对鲁迅的爱。 ②.示例:我选语段二。大闹天宫时候的孙悟空是不成熟的,遇到问题就施展自己的神通,不管后果,看似很英勇,但不能解决问题;到了取经后期,他学会了顾全大局委曲求全,看似卑贱,但是他解决了问题,使取经成功。
【解析】(1)本题考查名著阅读人物形象的评价。本题中,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朝花夕拾》,并让学生选择一章感悟最深的故事,为其送上一朵花,并说明选择颜色的理由。
示例:我要送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朵绿色的花。因为百草园中那些生机勃勃的植物,让我感受到了童年无忧无虑的生活。三味书屋则让我感受到了鲁迅先生对知识的渴望,所以我选择了一朵绿色的花,代表了生命和希望。
(2)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理解和分析。题中,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孙悟空的成长历程,并要求学生对“英勇”和“卑贱”这两个词进行解析,联系孙悟空的经历来理解它们的含义。
首先,学生需要明确指出“英勇”在孙悟空身上的体现,如他在取经过程中面对妖魔鬼怪时所展现的勇猛和无畏,为了保护唐僧和追求自己的信仰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接着,学生需要分析“卑贱”在孙悟空身上的体现,如他在某些情况下为了达成目标不得不向妖怪低头,甚至委曲求全的行为。这种行为虽然卑微和屈辱,但也是为了完成更大的使命所做出的必要牺牲。最后,学生需要总结这两个词在孙悟空形象中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指出他既有无所畏惧的英勇,也有为了大局而做出的卑微妥协。这种全面而深入的解析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孙悟空的成长历程和人物形象。
品读诗文,典籍引发哲思
为更好地诵读经典,“耕心微写”以《论语》和《诫子书》为例,展示文言文的学习方法,请你按照学习步骤,认真完成内容。
第一步:反复吟诵,领会古汉语韵味。
第二步: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辨其音,识词义。
7.如:选文中“不亦说乎”的“说”,在教材注释中是通假字,同“悦”,所以读作______,表示______的意思;“淫慢则不能励精”中的“慢”在《古汉语词典》中前三个意思是:①缓慢;②自大,傲慢;③懈怠,松弛。结合语境,这里选第______个义项。
第三步:逐句翻译,疏通大意。
8.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我们就能将“俭以养德”译为________。遇到特殊句式,如“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是省略句,就要用到翻译“六字法”中的“补”,该句译作_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品读分析,理解内涵。
9.要抓住关键词句,深入理解文言文的思想与情感,并从中获得对学习生活的有益启示。
比如:谈一谈选文在“志”、“学”方面,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启示?
【答案】7.yuè 愉快 ③
8.以节俭生活来培养品德 人家不了解(我),并不因此恼怒, 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
9.答案示例:在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做到学思结合,按时复习,同时要培养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虚心向他人请教。但我们要明白,“非志无以成学”,所以必须确定学习目标并且要时刻坚定自己的志向,这样才能学有所成。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2)句意为:不也是很愉快吗?说,同“悦”,读音yuè,愉快。
(3)句意为: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慢:懈怠,松弛。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重点词语:俭:节俭。以:用,依靠。
(2)(3)重点词语:愠:恼怒。不亦……乎:不也……吗?君子:人格高尚的人。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启示。结合选文,从“志”、“学”方面,说出自己的启示即可。
根据《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和思考密不可分,结合《诫子书》“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志和学的关系,可谈,学习不仅要有明确目标(或志向),还要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做到学思结合,样才能学有所成。
参考译文:
《论语》
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而无定见。”
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孔子说:“在多个人的行列里,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发现他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对照着改正自己的缺点。”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平民百姓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子夏说:“博览群书并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诫子书》
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第五步:广泛阅读,拓宽视野。
宁越,中牟①之鄙人也。苦耕稼之劳,谓其友曰:“何为而可以免此苦也?”其友曰:“莫如学学三十岁则可以达矣。”宁越曰:“请以十五岁。人将休,吾将不敢休;人将卧,吾将不敢卧。”十五岁而周威公师之。矢②之速也,而不过二里,止也;步之迟也,而百舍,不止也。今以宁越之材而久不止,其为诸侯师,岂不宜③哉?
(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中牟:地名。②矢:射出的箭。③宜:应当,应该。
10.语感培养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划一处。
莫如学学三十岁则可以达矣。
11.迁移运用下列对选文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步之迟也,而百舍”“其人舍然大喜”两句中“舍”的读音和意义都相同。
B.文中“何为而可以免此苦也?”可以译为“干什么才可以免于受这种苦呢?”。
C.文中的“鄙人”是古代常见的谦辞,是宁越对自己的谦称。
D.选文讽刺宁越是一个不愿吃苦、急于求成之人。
【答案】10.答案示例:莫如学/学三十岁则可以达矣。
11.B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的前提是对文意的领会。通读全文,了解文意,依据语境断句。
本句意思是:不如学习。学习,苦读三十年就可以发达。“莫如学”是对问题的回答,“学三十岁则可以达矣”是阐述原因。因此断句为:莫如学/学三十岁则可以达矣。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A.舍:量词。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通假字,同“释”;
C.“鄙人”指居住在郊野的人;
D.“人将休,吾将不敢休;人将卧,吾将不敢卧”“今以宁越之材而久不止”表现了宁越是一个勤奋刻苦、坚持不懈之人。
参考译文:
宁越是中牟这个地方的草野之民,整天在田间耕作,觉得十分辛苦,就问他的朋友:“怎样才能脱离这样的艰辛呢?”朋友答道:“不如学习。学习,苦读三十年就可以发达。”宁越说:“让我用十五年走完这段路程吧。别人休息,我不休息;别人睡觉,我不睡觉。”就这样,他苦读十五年,成了周威王的老师。箭飞行的速度很快,但射程超不过两里地,因为它会停下来;人用双脚走路的速度很慢,却可以到达几百里以外,因为脚步没有停下来。如今宁越凭着自己的才能,再加上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诸侯的老师,难道不应该吗?
熟读精思,美文提素养
该栏目选登了《会跳舞的头发》供大家欣赏学习,为便于同学们学习借鉴,请你按要求对选文进行批注和评价。
会跳舞的头发
杨立英
①你的头发会跳舞吗?我的会。打记事起,我就有一头会跳舞的头发。它们摆出不同的姿势,或弯或曲,飞扬跋扈,像不守规矩的舞者,把我折腾得与众不同,如同异类。
②母亲总是没好气地数落:“你个疯丫头,就不会扎一扎,不知个美丑!”我翻个白眼,小声嘀咕:“还不是随你。”
③母亲亦有一头同样的头发,她的这一特色毫无保留地遗传给了我,让我无数次心生抱怨。
④母亲整天忙得脚打后脑勺,一刻不得闲,致使她的头顶常年盘踞着“鸡窝”。我非常羡慕小伟娘,穿着干净的衣褂,头发梳理得纹丝不乱,往人前一站,连她身边矮小的小伟都跟着神气起来。当然,主要的还因为小伟爹是生产队长,殷实的日子让小伟娘有种天生的优越感。在小伟娘面前,母亲那头“鸡窝”让我顿觉矮了三分。
⑤一次,母亲到学校找我,她的头发在微风中跳着杂乱无章的舞蹈,最可笑的是上面还粘着一片树叶。当母亲伸出锯齿样的手来理顺我飞起的头发时,却被她手上的裂口刮得更乱了。“英子娘的鸡窝里快孵出小鸡啦!”同学的取笑让我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⑥回家后,我没好气地埋怨母亲去学校也不梳梳头,像个疯子一样。忙碌的母亲头也不抬,略有愧疚地回应:“娘给你丢人了吧?不过头发乱了也没啥,只要心不乱就成。”
⑦急性子的母亲很少有温情的话语,发起火来也如她的头发,张牙舞爪。有一次,我偷吃了爷爷用来压咳嗽的苹果,母亲反手就是一巴掌,可紧接着,又像漏了气的皮球,一边抹着泪一边搂紧我。
⑧母亲再怎么凶我们,也容不得我们被别人欺负。大伯家有五个孩子,个个不是省油的灯,尤以堂姐为甚,下手不分轻重,在我头上砸出个大包。母亲闯进大伯家,激烈争吵的场景母亲没和我们说起过,但能想象出战斗力爆表的定是母亲的头发,舞动着节奏强劲的摇滚。
⑨回家后,母亲挠了挠更加蓬乱的头发,该吃吃该喝喝,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从那之后,堂兄堂姐再也没欺负过我们。
⑩日子富足了,母亲也老了,越来越温和。稀疏的头发温顺地趴在头皮上,贫瘠,干枯。即便如此,微风吹来,白发依旧充满活力地舞着,像极了母亲,从不向困境低头,总是倔强地顶着乱蓬蓬的头发,或怒或喜或悲,把贫穷的日子打理得热气腾腾。
⑪一头乱发是我生命中一道独特的风景,让我烦忧,也给我力量。遭遇泥潭时,我一遍遍告诫自己,头发乱了,不用怕,只要心不乱。因为,我的头上长满了和母亲一样的会跳舞的头发。
(选自《意林》2023年第24期,有删改)
12.【文段批注】根据下面要求完成相关批注。
(1)通读全文,说说文章为什么取题为“会跳舞的头发”。
(2)品味画线语句,分析句中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文中两次出现“只要心不乱”这个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3.【人物评价】以“母亲是一个______的人”的形式,说说你对“母亲”的认识。注意结合文中描写母亲的相关语句。(不少于90字)
【答案】12.(1)首先,“会跳舞的头发”有效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其次,它直接点明了所写人物的主要特征;第三,“会跳舞的头发”贯穿全文,是本文的行文线索;第四,形象化的标题,含蓄地揭示了中心。
(2)“摆出不同的姿势”“飞扬跋扈”运用了拟人手法,把头发比做人,写出了头发杂乱无章的状态,生动传神,富有趣味。
(3)“只要心不乱”看似极简单的一句话,却蕴含着人生道理,体现了母亲的生活态度,提醒着我遇到挫折时要保持内心的坦然,要有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
13.示例:母亲是一个急性子的人。“有一次,我偷吃了爷爷用来压咳嗽的苹果,母亲反手就是一巴掌”和“堂姐……在我头上砸出个大包。母亲闯进大伯家”等情节们都表现了的母亲性格急躁的特点。
【解析】
【12题详解】
(1)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
根据题目本身,“会跳舞”将头发人格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能引起读者的疑问——头发怎么跳舞,从而有效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根据①段“打记事起,我就有一头会跳舞的头发。它们摆出不同的姿势,或弯或曲,飞扬跋扈,像不守规矩的舞者,把我折腾得与众不同,如同异类”和③段“母亲亦有一头同样的头发,她的这一特色毫无保留地遗传给了我”可知,直接点明了所写人物的主要特征;
结合④段“母亲整天忙得脚打后脑勺,一刻不得闲,致使她的头顶常年盘踞着‘鸡窝’”、⑤段“一次,母亲到学校找我,她的头发在微风中跳着杂乱无章的舞蹈”、⑦段“急性子的母亲很少有温情的话语,发起火来也如她的头发,张牙舞爪”、⑧段“能想象出战斗力爆表的定是母亲的头发,舞动着节奏强劲的摇滚”和⑩段“即便如此,微风吹来,白发依旧充满活力地舞着,像极了母亲,从不向困境低头,总是倔强地顶着乱蓬蓬的头发,或怒或喜或悲,把贫穷的日子打理得热气腾腾”可知,“会跳舞的头发”贯穿全文,是本文的行文线索;
根据⑪段“一头乱发是我生命中一道独特的风景,让我烦忧,也给我力量。遭遇泥潭时,我一遍遍告诫自己,头发乱了,不用怕,只要心不乱。因为,我的头上长满了和母亲一样的会跳舞的头发”可知,含蓄地揭示了中心。
(2)本题考查语句赏析。要求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
根据①段画线句“它们摆出不同的姿势,或弯或曲,飞扬跋扈,像不守规矩的舞者”将头发人格化,可知,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头发杂乱无章的状态,蕴含着自得之情。
(3)本题考查语句理解。
根据第⑦段“忙碌的母亲头也不抬,略有愧疚地回应:‘娘给你丢人了吧?不过头发乱了也没啥,心不乱就成’”可知,在我被他人的嘲笑埋怨母亲时,母亲告诉我坚持做好自己,不受他人的影响;结合第⑩段“白发依旧充满活力地舞着,像极了母亲,从不向困境低头,总是倔强地顶着乱蓬蓬的头发,或怒或喜或悲,把贫穷的日子打理得热气腾腾”可知,母亲从不向困境低头,贫穷的日子打理的热气腾腾。都是母亲“心不乱”的真实写照。据此分析可知,“只要心不乱”看似极简单的一句话,却蕴含着人生道理,体现了母亲的生活态度,提醒着我遇到挫折时要保持内心的坦然,要有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理解。用“母亲是一个______的人”的形式,结合文中描写母亲的相关语句,说除对“母亲”的认识即可。
示例:母亲是一个疼爱子女的人。母亲容不得我们被别人欺负,一次堂姐在我头上砸出个大包,母亲闯进大伯家,激烈争吵。从那之后,堂兄堂姐再也没欺负过我们。可见,母亲对子女的痛爱。
版块三:相逢是首歌(47分)
知行共融,寻访致远
14.【与挚友相遇】
孔子曰: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这是我们中国人所熟悉的话,友直、友谅、友多闻,是有助益的朋友。第一种“友直”,是讲直话的朋友;第二种“友谅”,是比较能原谅人,个性宽厚的朋友;第三种“友多闻”,知识渊博的朋友。孔子将这三种人列为对个人有助益的朋友。
——《论语别裁》
【与阅读相遇】
与阅读相遇,古今中外名人这样说——
臧克家说:“读了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挚友。”
宋朝诗人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则言语乏味,面目可憎。”
三毛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你读过的书,藏在你的气质谈吐、胸襟无涯里。”
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曾经说过:“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
与阅读相遇,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自己相遇】
请根据要求完善这一部分的内容。
(1)你身边一定也有和晓飞一样的同学,你会和他成为朋友吗?为什么?请结合选文谈谈你的看法
(2)看了古今中外学者与阅读相遇的感受,你又想说些什么呢?将它写下来吧!
与阅读相遇,我说:_______________。
(3)读了以上语段,你想对现在的自己说些什么?请在公众号的留言区写下自己最想表达的情感或想法。(90字左右)
【答案】(1)答案示例:我会和他成为朋友,因为他是个讲直话的朋友,有助于我进步。
(2)答案示例:书是我的良师,有他陪伴,让我获取更多知识;书是我的益友,与他同行,使我内心无比充盈。
(3)写作示例:亲爱的自己,希望你能用正确的交友之道遇见对你有助益的朋友;希望你能够与书为友,在广泛的阅读中改变自己,成为自己;希望你能坦然面对生活中别人对你的看法,珍惜你遇见的每一个人,遇见更好的自己。
【解析】
(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根据图片“我做了错事,他一边批评我一边帮我”,结合选文“第一种‘友直’,是讲直话的朋友”可知,晓飞属于“直”的朋友一类,是可交的朋友,有助于我进步。因此,我会和他成为朋友。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根据【与阅读相遇】中都是关于读书的看法或感受,围绕阅读(或读书)说出自己的认识即可。
示例:读书可以改变人生,读书更能成就人生希望。
(3)本题考查阅读感想。根据对“遇见自己”的理解,谈出自己的理解即可。
示例:可爱的自己,希望你喜欢自己,欣赏自己,悦纳自己,珍惜所遇见的每一个人,广交朋友;珍惜大好时光,好好读书,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泼墨书韵,高歌性灵(35分,含书写5分。)
15.相遇是一首诗,一首歌,时而欢声笑语,高昂激越,时而悲情愁绪,轻柔含蓄。生命是一条长河,滚滚向前,我们总在不断告别中不断遇见。告别童年,与青春相遇;告别稚嫩,与成长同行;告别伤感,与快乐为伴,告别昨天,与未来对望……有告别的相遇,让人生色彩斑斓。
公众号最后部分是佳作展播,请你从下列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向校刊投稿。
题目一:告别______,遇见美好
题目二:遇见未来的自己
写作提示:(1)如果选择题目一,请补全题目;(2)可先在草稿纸上列出简要提纲再动笔写作;(3)可据需要使用本学期学到的一些写作技巧,如抓住特点,理清思路,突出中心,合理展开联想想象等;(4)避开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略。唐及民四川2023年12月24日
这是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在世界影响力增强的表现,我们为生活在这个伟大国度和伟大时代感到自豪!
星空飞燕四川2023年12月24日
中国的传统文化节日将逐渐被世界认可并传承下去,这是华夏文明被人类认可的充分体现。
课堂实录片段一
课堂实录片段二
师:我们常说《朝花夕拾》中的故事,如早上绽放的花朵一样五彩缤纷,请为你感悟最深的一章故事送上一朵花,你会送什么颜色呢?请同学们一起来交流探讨。
生:我要送给《狗·猫·鼠》一朵黑色的花。因为故事中写道小说中的黑猫带着一丝妖气,实在有些瘆人,并且鲁迅先生说,它是一副媚态的伪君子,所以我想送一朵黑色的花批判它。
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我要送给《父亲的病》一朵黑色的花。因为陈莲河这种庸医,草菅人命,巫医不分,让我看到了人性的丑恶。
……
师:好极了,同学们把《朝花夕拾》这本书读得有趣、有味、有自己的见解。每一朵花都散放着芬芳,共同构成了缤纷多彩的珍贵回忆。
……
师:从大闹天宫、取经初期不计后果的“一棒打死”再到后期为了师傅委曲求全,成功骗得老妖信任,你能看到孙悟空有哪些变化?
生:孙悟空处理事情越来越有效了。
生:孙悟空能控制自己的脾气了。
师:塞林格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书中这样说道:“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
你能联系孙悟空的成长历程,说说这句话中“英勇”和“卑贱”该如何理解吗?
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真好,你破解了成长的密码。
……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⑤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⑥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⑦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节选自《论语》)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诸葛亮《诫子书》)
我做了错事,他一边批评我一边帮我。
《遇见自己》
作者:爱神新月
有人喜欢你
那是他在你身上
照见了他喜欢的特质
跟你无关
淡然面对,并做回自己
有人讨厌你
那是他在你身上
投射到他排斥的自己
跟你无关
坦然面对,并做好自己
有人欣赏你
那是他透过你碰撞了内在的自己
跟你无关
欣然面对,并平静做自己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
相遇或者离开
爱或者怨恨
都只是,遇见了自己
珍惜遇见的每一个人吧
因为也许他就是你自己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综合题,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八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读•书,读•思,读•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共三大题,15小题,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直译文句请完成下列句子的翻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