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 4*《“探界者”钟扬》优质教学设计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 4*《“探界者”钟扬》优质教学设计第1页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 4*《“探界者”钟扬》优质教学设计第2页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 4*《“探界者”钟扬》优质教学设计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4.3 *“探界者”钟扬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4.3 *“探界者”钟扬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整体感知,把握人物形象,比较阅读,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引导学生了解时代楷模钟扬的生平经历和主要成 就﹐根据小标题把握文章内容。
    ⒉.指导学生分小组阅读文本,深入体会人物的精神 特质。
    3.拓展延伸﹐深刻领悟主人公播种未来的精神,并以 此培养学生的阔达胸襟和家国情怀。
    4.比较阅读,分析三篇人物通讯在内容和艺术特色上 的异同,把握时代楷模的精神特质。
    重点难点
    重点
    1.结合小标题,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人物不同侧面的 精神特质。
    2.分析人物的语言和形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是钟扬,一名工作在青藏高原的植物学家,一名来自上海的援藏教师。”微笑着说这句话的钟扬,已经离开,留下的是他与团队高原跋涉收集的4000万颗种子,是未来百年中国的种子财富。他从教多年,援藏16年,引种了许多红树。复旦大学教授钟扬的名字总是和植物联系在起,他喜欢像松柏那样的植物。因为在艰苦的环境中生长起来的植物才有韧性,生长得慢却刚直遒劲。
    2017年9月25日,53岁的他如同一颗种子回归大地,而他留下的千万颗种子终将绽放新生。
    (设计意图:以人物语言和事迹入题,具有概括性和吸引力,激起学习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
    1.自由诵读,结合小标题整体把握内容。
    2.学习小组合作交流,结合内容,分析小标题的内涵。
    (1)“英雄”少年
    明确:①钟扬渴望成为一名大学生。
    ②15岁考入中科大无线电专业,却对植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③对婚事热情主动。
    ④放弃副局级职务,去上海复旦大学当老师。
    总结:“英雄”少年是写钟扬从少年起就已经非凡出众了。“英雄”少年无论年龄,敢于追求自己的人生,追求更有意义的人生。
    (2)种子达人
    明确:①为了“种子事业”,足迹延伸到西藏。
    ②努力为人类建一个来自世界屋脊的种子“宝库”。
    ③在青藏高原刷新一个植物学家的极限。
    ④带着学生在6000多米的珠峰北坡采到了鼠曲雪兔子。
    总结:种子达人是写钟扬在植物学领域非常专业,非常精通,出类拔萃。他的专业和精通首先来自他对种子事业的执着和热情,还有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期望。为了采到种子,钟扬甘愿冒生命危险。
    (3)科学队长
    明确:①挤时间接科普任务。
    ②撰写、翻译、审校科普著作。
    ③多次义务为全国中小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科普,任学校科学顾问。
    总结:科普是钟扬最爱的副业。他在科普这条道路上持续前行,他花费了很大精力,所做的科普工作影响很大,收获也很大。他这个“科学队长”当之无愧。
    (4)“接盘”导师
    ①钟扬负责“接盘”选择出问题的研究生。
    ②因材施教,为学生量身定制发展规划。
    (5)生命延续
    ①在探寻生命的边界时,钟扬甘愿成为一个先锋者。
    ②不惧生命结束,因为他的学生会将科学探索之路延续下去。
    总结:在坚持援藏的时间里,钟扬在与生命、与时间赛跑,他踏足植物学家的很难区和很难达到的高度,只为坚守一颗初心。这是一颗种子的初心——种子精神——当一个物种要拓展其疆域而必须迎接恶劣环境挑战的时候总是需要一些先锋者牺牲个体的优势,以换取整个群体乃至物种新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
    三、把握人物形象
    按关键词、人物语言、追忆者的话三个方面分组讨论,交流展示。
    1.读关键词。
    明确:每个小标题都是对人物形象的高度概括:“英雄”少年、种子达人、科学队长、“接盘”导师、生命延续。
    2.读人物的话。
    (1)“一个基因能够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能够造福万千苍生。青藏高原这个占我国领土面积1/7的地区,植物种类占到了1/3。有些地方甚至百年来无人涉足,植物资源被严重低估。”
    明确:以一组数据说话,说明了植物学专家钟扬在采集种子领域很专业,有一个科学家的前瞻意识。
    (2)“作为一个植物学家,我最喜欢的植物是蒲公英,如果发现它开花并且结了种子,我会用手抓一把,一摊开里面一般有200颗。我最讨厌的植物是什么呢?椰子。那么大一颗,8000颗的样本数量,我们需要两台卡车把它们拉回来。”
    明确:首先表明了作为植物学家,钟扬对种子了如指掌,再者以对比的手法说明了采集种子是非常艰辛的一件事,可是钟扬却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这表明了钟扬采集种子苦中作乐,以苦为乐的精神境界。
    (3)“我最清楚植物的情况,我不去的话,你们更难找。你们能爬,我也能爬。”
    明确:钟扬出现严重的高原反应的时候,依然坚持带大家上山采集种子,而不让学生独自冒险上山,表现了钟扬是一个极其坚强、心怀大爱、纯粹无私的人。
    (4)“生命诞生以来,从原核到真核,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海洋到陆地,简单与复杂并存,繁盛与灭绝交替,奏响了一篇篇跌宕起伏的演化乐章,其间洋溢着生命诞生与繁盛的欢颂,伴随着物种灭绝与衰落的悲怆。”“做科学传播是件好事情,我当然支持啊!”
    明确:写出了钟扬为科普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他对科学事业的热情和付出是别人难以企及的他的这种热情和奉献精神值得我们终生学习。
    (5)“培养学生就像我们采集种子,每一颗种子都很宝贵,你不能因为外表看上去不好看就不要,说不定这种子以后能长得很好。”
    明确:这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十分贴切,把培养学生比喻成采集种子,钟扬把每一个学生都看成一颗宝贵的种子。除了为国家收集植物种子,钟扬倾注了巨大心血培育最心爱的“种子”——学生。这是为人师表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表现。
    (6)“在一个适宜生物生存与发展的良好环境中,不乏各种各样的成功者,它们造就了生命的辉煌。然而,生命的高度绝不只是一种形式。当一个物种要拓展其疆域而必须迎接恶劣环境挑战的时候,总是需要一些先锋者牺牲个体的优势,以换取整个群体乃至物种新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换言之,先锋者为成功者奠定了基础,它们在生命的高度上应该是一致的。”
    明确:这段话是钟扬精神的最好概括。种子精神就是在这个物种拓展疆域面临危境的时候,总有种子为这个物种牺牲;类比可以推知,钟扬在探寻自己生命的边界的时候,要想在一个领域有所创新和成就,就必须具备开拓的勇气和不畏牺牲的精神,做冲锋陷阵的那个人。
    (7)“任何生命都有结束的一天,但我毫不畏惧,因为我的学生会将科学探索之路延续下去,而我们采集的种子,也许会在几百年后的某一天生根发芽,到那时,不知会完成多少人的梦想。”
    明确:种子,意味着繁衍和希望,钟扬不但采集和保护珍稀的植物种子,也播撒下科学和人才的种子,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3.读追忆者的话。
    (1)“那次,我们跟着钟老师去采集高山雪莲。我们从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出发向更高的山地挺进时,钟老师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头痛欲裂,呼吸急促,全身无力,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
    明确:表现了钟扬为采集种子而不顾生命危险的精神。
    (2)“我们会毫不客气地把最难的部分留给他。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每次听说钟老师从西藏回上海了,我们都会立刻和他预约时间,他总是爽快地答应。”
    明确:表现了钟扬为科学事业付出和奉献的精神。
    (3)“《大流感》这本书,内容包罗万象,语言风格多变,钟老师对推敲文字乐在其中,他会忽然在吃饭时得意扬扬告诉大家他的译法,当然偶尔会被我们反驳,他也会欣然接受.。”
    明确:表现了钟扬对待科学严谨和虚心的态度。
    (4)“当时去听讲座,一下子就被钟教授生动的演讲吸引住了,从此我就成了年龄最小的学生,并开始跟随他学习科学……听他的课,你永远都不会感到无聊。在钟老师的指引下,我慢慢爱上了科学。”
    明确:科普是钟扬最爱的副业,他坚持致力于科普事业,对待科学认真的态度明显地感染了学生。表明钟扬直在追梦的路上前行。
    (5)“钟老师对‘批判性思维念念不忘。他觉得对中小学生开展科学教育乃至思维教育非常重要,他还想着要把大学专业教材改成适合小朋友的音频故事,想着要为孩子们写一本科学故事书,想着去中学给科学社的孩子们上课,还想着开设更系统化的科学营……”
    明确:钟扬的初心就是当一位好老师。正如他的学生所说“与其说科普,不如简单地说他是愿意教人”,重视中小学生的科学教育乃至思维教育,是他的梦之一。
    (6)“他有一种想把时间抢回来的劲头。”“再次进藏时,我明显感觉到他的身体大不如前,连上车和下车都特别吃力。但他总说‘没事,我很好’。他对我说,自己的时间太短了,必须这样。”
    总结:闪耀在钟扬身上的,是甘于奉献的“种子精神”,是“功成不必在我”的自我追求与价值坚守,更是用人生所有来报答对祖国的热爱。钟扬为了梦想鞠躬尽瘁,为了使命夙兴夜寐,在身体发出预警时,仍在争分夺秒。这是他“要把最宝贵的时光献给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的最佳明证
    四、比较阅读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三篇通讯塑造了三位模范人物,表现了这些人物的责任心、使命感和为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让人感佩,令人敬仰。
    1.在塑造人物和构思安排上有什么异同?
    明确:(1)塑造人物上。
    同:①都很注意用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
    ②着力刻画细节表现人物。
    异:《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以具体的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以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等塑造人物形象。
    《“探界者”钟扬》主要是直接引用主人公语言,以此来塑造人物形象。
    (2)构思安排上。
    同:都使用散文笔法行文,在叙述中穿插抒情性的句子。
    异:《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没有使用小标题,《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探界者”钟扬》都使用小标题标明内容,但《“探界者”钟扬》的小标题都是四字短语,形式整齐美观。
    2.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三篇人物的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他们的精神过时了吗?为什么?
    明确:永远不过时。因为先进人物都是时代的先锋人物,他们有先进的思想、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担当精神,他们的奉献精神、他们的抱负与使命、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优秀品质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砥砺人们前行。袁隆平是科学家的榜样,张秉贵是服务行业的榜样,
    钟扬是教师的榜样。他们照亮着人们前行的路。
    五、作业
    结合本通讯内容,想想钟扬作了什么贡献,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以“抱负与使命”为话题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读后感。
    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4.3 *“探界者”钟扬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4.3 *“探界者”钟扬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知能对标,课文内容分析,学情整体分析,教学活动准备,教学活动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4.3 *“探界者”钟扬精品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4.3 *“探界者”钟扬精品教案,共1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基本信息,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小结与作业,经典例题,教学资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统编版4.3 *“探界者”钟扬优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4.3 *“探界者”钟扬优秀教学设计,共1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生平及成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