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嘹.亮 lià——liá,杞.人忧天 jǐ——qǐ; C.粗犷.kuàng——guǎng;
D.庇.护 pì——bì,惩.戒 chěng——chéng; 故选 B。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B.分岐——分歧,惊荒失措——惊荒失措; C.遮敝——遮蔽,翻来复去——翻来覆去; D.慷概——慷慨,安祥——安详;
故选 A。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中秋节期间,广州沿街的商铺挂上彩灯,造型各异的灯笼花.枝.招.展.。
国庆节来临,祖国各地花.团.锦.簇.,处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
重阳节前夜,大批广州市民前往莲花山登高祈福,景区内人.声.鼎.沸.。
A. 嘹.亮 lià
莅.临 lì
杞.人忧天 jǐ
B. 徘徊.huái
称.职 chèn
拈.轻怕重 niān
C. 粗犷.kuàng
怂.恿 sǒng
随声附和.hè
D. 庇.护 pì
【答案】B
惩.戒 chěng
刨.根问底 pá
【解析】
A. 诀别
绵延
大相径庭
B. 分岐
奥秘
惊荒失措
C. 贮蓄
遮敝
翻来复去
D. 慷概
安祥
见异思迁
【答案】A
【解析】
除夕之夜,绚丽多彩的广州塔灯光秀美.不.胜.收.,让游客们流连忘返。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花枝招展:形容女性打扮得十分艳丽。不能形容造型各异的灯笼,使用对象有误; B.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使用正确;
C.人声鼎沸: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现指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炸开了锅。使用正确; D.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使用正确;
故选 A。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9 月 23 日晚,第 19 届亚运会开幕式隆重在杭州的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
“智能”是杭州亚运会办赛理念之一,贯穿亚运会整个举办和筹备过程。
“数字火炬手”与现场的火炬手共同点燃了主火炬,改进了时空的限制。
本次亚运会中国队共获 201 枚金牌,其中 10 枚金牌的获得者来自广州。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A.语序不当,将“隆重在杭州的奥体中心体育场”改为“在杭州的奥体中心体育场隆重”; B.语序不当,将“举办和筹备”改为“筹备和举办”;
C.搭配不当,将“改进了时空的限制”改为“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故选 D。
请结合语境,按照括号中的提示补全对话。
周六,小语约小文同行,到海珠湖畔的广州市文化馆新馆打卡。
【游园活动】
逛传统中秋集市,观千年中秋文化展览,体验非遗作品制作……以“穿粤记•寻味中秋”为主题的大型 古风中秋游园会在广州市文化馆开幕。《寻味记》剧本游刷新“剧本游”常规玩法,游客进园后,开启寻味
之旅,解锁闯关秘籍,完成游园挑战,领略文化魅力。
【对话内容】
小文:哇,这里的园林建筑全是古色古香的,满满的汉唐风格。
小语:走,游园会已经开幕了,我们一起去体验《寻味记》剧本游吧。 小文:这个剧本游有什么特色?
小语:①。(简单解说《寻味记》剧本游的特色) 小文:真有创意!这个游园会还有其他活动吗?
小语:当然有。你可以去学月饼制作,玩投壶射箭,体验非遗作品制作…… 小文:原来有这么多的好活动。可是我对这些都不熟悉,不太敢去体验。 小语:②。(鼓励小文参与各类活动)
【答案】① “互动性演绎+沉浸式剧本”是其基本模式,我们进入活动区就开启寻味之旅、李白、苏
轼等各朝大咖不期而遇,完成游园挑战②. 小文,逛传统中秋集市,体验非遗作品制作……美妙的体验可以开拓我们的事业,勇于尝试才会收获惊喜
【解析】
【详解】①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
根据“《寻味记》剧本游刷新‘剧本游’常规玩法,游客进园后,开启寻味之旅,解锁闯关秘籍,完成游园挑战,领略文化魅力”可以简单解说《寻味记》剧本游的特色。如开创“互动性演绎+沉浸式剧本”模式。 古风文化馆园区被巧妙地打造成沉浸式户外“剧本游”活动区,游客进园后,可以开启寻味之旅,与“穿越”而来的唐太宗、李白、欧阳修、苏轼等各朝大咖不期而遇,解锁闯关秘籍,完成游园挑战,体验中秋民俗,领略文化魅力。
②本题考查劝说语。
根据小文“原来有这么多的好活动。可是我对这些都不熟悉,不太敢去体验”的实际情况,可从勇于尝试、 深入体验的而居的分析作答,注意表达得体。
示例:小文,别害怕!中秋集市和文化展览是了解传统文化的绝佳机会。即使对这些不熟悉,正是学习的 好时机。月饼制作、投壶射箭,还有非遗作品制作,都是难得的体验。勇敢尝试,你会发现更多乐趣和惊 喜!
默写。
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②夕阳西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③,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④,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十二章》)
⑤晴空一鹤排云上,。(刘禹锡《秋词(其一)》)
⑥,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下面是小文在活页本上做的诗句分类整理,请根据批注完成表格。
【答案】①. 随君直到夜郎西②. 断肠人在天涯③. 遥怜故园菊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⑤. 便引诗情到碧霄⑥. 夜阑卧听风吹雨⑦. 秋风萧瑟⑧. 洪波涌起⑨. 君问归期未有期
⑩. 巴山夜雨涨秋池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霄、阑、萧、瑟。
二、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共 46 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 学无以广才,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多不接世,悲守穷庐。
(选自诸葛亮《诫子书》)
乙
司马温公①幼时,患②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③矣。独闭门不出,迨④能倍讽⑤ 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 所得多矣。”
(选自朱熹《三朝名臣言行录》,有删改)
诗句
批注
出处
①,。
秋风飒飒,波涛汹涌。
曹操《观沧海》
②,
。
秋雨满池,归期未定。
李商隐《夜雨寄北》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秋月映江,影随水动。
李白《峨眉山月歌》
[注]①司马温公:即司马光。②患:担心。③游息:玩耍休息。④迨:等到。⑤倍讽:背诵。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君子之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意.与日去意.暇甚
将复何及.及.其家穿井
迨能倍讽乃.止去后乃.至
把“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翻译成现代汉语。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甲文是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信,旨在劝勉儿子志存高远,修身治学。
甲文中作者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
乙文中司马光幼年时因患疾病而记忆力不如别人,于是更加勤奋背诵。
两篇选文都谈及学习与成才,表明一个人要想成才,认真学习很重要。
两篇选文都谈到惜时,在文中各有怎样的表述?请分别写出。
【答案】(1)D(2)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3)C
(4)甲文“年与时驰,意与日去,多不接世,将复何及”;
乙文“众兄弟既成诵。独闭门不出”“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所得多矣”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行:品行,操守/行走; B.意:意志/神情,态度; C.及:来得及/等到;
D.乃:意思相同,才; 故选 D。
【小问 2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 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非,不是;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无以:没有什么可以用来;明志:明确志向;致远:达到远大目 标。
【小问 3 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
C.根据乙文“患记问不若人”意思是,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患:担心;题干中“因 患疾病而记忆力不如别人”理解错误;
故选 C。
【小问 4 详解】
本题考查对比阅读。
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结合甲文“年与时驰,意与日去,多不接世,悲守穷庐”意思是,年华随 同时光飞快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大多不接触世事,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困守在自己破 败的房子里。可知本句谈惜时;
结合乙文“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闭门不出”意思是,别的兄弟会背诵了,就去玩耍休息;(司马光却)闭门不出,专心刻苦地读书;“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所得多矣”意思是,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会非常大。可知这两处说的是惜时。
【点睛】参考译文: 甲
品德高尚的人,依靠内心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来培养品德。不恬淡寡欲就无法使(自己的)志向明确,不清静寡欲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则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华随同时光飞快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衰 老后)大多不接触世事,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困守在自己破败的房子里。
乙
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所以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时,别的兄弟会背诵了,就去玩耍休息;(司马光却)闭门不出,专心刻苦地读书,一直到能够背的烂熟于心才停止。(因为)读书时下的工夫多,收获大,(所以)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会非常大!”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请找出首联中暗含旅途奔波之意的词语。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8. 客路9. 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而却无法回到故乡的一种遗憾。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本题考查词句赏析。
首联中,“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青山”点题中“北固山”。作者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 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作者此刻在北固山外的驿路上,他还要乘 船到别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故应填“客路”。
【小问 2 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古诗的情感。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意思是:寄出去的家信不知到达什么地方了,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书 到洛阳。这里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在自问自答中寄托思乡之情,同时用典,借“雁足传书”的故事寄托 思乡之情,此时的诗人孤身在外,不能与亲人团聚,心中不免有些遗憾,因此这里表达的是诗人的思乡之 情,还有不能和亲人团聚的遗憾之情。
班级开展“魅力广州•幸福广州”主题学习活动,小文收集了一些材料。 材料一:
小小“任嚣城”变为国家中心城市
把古时 0.05 平方公里的任嚣城,置于今天 7434 平方公里的广州来看,狭小得不值一提,正是从这里拉开序幕。
公元前 214 年,秦朝在岭南设南海郡,南海郡尉任嚣在此筑城,位置在现仓边路、越华路、中山四路、北京路一带,这弹丸之地开启了广州 2200 多年的建城史。6 年后,立南越国,兴建南越国宫署。此后两千多年间,历代官衙、署衙都建于此,这在世界城市史极为罕见。
宋代修筑了子城、东城和西城,史称“宋三城”,珠江沿岸形成了沿江商业区,明代永嘉侯朱亮祖扩 建广州城,并在越秀山上修筑了镇海楼。清代中叶以后,当时的珠江百舸争流,江畔西式建筑林立
1921 年,广州在中国首度设市。改革开放后,广州城市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今天,古老的白云山、越秀山层峦叠翠,与珠江新城的现代高楼遥相呼应,在这山水环抱的诗意生态里,无数弄潮儿汇聚于此
(摘编自《云山珠水广州城,循图溯源两千载》)
材料二:
据广州市统计局数据,2022 年末,广州常住人口为 1873.41 万,也就是说,每两个广州常住人口中, 广州已多次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幸福感”或许是市民对一座城市最大的肯定与褒奖,它往 往与城市的历史文化、生态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息息相关。
“新移民”在这座城市不仅能找到发展的机会,更能得到接纳和尊重。根据中国社科院社会心理研究 中心发布的《中国超大城市认同感调查报告》,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武汉七大城市中
广州接纳度排名第一。这座城市以人为本的气度和敢为人先的劲头从来不曾褪淡。2023 年福布斯中国发布中国消费活力城市排行榜,紧随北京、上海,较去年排名上升一位。强大完整的产业生态、链接全球的枢 纽网络、开放包容的商住环境,正是这样的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人文性格,积淀出这座城近 3 万亿元的经济体量和全国商贸中心城市的厚重底蕴。
(摘编自《广州日报》)
材料三:
第 134 届广交会有多火爆?广交会期间(2023 年 10 月 15 日﹣11 月 4 日)的住宿预订量较去年同期提升 350%,人流如织,线下出口成交 223 亿美元。“如果一个城市办会展,就相当于一架飞机在这座城市上空撒钞票。”这是一位德国经济学家对会展经济做的比喻。67 年厚积薄发,广交世界,互利天下。
(摘编自《广交会:复苏的暖意,金秋的乐章》)
材料四:
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 年前三季度,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为 769.84 亿元,全市经济持续恢复向好。
2023 年前三季度广州市经济运行简况(部分)
(摘编自广州市统计局网站)
为介绍广州的建城历史,小文对材料做了整理。其中与材料不相符的一项是()
任嚣城仅 0.05 平方公里,这弹丸之地开启广州 2200 多年的建城史。
赵佗立国后兴建的南越国宫署,两千多年来一直是广州的行政中心。
珠江沿岸在宋代便形成了商业区,清代中叶以后江畔西式建筑林立。
1921 年广州首度设市,改革开放后,广州发展为国际化超大型城市。
为总结广州的发展成绩,小文对材料做了归纳。其中与材料相符的一项是()
统计项目
外贸进出口总值
金融业实现增加值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外贸出口总值
外贸进口总值
数值
(亿元)
4863.5
3290.1
2134.70
8237.54
392.67
同比增长
18.5%
﹣5.7%
7.7%
6.4%
4.4%
广州在中国消费活力城市排行榜中排名全国第三,紧随上海、北京。
2023 年前三季度,广州市的经济持续恢复向好,外贸进出口增长迅猛。
第 134 届广交会线下参会的境外采购商近 19 万人,成交额 223 亿美元。
被誉为“中国第一展”的广交会已举办了 67 年,厚积薄发,互利天下。
广州多次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小文想要探寻广州的“幸福密码”,你认为广州市民的幸 福感体现在哪里?请根据材料分点列出。
【答案】(1)D(2)B
(3)历史悠久、环境优美;具有海纳百川;供需两旺,互利天下。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D.“1921 年广州首度设市,改革开放后,广州发展为国际化超大型城市”表述错误。从材料一“1921 年, 广州在中国首度设市。改革开放后,广州城市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可知,1921 年广州在.中.国.首度设市。改革开放后,广州城市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并不是发展成为“国际化超大型城市”。
故选 D。
【小问 2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A.不相符,“广州在中国消费活力城市排行榜中排名全国第三,紧.随.上.海.、.北.京.”与材料二“2023 年福布斯中国发布中国消费活力城市排行榜,紧.随.北.京.、.上.海.,.较.去.年.排.名.上.升.一.位.。”不一致;
C.不相符,“第 134 届广交会线下参会的境外采购商近 19 万人,成.交.额.2.2.3.亿.美.元.。”与材料三“人流如织,线.下.出.口.成.交.2.2.3.亿.美.元.”说法不一致。由材料三可知,223 亿美元只是线下的成效额,总量的成交额应该远远超过线下的成交额;
D.不相符,“……的广交会已举办了 67 年,厚积薄发,互利天下。”与材料四“67 年厚积薄发,广.交.世.界., 互利天下。”表述不一致;
故选 B。
【小问 3 详解】
本题考查信息梳理与概括提炼能力。
根据材料一“公元前 214 年,秦朝在岭南设南海郡,史称‘任嚣城’……”“今天,古老的白云山,与珠江新城的现代高楼遥相呼应。天蓝、水清,在这山水环抱的诗意生态里,成就了这个独树一帜的国家历史 文化名城”可知,广州市民的幸福感体现在历史悠久、环境优美;
根据材料二“根据中国社科院社会心理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超大城市认同感调查报告》、上海、重庆、深
圳。这座城市以人为本的气度和敢为人先的劲头从来不曾褪淡,广州位列中国大陆城市第三、上海……广 州以包容的胸襟吸引了无数人汇聚于此、兼容并蓄的人文性格,可概括为:广州市民的幸福感体现在具有 海纳百川;
根据材料三“67 年厚积薄发,广交世界,可概括为:广州市民的幸福感体现在供需两旺,互利天下,从“2023 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长 4.2%”,可概括为广州市民的幸福感体现在:全市经济持续恢复向好。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养鼠贾平凹
①买了十三楼的一个单元房做书房,以为街道的灰尘不会上来,蚊子不会上来,却没想到上来了老鼠。 它一拃多长,皮毛淡黄,尖嘴长尾,眼睛漂亮。那天早上一开门,它正立在客厅,门猛地一响,似乎吓了一跳,跌坐在地上,便立即起身钻到另一个房间去了。
②我起先不愿意它留在书房,想了很多法子都无法捉住它和撵走它,毕竟是一条生命,那就养吧。一 养便养了四年,我还在养着。
③养老鼠其实不费劲,给它提供食物就是。第一次我在晚上离开书房时将一块馒头放在一块干净的秦砖上,第二天早上再来时,那馒头就不见了。以后的日子,我常在冰箱里备有两三个馒头。数月后,到了秋天,楼下的馒头店搬走了,没有了馒头,我就放了花生,有生花生和油炸过的花生,但它好像仅吃个三粒就不吃了。我以为松鼠是吃松子的,松鼠和老鼠应该是同一类,我在超市买了一包,回书房放了,还说: “给你过个生日!”可它也不吃松子。我就有些生气了。什么嘴呀,这么挑食的?!朋友请吃饭,剩下的鱼呀,排骨呀,油饼锅盔和饺子拿回来,全给它放了,它只吃锅盔。馒头和锅盔放得干了硬了,它也不吃。 有一次我买了晚饭,剩下一根火腿肠,趁晚上放在那里了。那么长的一根火腿肠,它竟吃得一点渣屑都不剩。原来它可以吃肉的,不要带骨头的那种。我每次外出吃饭便给它带些剩肉,它却又不吃了。丸子不吃, 糯米团不吃,方便面不吃,核桃仁葡萄干不吃;豆腐吃过一次,再放就不吃了。那它还吃什么呢?我想起一首歌: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抓了把米放在那里,结果它根本不吃。我看过漫画,老鼠是偷油的, 也会抱着鸡蛋,就在碟里放了菜油,它没有吃;放过一颗鸡蛋,它也没有动。而朋友送来的水果,比如梅子、苹果、梨、香蕉、猕猴桃,它只吃香蕉和猕猴桃。但也只是在香蕉和猕猴桃上咂出一个小洞,吃一点就是了。它还是喜欢吃馒头和锅盔。我就笑了,陕西人爱吃这些,它还真是陕西的老鼠。有时我也冒出个想法,这老鼠咋和我的饮食习惯差不多:不要求多奢华,但定要讲究。
④我的书房拥挤不堪,但还算乱中有序,我到了外边,尤其是晚上,想着那么大的房间里,堆放了那 么多东西,那些东西都不动,只有老鼠在其中穿行,如同巡夜一般,心里便充满了乐意。
⑤但我仍对老鼠发过两次火。一次我翻检那些汉唐石碑的拓片,发现有三四张被咬破了。我勃然大怒, 骂道:“老鼠,你听着,你竟敢咬我的拓片?我警告你,如果再敢咬书咬纸,我清理整个房间也要把你打
死!”从此,再没有发现它咬碎过什么。另一次,我擦拭客房中堂的案桌,案桌上供奉着唐时的一尊铜佛和两位菩萨的石像,竟然有了老鼠的屎粒和尿渍。我再次火冒三丈,大声警告:“你去死吧,老鼠!去死吧,明天我抱一只猫来。”但我去市场买猫的时候,主意又变了,何必要它的性命呢?返回来给佛上了香, 又供上水果和鲜花。我听见什么地方响了一下,我猜想肯定是老鼠在暗处耍我。我没有回头,只说了一句: “你记着!”
⑥它除了犯那两次错,后来再没有咬噬过什么,也不再到有佛像的条案和架子上去。我们互不见面, 我就是每天放食或隔空喊话;它在某外偷偷耍我,偶尔到我梦中。
⑦朋友们知道我在书房养着老鼠,都取笑我。我说:“这是一只听话的老鼠。”他们说:听话?该不 会说这是一只有文化的老鼠吧。”我脸上发烧,说:“它进来了,不得出去,我能不养吗?或许是一种缘 吧。”
⑧世上有那么多的老鼠,为什么偏就这一只老鼠进了我的书房?它从地面到十三楼,容易吗?它是冲 着书籍来的,冲着古董玩物来的?那它真是有文化的老鼠了。如果它没有文化,那四年了,它白天里要看 我读书写作,听我和朋友们说文论艺,晚上又和书籍古玩在一起,也该有些文化了吧。所以,我觉得我养 老鼠并不丢人,也不是无聊。
⑨二零一四年九月二十四日下午下午,我在书房里写小说,到了黄昏,写累了,摘下眼镜凝视对面的佛像。四年了,这是我第二次看到它。它还是那么一拃长,皮毛淡黄。它在那里背向着我,突然上半身立起来,两只前爪举着,然后俯下身去;上半身立起举着前爪,又俯下身去。我一下子惊呆了,也感动不已。 我没有弄出声响,看着它做完三次动作,然后便去了另一个房间。等它走了,我吁了口气,放下正写的小说,就写下了这篇小文。
(选自《贾平凹散文集·游戏人间》,有删改)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选文开头写作者抓不住又撵不走老鼠的处境,引出下文养鼠的经历。
作者发现老鼠最爱吃的是馒头和锅盔,于是调侃它是一只陕西老鼠。
作者看到老鼠咬坏的拓片时,便想买猫来捉老鼠,但最终不忍实施。
选文写了作者在书房养鼠的种种细节,语言幽默,富有生活气息。
请结合上下文,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划线句加点部分的表达效果。
那些东西都是不动的,只有老鼠在其中穿行,如.同.巡.夜.一.般.,心里便充满了乐意。
文中作者对老鼠的情感复杂而丰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作者认为这是一只“听话的”“有文化的”老鼠,为什么?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C(2)示例: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我”想象老鼠在书房里穿行的 情景。
示例:“我”想方设法捉它、撵它,不愿和它共处、想到它如巡夜般在偌大的房间穿行;老鼠咬坏汉 唐石碑的拓片,“我”勃然大怒;看到在佛像前学“我”拜佛,感动。
示例:老鼠被“我”“隔空喊话”教训过后再没犯过错;四年里,听“我”和朋友们说文论艺;老鼠 竟在佛前学“我”拜佛的动作,这是一只“听话的”“有文化的”老鼠。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C.有误,由“我在擦拭客房中堂的案桌,案桌上供奉着唐时的一尊铜佛和文殊普贤两位菩萨的石像,竟然 有了老鼠的屎粒和尿。‘你去死吧,老鼠!明天我抱一只猫来!’但当我去市场买猫的时候,主意又变了, 何必要它的性命呢”可知,“老鼠渍咬坏的拓片时”应为“老鼠在一尊铜佛和文殊普贤两位菩萨的石像拉屎撒尿时”。
故选 C。
【小问 2 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语言。
“如同巡夜一般”把老鼠在书籍、报刊和秦汉唐的陶器、木刻、石雕之间穿行比作人巡夜,运用了拟人的 修辞方法,这里是“我”想象老鼠在书房里穿行的情景,结合“心里便充满了乐意”可知,表现了“我” 养鼠的快乐。
【小问 3 详解】
本题考查对情感的理解。
由第②段“我起先不愿意它留在书房,想了很多法子都无法捉住它和撵走它”可知,可见“我”讨厌老鼠, 不愿和它共处;
由第③段“它还是喜欢吃馒头和锅盔,我就笑了,这老鼠咋和我的饮食习惯差不多”,由第④段“那些东 西都是不动的,只有老鼠在其中穿行,如同巡夜一般,心里便充满了乐意”可知,“我”发现它的饮食习 惯和自己相似、想到它如巡夜般在偌大的房间穿行,“我”内心充满乐意;
由第⑤段“一次我翻捡那些汉唐石碑的拓片,发现有三四张被咬破了。我勃然大怒”、“案桌上供奉着唐 时的一尊铜佛和文殊普贤两位菩萨的石像,竟然有了老鼠的屎粒和尿渍,我再一次火冒三丈”、“但当我 去市场买猫的时候,主意又变了,何必要它的性命呢”可知,老鼠咬坏汉唐石碑的拓片、在案桌的佛像前 拉屎撒尿,“我”勃然大怒,后来选择宽恕;
由⑨段“它在那里背向着我,突然上半身立起来,两个前爪举着,然后俯下身去;再上半身立起举着前爪, 又俯下身去。我一下子惊呆了,也感动不已”可知,看到在佛像前学“我”拜佛,“我”惊呆,感动。
【小问 4 详解】
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由第⑤段“我勃然大怒,骂道:‘老鼠,你听着,你竟敢咬我拓片?我警告你,如果再敢咬书咬纸,我彻 底清理房间也要把你打死。”从此,再没有发现它咬碎过什么”可知,老鼠被“我”“隔空喊话”教训过 后再没犯过错;
由第⑧段“如果它没有文化,那四年了,它白天里要看我读书写著,听着我和朋友们说文论艺,晚上又和 书籍古玩在一起,它也该有些文化了吧”可知,四年里,老鼠白天里要看“我”读书写作,听“我”和朋 友们说文论艺,晚上又和书籍古玩在一起;由“它在那里背向着我,突然上半身立起来,两个前爪举着, 然后俯下身去;再上半身立起举着前爪,又俯下身去。我一下子惊呆了,也感动不已”可知,老鼠竟在佛 前学“我”拜佛的动作。由此可知,这是一只“听话的”“有文化的”老鼠。
三、第三部分写作(共 50 分)
作文。
盘点 2023 年,你有属于自己的年度关键词吗?请用一个词描述你 2023 年的生活,以“,我的年度关键词”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拟写提纲再作文;②550 字以上
【答案】例文:
坚韧,我的年度关键词
2023 年,这一年,我始终保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
一月份。面对全新的课程和更严格的要求,每天的课程都排得满满的,我都在努力地吸收新知识,虽 然我会对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感到困惑,但是在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下,我一直努力学习。
四月份。我深爱的祖父突然离世。那段时间,每天都在思念祖父的陪伴和关爱,在家人和朋友的关爱 下,我学会了珍惜当下。
八月份。医生告诉我需要休养数月才能康复。然而,我坚定了意志,没有放弃,每天做康复运动,我 终于重返球场。
九月份。开学了,初中生活是枯燥乏味的,上课也总会走神,思绪跟着饭香飘到了食堂。我被老师叫 起来懵懵懂懂的回答完问题,又懵懵懂懂的坐下,下课后却不知自己干了什么。宿舍的晚上却是有趣的, 有老鼠咯吱咯吱磕方便面的声音,有嘻嘻哈哈聊天的声音,有在床上翻滚的嘎吱声,各种嘈杂的声音混在 一起,却被宿管阿姨的脚步声制止了。我每次都是装睡躲过宿管阿姨的袭击,却常常装着装着睡着了…… 早上的宿舍也是嘈杂的,也不知谁带的头儿,总是没到五点钟就在宿舍里说话,你不得不醒。我总是躺在 上铺,透过玻璃看外面的风景。每次中午放学,我们便会疯一样冲向食堂。为了进食堂时排在前面,我宁 愿跑岔气。我每天会吃鸡蛋,也会偶尔吃一回包子,十分美味。
十二月份。面对紧张的复习和考试压力,我每天努力复习每一门课程的知识点,我坚定了信心,最终
取得了满意的成绩。
回顾 2023 年,在挑战和困难面前,我没有放弃,勇往直前。我相信,我会更加坚定地前行。坚韧,将一直陪伴着我成长和进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本篇习作要求以“,我的年度关键词”为题进行创作,写一篇记叙文。“关 键词”原意指能体现一篇文章或一部著作的中心概念的词语。“我的年度关键词”,可以理解为,在年终盘点时,可以高度概括你一年中,重要经历、精神面貌、思想观念的词汇。习作可以回忆过去一年中你经历的重要事件,写出当时的具体感受,挖掘背后的深刻意义。文章可以围绕“坚韧、自信、乐观、勤奋、丰富”等方向立意。
第二,选材及思路点拨。本篇习作要求写成一篇回忆性记叙文,过去的一年中,总有一些难忘的人和事, 成长的背后会有一小段平凡或深刻的故事。在这些重要的经历中,那些可以概括你的精神面貌和思想观念的词汇,就是你的年度关键词。习作可以回忆过去一年的生活中、学习中难忘的经历,比如:学习成绩提高;家庭关系更和谐;友情更加稳固;遭遇的不幸等,这些都可以是选材方向。文章开头可以开门见山, 指出自己的“年度关键词”是什么;中间段落要把反映关键词的相关事情写清楚,可以运用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等写作手法,写出自己当时具体感受。文章的结尾可以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对“坚韧、 自信、乐观、勤奋、真实”等美好品质进行赞美,以此提升主题,加深文意。
名著阅读。(4 分)
请根据阅读积累,把表格补充完整。
人物
语言
事件
性格
①
“我这出家人, 宁 死 决 不 敢 行凶。我就死,也只是一身,如何理说?”
责 骂 悟 空 行凶, 打死了六个强盗。
善良慈悲
猪八戒
“师父,他的手重棍凶,把人打死,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
唆使师父念紧箍咒, 惩罚三打白骨精的悟空。
②
【答案】①. 唐僧②. 喜欢搬弄是非③. 藤野先生④. 添改讲义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和情节的把握。
①根据“我这出家人,宁死决不敢行凶。我就死,也只是一身,你却杀了他六人,如何理说”,可以判断出:这是唐僧。讲的是在取经路上遇 到了六个毛贼,孙悟空一棒子给打死了。唐僧嫌孙悟空滥杀无辜,一个劲儿絮叨悟空,孙悟空很不耐烦便一个筋斗溜之乎也。
②根据“师父,他的手重棍凶,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目哩”“唆使 师父念紧箍咒,惩罚三打白骨精的悟空”可知,写的是“三打白骨精”一节,唐僧肉眼凡胎,人妖不辨。 白骨精三番五次要摄取唐僧,均被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识破,孙悟空打死了白骨精。结果在八戒的怂恿下, 昏聩的唐僧竟然念了紧箍咒,并且写下休书,赶走了孙悟空。可知猪八戒的性格:喜欢搬弄是非。
③根据“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可以判断出: 这是藤野先生。在日本留学时藤野先生为鲁迅纠正解剖图。
④在《藤野先生》一文中写“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和“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可以判断出情节:藤野先生认真为鲁迅改讲义,表现出藤野先生认真负责的精神品质。
13 “爱你孤身走暗巷,爱你不跪的模样,爱你对峙过绝望”,结合名著中的具体事例分析其孤勇形象。
①鲁迅(《朝花夕拾》)
②孙悟空(《西游记》)
【答案】示例:孙悟空大闹天宫之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了五行山下唐僧西天取经按照佛祖旨意,将其四方大 石的六字金贴,从此孙悟空跟随唐僧西天取经,西天取经之路艰难务必,奋勇铲除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依 然坚持。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开放类试题,选择一个人物,然后结合名著相关情节分析其孤勇形象即可。
眼目哩!”
③
“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 然而……”
④
严谨认真
示例:鲁迅,在《无常》中,作者描述了“我”儿时在乡间迎神赛会和戏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说明 “无常”是一个具有人情味儿的鬼,他爽直公正的形象受到人们的喜爱。文章对打着“公理”“正义”旗 号的“正人君子”予以辛辣的嘲讽。鲁迅身处一个黑暗腐朽的社会,却以自己手中的笔为武器勇敢地与旧 势力做斗争,他是一个“孤勇者”。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答案),共20页。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 语文期末试题,共11页。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 语文期末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诗文默写,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的划线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