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同步练习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600154/0-173623468197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同步练习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600154/0-173623468199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同步练习卷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600154/0-173623468201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沪粤版(2024)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复习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沪粤版(2024)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复习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在下列哪些情况下,两个人不用通信设备就无法直接听到对方发出的声音?( )
A.在漆黑的房间里
B.一个人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另一个人说话
C.一个在岸上,一个在水下
D.一个人在空中静止,一个人在飞行的超音速飞机上
2.关于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不振动的物体也能发声
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与光的传播一样快
3.信息1:据说,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晚年失聪后,为了“聆听”语写的乐曲,另一端咬在牙齿中间,就这样语写了不少传世之作。
信息2:有经验的土著居民在打猎时,经常伏身贴地,他能听到一般人站立时不易觉察的动静
请综合1、2所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声音传播的特点( )
A.只有固体才能传声
B.固体能将声音放大
C.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比空气中更快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生的
C.只要物体在振动人耳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5.如图所示为音叉共鸣实验: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用橡皮锤敲击其中一个音叉,另一个末被敲击的音叉也会发出声音.此现象不能说明( )
A.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引发其他物体发生振动
B.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C.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物体不振动也可产生声音
6.在一般情况下,房间内说话比室外听得更清楚,其原因是( )
A.房间内能听到回声B.房间内没有嘈杂声
C.房间内原声和回声混合D.以上原因都对
7.小华在钢水管的一头敲一下,小珍在另一头听到3下声音,这三下声音依次是有下列物质传播的( )
A.钢 水 空气B.钢 空气 水
C.水 空气 钢D.空气 水 钢
二、多选题
(多选)8.以下几个实验现象中,不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铃正在发声,把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抽去,铃声明显减弱
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
D.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
三、填空题
9.声音是由于物体 而产生的,发声的物体叫 ,声音的传播需要 。
10.声音需要气体、液体、固体等作为传播的 。在真空中,声音 传播。
11.相同温度下,对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介质来说,声音在 中的传播速度较大,在 中的较小。
12.音叉振动时,邻近的空气随音叉振动,形成一系列疏密相间的波动向四周传播 。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如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 。
13.通常我们听到对方说话,是靠 来传播声音。水里的鱼儿会被岸上的人们的说话声、脚步声吓跑,是因为 。把耳朵贴近桌子的一端,让一个同学敲击桌子的另一端,会觉得声音很大 也能传声,而且传声的性能较好。
14.通常情况下,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 m/s,空气中,人耳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人若要听清自己讲话的回声,则必须距障碍物 m以上。
15.图所示的这些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四、实验探究题
16.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通过对上面的种种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2)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他看到桌子几乎没有振动,你采用的方法是 。
17.为研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小明同学进行系列的实验研究。
(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 ,乒乓球的作用是 。
(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乒乓球弹起 。
(3)如果将甲、乙实验装置搬上月球,则实验 (选填“甲”或“乙”)中小球不能弹起。
(4)石头落入水中,产生的水波向四周传播;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为 法。
A.推理
B.类比
C.控制变量
D.转换
18.实验桌上有一个能正常使用的小收音机,一个装有适量水的圆形玻璃容器,两个塑料袋
(1)小方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将一个正在发出声音的小收音机放入塑料袋里,用绳子扎紧口袋,再套上一个塑料袋扎紧口袋
(2)然后把它浸没在玻璃容器的水中(如图所示)。当小方听到小收音机发出的声音时,小方就认为:水能够传声。
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小方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请你针对小方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写出改进措施:
五、解答题
19.如图所示是“探究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装置。玻璃罩内悬挂正在发声的音乐芯片,用抽气机不断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此过程中我们听到声音的响度越来越小(写出两条即可)
20.百米赛跑时,如果终点的计时员听见起跑点的枪声才开始计时,他计得的百米成绩是12.5s
21.在百米赛跑中,甲、乙两个记时员,分别从看到发令枪冒烟和听到枪声开始计时同一运动员的成绩 记录的成绩较准确;若甲记录的成绩为11.3s,则乙记录的成绩约为 s。
22.假如声音在空气里传播的速度不是340m/s,而是0.34m/s,也就是说比人的步行还要慢,一边向你发出了问候:“你好吗?”想象一下此时的场景将是怎样的?
六、计算题
23.小华看到闪电后,过3s听到雷声,则雷电处离小华大约有多远?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2023年同步练习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解答】解:A、声音的传播与有无光线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
B、固体可以传播声音,故B不符合题意。
C、声音能在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一个在水中能听到对方发出的声音。
D、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一个在飞行的超音速飞机上不能听到对方发出的声音。
故选:D。
2.【解答】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所以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因此选项B的说法不正确。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因此选项C说法不正确。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比光速慢的多。
由上可知,选项B、C。
故选:A。
3.【解答】解:A、声音可以在固体、气体中传播;
B、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不符合题意;
C、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液体和气体中的传播速度;
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解答】解:A、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故A错误;
B、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B错误;
C、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产生的声音超出我们听觉的范围,故C错误;
D、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D正确。
故选:D。
5.【解答】解:ABC、如图所示音叉共鸣实验,带动周围空气的振动,引起另一音叉的振动,故ABC不符合题意;
D、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故选:D。
6.【解答】解:在房间内说话时,人耳不能够区分回声和原声,并且增强声音的强度,因此在房间内说话比在室内说话听得更清楚。
故选:C。
7.【解答】解:
由于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固体、水,所以听到三次声音依次是钢管、水。
故选:A。
二、多选题
8.【解答】解: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铃正在发声,铃声明显减弱,故A符合题意;
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说明水(液体)能够传播声音;
C、拉小提琴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
D、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说明正在发声的琴弦在振动;
故选:ABC。
三、填空题
9.【解答】解:物体振动就会发出声音,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故答案为:振动;声源。
10.【解答】解:声音需要气体、液体。在真空中。
故答案为:介质;不能。
11.【解答】解: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大,气体中最小。
故答案为:固体;气体。
12.【解答】解:声音在空气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
故答案为:声波;回声。
13.【解答】解:声音的传播靠介质;固体、气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
水里的鱼儿会被岸上的人们的说话声、脚步声吓跑。
把耳朵贴近桌子的一端,让一个同学敲击桌子的另一端,此时声音是通过桌子传播的,而且传声的性能较好。
故答案为:空气;水能够传播声音。
14.【解答】解: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因为v=,
所以s=vt=340m/s××2.1s=17m。
故答案为:340;17。
15.【解答】解:观察上面的三幅图可知,当它们在发声的时候,这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故答案为:振动。
四、实验探究题
16.【解答】解:(1)讲话是声带的振动,音叉发声使水振动。
(2)桌子是较大的物体,发声振动不易观察,所以可在桌子上放一些小纸屑。
故答案为:(1)声音是由于振动产生的;(2)在桌子上放一些小纸屑。
17.【解答】解:(1)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的作用;
(2)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乒乓球弹起;
(3)月球上没有空气,处于真空状态,因此甲实验乒乓球会被弹起;
(4)石头落入水中,产生的水波向四周传播,激起水波向四周传播,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被称为类比法。
故答案为:(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
(2)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3)甲;
(4)B。
18.【解答】解:
(1)小明将A手机放入塑料袋,用细线封口,将装有手机A的塑料袋浸没在容器内的水中且不接触容器,小明听到的声音可能是通过液体传来的,因此得出水能够传声的结论有些牵强;
(2)为了防止细线传声,实验中不能用手提细线。
故答案为:(1)手提细线,听到的声音不能排除是固体传声。
五、解答题
19.【解答】答:始终能听到芯片振动发声的原因有:(1)玻璃罩内始终有少量空气,可传播声音。
20.【解答】答:不准确;因为百米赛跑场上记时裁判从看到发令枪冒白烟开始计时。如果听到枪声才计时,声音传播需要时间多,实际成绩应比12.5秒多一些。
21.【解答】解:光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所以应该是看到冒烟时开始计时;
通过100m的距离声音所用时间可结合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t=≈0.294s;
所以乙记录的时间大约t=11.3s﹣6.294s=11.006s;
故答案为:甲,11.006s。
22.【解答】解:声速小于人的速度,在朋友向你快步走来的过程中,后听到先发出的声音;我将听不懂朋友的话。
答:我听到的声音是“吗﹣好﹣你”;我将听不懂朋友的话。
六、计算题
23.【解答】解:雷电处离小华的距离:s=vt=340m/s×3=1020m。
答:雷电处离小华的距离为1020m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2024)3.5 奇妙的透镜当堂达标检测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粤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4.1 从全球变暖谈起随堂练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上册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测试题,共1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