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
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一部分专题篇专题九服务业交通运输区位理论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一部分专题篇专题九服务业交通运输区位理论,共21页。
考点1 服务业的区位分析
(2023·高考新课标卷)20世纪80年代初,河北省馆陶县农民开始规模化养殖蛋鸡。1998年,馆陶县在临近国道交会处建立禽蛋交易市场。目前,该市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禽蛋交易市场。2023年,该市场迁址重建项目启动,将引入专业化运营管理模式,植入智能物流、集中仓储、供应链金融等新元素。据此完成(1)~(3)题。
(1)1998年禽蛋交易市场选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C )
A.土地价格B.产业基础
C.交通条件D.人口规模
(2)禽蛋交易市场的繁荣与壮大,直接带动的产业有( B )
①房地产业 ②养殖与饲料业 ③仓储与物流业 ④文化与旅游业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3)新禽蛋交易市场植入新元素的主要目的是 ( D )
①提升物流效率 ②提高交易价格 ③增加就业机会 ④扩大交易范围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思维过程]
第(1)题:1998年,馆陶县在临近国道交会处建立禽蛋交易市场。由此可知,禽蛋交易市场选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交通条件。
第(2)题:禽蛋交易市场的繁荣与壮大,会带动与禽蛋交易密切相关的企业发展,如养殖与饲料业、仓储与物流业。
第(3)题:
影响服务业的主要区位因素——人文因素
(1)市场:市场对服务业区位影响很大。市场需求越大,服务产品越多,服务企业的发展潜力越大。
①看人口规模。投资少、成本低、盈利所需顾客少→布局在居住区;投资大、成本高、盈利所需顾客多→布局在城区中心。
②看人口平均消费水平。消费水平低,多靠近居住区;消费水平高,多靠近城区中心。
③看居民消费偏好。服务业多选择在消费偏好较高的区域。
(2)交通运输:交通运输的发展使服务业布局更灵活,并促进了服务业的空间集聚。交通便捷程度高的城镇,人流量大,有利于餐饮、休闲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的集聚。
(3)劳动力:劳动密集型服务业需要的劳动力数量较多,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比例较高;技术密集型服务业需要专业化人才,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较高。
(4)技术因素:对服务业区位的影响在不断增强。如计算机服务和软件等行业,技术水平是其核心竞争力,往往布局在靠近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科研创新能力强的地区。餐饮、娱乐、文化旅游等与专业化的管理技术融合,布局更加广泛,服务更为完善。
(5)国家政策:政府的财政支持、税收和土地优惠等政策,对服务业有明显吸引作用;合理的政府监管和健全的法律制度,有利于服务业健康发展。
(6)集聚效应:一方面,不同商家可以共享基础设施,降低交易成本,便捷地获取信息和技术,彼此带动,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可减少消费者的交通费用,最大限度地吸引消费者,提高经济效益。
(2024·广东深圳一次调研)高级生产性服务是指中心城市的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为企业提供的服务。下图示意我国主要服务性城市为我国500家创新型上市公司提供服务的分布情况。据此完成1~2题。
1.创新型上市公司优先选择同城的高级生产性服务企业进行合作,主要考虑( A )
A.空间邻近的便利性B.服务职能的差异性
C.服务范围的封闭性D.服务对象的排斥性
2.深圳与广州地理位置邻近,但与广州的联系强度远小于与北京、上海的联系强度,体现了深圳上市公司选择高级生产性服务时遵循( C )
A.距离递减原则B.市场最优原则
C.等级优先原则D.交通最优原则
解析:第1题,创新型上市公司优先选择同城的高级生产性服务企业进行合作,主要考虑有更加便利的距离优势,A正确;不同城市的高级生产性服务企业的服务职能没有明显差异,B错误;从图中可知,大部分省会城市都是对外服务大于本市服务,说明其服务范围没有封闭性,C错误;材料中没有信息表明服务对象的排斥性,同一公司可以为多家公司提供类似的服务,D错误。故选A。第2题,深圳与广州地理位置邻近,但与广州的联系强度远小于与北京、上海的联系强度,体现了深圳上市公司选择高级生产性服务时对于北京和上海提供的服务满意度和需求度更高,说明北京、上海比起其他城市,包括深圳可以提供更高级的专业性服务,即等级更高。故选C。
(2024·广东湛江二模)航运服务业是提升枢纽港口城市全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分为上游航运辅助业(船东、船舶管理、船舶修造等)和下游航运衍生服务业(航运金融、航运保险、海事法律等)。全球上游航运辅助业主要分布于各国非首都海港城市,而下游航运衍生服务业更多分布于各国首都。下图示意某年世界主要航运大国上、下游航运服务业产值占全球比重。读图,完成3~4题。
3.该年世界航运服务业最发达、产业体系最完整的国家是( A )
A.英国B.美国
C.中国D.日本
4.该年中国上游航运辅助业比重高于美国,下游航运衍生服务业比重远低于美国,反映出与美国相比,中国( C )
①港口吞吐规模更大 ②航运消费市场有限
③通航港口数量更多 ④下游航运衍生服务业发展滞后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英国无论是上游航运辅助业还是下游航运衍生服务业,比重都较大,说明英国的航运服务业最发达、产业体系最完整,A正确。第4题,结合图中信息可知,中国上游航运辅助业比重高于美国,而下游航运衍生服务业比重低于美国,反映出近年来,随着产业转入,中国实体物流的运输量在逐渐增多,港口规模迅速扩大,但中国在下游航运衍生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保险业等方面缺乏竞争优势,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中国下游航运衍生服务业水平较低,发展滞后,①④正确。
考点2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2023·高考新课标卷)近十几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家用汽车普及,我国区域公路干线(国道或省道)在经过平原地区县城时,一般经历从穿城到绕城的变化。下图示意经过某县城的国道布局变化,其中新国道建成通车后,旧国道转为城市道路。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所示旧国道布局的主要目的是( A )
A.方便县城对外运输B.方便县城内部运输
C.促进县城用地扩展D.吸引县城商业集聚
(2)新国道通车前,旧国道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C )
①等级过低 ②线路过长 ③车流量过大 ④路口过多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3)推测新国道通车后( A )
A.车辆过境速度提高B.车辆穿城用时增加
C.县城汽车保有量减少D.县城商业萎缩
[思维过程]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1.交通运输线(铁路、公路)的区位评价
(1)自然条件
①沿河谷(等高线)分布,地形相对平坦,施工难度小,工程量小。
②地质构造稳定(复杂),自然灾害较少(多发)。
③避开(穿过)沼泽地,跨越河流少(多),工程量小(大)。
④气候条件好(差),受气象灾害影响小(大)等。
(2)经济条件
①资源丰富地区对交通运输需求量大,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带动经济发展。
②沿线地区客货运输需求量大,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③科技发达,自然难题被克服。
④经过居民点多(少)。
(3)社会条件
①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缓解就业压力。
②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带动落后地区共同富裕。
2.交通运输点(港口)的区位评价
(1)陆域条件
①地形相对平坦(崎岖)、开阔(狭窄),利(不利)于港口建设。
②交通运输便利,可以实现河海(水陆)联运。
③经济腹地广阔,客货运输需求量大。
④以城市为依托,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
(2)水域条件
①港阔水深,利于船只的停泊和航行。
②泥沙含量大,容易淤积,不利于大型船只停靠。
③位于避风海湾,避风、避浪。
④无结冰期(结冰期长),通航时间长(短)。
3.交通建设开放性评价
(1)赞成:交通建设的有利条件是×××,将产生(带来)×××效益(作用)。
(2)不赞成:交通建设的不利条件是×××,将产生(带来)×××不利(负面)影响。
(2024·广东珠海校考三模)有研究显示,历史上的丝绸之路的线路选择,影响最大的是地理因子。不同的地理因子,对丝绸之路的道路密度增加存在正向和负向的影响,在中亚复杂的山地地形中,商贾们主要选择低坡度、高起伏度的地区行走。据此完成1~2题。
1.对丝绸之路线路密度的增加影响力为正向的因素是( B )
A.距最近河流的距离B.农牧用地的占比
C.距最近城市的距离D.距最近海岸的距离
2.商队在中亚地区穿行时选择沿地形起伏较大的山麓行走,主要是为了( C )
A.缩短路程B.避开盗寇
C.获得补给D.躲避灾害
解析: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是古代连接中西方的商道,当农牧用地占比增加,说明聚落密度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本地区人口数量增多,商贸需求增加,因此,对丝绸之路线路密度增加起到正向促进作用。故选B。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亚地区地处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而在高山的山麓地带有冰雪融水补给,往往有绿洲分布,有居民居住,商队在此行走主要是为了获得补给。故选C。
鲁珀特王子港和丘吉尔港均为加拿大北方港口,两者的服务范围和贸易对象有明显差别。近年来,鲁珀特王子港在加拿大港口体系中发展较快,已成为加拿大第三大集装箱港口。下图示意鲁珀特王子港和丘吉尔港的位置。据此完成3~4题。
3.与丘吉尔港相比,鲁珀特王子港更容易受到的威胁是( B )
①风暴潮 ②流冰 ③干旱 ④海雾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4.鲁珀特王子港在加拿大港口体系中发展较快,主要得益于( D )
A.海岸山脉的矿产储量较大B.气候变暖,航行时间延长
C.加拿大西部沿海人口稠密D.与亚太地区经贸往来密切
解析:第3题,鲁珀特王子港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地带,易受到风暴潮的影响,①正确;鲁珀特王子港受阿拉斯加暖流影响,不易形成流冰,②错误;西风的迎风地带降水量较大,③错误;阿拉斯加暖流流向较高纬度,水温显著高于气温,容易形成海雾,④正确。故选B。第4题,海岸山脉木材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落基山脉,A错误;鲁珀特王子港受暖流影响,全年不冻,B错误;加拿大西部沿海人口稀疏,C错误;鲁珀特王子港直面太平洋,面向亚太地区的市场,亚太地区经贸繁荣,与加拿大贸易往来频繁,港口吞吐量较大,D正确。故选D。
考点3 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023·广东选择考)进入21世纪,长江下游跨江桥隧建设发展迅速。有研究统计,2000年长江下游公路跨江桥隧通道仅4条,2008年为9条,2016年增至17条。下图示意这三个年份长江下游两岸部分市县距江岸不同直线距离区间的车辆到达对岸所需平均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1)~(2)题。
(1)与2000—2008年相比,2008—2016年期间长江下游两岸不同直线距离区间车辆平均跨江耗时的缩减量均表现为( D )
A.大幅增加B.保持不变
C.略有增加D.有所减少
(2)由图中信息可判断,长江下游南岸市县比北岸市县( A )
A.公路网更完善B.车流量更大
C.人口更为稠密D.河网更密集
[思维过程]
第(1)题:读图可知,2000—2008年,长江下游两岸不同直线距离区间车辆平均跨江耗时的缩减时间都约为2小时,属于大幅减少,2008—2016年长江下游两岸不同直线距离区间车辆平均跨江耗时的缩减时间均不足0.5小时,因此与2000—2008年相比,2008—2016年期间长江下游两岸不同直线距离区间车辆平均跨江耗时的缩减量均表现为有所减少。
第(2)题:读图可知,长江下游南岸2000年、2008年及2016年距江岸相同距离的平均跨江时间均比北岸略短。影响车辆跨江耗时的因素有路程、通行速度等。由材料可知,南北岸跨江直线距离相同,可推知跨江耗时的影响因素为通行速度,公路网的完善有利于车辆的快速通行,从而缩短跨江通行时间。车道情况相同的条件下,车流量越大,通行速度越慢;人口分布越稠密,通行需求越大,车流量越大,跨江通行时间应较长;河网密集状况主要影响水路运输,不影响陆路交通。
1.交通运输线路建设的意义(宏观角度)
(1)经济意义
①发挥经济辐射带动作用,带动沿线经济发展。
②促进沿线资源开发和物资运输。
③有利于开发旅游资源,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2)社会、政治意义
①有利于完善交通运输网,促进区域交通发展。
②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
③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
④有利于加快边远偏僻地区致富速度。
(3)战略意义
①有利于加快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
②有利于巩固国防,保卫边疆。
③有利于促进区际联系,加强区际合作,促进区域共同发展。
2.交通运输线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微观角度)
(1)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①不合理的交通线建设会破坏地表水的分布,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
②山区不合理的交通线建设会破坏山区地表状况,导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
③北极航线的开通给极地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
(2)对农业的影响
①交通线对商品农业的影响明显,商品农业一般沿交通线分布,交通线的延伸扩大了商品农业的销售范围。
②乳畜业、园艺业等产品容易腐烂变质,需要及时运输,也要沿交通线分布。
③自给农业对交通线分布要求较低。
(3)对工业的影响
交通线对工业的影响最明显。交通运输成本是工业的一项重要支出,因此,工业企业要布局在主要交通线附近。
(4)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交通线变化引起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5)对商业的影响
商业的发展离不开便利的交通。商业网点和商业中心一般布局在交通干线沿线。
(6)对旅游业的影响
交通通达性决定了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交通线的修建可以带动沿线旅游业的发展。
下图为我国某都市圈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形态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甲、乙、丙分别是( A )
A.市区地铁、市郊铁路、高速铁路
B.市郊铁路、市区地铁、高速铁路
C.市区地铁、高速铁路、市郊铁路
D.市郊铁路、高速铁路、市区地铁
2.轨道交通发展带来的影响是( B )
A.都市圈内部通勤距离缩短B.近郊工商业沿交通线集聚
C.中心城区的环境质量下降D.远郊城镇呈连续带状发展
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轨道交通主要联系中心城区和距离中心城区较近的近郊,且站点密集,应为市区地铁;乙轨道交通主要联系中心城区、近郊和距离中心城区较近的远郊及周边城镇,应为市郊铁路;丙轨道交通站点较少,且延伸距离较远,应为高速铁路。第2题,轨道交通的发展不能缩短都市圈内部通勤距离,A错;轨道交通的发展可以提高近郊地区沿线交通通达度,促进产业沿轴线集聚,B对;地铁等轨道交通的发展可以减少私家车的出行频次,改善中心城区环境质量,C错;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远郊空间呈珠链发展,D错。
(2024·广东汕头统考二模)渤海通道建设前,渤海海峡阻隔了山东半岛与辽中南两大区际城市群的物流联系,陆上物流通道呈现C形格局。只考虑公路和铁路物流,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后,两大区际城市群的物流联系通道会发生变化。图1、图2分别为渤海通道建设前、后区际城市群的物流联系通道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渤海通道建设前,在区际城市群之间的物流联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城市是( D )
A.青岛B.丹东
C.大连D.锦州
4.渤海通道建设后,对通道门户城市产生的影响是( A )
A.辐射范围扩大B.人才高度集中
C.城市等级提升D.城市职能增加
解析:第3题,由材料可知,渤海通道建设前,渤海海峡阻隔了山东半岛与辽中南两大区际城市群的物流联系,陆上物流通道呈现C形格局,其中锦州位于C形格局的中间节点位置,物流联系较强,在区际城市群之间的物流联系中发挥重要作用。故选D。第4题,渤海通道建设后,对通道门户城市产生的影响是辐射范围扩大,区际城市群之间的物流联系加强,A正确。渤海通道建设主要涉及物流交通运输,和人才、城市等级、城市职能无关,B、C、D错误。故选A。
微专题 港 口
港口按所在地理位置划分,可分为海港(海岸港和河口港)、河港、湖港及水库港等,近些年来,陆港也越来越广泛。
1.海岸港:位于有掩护的或平直的海岸上。前者大都位于海湾中或海岸前有沙洲掩护,都有良好的天然掩护,不需要建防护建筑物。平直的海岸无天然掩护,则需加筑外堤防护。
2.河口港:位于入海河流河口段,或河流下游潮区界内。由于河口港受风浪、潮汐、沿岸输沙等的影响,一般利用海湾、岛屿、岬角等天然屏障,或建造防波堤等人工建筑物作为防护;港内有广阔的水域和深水航道,可供海船进出停泊,进行各种作业,补给燃料、淡水和其他物品,躲避风浪等。它是沿海运输和各种海上活动的基地。
3.河港:位于河流沿岸,且有合适河流水文特征的港口成为河港,它可供内河运输船舶装卸作业、旅客上下和补给燃料等。河港直接受河道径流的影响,天然河道的上游港口水位落差较大,装卸作业比较困难;中、下游港口一般有冲刷或淤积的问题,常需护岸或导沙。
4.湖港:位于湖泊沿岸或江河入湖口处的港口。一般水位落差不大,水面比较平稳,水域宽阔,水深较大,是内河、湖泊运输和湖上各种活动的基地。
5.水库港:建于大型水库沿岸的港口。水库港受风浪影响较大,常建于有天然掩护的地区。水位受工农业用水和河道流量调节等的影响,变化较大。
6.陆港(国际陆港)
(2024·广东韶关统考二模)以前,珠江三角洲地区企业生产的产品出口,先是在当地海关办理相关手续,利用驳船(设备简单、吃水浅、载货量大)运至深圳港后还要办理相关手续。近年来,深圳市多个部门联合创新实施“深圳枢纽港+珠江沿线支线港”的“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项目,将深圳港与珠江三角洲内河沿线支线港联合,将传统“转关模式”精简为“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据此完成1~2题。
1.珠江三角洲内河沿线支线港的货物出口需要运输到深圳港转运,主要原因是珠江三角洲地区( A )
①水网航道较浅 ②众多桥梁限高 ③支线港腹地小 ④支线港驳船多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2.“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具有的优势是( C )
①增加航运时间 ②降低物流费用 ③提高物流效率 ④缩小港口腹地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解析:第1题,珠江三角洲内河沿线水网航道较浅,且众多桥梁限高,不利于大吨位船舶行驶,因此需要用驳船(设备简单、吃水浅、载货量大)运至深圳港转运。故选A。第2题,“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将传统“转关模式”精简为“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有利于缩短航运时间,降低物流费用,提高物流效率,加大港口的影响力和市场腹地。故选C。
3.(2024·广东东莞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法国是传统港口大国,共有500多座海港和河港。以港聚产、以产兴城、以城促港,法国形成了“港口、产业、城市”融合发展的格局。近年来,由于劳动力短缺,生产成本上升,法国的临港工业出现空心化态势。
材料二 下图为法国主要港口的分布示意图。
(1)描述法国港口空间分布特征,并据此推测法国人口和水系的空间分布差异。
(2)分析法国“港口、产业、城市”融合发展格局的形成过程。
(3)从劳动力角度提出缓解法国临港工业空心化的措施。
答案:(1)海港主要分布于英吉利海峡和地中海沿岸;内河港口多,北多南少。 北部和地中海沿岸人口密集,中部人口较少。水系发达,北部河网较南部密集。
(2)港口增强对外联系,吸引人口和产业集聚;产业发展带动城市和港口规模扩大;城市为港口和产业提供服务和支撑。
(3)实施优惠政策,吸引他国劳动力;提高港口自动化程度,降低对劳动力的依赖;加强现有劳动力培训,提高适岗能力。
热点聚焦 交通运输工程的建设
1.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
(1)为什么修——决定性因素
建设交通线一般是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经济因素是交通建设的决定性因素。
(2)在哪里修——制约因素
在线路选择时,要尽量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段,这样可以降低工程造价,保证行车安全,所以要考虑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因素。
(3)能不能修——保障因素
有些地区即使自然条件恶劣,也建设了交通运输线,建设过程中技术因素起了重要作用。科学技术条件的发展,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克服了自然条件对线路建设的障碍,并减少其对车辆运行安全的威胁。
2.自然因素对交通运输建设的制约
近几年高考在涉及区域交通区位条件时,对于自然障碍类型及其影响的考查频频出现。对于自然障碍,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热量因素:主要表现为酷寒和高温的影响。高纬度(如俄罗斯)和高寒(如青藏高原)地区,气候寒冷,产生的负面影响主要有对建筑材料和设备的质量要求高、冻土影响路基的稳定性、施工条件差、施工期短等。高温产生的负面影响主要有对沥青等建筑材料的质量要求高、工人易中暑、蚊虫较多等。
(2)降水因素:主要表现为干燥和暴雨的影响。气候干旱地区降水稀少,对交通建设产生的负面影响主要有水源不足、风沙侵蚀(破坏路基)和堆积(掩埋道路)、温差大(对材料质量要求高)、施工条件差(影响进度)等。暴雨的负面影响主要有暴雨集中造成洪涝灾害并冲毁路基;暴雨造成原料损毁或工期延长等。
(3)地形和地质因素:主要表现为地势起伏大和断层等地质构造的影响。高山峡谷地段产生的负面影响主要有需开凿隧道和架设桥梁,工程量大,投资多;施工环境复杂,易造成人员伤亡;出现暴雨时易受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威胁。地质条件主要表现为岩石性质、褶皱和断层等对交通建设的影响,岩溶地貌区容易塌方;断层处地质不稳定;背斜处开凿隧道易遭遇瓦斯爆炸,向斜处易受地下水干扰;板块交界地带易发生地震等。
(4)沼泽、江河、海峡等因素:沼泽与江河地带需要建筑桥梁,工程量大;海峡地带建设桥梁,还要考虑水深、海水盐度、海浪等的影响;海峡地带开凿隧道要考虑地质因素的影响等。
(2024·广东广州统考二模)下图所示青藏铁路从拉萨向北上坡段某处的景观。其中T是为了保护铁路而建的保护工程。据此完成1~3题。
1.据图文信息可以推断( B )
A.该段铁路沿等高线布线B.该段河流冬季结冰
C.铁路沿P箭头指示向拉萨延伸D.P箭头指示北方
2.M、N间的堆积物来源于( C )
A.坡B.河流
C.沟D.原地
3.T设施的主要作用是( B )
A.防御坡部位崩塌对铁路的危害
B.防御沟部位洪水及泥沙对铁路的危害
C.防御河流洪水对铁路的危害
D.方便野生动物穿越铁路线
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该段铁路是从拉萨向北上坡段某处,并结合图中河流流向,可以看出该段铁路并不是沿等高线分布的,并且铁路应是沿P箭头反方向向拉萨延伸,A、C错误;该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区,冬季气温低,河流易结冰,B正确;图示只是局部景观,不能判断P箭头指示北方,D错误。故选B。第2题,M、N间的堆积物来源于山沟,是高山积雪冰川融化时洪水挟带泥沙在山前堆积形成的。故选C。第3题,T设施位于沟谷口,主要作用是防御沟部位洪水及泥沙对铁路的危害。故选B。
(2024·广东潮州模拟)广汕高铁是广东省重点工程,途经广州、惠州、深汕合作区、汕尾4个市区。2023年9月26日8时30分,广汕高铁(广州新塘站至汕尾)首趟高铁G9726次从广州东站缓缓开出,在新建成的广汕高铁上东行约70分钟后,抵达位于粤东的汕尾站。连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和粤东地区的第二条高铁大通道至此正式开通运营。下图为广汕高铁线路图。读图,完成4~5题。
4.广汕高铁选择绕过东莞的主要原因是( B )
A.地形起伏大,施工困难
B.平衡各地区交通,连接更多的区域
C.减少环境污染
D.缩短线路长度,确保高铁运行速度
5.广汕高铁建成后带来一系列有利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一条煤炭输送专线:缓解粤港澳能源紧张问题
B.一条百业兴旺线: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C.一条旅游专线:推动沿线旅游转型大发展
D.一条黄金联络线:构建高铁联络大通道
解析:第4题,东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交通网络非常发达,而汕尾的交通并没有那么完善,广汕高铁绕过东莞而连接更多城市,可以平衡各地区交通,连接更多的区域,B正确。第5题,高铁属于运客专线,不是煤炭输送专线,A说法错误。
一、选择题
站城一体化是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紧密融合的发展模式。深圳西丽高铁新城通过对车站进行改造升级,形成以轨道交通综合枢纽为核心,集科技创新、商务商业、文化休闲于一体的“站、产、城”高度融合发展的城市核心片区,将于2025年实现站城一体化,是深圳先行先试重大交通枢纽改革的重点项目和践行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标杆项目。据此完成1~3题。
1.城市建设站城一体化的前提条件是( C )
A.政策支持B.信息通达
C.经济发达D.环境优美
2.深圳西丽高铁站实现站城一体化应首先( B )
A.增加列车班次B.完善路网设施
C.新建商务中心D.改造居民小区
3.深圳西丽高铁站站城一体化可以提升城市( B )
①职能种类 ②空间利用 ③交通服务水平 ④等级规模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2024·广东汕头校考一模)地方小吃是区域饮食文化的重要表现之一,饮食习俗的迁移也成为地域文化传播与扩散的重要内容。有学者依据地方小吃分布密度、范围等信息,得出中国地方小吃空间扩散的三种模式(下图)。据此完成4~5题。
4.乙模式体现了地方小吃经营者追求更低的( D )
A.交通成本B.地租成本
C.人力成本D.营销成本
5.与甲模式相比,丙模式的形成主要得益于( B )
A.位置相近B.信息通达
C.设施完善D.原料丰富
远程医疗作为“互联网+医疗健康”重要发展领域,正在逐步改变医疗与大健康服务模式,提高医疗诊断水平。目前我国在大力推行远程医疗,其领域可分为远程医疗会诊、远程医学教育、远程诊断、远程医疗手术、远程监护等。据此完成6~7题。
6.近年来,远程医疗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 D )
A.市场需求增加B.经济水平提高
C.国家政策支持D.信息技术发展
7.为进一步推动远程医疗发展,我国可以( B )
①缩减实体医疗机构数量
②加强宣传力度,提高民众认可程度
③加强技术研发,完善管理服务机制
④将大型医疗机构主要医疗资源投入远程医疗服务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2021·广东选择考)随着我国高铁与民航快速发展,两城市互通高铁直达列车和航空航班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形成日趋复杂的高铁—民航竞争网络。下图示意我国高铁—民航竞争网络空间拓展模式。据此完成8~9题。
8.我国高铁—民航竞争网络空间演变特征为( B )
A.空间竞争由分散到集中B.空间竞争范围由小变大
C.空间网络趋向于双极化D.边缘城市参与机会渐少
9.该拓展模式主要体现了地理事物空间扩张的( D )
A.均衡性B.集中性
C.临近性D.等级性
(2024·广东佛山统考二模)生活性服务业是指直接向居民提供物质和精神生活消费产品及服务的行业。研究表明,郑州市主城区各类生活性服务业之间存在空间相关性(下表),系数越大,则该生活性服务业受其他服务业空间分布的影响越大。据此完成10~11题。
10.表中,与其他各类生活性服务业的空间相关性都较强的是( A )
A.餐饮B.教育培训
C.购物D.运动健身
11.由郑州市主城区住宿业与其他各类生活性服务业的空间相关性特点,可推知其( D )
A.重点考虑当地人偏好B.主要分布在人口密集的区域
C.布局的范围非常广泛D.服务对象主要面向外地人群
(2024·广东南粤名校联考)我国内贸集装箱水运始于1956年,1996年后迅速发展,目前内贸集装箱吞吐量占港口总吞吐量的比例已经超过40%。下表示意我国内贸集装箱主要港口空间分布。读表,完成12~13题。
12.我国内贸集装箱港口空间分布格局为( C )
A.内陆与沿海均衡发展B.南方与北方同步发展
C.呈等级序列多核心分布D.呈少数片区集聚式分布
13.下列区域最适宜利用位置优势发展河海集装箱转运的是( B )
A.环渤海区域B.华东沿海区域
C.华南沿海区域D.西南沿海区域
二、非选择题
14.(2024·广东深圳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纵观全球,最著名的湾区经济体有四个,分别是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的GDP总量与纽约湾区相当,人口总量和土地面积远高于其他三大湾区。在交通网络层面,除了高速铁路以及港口发展位居前列外,高速公路、机场群构成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落后于其他三大湾区。其他三大湾区的许多城市拥有两座、三座甚至更多座的航空机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机场群,形成城市群下的“多机场体系”。下图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与航空港分布图。
(1)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多机场体系”的有利区位条件。
(2)指出粤港澳大湾区适宜建设多座机场的城市,并说明理由。
(3)简述航空运输网络建设对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的助推作用。
答案:(1)人口众多,乘坐飞机出行的乘客多,客源充足;土地面积大,为多机场体系建设提供土地资源;政策支持力度大。
(2)广州、深圳和香港。理由:经济体量大,人口众多,对外联系需求量大,适宜建设多座机场。
(3)完善区域交通运输网络,缩小区域对外时空距离,加快区域对外人流、物流联系的频次,提高运输效率;促进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的发展,促进科技创新,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等。
15.(2024·广东揭阳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家庄村是河北省保定市容城县贾光乡唯一以电子商务为主要产业的行政村(电商村),其电商网店产品主要为二手电梯配件。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高家庄村以“农业种植+废品回收”为主,村民在从事农业种植的同时还经营废品废料的回收。之后,高家庄村开始出现少数从事电梯拆解的团队,此时的高家庄村村民不再单纯依靠种植、回收废品来维持生计,“拆解电梯+贩卖废旧电梯金属”的生产生活方式兴盛发展。下图中的a模式为高家庄村(30岁以上)夫妻创业经营型网店,多形成于2015年;b模式为(20岁左右男性兼职)青年人合作经营的纯贸易型网店,有“一户多网店”现象;c模式为厂店分离的企业经营型网店,主营电梯拆解、二手电梯配件销售与技术咨询等业务。
(1)说明夫妻创业经营型网店(a模式)的主要特点。
(2)研究表明,青年人合作经营的纯贸易型网店(b模式)是投入产出比最低的网店类型,试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3)推测厂店分离的企业经营型网店(c模式)成为村中网店产业重要支柱的原因。
答案:(1)网店经营时间较长,夫妻分工明确,行业经验丰富;网店规模较小,经营者电商运营技能较差,从业者间交流较少;随着从业人员数量不断增加,产品类型单一化弊端显现,同质竞争问题严重。
(2)接近产品来源地,不涉及电梯拆解工作,经营环节简单;对人员、设备和场所要求低;从业者大多为兼职,工作时间灵活;经营风险较低,形成村内产销双向受益。
(3)占地规模较大,基础设施较为完备,有稳定的货源、客户及工人团队;为企业经营模式,有完备严格的管理、执行制度;经营范围广,涉及电梯拆解、二手电梯配件销售与技术咨询等多种业务;经营者态度积极,有吸纳家庭网店、合并小型企业、开发邻县用地等长远的企业扩展计划。定义
陆港又称国际陆港,是设在内陆经济中心城市铁路、公路交会处,便于货物装卸、暂存的车站,陆港也是沿海港口在内陆经济中心城市的支线港口和现代物流的操作平台,为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方便快捷的国际港口服务
区位
陆港设在内陆经济中心城市,是为了更贴近进出口企业;陆港设在铁路、公路交会处,是为了利用铁路运费较低的特点降低国际运输成本,运用公路运输便捷的特点提高集疏港效率
特征
地处内陆无水地区,既不靠海,也不靠近内河;是沿海港口或沿边口岸功能在内陆的延伸地;与沿海或沿边口岸等具有方便快捷的运输通道
作用
促进物流资源整合和物流产业集聚;有利于实现效率与利益的最大化;实现“一站式”服务;促进内陆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互利共赢,实现多赢局面
区位因素
影响分析
经济因素
经济发达地区:为线路建设提供充足资金;稠密发达的交通运输网可加强区域间联系,加快客货流动,促进经济发展。经济落后地区:建设交通线可促进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开发,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直达国道、铁路,距离短,节省运营时间,提高运营效率;地方性线路通过的居民点、车站、码头多,运量大,运营效益高
社会因素
一方面,先进科技为线路建设提供保障;另一方面,交通运输线建设可促进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带动部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利于社会长治久安
岩石圈
地形
平原
限制少;尽量少占耕地,处理好与水利建设、城镇建设的关系
山地
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区,线路应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呈“之”字形弯曲或开凿隧道
地质
避开断层地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开凿隧道时应从背斜部位穿越
地貌
喀斯特地貌易崩塌;沙漠易覆盖线路
土壤
冻土或软土易造成路基不稳
矿产
资源
交通线应方便资源外运
大气圈
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天气出现的强度和频率,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都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青藏高原高寒缺氧;干旱区酷热,湿润区多雨;跨海大桥建设中的复杂的海洋气象条件及气象灾害等均不利于线路建设
水圈
线路应避开沼泽,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
生物圈
尽量减少对植被的破坏和对野生动物迁徙的影响
项目
餐饮
住宿
购物
教育培训
运动健身
餐饮
1
0.79
0.85
0.77
0.88
住宿
0.79
1
0.63
0.65
0.77
购物
0.85
0.63
1
0.61
0.71
教育培训
0.77
0.65
0.61
1
0.85
运动健身
0.88
0.77
0.71
0.85
1
区域
吞吐量/万标准箱
≥500
300~500
100~300
50~100
30~50
环渤海
天津、青岛、营口
唐山
烟台、大连、锦州
华东沿海
上海
宁波、舟山
连云港、嘉兴
华南沿海
广州
厦门、东莞
深圳、泉州、福州、珠海、汕头
西南沿海
北部湾
海口、湛江
长江水系
苏州、南京、南通
武汉、重庆、芜湖
江阴、扬州、九江
珠江水系
佛山
梧州
江门、肇庆、贵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一部分专题篇专题八工业区位理论,共17页。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七专题七农业区位理论,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九专题九服务业交通运输区位理论,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