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枣儿预习练 2024年寒假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629507/0-173683490839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9.枣儿预习练 2024年寒假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629507/0-173683490843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9.枣儿预习练 2024年寒假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629507/0-173683490845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9.枣儿预习练 2024年寒假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展开
这是一份19.枣儿预习练 2024年寒假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掸土(dǎn) 翘首(qià) 横匾(biǎn)
B.嚼食(jué) 雕塑(sù) 折叠(zhé)
C.童谣(yá) 蓦然(mù) 骑跨(kuà)
D.塞进(sāi) 钢盔(kuī) 凝视(níng)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时晨 翘首远望 踌躇满志B.蹲坑 心事重重 喃喃自语
C.算褂 津津有味 喜出望外D.拉勾 垂头丧气 囫囵吞枣
3.下列关于剧本《枣儿》的思想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剧本表现了感人至深的亲情,也表现了老一辈的深厚乡情。
B.剧本反映了当今社会家庭关系的变化,呼唤人们的温暖亲情和心灵沟通。
C.剧本反映了现代化过程中,青壮年离开乡土、老人孩子留守家园的农村状况;表现了社会变革时期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以及人们对传统、对精神家园的追寻;表现了社会的深刻变迁,企盼和呼唤人们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家园、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而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
D.剧本中,老人和小孩代表了新旧两种时代,批评了老人的怀旧思想,赞扬了小孩的纯真。
4.下列字形和字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威严 掸去(dǎn) 馋鬼 激动不己
B.囫囵 咀嚼(jiá) 跌倒 捶头丧气
C.凝视 踌躇(chú) 羡慕 心事重重
D.晒干 蓦然(mù) 掀起 喃喃自语
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老子个儿大,儿子个儿能小吗!
B.脏啥,尿得我全身痒丝丝、热乎乎的!
C.我爹的故事才多呢——我该回去了,我要回去等我爹。
D.吃吧,树上的枣儿多着呢!
二、综合性学习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孤guǎ老人和留守儿童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说:“你若是一个感恩的人,你的心中就能装载整个世界!”你可以貌不惊人,才疏学浅,甚至可以身戴伤残,但你不能忘记感恩。感恩的第一步就是孝亲敬老。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人间没有温情的留驻,犹如夜空失去星星的照耀,会àn然失色。让我们爱老人和小孩吧,像爱自己一样!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孤guǎ( ) 装载( ) àn( )然失色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正确写法是“ ”。
(3)“才疏学浅”中“疏”的意思是:
A.疏忽 B.关系远 C.浅薄 D.分散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一个整句。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飘逝的风筝
徐国平
三月的暖风一吹,鹞爷就一大早儿拿起那只风筝,迈出了家门。
那是一只“年年有余”的风筝。鹞爷有个习惯,扎风筝从不重复,每年都要出新一个花样。若在过去,扎糊这种风筝,再简单不过,用不了一天工夫。如今却不行了,整整折腾了半月。不是技不如前,是自己老了,两眼发花,双手也发抖。
此刻,整个村庄像被掏空了身子一样,甚至连声犬吠鸡鸣都听不到。鹞爷一边走着,一边四下观望着。若在以往,身后总会尾随着一群欢天喜地的孩子,一个个抢夺着他手中的风筝。
唉,娃们一个个都去哪儿了?鹞爷心里猜想着,整个人就显得失魂落魄,无精打采。是啊,一个人放风筝,还有啥意思啊?
一路上,那些残墙断壁、破砖瓦砾、树林和那些废弃的打麦场,被风吹过,尘土飞扬,凌乱不堪。两台从早到晚狂叫不止的挖掘机,正一口口地蚕食着那一排排早已空无一人的院落。鹞爷瞧着心痛,就像被抽筋剥皮一般难受。很快,自家那三间旧屋也难逃一劫了,只是满屋子的风筝,又将栖身何处?
鹞爷忧心忡忡,步履沉缓,一直走出村外,老半天也没碰上一个人,甚至连一只鸡和狗都没撞见。只有一些像是找不着窝栖落的麻雀,唧唧喳喳在他四周焦躁不安地飞过。
村外的那大片麦地,整整荒废了一个冬天,听说要建飞机场。倒是一些不敢寂寞的春草早早破土,钻出一棵棵嫩芽。鹞爷站在地头,先舒展开双臂,又抻了一下脖颈。沉重了一个冬天的身子,都有些迈不动脚步了。
这时,一阵春风拂来,那只风筝有些急不可待地拽紧了他的手。鹞爷浑身上下顿然觉得轻飘飘的,如同要离开地面飞起来一样。
若在过去,鹞爷早就手脚利落地将风筝放飞起来,心也随着风筝,飞到天上去了。如今,鹞爷却攥紧风筝,迟迟不肯撒手。
鹞爷又想到过去。他自幼就跟师傅扎风筝。这辈子,连他自己也数不清扎了多少只风筝。每只风筝经过他的手,都活灵活现。一到阳春,方圆百里的天空,都会飘曳着他扎的风筝,千姿百态,五花八门。那些走在归途上的人老远瞅着,就觉得离家近了,浑身的疲惫便飞到九霄云外。
后来,鹞爷成了民间艺人,还上过电视报纸,甚至大洋彼岸的一些老外都来参观他的手艺。只是,他手艺慢慢失传了,现在的年轻人谁还学这些费事的玩意。而且,大都跑到城里,一走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心也收不回来了。
最初,儿子大龙还跟他学扎风筝。可刚刚学了个皮毛,便被一帮记者吹捧成风筝世家的传人。大龙心高气燥,觉得小村子施展不开,跑到城里开了一家风筝作坊。好几次,大龙苦口婆心劝他也搬到城里去赚大钱,鹞爷却一口回绝了,他知道儿子无非让他去做招牌,糊弄人。
唉,不想这么多了,趁着天暖风轻,还是放风筝吧。
很快,天上飞起一只风筝。风儿似乎有些飘忽不定,那只风筝像只失群的孤雁,在空中东一头西一头地上下乱窜。鹞爷仰着脖梗,望着蔚蓝的天空,正专心致志地操弄着风筝,突然,一声嫩生生的童音传来,老爷爷,放风筝好玩吗?
鹞爷低头一看,不知何时,身边多了一个男孩,正一脸好奇地望着他。终见有人陪了,鹞爷的心情豁然开朗起来。他连忙将手中的风筝线递给男孩,有些蛊惑地说“你玩一下,就知道了。”
男孩怯生生地接过风筝线,有些不知所措。鹞爷在一旁吆喝着,拽紧线,快跑起来啊!
男孩立马牵着那只风筝在麦地里奔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鹞爷远远地望着,眼前一会儿闪过儿子的影子,一会儿又闪过孙子的影子。
突然,男孩像是被脚下的什么东西给绊倒了,风筝线随之撒手松开。男孩爬起来,紧追了几步,却没有拽住随风筝渐渐升起的风筝线,只好哭着跑回鹞爷跟前。鹞爷没有责备,一脸温和地劝慰着男孩,没关系,风筝早晚要飞走的。
男孩用手抹了一下眼角的泪,问,风筝还能飞回来吗?鹞爷望着那只风筝摇了摇头,没有吱声。
男孩撅着小嘴,有些难过。许久,鹞爷才开口问男孩,你家在哪里,怎么一个人跑出来了?男孩晃了晃脑壳说,他的家在很远的城里,学校放假,父亲开车带他回来寻根祭祖的。说着,男孩伸手指了指麦地远处。果真,有一辆轿车,停在一块老坟地前,几个人正在里面烧香焚纸。
鹞爷心一动,随口问,告诉爷爷,根是啥?
男孩一脸迷茫,摇头不知。
鹞爷就仰头指了指天上的风筝说,根是啥?根就是你手中的那根风筝线,人就是天上的风筝。有根线扯着还能落回来,如果那根线断了,就四处漂泊,永远也飞不回来了。
男孩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此刻,就见那只摆脱了束缚的风筝有些飘摇不定地朝下沉落了一会儿,最后猛然折了一个方向,有些留恋地渐渐飞高了,飞远了,最终淡出了鹞爷的视线。
(选自《时代文学》2017年第11期,有删改)
7.阅读全文,完成了下面的填空。
这篇小小说以 为线索,以一位民间艺人——鹞爷为主人公,以 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具有强烈现实意义的故事。
8.文中写到“鹞爷又想到过去”,鹞爷想到了哪些事情?小说写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请概括并分析。
9.下面的语句耐人寻味,请结合加点的词语进行品析。
整个村庄像被掏空了身子一样,甚至连声犬吠鸡鸣都听不到。
10.陈之藩在《失根的兰花》中写道,“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文中鹞爷所说的“根”又有哪些内涵?
11.小说借塑造“鹞爷”这一人物,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
12.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飘逝的风筝
①三月的暖风一吹,催着万物,都跟长了翅膀一样。
②鹞爷也感觉到了,一大早儿就拿起那只“年年有余”的风筝,迈出了家门。
③整个村庄像被掏空了身子一样,甚至连声犬吠鸡鸣都听不到……若在以往,鹞爷身后总会尾随着一群欢天喜地的孩子,一个个抢夺着他手中的风筝。
④唉,娃们一个个都去哪儿了?
⑤一路上,那些残墙断壁、破砖瓦砾、树林和那些废弃的打麦场,被风吹过,尘土飞扬,凌乱不堪。两台从早到晚狂叫不止的挖掘机,正一口口地蚕食着那一排排早已空无一人的院落。
⑥鹞爷瞧着心痛,就像被抽筋剥皮一般难受。很快,自家那三间旧屋也难逃一劫了……
⑦鹞爷忧心忡忡,步履沉缓,一直走出村外。村外的那大片麦地,整整荒废了一个冬天,听说要建飞机场。
⑧一阵春风吹来,那只风筝有些急不可待地拽紧了他的手。若在过去,鹞爷早就手脚利落地将风筝放飞起来,心也随着风筝,飞到天上去了。如今,鹞爷却攥紧风筝,迟迟不肯撒手。
⑨鹞爷又想到过去。他自幼就跟师傅扎风筝。这辈子,连他自己也数不清扎了多少只风筝。每只风筝经过他的手,都活灵活现,千姿百态。那些走在归途上的人老远瞅着,就觉得离家近了,浑身的疲惫便飞到九霄云外。
⑩后来,鹞爷成了民间艺人,还上过电视报纸,甚至一些老外都来参观他的手艺。只是,他手艺慢慢失传了,现在的年轻人谁还学这些费事的玩意。而且,大都跑到城里,一走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心也收不回来了。
⑪最初,儿子大龙还跟他学扎风筝。可刚刚学了个皮毛,便被一帮记者吹捧成风筝世家的传人。大龙心高气傲,觉得小村子施展不开,跑到城里开了一家风筝作坊。好几次,大龙苦口婆心劝他也搬到城里去赚大钱,鹞爷却一口回绝了……
⑫鹞爷仰着脖梗,望着天空,正专心致志地放风筝,突然,一声脆生生的童音传来,老爷爷,放风筝好玩吗?
⑬你玩一下,就知道了。他连忙将手中的风筝线递给男孩,有些蛊惑地说。
⑭男孩牵着那只风筝在麦地里奔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鹞爷远远地望着,眼前一会儿闪过儿子的影子,一会儿又闪过孙子的影子。
⑮突然,男孩像是被脚下的什么东西给绊倒了,风筝线随之撒手松开。男孩爬起来,紧追了几步,却没有拽住随风筝渐渐升起的风筝线,只好哭着跑到鹞爷跟前。
⑯鹞爷没有责备,一脸温和地劝慰着男孩,没关系,风筝早晚要飞走的。
⑰男孩用手抹了一下眼角的泪,问,风筝还能飞回来吗?鹞爷望着那只风筝摇了摇头,没有吱声。
⑱男孩有些难过。许久,鹞爷才开口问男孩,你家在哪里,怎么一个人跑出来了?男孩晃了晃脑壳说,他的家在很远的城里,学校放假,父亲开车带他回来寻根祭祖的。说着,男孩伸手指了指麦地远处。果真,有一辆轿车,停在一块老坟地前,几个人正在烧香焚纸。
⑲鹞爷心一动,随口问,告诉爷爷,根是啥?
⑳男孩一脸迷茫,摇头不知。
㉑鹞爷就仰头指了指天上的风筝说,根是啥?根就是你手中的那根风筝线,人就是天上的风筝。有根线扯着还能落下来,如果那根线断了,就四处漂泊,永远也飞不回来了。
㉒男孩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㉓此刻,就见那只摆脱了束缚的风筝有些飘摇不定地朝下沉落了一会儿,最后猛然折了一个方向,有些留恋地渐渐飞高了,飞远了,最终淡出了鹞爷的视线。
㉔恍然间,鹞爷觉得手心一湿,低头一看,是一滴滚落的老泪,他揉了揉眼睛,那么困惑,那么茫然……
(有删改)
(1)读完本文,你觉得文中的鹞爷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概括。
(2)品析文章第五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3)文章设置男孩放风筝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4)《飘逝的风筝》这一题目有何含义?
四、填空题
13.内容理解
14.分析下面台词中蕴含的象征意味。
(1)老人 甜是甜,不中看,谁要啊。
(2)老人 听好,我讲完一个故事,你才能吃一颗枣儿。噢,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
(3)男孩 迷路了吧?
15.本文作者 ,当代剧作家。本文曾经荣获1999 (小品小戏奖)一等奖,并囊括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演员奖。
A.孙鸿 B.王子华 C.中国曹禺戏剧奖 D.中国老舍戏剧奖
16.词语解释连线
蹑手蹑脚 猛然;不经心地。
蓦然 完整,整个儿。
囫囵 不眨眼地看。
凝视 连续不断与自己小声说话。
喃喃自语 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踌躇 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
无可奈何 犹豫不决。
参考答案:
1.D
2.B
3.D
4.C
5.A
6. (1)孤guǎ(寡) 装载(zài) àn(黯)然失色 (2)身戴伤残 身带伤残
(3)C
(4)让我们像爱自己一样爱老人和小孩吧!
7. 风筝 即将消失的村庄 8.事情:①自幼学艺扎风筝,经他手的风筝活灵活现,给归途的人以慰藉;②后来成为民间艺人,上过电视,吸引过外国人参观;③手艺失传,儿子只学了点皮毛,去城里开店赚钱。 作用:①交代主人公鹞爷和故事的背景,补充故事情节;②为下文鹞爷和小男孩放风筝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③暗示文章主旨,重视“根”的传承,不忘初心。 9.“掏空了身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整个村庄只剩一个空壳的现状,突出了了村庄的寂寥、落寞和破败,暗示着村庄即将消失,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情景的低沉与无奈的心情。 10.示例:①根是生“我”养“我”的故土情,是漂泊在外的人的依靠和精神慰藉,②根是传统文化和手艺传承的源泉。③根是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让我们迷失了,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11.示例:反映了留守老人(传统民间艺人)的落寞;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与农村土地资源保护的矛盾;大量农村劳动力与人才的流失;传统手艺无人传承和继承变质的现状;现代人对“根”的迷失等。思考:重视民间艺人的手艺,改变乡村破败落后的现状,吸引人才回流,传统工艺也要不断继承和发展,与时俱进;追本溯源,不忘初心;重视“根”的教育与传承。
12.(1)鹞爷是一个扎风筝技艺精湛、淡泊名利、固守传统技艺、渴望亲情、对农村前景深感忧虑的民间老艺人。
(2)“蚕食”意思是像蚕吃桑叶那样一点儿一点儿地吃掉,比喻逐步侵占,形象地写出了挖掘机一点儿一点儿摧毁村庄院落的动作,传达出鹞爷对农村美好家园渐渐消逝的痛心与无奈。
(3)这一情节照应了文章题目;表现了鹞爷复杂的内心,丰富了人物形象;促人思考“根”是什么,照应了文章题目,深化了小说主题。
(4)“飘逝的风筝”不仅仅指鹞爷给男孩放但最终飞走的风筝,也是指面临消失的传统技艺,更是指逐渐衰落的乡村文明。
13. 由来(来历) 乐趣 救过老人的命 感恩 故土 儿子 无私
14. 委婉地批评了只看外表不注重内在的世俗风气。 隐含着对既往岁月、传统生活、精神家园的感情。 “迷路”喻指情感的迷失、人生的迷失。
15. A C
16.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蓦然:猛然;不经心地。
囫囵:完整,整个儿。
凝视:不眨眼地看。
喃喃自语:连续不断与自己小声说话。 ,
踌躇:犹豫不决。
无可奈何: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
老人讲的三个故事及寓意
枣树的
表明老人曾经有过贫穷但不乏 的童年
枣树
流露出老人对枣树的 之情,表现了他对 的热爱。
在灾荒年月,是枣儿救了老人和 的命。
表明老人十分感激老伴儿的 ,也进一步表明在灾荒年月里父子二人相依为命。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D
B
D
C
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曹刿论战预习练 2024年寒假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综合性学习,文言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7.溜索预习练 2024年寒假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语言表达,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5.孔乙己预习练 2024年寒假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语言表达,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