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礼记》二则预习练 2024年寒假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629480/0-173683486570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2.《礼记》二则预习练 2024年寒假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629480/0-17368348657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2.《礼记》二则预习练 2024年寒假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展开
这是一份22.《礼记》二则预习练 2024年寒假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文言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基础知识综合
1.先贤之道,悟其义理,需用心揣摩。三组同学欲模拟央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一生模拟当代读书人,一生扮演先贤,穿越古今,与古圣贤对话,以展示其阅读成果。请你完善对话脚本。
二、综合性学习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虽有至道
(2)教然后知困
(3)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虽有嘉肴》)
【乙】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①多②,或失则寡③,或失则易④,或失则止⑤。此四者,心⑥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节选自《礼记·学记》)
【注释】①则:于。②多:贪多求全、务为泛滥。③寡:孤陋寡闻、思路不开。④易:漫易轻忽。⑤止:故步自封。⑥心:心理。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不知其旨也( )
(2)教然后知困( )
(3)或失则多( )
(4)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心之莫同也”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此之谓乎B.教者必知之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辍耕之垄上
5.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曰:教学相长也。
(2)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6.请简要概括【甲】【乙】两文作者关于“教与学”方面的观点。
阅读《大道之行也》,回答各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修: (2)归:
8.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2)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9.下列关于大同社会理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下为公”,这是说社会财富属于社会的全体成员,但政权只属于统治者。
B.“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使社会保持和平安定。
C.“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意思是对各种年龄段的人群都要做出合适的安排。
D.“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可以看出儒家提出的“大同”社会是不满于当时的社会现实的。
【2017年中考湖南省长沙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2题至第15题。
吾母姓钟氏,名令嘉,出南昌名族。十八,归①先府君。时府君年四十余,任侠好客, 乐施与,散数千金,囊箧萧然②,越二载,生铨③,家益落,历困苦穷乏,人所不能堪者,吾母怡然无愁蹙状④,戚党⑤人争贤之。
铨九龄,母授《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⑥。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⑦,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
先府君苟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或怒不听,则屏息,俟怒少解,复力争之,听而后止。先府君在客邱,督铨学甚急,稍怠,即怒而数日不及一言:吾母垂涕扑之⑧,令跪读至熟乃已,未尝倦也。铨故不能荒于嬉,而母教由是益以严。
(选自蒋士铨《忠雅堂集》)
【注释】①归:古代女子出嫁叫“归”。先府君:指作者已去世的父亲。②囊箧萧然:这里是“钱物都用空里”的意思。③铨:作者蒋士铨自称。④愁蹙状:愁眉苦脸的样子。⑤戚党:亲威和乡邻。⑥吟哦声:读诗的声调。⑦少痊:病体略微好转些。⑧扑之:责打我(铨自指)。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家益落/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
B.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行拂乱其所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先府君苟有过/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
D.听而后止/河曲智叟笑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
11.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
B.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送东阳马生序》)
C.咨臣以当世之事 (《出师表》)
D.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 (《隆中对》)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2)令跪读至熟乃已,未尝倦也。
13.你如何评价母亲“垂涕扑之”的举动?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文段中母亲的哪些行为举动是值得我们称赞的。
四、作文
14.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学生应积极地走向社会,参加社会实践,为创建和谐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请你就自己的一次社会实践经历,写—个片段。2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 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精神自由(或自由) 和谐、诚信、友善等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1)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2)古义:困惑;今义:困难
(3)古义:幼而无父;今义:单独
3. 味美 困惑 有的人 优点,长处 4.C 5.(1)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2)(教师只有)了解了他们的心理,这样以后才能补救他们的过失。 6.【甲】文作者认为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即“教学相长”;【乙】文作者认为老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要善于培养、发扬学生的长处,补救学生的过失。
7.(1)培养(2)女子出嫁 8.(1)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了女。
(2)力气,厌恶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9.A
10.A 11.C 12.①她就指着贴在墙上的诗歌,教我低声念诵作为游戏。②(母亲)叫我跪在地上,把书读熟才罢休,从来不觉自己疲累。 13.“垂涕”表现出母亲对孩子的怜爱,“扑之”表现出母亲对孩子要求的严格。文段中母亲不畏贫穷、教子读书、劝夫改过、严格要求孩子等行为值得称赞。
14.星期四下午,我们乘坐着大巴前往敬老院,内心无比期待。一进敬老院,几位奶奶坐在门口,面带笑容的向我们打招呼,阳光般的笑容也让我觉得很温暖。一路上走着,经过的爷爷奶奶看着我们,我们伸出手向他们打招呼。我们表演了各种小节目,表演完,我们为他们送上礼物。当我们把每一份份礼物送到他们的手上,看着他们的笑容,我的心也变得甜滋滋的。岁月无情地在他们脸上留下痕迹,他们在老人院里没有家人的陪伴,十分孤单。我希望有更多机会去陪伴他们,给他们带来快乐。祝他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对话脚本
当代读书人:先生,今读《北冥有鱼》和《大道之行也》,深刻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之精深,古圣先贤之智慧,可否,请教先生几个问题。
先贤:请讲。
当代读书人:先生,周室衰微,诸侯割据,礼坏乐崩,世人争名逐利,而孔子、庄子这些先贤,他们求的是什么?
先贤:孔子求的是天下大同:人人都能得到社会关爱, ,货尽其用,人尽其力;庄子追求天性,一生崇尚的是 。
当代读书人: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血脉,我们今天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 正是于《大道之行也》“讲信修睦”中汲取的丰富营养。
先贤:寻文化之根,铸民族之魂,新时代青年,理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现个人的理想中彰显社会价值。
当代读书人:先生,请问当代青年应怎样理解“ ”?
先贤:这是一种敢于冲破羁绊,大胆追求理想境界的勇气。当代青年应树立远大的目标,坦然面对人生挫折,厚积薄发,做新时代栋梁之材。
当代读书人:是的,先生,多谢您的教诲。国家有信仰,人民有力量,我华夏儿女定将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2.陈涉世家预习练 2024年寒假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文言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1.《庄子》二则预习练 2024年寒假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文言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22课《礼记》二则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寒假预习作业(原卷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教学相长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教学相长”在教学中的意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