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2024学年全国部分地区初中语文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合集(含详细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辽宁省辽阳市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辽宁省辽阳市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大胆泼辣有点儿变态的虎妞,默写,名著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竹蔑(miè) 抱歉(bà) 商酌(zuó) 怏怏不乐(yàng)
B. 炽热(zhì) 矜持(jīn) 呜咽(yè) 以身作责(zé)
C. 深霄(xiā) 繁密(mì) 胸脯(pú) 锲而不舍(qiè)
D. 粗拙(zhuō) 烦躁(zà) 告罄(qìng) 心有灵犀(xī)
2.选出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许是天空蓝得过分透亮了,衬得云像牛乳中_____过一样,又白又厚。若仔细看,就会发现这些云是在不停变化着的。它们慢悠悠地散开,淡了、薄了,如____炊烟在天空升腾而起。“炊烟”慢悠悠地_____着,越散越开,最终幻化出_____。
A. 浸润 袅袅 飘扬 万千气象B. 浸泡 袅袅 飘摇 万千姿态
C. 浸润 缕缕 飘扬 万千姿态D. 浸泡 缕缕 飘摇 万千气象
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诗歌这种古老文字体裁的浸润下,中华民族一直追求着诗意生活。②即使山河破碎,生死艰难,诗歌依然是保持民族气节、鼓舞人心的力量。③一首首动人心魄的诗歌,一声声铿锵入耳的旋律,激荡的是历史的鲜活记忆,唤起的是民族文化历久弥新的精魄。
A. “文字”是名词,“一直”“艰难”是形容词。
B. “在”是动词,“的”“着”词性相同。
C. “山河破碎”“鼓舞人心”都是主谓短语,“鲜活记忆”是偏正短语。
D. 第③句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将“激荡”和“唤起”互换位置。
4.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谁是最可爱的人》是魏巍随中国人民志愿军采访后写的一篇通讯,“最可爱的人”这个亲切而充满敬意的称呼,也由此广为传颂。
B. 古人的称谓语非常丰富,如“卿今当涂掌事”中的“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陈康肃公善射”中的“公”是对男子的谦称。
C. 《骆驼祥子》除了描写了祥子,还描写了他周围的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大胆泼辣有点儿变态的虎妞、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小福子等人。
D. 《红岩》中的江姐被叛徒甫志高出卖,不幸被捕,关押在渣滓洞里,在狱中,她受尽了折磨,凶残的敌人把竹签钉进了她的十指。面对毒刑,她意志坚定,宁死不屈。
5.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游山西村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乙】社日①唐•王驾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②半掩扉。桑柘③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注释】①社日:古代祭祀土地神、五谷神的节日。春秋各一次,称为春社和秋社。②豚栅鸡栖:猪栏和鸡窝。③桑柘:桑树和柘树。
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诗首联中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B. 甲诗颈联描摹了一幅农村风俗画卷。既表达了作者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又展现了农民庆祝丰收的热闹场面。
C. 乙诗前两句没有直接写社日,而是描绘了稻粱、豚栅、鸡栖等一系列富有农村生活气息的景象。
D. 乙诗后两句中,“桑柘影斜”暗示夕阳西下,说明天色将晚,“醉人”这个细节可以使人联想到村民观社的兴高采烈。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6.古诗文默写。
(1) 荡胸生曾云, ______ 。(杜甫《望岳》)
(2) ______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2) 不畏浮云遮望眼, 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
(3) 当窗理云鬓, ______ 。(《木兰诗》)
(4) 周敦颐在《爱莲说》一文中,通过歌颂莲花坚贞高洁的品格,表现自己处于污浊之世而洁身自爱的语句是“ ______ , ______ ”。
三、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3分。
7.名著阅读。
请从备选人物中任选一个,仿照示例,提炼一对体现这一人物形象反差的词语,并结合名著内容加以分析。
备选人物:祥子尼摩船长
示例:唐僧的软弱与坚定:唐僧遇到妖怪时常常战战兢兢,如狮驼岭受阻时数次落泪,体现他的软弱:他取经之心从不动摇。如途经女儿国时不为美色所感,不受竭子精胁迫,体现他的坚定。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36分。
8.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今天你“听书”了吗?
【材料一】
国民听书率调查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人们的阅读内容愈加丰富,方式也日益多元化,从读纸质书到如今的“听书”(即有声阅读),当碎片化的时间成为互联网争夺的重点后,用耳朵代替眼睛,正在让阅读有了更多可能。
(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
【材料二】
①近年来,有声阅读发展迅速,有声读物日益增多,受到用户青睐。有声阅读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用户不断增多。据最新发布的《 2023年数字阅读报告》显示,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达5.3亿,同比增长11.5%,用户规模带动市场繁荣发展。那么,有声阅读为何会迅猛发展起来呢?
②这与国家政策持续支持,鼓励有声精品出版不无关系。项目内容优质、题材丰富、形式多样、制作精良,具有明显的主题性与时代性,反映出我国有声读物发展的扶持方向及示范引领作用。
③ AI技术赋能,用户悦听体验提升也成功吸引了很多用户。如今,ChatGPT、以及AI声音工具VALL-E,机器合成的语音拟真度更高,将提升用户的有声书悦听体验。
④此外,有声市场盈利模式逐渐成熟,头部企业优势显著也是重要因素。目前我国有声市场主要形成了四种盈利模式:一是有声读物付费订阅;二是广告;三是直播;四是其他创新产品及服务,如 IP衍生文创产品、定制音频服务、反向出版服务和电商等。
【材料三】
百家争鸣
①听书学知识是个伪命题。一方面,听的效率太低。研究表明,人类接收的 83%的信息是通过视觉达成的,听只是其十分之一。另一方面,听书未必是适宜的学习方式。因耳蜗接收信息上限仅为1Mbps,所以听书的平均速度仅为200~300字/分钟(看书的平均速度可达500~1000字/分钟),一旦超过此速度,就会出现“听不懂”“听着太累”等问题。
(中国日报网)
②听书不能代替读书。从我个人来说,我读书的时候喜欢做批注,每有所得,就写在旁边,听书显然没有这个功能。其次,听书也不利于思考,读书的时候,喜欢哪一段,可以反复咀嚼、品味,停下来慢慢思考。当然,听书与读书适合不同的内容,不同的需求。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陶东风)
③听,往往是利用碎片时间进行泛读和通读,有些书听着感觉不错,更是有买回来的愿望和计划,那样就会进行精读和细读。听书和读书相结合,我想,这就是全民阅读发展的一种良性循环。
(网友风起流云)
(1) 对以上材料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材料一中“用耳朵代替眼睛”的意思是如今有声阅读正在慢慢取代纸质书阅读。
B.从年龄结构看,14-17周岁青少年的听书率相对最高。
C.近年来,有声读物日益增多,有声阅读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用户不断增多。
D.广告、直播、反向出版服务和电商等均是有声市场盈利的模式。
(2) 我国有声阅读迅猛发展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二】内容加以概括。
(3) 小语和慧慧对“听书”和“读书”做了如下讨论,请结合【材料三】作答。
小语:最近我在听书,我觉得听书挺方便的,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学习。
慧慧:嗯!但我认为听书只适合利用碎片时间进行① ______ 。因为听书不能代替读书,读书有听书所没有的功能,比如读书时可以② ______ 。
小语:哦,原来如此。
慧慧:没错,听书和读书是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各有优缺点。
小语: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③ ______ 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
9.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水乡车夫
褚福海
①结识他,是种偶然。
②应故友盛情相邀,我们夫妻俩去浙江乌镇、南浔游玩了两天。江南水乡的风韵如诗画般令人沉醉。但此行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一位至今仍让我难忘和感动的三轮车夫。
③那日抵达南浔时已下午五点,匆匆在宾馆安顿好后,我们便急不可耐地外出欣赏黄昏时分古镇的别样神韵。初次去南浔,人生地不熟,且天色已晚,不知景点怎么走。就在疑惑犹豫间,突然瞥见在宾馆大门外,停有几辆人力三轮车在候客,于是,我们跨上了其中一辆半旧不新的三轮车,因而有幸结识了这位敦厚的车夫。
④刚坐上车,他便主动热情地向我们推介了两条游览路径,一声亲切的“坐稳了哦”,给人细微体贴的感受,只觉得心里暖暖的。人力车一会儿在用石板铺就的巷子里晃悠,一会儿环绕着幽静的河浜穿梭,偶尔还到罕见的廊檐下穿越,轻微地颠簸摇晃着缓慢前行,我们坐在车上却感到特别舒坦安稳。此刻的南浔,祥和而静谧。他一边使劲地蹬着车,一边不停地为我们讲解着。
⑤游览了一圈,他把我们拉回宾馆。正欲下车时,一句“下车请当心,请拿好你的物品”让人倍感殷切与关怀。当问及给多少车费时,他竟痛快而满不在乎地答道,随便你给吧。这使我十分不解——靠苦力谋生养家,却如此轻视钱财,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啊!怀着半是好感半是好奇的心情,我与他相约次日清晨六时再去晨游,细细赏景。
⑥第二天清晨,醒来时天已彻亮,急忙洗漱一番,疾步来到宾馆大门前。我抬腕看了一下表,离约定的钟点还差五分钟,这时他已慢悠悠地蹬着车出现在我的视野里。
⑦坐上车,按我们的意愿先朝农贸市场进发。临近周边,众多摊贩已在摆摊设点,销售各种当地特产和时令果蔬。他招呼我们下来后,便知趣地将车停在一旁静候。
⑧走出不远,我回眸张望,只见他骑在车上,车把上挂着条擦汗用的海蓝色毛巾,手里捧着一本厚厚的书,在专注地阅读。此后,我发现,只要有片刻工夫,他都充分利用起来,将随身携带的书拿出来读上一会儿。后来,他悄悄地告诉我,他心中有个梦想,就是想要学会英语,以更好地为海外游客服务。闻听此言,我惊讶地直视着他。无论他的想法是否切合实际,也不管他何时能够学成,至少,他那种不甘落后的上进心是真的让我尊敬和感动的。这是否该让那些时间充裕、置身优越环境却不思进取的人汗颜?他还坦诚而自信地告诉我,年底打算去考导游员。
⑨这一路,他轻快地踩着车,并借景发挥,侃侃道来。我们静心听他讲解,仔细观赏沿途的古宅老店。走走停停中,我们相继来到了石拱桥和古戏台。停车上前细察。摄影,不禁被古人的精妙匠心所折服,整个游览过程中,他不仅机灵卖力地蹬车,还热情地讲述相关逸闻趣事或历史掌故,劝说难得来一次的我们多看看,却全然忘记了自己用来挣钱的宝贵时间。难怪他的同行和老乡有些羡慕并略带妒忌地对我说,他的生意可是全南浔人力车里最好的。
⑩其实,一个人,如果能把简单的事情做到出彩,把低微的活儿干到极致,就十分了不起。真的不平凡了。
⑪他叫李贺军, 52岁,是一位来自安徽阜阳质朴憨厚的进城务工者。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 在短短两天的接触中,“我”逐渐了解了水乡车夫,并对其产生了好感,请你补全空缺处的内容。
①刚坐车时,他一声亲切的“坐稳了哦”,使我感觉心里暖暖的。
②下车时, ______
③问及车费时,他一句“随便给”,让我半是好感半是好奇。
④停车静候时, ______
(2) 品析选文第④段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人力车一会儿在用石板铺就的巷子里晃悠,一会儿环绕着幽静的河浜穿梭,偶尔还到罕见的廊檐下穿越,轻微地颠簸摇晃着缓慢前行,我们坐在车上却感到特别舒坦安稳。
(3) 选文第⑨段写道:“他的生意可是全南浔人力车里最好的”,分析他生意最好的原因。
(4) 作者在结尾交代人力车夫的姓名、年龄和籍贯,这是否有必要?为什么?
(5) 选文的写作对象和杨绛笔下的老王,都是人力车夫,是生活中的“小人物”,但他们身上都有着闪光的品格。请结合选文内容和链接材料,说说这两人品格上的相同之处。
【链接材料】
①有一年夏天,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每天清晨,老王抱着冰上三楼,代我们放入冰箱。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
②“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我代他请了假,烦老王送他上医院。我自己不敢乘三轮,挤公共汽车到医院门口等待。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
10.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我生命中的那簇野菊花
赵宁
①成长本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历经岁月的不断锤炼打磨,才能由幼稚走向成熟,由怯弱走向勇敢。然而,有时候蜕变却会在瞬间完成,尤其是关键的那一步,就像作家或画家长久地苦思冥想,仍不得其法,而在某一境况下灵感顿生,一挥而就。
②我是母亲第四个孩子,出世没几天,便被送进医院。医生告知,孩子心脏发育不好,有肺炎、先天性气管炎,很难养活。而我的父母亲,始终不肯放弃我,一天天的打针吃药,细心的照顾,使我终于幸存下来。
③我所能记起的是五六岁前后的事情。当别的孩子在村里像兔子一样欢快追逐时,我躲在医院的病床上;当一群孩子相约戏水时,我被关在家里;小伙伴们爬树、捉知了,我只能远远地看着。我常搬着小凳子,坐在家门口,看他们跳皮筋、打沙包,时常心生悲哀,我甚至一点也不喜欢自己。
④深秋的一天,我睡得迷迷糊糊的,感到嘴里干渴,嚷着要喝水。父亲过来习惯地摸我的额头,这么烫,又发烧了。他迅速地给我穿戴好,叮嘱了母亲几句,就去推自行车,领我去镇上的医院。当我坐在父亲的自行车的后座的时候,才知道,此刻天刚蒙蒙亮,路上几乎没有人。深秋的早晨寒气袭人,父亲飞快地骑着自行车,我则昏昏沉沉地靠在他的背上。镇医院离家并不远,很快就到了,听诊、化验、取药、打针……这一系列过程,小小的我已是非常熟悉了。出了医院已是 9点多了,小镇上早已热闹起来,父亲带着我往家赶,晴朗的天,阳光是金色的,照在一张张兴奋的脸上,我无力地靠在父亲的背上,什么也不想说,也不想看,我只觉得自己与这充满活力的景象格格不入,我像是被快乐遗弃的孩子,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长大。我无声地哭泣着,泪水将父亲的外套弄湿了一大片。他感到了什么,车子骑到前面一个转弯处忽然改变了方向,父亲对我说:“咱们抄近路能近点。”我从来不知道这条小路也能通向村子,说是一条小路,其实是灌溉渠的渠岸,这条水渠很深,也很宽,渠岸大约一米宽,并不是很平坦。我坐在后座上,觉得有点紧张,便坐直了身子,也没有了一丝困意。
⑤我的眼前忽然一亮,就在前方渠边斜坡上竟然有一大片一大片白色的花,在阳光的照耀下,开得那样鲜艳,那样精神。“爸爸,那是什么花?你放我下来吧。”父亲说:“这是白菊花,像是野生的。”我蹲在了路边看着这些花, 一丛丛,一簇簇,紧密地挨着,矮矮的,却精神抖擞,一些小虫在上面跳跃飞舞,花朵不大,可开得那样灿烂,没有一丝倦怠之意。露水还没有散去,在花朵上面打转。我已无法准确地描绘那个时刻小小的我的心境,我只记得那一刻有一幅画面深深地刻印在我脑海里:清凉的风,湛蓝的天,金闪闪的阳光,一大片白色的野菊花明艳美丽,清香袭人,一个瘦弱的小女孩看得痴迷,看得绽放了久违的笑颜。而就在那一刻,她坚定地告诉自己,她要生长得像这花一样美丽……
⑥那一天回家后,我破天荒头一回吃药没有让父母催促,那一大碗药,我第一次面无惧色,一饮而尽。只有我知道,我饮下去的是希望,是力量,是渴望生命如花绽放的动力,那一刻,一个六岁的小女孩觉得自己长大了。
⑦多年以后,我终于摆脱了疾病,健康地长大,且没有留下一丝疾病侵扰的痕迹。如果说生命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那么在我生命的这幅画卷中,那路边的野菊花就该是神来之笔吧!
(1) 阅读选文,完成下列表格。
(2) 选文②③④段花大量笔墨叙写“我”常年生病的情况,为什么?
(3)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⑤段画线句子。
一丛丛,一簇簇,紧密地挨着,矮矮的,却精神抖擞,一些小虫在上面跳跃飞舞,花朵不大,可开得那样灿烂,没有一丝倦怠之意。
(4) 标题“我生命中的那簇野菊花”有什么含义?
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4分。
11.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
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雄少而好学,博览无所不见。默而好深沉之思。清静亡①为,少耆②欲,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石③之储晏如④也。自有大度,非圣哲之书不好也: 非其意,虽富贵不事⑤也。
【注释】①亡:同“无”。②耆:同“嗜”,嗜好。③儋石:两石与一石,指数量少。④晏如:安之若素、安然自得。⑤事:从事,做。
(1)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______
(2) 把选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现代汉语。
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②非其意,虽富贵不事也。
(3)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石之储晏如也。
(4) 阅读甲乙两文,刘禹锡和杨雄的共同点是 ______ 、 ______ ,除此之外,杨雄的可敬之处还有 ______ 、 ______
六、作文: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
12.你记录过自己星期天的生活吗?在这一天中,你是否经历了特别的事情,结识了特别的人,遇见过特殊的风景,获得了别样的体验……
请以“那个星期天”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立意自定,文体都是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④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13.请将“从来没有这样_____”补充完整,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立意自定,文体都是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④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A.有误,“竹蔑”的“蔑”应为“篾”,“商酌”的“酌”应读“zhuó”;
B.有误,“炽热”的“炽”应读“chì”,“以身作责”的“责”应为“则”;
C.有误,“深霄”的“霄”应为“宵”;
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字形。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要正确地读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在日常的学习阅读中也要注意多积累,丰富自己的字词量,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才能在实际的读写运用中避免错读错写。
2.【答案】B
【解析】浸润:液体渐渐渗入或附着在固体表面。
浸泡:将物体浸入液体中。根据“牛乳中”的提示,选“浸泡”恰当,排除AC。
根据“炊烟”的提示,选“袅袅”恰当。排除D。
故选:B。
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字词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
分辨一组近义词,并把它们分别填进不同的句子里面。这样的题目先做有把握的,然后再区分剩下的词语和句子,把词语填进句子里面多读几遍,看看到底怎么填才合适。
3.【答案】D
【解析】A.有误,“一直”是副词,不是形容词。
B.有误,“在”是介词,不是动词。
C.有误,“鼓舞人心”是动宾短语,不是主谓短语。
故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法知识的辨析能力。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解答即可。
判断词性的方法:
1.根据词语的意思,依据不同词性的定义来判断。
2.如果是判断句子或短语中某个词语的词性,可以根据这个词语在句子充当的成分或修饰的词语来判断。
4.【答案】B
【解析】ACD.正确;
B.有误,“陈康肃公善射”中的“公”是对男子的尊称,而非谦称。
故选:B。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及文学常识。
考查对于课文内容理解的题,需要根据上课老师的讲解,尤其要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和中心来作答。
5.【答案】B
【解析】ACD.正确。
B.有误,甲诗颈联“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描绘了春社将近时的农村风俗画卷,表达了诗人对古朴民风的热爱,并不是“展现农民庆祝丰收的热闹场面”。
故选:B。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诗词鉴赏理解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景、事、人、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
6.【答案】【小题1】决眦入归鸟,落红不是无情物
【小题2】自缘身在最高层
【小题3】对镜帖花黄
【小题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解析】答案:
(1)决眦入归鸟(注意“眦”的书写)
(2)落红不是无情物
(3)自缘身在最高层
(4)对镜帖花黄(注意“帖”的书写)
(5)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注意“濯”的书写)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7.【答案】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的把握。
示例一:《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他来自农村,是个破产的青年农民,勤劳、纯朴、善良,保留着农村哺育他、教养他的一切,却再也不愿意回农村去了。从农村来到城市的祥子,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做个独立的劳动者是祥子的志愿、希望、甚至是宗教,凭着勤劳和坚忍,他用三年的时间省吃俭用,终于实现了理想,成为自食其力的上等车夫。但刚拉半年,车就在兵荒马乱中被逃兵掳走,祥子失去了洋车,只牵回三匹骆驼。祥子没有灰心,他依然倔强地从头开始,更加克己地拉车攒钱。可是,还没有等他再买上车,所有的积蓄又被侦探敲诈、洗劫一空,买车的梦想再次成泡影。当祥子又一次拉上自己的车,是以与虎妞成就畸形的婚姻为代价的。好景不长,因虎妞死于难产,他不得不卖掉人力车去料理丧事。至此,他的人生理想彻底破灭了。再加上他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吹熄了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连遭生活的打击,祥子开始丧失了对于生活的任何企求和信心,再也无法鼓起生活的勇气,不再像从前一样以拉车为自豪,他厌恶拉车,厌恶劳作。被生活捉弄的祥子开始游戏生活,吃喝嫖赌。为了喝酒,祥子成为了“城市垃圾”。最后,靠给人干红白喜事做杂工维持生计。祥子由一个“体面的、要强的、健壮的、伟大的”底层劳动者沦为一个“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示例二:《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他是《海底两万里》中一个居主要地位的人物。这个知识渊博的工程师,遇事头脑冷静,沉着而又机智。他不是关在书斋之中和温室里经不起风吹雨打的科学家,而是一个在反抗殖民主义斗争的烈火中成长起来的民族志士。其缺点,有的时候有表现出冷酷无情,如在海上,击毁一艘艘航船,残忍地夺去一条条生命。
答案:
示例一:祥子的上进与堕落:祥子为了拥有属于自己的车,拼命拉车,积极上进,对生活充满希望;他经历了卖车埋葬虎妞、小福子自杀等打击后,希望破灭,自甘堕落。
示例二:尼摩船长的温情与冷酷:尼摩船长智斗鲨鱼,冒险救下采珠人,体现他对弱者的同情;他用“诺第留斯号”击沉敌舰,任由舰上的人沉入大海,显示了他冷酷无情的一面。
【解析】《骆驼祥子》讲述普通人力车夫祥子,为实现能拥有一辆自己的车的梦想,经历三起三落,最终失去生活的信心,自暴自弃、堕落沉沦的故事。揭示了二三十年代战乱频繁、黑暗混乱的社会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摧残与迫害,告诉人们:单靠个人的力量奋斗是没有出路的,从而表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痛恨和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同时批判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人民愚昧、保守、落后的国民性。
《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带着仆人康塞尔和捕鲸手尼德•兰,跟随尼摩船长乘坐“诺第留斯号”潜艇在海底做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
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8.【答案】【小题1】A
【小题2】略
【小题3】泛读和通读,做批注(或:反复咀嚼、品味;精读和细读),内容和需求
【解析】(1)A.有误,根据材料一“国民听书率调查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人们的阅读内容愈加丰富、方式也日益多元化,从读纸质书到女今的‘听书’(即有声阅读),当碎片化的时间成为互联网争夺的重点后,用耳朵代替眼睛,正在让阅读有了更多可能”可知,“用耳朵代替眼睛”的意思是如今的阅读方式更加多样,阅读有了更多可能,本项“‘听书’(即有声阅读)正在慢慢取代纸质书阅读”有误;
BCD.正确。
故选:A。
(2)结合材料二②段中“这与国家政策持续支持,鼓励有声精品出版不无关系。项目内容优质、题材丰富、形式多样、制作精良,具有明显的主题性与时代性,反映出我国有声读物发展的扶持方向及示范引领作用”可知,国家政策层面的持续支持,特别是鼓励有声精品出版的政策导向,为有声读物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扶持方向,促进了其快速发展。
结合材料二③段中“AI技术赋能,用户悦听体验提升也成功吸引了很多用户。如今,Chat GPT、以及AI声音工具VALL-E,机器合成的语音拟真度更高,将提升用户的有声书悦听体验”可知,AI技术的赋能显著提升了用户的悦听体验。随着技术的进步,如ChatGPT和AI声音工具VALL-E等的应用,机器合成的语音拟真度越来越高,使得有声书的听觉体验更加逼真和愉悦,从而吸引了大量用户。
结合材料二④段中“此外,有声市场盈利模式逐渐成熟,头部企业优势显著也是重要因素。目前我国有声市场主要形成了四种盈利模式:一是有声读物付费订阅;二是广告;三是直播;四是其他创新产品及服务,如IP衍生文创产品、定制音频服务、反向出版服务和电商等”可知,有声市场的盈利模式逐渐成熟,且头部企业优势显著。市场上形成了包括有声读物付费订阅、广告、直播以及创新产品和服务(如IP衍生文创产品、定制音频服务、反向出版服务和电商等)在内的多元化盈利模式,为有声阅读行业的持续繁荣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撑。同时,头部企业在市场中的显著优势也进一步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
据此简要概括作答即可。
(3)第一空,结合材料三③段中“听,往往是利用碎片时间进行泛读和通读”可知,听书只适合利用碎片时间进行泛读和通读;
第二空,结合材料三②段中“听书不能代替读书。从我个人来说,我读书的时候喜欢做批注,每有所得,就写在旁边,听书显然没有这个功能。其次,听书也不利于思考,读书的时候,喜欢哪一段,可以反复咀嚼、品味,停下来慢慢思考。当然,听书与读书适合不同的内容,不同的需求”,③段中“听,往往是利用碎片时间进行泛读和通读,有些书听着感觉不错,更是有买回来的愿望和计划,那样就会进行精读和细读”可知,听书不能代替读书,读书有听书所没有的功能,比如读书时可以精读和细读、做批注,反复咀嚼、品味和思考;
第三空,根据材料三②段“听书与读书适合不同的内容,不同的需求”和③段“听书和读书相结合,我想,这就是全民阅读发展的一种良性循环”可提炼出:内容和需求。
答案:
(1)A
(2)国家政策持续支持,鼓励有声精品出版;AI技术赋能,用户悦听体验提升;有声市场盈利模式逐渐成熟,头部企业优势显著。
(3)①泛读和通读
②做批注(或:反复咀嚼、品味;精读和细读)
③内容和需求
这是关于有声阅读的非连续性文本题。(1)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辨析。(2)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3)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
阅读分析题是语文学科中常见的题目类型,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9.【答案】【小题1】他一句“下车请当心,请拿好你的物品”的提醒,让“我”倍感殷切与关怀。
【小题2】他为了梦想而专注阅读的姿势,让“我”尊敬和感动。
【小题3】
【小题4】
【小题5】
【解析】(1)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第一空:已知信息“下车时”定位第⑤段,根据第⑤段中的“正欲下车时,一句‘下车请当心,请拿好你的物品’让人倍感殷切与关怀”可得:一句“下车请当心,请拿好你的物品”的提醒,让我倍感殷切与关怀。
第二空:已知信息“停车静候时”定位第⑦⑧段,根据第⑧段中的“他心中有个梦想,就是想要学会英语,以更好地为海外游客服务。闻听此言,我惊讶地直视着他。无论他的想法是否切合实际,也不管他何时能够学成,至少,他那种不甘落后的上进心是真的让我尊敬和感动的”可得:他为了梦想而专注阅读的姿势,让我尊敬和感动。
(2)本题考查词句的理解和赏析。
“人力车一会儿在用石板铺就的巷子里晃悠,一会儿环绕着幽静的河浜穿梭,偶尔还到罕见的廊檐下穿越,轻微地颠簸摇晃着缓慢前行,我们坐在车上却感到特别舒坦安稳”,此处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手法,细腻地描绘了人力车在不同路况下的行驶情景。通过“晃悠”“穿梭”“穿越”等动词,生动地展现了人力车在各种路况中的灵活行驶和应对能力。同时,通过“轻微地颠簸摇晃着缓慢前行”的描写,既表现了车辆的轻微晃动,又强调了这种晃动并不会给乘客带来不适,反而让乘客感到特别舒坦安稳。结合第③段“初次去南浔,人生地不熟,且天色已晚,不知景点怎么走”,第④段,可知:一开始,“我”对南浔不熟悉,感觉很陌生,在这位车夫的帮助下,“我”觉得南浔很祥和,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示了车夫高超的拉车技术,也体现了他在拉车过程中对乘客感受的关注和照顾,使得整个行程充满了舒适和安全感。
(3)本题考查筛选信息。
根据第④段中的“刚坐上车,他便主动热情地向我们推介了两条游览路径,一声亲切的‘坐稳了哦’,给人细微体贴的感受,只觉得心里暖暖的”“我们坐在车上却感到特别舒坦安稳”得出:他蹬车机灵卖力平稳,让游客舒适;
根据第⑨段“整个游览过程中,他不仅机灵卖力地蹬车,还热情地讲述相关逸闻趣事或历史掌故”得出:他且待客热情,服务细致周到,并热情地讲解逸闻趣事和历史掌故,讲解内容吸引游客;
根据第⑤段中的“当问及给多少车费时,他竟痛快而满不在乎地答道,随便你给吧”得出:他轻视钱财,不计较车费,车费全凭游客随心给;
根据第⑨段“劝说难得来一次的我们多看看,却全然忘记了自己用来挣钱的宝贵时间”可知,他理解游客,劝他们多看看,全然不计较宝贵的时间。
(4)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首先明确态度,有必要。然后结合文本内容分析理由即可。
结合第⑪段“他,姓李名贺军,52岁,是一位来自安徽阜阳质朴憨厚的进城务工者”可知,文末交代这位人力车夫的姓名、籍贯与身份,解释了读者的疑问:“这样一位待人热情,有上进心的人力车夫到底是谁?”同时,又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根据作者的交代可知,这位人力车夫是一名普通的外来务工者,身份极其普通,但他身上体现出来的上进与热情,却是伟大的。结合第⑩段中的“其实,一个人,如果能把简单的事情做到出彩,把卑微的活儿干到极致,就十分了不起,真的不平凡了”分析,这位车夫平凡的身份反衬了精神的伟大,表现了作者对他的崇敬与赞美之情。
(5)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联系【链接材料】“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每天清晨,老王抱着冰上三楼,代我们放入冰箱。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可知,老王给杨绛送冰,车费减半;送钱先生去医院,不要钱,等等,由此可知,他是一个老实厚道,心地善良,关心他人,重感情,知感恩的人。
根据选文⑤段“游览了一圈,他把我们拉回宾馆。正欲下车时,一句‘下车请当心,请拿好你的物品’让人倍感殷切与关怀”“当问及给多少车费时,他竟痛快而满不在乎地答道,随便你给吧”、⑨段“整个游览过程中,他不仅机灵卖力地蹬车,还热情地讲述相关逸闻趣事或历史掌故,劝说难得来一次的我们多看看,却全然忘记了自己用来挣钱的宝贵时间”等可知,本文中的这位车夫不计较车费的多少,带着我们四处游玩,不怕耽误自己的生意,下车时提醒我们注意安全,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老实厚道,心地善良,关心他人,重感情的人。
据此分析可知,两个人都是老实厚道、善良本分、体贴关心人的人。
答案:
(1)他一句“下车请当心,请拿好你的物品”的提醒,让“我”倍感殷切与关怀。他为了梦想而专注阅读的姿势,让“我”尊敬和感动。
(2)“晃悠”“穿梭”“穿越”等词写出了人力车在不同路况下前行的状态:体现了车夫该慢则慢、该快则快的从容情形及顾客的感受表现他拉车技术的高超和娴熟。
(3)他蹬车机灵卖力平稳,让游客舒适。服务细致体贴周到,热情地讲解逸闻趣事和历史掌故:他轻视钱财,车费全凭游客随心给:他理解游客,劝他们多看看,全然不计较宝贵的时间。
(4)有必要。因为在结尾交代人力车夫的姓名、年龄和籍贯,显示出本文所写内容的真实性:强调人物身份的普通,来反衬人物形象的高大,更好地突出“把简单的事情做到出彩,把低微的活儿干到极致,就十分了不起,真的不平凡”的主题:也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佩赞美之情。
(5)两个人都老实厚道、善良本分:服务周到,不看重钱财。(意思接近即可)如本文的人力车夫服务周到细致,让顾客随便给车费:老王送冰主动提出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
本文刻画了一个老实厚道、待人热情、服务周到、心地善良、关心人、重感情、有上进心的人力车夫形象,交代人物身份的普通,来反衬人物形象的伟大,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意。
阅读分析题是语文学科中常见的题目类型,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10.【答案】【小题1】回家时,爸爸带“我”走不平坦的小路
【小题2】悲哀
【小题3】坚定
【小题4】
【解析】(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
第一空,结合③段中“我所能记起的是五六岁前后的事情。当别的孩子在村里像兔子一样欢快追逐时,我躲在医院的病床上;当一群孩子相约戏水时,我被关在家里;小伙伴们爬树、捉知了,我只能远远地看着。我常搬着小凳子,坐在家门口,看他们跳皮筋、打沙包,时常心生悲哀,我甚至一点也不喜欢自己”可知,“我”只能看着别的孩子快乐玩耍,时常心生悲哀。据此可概括为:悲哀;
第二空,结合④段中“出了医院已是9点多了,小镇上早已热闹起来,父亲带着我往家赶,晴朗的天,阳光是金色的,照在一张张兴奋的脸上,我无力地靠在父亲的背上,什么也不想说,也不想看,我只觉得自己与这充满活力的景象格格不入,我像是被快乐遗弃的孩子,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长大。我无声地哭泣着,泪水将父亲的外套弄湿了一大片。他感到了什么,车子骑到前面一个转弯处忽然改变了方向,父亲对我说:‘咱们抄近路能近点。’我从来不知道这条小路也能通向村子,说是一条小路,其实是灌溉渠的渠岸,这条水渠很深,也很宽,渠岸大约一米宽,并不是很平坦。我坐在后座上,觉得有点紧张,便坐直了身子,也没有了一丝困意”可知,描述了“我”因为生病发烧,父亲带着“我”去镇上的医院看病,看完病后已经是早上九点多,父亲决定带“我”抄近路回家。这条近路其实是灌溉渠的渠岸,路不平坦且有些危险。据此可概括为:回家时,爸爸带“我”走不平坦的小路;
第三空,结合⑥段中“那一天回家后,我破天荒头一回吃药没有让父母催促,那一大碗药,我第一次面无惧色,一饮而尽。只有我知道,我饮下去的是希望,是力量,是渴望生命如花绽放的动力,那一刻,一个六岁的小女孩觉得自己长大了”可知,为受到了野菊花的启发,对生命充满了希望和力量。据此可概括为,坚定。
(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句段作用。
根据第③段“我所能记起的是五六岁前后的事情。当别的孩子在村里像兔子一样欢快追逐时,我躲在医院的病床上……看他们跳皮筋、打沙包,时常心生悲哀,我甚至自己一点也不喜欢自己”等语句可知,文章的前几段详细写了“我”常年生病的情况,是为了突出“我”在疾病的折磨下痛苦、沮丧、悲伤的心理,不能与小伙伴们一起去玩耍,只能无奈在家里羡慕,这样的生活对“我”来说就是一种煎熬;
结合第⑤段“而就在那一刻,她坚定地告诉自己,她要生长得像这花一样美丽”,第⑥段“那一天回家后,我破天荒头一回吃药没有让父母催促,那一大碗药,我第一次面无惧色,一饮而尽。只有我知道,我饮下去的是希望,是力量,是渴望生命如花绽放的动力,那一刻一个六岁的小女孩觉得自己长大了”可知,这样的描写是为下文“我”看到野菊花后,人生态度发生改变的情节做了铺垫,展现野菊花旺盛的生命力,在对比中突出野菊花对“我”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带给“我”新的希望与动力,也突出了文章的主题,发人深省。
(3)本题考查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语句。
从“精神抖擞”“没有一丝倦怠之意”可知,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野菊花赋予人的特征,生动形象。从句子“一丛丛,一簇簇”“紧密地挨着”可知,这里写出了野菊花的繁茂、浓密,“花朵不大,可开得那样灿烂”突出了野花的灿烂与生机。这句话表现了野菊花的生命力之旺盛,表达了“我”对野菊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4)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本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因先天性疾病而体弱多病,但她因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一片盛开的野菊花,从而受到了鼓舞和启发,开始积极配合治疗,最终战胜了疾病,健康地成长。这片野菊花成为了她生命中的转折点,象征着她对生命的热爱和追求。
结合⑤段中“我的眼前忽然一亮,就在前方渠边斜坡上竟然有一大片一大片白色的花,在阳光的照耀下,开得那样鲜艳,那样精神”的内容,从表面来看,它指的是父亲带“我”走小路时,在渠边斜坡上看到的那片盛开的野菊花。
结合⑤段中“我蹲在了路边看着这些花,一丛丛,一簇簇,紧密地挨着,矮矮的,却精神抖擞,一些小虫在上面跳跃飞舞,花朵不大,可开得那样灿烂,没有一丝倦怠之意。露水还没有散去,在花朵上面打转。我已无法准确地描绘那个时刻小小的我的心境,我只记得那一刻有一幅画面深深地刻印在我脑海里:清凉的风,湛蓝的天,金闪闪的阳光,一大片白色的野菊花明艳美丽,清香袭人,一个瘦弱的小女孩看得痴迷,看得绽放了久违的笑颜。而就在那一刻,她坚定地告诉自己,她要生长得像这花一样美丽……”的内容可知,深层次上,这簇野菊花象征着一种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它给予“我”希望和力量,让“我”在生命的困境中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在“我”因病痛而自卑、绝望的时候,是这片野菊花以其明艳美丽、清香袭人的姿态,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和力量。它让“我”意识到,即使身处逆境,也要像这些野菊花一样,坚强地生长,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因此,这簇野菊花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我”生命历程的一种象征和隐喻。它代表着“我”在生命中的一次重要转折和成长,让“我”从病痛和自卑中走出来,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和困难。
答案:
(1)悲哀 回家时,爸爸带“我”走不平坦的小路 坚定
(2)主要是为了表现“我”内心的痛苦与悲哀,为下文写“我”从野菊花精神抖擞的绽放,充满阳光灿烂的生命活力状态中获得启示蓄势,更能突出野菊花的生命力给我的震撼,突出文章的主旨。
(3)运用了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将野菊花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野菊花灿烂开放的状态,突出了野菊花蓬勃的生命力。
(4)表面含义指父亲带“我”定小路时看到的一大片野菊花,深层含义指野菊花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带给“我”的希望和力量,使我受到生命的启迪。
本文运用比喻象征,通过我小时候生病,在父母对“我”的精心照料和呵护下,有一天我看到野菊花绽放的美丽,野菊花给了“我”战胜疾病的勇气和毅力,让我渴望自己像这花一样美丽,让我的生命如花绽放。表现了野菊花在“我”生命中的重要作用。
阅读分析题是语文学科中常见的题目类型,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11.【答案】【小题1】B
【小题2】略
【小题3】略
【小题4】高洁傲岸,安贫乐道,年少好学、博学深思,做事有原则
【解析】(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动词,出名/名词,名字;
B.均为副词,只;
C.名词,作为/动词,做;
D.助词,的/代词,指元方;
故选:B。
(2)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
①句重点词语: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之: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乱耳:扰乱双耳。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案牍:(官府的)公文,文书。劳形:使身体劳累(“使”动用法)。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形:形体、身体。句意: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神伤身。
②句重点词语:非:不。其意:适合自己心意的事。虽:即使。不事:不去做。句意:不适合自己心意的事,即使能富贵也不去做。
(3)本题考查划分文言句子朗读节奏的能力。解答时,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有感情的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并能根据句子中词语的意思含义来划分句子节奏。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句意:家产不超过十金,贫困得没有什么储粮,他安之若素。故断为: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石之储/晏如也。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第一,二空,甲文中刘禹锡先写了陋室的环境,“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陋室的台阶上长满了青苔,绿草的颜色映到了帘子上,展现出陋室环境的清幽宁静。这是从居室环境方面体现陋室不陋。接着“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写到与他交往的都是博学的人,能弹琴、读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和繁忙的公务打扰,这样的生活充满了高雅和闲适,这是从日常生活方面展现陋室不陋。陋室虽然简陋,但充满自然的生机与宁静,他不以简陋为意,反而能欣赏这种清幽之美,体现出他安贫乐道;交往的人物皆是博学高雅之士,不屑与粗俗浅薄之人往来,显示出他对精神交流的重视和对高雅文化的追求,体现了他高洁傲岸的情操。乙文,从“雄少而好学,博览无所不见”可知扬雄是一个潜心修学,博学之士;从“清静亡为,少耆欲,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石之储,晏如也”可以看出,杨雄家产不超过十金,贫困得没有什么储粮,但他依然安之若素。可见他安贫乐道,淡泊功名富贵,有高洁傲岸的情操。据此可概括为:高洁傲岸,安贫乐道。第三、四空,根据乙文中“雄少而好学,博览无所不见”可知,扬雄自幼便展现出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他勤奋学习,不断积累知识,这为他日后的博学多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年少时期的这种学习态度,也反映了他对知识的尊重和对自我提升的执着。“博览无所不见”则进一步强调了扬雄的博学多才。他不仅广泛阅读各类书籍,而且能够深入思考,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据此可概括为:年少好学、博学深思;根据“自有下度,非圣哲之书不好也;非其意,虽富贵不事也”可知,扬雄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标准,不是所有的书籍都会去读,只有那些他认为具有圣哲之道的书才会吸引他的兴趣。同时,他也不会为了名利富贵去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这种坚持原则和独立思考的精神,使他在人格上更加高尚和独立。据此可概括为:做事有原则。
答案:
(1)B。
(2)①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神伤身。
②不适合自己心意的事,即使能富贵也不去做。
(3)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石之储/晏如也。
(4)高洁傲岸 安贫乐道 年少好学、博学深思 做事有原则。
参考译文:
【甲】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会有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台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之人,来往的没有知识浅薄之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弦管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著书时居住过的草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乙】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扬雄小时候喜欢学习,博览群书,没有什么不知道的。沉默寡言,喜好作深沉的思考。性情沉静,没有大的作为,没有什么特别的喜好,家产不超过十金,贫困得没有什么储粮,他安之若素。自己有最低的限度,不是圣贤的书不喜欢;不适合自己心意的事,即使能富贵也不去做。
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
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②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③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12.【答案】例文:
那个星期天 在那个寻常的星期天,阳光不似往常那般炽烈,而是温柔地洒在大地上,给这个平凡的日子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我没有像往常那样埋头于书海或是沉迷于电子屏幕,而是决定给自己一个特别的体验——独自一人去郊外徒步,去寻找那些被日常忽略的美好。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轻轻唤醒沉睡中的我时,我便知道,这将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星期天。简单收拾了行囊,带上水壶、干粮和一本诗集,我踏上了前往郊外的路。路上,行人稀少,只有偶尔传来的鸟鸣声和远处汽车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清晨的交响乐。
随着脚步的深入,城市的喧嚣逐渐被抛诸脑后,取而代之的是满眼的绿意和清新的空气。我沿着一条蜿蜒的小径前行,两旁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和五彩斑斓的野花,它们仿佛在低语,讲述着大自然的秘密。我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脚步,用心感受这份宁静与和谐。
走着走着,一片开阔的田野映入眼帘,金黄色的麦浪随风起伏,像是大海中的波涛,壮观而又迷人。我停下脚步,站在田埂上,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那是泥土和麦穗混合的香气,让人心旷神怡。那一刻,我仿佛与自然融为了一体,所有的烦恼和忧愁都随风而去。
继续前行,我发现了一座隐藏在树林深处的小湖。湖水清澈见底,倒映着蓝天白云和四周的树木,宛如一幅精美的水墨画。我坐在湖边的一块大石头上,拿出随身携带的诗集,轻轻翻开,读着那些关于自然、关于生活的诗句。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我的身上,也洒在了书页上,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那么美好。
随着日头渐高,我意识到该是归途的时候了。回望这一天的经历,虽然简单,却充满了意义。我遇见了特别的风景,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我在徒步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体会到了生活的真谛。那个星期天,让我懂得了珍惜身边的美好,学会了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快乐。
回家的路上,我暗暗许下心愿,以后要多给自己一些这样的时光,去感受、去体验、去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因为,正是这些看似平凡的日子,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人生。
【解析】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那个星期天”是一个充满回忆与情感的题目,它要求考生回忆并描述一个具体的星期天,这个星期天需要包含特别的经历、结识的人、遇见的风景或获得的别样体验。关键在于“那个”的特定性,它暗示了这一天与平常不同,有着特殊的意义或情感价值。立意:通过那天的经历,展现自己在某方面的成长或对生活的新认识。描述与家人、朋友共度的美好时光,体现情感的温暖与珍贵。聚焦于那天遇见的特殊风景,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讲述面对困难或挑战,最终克服困难的过程,体现坚韧不拔的精神。介绍参与的一次文化活动或传统习俗,增进对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第二,构思选材。开头用一段生动的场景描写作为开头,快速将读者带入“那个星期天”的氛围中。比如,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轻轻唤醒沉睡的你,预示着这将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简短提及那天的特别之处,但不完全展开,留下悬念,吸引读者继续阅读。可以讲述自己如何鼓起勇气,完成了一项以前不敢尝试的活动(如第一次骑自行车、上台演讲等),从中获得的成长与自信。描述与家人一起度过的温馨时光,比如全家出游、一起做家务、共进晚餐时的谈笑风生,展现亲情的温暖。记录一次户外探险或郊游的经历,描述遇见的美丽风景、奇特动植物,以及这些自然元素给你带来的心灵触动。参加一次传统节日庆典、参观博物馆或艺术馆,介绍所见所闻,分享文化学习的心得体会。在每个事件的叙述中,穿插个人感受与思考,展现这一天的特殊意义,如何影响了你的情感、态度或价值观。结尾简要回顾“那个星期天”的主要事件,强调其对你的影响和意义。表达对这一天的感激之情,或是从中获得的深刻启示,如“那个星期天,我学会了坚持与勇气,它将成为我人生旅途中一颗璀璨的星辰。”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展望未来,表示将带着这份特别的经历和感悟,继续前行。
此篇散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寻常星期天的不凡之旅,通过徒步郊外的经历,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宁静的和谐共生。文章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让读者仿佛随作者一同漫步于林间小道,感受大自然的馈赠。结尾处的心得体会升华了主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鼓励人们在忙碌中不忘寻找心灵的栖息地,是一篇充满正能量与生活哲理的佳作。
13.【答案】例文:
从来没有这样感动 在人生的长河中,有许多瞬间如同流星划过夜空,虽然短暂,却足以照亮我们的心房,留下深刻的印记。对我而言,有一个时刻,让我从来没有这样感动过。
那是一个初冬的傍晚,天色已暗,寒风凛冽,街上行人匆匆,都急着赶回家中享受那份温暖。我独自一人走在回家的路上,手中紧握着那份并不理想的成绩单,心情沉重得如同被乌云压顶。考试的失利,让我对自己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仿佛整个世界都失去了色彩。
就在我沉浸在自我否定的情绪中时,一阵悠扬的琴声突然穿透了寒风,飘进了我的耳朵。那琴声时而低沉,如泣如诉,仿佛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故事;时而高昂,激昂有力,又像是在鼓励我重新振作。我不由自主地循声走去,想要找到这声音的来源。
转过一个街角,我看到了一位年约六旬的老人在街角边弹奏着古筝。他身穿一件旧棉袄,头戴一顶针织帽,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但那双眼睛却异常明亮,闪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音乐的执着。周围围了一圈人,但大多只是驻足聆听,偶尔有人投下几枚硬币作为打赏,但他似乎并不在意这些,只是专注地弹奏着每一个音符。
我被这一幕深深吸引,站在人群中静静地听着。随着琴声的起伏,我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所有的烦恼和忧愁都被抛诸脑后。老人的琴声,就像是一股暖流,温暖了我冰冷的心房,让我重新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希望。
一曲终了,人群渐渐散去,我也准备离开。就在这时,老人抬头望向我,微微一笑,那笑容里充满了鼓励和温暖。他轻声说:“孩子,人生就像这音乐,有高潮也有低谷,但只要心中有梦,有坚持,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那一刻,我的眼眶湿润了。老人的话,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让我重新找回了自信和勇气。我深深地向老人鞠了一躬,转身离去,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感动。
从那以后,每当我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我都会想起那个初冬的傍晚,想起那位在街角边弹奏古筝的老人。他的琴声和他的话语,成了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让我学会了在逆境中坚持,在挫折中成长。
那次经历,让我从来没有这样感动过。它让我明白,生活中总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美好,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去珍惜,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光。
【解析】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从来没有”是一个表示过去从未发生过的时间状语,强调某种经历或感受的首次或极端性;“这样”则是一个代词,用来指代后面要填写的具体内容,它可以是形容词性的(如“快乐”“紧张”),也可以是动词短语或名词短语(如“感动过”“努力过”)。题目明确要求写记叙文,因此文章应围绕某个具体事件或经历展开,通过叙述和描写来展现作者的情感变化或成长历程。虽然题目给出了框架,但具体内容、主题和立意需要作者自行构思。可以是对个人成长的反思,对亲情、友情、师生情的感悟,对人生哲理的理解等。在补题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从来没有这样感动:讲述一件让你深受触动的事情,如家人、朋友或陌生人的帮助和关爱。
从来没有这样快乐:分享一次特别的快乐经历,如成功完成一项挑战、与朋友共度的欢乐时光等。
从来没有这样悲伤:描述一次让你深感悲痛的事件,如失去亲人、朋友或重要物品的经历。
补题时,尽量选择自己熟悉、有感触的内容,这样才能写出真实、生动的文章。同时,注意题目的新颖性和吸引力,避免过于平淡或俗套的补题。
第二,构思选材。如以“从来没有这样感动”为题。开头部分可以采用情景引入法,设置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场,比如描述一个雨夜、一个寂静的午后或是某个特别的节日氛围,为后文的感动做铺垫。选择一个具体而生动的事件作为核心材料。比如,可以讲述自己在一次社区志愿服务中,看到一位年迈的志愿者坚持为孤寡老人送温暖,那份坚持和无私深深触动了自己;或者是在一次家庭聚会上,家人间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相互理解和支持,让自己深刻感受到亲情的力量。可以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动作描写和环境描写,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画面感。比如,描述老志愿者脸上的皱纹和眼中的光芒,或是家人间相视一笑的温馨场景。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适时穿插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思考,展现这次感动对自己的影响。比如,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也能像那位老志愿者一样无私奉献,或者更加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每一刻。结尾部分总结全文,点明主题。可以回扣开头,形成首尾呼应,同时升华文章的主题。比如:“那一次的感动,让我学会了珍惜与感恩,也让我明白了人性的美好与伟大。从此以后,我更加努力地生活,希望也能成为别人生命中的一抹温暖。”留下余味,引发读者共鸣。可以提出一个问题或留下一个悬念,让读者在思考中结束阅读,如:“你是否也有过这样一次感动?它又是如何改变了你呢?”
本篇习作写了每当“我”遇到困难或挫折时,都会想起那个初冬的傍晚,想起那位在街角边弹奏古筝的老人。他的琴声和他的话语,成了“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让“我”学会了在逆境中坚持,在挫折中成长。本篇文章语言流畅,感情真挚,是一篇佳作。事件
“我”只能看着别的孩子快乐玩耍
B. ______
看到美丽绽放的野菊花
“我”的心理
A. ______
紧张
C. ______
A.有仙则名
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B.惟吾德馨
惟手熟尔(《卖油翁》)
C.清静亡为
唐人尚未盛为之(《活板》)
D.非圣哲之书不好也
下车引之(《陈太丘与友期行》)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默写,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默写,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辽宁省沈阳市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八两句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默写,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