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冀少版(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实验探究题 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冀少版(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实验探究题 专题练习题(含答案)第1页
    冀少版(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实验探究题 专题练习题(含答案)第2页
    冀少版(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实验探究题 专题练习题(含答案)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冀少版(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实验探究题 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冀少版(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实验探究题 专题练习题(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探究实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图甲是某同学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时的部分操作步骤;图乙表示显微镜的结构;图丙中A、B、C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三个视野。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文字)
    (1)图甲操作步骤是为了对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进行 ,以便于观察。但该同学操作不规范,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纸在 吸引。
    (2)图丙中的A是使用显微镜对光时看到的视野,此时外界光源没有被遮挡,调节反光镜和遮光器后视野无变化,分析原因可能是物镜没有对准 。
    (3)为使图丙中的视野B转变为视野C,应先向 方移动玻片标本,将要观察的细胞移动到视野中央,然后调节图乙中的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再调节图乙中的 使物像更清晰。
    2.学习完显微镜的使用后,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制作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各一张,并用图甲所示显微镜对它们进行观察辨别,观察到的视野如图乙。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首先要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该液体的作用是 。该装片制作时需要滴加 染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看到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呈 色。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制作和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认识到 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2)临时装片制好后,应先置于 (填“高”或“低”)倍镜下观察。现有某同学在观察中发现一细胞位于视野的右下方,要将其移到视野正中央,应将装片向 移动。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有10×和40×两种,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的物镜是 。
    3.今年国庆假期期间,我校七年级开展了细胞模型制作活动。图一某同学用彩泥制作的植物细胞模型,图二为制作动物细胞模型的方案设计。请据此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一中①代表的结构为 它是细胞的控制中心;②代表的结构中,所含的液体称为 。
    (2)该植物细胞模型中的 和 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3)图二所示方案中有一处明显错误,错误之处为 (填序号),请说明理由: 。
    4.图1为某同学在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显微镜下看到的几个 视野,图2是用于观察的显微镜,图3为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和目镜。请据图回答:
    (1)图1中要使视野①变为视野②,应将装片向 方移动;要使视野③变为视野④,应调节图2中标号[ ] 所示结构;要使视野中所看到的洋葱表皮细胞体积最大,选用图3中的目镜和物镜,其放大倍数是 倍。
    (2)若用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如图A、B、C、D所示,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对光完成的标志是要看到 。
    (3)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填数字标号)
    ①对光时,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②下降镜筒时,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③显微镜镜头脏了,用干净的纱布擦一擦;④要将位于视野左下角的细胞移动到中央,应向右上角移动装片。
    (4)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 ,正确地盖盖玻片是成功制作临时装片的关键,正确的盖盖玻片的方法是 。
    5.探究实践
    为了探索植物的奥秘,同学们开展了“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
    (1)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细胞的形态结构时,需要的观察材料必须 。
    (2)图1中a步骤滴加的液体是 ,目的是 。
    (3)洋葱辛辣刺激物质主要存在于图2[ ] 内。植物体能保持挺立、舒展的姿态,不仅与液泡有关,还和细胞的 有关。
    6. 初中生物学实验技能考试中,某同学抽到“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下面是该同学的部分操作示意图(见图一) 和观察效果图 (见图二)。
    请分析回答:
    (1)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填字母)。
    (2)操作步骤C滴加的液体是 ,目的是 。如果是观察动物细胞C步骤应该滴加 。
    (3)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物体时,被观察的材料一定要 。
    (4)乙视野中观察到的情形是图一步骤中的 操作不当造成的。(填字母)
    (5)如果在使用乙图显微镜观察时,发现视野中除细胞外还有很多异物,转换物镜和移动装片但异物都不动,那么异物很可能位于 上。
    (6)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7)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物像偏左下,把物像移动视野中央,载玻片应向 方向移动。
    7.小妙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如下表,请将表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步骤以及具体操作:
    (1)擦:用干净的 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
    (2)滴: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该液体的作用是 。
    (3)刮:用凉开水漱口后,用牙签稍钝的一端在 上轻轻刮一下。
    (4)涂:将刮过的牙签在载玻片中央的液滴中涂一下,注意涂抹均匀,以避免 ,从而影响观察。
    (5)盖:盖盖玻片的正确方法是图中的______(填字母),避免出现气泡。
    A. B.
    C. D.
    (6)染: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 ,从另一侧用吸水纸反复吸引。
    8.如图为蚯蚓的部分示意图,请根据“观察蚯蚓”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蚯蚓身体呈圆筒形,前端和后端可依据[ ] ([ ]内填序号)的位置来区分。
    (2)用放大镜观察蚯蚓的腹面,发现有许多小突起,叫 ,它具有辅助 的功能。
    (3)实验完毕后我们应将蚯蚓如何处理? 。
    9.幼儿园的小朋友喜欢用触摸感知世界,幼儿园的老师想让孩子们知道手上有细菌,让孩子们知道洗手的重要性。某生物兴趣小组想通过培养菌落的办法来帮助幼儿园老师,步骤如下。请分析回答:
    步骤一:取两个装有等量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分别标记为①、②号。将两个培养皿高温灭菌,冷却至常温。
    步骤二:洗手前在①号培养基和洗手后在②号培养基上按下手印(如图所示)。加盖封好。
    步骤三:将①②号培养皿放在恒温箱中培养,每天观察并做好记录。
    (1)上述实验中,对培养皿和培养基高温处理的目的是 。
    (2)上述实验中,洗手前或洗手后往培养基上按手印,相当于培养菌落中哪一个步骤? 。
    (3)一段时间后,请你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
    (4)某同学发现该实验设计不够严谨,请你指出并改进 。
    (5)新新小朋友在沙滩上玩耍时,被深埋在沙土中的铁钉扎出血,幼儿园老师立即带他就医。医生为他清理伤口后,未用纱布包扎而是让伤口暴露,目的是 。
    10.如图是实验“观察酵母菌和霉菌”中的相关示意图,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取一滴酵母菌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用 (填染液名称)对乙图所示装片进行染色,在显微镜下能看到酵母菌细胞中被染上颜色的 和淀粉粒。
    (2)实验观察到丙图中[ ](填序号)所指的部分呈青绿色,它是由成串的 组成的。
    (3)观察时,要使丙图的物像更加清晰,需要略微调节甲图中显微镜的[ ](填序号)。
    11.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蝗虫的相关知识之后设计了如下实验:取两只活蝗虫,分别放进两支盛满水的试管里,分标号为A、B,一只把头部浸没在水中,露出胸部和腹部,另一只把胸部和腹部完全浸没在水中而露出头部(如图所示)。分析实验结果,回答相关问题。
    (1)根据你学过的知识推测先死亡的是 试管中的蝗虫,原因是蝗虫呼吸时气体进出的门户—— 位于 和 。
    (2)蝗虫可以较好地适应陆地生活,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具备了坚韧的 ,既保护和支持了内部结构,又可以有效防止 。
    12.下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他用这个实验证实了空气中细菌的存在。A、B瓶内都装有肉汤,图甲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新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图乙),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请回答:
    (1)甲图中肉汤仍保鲜的是 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由于空气中的 进入瓶内使其变质。
    (2)这个实验是对照实验吗? (填“是”或“不是”),前后两次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 。乙图中控制变量的方法是将瓶颈打断,而甲图中控制变量的方法则是 。
    13.小贝为了说明鱼鳃脱离水和在水中的不同状态,做了以下实验。根据所学回答问题:
    a.手指并拢(如图甲),掌心紧贴桌面白纸,用铅笔沿手画出一条轮廓线。
    b.5个手指分开(如图乙),掌心紧贴桌面白纸,用铅笔沿手画出一条轮廓线。

    (1)鱼鳃是鱼的 器官。
    (2)实验中,手指模拟了图丙鱼鳃中 (填序号)所示结构,图 模拟的是鱼在水中时鱼鳃的状态。
    (3)由此实验可推测,鱼儿离不开水的原因是鳃丝离开水后会粘连在一起,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填“变大”或“变小”),从而导致鱼缺氧死亡。
    14.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微生物滋生的条件”,将三个相同的培养皿分别标号A、B、C,并进行了下表所示的实验。
    (1)接种微生物是在实验步骤 (填序号)中完成。
    (2)若 A 与 C 是一组对照实验,则实验的变量是 ;实验组是 组,对照组是 组(填字母)。
    (3)比较 A 和 B 装置的观察结果,说明了低温 。
    (4)本小组的实验结论是 。
    15.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对蚯蚓观察及探究生活习性的学习活动,请分析回答:
    (1)观察图1,判断蚯蚓的前端应该是 (填“A”或“B”)。
    (2)在观察过程中,要经常用浸湿的棉花轻轻擦拭蚯蚓的体表,目的是 。用手指来回抚摸蚯蚓的腹面,会有粗糙的感觉,这是摸到了它的 ,该结构可以辅助运动。
    (3)图2是设计的探究蚯蚓生存环境的实验装置。若想探究蚯蚓是否喜欢潮湿环境?应选择装置 。装置丁能否探究光对蚯蚓生活的影响?请判断并说明理由 。
    16.观察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鲫鱼的体型是 型,呈 对称,体表覆盖有 。
    (2)①所指的是鲫鱼鼻孔所在的位置,鲫鱼的鼻孔 (是/否)与口相通。
    (3)②是 ;鲫鱼的心脏所在的部位是 (③/④);鳔所在的部位是 (⑤/⑥)。
    (4)鲫鱼运动和平衡的器官是 。
    (5)在解剖时剪刀头不能插入体腔太深,应 ,目的是 。
    (6)观察鲫鱼内部结构时,应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一般顺序是: 。
    (7)鲫鱼有哪些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请列举两项。 、 。
    17.为探究“影响霉菌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将一个刚蒸好的馒头平均分成大小相等的三块,取其中一块将其烘干,设计三组实验如下:
    (1)此实验探究的变量有 个。
    (2)若探究“水分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应选择哪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
    (3)根据表中实验现象可推测,B组馒头块没有长出霉菌的原因是 。
    (4)日常生活中,为了延迟馒头霉变,我们常将其放入冰箱中保存,这属于食品保存方法中的 。
    (5)为避免偶然因素对该实验的影响,我们需要进行 。
    18.如图是某学生做“观察酵母菌和霉菌”实验时绘制的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酵母菌(甲)和青霉菌(乙)形态结构简图,请你根据所做过的实验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做“观察酵母菌”实验时,显微镜下观察酵母菌细胞内部形态结构时,需要对临时装片上的实验材料进行染色,实验用的染色剂是 。通过观察酵母菌与霉菌细胞结构中都有 这个结构(染色较深),这也是与细菌细胞结构的重要不同,与细菌一样它们的细胞中都没有 ,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2)做“观察青霉菌”实验时,实验用橘皮上的青霉菌呈 色,用放大镜进一步观察可以发现,青霉菌的颜色实际是图乙中[ ] 的颜色。
    (3)甲图所示的酵母菌正在进行 繁殖,而青霉菌的繁殖是靠 进行的。
    19.信鸽亦称“通信鸽”,是经过普通鸽子驯化而成。信鸽飞 行速度快、耐力强,并且具有良好的导航能力,自古以来常被用于通信传书。“信鸽千里飞归老巢”,生物学家和养鸽专家对信鸽的归巢机能作了大量研究。研究表明,信鸽的导航定位与信鸽的嗅觉有关,而木犀草素溶液能麻醉信鸽的嗅觉。
    (1)信鸽与飞行生活相活应的呼吸方式是 。
    (2)为了探究信鸽嗅觉与导航定位的关系,研究人员进行以下实验,请你补充相关实验步骤并回答问题。
    ①将1000只生长发育生理状况、飞行能力等均相近的信鸽平均分为甲、乙两组。
    ②甲组用 麻醉信鸽的嗅觉,乙组用 清水处理作为对照。
    ③在天气适宜情况下,选择不同距离放飞后,记录归巢时间,求平均值后计算出归巢速度将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曲线。
    ④根据探究的问题,结合曲线图,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放飞距离较近时甲、乙两组差异不太明显(嗅觉丧失的鸽子在熟悉的环境下近距离放飞能够顺利归巢);放飞距离较远时,两组出现了明显差异,这一现象说明 。
    ⑤本实验选用许多只信鸽进行实验探究的目的是 。
    20.暑期实践活动中,李华选择制作酸奶和馒头作为早餐与家人共享。
    任务一:制作酸奶
    【查阅资料】酸奶是利用乳酸菌发酵牛奶制成的发酵奶制品。
    【制作过程】①加热牛奶;②冷却牛奶→添加适量活菌酸奶和白砂糖→搅拌均匀;③将容器密封好放置于温暖的地方。
    任务二:制作馒头
    【查阅资料】制作馒头时,酵母菌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会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馒头膨大和松软,则在蒸制过程中挥发掉了。
    【制作过程】①准备温水250mL、酵母粉5g、面粉500g:②将三种材料混合均匀→揉成光滑的面团→分成50g左右的剂子按压整形;③放置温暖处密封发酵45分钟左右,水开后大火蒸15分钟即可。
    根据任务一和任务二回答:
    (1)制作酸奶所用到的乳酸菌在结构上与动植物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 (填“原核生物”或“真核生物”),靠 进行生殖。
    (2)如图中图 (填字母)为酵母菌的结构模式图。
    A.B.C.D.
    (3)食品发酵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细菌和真菌培养的过程。在制作过程中奶粉为酵母菌的生活提供了 ,因为酵母菌与乳酸菌一样,细胞内没有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李华将适量活菌酸奶加入牛奶中搅拌均匀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过程中的 。
    培养皿
    A
    B
    C
    实验步骤

    滴加10毫升清水
    滴加10毫升清水
    滴加10毫升清水

    放入一块饼干
    放入一块饼干
    不放饼干

    灭菌后,在同一环境的空气中暴露30分钟

    置于室温中
    置于冰箱中
    置于室温中

    两周后用放大镜观察
    观察结果
    有很多微生物
    有少量微生物
    观察不到微生物
    组别
    A
    B
    C
    实验材料
    馒头块
    馒头块
    干馒头块
    温度条件25℃
    25℃
    4℃
    25℃
    实验现象
    长出大量霉菌
    无霉菌
    无霉菌
    参考答案:
    1.(1) 染色 另一侧
    (2)通光孔
    (3) 左 细准焦螺旋
    2.(1) 生理盐水 保持细胞正常形态 碘液 淡黄色 细胞
    (2) 低 右下 10×
    3.(1) 细胞核 细胞液
    (2) 线粒体 叶绿体
    (3) 3 动物细胞无细胞壁
    4.(1) 右下 ①细准焦螺旋 640倍
    (2) C 白亮的圆形视野
    (3)①②
    (4) 清水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5.(1)薄而透明
    (2) 清水 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3) ⑤液泡 细胞壁
    6.(1)CDBAE
    (2) 清水 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生理盐水
    (3)薄而透明
    (4)B
    (5)目镜
    (6)线粒体
    (7)左下
    7.(1)纱布
    (2)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3)口腔内侧壁
    (4)细胞重叠
    (5)B
    (6)碘液
    8.(1)② 环带
    (2) 刚毛 运动
    (3)放回自然环境(答案合理即可)
    9.(1)清除杂菌
    (2)接种
    (3)实验结果:①号培养皿中的细菌菌落数多于②号培养皿 实验结论:洗手后比洗手前的细菌数量减少或洗手前的细菌数量多于洗手后
    (4)不足:缺少空白对照和重复实验。
    改进:应取9个(写出具体数字)装有等量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高温灭菌后随机平均分成3组,第一组作空白对照,第二组洗手前按手印,第三组洗手后按手印(针对两处不足改进)
    (5)为伤口处创造有氧环境,避免破伤风杆菌感染而患破伤风。
    10.(1) 碘液 细胞核
    (2) ① 孢子
    (3)⑤
    11.(1) B 气门 胸部 腹部
    (2) 外骨骼 体内水分蒸发
    12.(1) A 细菌
    (2) 是 细菌的有无 A瓶沸腾,B瓶不做处理
    13.(1)呼吸
    (2) ③ 乙
    (3)变小
    14.(1)③
    (2) 有无饼干(或有无有机物) A C
    (3)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4)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有机物
    15.(1)B
    (2) 保持蚯蚓体壁湿润,维持正常呼吸 刚毛
    (3) 乙 不能,变量唯一但条件不适宜
    16.(1) 流线型/梭型 左右 鳞片
    (2)否
    (3) 鳃盖 ④ ⑥
    (4)鳍
    (5) 向上挑起 防止误伤内脏器官
    (6)由上而下、由表及里、由前往后
    (7) 用鳃呼吸 用鳍游泳等
    17.(1)2
    (2)A组和C组
    (3)温度过低
    (4)低温保存法(或冷藏)
    (5)重复实验
    18.(1) 碘液/稀碘液 细胞核 叶绿体
    (2) 青绿 5 孢子/孢子囊
    (3) 出芽 孢子
    19.(1)双重呼吸
    (2) 木犀草素溶液 等量的 嗅觉与家鸽导航定位有关,而且飞行距离越远,关系越大 为了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具有说服力
    20.(1) 原核生物 分裂生殖
    (2)B
    (3) 有机物 叶绿体 接种

    相关试卷

    冀少版(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分析题 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冀少版(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分析题 专题练习题(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请认真阅读下列资料并回答问题,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材料分析题,阅读资料,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冀少版(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选择题 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冀少版(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选择题 专题练习题(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是水绵的结构示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冀少版(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识图题 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冀少版(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识图题 专题练习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是鲫鱼头部解剖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