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5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
2025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板块一细胞生物学专题三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板块一细胞生物学专题三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细胞分裂中常考的3类特殊曲线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答案:①DNA ②分裂期 ③纺锤体 ④漂洗 ⑤染色 ⑥同源染色体 ⑦着丝粒 ⑧均等 ⑨变形 ⑩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⑪形成不同组织、器官 ⑫持久 ⑬含有本物种的全套遗传物质 ⑭离体后形成新个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 ⑮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⑯无限增殖 ⑰活性降低 ⑱基因控制的细胞程序性死亡
考点1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
1.聚焦染色体,辨别细胞分裂方式及时期
(1)前期:染色体散乱排列在纺锤体中央。
①依据
②图像
(2)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①依据
②图像
(3)后期: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①依据
②图像
2.细胞分裂中常考的3类特殊曲线图
(1)每条染色体中DNA含量的变化
(2)同源染色体对数和染色体组数目的变化曲线
(3)核DNA相对含量和染色体数目柱形图
3.生物变异在不同分裂方式中发生的原因
答案: eq \(□,\s\up1(1)) 赤道板 eq \(□,\s\up1(2)) 姐妹染色单体 eq \(□,\s\up1(3)) 有丝分裂
eq \(□,\s\up1(4)) 缺失 eq \(□,\s\up1(5)) 秋水仙素
【真题研读】
1.(2022·广东选择考)用洋葱根尖制作临时装片以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如图为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C )
A.根尖解离后立即用甲紫溶液染色,以防解离过度
B.根尖染色后置于载玻片上捣碎,加上盖玻片后镜检
C.找到分生区细胞后换高倍镜并使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D.向右下方移动装片可将分裂中期细胞移至视野中央
解析:题述实验的过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A错误;将染色后的根尖置于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尖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用拇指轻轻地按压盖玻片,使细胞分散开,进行镜检,B错误;据图可知,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位于视野的左上方,根据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可知,向左上方移动装片才可将分裂中期细胞移至视野中央,D错误。
2.(2024·广东选择考)克氏综合征是一种性染色体异常疾病。某克氏综合征患儿及其父母的性染色体组成见图。Xg1和Xg2为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导致该患儿染色体异常最可能的原因是( A )
A.精母细胞减数分裂Ⅰ性染色体不分离
B.精母细胞减数分裂Ⅱ性染色体不分离
C.卵母细胞减数分裂Ⅰ性染色体不分离
D.卵母细胞减数分裂Ⅱ性染色体不分离
解析:根据题图可知,父亲的基因型是XXg1Y,母亲的基因型是XXg2XXg2,患儿的基因型是XXg1XXg2Y,导致该患儿染色体异常最可能的原因是父亲精母细胞性染色体在减数分裂Ⅰ后期没有分离,A符合题意。
[命题延伸]——判断与填空
(1)用同位素标记法检测小鼠杂交瘤细胞是否处于细胞周期的S期,放射性同位素最适合标记在胞嘧啶。( )
(2)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和核仁周期性地消失和重现。( )
(3)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核DNA已完成复制且染色体数目加倍。( )
(4)高等动物胚胎干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的形成和着丝粒的分裂可发生在同一时期。( )
(5)细胞分裂前的间期既有基因表达又有DNA复制。( )
(6)成熟个体中的细胞增殖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
(7)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分裂Ⅰ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 )
(8)与初级精母细胞相比,精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原因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培养液中缺少血清可以使细胞周期停滞在间期,以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分裂间期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提示:(1)× (2)√ (3)× (4)× (5)√ (6)× (7)× (8)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9)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为分裂期准备物质;细胞有适度的生长(答出一点即可)
【对点突破】
题点1 细胞分裂过程及特点
1.下列关于某二倍体高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移向细胞同一极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
B.有丝分裂前的间期与减数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复制后数目加倍
C.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分裂Ⅱ中期染色体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板上
D.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分裂Ⅱ后期的细胞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
解析: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并移向细胞两极,即移向细胞同一极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Ⅱ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成为子染色体,移向细胞同一极的染色体为非同源染色体,A正确。有丝分裂前的间期与减数分裂前的间期均进行染色体的复制,复制后的两条染色单体由一个共同的着丝粒连接着,仍是一条染色体,所以染色体数目此时并没有加倍,B错误。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分裂Ⅱ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的位置上,C错误。二倍体生物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由于减数分裂Ⅰ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后分别进入不同的子细胞中,故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的细胞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D错误。
2.蜜蜂无性染色体,雌蜂是二倍体(2N=32),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成的单倍体。下图是雄蜂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大致流程图(图中仅绘出雄蜂一个染色体组内的两条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和数量变化)。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B )
A.雄蜂在减数分裂Ⅰ前期会形成四分体
B.蜜蜂的精细胞和卵细胞中均含有16条染色体
C.1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2个正常精细胞
D.雌蜂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流程与雄蜂相同
解析: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成的单倍体,体内不含同源染色体,因此在减数分裂Ⅰ前期不会形成四分体,A错误;蜜蜂的精细胞和卵细胞中均含有16条染色体,精卵结合之后形成的受精卵中染色体又恢复为32条,B正确;据题图可知,1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1个正常精细胞,另一个细胞退化消失,C错误;雌蜂是二倍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以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以及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并且一个卵原细胞可以形成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因此雌蜂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流程与雄蜂不同,D错误。
题点2 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变异问题
3.下图是某种高等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染色体上带有的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图甲细胞中1与2或1与4的片段部分交换,前者属于基因重组,后者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图乙细胞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C.图丙细胞仅可能通过基因突变产生
D.图丙细胞只能为次级精母细胞
解析:图甲细胞中1与2是同源染色体,其片段部分交换属于基因重组;1与4是非同源染色体,其片段部分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A正确。图乙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B正确。图丙细胞表明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互换,C错误。甲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说明该动物为雄性,图丙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是次级精母细胞,D正确。
4.如下图所示,一条染色体上有一对等位基因(D和d),染色体的端粒断裂(图②)后,姐妹染色单体会在断裂处发生融合(图③)。融合的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后期由于纺锤丝的牵引而在任何一处位置发生随机断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端粒DNA序列在每次细胞分裂后会缩短一截
B.图④和图⑤分别表示细胞分裂的中期和后期
C.图⑤中D和d基因最后可能分配到一个子细胞中
D.上述变异可能包括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以及染色体变异
解析:每条染色体的两端都有一段特殊序列的DNA—蛋白质复合体,称为端粒,端粒DNA序列在每次细胞分裂后会缩短一截,A正确。由题图可知,图④中着丝粒已经一分为二;图⑤表示融合的染色体由于纺锤丝的牵引而即将发生随机断裂并移向细胞两极,故图④和图⑤都处于细胞分裂的后期,B错误。据题意“融合的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后期由于纺锤丝的牵引而在任何一处位置发生随机断裂”可知,若发生断裂的部位位于D基因的左侧或d基因的右侧,则图⑤中D和d基因最后可能分配到一个子细胞中,C正确。该染色体上同时出现D和d基因,可能是河期发生了基因突变,若该变异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则也可能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片段的互换,即基因重组;融合的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后期由于纺锤丝的牵引而在任何一处位置发生随机断裂,会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故上述变异可能包括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以及染色体变异,D正确。
题点3 通过同位素标记法考查细胞分裂的过程
5.将某一DNA经 3H 充分标记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 3H 的培养基中培养,该细胞分裂两次后形成四个大小相等的子细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C )
A.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则其中含 3H 的染色体数一定为N
B.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N,则其中含 3H 的DNA数为N/2
C.若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 3H ,则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基因重组
D.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 3H ,则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分离
解析:若进行有丝分裂,则DNA复制两次,第二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含 3H 的染色体数为0~2N不等;若进行减数分裂,则DNA只复制一次,子细胞中所有DNA均含 3H 。
6.(2024·浙江1月选考)大肠杆菌在含有3H-脱氧核苷培养液中培养,3H-脱氧核苷掺入新合成的DNA链中,经特殊方法显色,可观察到双链都掺入3H-脱氧核苷的DNA区段显深色,仅单链掺入的显浅色,未掺入的不显色。掺入培养中,大肠杆菌拟核 DNA 第2 次复制时,局部示意图如图。DNA双链区段①、②、③对应的显色情况可能是( B )
A.深色、浅色、浅色
B.浅色、深色、浅色
C.浅色、浅色、深色
D.深色、浅色、深色
解析:大肠杆菌在含有3H-脱氧核苷培养液中培养,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大肠杆菌拟核DNA第1次复制后产生的子代DNA的两条链一条掺入3H-脱氧核苷,另一条未掺入3H-脱氧核苷,大肠杆菌拟核DNA第2次复制时,以两条链中一条掺入3H-脱氧核苷,另一条未掺入的DNA分子为模板,结合题干显色情况可知,DNA双链区段①显浅色,②中两条链均掺入3H-脱氧核苷,显深色,③中一条链掺入3H-脱氧核苷,一条链未掺入3H-脱氧核苷,显浅色,B符合题意。
考点2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死亡
1.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1)细胞分化的机理
(2)细胞分化的“变”与“不变”
(3)细胞全能性的判断标准
2.
3.
答案: eq \(□,\s\up1(1)) 核DNA eq \(□,\s\up1(2)) mRNA eq \(□,\s\up1(3)) 蛋白质 eq \(□,\s\up1(4)) DNA
eq \(□,\s\up1(5)) 收缩 eq \(□,\s\up1(6)) 水分 eq \(□,\s\up1(7)) 色素 eq \(□,\s\up1(8)) 降低 eq \(□,\s\up1(9)) 自动 eq \(□,\s\up1(10)) 被动
【真题研读】
1.(2024·湖南选择考)部分肺纤维化患者的肺泡上皮细胞容易受损衰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患者肺泡上皮细胞染色体端粒可能异常缩短
B.患者肺泡上皮细胞可能出现DNA损伤积累
C.患者肺泡上皮细胞线粒体功能可能增强
D.患者肺泡上皮细胞中自由基可能增加
2.(2024·黑吉辽选择考)手术切除大鼠部分肝脏后,残留肝细胞可重新进入细胞周期进行增殖;肝脏中的卵圆细胞发生分化也可形成新的肝细胞,使肝脏恢复到原来体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肝细胞增殖过程中,需要进行DNA复制
B.肝细胞的自然更新伴随着细胞凋亡的过程
C.卵圆细胞分化过程中会出现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卵圆细胞能形成新的肝细胞,证明其具有全能性
解析:肝细胞的增殖方式为有丝分裂,在有丝分裂前的间期需要进行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A正确;肝细胞的自然更新是通过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等过程实现的,B正确;根据题意,卵圆细胞分化形成新的肝细胞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发生改变,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正确;细胞的全能性是指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卵圆细胞形成新的肝细胞,既没有产生完整的有机体,也没有分化出其他各种细胞,因此不能证明其具有全能性,D错误。
[命题延伸]——判断与填空
(1)细胞凋亡受基因调控,仅发生在胚胎发育过程中。( )
(2)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多种类型的细胞,这些细胞中mRNA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
(3)高等植物胚胎发育过程中,胚柄的退化是通过程序性细胞死亡实现的。( )
(4)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过程中不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
(5)细胞凋亡由程序性死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所启动。( )
提示:(1)× (2)× (3)√ (4)× (5)√
【对点突破】
题点1 细胞分化与衰老
1.(2024·大湾区高三二模)同一个体输卵管细胞与胰岛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细胞的( D )
A.DNA 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B.tRNA 不完全相同
C.合成的蛋白质不完全相同
D.mRNA 不完全相同
解析:同一个体输卵管细胞与胰岛细胞由同一个受精卵分裂、分化而来,细胞中DNA 的碱基排列顺序相同,A不符合题意;tRNA 是氨基酸的搬运工,每个细胞中tRNA的种类是相同的,B不符合题意;由于细胞分化,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mRNA不完全相同,合成的蛋白质不完全相同,这两种细胞形态、结构、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mRNA不完全相同,直接原因是蛋白质不完全相同,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2.(2024·梅州高三一模)人的角膜是覆盖眼睛的透明组织层,主要由角膜干细胞维持。角膜干细胞通过增殖分化产生角膜上皮细胞来取代垂死的细胞,并修复较小的角膜损伤。相关研究显示,短期睡眠不足增加了角膜干细胞的增殖分化速度,长期睡眠不足会造成角膜严重受损,如角膜变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D )
A.角膜干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92条时说明细胞正在进行分化
B.角膜干细胞增殖分化产生角膜上皮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C.短期睡眠不足能减缓角膜上皮细胞衰老的进程
D.角膜上皮细胞的自然更新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
解析:角膜干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92条时说明细胞正在进行分裂,A错误;角膜干细胞通过增殖分化产生角膜上皮细胞,没有产生完整个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B错误;据题意可知,短期睡眠不足增加了角膜干细胞的增殖分化速度,而角膜干细胞的增殖分化是为了更新角膜上皮细胞,角膜干细胞的增殖分化速度增加说明角膜上皮细胞衰老的速度加快了,C错误;角膜上皮细胞的自然更新,属于细胞凋亡,D正确。
题点2 细胞的凋亡和自噬
3.(2024·湛江高三一模)研究表明:BCL2蛋白能阻止BIM等蛋白在细胞的线粒体上发生聚合并穿孔,从而维持线粒体的完整,起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A )
A.丙酮酸在线粒体内膜上氧化分解
B.BIM等蛋白参与的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程序性死亡
C.细胞凋亡有利于维持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D.使用BCL2抑制剂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
解析:有氧呼吸第二个阶段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中氧化分解释放能量,A错误;BIM等蛋白参与的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程序性死亡,B正确;细胞凋亡是基因控制的程序性死亡,有利于维持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C正确;使用BCL2抑制剂导致BIM等蛋白在细胞的线粒体上发生聚合并穿孔,不能维持线粒体的完整,促进了细胞凋亡,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D正确。
4.(2024·广东部分学校高三联考)自噬作用是细胞成分降解的主要途径之一,在生物个体的发育、疾病和营养缺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无论动物细胞、植物细胞还是酵母菌都拥有相同的自噬过程,并且其调控机制高度保守。巨自噬是其中的一种类型,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图中的自噬泡是一种囊泡,不属于细胞器
B.内质网腔内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一般不会运输到高尔基体进行进一步的修饰加工
C.通过巨自噬,细胞可以实现对降解产物的重新利用
D.损伤的线粒体进入溶酶体后会被降解,原因在于溶酶体合成并储存有多种水解酶
解析:自噬泡是一种囊泡,囊泡属于生物膜系统,但不属于细胞器,A正确;据图可知,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会被泛素标记,最终被溶酶体降解,所以不会被运输到高尔基体进行进一步的修饰加工,B正确;通过题图所示巨自噬作用对细胞内部结构和成分进行调控,其意义在于实现对降解产物的重新利用,C正确;溶酶体能储存水解酶但不能合成水解酶,D错误。
一、选择题
1.某生物兴趣小组用入侵植物南美蟛蜞菊的浸提液处理蚕豆根尖48 h后发现:与未处理组相比,在处理组根尖分生组织的分裂期细胞中,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数目相对较少。据此推测浸提液最可能抑制蚕豆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 B )
A.DNA的复制 B.纺锤体的形成
C.细胞板的形成 D.核膜的重新形成
解析:若DNA的复制受抑制,则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会变多,题干信息没有体现这点,A不符合题意;南美蟛蜞菊的浸提液使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数目变少,说明大多数细胞被阻断在分裂的前期和中期,所以最可能是抑制了纺锤体的形成,B符合题意;若细胞板或核膜的重新形成受抑制,则细胞停留在后期和末期的数目应该较多,C、D不符合题意。
2.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以下行为:①DNA复制;②着丝粒分裂;③遗传物质进入子代细胞。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D )
A.核DNA数变化的原因是①②③
B.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原因是①③
C.姐妹染色单体数目变化的原因是②③
D.一条染色体上DNA数变化的原因是①②
解析:核DNA数变化的原因是DNA复制后数量加倍和遗传物质进入子代细胞数量减半,A不合理;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以及遗传物质进入子代细胞使染色体数量减半,B不合理;姐妹染色单体数目变化的原因是DNA复制染色单体出现以及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消失,C不合理;一条染色体上DNA数变化的原因是DNA复制使数量加倍以及着丝粒分裂使数量减半,D合理。
3.(2024·广东部分学校高三联考)某学习小组建立了果蝇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
A.实验过程中可以模拟形成16种或更多种子细胞
B.因需要制作4对同源染色体,所以需要用4种颜色的橡皮泥
C.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采用了物理模型构建法
D.模拟减数分裂的后期时,移向细胞同一极的橡皮泥颜色不一定相同
解析:果蝇有4对同源染色体,四分体时期可能发生互换,所以建立模型过程中可以模拟形成24=16种或更多种子细胞,A正确;不同颜色的染色体表示来自不同的亲本,由于受精卵中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父方,一半的染色体来自母方,故不管模拟的细胞含几对同源染色体,均只需准备2种颜色的橡皮泥,B错误;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C正确;该模拟实验中,减数分裂的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是一组非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的来源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即颜色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D正确。
4.
雄性黑腹果蝇(2n=8)某正常细胞的部分染色体组成如右图所示,图中①②表示染色体,a、b、c、d表示染色单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该细胞为精原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
B.①与②的分离、a与b的分离均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期
C.该细胞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均为精细胞的2倍
D.图中未画出的一对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不同
解析:该细胞中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形成了四分体,此时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前期,为初级精母细胞,A错误;①②为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期,a、b为姐妹染色单体,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Ⅱ后期,B错误;黑腹果蝇的体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精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4个核DNA,题图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前期,含有8条染色体,16个核DNA,因此其染色体数为精细胞的2倍,核DNA数为精细胞的4倍,C错误;题图中未画出的一对染色体为性染色体,性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不同,D正确。
5.研究人员依据细胞中染色体数量和核DNA数量将小鼠精巢中的细胞分为下图a~e类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a类型细胞只出现在有丝分裂过程中
B.b类型细胞可能正在发生基因重组
C.c、d、e类型细胞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D.e类型细胞不再进行细胞分裂
解析:根据题图分析可知,a类型细胞的染色体数为体细胞的2倍,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或末期,即a类型细胞只出现在有丝分裂过程中,A正确。结合b类型细胞的核DNA和染色体的数量关系判断,b细胞可以处于减数分裂Ⅰ时期或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若b处于减数分裂Ⅰ时期,则可能正在发生基因重组,B正确。c类型细胞可以是体细胞,也可以是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或末期的细胞;d类型细胞为减数分裂Ⅱ前期或中期的细胞;e类型细胞为精细胞,故c类型的细胞存在同源染色体,C错误。e类型细胞为精细胞,其不再进行细胞分裂,D正确。
6.转分化是指一种类型的分化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转变成另一种分化细胞的过程。临床研究发现,当机体的肝脏出现慢性损伤时,肝脏的星状细胞就会持续增生,并转化为肌纤维母细胞、成纤维样细胞以及肌成纤维细胞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转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转分化的过程与植物组织细胞脱分化的过程相同
C.星状细胞转分化过程中发生了细胞的分裂与分化
D.星状细胞转分化形成的三种细胞遗传物质均相同
解析:转分化是指一种类型的分化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转变成另一种分化细胞的过程,所以转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正确;转分化形成的是分化的细胞,植物组织细胞脱分化形成的是愈伤组织,所以转分化的过程与植物组织细胞脱分化的过程不相同,B错误;当机体的肝脏出现慢性损伤时,肝脏的星状细胞就会持续增生,并转化为肌纤维母细胞、成纤维样细胞以及肌成纤维细胞等,说明星状细胞转分化过程中发生了细胞的分裂与分化,C正确;细胞的转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以星状细胞转分化形成的三种细胞遗传物质均相同,D正确。
7.人的幼红细胞多次分裂后细胞核浓缩,血红蛋白逐渐增加,将细胞核排出细胞后成为网织红细胞。约24小时后核糖体、线粒体等细胞器开始解体,网织红细胞逐渐变为成熟红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幼红细胞与成熟红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有稳定性差异
B.网织红细胞比成熟红细胞在结构上更适合为机体运输氧气
C.成熟红细胞衰老后,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开始转录
D.网织红细胞没有细胞核,细胞内不能进行多肽链的合成
解析:幼红细胞形成成熟红细胞是分化的过程,分化前后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有稳定性差异,A正确;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含有更多的血红蛋白,比网织红细胞更适合运输氧气,B错误;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无法进行基因的转录,C错误;网织红细胞含有细胞器,可以利用细胞核排出之前转录的mRNA进行翻译(多肽链合成),D错误。
8.(2024·广州高三一模)胞葬作用是巨噬细胞清除凋亡细胞的过程。凋亡细胞释放多种可溶性因子招募巨噬细胞迁移至凋亡细胞附近,巨噬细胞通过表面受体识别并结合凋亡细胞,完成对凋亡细胞的吞噬。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B.从胚胎时期开始,人体内就存在胞葬作用
C.巨噬细胞通过表面受体识别并吞噬凋亡细胞属于细胞自噬
D.胞葬作用对于生物体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解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A正确;从胚胎时期开始,人体内就存在凋亡的细胞,所以存在胞葬作用,B正确;细胞自噬是指细胞吃掉自身的结构和物质,巨噬细胞吞噬凋亡细胞不属于细胞自噬,C错误;胞葬作用对于生物体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D正确。
9.我国科学家筛选鉴定出能促进细胞衰老的基因——组蛋白乙酰转移酶编码基因kat7,研究表明,kat7基因失活会延缓细胞衰老,从而延长实验动物的寿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衰老的细胞中细胞核体积减小,染色质呈收缩状态
B.衰老细胞中呼吸酶的活性降低,组蛋白乙酰转移酶的活性升高
C.细胞正常的衰老和细胞坏死有利于机体更好地实现自我更新
D.通过转基因技术将kat7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并表达有助于治疗老年性痴呆
解析:衰老细胞的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A错误;衰老细胞中呼吸酶的活性降低,呼吸速率减慢,据题意可知,组蛋白乙酰转移酶的活性升高,B正确;正常的细胞衰老有利于机体更好地实现自我更新,细胞坏死是指细胞在受到不利因素影响时死亡的现象,不是实现机体的自我更新的途径,C错误;kat7基因能促进细胞衰老,因此不能通过转基因技术将其导入受体细胞治疗老年性痴呆,D错误。
10.(2024·湛江高三一模)除草剂乙草胺能被棉花根系吸收,高浓度乙草胺抑制棉花细胞呼吸,干扰核酸和蛋白质合成,造成DNA损伤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异。图1为棉花细胞染色体桥显微图,图2为染色体桥示意图,染色体桥会在着丝粒移向两极时,在两着丝粒间的任意位置断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高浓度乙草胺能使棉花根尖分生区细胞周期变短
B.若高浓度乙草胺干扰DNA的合成,则可能导致棉花根尖分生区细胞处于分裂间期的增多
C.观察棉花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异常时,制作装片的流程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D.染色体桥的断裂发生在后期,所产生的子细胞会出现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
解析:高浓度乙草胺抑制棉花细胞呼吸,干扰核酸和蛋白质合成,故能使棉花根尖分生区细胞周期变长,A错误;DNA合成在分裂间期进行,若高浓度乙草胺干扰DNA的合成,则可能导致棉花根尖分生区细胞处于分裂间期的增多,B正确;观察棉花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异常时,制作装片的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C错误;染色体桥的断裂发生在后期,所产生的子细胞会出现染色体结构变异,不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变异,D错误。
11.线粒体呈线状或粒状,是高度动态的细胞器。我国学者发现,缺氧/复氧会导致一种特殊的环状线粒体出现,但不清楚其功能。进一步研究发现,血清饥饿胁迫条件下,线粒体会转化形成膨胀和环状两种状态,膨胀线粒体通过自噬体—溶酶体途径被选择性降解;环状线粒体能抵抗自噬体—溶酶体途径,化学药物处理后,虽然不能供能但仍能抵抗自噬,转至适宜条件下能恢复常态。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D )
A.图示自噬体包含4层生物膜,将与溶酶体融合成自噬体—溶酶体
B.饥饿条件下,线粒体自噬可提供维持生存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
C.线粒体形态、结构的改变可能有利于维持细胞的稳态
D.环状线粒体可在适宜条件下恢复常态,且化学药物不影响其功能
解析:题图自噬体包含内质网的片层及线粒体,共4层生物膜,将与溶酶体融合成自噬体—溶酶体,降解后的产物能提供维持生存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A、B正确;膨胀状态的线粒体失去功能被降解,而环状线粒体不被降解,能恢复功能,由此推测,线粒体形态、结构的改变可能有利于其质量和数量的选择性控制,从而维持细胞的稳态,C正确;据题意可知,环状线粒体经化学药物处理后不能供能,说明化学药物会影响其功能,D错误。
12.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某同学制作的装片效果非常好,他将其中的某个视野放大拍照,发给5位同学观察细胞并计数,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个)。关于表中记录结果的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丙、丁计数的差异是由于有丝分裂是一个连续过程,某些细胞所处时期易混淆
B.五位同学记录的中期细胞数一致,原因是中期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易区分
C.五位同学记录的间期细胞数不多,原因是取用的材料处于旺盛的分裂阶段
D.戊统计的细胞数量较多,可能是该同学的细胞计数规则与其他同学不同
解析:有丝分裂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人们根据染色体的行为,把它分为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丙、丁计数的差异可能是因为某些细胞所处时期易混淆,A正确;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两侧,都有纺锤丝附着在上面,纺锤丝牵引着染色体运动,使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易区分,故五位同学记录的中期细胞数一致,B正确;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其所处时间比分裂期长,五位同学记录的分裂间期细胞数不多,是由于只统计了一个视野中的细胞,样本数量较少,不具有代表性,C错误;计数规则不同,会导致实验误差,戊统计的细胞数量较多,可能与该同学的细胞计数规则与其他同学不同有关,D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剑白香猪是国家级保护猪种,是珍贵的小型地方猪种。已知剑白香猪染色体数为2n=38。图1为剑白香猪体内某一精原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图2为剑白香猪体内的细胞分裂图(仅表示部分染色体),图3为该动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某物质数量变化曲线图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分析:细胞①→②核内发生的分子水平的生理过程主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存在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编号为________;细胞②含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细胞③存在________条Y染色体。若某精原细胞形成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上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不完全相同,那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种即可)。
(2)在观察剑白香猪体内细胞分裂图时,判断细胞所处分裂时期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2甲到乙的分裂过程中发生的变异是________________的互换;与乙细胞同时形成的细胞,减数分裂 Ⅱ 后期的细胞形态与图乙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3)若图3表示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DNA的数量变化,则CD所处的细胞分裂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图3表示剑白香猪正常胞内染色体组数量变化,某细胞在AB段可能会出现________(填序号:①联会 ②同源染色体分离 ③76条染色体)的现象。
答案:(1)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①② 2 2或1或0 基因突变、互换
(2)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和分布 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 不同
(3)减数分裂Ⅱ后期、末期 ①②
14.人体细胞有时会处于低氧环境。适度低氧下细胞可正常存活,严重低氧可导致细胞死亡。以PC12细胞系为材料,研究了低氧影响细胞存活的机制。回答下列问题:
(1)在人体细胞呼吸过程中,O2参与反应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当细胞中O2含量低时,线粒体通过电子传递链产生更多活性氧,活性氧积累过多会损伤大分子和细胞器。
(2)分别用常氧(20% O2)、适度低氧(10% O2)和严重低氧(0.3% O2)处理PC12细胞,24 h后检测线粒体自噬水平,结果如图1所示。用线粒体自噬抑制剂3-MA处理PC12细胞,检测细胞活性氧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
①损伤的线粒体可通过线粒体自噬途径,被细胞中的________(填结构)降解。
②图1、图2结果表明:适度低氧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表明,上调BINP3基因的表达可促进线粒体自噬。检测不同O2浓度下BINP3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如图3所示。
综合上述信息,解释适度低氧下细胞可正常存活、严重低氧导致细胞死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研究的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线粒体内膜
(2)①溶酶体 ②激活线粒体自噬来清除活性氧
(3)适度低氧时上调BINP3基因的表达,使BINP3蛋白增加,促进了线粒体自噬以清除细胞中的活性氧,活性氧处于正常水平,细胞可正常存活。严重低氧时上调BINP3基因的表达(转录),可能由于严重低氧时BINP3蛋白降解加快,使BINP3蛋白在增加后很快下降。严重低氧时BINP3蛋白的增加促进了线粒体自噬,但还不足以清除细胞中的活性氧,活性氧在细胞中积累,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4)有助于人们对缺氧性疾病发病机理的认识;促进缺氧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变
mRNA、蛋白质的种类;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如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存在差异
不变
eq \(□,\s\up1(4)) ________、tRNA、rRNA;细胞的数目
学生
分裂间期
分裂期
总计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甲
5
6
3
2
6
22
乙
5
6
3
3
5
22
丙
5
6
3
2
6
22
丁
7
6
3
2
5
23
戊
7
7
3
2
6
2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三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二节 细胞分化、衰老和死亡第1课时课后测评,共7页。
这是一份2023届苏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单元测试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