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3_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3_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含解析,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地球上植物出现后, 蕨类植物发展时期, 地球大气成分演变的主导因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70分)
“月掩金星”是指金星被月球掩盖的自然现象,与日全食的原理相似。2023年3月24日,我国部分地区观测到了这一难得的天文奇观。图为部分天体及轨道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本次“月掩金星”发生时,金星和月球可能分别位于()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2. 与地球相比,下列关于金星没有生命存在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 距离太阳更远,温度更低B. 体积质量远小于地球
C. 缺少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D. 宇宙环境不安全
读太阳内部和外部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
3. 下列关于太阳黑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太阳黑子是太阳光球层表面温度稍低,显得较暗的部分
B. 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约为11年
C. 黑子是太阳表面温度最高的部分
D. 太阳黑子数目多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的高峰年
4. 下列现象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的有( )
①地面无线电长波通讯的短暂中断②地球两极地区出现的极光现象
③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全球变暖④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①④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略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关于地层和化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三叶虫化石存在于中生代地层
B. 各类岩石组成的地层中都有化石
C. 化石是埋藏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
D. 古生代地层中常含有恐龙化石
6. 根据图中化石,动物在这一时期经历的演化过程是( )
A. 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
B. 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
C. 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D. 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
7. 若在甲、乙两处分别钻孔找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处找到煤层B. 乙处找到煤层
C. 甲、乙都找不到煤层D. 甲、乙都找到煤层
如图示意35亿年来地球大气中O2、CO2的含量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地球上植物出现后( )
A. O2的含量上升B. CO2的含量不断上升
C. O2和CO2含量保持稳定D. O2和CO2含量变化呈正相关
9. 蕨类植物发展时期( )
A. 是铁矿成矿期B. 是煤炭成矿期C. 喜马拉雅山形成D. 哺乳动物大发展
10. 地球大气成分演变的主导因素是( )
A. 土壤B. 生物C. 水D. 火山
北京时间2023年9月26日1时13分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发生3.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下图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和地球内部结构(①—④为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此次地震的震源发生在( )
A. 软流层B. 地壳C. 地核D. 地幔
12. 下列对地球内部各圈层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纵波无法通过该层B. ②—内部物质组成均匀
C. ③—呈液态或熔融状态D. ④—横波传播速度最大
13. 地震发生后,正在轮船上夜游长江的旅客( )
A. 先感受到上下颠簸,后感受到左右摇晃B. 只感受到左右摇晃
C. 先感受到左右摇晃,后感受到上下颠簸D. 只感受到上下颠簸
夏威夷基拉韦厄火山是世界上最活跃的火山之一,从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基拉韦厄火山曾持续喷发16个月。今年9月10日下午又开始喷发,这是该火山今年第三次喷发。图1示意火山喷发景观,图2示意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火山喷发的岩浆一般认为来自于( )
A. 地壳B. 下地幔C. 软流层D. 地核
15. 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可能是( )
A.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B. 岩石圈→生物圈→水圈、大气圈
C. 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16. 下列有关图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是地球最活跃的圈层,主要成分是氮和氧B. ②是连续的圈层,但存在的形态不规则
C. ③是最重要的圈层,占有①的全部D. ④为人类提供活动空间和所有资源
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b层与a层相比,b层()
A. 对流运动旺盛B. 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C.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D. 能大量吸收紫外线
18. 同一季节,下列城市上空对流层厚度从大到小的排序,依次是()
①新加坡②北京③漠河④上海
A. ①②③④B. ①④②③C. ①③②④D. ②④①③
19. 宋词《水调歌头》中描述“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说明()
A. 对流层空气上热下冷,空气不稳定B. 对流层气温随风向越来越低
C. 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直接来自地面辐射D. 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左图为我国某市连续三天的天气预报图,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与10月31日相比,11月2日昼夜温差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 ②增强、③减弱B. ①增强、③增强C. ①减弱、④减弱D. ②增强、④增强
21. 与10月31日相比,11月1日至2日最高气温持续降低,主要是因为( )
A. ①增强B. ②减弱C. ③减弱D. ④减弱
随着我国城市数量的增多、规模的扩大,“热岛强度”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热岛强度是指中心城区比郊区气温高出的数值大小,下图是某大城市热岛强度日变化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2. 有关该城市热岛强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晴天热岛强度一直高于阴天B. 阴天不存在热岛效应
C. 晴天正午时,热岛强度最大D. 晴天时,热岛强度会出现两个峰值
23. 若图示热岛强度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密切,其依据是
①城市人口密度高于郊区 ②臭氧层空洞不断扩大
③海陆热力环流显著 ④热岛强度峰值时刻与人流、车流高峰期吻合
A. ①③B. ①④C. ②④D. ①②
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 M、N 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 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0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完成下面小题。
24. 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0点风向为( )
A. ⑥或⑦B. ②或⑥C. ④或⑧D. ③或④
25. 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 PMPN,则0点风向为( )
A. ⑥或⑦B. ②或⑥C. ④或⑧D. ③或④
25. 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 PM PN,则⑤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北半球风向向右偏转;高空风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风和等压线相交。因此⑥代表近地面风向,⑦代表高空风向。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5题详解】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若PM<PN,则①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高空风与等压线平行,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北半球风向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因此③代表北半球风向,⑦代表南半球风向。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6题详解】
近地面风向受三个力影响,摩擦力比高空大,风向最终和等压线成一夹角。在一定高度, 高空风向不受摩擦力影响,风向最终和等压线平行,和等压线没有夹角。自地面向上一定高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会有所减小,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减小,此时风力会有所增大,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向左偏转,故风向逆时针方向偏转,ABD错误,C正确;故选C。
【点睛】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原动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图为海洋表层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7. 影响图中③曲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海水深度B. 海水盐度C. 海水温度D. 海水运动
28. 影响②曲线峰值是( )
A. 陆地淡水注入B. 海区封闭程度
C. 洋流D. 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答案】27. C 28. D
【解析】
【27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③曲线由赤道向高纬地区递增,故代表表层海水的密度,海水密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逐渐增大,故其影响因素主要是海水的温度,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8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②曲线在副热带海区为最大值,故代表海水的盐度,副热带海区盐度较大的主要原因是降水量少,蒸发量大,D正确;陆地淡水注入、海区封闭程度、 洋流影响都是主要影响局部区域,对副热带海区影响较小,ABC错误;故选D。
【点睛】大洋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规律由低纬度海区向高纬度海区递减;大洋表层海水密度分布规律:一般不结冰情况下,由赤道向高纬,温度逐渐变低,密度则逐渐变大;海洋表面盐度从副热带海区向高、低纬递减并形成马鞍形曲线,赤道附近盐度较低,副热带海区的盐度最高。
每年中秋节前后,钱塘江大潮总会如期而至。下图左为“钱塘江口位置示意图”,下图右为“钱塘江大潮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9. 钱塘江大潮( )
A. 主要是由太阳引力引起B. 白天涨潮,夜晚落潮
C. 与杭州湾形状密切相关D. 与台风密切相关
30. 杭州湾口海水盐度最低的季节是( )
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
【答案】29. C 30. B
【解析】
【29题详解】
潮汐活动主要由于引力引起,月球距离地球更近,对海水的引力作用更强,钱塘江大潮主要是由月球引力引起,A错误;海水的涨潮白天和夜晚的都有,要看具体时间而定,B错误;杭州湾的形状为喇叭形,使得潮水一层叠一层,涌潮场景壮观,C正确;钱塘江大潮主要受到引力作用、特殊地形的影响,与台风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
【30题详解】
杭州湾口海水盐度受到河川径流的影响,当河流汇入大量淡水是,海水的盐度就会下降,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降水丰富,大量淡水注入海洋,所以夏季杭州湾口海水盐度最低,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河流都有夏汛,东北的河流除有夏汛外,还有春汛;西北河流有夏汛。另外有些河流有凌汛现象。流域内雨季开始早结束晚,河流汛期长;雨季开始晚,结束早,河流汛期短。我国南方地区河流的汛期长,北方地区比较短。
“是故百川发源,皆自山出,由高趣下,归注于海。”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1. 图中的数码最能解释文字中“是故百川发源---归注于海”对应的水循环环节在是( )
A. ①—降水B. ②—蒸发C. ③—水汽输送D. ④—地表径流
32. 下列地理现象,具有环节②作用的是( )
A. 塔里木河河水蒸发B.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C. 高山冰川融化D. 跨流域调水工程
33. 促使自然界水循环的动力是( )
A. 大气运动和太阳能B. 水的三态变化和地球重力
C. 太阳能和地球重力D. 大气运动和地球重力
【答案】31. D 32. B 33. C
【解析】
【31题详解】
图中数码①②③④分别代表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文字描述中“归注于海”对应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D对,排除ABC。故选D。
【32题详解】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把太平洋或印度洋的水汽带到陆地上空,为水汽输送,环节②为水汽输送,故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具有环节②的作用,B对;塔里木河水蒸发 ,属蒸发环节;高山冰川融化,形成径流;跨流域调水工程,属于地表径流环节,ACD错。故选B。
【33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物理特性,因水随着温度的不同,以固体、液体、气体三种形态出现,因而使水分在循环过程中的转移、交换才成为可能。外因是太阳的辐射和地心的引力,因太阳辐射是地表热能的主要源泉,它促使冰雪融化、水分蒸发、空气流动等;地心引力则使大气降水、地表水下渗、径流等得以进行。所以说,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是水循环的动力。即促使自然界水循环的动力是太阳能和地球重力,C对,排除ABD。故选C。
【点睛】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 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水循环的类型 :海 陆 间 循 环,发生领域:海洋和陆地之间; 特点及意义:最重要的类型,又称大循环,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典例:长江参与了水循环的地表径流,夏季风参与了水循环的水汽输送。陆上内循环,发生领域:陆地和陆地上空之间;特点及意义:循环水量少,补给陆地水的水量很小,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 典例:塔里木河流域的降水。海上内循环,发生领域:海洋和海洋上空之间;特点及意义:循环水量最大,对全球热量输送有着重要作用; 典例:降落在海洋上的雨水(如未登陆的台风) 。
2023年6月,安徽省六安市成功入选“十四五”国家第三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公示名单,将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0亿元。“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读“海绵城市”与“快排”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4. 建设“海绵城市”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有( )
A. 水汽输送量减少B. 地表径流量减少C. 下渗量减少D. 蒸发(腾)量减少
35. 下列措施不属于六安市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措施的是( )
A. 路面硬化中推广使用渗水砖B. 扩大地下排水管道口径
C. 实施《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D. 合理规划建设生态停车场
【答案】34. B 35. B
【解析】
【34题详解】
水汽输送量受水汽来源、风向等因素的影响,海绵城市不会使水气输送量发生明显变化,A错误。海绵城市通过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等,增加了地表水的下渗,地表径流量减少,C错误,B正确。与快排模式相比,海绵城市模式下水域面积增加,蒸发量随之增加,D错误,故选B。
【35题详解】
渗水砖可以增加城市地表水的下渗,减少地表径流量,利于海绵城市的建设,A不符合题意。扩大地下排水管道口径可以快速将地表径流排走,利于城市内涝的治理,但不属于海绵城市,B符合题意。实施《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规定了六安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建设技术标准,C不符合题意。建设数量众多的生态停车场,会降低地面的硬化率,增加绿地的面积,利于海绵城市的建设,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通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实现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绿地与广场、城市水系等不同下垫面的雨水控制和利用,达到修复水生态、改善水环境、保障水安全、涵养水资源的多重目标。
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30分)
36.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京时间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北纬29.59度,东经102.08度)发生了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
材料二:甲图为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乙图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图及地球内部圈层图,丙图为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剖面示意图。
(1)在材料二甲图地壳等厚度线图中,0km表示________(界面);乙图中A为__________波,F为_________(界面)。
(2)为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在下列四地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最迟从莫霍界面传来地震波的是( )
A. 拉萨B. 乌鲁木齐C. 上海D. 北京
(3)材料二丙图中所示的天体系统是________,中心天体是______。
(4)丙图八颗行星中,离地球最远的巨行星是_________(填字母);小行星带位于________(填名称)和________(填名称)轨道之间。
(5)若地球在H行星的轨道上运行,则一定会发生的现象有( )
A. 变为寒冷的“冰球”B. 变为炽热的“火球”
C. 大气层将会消失D. 体积将会变小
【答案】36. ①. 莫霍界面 ②. 横 ③. 古登堡界面 37. A
38. ①. 太阳系 ②. 太阳
39. ①. F ②. 火星 ③. 木星(注:可互换位置) 40. A
【解析】
【分析】本题以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图及地球内部圈层图、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剖面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壳厚度判断、地球圈层划分、八大行星位置等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行星地球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蕴含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在地壳等厚度线图中,0km表示莫霍界面,图乙A波传播速度慢,B波传播速度快,A为横波,B为纵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F为古登堡界面。
【小问2详解】
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知,青藏高原海拔高,地壳厚度最大,其他三地地壳厚度均比拉萨小,从莫霍面传来地震波最迟到达的是地壳厚度最大的拉萨,A正确,BCD错误。故选A。
【小问3详解】
丙图为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剖面示意图,故天体系统是太阳系,中心天体是太阳。
【小问4详解】
丙图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轨道由内到外分布着: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离地球最远的巨行星是F(土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
【小问5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H为海王星,距太阳远,故表面温度极低,所以如果地球在H的轨道上运行,温度降低,会变成寒冷的“冰球”,A正确,B错误;轨道的变化对体积和大气层的变化影响不大,CD错误。故选A。
3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科学家发现南极大陆西侧的土壤里含有密集的花粉、孢子和植物根系化石,种类达65种,这些证据表明大约9000万年前的南极洲存在过热带雨林。2018年。我国科学家根据一件产自河北青龙的带羽毛恐龙化石,发现了一个和鸟美条蜂关系很近的恐龙新属种一巨嵴彩虹龙。下图为甲、乙两地岩层分布示意图。
(1)南极大陆发现雨林样本的地层形成于____(前寒武纪/中生代)代。由此推测相较于现在,当时南极大陆的气温较____(高/低),降水____(多/少)。
(2)发现巨嵴彩虹龙化石的地层与乙地的____(填字母)地层形成时代大体一致,这一时期被称为“____动物的时代",该时代____植物极度兴盛,在陆地植物中占主要地位,成为了重要的____(矿产)时期,该时代三叠纪晚期,由于板块运动剧烈,____开始解体。
(3)甲地AB地层形成于____代,该时代早期是____动物发展的时代。
【答案】(1) ①. 中生 ②. 高 ③. 多
(2) ①. Y ②. 爬行 ③. 裸子 ④. 成煤 ⑤. 联合古陆
(3) ①. 古生 ②. 海洋无脊椎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南极大陆西侧的化石为背景材料,涉及地球的演化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由材料可知,大约9000万年前的南极洲存在过热带雨林,该时期处于显生宙的中生代,雨林生长于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可推测当时南极大陆的气温较高,降水较多。
【小问2详解】
巨嵴彩虹龙生存于中生代,乙地Y地层含有恐龙足迹化石,两地层形成时代大体一致。恐龙繁盛于中生代,该时期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中生代裸子植物繁盛,中生代也是主要的成煤期。该时代三叠纪晚期,由于板块运动剧烈,原始的联合古陆开始解体。
【小问3详解】
甲地A、B地层含有含有三叶虫、菊石化石、贝壳类化石、鱼类化石,可判断两地层形成于古生代。古生代早期,海洋无脊椎动物出现,如三叶虫。
38.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图1为“某地高空的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图2为“我国西南山区的传统民居穿堂风”示意图。
(1)图1中点A、B、④、⑤的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序为____。
(2)图1中,在垂直方向上,由于近地面A地空气____(受热/冷却),引起气流的____(上升/下沉)运动,而B地正好相反,至此在A、B两地近地面和高空形成热力环流。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____。
(3)若图1的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与郊区之间,则A、B中代表城区的是____。
(4)若图1中的A处为海洋,B处为陆地,则该热力环流出现在____(填白天或夜间)。
(5)结合图2及材料,若只考虑天气状况的影响,昼夜温差最大的是____(单项选择题)。
A. B. C. D.
(6)与图2“穿堂风”的形成有关的地理原理最符合的是____(单项选择题)。
A. 热力环流B. 温室效应C. 热岛效应D. 大气受热过程
(7)结合材料及图2,请在下图中画出夜晚时山林与石质地面之间的气流运动方向。
(8)结合材料及图2,假如我国北方地区仿照图示民居建设房屋,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答案】(1)B>A>⑤>④
(2) ①. 受热 ②. 上升 ③. 水平气压梯度力 (3)A (4)夜晚 (5)D (6)A
(7) (8)合理:华北地区夏季气温高,利于通风降温,减少降温能耗。或不合理:华北地区冬季寒冷,不利于保温,使室内温度低,增加取暖能耗。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穿堂风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热力环流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探讨地理知识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A、B位于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的④、⑤;根据等压面可知,B处气流下沉,气压较高;A处气流上升,气压较低;⑤处气压大于④处,故图1中点A、B、④、⑤的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序为B>A>⑤>④。
【小问2详解】
据上题分析可知,图1中,在垂直方向上,由于近地面A地空气受热,引起气流的上升运动,而B地正好相反,至此在A、B两地近地面和高空形成热力环流。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小问3详解】
若图1的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与郊区之间,则气温较高的A代表城区,气温较低的B代表郊区。
【小问4详解】
若图1中的A处为海洋,B处为陆地,则说明海洋温度高于陆地,该热力环流出现在夜晚。
【小问5详解】
石质地面的比热容比山林的比热容小,因此昼夜温差更大,AB错误;晴朗天气,白天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气温高,夜间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差,气温低,因此昼夜温差更大,C错误,D正确。故选D。
【小问6详解】
白天石质地面比有植被地区升温快,气流上升,形成低压区,风从有植被的高压区吹向低压区,形成穿堂风;夜晚石质地面比有植被地区降温快,气流下沉,形成高压区,风吹向植被区,形成穿堂风,符合热力环流原理,A正确;温室效应是指气温条件的改变,大气受热过程是地面辐射使大气升温,与穿堂风关系不大,BD错误;热岛效应是城市和郊区的温度差异形成的热力环流,但气流方向不会变化,C错误。故选A。
【小问7详解】
夜晚,石质地面降温快,为冷源,气流下沉,在近地面形成高压;山林气流相对上升,在近地面形成低压。因此,在近地面,空气由石质地面流向山林,在高空,空气由山林流向石质地面,绘图如下:
【小问8详解】
该题为开放试题,两种观点都是合理的,关键须说明理由。我国华北地区,夏季和冬季温差较大,可从夏季和冬季的角度进行判断;假如华北地区仿照图示民居建设房屋,合理,理由是华北地区夏季气温高,家中穿堂风大,利于通风降温。或不合理,理由是华北地区冬季寒冷,如果按照如此设计,家中风力过大,不利于保温,会降低室内温度,增加供暖的能源消耗。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2023_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2月调研考试含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此次地震震源最可能位于,在该岛旅行的游客在旅店感受到,雾凇多发生于,与雾凇的发生关系最密切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2023_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1月期中试题含解析,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中华鲎出现的地质年代是, 中华鲎出现的地质年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京市2023_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学情调研测试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