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
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二部分提能篇专题二规范答题指导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二部分提能篇专题二规范答题指导,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地形特征类描述方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三角洲的形成,辫状水系形成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地形特征类描述方法
2.气候特征类描述方法
3.河流特征类描述方法
4.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
1.(2024·广东揭阳统考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澳大利亚西北部干湿季分明:干季漫长,易出现极端高温干旱现象;湿季降水集中,多风暴。典型自然带为热带稀树草原带,热带稀树草原带内部也存在植被种类、植被覆盖度等分异规律。该区域可划分出长达1 000千米的样带,是研究热带稀树草原带内部分异的“天然实验室”。研究表明,澳大利亚西北部南北方向植被分异更多表现为水分差异,而非纬度变化带来的热量差异。下图示意澳大利亚西北部的降水量分布。
推测图示区域南北向植被特征的差异。
答案:自北向南稀树草原的树木减少;自北向南植被覆盖度和生物量整体降低。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板块运动引起的地貌格局的变化会引起区域地表径流的形态、河湖底部沉积物的发展变化,古雅斯河发源于澳大利亚大分水岭西侧,构造运动导致其水系发生了演变(如图甲)。乔治湖水位波动大,有时连年干涸,湖底覆盖着不同类型的沉积物。调查发现,含水层沉积物的颗粒较大而隔水层沉积物的颗粒较小(如图乙)。
(1)说明自科拉林地垒形成以来乔治湖水文特征的变化。
(2)依据乔治湖湖底沉积物颗粒的垂直分布差异指出泰勒斯溪历史时期流速、流量的变化特征。
答案:(1)湖区逐渐形成,水面扩大,水位升高、水量增多;流速减慢,含沙量减小。
(2)含水层沉积物颗粒大,反映了该时期河流流速快、流量大,搬运能力强;隔水层沉积物颗粒小,反映了该时期河流流速慢、流量小,搬运能力弱;根据含水层在下先沉积,隔水层在上后沉积可知,泰勒斯溪流速先快后慢、流量先大后小。
3.(2024·广东汕尾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楚科奇半岛位于俄罗斯东北部,面积约8万平方千米,地势起伏较大,大部分属楚科奇山脉东部,半岛最高峰海拔1 158米,北部和沿海有狭长平原。楚科奇半岛地表冻土发育广泛,沼泽广布,并随季节而变化。半岛上植被以苔原(苔藓和地衣)为主,但地表苔原厚度南北差异较大,南部厚度明显大于北部。楚科奇半岛人口稀少,村落也很少,民居建筑独具特色。下图为楚科奇半岛位置示意图。
根据当地自然环境特征,说出楚科奇半岛居民房屋建筑的特点。
答案:房屋墙体较厚;房顶坡度较大、门槛较高;房屋较低矮,门窗较小;门窗朝向南方,门窗较高;房屋的屋基较深厚;建筑材料多采用兽皮等。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海市嘉定区是我国著名的汽车生产基地,1958年我国第一辆“凤凰牌”轿车即在此诞生。昆山市、太仓市是江苏省苏州市的两个县级市,有较强制造业基础。近年来,嘉定区着力引进总部经济与研发产业,昆山、太仓两市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生产。为了进一步提升汽车产业区域竞争力,2018年嘉定区与苏州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嘉(定)—昆(山)—太(仓)协同创新核心圈建设,合力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下图示意2008年、2017年嘉—昆—太地区汽车先进零部件制造业热点分布。
简述嘉—昆—太地区汽车先进零部件制造业两个年份之间的空间变化特征。
答案:2008—2017年,嘉—昆—太地区先进零部件制造业范围扩大;热点区域西移,从嘉定区转移到昆山市;一些地区由冷点区域变为次冷点区域,次冷点区域部分变为次热点区域。
类型2 原因分析类
1.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决定因素):纬度越低,温度越高。
(2)地形(海拔、地势):阳坡气温高,阴坡气温低;背风坡有焚风效应;冬季高大山脉阻挡冷空气,使气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海拔越高,温度越低;低海拔地区年温差大于高海拔地区,高海拔地区日温差大于低海拔地区。
(3)海陆位置:距海越近,温差越小。
(4)洋流:暖流增温;寒流降温。
(5)天气状况:云雨天气,温差小;冷锋后最冷,暖锋后最暖。
(6)下垫面:城市“热岛效应”,导致城市气温>郊区气温;白天,裸地气温>草地气温>森林气温>湖泊气温。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人工降水等,改变水域和植被的分布状况。
(8)大气环流:距冬季风源地近,气温低(限季风气候区);谷地下沉气流可以增温,也可以降温,山地背风坡下沉气流可以增温(导致雪崩)。
2.影响降水的因素
(1)大气环流:低气压带控制地区降水多,高气压带控制地区降水少;处于迎岸风的风带降水多,处于离岸风的风带降水少。
(2)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受焚风效应影响,降水少;山地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
(3)大气运动:上升气流多雨,下沉气流少雨;海风多雨,陆风少雨。
(4)海陆位置:普遍规律是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5)洋流:暖流增湿,寒流减湿。
(6)下垫面:湖泊降水>森林降水>裸地降水,城市雨岛效应。
3.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因素
(1)气候(热量和降水):纬度低,热量条件好;降水丰沛地区,动植物种类多。
(2)地形:类型复杂多样;海拔高,相对高差大,气候垂直差异显著的地区,动植物种类多。
(3)生存空间:面积大,且自然条件差异大的地区,动植物种类多。
(4)封闭程度:地形封闭,独特物种多。
(5)人类活动影响:开发早晚;距人类活动地远近。
(6)天敌情况,环境污染情况。
4.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
1.(2024·广东广州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R湖是一个堰塞湖,发源于高山地区的L河被冰川沉积物阻断,在幽深的峡谷中汇水成湖。湖面海拔300多米,面积近6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50米。注入湖泊的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其中L河是吐纳湖水的主要河流,L河流量丰富,水流湍急,R湖湖水随L河西流不止,湖面湖水却是平静如镜,水不扬波。R湖水温稳定,在世界众多湖泊中年温差和日温差明显偏小,终年不冻。夏季午后,湖泊周边地区云雨天气多见,令人称奇的是,周边云雨越盛,湖泊上空云雨越是少见。下图是R湖区略图。
(1)推测R湖在世界众多湖泊中气温年较差偏小的原因。
(2)解释夏季午后R湖周边云雨越盛,湖泊上空云雨越少见的原因。
(3)注入R湖的L河水流湍急而R湖湖面却平静如镜,说明R湖湖面平静的原因。
答案:(1)地处欧洲西部中纬地区,靠近海洋,全年均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夏季凉爽,冬季温暖;夏季冰川融水注入,湖泊水温偏低;湖泊水量大,对气温的调节作用较强;地处谷地,地形闭塞,与周边热量交换少。
(2)夏季午后R湖周边区域气温较高,盛行上升气流,形成云雨;R湖气温偏低,受下沉气流影响,天气晴好;周边地区云雨越盛,说明周边地区气流上升越强烈,则湖区气流下沉越强烈,湖泊上空越晴朗。
(3)R湖水量大(缓冲作用强),L河湍急水流对湖水运动影响范围小;(受沉积物阻挡,)R湖落差小,湖水流速慢;山地环抱,风力小。
2.(2024·广东深圳校考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岷江上游(如图1所示)地处横断山区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该流域主要为高山峡谷地貌,地形起伏大,为聚落提供发展空间的平坦用地较少。从岷江上游干支流向两侧,以500 m为单位,依次划分出1~10个缓冲区间,各缓冲区聚落数量如图2所示。
(1)分析岷江上游多峡谷地貌的原因。
(2)说出岷江上游的地势特点及判断依据。
(3)与其他主干河道相比,寿溪聚落数量较少,推测可能原因。
答案:(1)地处横断山区,地壳活跃,多断层,岩石破碎,易被流水侵蚀;受湿润的夏季风影响显著,降水丰富,河流众多且水量大;地势落差大,河流流速快,下切侵蚀作用强等。
(2)西高东低。判断依据:岷江上游地处横断山区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西岸多山地,且支流仅分布在西岸,说明地势西高东低,河流顺地势注入岷江干流;东岸地势低,地表径流难以汇入。
(3)寿溪流程短;流域面积小;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山高坡陡,土壤贫瘠等。
3.(2024·广东大湾区联考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东太湖位于太湖的东南部,属草型浅水湖,是我国最早发展渔业养殖的湖泊之一。该湖开发至今,水产养殖模式经历了多次转变,养殖结构和养殖规模也发生了变化(图1),对湖泊水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影响。TN(总氮)是水体的主要污染因子,主要来自饵料残渣和水产品的排泄物。2018年东太湖网围全面清除后,水动力条件发生变化,湖水水质不升反降。图2示意1990—2021年TN(总氮)浓度年均值变化。
(1)分析东太湖早期发展湖泊渔业养殖的优势条件。
(2)简析东太湖网围整治前TN(总氮)浓度先升后降再升的原因。
(3)说明东太湖网围拆除后湖水水质不升反降的原因。
答案:(1)水域面积广阔,适合大规模养殖;早期湖泊水质较优,养殖水产品品质好;湖泊水草茂盛,食草性鱼类饵料丰富;湖泊较浅,利于网围养殖和捕捞;亚热带气候,光热充足,鱼类繁殖迅速;长三角地区人口稠密,水产品需求量大。
(2)早期养殖规模(面积)扩大,TN(总氮)浓度上升;中期养殖结构调整,生态混养模式,河蟹养殖比例提高,TN(总氮)浓度开始下降;后期随着养殖规模(面积)继续增加,TN(总氮)浓度再次上升。
(3)网围养殖期间,饵料残渣和水产品的排泄物在湖底持续堆积,累积了大量TN(总氮);网围拆除后,湖泊水动力增强,湖流加速扰动底泥,加速湖泊TN(总氮)的释放。
类型3 过程推理类
1.热力环流形成过程
太阳辐射差异→地面冷热不均→大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形成。
2.天气系统的影响过程(过境前、过境时和过境后的差异)
冷锋:过境前,气温高,气压低;过境时,常出现大风、阴天、降水、降温的天气;过境后,气温、湿度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暖锋:过境前,气温低,气压高;过境时,常出现连续性降水或雾等天气;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3.地上河的形成过程
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在河谷开阔、比降平缓的中下游,泥沙大量堆积,河床不断抬高,水位相应上升,造成河床高出两岸地面,形成“地上河”。
4.洪积—冲积平原的形成
河流流出山口,地势趋于平缓,水流变缓,泥沙沉积,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各个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5.三角洲的形成
河流到达入海口时,流速极缓,河流挟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附近,加上海潮顶托,形成三角洲。
6.辫状水系形成过程
(1)洪水期:在流水侵蚀、搬运作用下,洪水从上游带来大量的泥沙,并沿许多深泓线(河流各横断面最大水深点的连线)堆积,形成水下浅滩。
(2)洪峰过后的枯水季节:许多浅滩露出水面,成为沙岛,沙岛与沙岛之间有多股河道,它们忽分忽合,交织如辫。
(3)洪水再次来临时:有些沙岛不被淹没,有些被淹没的沙岛可能被水流斜切而过,其上形成新的槽道。
1.(2024·广东深圳统考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圣拉斐尔瀑布地处厄瓜多尔可可河上,历史上的熔岩堵河形成熔岩坝,瀑布在坝上形成。熔岩坝改变了可可河的纵剖面形态,坝上、坝下流水作用发生了明显变化。2020年圣拉斐尔瀑布消失。一年后,熔岩坝也被完全冲毁。图1示意圣拉斐尔瀑布曾经所在的位置,图2示意从瀑布消失到熔岩坝被冲毁期间的水流路径。
(1)简述熔岩堵河后熔岩坝坝上、坝下流水作用的变化。
(2)分析圣拉斐尔瀑布消失的过程。
(3)圣拉斐尔瀑布消失一年后,熔岩坝也被完全冲毁,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答案:(1)坝上河流落差减小,流速减慢,侵蚀减弱,堆积增强;坝下河流落差增大,下切侵蚀、溯源侵蚀增强。
(2)瀑布水流倾泻而下,挟带砂砾打磨沉积物和岩层;瀑布下方岩层逐渐向内(上游)形成水平凹陷;瀑布上游的熔岩坝在流水侵蚀和重力崩塌作用下形成落水洞,与下方的凹陷相连,河水从落水洞向下改道,瀑布消失。
(3)受赤道低压控制时间长,且处于信风迎风坡,降水丰沛,河流径流量大,冲刷能力强;内部水流通道贯通后,熔岩坝受内部河水和外部流水(雨水、坡面径流)双重侵蚀;内部水流通道贯通后,熔岩坝失去支撑,容易加快坍塌。
2.(2024·广东茂名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雅鲁藏布江是一条神奇的大江,它是一条流经沙漠的江,简称为“沙江”;有一半的流程是在宽谷与窄谷交替出现的峡谷中,被称为“峡江”;有的河段形成许多汊流构成的形似发辫的水系,被称为“辫江”。藏南谷地被称为西藏的“小江南”。图1为雅鲁藏布江流域示意图,图2为乙地“辫状”景观示意图。
请你任选其一,说明其形成过程。
①乙处河谷“辫状”景观的形成过程。
②丙处“峡江”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
答案:①乙处河谷地势较为平坦开阔,泥沙来源丰富。汛期径流量大,宽谷段河流流速变缓,泥沙沉积形成沙洲,水流易分汊;枯水期沙洲裸露,形成新河道,凸显形成辫状景观。
②丙处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地带,地壳抬升,地势升高;断裂发育,岩石比较破碎,容易遭受侵蚀;丙处降水丰富,径流量大,流速快,下蚀作用强烈。
类型4 分析评价类
1.区位因素分析模型
(1)主导因素分析:理清各区位因素间的主次关系,找出决定性因素。
(2)动态分析:把握区位联系的变化和发展,用发展的眼光分析某类或某地区区位因素的变化,并抓住倾向性因素做预测性分析。
(3)综合分析:在人地关系的层次上对自然、经济、社会因素加以综合,同时还要从区域环境的特征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形成因地制宜的观念。
(4)辩证分析:根据区域环境特征,分析影响某一人类活动区位形成与发展的优势条件与限制性因素,并对其做出有利与不利的评价。
(5)比较分析:找出两者或两地区位因素的异同点,并分析其对人类活动形态的影响。
2.常见区位分析举例
1.(2024·广东东莞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维多利亚湖位于东非高原,该湖面积69 400平方千米,是非洲最大的湖泊。该湖区是非洲人口较稠密的地区之一。湖水唯一的出口是北岸的维多利亚尼罗河,该处排水量每秒达600立方米,河上兴建的欧文瀑布水坝位于乌干达,距离最近的城市为金贾市。该水坝利用维多利亚湖作为水库,电力输往乌干达和肯尼亚西部。
评价欧文瀑布水坝建设的条件。
答案:有利条件:瀑布落差大,排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人口稠密,对电力需求量大。
不利条件:资金不足,技术水平低;位于热带,气温高,施工困难;易受野生动物袭击;需要移民等。
2.(2024·广东梅县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外来人口大量流入,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下图显示珠江三角洲地区2000—2020年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变化。
评价珠三角城镇化水平提高对当地农业的影响。
答案:有利:扩大农产品市场;优化农业结构;减轻农村生态压力。
不利:农村劳动力流失;占用农业用地。
3.(2024·广东清远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街区位于伦敦市北,19世纪中期,随着北方铁路修通并在此设站,煤气厂、油漆制造厂等多家工业企业和仓储物流园入驻此地。20世纪中叶以后,公路地位上升,该地产业逐渐衰败,街区没落。1996年规划建设的横跨英吉利海峡的国际高铁在该街区设置伦敦站点,目前“欧洲之星”高铁列车每天能带来15万人次的客流量。该街区转型发展科技媒体、教育、时尚等第三产业,入驻企业120余家,部分企业直接入驻改造后的工业遗产,提高了遗产的活力。街区管理部门未将全部工业遗产地改造升级,而是将部分仓库、堆场等空地简易改造成广场,不定期举办各类时尚展览,部分空地可在合适的时机进行深度开发。下图示意该街区目前的空间形态。
评价该街区转型发展第三产业的条件。
答案:有利:丰富的工业遗产提供了创意资源;便利的交通有利于人员、物资、信息的流通。
不利:历史遗留的环境污染、设施老化等问题制约了招商引资。
4.(2024·广东湛江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卡塔尔国土面积约1.15万km2,位于波斯湾西南岸的卡塔尔半岛上,地势平坦,经济发达,人口260多万,其中本国公民约占15%。卡塔尔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已探明石油储量为25亿吨,天然气储量为24.7万亿m3,油气产业是其经济支柱。下图为卡塔尔位置图。
材料二 卡塔尔发电来源主要以天然气和石油为主,2020年石油发电占比22.73%,天然气发电占比 71.66%,两者合计接近95%。
评价卡塔尔油气产业的发展条件。
答案:优势:卡塔尔油气资源储量丰富;海运交通便利;国内、国际市场需求大;国家政策扶持等。
劣势:水资源不足,生态环境脆弱;以原油出口为主,附加值低;本国劳动力缺乏(需引进外籍工人)。
类型5 影响分析类
1.常见的有利影响举例
(1)人口迁移
(2)城镇化
(3)全球变暖
(4)产业转移
(5)工业集聚
(6)水土流失
2.常见的不利影响举例
(1)人口迁移
(2)城镇化
(3)全球变暖
(4)产业转移
(5)森林破坏
(6)水土流失
1.(2024·广东江门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印尼海道的开合控制着西太平洋与东印度洋暖池(多年平均海表温度在28 ℃以上的暖海区)之间水体和热量的输送。晚中新世以来,强烈板块构造运动使印尼海道逐渐关闭,从而改变了西太平洋和东印度洋之间的洋流体系,使连接西太平洋暖池和东印度洋暖池的印尼贯穿流水体由高温高盐的南赤道太平洋水团转变为低温低盐的北赤道太平洋水团。印尼海道和印尼贯穿流的演化也影响着澳大利亚西北部的气候。下图为印尼海道位置及印尼贯穿流演化路径示意图。
分析印尼贯穿流的演化对澳大利亚西北部气候的影响。
答案:印尼贯穿流性质由高温变为低温,使澳大利亚西北部海水温度下降,低温海水降温减湿作用显著,从而使澳大利亚西北部降水减少,气温下降。
2.(2024·广东揭阳校考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松嫩平原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夏季较短,温热多雨,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土壤由有机质、矿物质、空气及水分构成。松嫩平原黑土广布,适宜大面积机垦。但近年来,黑土侵蚀速度加剧,有机质含量不断下降,水蚀、风蚀作用是黑土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原因。下图为东北地区略图及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图。
说明松嫩平原黑土地对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影响。
答案:黑土有机质含量高,土质疏松,利于农作物生长;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化肥施用量少,可保证农作物品质;松嫩平原黑土广布,适宜大面积机垦,有利于提高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孟加拉国人口稠密,经济发展迅速,绝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帕德玛河是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汇合后的入海主水道,由于河道宽、流量大、洪水频发、淤积层深厚等,建造跨河桥梁成为世界难题。我国基建公司承接跨越帕德玛河的公铁两用大桥(主桥长6.15千米)的建设工程,经过8年,目前公路桥已通车,结束了河流两岸人民长期靠摆渡往来的历史。下图示意帕德玛大桥的位置。
(1)分析帕德玛河淤积层对修建大桥的不利影响。
(2)说明帕德玛大桥建成对河流西南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案:(1)大桥桥址位于地势低平的河口三角洲,淤积层深厚、松软,加大桥墩建设难度;(河上作业依靠作业船,)由于河水流量季节变化大,河床变化较大,为便于施工船顺利作业,施工过程中需要经常疏浚河道。
(2)大桥的建成结束了河流西南部地区和首都之间靠摆渡往来的历史,促进人员和货物大量、快速运往首都达卡及河流东北部其他地区;同时大大缩减了与首都间的时间距离,可直接受到首都的辐射作用,带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类型6 对比分析类
1.(2024·广东深圳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达加斯加岛中部为海拔100~2 000米的高原和山地,沿海多为平原和丘陵。塔那那利佛(图中阴影区域)为该国人口和城市最密集的地区,7月甲地平均气温明显高于乙地。下图示意马达加斯加岛7月平均降水量(单位:mm)分布。
与乙地相比,说明甲地7月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
答案:该岛中部海拔较高,甲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晴天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多;东南信风越过山地高原后,气流下沉增温,使甲地气温较高。
2.(2024·广东肇庆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川径流量的变化对流域生态系统的植被、水循环以及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布哈河发源于青海省天峻县疏勒南山,流域最高山顶海拔5 174 m(海拔4 000 m以上终年被冰雪覆盖,4 000 m以下多为草原)。沙柳河发源于刚察县第一高峰桑斯扎山南麓,源头为冰冻沼泽区。下图示意青海湖流域布哈河和沙柳河水系分布。
(1)对比分析布哈河与沙柳河水系特征的异同点。
(2)布哈河最大月径流量大于沙柳河,最小月径流量小于沙柳河,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答案:(1)相同点:两条河流均为树枝状水系,均由西北向东南流;均最终注入青海湖。
不同点:布哈河发源于疏勒南山,流域面积大,支流多,流程长;沙柳河发源于桑斯扎山南麓的冰冻沼泽区,流域面积较小,支流较少,流程较短。
(2)布哈河流域面积较大,以冰川积雪融水和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径流量对雨季降水、旱季蒸发的响应更敏感,月径流量季节差异大;沙柳河流域面积小,源头为冰冻沼泽区,涵养水源的能力更强,旱季时月径流量较布哈河大。
3.(2024·广东广州统考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卡塔尔是“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农产品主要依赖进口。近年来,卡塔尔出台了“粮食蔬菜安全战略”,并从中国等国家引进蔬菜种植技术,提高了本国蔬菜自给率。卡塔尔在其首都多哈中心城区以北的港口附近建设了阿尔法丹农场。该农场是由远洋货轮废弃集装箱改造成的智能LED植物工厂,种植蔬菜时采用智能LED光源、营养液栽培、立体种植、控温调湿等技术和种植方式。图1为卡塔尔位置图,图2为智能LED植物工厂内部景观图。
分析与传统蔬菜种植方式相比,智能LED植物工厂的优点。
答案:立体种植,占地面积小,单位面积产值高;生产过程采用自动化控制方式,可以调控温度和湿度,提高了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便于进行管理。
类型7 建议措施类
1.资源短缺类解决措施(开源和节流)
2.生态环境问题类治理措施
3.自然灾害类防御的共同措施
采用工程措施;加强监测和预报;建立防灾减灾管理体制;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采取植树造林、保护植被等生物措施。
4.农业问题的应对措施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适度扩大规模,发展商品农业;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加大科技投入,提升农产品品质;建立农业信息推广系统;开发适应不同消费需求的新产品,实现产品的多元化。
1.(2024·广东深圳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白鹤属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表的极危物种,在我国被列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全球数量不到5 000只。白鹤是对栖息地要求较高的鹤类,喜浅水湿地,主要以水生植物的根、茎为食,对气候环境变化极其敏感。
材料二 我国东北地区为白鹤迁徙的中继站之一,20世纪末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湖泊面积减少,白鹤几近消失。近年来,当地政府对湿地的生态功能的重视度逐渐提高,采取深挖湖床、硬化湖岸、周边草坪绿化等措施,周边生态环境得以改善,但并没有引来白鹤等候鸟。之后,该地政府接受生态专家的建议,对湖泊工程采取了进一步的改造措施,候鸟数量恢复到20世纪的水平。下图为白鹤东部种群迁徙路线示意图。
(1)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造措施,却没有引来白鹤,请说明原因。
(2)针对当地政府改造措施失效的局面,推测生态专家可能提出的建议。
答案:(1)深挖湖床、硬化湖岸、周边草坪绿化这些措施未改善栖息地环境,短时间内没有增加水生植物,白鹤无法觅食。
(2)保护湿地,为白鹤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监测白鹤迁徙数量,在白鹤停歇地适当投放食物;加强对湿地保护区的监管,打击猎杀白鹤的违法行为;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当地居民保护白鹤的意识。
2.(2024·北京海淀区统考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北京老城区存在老旧四合院住房拥挤,基础设施管线老化,道路狭窄、停车难,老年人口比例高等问题。
为北京老城区环境改善、功能优化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疏解人口,减轻人口压力;改善、修缮老旧住房;更新管道、线路,完善基础设施;拓宽道路,建设立体停车场;加大养老投入,完善养老设施;增加小微绿地,增加休闲健身场地等。
3.(2024·辽宁鞍山统考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氯碱工业以原盐、水为原料,通过电解生产氯气、烧碱等产品,是新材料、新能源工业的上游工业,属传统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宜宾市1965年开始发展氯碱工业,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氯碱工业基地。2014年宜宾市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政策下实施工业企业“退城入园”,2018年将距离长江岸线不到100米的氯碱企业整体搬迁到江安县工业园区。目前,宜宾市氯碱产业以江安县工业园区为主要发展平台,推动与氯碱产业上下游相关联的企业集聚,打造“锂电池之都”,探索以“双碳”目标为引领的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下图示意宜宾市及周边地区。
为推动江安县工业园区氯碱产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请提出合理性建议。
答案:改进生产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推行清洁生产(或采用清洁能源),降低能耗和污染,减少碳排放;加大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力度,生产优质新产品;发展锂电池、绿色化工等新能源、新材料工业,延长产业链(或形成规模效应);完善仓储、物流业等生产性服务业,拓展市场。
类型8 开放探究类
常见开放探究类问题举例
1.(2024·广东揭阳统考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苏丹阿拉伯胶由胶树分泌形成,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胶树扎根较深,能大量吸收地下水,最适宜生长在雨季短、旱季长的热带地区。胶树种植5年后方可采胶,每年10月份出胶,一年内仅能收胶3次,主要依靠人工采胶。苏丹阿拉伯胶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近年来,苏丹阿拉伯胶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但该国却遇到了苏丹阿拉伯胶增产难度大的问题。图1为胶树景观图,图2为苏丹阿拉伯胶树种植区分布示意图,其中甲区域是该国胶树最适宜的生长区。
你是否赞同在图中乙区域发展胶树种植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赞同。理由:阿拉伯胶用途广,市场需求量大;出口创汇,促进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
或不赞同。理由:该区域靠近沙漠,降水少,胶树生长会大量吸收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破坏生态环境;胶树种植和采胶需大量劳动力,该区域劳动力不足;当地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差。
2.(2024·广东揭阳统考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哈得孙河下游受径流和潮流共同影响。1851年哈得孙河铁路的建设使哈得孙河东岸形成两个湿地——北湾和南湾,铁路沿途则有五处过水涵洞。北湾淤积速度较快,形成香蒲覆盖的沼泽,而南湾淤积较慢。1930年,菱角入侵南湾,受其影响,南湾淤积更加缓慢。菱角为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在南湾每年6月出现、10月开始死亡、11月则完全消失。下图示意不同空间尺度下北湾和南湾的位置。
(1)分析导致北湾快速淤积的物质来源。
(2)专家认为即使人工清除菱角,南湾也无法形成像北湾一样的沼泽景观,请为专家的观点阐述理由。
答案:(1)丰水期哈得孙河干流洪峰挟带泥沙越过涵洞进入北湾;石溪流域人类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受潮流影响,接受潮流带来的泥沙。
(2)菱角为一年生植物,清除后第二年会再次萌发;锯河流域磨坊坝多,输沙总量小;受克鲁格岛的影响,哈得孙河干流洪水挟带泥沙多在北湾淤积。
3.(2024·广东深圳校考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波浪能指海洋表面波浪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可应用于发电、海水淡化、供热等。通常认为波浪能能流密度大于2 kW/m时才可用,但波高大于4 m、风力大于7级时易对波浪能装置的安全性造成影响。目前,小型波浪发电技术日趋成熟,但资源转换效率仍较低。我国海域广阔,波浪能资源的应用利于开发走向深远海。下图为我国周边海域波浪能的能流密度(单位:kW/m)分布图。
(1)说出我国海域波浪能总体分布特点。
(2)波浪能的开发利用有利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请说明理由。
(3)你认为目前我国波浪能是否具备商业性开发条件,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1)波浪能分布不均匀,从南海东北部(台湾南部海域)向周围递减,其中南海海域波浪能分布密集。
(2)开发波浪能有利于利用海洋空间,开发新能源;也有利于发展海洋渔业,开发油气资源,增加渔业、油气资源的保有量;波浪能的开发有利于捍卫主权的完整,巩固国家安全;有利于强化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有利于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
(3)认同。波浪能开发技术不断完善,能够较好地投入使用;且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电力资源需求量大,波浪能开发市场广阔,靠近市场。
或不认同。波浪能发电设施建设难度较大,前期投入较多,现阶段没有成熟的波浪能开发模式,投入风险较大,且波浪能发电设施的安全性易受波高、风力影响。
类型9 实践操作类
常见实践操作类问题举例
(1)绘制太阳光照图
注意太阳光线照射的方向、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结合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分清晨线、昏线,经过的重要标志点等。
(2)绘制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折线图
要注意绘制的是折线图,首先把关键点准确地描出来,然后用直尺将各点用直线依次连起来,构成折线图;要描出关键点,必须注意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3)利用等高线图,绘制地形剖面图
注意在剖面图上标出剖面线与各等高线的交点(一个点都不能少),根据各交点的海拔在剖面图上相应的等高线上画一个点(各点的海拔不能弄错),最后用平滑的线将各点连接起来。
(4)利用温度分布,绘制等温线图
需要注意的是等温线的走势和特殊区域的温度异常。
(5)利用等压线分布图绘制风向、锋面或利用地面各点的气压,描绘等压线及风向、锋面气旋等。
(6)根据给出的资料(各种地理图表及给出的信息推理得出的其他相关信息)绘制折线图、风向图、交通图等。
(7)综合运用其他给出的材料和信息,根据所学知识绘制地理图表。
1.(2024·山东德州统考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埃克曼输送是指风应力、拖曳力和科氏力共同作用于表层海水,使得整个表层海水的流向与表面风向垂直的一种现象,近海岸海水表面会发生倾斜,为保持平衡,埃克曼输送的方向会发生改变,从而形成新的稳定状态。下图示意北美洲西海岸某近岸海域不同季节盛行风驱动的洋流运动。
下图为某季节此海域稳定状态下的海水运动剖面示意图。请在图中用→画出洋流的运动方向,该季节为__________。
答案:绘图如下。 夏季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校中学生赴河北省白石山进行野外实习。
任务一 调研植被找差异。同学们在调研中发现:白石山的植被繁茂,种类多样,生态环境优美,但也发现阴坡植被生长状况远远好于阳坡。
(1)说明阴坡植被好于阳坡的原因。
任务二 选择路线说理由。下图为考察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
(2)说出考察路线的选线理由。
任务三 绘制地图促联系。阅读考察路线图,图中A、B地分别是两个小组所在位置。
(3)绘制地形剖面图,说明A、B两地的同学是否互相可见。
答案:(1)与阳坡相比,阴坡光照弱、气温低,水分蒸发少,土壤水分含量高,有利于植被的生长。
(2)为了省时省力,尽量与等高线走向一致;为了观看更多景点,沿景点分布;为了观察植被景观的差异性,选择了阴坡和阳坡。
(3)绘图:
可以互相看到。理由:视线范围内是山谷地形,无阻挡。
3.(2024·北京朝阳区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70—90年代,我国在大兴安岭林区进行了湿地改造实验,通过大面积开沟排水,营造落叶松人工林。下表是实验区未改造湿地和造林后湿地的植物种数对比数据。下图为大兴安岭地区示意图。
绘制统计图,评价人工排水造林对该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答案:
有利影响:改造后,植物群落数呈现增加—减少—增加的趋势,说明以落叶松为主的人工林群落逐渐形成,短期内恢复了部分森林效益。
不利影响:人工林9~10年后生物多样性低于对照地,破坏了自然景观的完整性,降低了湿地的综合生态效益。
非选择题
1.(2024·广东惠州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熊猫是一种山地林栖动物,畏炎热和寒冷,喜食鲜嫩竹子。陕西佛坪自然保护区位于秦岭南坡,区内海拔1 100~1 800 m之间分布有巴山木竹,2 000 m以上分布有秦岭箭竹。为了监测大熊猫的活动,景区工作人员在巴山木竹分布区域内设置红外线照相机。下图示意某年红外相机捕获大熊猫次数。下表是佛坪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最适宜栖息地部分资料。
注:植被覆盖度指植被(包括叶、茎、枝)在地面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百分比。
(1)分析7、8月份巴山木竹分布区大熊猫活动次数极少的主要原因。
(2)说明佛坪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最适宜栖息地的自然环境特征对大熊猫活动的影响。
(3)分析保护区内减少道路修建对大熊猫栖息地保护的作用。
答案:(1)7、8月份低海拔地区气温高,大熊猫畏炎热,向高海拔地区转移,高海拔地区气候凉爽湿润,有利于大熊猫度过炎热的夏天; 7、8月份大熊猫迁移到有秦岭箭竹分布的高海拔地区觅食。
(2)大熊猫体格浑圆宽大,坡度平缓有助于减少体能消耗;南坡是阳坡,光热和水分充足,有利于竹林生长,保证大熊猫充足的食物;森林茂盛,有利于隐藏;距离河流近,有利于补充水分。
(3)能减少森林破坏,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能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保护河流水质;能减少大熊猫栖息地碎片化的现象,促进大熊猫数量的增加。
2.(2024·广东揭阳二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莱州湾(下图),是山东最大的海湾,其开口向北,东起屺姆角,西至黄河入海口,海域面积约为6 967 km2。有些年份,莱州湾封冻期会长达4个月。莱州湾的形成历史较短,自1855年黄河改道注入渤海时才开始形成,且深度较浅,平均深度小于10 m,2020年湾口宽为96 km。
(1)推测莱州湾湾口宽度的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2)分析冬季莱州湾海面易封冻的原因。
(3)列举海冰对沿海地区人类活动的不利影响。
答案:(1)变窄。黄河挟带大量泥沙在河口处沉积,导致黄河三角洲不断向海洋方向推进,湾口宽度变窄。
(2)冬季受冷空气影响,气温低;有众多河流注入,海水盐度低,易结冰;海域较封闭,海水流动性差;海水较浅,受陆地影响大。
(3)阻塞航道,封冻港口码头,影响海上航运;损坏海岸工程,破坏船只及海上设施;影响水产养殖等。
3.(2024·浙江金华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萝卜多分春萝卜和秋萝卜。最适合萝卜生长的温度为15~28 ℃,当气温降低到0 ℃以下的时候,会冻伤萝卜;较高的气温,有利于小苗形成繁茂的叶丛;光照充足有利于光合产物的贮藏积累;凉爽的气候有利于肉质根的膨大。萝卜宜生长在呈弱酸性的砂壤土,适宜的土壤含水量在60%~80%,水分过高则萝卜肉根吸收的矿物质变少,品质下降;土壤水分过低,则萝卜会变辣,口感会变差。
材料二 河南省固始县种植萝卜历史悠久,明清时期即是贡品。固始萝卜典型特征为圆柱形,色青,表面光滑,青头有三分之二以上,入口脆嫩,味甜多汁,营养丰富,生食脆甜而无渣,被誉为“水果型萝卜”。固始萝卜主要分布区为灌河两岸的带状冲积平原,土壤中性略偏酸。2009年,固始县被授予“中国萝卜之乡”称号。下图为固始县位置示意图。
(1)有专家建议秋萝卜可以延迟到9月中旬播种,初冬采收,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2)分析固始萝卜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
(3)请你为固始萝卜产业未来的健康发展建言献策。
答案:(1)赞同:夏季病虫害较多,适当晚播可避开虫害高发期;秋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萝卜品质更好;可以实现玉米、萝卜、小麦对接连续播种,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等。
或反对:播种过迟,由于气温较低,不利于幼苗和叶丛快速生长;生长后期可能会遭受低温冻害,降低萝卜品质和产量。
(2)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适宜萝卜生长;有河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水质清洁;地处河流冲积平原,沙质土壤且呈弱酸性,有利于萝卜生长。
(3)加强政策扶持,加大宣传,提高知名度;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完善农田排灌系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网;培育优良品种;建立萝卜文化产业园和观光农业体验区,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等。
4.(2024·广东东莞联考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客家”是中原汉人南迁所形成的汉民族支系。广东省东北部的梅州市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多河山,山丘约占总面积的80%;河网密布,河流多为韩江水系及其支流。中原汉人较大规模地迁来梅州的时间大约在唐末宋初;大规模迁入并较为稳定地生活在梅州各地是从元末明初开始;到明清时期,随着人口的增多,村落聚居点已全面铺开。下图示意梅州客家传统村落与水系分布。
(1)推测自唐代以来中原汉人不断南迁的原因。
(2)说明梅州客家传统村落多沿小水系呈树枝状分布的原因。
(3)列举可代表梅州客家人特色的地域文化。
答案:(1)唐代以来,中原地区多战乱,社会动荡;中原地区自然灾害多发,多饥荒;中原地区人多地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而南方地区地广人稀,土地待开发。
(2)小溪流沿岸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便于农耕;小水系不易发生洪灾;地形相对封闭,便于防御。
(3)传统建筑(乡村景观);客家人方言;民俗信仰;耕读文化等。描述角度
描述内容
答题模板
地形特征
地形
类型
主要属于何种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山谷或河谷、冲积扇、三角洲等),不同地形类型的分布状况等
以××地形为主,该地形主要分布在××(方位)
地势起伏
包括地势起伏状况(如地势起伏大、地势低平)和高低变化趋势(如西北高、东南低,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地势××(方位)高、××(方位)低;起伏大(小)
特殊特征
如海岸线情况、特殊地貌、岛屿数量多少
海岸线弯曲(平直);××地貌广布;岛屿众多
描述角度
描述内容
答题模板
气候
特征
气温
主要从年均温高(低)、气温的季节变化(冬、夏季气温状况)、气温年较差及冬、夏季节的长短等方面概括
终年高温(严寒);夏季高温;气温年(日)较差大(小);最热(冷)月气温高(低);气温空间变化大(小);自××向××气温升高(降低)
降水
主要包括降水(年降水量多少、季节变化状况)以及降水和气温的组合状况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降水年际变化小,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雨热同期;有明显的旱季、雨季之分(干季、湿季之分),降水丰沛(稀少),降水空间差异大,沿海(迎风坡)多、内陆(背风坡)少,自××向××降水增多(减少);降水分布均匀
光照
日照时间长短
日照时间长,日照强烈;光照充足
风
风力、风向、湿度等
盛行××风,风力较大(小);来自陆地(海洋),较干旱(湿润)
描述角度
描述内容
答题模板
河流特征
水文特征
从流速、流量、含沙量、汛期(时间、长短、次数、有无凌汛)、结冰期、水位(季节变化)、水能等方面分析概括
流速大(小);流量大(小);流量的季节变化大(小);汛期主要在××季,汛期早(晚)、长(短);含沙量大(小);有(无)结冰期、结冰期长(短);有(无)凌汛现象;水位高(低);水能大(小)
水系
特征
主要从河流流程、流向、流域面积、河道(河谷宽窄、河床深浅、河流弯曲状况)、水系形态、支流数量、河网密度等方面考虑
流程长(短);自××向××流;流域面积大(小);扇形水系、向心状水系、放射状水系、树枝状水系;支流数量多(少);河网密度大(小);河道曲直(深浅)
描述角度
答题模板
事物空间分布特征
点状
是否均匀、位置(沿河、沿海岸线、沿交通线等)、数量与位置关系(哪里多、哪里少)、极值区位置
线状
单条
单一走向(××—××走向)、弯曲(东段:××—××走向,西段:××—××走向)
多条
整体趋势(延伸方向、数值变化趋势等)、疏密状况、极值位置等
面状
分布位置、面积大小、形态(片状、团块状、条带状)、完整(破碎)
自然原因
水系特征
流域广,支流多;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水文特征
含沙量大;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流域汛期长,水量大
气候特征
某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人
为
原
因
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
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湖泊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项目
答题角度
农业生产条件
有利条件
水热组合条件好(雨热同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基础好;科技发达;国家政策扶持;农业生产历史悠久
不利条件
水热组合条件差(雨热不同期);地势崎岖;土壤贫瘠;降水稀少,水源短缺;交通不便;科技水平低,农业生产资料缺乏;农业劳动人口少;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旱涝灾害频发
工业
生产
条件
有利
条件
地理位置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品种齐全;能源充足;交通便利;劳动力数量多且素质高;消费市场广阔;技术力量雄厚;工业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国家政策支持
不利
条件
矿产资源缺乏,能源短缺;交通不便;科技水平低
区域
发展
条件
有利
条件
优越的地形、气候、水源、土壤条件,丰富的矿产和能源,交通便利,劳动力数量和质量方面占有优势,发达的教育和科技,优美的环境,政策支持
不利
条件
地形、气候、土壤、水资源等方面的不利条件,矿产和能源短缺,交通不便,自然灾害的影响,科技落后,劳动力素质较低
资源
开发
条件
有利
条件
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市场广阔;交通比较便利
不利
条件
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资源枯竭等
分析角度
有利影响
对迁
入区
缓解劳动力不足问题;促进资源的开发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利于商贸、餐饮等服务业的发展;年轻劳动力的迁入优化当地人口年龄结构,缓解人口老龄化等
对迁
出区
劳务输出能增加迁出家庭的经济收入,增加就业;能缓解当地人地矛盾,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人口流动将加强地区间科技、文化、信息、经济的交流,促进经济的整体协调发展等
分析角度
有利影响
从城乡协
同发展看
城镇化能吸纳当地剩余劳动力,并带动农村发展;城镇化的推进,将带动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能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经济快速发展,增强区域竞争力等
从产业发展看
推动该区域的工业化进程
从社会发展看
增加当地居民就业,提高居民收入
分析角度
有利影响
对农业
高纬度地区热量条件改善,作物生长期延长,适宜农作物生长的范围扩大,当地作物总产量增加
对生活
中高纬度地区冬季取暖能源消耗减少
对产业发展
节水节能技术、耐高温耐干旱的培育技术等新型产业获得发展机会
对自然环境
部分地区水量增大,植被覆盖率提高
分析角度
有利影响
转入地
社会方面:区域劳动力过剩,产业转入将解决当地就业问题;经济方面:产业转入能促进落后地区产业升级,推动该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工业化进程;落后地区:产业转入能发挥资源、劳动力优势,发展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并推动城镇化进程等
转出地
就发达地区而言,传统产业转出可为产业升级创造条件,有利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就产业发展战略看,将注重产品的研发和营销,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就生态环境而言,将减轻当地资源环境压力,减轻环境污染等
分析角度
有利影响
投资效益
能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减少基建投资;就产业间联系看,有利于加强生产协作和信息技术的交流
企业经济效益
有利于减少运费,降低能耗,节约生产成本等
分析角度
有利影响
下游地区
对三角洲地区而言,泥沙淤积,三角洲面积扩大,海岸线向海洋推进,陆地面积扩大
河流和海洋等水域
溶解的营养物质将增加,鱼类集聚并繁殖等
分析角度
不利影响
对迁入地
如果大量人口迁入城市,往往会增加住房、交通、教育、医疗、环境等方面的压力,增加城市管理难度和公共设施的负担
对迁出地
从人力资源利用方面分析,人口迁出往往导致人才外流,年轻劳动力流失,迁出地基础教育投入高、回报低;从社会影响方面分析,出现农村地区的老龄化和留守儿童问题;从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方面分析,出现耕地弃耕现象等
分析角度
不利影响
生态影响
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内涝加剧,热岛效应显著
社会问题
城市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等
分析角度
不利影响
产业发展
大部分农作物产量将减少,病虫害加剧,灾害天气发生次数增加,传统工业环境压力增大
区域发展
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影响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
生态角度
生态平衡被打破,某些物种会灭绝,土地荒漠化加剧等
分析角度
不利影响
对转出地
如果当地产业结构调整缓慢,短期内失业率将上升,城市产业空心化,投资机会减少等
对转入地
往往从生态角度来分析,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加剧,非可再生资源减少等
分析角度
不利影响
生态角度
生物栖息地减少,物种锐减,引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自然灾害
气候变干,干旱灾害频发,河流下游泥沙含量增加,洪涝灾害频发
经济角度
影响旅游业发展,影响水果等林产品生产等
分析角度
不利影响
农业角度
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农业减产
生态角度
河流泥沙淤积将加剧生态恶化,旱涝灾害频发
产业发展
威胁当地交通及工矿生产,影响水资源合理利用等
比较对象
答题角度和方向
河流
水文特征
水位、径流量、含沙量、结冰期、水能、汛期
水系特征
长度、流向、流域面积、落差、河道曲直情况、支流、水系形状(扇形、树枝状等)
气候
气温
年均温、气温高低、气温年较差、气温高低的月份分配
降水
季节分配、总量、变率
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气候要素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因素、气温和降水的组合状况
地表环境特征
气候(湿热冷干)、植被情况、土地类型(荒漠、草地、林地、耕地等)、河流发育程度等
资源问题
多少(是否短缺)、开发情况(是否破坏)、发展趋势(是否面临枯竭)、治理措施
问题
赞成理由
反对理由
是否赞成在某区域大力发展某种农作物种植
自然条件好(如雨热同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等,适合某种农作物生长);社会经济条件优越(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国家政策支持等)
当地自然条件不利(如气候干旱、水源短缺、土壤贫瘠等、大力发展会加剧水源短缺);社会经济条件差(距市场较远,与另一地竞争处于劣势)
社会意义:能够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和谐。经济意义:增加经济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生态方面:若是外来物种,容易导致生物入侵,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破坏生态环境等
是否赞成在某地引进某种外来物种
两地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相似性;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经济效益高,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消费市场广阔
自然地理环境差异较大;种植经验不足;加工技术较落后;外来物种入侵,可能给当地物种带来灭顶之灾,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破坏生态环境
是否赞成某地发展或引进某种工业
有利的自然条件(能源资源丰富、水源充足);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劳动力丰富、交通便利、工业基础好、市场广阔,技术力量强,国家政策支持)
不利的自然条件(如水资源、能源资源不足);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交通不便、距离市场较远、技术水平低、该工业附加值较低)
经济意义:发展某种工业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经济收入,促进经济发展。社会意义:可以拉动就业,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生态方面:发展某种工业会导致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等,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
是否赞成在某河段建水电站
该河段水能资源丰富;当地缺乏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水能开发程度低;该河段距离人口集中、经济发达地区较近,能源需求量较大;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该地人口稀少,库区淹没范围小,移民数量少;增加水能利用,可减少碳排放
在该河段修建水电站会破坏生态环境;可利用当地丰富的地热能和太阳能替代水能;距经济中心远,输电投资大;当地经济落后,耗电量不大;修建水电站的环境条件恶劣,施工难度大;大坝阻断河道,切断鱼类的洄游线路,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
是否赞成在某区域发展风力发电
风力资源丰富,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风能为清洁、可再生能源,环境效益好;技术相对成熟;当地资金雄厚;国家政策支持
风力资源有间歇性,发电量不稳定;占地面积大;破坏生态环境
是否赞成在某地附近建核电站
常规能源缺乏;经济发达,人口集中,能源需求量大;核电地区适应性强,安全高效;与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相比,核电能量巨大,环境污染小
以轻工业为主(或人口少),耗能相对较少;附近有梯级开发的水电供应;核电站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造林年限(年)
3
4
6
8
10
12
15
造林地种数
37
52
44
35
11
26
34
对照地种数
37
38
21
21
43
63
51
因素
数值
坡度
5°~30°
与河流距离
0~500米
植被覆盖度
50%~100%
距离道路
>800米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指导答题规范8地理特征类学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自然地理特征描述,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指导答题规范7交通区位条件分析与评价类学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交通线的区位条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指导答题规范3气候特征类学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气温特征描述,降水特征描述,气候特征描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