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 上册《第二单元劳动光荣》名师教学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624995/0-173673261140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 上册《第二单元劳动光荣》名师教学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624995/0-173673261146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 上册《第二单元劳动光荣》名师教学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624995/0-173673261148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 上册《第二单元劳动光荣》名师教学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624995/0-1736732611518/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 上册《第二单元劳动光荣》名师教学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624995/0-1736732611552/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 上册《第二单元劳动光荣》名师教学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624995/0-1736732611605/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 上册《第二单元劳动光荣》名师教学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624995/0-1736732611637/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 上册《第二单元劳动光荣》名师教学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624995/0-1736732611662/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 上册《第二单元劳动光荣》名师教学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 上册《第二单元劳动光荣》名师教学课件,共46页。
劳动光荣单元专题教学设计人物通讯的写作新闻类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导入0203目录劳动的崇高与美丽0405劳动的价值与意义还原劳动现场:选择其中一首古诗,阅读《诗经》或宋诗中与劳动相关的其他作品,以及西周或南宋时期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结合诗歌内容尽量还原劳作场景,形成资料摘要。报道或评论:根据所记录的材料特点,选择写一篇通讯或评论,表达自己对这位劳动者或这份职业的认识和思考。教学目标综合测评: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人物评选”榜单上不乏政治、科技、经济、文化等各行业的精英,但因为多位演艺人员入选,引起大众一片质疑讨论,最终的结果是一众演艺人员纷纷落选。针对此现象:(1)提出观点,并作150字左右的文字阐述。(2)选择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证明你的观点,200字左右。教学目标 出示一组劳动画面,学生描述画面: 出示一组劳动画面,学生描述画面:这几组图片展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图片中的人物在干什么?同学们可以互相交流谈一谈。品读警句——探究劳动意义如果人只是为了自己而劳动,他也许能成为有名的学者、绝顶的聪明人、出色的诗人,但他绝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完人和伟人。——马克思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高尔基阅读思考,然后完成题目。劳动却是产生一切力量、一切道德和一切幸福的威力无比的源泉。 ——拉·乔乃尼奥里世间没有一种具有真正价值的东西,可以不经过艰苦辛勤劳动而能够得到的。——爱迪生从此我不再仰脸看青天,不再低头看白水,只谨慎着我双双的脚步,我要一步步踏在泥土上,打上深深的脚印! ——朱自清人,不管是什么,应当从事劳动,汗流满面地工作,他生活的意义和目的、他的幸福、他的欢乐就在于此。 ——契诃夫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鲁迅持续不断地劳动是人生的铁律,也是艺术的铁律。——巴尔扎克愉快只是幸福的伴随现象,愉快如果不伴随以劳动,那么它不仅会迅速地失去价值,而且也会迅速地使人们的心灵堕落下来。——乌申斯基科学决不能不劳而获,除了汗流满面而外,没有其他获得的方法。热情幻想以整个身心去渴望,都不能代替劳动,世界上没有一种“轻易的科学”。 ——赫尔岑天才不能使人不必工作,不能代替劳动。要发展天才,必须长时间地学习和高度紧张地工作。人越有天才,他面临的任务也越复杂,越重要。 ——斯米尔诺夫2.告诉人们如何劳动的是那几句?3.对劳动作形象描述的是哪一句?4.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是哪句?1.思考:上述名言都和劳动有关,其中:阐述了劳动的重要性是那几句?5.上面的名言,告诉我们:人不仅要辛勒地劳动,而且要把自己的劳动和( )联系起来,这样才能提升人生的境界;对待劳动不仅要有勤奋的态度,( )也是必不可少的。6.如今,社会上有很多“啃老族”,靠祖上的家产生活而逍遥自在、不思进取。对此,你怎么看?写一段文字表达你看法,并引用上面的一句名言。领略风采——追寻劳动者的足迹 钟杨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钟扬援藏16年,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长期的高原工作让他积劳成疾,多次住进医院,但他都没有停下工作。多年来,钟扬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7年9月25日,钟杨在内蒙古工作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2018年4月,中宣部授予钟杨“时代楷模”称号。钟扬:立心天地厚颁奖词: 1946年8月,程开甲赴英留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程开甲放弃了国外优厚条件回到中国,1960年,加入我国核武器研究的队伍,从此消失20余年。从1963年第一次踏进罗布泊到1985年,程开甲一直生活在核试验基地,为开创中国核武器研究和核试验事业,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才智。程开甲设计了中国第一个具有创造性和准确性的核试验方案,设计和主持包括首次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武器、平洞、竖井和增强型原子弹在内的几十次试验。程开甲:两弹一星功勋颁奖词: 川藏线康定至德格这条险路,平均海拔超过3500米,被称为雪线邮路,途中的雀儿山被称为“雄鹰都飞不过去的山”。可其美多吉却已在这条雪线邮路上来回翻越了30年,他更是被乡亲们称为“雪山上的雄鹰”。 在此前接受封面新闻记者的采访时,其美多吉谈到自己最幸福的时刻就是每年送高考通知书的时候。每年此时,德格县的乡亲们都会从家里跑到邮车的分拣点,一看到绿色的邮车停靠,便会一起围过来。“本来是应该让我们的快递员分拣好再递上门的,但是乡亲们可等不了。”这时候,看着乡亲和孩子们脸上期盼的神情,其美多吉就会感觉这不仅是一份工作,“这真的就是在做善事,也是我做这份工作最幸福的时候。”其美多吉: 30年来走过的雪线邮路是孤独的,但他从来没有后悔过。“特别是临近春节,别人在家团圆,只有我们开着邮车,离家越来越远。其实,我们心里也盼着团圆啊,但我们的工作不能停下来,邮车必须得走。其美多吉: 颁奖词:1.上面三组材料中针对3位出色的劳动者,仿照前两组,给第三组材料的标题补充完整,字数限定在4一6个。3.第一、二组材料都是概写,请参照第三组材料,给钟扬和程开甲的事迹中添加一处细节描写。颁奖词:4.下面是袁隆平获得“2004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词。请在颁奖词前写一段袁隆平的事迹介绍。直面生活——思考劳动的本质城市中的“苦行僧”向湘龙他们队伍庞大、人数众多,带着妻儿老小的牵挂背井离乡;他们皮肤黝黑、衣着陈旧,顶着烈日散落在一个个工地;他们用一粒粒沙、一块块砖、一颗颗汗珠垒出栋栋高楼大厦,铸造城市的繁华美丽......他们就是被称为城市“苦行僧”的农民工。8月20日至21日,记者走进建筑工地,走近这群忙碌在生产一线的农民工,聆听他们的故事,感受他们的艰辛。钱是一元一角省下来的这里是地处迎丰中路的一处房地产建筑工地,工地上一台搅拌机“隆隆”作响,几台装载着砖块和砂浆的升降机上上下下,从楼下到楼上戴着安全帽的民工师傅有的在焊接、有的在挑沙、有的在浇筑混凝土......在一楼空坪上,来自芷江新店坪镇的毛瑞友正在切割钢筋,他在工地负责钢筋绑扎工作,根据工地的需要将钢筋按长短不一的规格用机器轧断,并弯成不同形状。 上午十点的太阳已经很热了,毛师傅递过来一根钢筋说:“你摸摸。”“真烫!”记者接过钢筋摸了一下。“今天太阳还不算厉害,前段时间,钢筋抓在手里能烫起泡,不过我们手粗糙、茧皮多又戴着手套也习惯了。”毛师傅笑着说。在他来回搬钢筋的空隙,我仔细看了一下他戴的手套,是那种很厚实的帆布手套,可能戴得久了,手套都缝补过。“天天干活,手套也不经磨,尤其是手掌的位置容易磨损,丢了又可惜,五六元一双呢。所以我自己用布补了一下,除非实在不能用了,再换新的。”毛师傅有些羞涩地说。戴着安全帽,长衣长裤裹得严严实实,烈日下,毛师傅挥汗如雨。“切割钢筋会冒火花,必须穿严实,没办法。”毛师傅抹了一把汗说。 今年43岁的毛师傅,来怀化打工已经有8个年头。他告诉记者,刚来怀化时工资是几十元一天,现在涨到了200元一天。“看起来工资高,但活不是天天有,再说现在物价比前几年高了,钱不好赚。”毛师傅有两个小孩,大的读高中,小的还在读幼儿园,一家人的开支也不是个小数目。“出来打工,就希望能将日子过好一些。”毛师傅说。 为了能多找些事做,多赚点钱,毛师傅在太平桥附近租了一个柴棚住,两百元一月。“今年爱人也来怀化了,在一家酒店做清洁工,一个月收入1000多元,总比在家里强。”毛师傅说。“你们都出来了,孩子谁管呢?”记者问。“大的住校,小的爷爷奶奶带。”毛师傅说。 一日三餐,毛师傅都是自己解决,早上在家吃,顺便将中饭做好带到工地吃,晚上回家自己做。“在工地上每餐伙食合计下来要八九元,还是自己做实惠些。”毛师傅说。每天晚上6点下班,毛师傅从工地步行半个小时来到太平桥市场买点菜,这个时候莱价要比白天便宜些。“菜不能买多,家里没冰箱,放过夜会坏。城里的物价要比农村高些,小莱都要4元多1公斤,肉都是30元1公斤。肉每天买一次,每天在工地做的都是体力活,不吃肉觉得没力气。”毛师傅感慨地说。在市场上挑选了一会,毛师傅买了肉、冬瓜和空心菜。 回到家,毛师傅拿起记账本将今天买菜的开支都记上。“收入多少,开支多少,记个账心里踏实些。”他说。妻子要晚上9点多才下班,毛师傅休息了一会儿,就开始煮饭炒莱,饭莱做好后,他将饭莱分成两份,自己先吃一份,妻子的那一份放在电饭煲里。“这样,妻子回来还能吃热的。”他说。 毛师傅的记账本上,除了盐米酱醋日常用品,再没有其他开支。“以前抽烟,这两年戒了。钱是一元一角省下来的,自己省一点,希望将来孩子能过得好一些,能够读大学找轻松一点儿的事做。”毛师傅说。只要干得动,就会干下去在工棚附近一个小屋里,里面铺满了管材、笼头和钢筋材料,一位老人进进出出的身影引起了记者注意。“我叫刘世阳,是邵阳市洞口县人,今年70多岁了,是工地年纪最大的,我在这里主要是负责看守材料。”刘师傅说。刘师傅告诉记者,他的儿子、孙子都在这家工地做工。去年春节,听儿子回家说工地缺守材料的,刘世阳二话没说,就来了。“以前儿子、孙子都在外面打工,一年到头难得见上一面。现在到工地守材料,虽然吃住条件比家里差些,但天天能看见儿子和孙子,开心。”刘师傅笑眯眯地说。“儿子出来了很多年,每年挣的钱要多些,孙子现在还刚起步,收入要低些。老师傅是200元一天,徒弟100元一天,毕竟徒弟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不过,从第二个月开始,徒弟的工资每月就会加5元,千久了,待遇也和老师傅一样了。”刘师傅介绍说。下午下班,吃过晚饭,一些工人就会来刘师傅的小屋子看电视,电视是刘师傅儿子买的彩电,刘师傅平时喜欢看时事节目和电视剧。近段时间看到电视上报道安全事故比较多,每次儿子、孙子上工地,他都要再三叮嘱注意安全操作。空闲时,工人们有时也会打打牌解闷,一盘也就几元钱的输赢,但刘师傅从来不准孙子打牌。“怕他年纪小,染上坏习惯。孙子很小的时候,他父亲就出来打工了,小孩基本上是我带大的,很多时候,我这个爷爷说话还管用些。”刘师傅说。“老伴在老家,我出来她也支持。人活一辈子不都是为了小孩呀。说实话,出来做事年纪大是大了些,但是能和儿子、孙子在一起,就是开心。只要千得动,就会干下去。”刘师傅说。想家,想老婆,想孩子和毛瑞友、刘世阳不同,来自辰溪的刘和来是只身在工地做事,今年开春到现在有半年多没回家了。将一袋袋水泥背到搅拌机旁,剪开封口搅拌水泥,虽然戴着帽子口罩,但每天下来还是灰头土脸,裤子也让汗水沁得硬邦邦的。刘师傅告诉记者,他做的是小工,工资比工地其他师傅要少些,每天150元。除了安全帽之外,工地也没有遮阳棚之类的防暑降温设施,实在太热,刘师傅就跑到水龙头下冲一把脸凉快一下。家虽然离怀化很近,坐车也就两个多小时,车费也就几十元钱,但刘师傅很少回去。“往家里跑多了,一个是影响工作,还有就是浪费钱,不划算。”刘师傅说。晚上下班,吃完晚饭洗完澡,刘师傅也会约上几个工地上的老乡到街上转一转,看到霓虹灯下一家老小散步的人,刘师傅也会想家,想老婆,想孩子。在睡觉前,他会给在家的父母、儿子打个电话,给老婆发个信息,工棚里不隔音,一些亲热的话,刘和来不好意思打电话说,怕隔壁的工友取笑,就只有发短信。打完电话,和工友们聊会天,刘和来打开手机放起了手机里存的音乐,准备上床休息,“曾经多少次跌倒在路上/曾经多少次折断过翅膀/如今我已不再感到彷徨/我想超越这平凡的奢望/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像飞翔在辽阔天空/就像穿行在无边的旷野/拥有挣脱一切的力量......”歌声在工棚里回荡,忙了一天,听一会儿歌,刘和来很快进入梦乡。怕干了活拿不到工钱“现在这个工地还好,每个月建筑公司将工资按时发到包工头手上,包工头也能及时发给我们。”毛瑞友师傅说在怀化打工这么久,毛瑞友也遇到过不给工资白干活的。“前年,加入一个工程队在城区一工地干了一年,工程队20多万元的工资款,建筑公司一直说资金困难到现在都没结账。好在我们的工头还比较仗义,给我们每个工人补了2000元生活费,要不然回家过年都是两手空空回去。”毛师傅说。“这两年还好,干完活,基本上工地老板都能将工钱结清。但是,有时候也会遇到包工头不地道,明明领了工人们工资又不按时发给工人。”刘和来师傅说。“出来做事,时间久了,也学会了挑工地和包工头,在做事之前,会在圈子里打听一下,工地实力如何,包工头的人品怎样。在工地辛辛苦苦忙碌一年,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将工钱拿回家。”刘师傅说。在工地上,毛瑞友、刘和来和他们的工友们头顶烈日辛勤劳作,建筑工程一天一个新面貌。在城市中,成千上万的外来民工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奔波着,一座座建筑物拔地而起,城市日益繁华美丽......回答下列问题:(四)尝试写作一、学习任务生活里有各种各样的劳动。现在作为一个报社见习记者,你有计划走近劳动现场,感受劳动的温度,记录劳动者跳动的脉搏。活动一:与他面对面 了解采访对象拓展相关认知拟定采访提纲活动二:跨越时空的报道学习报道范例还原劳动现场来自远古的报道活动三:身边的劳动者观察与记录报道与评论活动四:劳动者之歌编辑特刊展示交流二、学生活动1.搜集、阅读受访者的其他资料,多角度了解背景信息,丰富人物信息表;阅读新闻评论,梳理文章思路及观点,绘制思维导图。2.明确报道立场,选择报道角度,将诗歌改写成一篇新闻特写。3.2020年年初,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暴发,全国纷扰。危急关头,许多劳动者挺身而出,世人皆谓之英雄。你身边是否有这样的英雄,他们有怎样的事迹?对这些英雄的壮举,你有怎样的思考?请根据你的观察、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4.将你的阅读梳理、采访提纲、通讯和评论等文稿进行汇总,编辑成《你从远古走来——劳动者之歌》特刊并为这份特刊加上刊首语,作为你见习期的阶段性汇报。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