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科研成果不是由我国发明创造的是( )
A.黑火药和造纸
B.第一人工合成具有生理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C.提出氧化学说,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进展
D.发现、提取并人工合成青蒿素
2.化学与生活、生产、环境、医疗等关系密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有漂白性,可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
B.碳酸氢钠可用作食用碱和膨松剂
C.钠和钾的合金可用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D.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包装盒中的干燥剂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的摩尔质量为18gB.1ml水中约含有个原子
C.个分子的质量为32gD.摩尔是七个物理量之一
4.分类与归类是识别化学物质的基本方法,也是理解化学语言的基本途径。下列各项中的物质,能满足如图中阴影部分关系的是( )
A.AB.BC.CD.D
5.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叶基莫夫等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为发现和合成量子点作出的贡献。利用颜色来自氯化铜的纳米颗粒,叶基莫夫证明了粒子大小通过量子效应影响玻璃的颜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叶基莫夫实验用的有色玻璃属于固溶胶
B.叶基莫夫实验用的氯化铜颗粒能透过滤纸
C.叶基莫夫实验用的氯化铜颗粒是纯净物
D.添加氯化铜纳米颗粒的玻璃一定是蓝色的
6.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4℃时9mL的水和标准状况下11.2L二氧化碳中分子数相同
B.标准状况下,将22.4L乙醇()溶于水配成1L溶液,乙醇浓度为1ml/L
C.标准状况下,4.48L和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D.在同温同容条件下,等质量的和的压强比为2∶1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制备B.称量10.05g固体
C.分离胶体与NaCl溶液D.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8.下列有关钠和氯及其化合物的实验描述都正确的是( )
A.钠银白色切口在空气中变暗,氧气不足生成氧化钠,若氧气过量生成过氧化钠
B.工业上用和石灰乳制备的漂白粉有效成分是
C.分别向液氯和氯水两种液体中投入几颗金属锌粒均有气泡产生
D.工业上利用和直接化合制成HCl,若HCl发生泄漏,车间里将会弥漫白烟
9.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浓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的溶液中,的物质的量为0.2ml
B.取溶液稀释到10L时,
C.将10g粉末加入水中配成100mL溶液,所得溶液的浓度为
D.将10gCaO加入100mL饱和石灰水中,充分搅拌静置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所得溶液的浓度不变
10.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反应后,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
①金属钠投入到溶液中
②过量通入澄清石灰水
③向硫酸钠溶液中加入
④少量投入过量溶液中
⑤向饱和溶液中通入足量
A.①③④⑤B.①④
C.②③D.③④⑤
11.查找资料得知:大多数碳酸盐难溶于水。但雨水、河水中溶有后,就会与土壤、岩石中的等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盐进入水中,从而提高了水的硬度,这些可溶性的碳酸氢盐,加热时又易分解为等难溶物质而形成水垢,绝大多数碳酸盐都具有类似的性质。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除去中的HCl气体,可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
B.向NaOH溶液通入过量的,生成碳酸钠
C.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会有固体析出
D.可用加热煅烧的方法除去碳酸氢钠固体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钠
12.酸式盐是盐的一种,可看作是多元酸中的氢离子未被完全中和所得到的盐,常见的有等。已知与足量的KOH反应只生成一种盐,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属于正盐B.属于酸式盐
C.属于三元酸D.可以与KOH反应生成
13.下列物质(或物质的饱和溶液)之间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关系的是( )
A.AB.BC.CD.D
14.数字化实验是一种将实验现象定量化的手段,某实验小组利用数字化实验仪器对新制氯水在光照条件下的反应进行探究,如图是光照过程中氯水的pH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图像可知,随着光照反应的进行,氯水的pH大体呈现下降的趋势
B.新制氯水中含有这三种分子
C.光照过程中,氯水中的次氯酸分解产生盐酸,溶液的酸性增强
D.取少量氯水滴入几滴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证明氯水分解完全
二、多选题
15.纯碱在食品加工、制药等方面有重要应用。实验室以碳酸氢铵(温度高于35℃分解)和食盐水为原料制取纯碱,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热稳定性:B>AB.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A、B
C.搅拌过程中宜采用30℃水浴加热D.生活中常用热的A溶液除油污
三、填空题
16.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按照下面的实验方法制备氢氧化铁胶体:首先取40mL蒸馏水于洁净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沸腾的蒸馏水中滴入5滴饱和溶液(浓度约为30%)继续煮沸,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
(1)制备胶体的原理为_______(填化学反应方程式)。该小组通过_______(填操作方法)证明了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胶体)。
(2)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时,部分同学未按要求进行,没有检测到胶体。请预测其现象并分析原因:
①甲同学实验中未选用饱和氯化铁溶液,而将稀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结果未观察到红褐色液体。原因是_______。
②乙同学实验中未使用蒸馏水,而是用自来水,结果会观察到_______(填现象)。
③丙同学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后,长时间加热,结果也不理想,原因是_______。
(3)丁同学认为胶体中可能含有溶液,为了提纯胶体,他可以采用的提纯方法是_______。
(4)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粒向阴极移动,说明胶粒带_______电荷(填“正”或“负”)。
(5)电解质对胶体的聚沉作用主要是由与胶粒电性相反的离子引起的,这种离子所带电荷越多,聚沉能力越强。下列物质对胶体聚沉能力最强的是_______(填字母)。
A.NaClB.C.D.
17.I.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面具,由于时间久远,表面有一层“绿锈”,“绿锈”俗称“铜绿”,是铜和空气中的水蒸气、、作用产生的,其化学式为,请用学过的方法对其展开探究。
(1)根据以上信息可知的物理性质(写“色、态”)_______。
(2)你从“铜绿”的组成和类别预测它可能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填序号)
A.易溶于水B.受热易分解C.能与酸反应D.能与碱反应
(3)经过实验探究,以“铜绿”为反应物可以实现以下物质转化:
“”
经观察反应①固体物质溶解,有气泡产生,写出反应方程式____。反应③的反应类型是____。
II.观察氧化物和酸碱盐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4)横向从价态的视角,发现氧化物的中心元素价态越高,往往______性越强(填“酸”或“碱”);
(5)纵向从对应酸碱盐的视角,发现氧化物与酸或碱反应成盐时,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分别提供盐中_______、_______;(填编号)
A.金属阳离子B.氢离子C.含氧酸根离子
D.氯离子E.氢氧根离子
(6)Ti可以形成两种盐:、(微溶物),则属于_______氧化物(填性质)。写出与浓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四、实验题
18.实验室用浓盐酸(下图为该试剂瓶上标签的有关内容)配制稀盐酸。
(1)用该浓盐酸配制的稀盐酸450mL,量取浓盐酸的体积应选用的量筒规格为_______(填5mL、10mL、25mL、50mL)。
(2)该实验中必须用到的玻璃容器有: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量筒、_______。
(3)下列关于容量瓶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
(4)配制上述溶液时,其它操作都准确,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填序号).
a.量筒洗涤后,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b.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仰视凹液面读数
c.量筒倒出浓盐酸后,用蒸馏水洗涤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中
d.定容时,俯视凹液面读数
e.定容时水多、超过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出
(5)物质的量是高中化学计算的核心物理盘,请按要求作答:
①0.5ml分子的质量为_______。
②顺铂[化学名称为顺二氯二氨合铂(IT),化学式为,相对分子质量为:300]是一种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一片顺铂药片所含顺铂的质量为。那么一片顺铂药片中N原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
③现有一种矿泉水样品,1.0L该矿泉水含有。则_______升矿泉水中含有1ml。
④标准状况下,1L的密闭容器中恰好可盛放n个分子和m个分子组成的混合气体,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近似表示为_______。
⑤某氮的氧化物和CO在催化剂作用下充分反应,生成和。若测得和的物质的量之比1∶2,则该氮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19.某小组研究与的反应,查阅资料发现“干燥的不能与反应”和“潮湿的才能与反应”,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
(1)盛放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写出过氧化钠与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
(2)如图装置,在干燥管中装入后,打开活塞加入稀硫酸,生成。打开,关闭,加热铜丝,待铜丝冷却后无明显变化。则X是_______。若打开,关闭,出现_______(填现象),可证明潮湿的与反应产生了。某同学提出质疑,认为不一定是与反应产生了导致该现象的产生,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该同学提出质疑原因_______。
(3)通过实验测得反应结束后,球形干燥管中仅有和未反应完的固体,为测得固体混合物的组成,某实验小组将1.45g固体混合物溶于水中。然后向溶液中滴加盐酸,产生气体的体积随盐酸的加入量如图所示。
①加入盐酸0~100时间段,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有:_______。
②若在加入盐酸体积为150时,收集到共0.44g,则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黑火药和造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是我国的发明创造,A不符合题意;
B.1965年我国科学家完成了牛结晶胰岛素的合成,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多肽类生物活性物质,B不符合题意;
C.1775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氧的发现基础上提出燃烧的氧化学说。氧化说指出,物质燃烧(包括金属煅烧)不是分解反应,而是与空气中氧的化合反应,C符合题意;
D.1972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提取并人工合成青蒿素,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答案:A
解析:A.氯气本身没有漂白性,氯气与水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可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A错误;
B.碳酸氢钠的溶液显碱性,且受热易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碳酸氢钠可用作食用碱和膨松剂,B正确;
C.钠和钾的合金具有导热性,可用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C正确;
D.生石灰具有吸水性,且无毒,可用作食品包装盒中的干燥剂,D正确;
故选A。
3.答案:C
解析:A.的摩尔质量为18g/ml,故A错误;
B.1ml水中约含有个水分子,约含有个原子,故B错误;
C.个分子物质的量为0.5ml,其质量为0.5ml×64g/ml=32g,故C正确;
D.物质的量是七个物理量之一,摩尔是其单位,故D错误;
故选C。
4.答案:D
解析:A.选项中物质①要求既是钠盐也是硫酸盐,A错误;
B.物质①与A错误点相同,且物质③应为氯化钾,B错误;
C.物质③要求既是盐酸盐也是钾盐,应为氯化钾,C错误;
D.选项中盐类均符合题目所给图中阴影部分关系,D正确;
故选D。
5.答案:D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利用颜色来自氯化铜的纳米颗粒,即氯化铜的纳米颗粒分散到玻璃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100nm之间,形成胶体,据此分析解题。
A.叶基莫夫实验用的有色玻璃,则分散剂为固体,属于固溶胶,A正确;
B.实验用的氯化铜颗粒直径大小在1~100nm之间,形成胶体,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B正确;
C.实验用的氯化铜颗粒就是,则是纯净物,C正确;
D.本身的颜色为棕黄色,水溶液呈蓝色,故添加氯化铜纳米颗粒的玻璃不一定是蓝色的,D错误;
故答案为:D。
6.答案:B
解析:A.4℃时,水的密度为1g/mL,故9mL水的质量为9g,水的物质的量,标况下11.2L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由,两者分子数相同,故A正确;
B.标准状况下,乙醇不是气体,22.4L乙醇的物质的量不是1ml,则配成1L溶液,乙醇浓度不是1ml/L,故B错误;
C.标准状况下,4.48L和组成的混合气体物质的量,0.2ml和含有0.4ml氧原子,含有的氧原子数为,故C正确;
D.同温同体积的条件下,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等质量的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在同温同容条件下,等质量的和的压强比为2∶1,故D正确;
故选:B。
7.答案:D
解析:A.氨气溶于水易发生倒吸,制备,应该由短导管通入氨气,故A错误;
B.托盘天平的精度为0.1g,不能用托盘天平称量10.05g固体,故B错误;
C.分离胶体与NaCl溶液应该用渗析法,故C错误;
D.夹紧止水夹,向外拉活塞,松手后活塞回到初始位置,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故D正确;
选D。
8.答案:B
解析:A.钠在常温下在空气中氧化生成的是氧化钠,而要得到过氧化钠需要燃烧条件,A错误;
B.将和石灰乳反应得到漂白粉和是,漂白粉有效成分是,B正确;
C.液氯与锌反应没有气体产生,C错误;
D.发生泄漏,会吸收空气中水蒸气形成盐酸液滴产生白雾,不是白烟,D错误;
故答案为:B。
9.答案:D
解析:A.的物质的量为,的物质的量为0.2ml×3=0.6ml,A错误;
B.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取溶液稀释到10L时,稀释后
,,B错误;
C.难溶于水,10g粉末不能完全溶解形成溶液,C错误;
D.将10gCaO加入100mL饱和石灰水中,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剂减少,充分搅拌,静置并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有氢氧化钙析出,因此所得溶液的浓度不变,D正确;
答案选D。
10.答案:D
解析: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物质的溶解性来分析能够反应且有沉淀生成,注意沉淀必须是白色的,据此分析解答。
①金属钠投入到烧杯中的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所以最终生成的沉淀是红褐色的,故①错误;
②过量通入澄清石灰水,先生成碳酸钙沉淀,过量的继续与碳酸钙反应,最终反应生成碳酸氢钙,而碳酸氢钙的溶解度变大,看到的现象是沉淀溶解,故②错误;
③向硫酸钠溶液中加入,,所以最终得到白色沉淀,故③正确;
④少量投入过量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碳酸钙是白色沉淀,所以有白色沉淀生成,故④正确;
⑤向饱和溶液中通入足量发生的反应为:,碳酸氢钠的溶解性小于碳酸钠的溶解性,所以向饱和溶液中通入足量会析出碳酸氢钠晶体,因此产生白色沉淀,故⑤正确。
故选D。
11.答案:C
解析:由题意知:,,另外,绝大多数碳酸盐都具有类似的性质,据此回答。
A.和HCl气体均可以与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据题意,二氧化碳与碳酸钠溶液的反应为,A错误;
B.向NaOH溶液通入过量的,生成的是碳酸氢钠,B错误;
C.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发生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相同条件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远小于碳酸钠的溶解度,必定会形成碳酸氢钠的过饱和溶液,有碳酸氢钠晶体析出,C正确;
D.,另外,绝大多数碳酸盐都具有类似的性质,因此碳酸氢钠会受热分解:,煅烧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混合物的固体,最终得到碳酸钠,D错误;
答案为C。
12.答案:A
解析:因为(次磷酸)与足量的KOH反应只生成一种盐,故属于正盐,为一元酸。综上所述,答案为:A。
13.答案:D
解析:A.氢氧化钙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碳酸钙无法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也无法一步反应生成次氯酸钙,故A错误;
B.氢氧化钠与少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氢钠无法一步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故B错误;
C.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次氯酸钠,次氯酸钠无法一步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次氯酸钠,氢氧化钠无法一步反应生成氯气,故C错误;
D.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电解氯化钠溶液得到氢氧化钠,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得到钠,均能一步转化,故D正确;
答案选D。
14.答案:D
解析:A.随着光照的进行,不断发生反应,弱酸HClO不断转化为强酸HCl,氯水的pH大体呈现下降的趋势,A正确;
B.新制氯水是将氯气通入水中生成的,溶解在水中的有一部分与反应生成和HClO,则新制氯水中含有这三种分子,B正确;
C.光照过程中,氯水中的次氯酸不断发生分解,产生盐酸和氧气,溶液的酸性增强,C正确;
D.取少量氯水滴入几滴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表明溶液中含有,它不一定来自HClO分解,即便来自HClO分解,也不能证明氯水分解完全,D不正确;
故选D。
15.答案:BD
解析:由题给流程可知,向饱和食盐水中加入碳酸氢铵粉末,在搅拌、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得到晶体A:碳酸氢钠沉淀,过滤得到滤液和碳酸氢钠;碳酸氢钠经洗涤、抽滤得到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在300℃加热分解得到粉末B:碳酸钠。
A.根据分析,A为,B为,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热稳定性:,故A正确;
B.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碳酸钙,不能鉴别,故B错误;
C.为防止温度高于35℃时碳酸氢铵受热分解,“搅拌、加热”操作中,应采用水浴加热,采用30℃水浴加热,故C正确;
D.A为,B为,碳酸钠溶液碱性较强,生活中常用热的碳酸钠溶液除油污,故D错误;
故选BD。
16.答案:(1);丁达尔效应
(2)生成的量太少;产生红褐色沉淀;长时间加热,胶体发生聚沉
(3)渗析
(4)正
(5)D
解析:(1)向沸腾的蒸馏水中滴入5滴饱合,溶液(浓度约为)继续煮沸,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反应原理为;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可通过丁达尔效应证明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氢氧化铁胶体;
(2)①稀氯化铁溶液生成的量太少,因此未观察到红褐色液体;
②自来水生产时需向水中通入氯气,氯气与水反应产生盐酸和次氯酸,盐酸、次氯酸电离出氯离子、次氯酸根离子,中和了氢氧化铁所带的正电荷,使胶粒聚集成较大颗粒而形成红褐色沉淀;因此甲同学在实验中没有使用蒸馏水,而是用自来水,结果会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③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后,长时间加热,能使胶体发生聚沉;
(3)溶液分散质粒子可以通过半透膜,胶体分散质粒子不能通过半透膜,故可以用渗析的方法;
(4)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带正电的粒子向阴极移动,故胶粒带正电;
(5)因离子所带电荷越多,聚沉能力越强,带3个单位负电荷,聚沉能力最强,故选D;
17.答案:(1)绿色固体
(2)BC
(3);分解反应
(4)酸
(5)C;A
(6)弱酸性;
解析:铜绿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二氧化碳和水;氯化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氧化铜被还原生成铜;
(1)铜器表面有一层“绿锈”,说明的物理性质为:绿色固体;
(2)A.是碱式碳酸铜,难溶于水,A不选;
B.受热可分解生成和水,B选;
C.中含有和碳酸根,能与酸反应,C选;
D.含有,不能与碱反应,D不选;
故选BC;
(3)反应①固体物质溶解,有气泡产生,铜绿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二氧化碳和水,则反应①的反应方程式为:,反应③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水,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4)横向从价态的视角,发现氧化物的中心元素价态越高,往往酸性越强;
(5)纵向从对应酸碱盐的视角,发现氧化物与酸或碱反应成盐时,酸性氧化物提供盐中含氧酸根离子,碱性氧化物提供盐中金属阳离子,故答案为:C;A;
(6)Ti可以形成两种盐:、(微溶物),则中Ti原子为+4价,属于弱酸性氧化物;与浓NaOH溶液生成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
18.答案:(1)10mL
(2)500mL容量瓶
(3)①
(4)e
(5)49g;;500;;NO
解析:(1)该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用该浓盐酸配制的稀盐酸450mL,选用500mL容量瓶,量取浓盐酸的体积为;应选用的量筒规格为10mL。
(2)该实验步骤有:计算、量取、稀释并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必须用到的玻璃容器有: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量筒、500mL容量瓶。
(3)①移液时用玻璃棒引流,玻璃棒伸入刻度线以下,故①正确;
②震荡容量瓶,不是上下振荡,应该轻轻晃动,故②错误;
③定容时距离刻度线1~2cm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故③错误;
④定容时,眼睛平视刻度线,不应平视液面,④错误;
⑤用食指按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反复上下颠倒容量瓶,使溶液充分混合均匀,⑤错误;
选①;
(4)a.量筒洗涤后,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不影响溶液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所配溶液的浓度无影响,故不选a;
b.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仰视凹液面读数,量取盐酸的体积偏大,HCl的物质的量偏大,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故不选b;
c.量筒倒出浓盐酸后,用蒸馏水洗涤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中,HCl的物质的量偏大,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故不选c;
d.定容时,俯视凹液面读数,溶液体积偏小,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故不选d;
e.定容时水多、超过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出,HCl的物质的量偏小,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故选e;
选e。
(5)①0.5ml分子的质量。
②一片顺铂药片所含顺铂的质量为。一片顺铂药片中N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③现有一种矿泉水样品,1.0L该矿泉水含有,,则500升矿泉水中含有1ml。
④标准状况下,1L的密闭容器中恰好可盛放n个分子和m个分子组成的混合气体,即,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近似表示为。
⑤某氮的氧化物和CO在催化剂作用下充分反应,生成和。若测得和的物质的量之比1∶2,根据元素守恒,该氮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O。
19.答案:(1)球形干燥管;
(2)浓硫酸;铜丝由红色变为黑色;
(3)、;26.9%
解析:根据题目要求,要证明干燥的不能与反应,应将生成的气体干燥,所以试剂X是浓硫酸;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稀硫酸,打开,关闭,用浓硫酸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利用生成的二氧化碳排尽装置中空气,再加热铜丝,实验观察到铜丝未变化,则得出无水时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不反应;然后再证明潮湿的才能与反应,打开,关闭,出现红色铜丝变黑色红色铜丝变黑色现象,可证明有水时与反应产生了,据此分析解答。
(1)盛放的仪器名称为球形干燥管;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球形干燥管;。
(2)要证明干燥的不能与反应,应将生成的气体干燥,所以试剂X是浓硫酸,目的是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要证明潮湿的才能与反应,此时打开,关闭,生成的气体未经过浓硫酸,达到过氧化钠固体时为潮湿的气体,当灼热铜丝由红色变为黑色时,证明潮湿的才能与反应产生;某同学提出质疑,认为不一定是与反应产生了导致该现象的产生,原因是潮湿气体中的水蒸气也能与过氧化钠反应产生,。
故答案为:浓硫酸;铜丝由红色变为黑色;。
(3)根据坐标图,样品溶于水后,,所以溶质为:和,加入盐酸,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盐酸先与反应,然后再与发生分解反应先生成,最后盐酸再与反应生成气体;当加入盐酸0~100时间段时,溶液中没产生气体,则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当加入盐酸体积由100到150时,发生,此时收集到气体共,则,根据碳守恒可知,,则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
故答案为:、;。
①
②
③
④
A
NaCl
KCl
B
NaCl
C
D
KCl
选项
X
Y
Z
A
B
NaOH
C
NaClO
NaOH
D
Na
NaOH
NaCl
对应盐
对应酸
氧化物/性质
强碱性
MgO
中强碱性
两性
弱酸性
中强酸性
强酸性
更强酸性
对应碱
NaOH
对应盐
NaCl
盐酸
分子式:HCl
相对分子质量:36.5
密度:
质量分数:36.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卷(无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龙岩市第二中学东山校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共8页。
这是一份福建省龙岩市第二中学东山校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卷(无答案),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